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1138U - 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1138U
CN211341138U CN201921524991.8U CN201921524991U CN211341138U CN 211341138 U CN211341138 U CN 211341138U CN 201921524991 U CN201921524991 U CN 201921524991U CN 211341138 U CN211341138 U CN 211341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ckup pad
sides
reinforcing bolt
steel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49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素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engtu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engtu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engtu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engtu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49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1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1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1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包括支撑钢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二,所述支撑钢架的顶部贯穿至支撑板的内腔,所述支撑板正面的两侧和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一,所述加强螺栓一的内侧贯穿至支撑板的内腔并与支撑钢架的正面和背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结构主体,所述钢结构主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钢架、支撑板、加强螺栓一、钢结构主体、辅助组件、加强螺栓二、固定板、加强螺栓四、加强板和加强螺栓五的相互配合,达到了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钢结构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
钢结构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目前现有的钢结构有以下缺点,稳定性差,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降低了钢结构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包括支撑钢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钢架的顶部贯穿至支撑板的内腔,所述支撑板正面的两侧和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一,所述加强螺栓一的内侧贯穿至支撑板的内腔并与支撑钢架的正面和背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结构主体,所述钢结构主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二,所述加强螺栓二的顶部贯穿至支撑板的顶部并与钢结构主体的底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辅助块,所述辅助块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三,所述加强螺栓三的顶部贯穿至辅助块的顶部并与钢结构主体底部的两侧螺纹连接,所述辅助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辅助块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加强螺栓四,所述加强螺栓四的内侧贯穿至固定板的内侧并与支撑钢架的两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结构主体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五,所述加强螺栓五的内侧贯穿至加强板的内侧并与钢结构主体的正面和背面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钢架、支撑板、加强螺栓一、钢结构主体、辅助组件、加强螺栓二、固定板、加强螺栓四、加强板和加强螺栓五的相互配合,达到了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钢结构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和加强螺栓一,对支撑钢架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支撑钢架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支撑钢架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支撑钢架进行拆卸或更换,通过设置支撑板和加强螺栓二,对钢结构主体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钢结构主体在工作使用时稳定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对钢结构主体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钢结构主体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钢结构主体在使用时出现不稳定,增加了钢结构主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板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结构左视图。
图中:1、支撑钢架;2、支撑板;3、加强螺栓一;4、钢结构主体;5、辅助组件;501、辅助块;502、加强螺栓三;503、固定块;504、支杆;505、连接块;6、加强螺栓二;7、固定板;8、加强螺栓四;9、加强板;10、加强螺栓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包括支撑钢架1和支撑板2,通过设置支撑板2和加强螺栓一3,对支撑钢架1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支撑钢架1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支撑钢架1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支撑钢架1进行拆卸或更换,通过设置支撑板2和加强螺栓二6,对钢结构主体4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钢结构主体4在工作使用时稳定效果差的问题,支撑板2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二6,加强螺栓二6的顶部贯穿至支撑板2的顶部并与钢结构主体4的底部螺纹连接,支撑钢架1的顶部贯穿至支撑板2的内腔,支撑板2正面的两侧和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一3,加强螺栓一3的内侧贯穿至支撑板2的内腔并与支撑钢架1的正面和背面螺纹连接,支撑板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结构主体4,钢结构主体4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加强板9,加强板9的底部与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加强板9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五10,加强螺栓五10的内侧贯穿至加强板9的内侧并与钢结构主体4的正面和背面螺纹连接,钢结构主体4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组件5,通过设置辅助组件5,对钢结构主体4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钢结构主体4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钢结构主体4在使用时出现不稳定,增加了钢结构主体4的稳定性,辅助组件5包括辅助块501,辅助块501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三502,加强螺栓三502的顶部贯穿至辅助块501的顶部并与钢结构主体4底部的两侧螺纹连接,辅助块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3,固定块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504,支杆504远离辅助块501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05,连接块50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加强螺栓四8,加强螺栓四8的内侧贯穿至固定板7的内侧并与支撑钢架1的两侧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支撑钢架1、支撑板2、加强螺栓一3、钢结构主体4、辅助组件5、加强螺栓二6、固定板7、加强螺栓四8、加强板9和加强螺栓五10的相互配合,达到了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钢结构的实用性。
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支撑钢架1放入支撑板2的内腔,通过加强螺栓一3将支撑钢架1与支撑板2进行固定,支撑板2通过加强螺栓二6与钢结构主体4进行固定,钢结构主体4的底部通过加强螺栓三502将辅助块501进行固定,辅助块501通过固定块503、支杆504、连接块505和固定板7通过加强螺栓四8与支撑钢架1的两侧固定连接,再通过加强螺栓五10和加强板9对钢结构主体4进行加强稳固,通过上述步骤对钢结构主体4进行稳定固定,同时也可以通过上述步骤对钢结构主体4进行拆卸或安装,方便人们的使用,通过设置辅助组件5,对钢结构主体4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钢结构主体4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钢结构主体4在使用时出现不稳定,增加了钢结构主体4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了稳定性好的优点。
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包括支撑钢架(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架(1)的顶部贯穿至支撑板(2)的内腔,所述支撑板(2)正面的两侧和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一(3),所述加强螺栓一(3)的内侧贯穿至支撑板(2)的内腔并与支撑钢架(1)的正面和背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结构主体(4),所述钢结构主体(4)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二(6),所述加强螺栓二(6)的顶部贯穿至支撑板(2)的顶部并与钢结构主体(4)的底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5)包括辅助块(501),所述辅助块(501)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三(502),所述加强螺栓三(502)的顶部贯穿至辅助块(501)的顶部并与钢结构主体(4)底部的两侧螺纹连接,所述辅助块(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3),所述固定块(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504),所述支杆(504)远离辅助块(501)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0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加强螺栓四(8),所述加强螺栓四(8)的内侧贯穿至固定板(7)的内侧并与支撑钢架(1)的两侧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主体(4)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加强板(9),所述加强板(9)的底部与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9)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加强螺栓五(10),所述加强螺栓五(10)的内侧贯穿至加强板(9)的内侧并与钢结构主体(4)的正面和背面螺纹连接。
CN201921524991.8U 2019-09-15 2019-09-15 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 Active CN211341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4991.8U CN211341138U (zh) 2019-09-15 2019-09-15 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4991.8U CN211341138U (zh) 2019-09-15 2019-09-15 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1138U true CN211341138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7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4991.8U Active CN211341138U (zh) 2019-09-15 2019-09-15 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1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89217U (zh) 一种夹琴车
CN211341138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结构
CN212070943U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翻转装置
CN214535208U (zh) 一种轻量化钢结构支撑台
CN212331096U (zh)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移动底座
CN214365125U (zh)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装置
CN201446520U (zh) 一种拼装式复印机工作台
CN214459739U (zh) 一种桥梁施工装配式三角托架
CN211081119U (zh) 一种施工建筑承重支架
CN210335857U (zh) 一种钢结构现场焊接拼装支架
CN210032097U (zh) 一种加固行钢结构连接结构
CN209758981U (zh) 可控制电动吊篮水平位移的辅助三角架
CN212001606U (zh) 一种钢结构梁支撑装置
CN208472585U (zh) 一种Y型墩连续梁施工π型支架
CN202345417U (zh) 仪表台总成
CN217975531U (zh) 一种建筑梁体的加固结构
CN215212500U (zh) 一种具有高抗变形的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CN217974053U (zh)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支架
CN217557354U (zh) 可拆卸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5442377U (zh) 一种交叉型高稳定性钢结构
CN210242041U (zh) 一种太阳能采暖系统储热水箱
CN215803511U (zh) 一种用于工地上的高稳定性钢结构棚架
CN217142868U (zh) 一种固定预埋件的装置
CN218205551U (zh) 一种水利施工安装架
CN201786001U (zh) 建筑用支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