CN211347276U - 水龙头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龙头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7276U
CN211347276U CN202020016318.XU CN202020016318U CN211347276U CN 211347276 U CN211347276 U CN 211347276U CN 202020016318 U CN202020016318 U CN 202020016318U CN 211347276 U CN211347276 U CN 211347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aucet
tap
communicated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63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S Industry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S Industr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S Industry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S Industr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63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7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7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72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龙头检测装置,有效地提高检测效率。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系统、水桶、限位部、设于限位部的上方且可升降的固定组件、设于限位部下方的开关转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根进水管,一端与水龙头的进水孔连通,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水桶连通;至少一根出水管,一端与水龙头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流量计与水桶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部和固定组件可实现水龙头的固定,利用开关转动组件,可自动旋转水龙头的档位,配合流量计,还可实时检测出水龙头的水流量速度,并通过观察水龙头在检测过程中是否出现漏水,则可确认水龙头的气密性是否正常,有效地提高了水龙头的检测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水龙头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龙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水龙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器件,用于控制用水的流量大小,在水龙头生产完成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性与流量的检测,只有气密性与压力流量达到标准,才可投入到市场进行流通。
现有技术中,对水龙头检测全由人工操作方式完成检测,这样不仅延长了检测的操作时间,并且增加了劳动力来对水龙头进行检测,增加了水龙头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龙头检测装置,能够替代人工检测的方式,有效地提高检测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包括:水桶,装载有用于检测的液体;限位部,设有可容置水龙头的凹腔且所述凹腔的底部设有通孔;可升降的固定组件,设于所述限位部的上方,用于固定所述水龙头;开关转动组件,设于所述通孔的下方,用于转动所述水龙头的旋钮;至少一根进水管,一端与所述水龙头的进水孔连通,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所述水桶连通;至少一根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水龙头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流量计与所述水桶连通;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固定组件、所述开关转动组件、所述水泵以及所述流量计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龙头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限位部和固定组件可实现水龙头的固定,使水龙头在检测的过程中保持固定,利用开关转动组件,可自动旋转水龙头的档位,使水龙头可在不同的档位下完成相应的检测,配合流量计,还可实时检测出水龙头的水流量速度,并通过观察水龙头在检测过程中是否出现漏水,则可确认水龙头的气密性是否正常,有效地提高了水龙头的检测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板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压板压住所述水龙头,使所述水龙头固定于所述凹腔内,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利用第一驱动件,可使压板自动压住水龙头,配合限位部可使水龙头在检测过程保持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板的下端以及所述凹腔的内壁分别设置有橡胶垫。利用橡胶垫,可在压板和凹腔配合固定住所述水龙头时,避免对水龙头出现刮伤或损坏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转动组件包括转动部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水龙头的旋钮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水龙头的旋钮穿过所述通孔后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带动旋钮转动。利用转动部和第二驱动件,可自动转动水龙头的旋钮,控制水龙头的档位状态,从而完成水龙头不同档位状态下的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一根所述进水管上均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水压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水压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利用电磁阀可对不同进水管的是否通水进行控制,配合水压表,可实时检测进水管和水龙头内部的水压状态,通过观察水压状态,不仅可观察水龙头的耐压状态是否符合标准,同时通过观察水压的变化,还可进一步判断水龙头的气密性是否正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计为电磁流量计。采用电磁流量计,可提高水流量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一根所述进水管以及每一根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龙头连接的一端均分别设置有螺纹连接头。采用螺纹连接头,可提高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水龙头连接的气密性,从而提高水龙头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为软管。采用软管,结合不同水龙头的结构,使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进行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桶为密封结构。为保证水龙头气密性检测的可靠性,水桶也应采用密封结构,保证在连通水龙头时,整体的内部与外界隔绝,从而提高气密性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龙头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水龙头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图1示出的水龙头检测装置的限位部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限位部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示出的水龙头检测装置的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示出的水龙头检测装置的开关转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龙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水桶100、泵110、限位部200、凹腔210、通孔220、固定组件300、压板310、第一驱动件320、开关转动组件400、转动部410、凹槽411、第二驱动件420、第一进水管510、第一水压表511、第一电磁阀512、第二进水管520、第二水压表521、第二电磁阀522、第一出水管610、第二出水管620、第三出水管630、第一流量计710、第二流量计720、第三流量计730、控制系统800、水龙头900、旋钮910、自来水进水孔920、净水进水孔930、第一自来水出水孔940、第二自来水出水孔950、净水出水孔96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水龙头检测装置,包括:水桶100,装载有用于检测的液体;限位部200,设有可容置水龙头900的凹腔210且凹腔210的底部设有通孔220;可升降的固定组件300,设于限位部200的上方,用于固定水龙头900;开关转动组件400,设于通孔220的下方,用于转动水龙头900的旋钮910;至少一根进水管,一端与水龙头900的进水孔连通,另一端通过水泵110与水桶100连通;至少一根出水管,一端与水龙头900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流量计与水桶100连通;控制系统800,分别与固定组件300、开关转动组件400、水泵110以及流量计电性连接。
可以想到的是,根据不同的水龙头900类型,水龙头900可能具备多个进水孔和多个出水孔,故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数量,从而完成对应水龙头900的检测;其中,控制系统800可以采用工业上常用的单片机、PLC或DSP等作为核心控制器以及对应的常规外围电路,从而收集流量计的反馈信号,并分别控制固定组件300、开关转动组件400以及水泵110的动作。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0包括压板310以及第一驱动件320,第一驱动件320驱动压板310压住水龙头900,使水龙头900固定于凹腔210内,第一驱动件320与控制系统800电性连接。利用第一驱动件320,可使压板310自动压住水龙头900,配合限位部200可使水龙头900在检测过程保持稳定。其中,可以想到的是,第一驱动件320可采用电机配合丝母螺杆传动结构来驱动压板310的升降,也可采用气缸、液压马达或液压气缸等来驱动压板310的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板310的下端以及凹腔210的内壁分别设置有橡胶垫(图中未示)。利用橡胶垫,可在压板310和凹腔210配合固定住水龙头900时,避免对水龙头900出现刮伤或损坏的情况。
参照图1、图2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关转动组件400包括转动部410以及第二驱动件420,第二驱动件420与控制系统800电性连接,转动部410上设置有与水龙头900的旋钮910相匹配的凹槽411,水龙头900的旋钮910穿过通孔220后置于凹槽411内,第二驱动件420驱动转动部410转动,带动旋钮910转动。利用转动部410和第二驱动件420,可自动转动水龙头900的旋钮910,控制水龙头900的档位状态,从而完成水龙头900不同档位状态下的检测。其中,第二驱动件420可以采用伺服电机或气动马达或液压马达或气缸或液压缸等其中一种作为驱动件。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根进水管上均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水压表,电磁阀和水压表分别与控制系统800电性连接。利用电磁阀可对不同进水管的是否通水进行控制,配合水压表,可实时检测进水管和水龙头900内部的水压状态,通过观察水压状态,不仅可观察水龙头900的耐压状态是否符合标准,同时通过观察水压的变化,还可进一步判断水龙头900的气密性是否正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流量计为电磁流量计。采用电磁流量计,可提高水流量的检测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根进水管以及每一根出水管与水龙头900连接的一端均分别设置有螺纹连接头(图中未示)。采用螺纹连接头,可提高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水龙头900连接的气密性,从而提高水龙头900的检测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为软管。采用软管,结合不同水龙头900的结构,使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水桶100为密封结构。为保证水龙头900气密性检测的可靠性,水桶100也应采用密封结构,保证在连通水龙头900时,整体的内部与外界隔绝,从而提高气密性的可靠性。
下面参考图1至图7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参考图1至图4,一种水龙头检测装置,包括:水桶100,装载有用于检测的液体,液体直接从自来水管道取用即可;限位部200,设有可容置水龙头900的凹腔210且凹腔210的底部设有通孔220;可升降的固定组件300,设于限位部200的上方,用于固定水龙头900;开关转动组件400,设于通孔220的下方,用于转动水龙头900的旋钮910;至少一根进水管,一端与水龙头900的进水孔连通,另一端通过水泵110与水桶100连通;至少一根出水管,一端与水龙头900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流量计与水桶100连通;控制系统800,分别与固定组件300、开关转动组件400、水泵110以及流量计电性连接。
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的水龙头900为一种净水器使用的分水器水龙头900,该水龙头900设置有两个进水孔以及三个出水孔,分别为自来水进水孔920、净水进水孔930、第一自来水出水孔940、第二自来水出水孔950以及净水出水孔960,其中,自来水进水孔920分别与第一自来水出水孔940和第二自来水出水孔950连通,净水进水孔930与净水出水口连通,实际使用时,自来水进水孔920与自来水管道连通,第一自来水出水孔940与净水器的进水孔连通,净水进水孔930与净水器的出水孔连通,第二自来水出水孔950和净水出水孔960同时与出水管连通,通过控制旋钮910的档位,则可实现分水器水龙头900流出自来水或流出净水或关闭状态。该分水器水龙头900为常规技术手段,则内部的具体结构则不再赘述。故本实施例的进水管设置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进水管510、第二进水管520,而出水管设置有三根,分别为第一出水管610、第二出水管620以及第三出水管630。
其中,控制系统800采用工业上常用的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以及对应的常规外围电路,从而收集流量计的反馈信号,并分别控制固定组件300、开关转动组件400以及水泵110的动作。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0包括压板310以及第一驱动件320,第一驱动件320驱动压板310压住水龙头900,使水龙头900固定于凹腔210内,第一驱动件320与控制系统800电性连接。利用第一驱动件320,可使压板310自动压住水龙头900,配合限位部200可使水龙头900在检测过程保持稳定。其中,第一驱动件320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驱动端与压板310固定连接,升降气缸通过驱动压板310的升降,从而实现压住水龙头900或远离水龙头900。
在本实施例中,压板310的下端以及凹腔210的内壁分别设置有橡胶垫(图中未示)。利用橡胶垫,可在压板310和凹腔210配合固定住水龙头900时,避免对水龙头900出现刮伤或损坏的情况。
参照图1、图2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开关转动组件400包括转动部410以及第二驱动件420,第二驱动件420与控制系统800电性连接,转动部410上设置有与水龙头900的旋钮910相匹配的凹槽411,水龙头900的旋钮910穿过通孔220后置于凹槽411内,第二驱动件420驱动转动部410转动,带动旋钮910转动。利用转动部410和第二驱动件420,可自动转动水龙头900的旋钮910,控制水龙头900的档位状态,从而完成水龙头900不同档位状态下的检测。其中,第二驱动件420采用伺服电机,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旋钮910的档位状态,使水龙头900分别处于出自来水状态、出净水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根进水管上均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水压表,电磁阀和水压表分别与控制系统800电性连接。利用电磁阀可对不同进水管的是否通水进行控制,配合水压表,可实时检测进水管和水龙头900内部的水压状态,通过观察水压状态,不仅可观察水龙头900的耐压状态是否符合标准,同时通过观察水压的变化,还可进一步判断水龙头900的气密性是否正常。其中,本实施例中,在水龙头900和水桶100的进水管之间,按电磁阀靠近水桶100和水压表靠近水龙头900的位置进行设置。为便于区别,第一进水管510上的分别为第一水压表511和第一电磁阀512,第二进水管520上的分别为第二水压表521和第二电磁阀522。
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计为电磁流量计。采用电磁流量计,可提高水流量的检测精度。同样,为便于区别,第一出水管610上的为第一流量计710、第二出水管620上的为第二流量计720、第三出水管630上的为第三流量计730。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根进水管以及每一根出水管与水龙头900连接的一端均分别设置有螺纹连接头(图中未示)。采用螺纹连接头,可提高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水龙头900连接的气密性,从而提高水龙头900的检测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为软管。采用软管,结合不同水龙头900的结构,使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水桶100为密封结构。为保证水龙头900气密性检测的可靠性,水桶100也应采用密封结构,保证在连通水龙头900时,整体的内部与外界隔绝,从而提高气密性的可靠性。
检测过程,根据凹腔210的形状,将分水器水龙头900置于凹腔210内,且水龙头900的旋钮910穿过通孔220置于转动部410的凹槽411内,然后将第一进水管510与自来水进水孔920连通、第二进水管520与净水进水孔930连通、第一出水管610与第一自来水出水孔940连通、第二出水管620与第二自来水出水孔950连通及第三出水管630与净水进水孔930连通,然后驱动第一驱动件320,使压板310压住水龙头900;
进入第一阶段测试,在初始状态下,水龙头90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自来水进水孔920与第一自来水出水孔940处于连通状态,故不必启动第二驱动件420,通过控制系统800控制第一电磁阀512打开,并启动水泵110,通过第一进水管510向水龙头900注水,同时,水龙头900会将水从第一自来水出水孔940和第一出水管610向水桶100注入,从而模拟自来水经水龙头900进入净水器的状态,此时,可观察水压表和流量计的信息,控制系统800也同时在实时采集相关的第一水压表511和第一流量计710的信号,通过观察第一水压表511的采集数据是否保持稳定,可以判断自来水进水孔920和第一自来水出水孔940之间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同时根据第一流量计710的信号可得知在一定水压下,自来水经水龙头900进入净水器的流量速度是否正常;
进入第二阶段测试,停止水泵110并关闭第一电磁阀512,然后启动第二驱动件420,驱动转动部410转动,从而改变旋钮910的档位,使水龙头900处于流出自来水的状态,此时,自来水进水孔920与第二自来水出水孔950连通,打开第一电磁阀512并启动水泵110,使水桶100的水由第一进水管510注入水龙头900内,并经水龙头900的第二自来水出水孔950流出,模拟水龙头900直接流出自来水的状态;通过采集第一水压表511和第二流量计720的信号,同样,可以根据第一水压表511的信号采集信息,可以判断自来水进水孔920和第二自来水出水孔950之间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同时根据第二流量计720的信号可得知在一定水压下,自来水经水龙头900直接流出的流量速度是否正常;
进入第三阶段测试,停止水泵110并关闭第一电磁阀512,然后启动第二驱动件420,驱动转动部410转动,从而改变旋钮910的档位,使水龙头900处于流出净水的状态,此时,净水进水孔930与净水出水孔960连通,打开第二电磁阀522并启动水泵110,使水桶100的水由第二进水管520注入水龙头900内,并经水龙头900的净水出水孔960流出,模拟水龙头900流出净水的状态;通过采集第二水压表521和第三流量计730的信号,同样,可以根据第二水压表521的信号采集信息,可以判断净水进水孔930和净水出水孔960之间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同时根据第三流量计730的信号可得知在一定水压下,净水经水龙头900流出的流量速度是否正常;完成测试。
同时,在测试的过程中,也可直接观察在各状态下,水龙头900是否出现漏水的情况,若出现漏水,水龙头900的水压也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结合漏水的情况和水压变化情况,可准确地判定水龙头900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根据本实施例的水龙头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限位部200和固定组件300可实现水龙头900的固定,使水龙头900在检测的过程中保持固定,利用开关转动组件400,可自动旋转水龙头900的档位,使水龙头900可在不同的档位下完成相应的检测,配合流量计,还可实时检测出水龙头900的水流量速度,并通过观察水龙头900在检测过程中是否出现漏水,则可确认水龙头900的气密性是否正常,有效地提高了水龙头900的检测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水龙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桶,装载有用于检测的液体;
限位部,设有可容置水龙头的凹腔且所述凹腔的底部设有通孔;
可升降的固定组件,设于所述限位部的上方,用于固定所述水龙头;
开关转动组件,设于所述通孔的下方,用于转动所述水龙头的旋钮;
至少一根进水管,一端与所述水龙头的进水孔连通,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所述水桶连通;
至少一根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水龙头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流量计与所述水桶连通;
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固定组件、所述开关转动组件、所述水泵以及所述流量计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板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压板压住所述水龙头,使所述水龙头固定于所述凹腔内,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下端以及所述凹腔的内壁分别设置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转动组件包括转动部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水龙头的旋钮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水龙头的旋钮穿过所述通孔后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带动旋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进水管上均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水压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水压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为电磁流量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进水管以及每一根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龙头连接的一端均分别设置有螺纹连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为软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为密封结构。
CN202020016318.XU 2020-01-03 2020-01-03 水龙头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7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6318.XU CN211347276U (zh) 2020-01-03 2020-01-03 水龙头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6318.XU CN211347276U (zh) 2020-01-03 2020-01-03 水龙头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7276U true CN211347276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6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631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7276U (zh) 2020-01-03 2020-01-03 水龙头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7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5144B (zh) 一种自闭阀测试系统及测试装置
CN201438168U (zh) 软管脉冲和温度特性试验机
CN211347276U (zh) 水龙头检测装置
CN214584019U (zh) 一种自闭阀测试系统及测试装置
CN109163863B (zh) 暖通管道的防漏测试装置
KR100371105B1 (ko) 자동차의 오토 밋션 자동오일교환장치
CN213480663U (zh) 光刻机空调氟利昂的自动补给装置
CN113790880A (zh) 一种水嘴流量、密封及灵敏度测试装置
CN213068701U (zh) 一种废水电导率检测装置
CN220619480U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溶剂配料装置
CN219675949U (zh) 一种pH值测量取样设备
CN220118296U (zh) 一种水泵电流及流量测试设备
CN215338742U (zh) 电磁阀检测工装
CN220337668U (zh) 一种水箱与连通器的连接结构
CN208381477U (zh) 调节阀
CN217588632U (zh) 大型变压器自动真空注油系统
CN217442794U (zh) 一种用于监测流体阻抗的流体系统
CN220872070U (zh) 一种三通阀功能测试装置
CN219830230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17519245U (zh) 一种蓄能式液控缓闭蝶阀
CN218973769U (zh) 一种阀门试压装置
CN220398615U (zh) 一种流体样本检测计量装置
CN210889561U (zh) 一种液压设备测试生产试验台
CN220828575U (zh) 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CN220452172U (zh) 一种内齿泵可靠性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