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6151U - 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6151U
CN211336151U CN201922122400.0U CN201922122400U CN211336151U CN 211336151 U CN211336151 U CN 211336151U CN 201922122400 U CN201922122400 U CN 201922122400U CN 211336151 U CN211336151 U CN 211336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column
column upper
upper cover
cover
b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24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24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6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6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6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具有罩盖结构部分(30)、用于遮盖转向管柱的遮盖结构部分(2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遮盖结构部分(20)与所述罩盖结构部分(30)的压条结构部分(10),其中,所述压条结构部分(10)具有纵向压条结构(110)和横向压条结构(120),在所述纵向压条结构(110)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弱化凹槽(111),所述纵向压条结构能够在所述弱化凹槽处断开。通过所述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在车辆碰撞过程中能够给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和转向管柱提供额外的压溃空间,以用于保护驾驶员的安全,另外通过所设置的遮盖结构部分(20)能够有效地解决转向管柱内部结构外漏的问题。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尤其是压溃式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和事故中伤亡人数也在迅猛地增长,而车辆正面碰撞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针对于此,我国实施了新车星级评定(CNCAP),对新上市车型进行抽检进行高速碰撞试验,通过评估碰撞后乘员的伤害值及整车碰撞后的状态,进行新车星级评定并公布于众。在正面碰撞过程中,速度较高,车体结构变形较大,驾驶员由于惯性力而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很大。虽然转向管柱的压溃状态没有直接地针对驾驶员碰撞后伤害值的评价指标,但是转向管柱的压溃状态将会影响管柱的侵入量指标和驾驶员伤害情况。此外,转向管柱的压溃状态又与转向管柱的罩盖结构设计息息相关,在碰撞过程中两者一起进行移位并被压溃。由现有技术可知,转向管柱罩盖一般分为上、下两部分,结合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驾驶员由于惯性移动的方向,转向管柱的可压溃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的设计,因此,转向管柱上罩盖结构必须要满足一定的可压溃空间,以便在高速碰撞过程中保证驾驶员的稳健性。
另外,驾驶能够看到转向管柱的部分结构以及周边的固定连接,例如螺钉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满足遮盖转向管柱内部结构的要求的基础上,完成一种可提供额外的压溃空间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以用于保证驾驶员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包括有罩盖结构部分、用于遮盖转向管柱的遮盖结构部分以及用于连接遮盖结构部分与罩盖结构部分的压条结构部分,其中,压条结构部分具有纵向压条结构和横向压条结构,在纵向压条结构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弱化凹槽,所述纵向压条结构能够在弱化凹槽处断开。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罩盖结构部分包括有用于与转向管柱下罩盖装置连接的罩盖卡接结构、用于与横向压条结构连接的罩盖支撑结构以及罩盖本体结构。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遮盖结构部分在下端处压接到所述压条结构部分处。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横向压条结构上布置有多个压条卡接结构,所述压条卡接结构与罩盖支撑结构卡接连接。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遮盖结构部分具有向上弯曲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与仪表盘结构相连接。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弱化凹槽为导圆形或长方形。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遮盖结构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遮盖结构部分由树脂皮革材质构成。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压条结构部分由塑料构成。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关于纵向方向基本上对称地构造。
在碰撞过程中(主要是正面碰撞过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受到挤压时随着转向管柱沿着纵向方向进行移位。在此过程中,遮盖结构部分与压条结构部分之间的连接由于弱化凹槽的存在而在该处提前被断开,为转向管柱上罩盖的移动进一步提供可供使用的压溃空间,从而保证驾驶员的安全。另外,遮盖结构部分通过其弯曲部可以有效地遮盖转向管柱的内部结构以及周边的连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更详细地进行阐释,其中:
图1示出在经连接的状态下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的图示;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在经连接的状态下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的仰视图;
图3示出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4示出压条结构部分的仰视图;
图5示出在装配状态下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的图示;
图6示出在装配状态下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条件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纵向方向”为平行于转向管柱的轴线方向的方向,“横向方向”则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
图1和2示出在经连接的状态下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1,相应地图3示出了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1的分解视图。由图可知,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1包括罩盖结构部分30、用于遮盖转向管柱的遮盖结构部分20以及用于连接遮盖结构部分20与罩盖结构部分30的压条结构部分10,其中,压条结构部分10具有纵向压条结构110和横向压条结构120,在纵向压条结构110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弱化凹槽111(参见图4),纵向压条结构110能够在所述弱化凹槽处断开。在碰撞过程中,遮盖结构部分20在处于纵向压条结构110处的弱化凹槽111处首先断开,从而能够提供用于转向管柱和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1的进一步移位的额外的可压溃空间(其长度约为纵向压条结构沿纵向方向的长度),从而进一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另外,通过设置遮盖结构部分20,还能够解决转向管柱内部结构的外露问题,增强其美观性。
参考图3,罩盖结构部分30包括有用于与转向管柱下罩盖连接3的罩盖卡接结构310、用于与横向压条结构120连接的罩盖支撑结构320以及罩盖本体结构330。罩盖本体结构330例如能够马鞍形地进行构造,并且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高度方向上,其后端部处能够可选地高于罩盖支撑结构320。在罩盖支撑结构32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21,所述通孔以一定距离间隔开地进行布置。相应地,由图4可以看出,在压条结构部分10上布置有相应数量的多个压条卡接结构121,其在经组装的状态下嵌入到所述通孔321中,从而实现压条结构部分10与罩盖结构部分30的形状配合的卡接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罩盖结构部分30与压条结构部分10之间的连接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例如螺纹连接、铆钉连接等。
参考图1和2,遮盖结构部分20在下端压接到压条结构部分10处,即遮盖结构部分20在下端与纵向压条结构110并且与横向压条结构120压接连接,由此能够保证遮盖结构部分20在受到(非碰撞过程中出现的)振动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地从压条结构部分10处抬起或者移位。可选地,在压条结构部分10、遮盖结构部分20与罩盖结构部分30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其所形成的组合件在连接处的高度与罩盖本体结构330在其后端部处的高度相同,也就是说,三者所形成的组合件与罩盖本体结构330的后端部齐平。
参考图1至3,遮盖结构部分20还具有向上弯曲的弯曲部210,所述弯曲部210与仪表盘结构2相连接,由此来进一步固定遮盖结构部分并且较好地遮盖转向管柱以及周边的固定元件。
参考图4,弱化凹槽111能够邻近于纵向压条结构110和横向压条结构120的交界线地进行布置,也可以与所述交界线具有一定的间隔。根据需求,在加工工艺技术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弱化凹槽111在纵向压条结构110处的位置(例如与其两端的间距)来获得不同大小的额外的压溃空间。
可选地,弱化凹槽111例如是导圆形,可以通过改变弱化凹槽111的圆角尺寸、深度尺寸或长度尺寸来调整纵向压条结构110的结构强度,有效地吸收驾驶员因向前惯性而产生的能量,起到保护驾驶员的作用。弱化凹槽111的圆角能够为1毫米~1.5毫米。
可选地,弱化凹槽111还可以具有长方形的轮廓(其宽度为平行于纵向方向上的距离)。同样,可以通过改变弱化凹槽111的宽度尺寸、深度尺寸或长度尺寸来调整纵向压条结构11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弱化凹槽111的宽度为1毫米~1.5毫米。
可选地,压条结构部分10的宽度为180~220毫米,纵向压条结构110的长度为20~30毫米,遮盖结构部分20的宽度为180~220毫米并且长度为60~100毫米,由此得以形成形状配合的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弱化凹槽111的形状可以采用在加工工艺允许的情况下的其它的形状。
可选地,遮盖结构部分20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树脂皮革、纤维织物,使得在遮盖结构部分20在从压条结构部分10处断开之后,占据较小的空间,使得转向管柱和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1能够继续移位。
可选地,压条结构部分10由塑料构成。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上罩盖结构1关于纵向方向基本上对称地构造,从而在碰撞过程中能够左右对称地进行压溃。
图5和图6示出了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1与仪表盘2、转向管柱下罩盖装置3的连接示意图。由图可知,通过采用带有弱化凹槽111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当转向管柱发生压溃时,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将随着转向管柱压溃,在压条结构部分10挤压到转向管柱结构上的固定结构如固定的安装螺母401时,弱化凹槽111将发生压溃,提供用于转向管柱和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1的额外的压溃空间,所述额外的压溃空间大约为纵向压条结构110沿纵向方向的长度,由此保证在碰撞过程中驾驶员的安全。
应当理解的是,所有以上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对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的各种改型或变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法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包括
罩盖结构部分(30);
遮盖结构部分(20),用于遮盖转向管柱;
以及压条结构部分(10),用于连接所述遮盖结构部分(20)与所述罩盖结构部分(30),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结构部分(10)具有纵向压条结构(110)和横向压条结构(120),在所述纵向压条结构(110)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弱化凹槽(111),所述纵向压条结构能够在所述弱化凹槽处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结构部分(30)包括有用于与转向管柱下罩盖装置连接的罩盖卡接结构(310)、用于与所述横向压条结构(120)连接的罩盖支撑结构(320)以及罩盖本体结构(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结构部分(20)在下端压接到所述压条结构部分(10)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压条结构(120)上布置有多个压条卡接结构(121),所述压条卡接结构与所述罩盖支撑结构(320)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结构部分(20)具有向上弯曲的弯曲部(210),所述弯曲部与仪表盘结构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凹槽(111)为导圆形或长方形。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结构部分(20)由柔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结构部分(20)由树脂皮革材质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结构部分(10)由塑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关于纵向方向基本上对称地构造。
CN201922122400.0U 2019-12-02 2019-12-02 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 Active CN211336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2400.0U CN211336151U (zh) 2019-12-02 2019-12-02 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2400.0U CN211336151U (zh) 2019-12-02 2019-12-02 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6151U true CN21133615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2400.0U Active CN211336151U (zh) 2019-12-02 2019-12-02 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6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17511B1 (ko) 유니타리 에너지 흡수 조립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010844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US9278715B2 (en) Hood inner design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CN105620400B (zh) 包括保险杠能量转向结构的保险杠以及包含保险杠的车辆
JP4174776B2 (ja) 自動車用ニーボルスター構造
KR101864809B1 (ko) 개량된 에너지 흡수 시스템
US8857896B2 (en) Structure for dispersing collision energy of front pillar during car crash
CN108569236B (zh) 自适应的、吸收能量的保险杠
KR20100094470A (ko) 트레이 에너지 완충기 및 범퍼 장치
KR101754174B1 (ko) 비대칭 에너지 흡수체 및 그것의 제조 및 이용방법
KR101106330B1 (ko) 자동차용 크래쉬 박스
KR101416387B1 (ko) 차량용 전방 충돌 충격흡수장치
KR20170027690A (ko) 차량 에너지 흡수 장치
CN103359028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2285379A (zh) 具有前窗玻璃横梁的用于带有挡风玻璃的汽车的车身结构
US20090178872A1 (en) Bonnet For Motor Vehicles
GB2540541A (en)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instrument panel
CN211336151U (zh) 转向管柱上罩盖装置
CN114506200B (zh) 电池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EP1992525A1 (en) The mounting bracket for frontal protection system
CN103043018B (zh) 车辆碰撞减轻结构
JP4967523B2 (ja) 衝撃吸収部材
CN106741188B (zh) 车身前端的碰撞保护系统
CN210852656U (zh)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及发动机罩
CN101417672B (zh) 汽车的前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