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7660U - 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7660U
CN211337660U CN201922135785.4U CN201922135785U CN211337660U CN 211337660 U CN211337660 U CN 211337660U CN 201922135785 U CN201922135785 U CN 201922135785U CN 211337660 U CN211337660 U CN 211337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upport
fixedly connected
workpieces
convey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57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云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nw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nw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nw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nw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57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7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7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76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包括交替机构,所述交替机构包括支架和与支架转动连接的传送机构,所述支架一侧的顶部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端均固连有挡板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送机构,利用传送机构与输送带二相接触时,输送带二上的工件移动至传送机构一端的顶部,传送机构的另一端移动至与输送带二相接触时,利用搓轮使传送机构一端顶部的工件移动至输出传送带上,且输送带一上的另一工件移动至传送机构另一端的顶部,使传送机构另一端顶部的另一工件移动至输出传送带上,如此往复运动,避免了多个输送带从一个输出传送带运出时出现工件堵塞情况的发生,提高了输入工件时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背景技术
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使得工厂的生产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对产品进行加工时常采用传送带的方式进行传送,这样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产能,以提高商家的利润,现有的传送带常采用转动输送的方式进行。
现有的工厂使用多个传送带组成一条输送线,当传送带输送工件时,往往都会有多个输送带连接一个输处传送带运出,这样经常会造成工件堵塞,堵塞的工件堆积在一起会对工件造成损伤,工件损伤后会无法销售,会造成经济的损失,且降低了运输工件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运输工件时效率不高且容易出现工件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包括交替机构,所述交替机构包括支架和与支架转动连接的传送机构,所述支架一侧的顶部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端均固连有挡板一,所述支架顶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杆与圆杆,所述支架顶部固连有电机一,且电机一的输出端与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二,且两个固定杆的底部固连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方通,所述方通的两侧与两个固定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辊,两个所述固定杆底部的两端均分别固连有转动座一与转动座二,所述螺杆与两个转动座一螺旋套接,所述圆杆与两个转动座二活动套接,所述支架另一侧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位于两个挡板一之间布置有输出传送带;使用时,在工件运输时,将工件放在输送带一上,输送带一上的工件移动至传送机构上,固定板上与输送带一位置处对应的挡板一能够保证输送带一移动至传送机构一端顶部时工件不会掉落,而传送机构与输送带二对应位置处的挡板二能够阻挡输送带二上的另一工件继续向前运动,电机一带动螺杆旋转,从而通过转动座一使与螺杆转动连接的传送机构移动,随着传送机构的移动,一个固定杆的一端与输送带二相接触,且与输送带二对应位置处的挡板二逐渐移开,使输送带二上的另一工件逐渐移动至传送机构的另一端的顶部上,而随着传送机构的移动,固定板上的另一挡板一会防止另一工件掉落,传送机构上的另一挡板二会将输送带一上的下一工件挡住,从而能够将工件输送至输出传送带上,通过电机一使得螺杆反转,使另一个固定杆的一侧重新与输送带一接触,输送带一上的下一工件会继续移动至传送机构一端的顶部,而传送机构另一端上的另一工件会随着电机二的旋转移动至输出传送带上,启动电机一正转,传送机构会再次移动将下一工件运输至输出传送带上,反复控制电机一的正转和反转,完成工件的交替运输,提高了运输工件的效率。
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支撑架,且支撑柱的顶端固连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连有电机二,且电机二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搓轮,所述搓轮的外侧与转动辊相接触;利用电机二可带动搓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辊转动,便于将工件导至输出传送带上,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在于,所述搓轮上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的内侧壁与转动辊的外柱面卡接,且弧形通孔所在圆的直径与转动辊的外径相同;当电机一启动时,与对应位置转动辊卡接的弧形通孔便于转动辊进行移动,从而保证传送机构的正常运动。
进一步在于,所述输送带一、输送带二和输出传送带的宽度均与两个挡板一之间的间距相同;便于在输送带一与输送带二交替运输时对工件进行阻挡。
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背离挡板一一端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挡板二的一端固连,两个所述挡板二分别与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相邻;利用挡板一与挡板二能够保证工件的交替输送。
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的间距与支架的三分之二长度相同,且两个固定杆处于初始位置时,一个固定杆的一侧与支架一侧的内壁相接触;能够对传送机构进行移动,使用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送机构,利用传送机构与输送带二相接触时,输送带二上的工件移动至传送机构一端的顶部,启动电机一反转,传送机构的另一端移动至与输送带二相接触时,利用搓轮使传送机构一端顶部的工件移动至输出传送带上,且输送带一上的另一工件移动至传送机构另一端的顶部,再次启动电机一正转,使传送机构另一端顶部的另一工件移动至输出传送带上,如此往复运动,避免了多个输送带从一个输出传送带运出时出现工件堵塞情况的发生,提高了输入工件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板一和挡板二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与传送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与搓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交替机构;110、支架;112、固定板;113、挡板一;114、螺杆;115、圆杆;116、电机一;117、支撑架;118、承载板;120、传送机构;121、挡板二;122、方通;123、固定杆;124、连接杆;125、转动座一;126、转动座二;127、转动辊;200、输送带一;300、输送带二;400、输出传送带;500、电机二;510、搓轮;520、弧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包括交替机构100,交替机构100包括支架110和与支架110转动连接的传送机构120,支架110一侧的顶部固连有固定板112,固定板112顶部的两端均固连有挡板一113,支架110顶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杆114与圆杆115,支架110顶部固连有电机一116,且电机一116的输出端与螺杆114的一端传动连接;
传送机构120包括固定杆123,固定杆123的数量为二,且两个固定杆123的底部固连有连接杆124,连接杆124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方通122,方通122的两侧与两个固定杆123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辊127,两个固定杆123底部的两端均分别固连有转动座一125与转动座二126,螺杆114与两个转动座一125螺旋套接,圆杆115与两个转动座二126活动套接,支架110另一侧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输送带一200和输送带二300,固定板112的顶部位于两个挡板一113之间布置有输出传送带400;使用时,在工件运输时,将工件放在输送带一200上,输送带一200上的工件移动至传送机构120上,固定板112上与输送带一200位置处对应的挡板一113能够保证输送带一200移动至传送机构一端顶部时工件不会掉落,而传送机构120与输送带二300对应位置处的挡板二121能够阻挡输送带二300上的另一工件继续向前运动,电机一116带动螺杆114旋转,从而通过转动座一125使与螺杆114转动连接的传送机构120移动,随着传送机构120的移动,一个固定杆123的一端与输送带二300相接触,且与输送带二300对应位置处的挡板二121逐渐移开,使输送带二300上的另一工件逐渐移动至传送机构120的另一端的顶部上,而随着传送机构120的移动,固定板112上的另一挡板一113会防止另一工件掉落,传送机构120上的另一挡板二121会将输送带一200上的下一工件挡住,从而能够将工件输送至输出传送带400上,通过电机一116使得螺杆114反转,使另一个固定杆123的一侧重新与输送带一200接触,输送带一200上的下一工件会继续移动至传送机构120一端的顶部,而传送机构120另一端上的另一工件会随着电机二500的旋转移动至输出传送带400上,启动电机一116正转,传送机构120会再次移动将下一工件运输至输出传送带400上,反复控制电机一116的正转和反转,完成工件的交替运输,提高了运输工件的效率。
支架110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支撑架117,且支撑架117的顶端固连有承载板118,承载板118的顶部固连有电机二500,且电机二50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搓轮510,搓轮510的外侧与转动辊127相接触;利用电机二500可带动搓轮510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辊127转动,便于将工件导至输出传送带400上;搓轮510上开设有弧形通孔520,弧形通孔520的内侧壁与转动辊127的外柱面卡接,且弧形通孔520所在圆的直径与转动辊127的外径相同;当电机一116启动时,与对应位置转动辊127卡接的弧形通孔520便于转动辊127进行移动,从而保证传送机构120的正常运动。
输送带一200、输送带二300和输出传送带400的宽度均与两个挡板一113之间的间距相同;便于在输送带一200与输送带二300交替运输时对工件进行阻挡;两个固定杆123背离挡板一113一端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挡板二121的一端固连,两个挡板二121分别与输送带一200和输送带二300相邻;利用挡板一113与挡板二121能够保证工件的交替输送;两个固定杆123之间的间距与支架110的三分之二长度相同,且两个固定杆123处于初始位置时,一个固定杆123的一侧与支架110一侧的内壁相接触;能够对传送机构120进行移动,使用便捷。
交替机构100、输送带一200、输送带二300和输出传送带400的底部支撑的位置处固连有防滑垫,避免运输工件时因抖动交替机构100、输送带一200、输送带二300和输出传送带400的位置发生改变。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工件运输时,将工件放在输送带一200上,输送带一200上的工件移动至传送机构120上,固定板112上与输送带一200位置处对应的挡板一113能够保证输送带一200移动至传送机构一端顶部时工件不会掉落,而传送机构120与输送带二300对应位置处的挡板二121能够阻挡输送带二300上的另一工件继续向前运动,电机一116带动螺杆114旋转,从而通过转动座一125使与螺杆114转动连接的传送机构120移动,随着传送机构120的移动,一个固定杆123的一端与输送带二300相接触,且与输送带二300对应位置处的挡板二121逐渐移开,使输送带二300上的另一工件逐渐移动至传送机构120的另一端的顶部上,而随着传送机构120的移动,固定板112上的另一挡板一113会防止另一工件掉落,传送机构120上的另一挡板二121会将输送带一200上的下一工件挡住,从而能够将工件输送至输出传送带400上,通过电机一116使得螺杆114反转,使另一个固定杆123的一侧重新与输送带一200接触,输送带一200上的下一工件会继续移动至传送机构120一端的顶部,而传送机构120另一端上的另一工件会随着电机二500的旋转移动至输出传送带400上,启动电机一116正转,传送机构120会再次移动将下一工件运输至输出传送带400上,反复控制电机一116的正转和反转,完成工件的交替运输,提高了运输工件的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替机构,所述交替机构包括支架和与支架转动连接的传送机构,所述支架一侧的顶部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端均固连有挡板一,所述支架顶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杆与圆杆,所述支架顶部固连有电机一,且电机一的输出端与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二,且两个固定杆的底部固连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方通,所述方通的两侧与两个固定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辊,两个所述固定杆底部的两端均分别固连有转动座一与转动座二,所述螺杆与两个转动座一螺旋套接,所述圆杆与两个转动座二活动套接,所述支架另一侧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位于两个挡板一之间布置有输出传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固连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连有电机二,且电机二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搓轮,所述搓轮的外侧与转动辊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搓轮上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的内侧壁与转动辊的外柱面卡接,且弧形通孔所在圆的直径与转动辊的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一、输送带二和输出传送带的宽度均与两个挡板一之间的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背离挡板一一端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挡板二的一端固连,两个所述挡板二分别与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的间距与支架的三分之二长度相同,且两个固定杆处于初始位置时,一个固定杆的一侧与支架一侧的内壁相接触。
CN201922135785.4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37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5785.4U CN211337660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5785.4U CN211337660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7660U true CN211337660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5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578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37660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7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4881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的可纠偏输送带结构
CN211337660U (zh) 一种交替运输工件的输送线
JP2005529819A (ja) 多駆動式コンベヤシステム
CN101397086B (zh) 自动传送设备
CN213386362U (zh) 一种减震式耐用传送带
CN113800189A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料功能的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211762674U (zh) 一种石材加工的多规格固定装置
CN210038867U (zh) 一种高效仓储物流设备
CN210497681U (zh) 一种棒材旋转收集式落钢机
CN212767965U (zh) 一种产品下料用转弯输送机
CN212711509U (zh) 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
CN213325128U (zh) 一种输送带防磨损型设备
CN214778541U (zh) 一种链式皮带机
CN220810956U (zh) 一种分流滚筒运输机
CN220837202U (zh) 长行程自动冷轧管机
CN219078189U (zh) 一种用于稳定杆总成二次硫化自动连续性生产的运输装置
CN220446009U (zh) 一种用于弯线机的送料装置
CN216004030U (zh) 一种对咬式提升机
CN218706093U (zh) 一种滚轴式可伸缩物流流水线
CN209905660U (zh) 一种收盐机上应用的输送机
GB2115763A (en) Storage means for packages
CN220578287U (zh) 一种弹簧输送机用导向装置
CN216944715U (zh) 一种便捷式伸缩滚筒线
CN210557262U (zh) 一种旋转型传送带
CN214002954U (zh) 一种保温杯加工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