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5801U -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5801U
CN211335801U CN201921090502.2U CN201921090502U CN211335801U CN 211335801 U CN211335801 U CN 211335801U CN 201921090502 U CN201921090502 U CN 201921090502U CN 211335801 U CN211335801 U CN 211335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groove
clamping
telescopic rod
rotating shaf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05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905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5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5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5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可固定于支撑杆上的固定部以及垂直于所述本体向上延伸、可钩挂物品的钩挂部,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钩挂部的杆体,还包括: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设于所述杆体上,或者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杆体可拆卸的相连;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适于夹持电子产品,且可滑动的隐藏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所述夹持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容置槽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夹持结构沿滑动方向脱出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限位结构,通过设置隐藏式滑槽结构,扩展传统车载挂钩功能单一问题,同时克服了早期采用翻转夹持带来的使用不便。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固定于汽车座椅后侧的车载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的普及程度逐年上升,与此同时,随着移动电子设备功能日趋强大,移动设备的应用范围也扩展到车辆内,比如电子设备可提供路线导航以及音乐或者视频播放等功能。因此,用于将移动电子设备固定到车辆内部的支架应运而生。现有的车载固定支架多数是为了顺应驾驶座的操控性而设置的出风口固定支架,然而长途旅行中,位于车后座椅上的用户同样对可解放双手、稳定的使用电子设备的固定支架保有巨大需求。
传统的,市场上一直存在一些可固定于汽车座椅后侧的固定挂钩,但这类挂钩通常需要拆下头枕后安装,或者采用直接半扣的方式安装固定于头枕上。传统的,采用拆卸头枕的方式安装固定的挂钩由于其安装过于繁琐,以逐渐被淘汰。而采用半扣式安装的固定挂钩对于市面上各种尺寸杆头枕的通配性又表现的不够理想。通常市面上的产品都只能适合外径10mm或12mm头枕杆,对于较大外径尺寸的头枕杆如14mm 头枕杆,单纯依靠软胶垫弹性形变的方式硬怼以将头枕杆卡入,往往需要花费较大力气。
大部分挂钩使用功能单一,仅可用于悬挂物品,为了充分发挥汽车后座挂钩的多功能性,申请人在 CN207207925U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夹持结构固定电子设备的车载挂钩支架。包括支架固定部及柄体,支架固定部一端安装在车体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柄体顶端,在所述柄体的底端可上下翻转地安装有用于夹持电子设备的夹头,同时柄体底端可延伸出限位凸台,可用于钩挂物品。然而这一结构在实际使用时,还是带来了诸多不便。当固定支架被固定架设于汽车头枕杆后部以后,通过限位凸台,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将其当作挂钩使用,然而,当我们再想使用固定支架的夹持电子设备功能时,由于夹头结构需要自底部翻转上来形成夹持,钩挂的物品会形成自然阻挡,无法被直接翻转拿出,为实际的使用带来诸多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理由如下:
一、采用弹性夹持机构解决电子产品的固定夹持问题,减少采用磁性吸附结构对引磁片的依赖;
二、采用抽屉式拉槽原理解决弹性夹持机构在不使用时的隐藏问题,同时可有效解决当挂钩钩挂物品后,夹持结构被钩挂物品阻挡难以释放的情形发生,防止汽车开车途中,由于汽车急刹时人体在惯性作用下向前倾斜,碰到固定支架时的误伤;
三、采用双轴旋转的拉杆结构能够更加省力、便捷的打开弹性夹持机构,并获得拉杆的最小范围收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可固定于支撑杆上的固定部以及垂直于所述本体向上延伸、可钩挂物品的钩挂部,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钩挂部的杆体,还包括: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设于所述杆体上,或者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杆体可拆卸的相连;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适于夹持电子产品,且可滑动的隐藏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所述夹持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容置槽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夹持结构沿滑动方向脱出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限位结构,通过设置隐藏式滑槽结构,扩展传统车载挂钩功能单一问题,同时克服了早期采用翻转夹持带来的使用不便。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设于所述钩挂部上,或者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钩挂部可拆卸的相连;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夹持结构通过第三转轴转动相连,且可转动的隐藏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通过设置拉杆可以更加方便的开启夹持机构,起到类似抽屉把手的功效。
作为优选,钩挂物品时,第三转轴所在的夹持机构被隐藏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当需要夹持电子产品时,所述拉杆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自身的转动,并持续向下翻转直至抵顶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面,以带动所述第三转轴位置处所在的夹持结构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滑出,以使得所述拉杆可作为施力把手更加方便的把所述夹持结构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拉出。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上设有拉钩,所述拉杆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自身的转动,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脱出,以使得所述拉钩可作为施力把手更加方便的把所述夹持结构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拉出。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电子产品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及可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距离的伸缩杆组件,以适应不同长度尺寸的电子产品的夹持需求,所述伸缩杆组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转动相连,且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转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一对第二卡爪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且被所述限位结构所限无法脱出,当所述伸缩杆组件沿所述第一容置槽滑动且脱出所述第一容置槽后,所述伸缩杆组件可绕所述第二转轴发生向上翻转并可转动的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一对第一卡爪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卡爪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伸缩杆组件两侧。
作为优选,当所述伸缩杆组件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时,所述第一卡爪可绕所述第一转轴发生向上翻转,以达到与所述第二卡爪平行位置处以夹持电子产品,同时,所述拉杆可绕所述第三转轴转动,以达到平行于所述伸缩杆组件位置处以隐藏,将第一卡爪和拉手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与所述伸缩杆组件转动相连,可使得当所述伸缩杆组件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或,使用所述夹持结构夹持电子产品时,与所述第一卡爪不同轴转动的所述拉手可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至与所述伸缩杆组件平行的位置处,以隐藏于所述伸缩杆组件后侧,双旋转轴的设计为平行隐藏预留了转动空间,可获得拉杆的最小范围收纳。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钩挂部的高度,以使得所述拉杆可完全的隐藏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组件的最小长度不小于所述拉杆的长度和所述钩挂部的高度之和,以使得当所述伸缩杆组件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时,所述拉杆组件可完全的隐藏于所述伸缩杆组件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组件的最小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长度之和,以使得所述第一卡爪、第二卡爪可完全的收容、隐藏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组件在与第一转轴相连位置处设有抵靠端,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可相对于所述伸缩杆组件的转动范围不超过90°,以保证对电子产品的有效夹紧。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组件在与第二转轴相连位置处设有抵靠端,使得所述伸缩杆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转动范围不超过90°,以保证对电子产品的有效夹紧。
作为优选,当所述伸缩杆组件绕所述第二转轴发生向上翻转并可转动的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过程,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反的过程中,所述抵靠端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至少部分抵触,并在持续施加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可越过其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抵触面以实现直立或者放倒,通过持续外力克服抵触以越过障碍做功,防止由于车辆颠簸,导致的被夹持的电子产品轻易倾倒的情形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容置槽上的限位件。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夹持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容置槽之间的限位件。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上的条形槽、设于所述夹持结构上的定位凸,以及与所述定位凸相连后,可在所述条形槽中滑动的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车载挂钩上附加电子产品夹持的新功能,同时采用抽屉式抽拉结构替代原有的翻转结构,解决使用不便的问题,采用双轴旋转的拉杆结构,能够更加省力、便捷的打开弹性夹持机构,并获得拉杆的最小范围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勾挂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夹持状态的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夹持状态的示意图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固定支架部分内部结构的示意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固定支架部分内部结构的示意图2;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固定支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设”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当安装方式被描述为“相连”或者“连接”等词语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居中组件间接相连。本文所称的“垂直”“水平”“平行”等类似词语是指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的大致垂直或者大致水平的状态,并不必须十分精确;“横”“立”亦是仅仅为了描述方便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如无相反提示,一部件“设有”、“设于”、“设在”、“连接”另一组件,并不排除该两组件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在传统车载挂钩的基础上,设置固定部使其能够被固定、设置于汽车座位的头枕的支撑杆上,避免了直接设置在汽车内壁上从而因为晃动、强度不够等原因造成汽车挂钩掉落砸伤的情况,同时开发可隐藏于固定支架本体中,用于夹持电子产品的夹持结构,优选的,固定支架可选用为ABS塑料制作,承重可达25kg。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固定支架,包括本体,本体大体成带有手柄的挂钩状,一端设有可固定于汽车座椅头枕支撑杆上的固定部100,另一端设有垂直于本体向上延伸、可钩挂物品的钩挂部200。固定部100大体成弧形,设有可供支撑杆卡入的开口110。钩挂部200大体成上窄下款的凸起形,立于本体端部。本体还包括连接固定结构和钩挂结构的杆体300。在本实施例中,杆体300为中空管件状,内设多根加强筋,杆体300上表面设有可配合产品图案、LOGO的装饰条或者装饰面。
下面首先介绍关于固定部100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优选的,固定部100整体呈卡口形状,用于将汽车座椅头枕支撑杆卡入以固定。固定部100通常为中空结构,内设多根固定柱101,背部通过加设固定盖102固定。固定盖102上匹配设有固定孔103,通过紧固螺丝固定。或者固定盖102上设有紧固卡孔,通过固定盖102直接与固定部100上的固定柱101固定。固定部100还包括定位环104和上、下垫片(105、106),定位环104整体呈具有一定厚度的、一侧设有与固定部100适配开口110的环状体,延周向设有与固定柱101适配的定位孔111,可套设于固定柱101上固定。为了减小定位环104在固定部100内的磨损,在定位环104上、下还设置有上、下垫片(105、106)。上垫片105、定位环104和下垫片106依次叠设的套接于固定柱101上,并被固定盖102固定或者与固定盖102一起通过紧固件固定。
优选的,为了减小支撑杆卡入开口110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增大支撑杆被定位于中心位置的抵触力,上、下垫片106均可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如硅胶或者塑胶片,耐用、不易变形且安全无毒。优选的,可将上、下垫片106的外轮廓设置左翼部107和右翼部108,并在左翼部107和右翼部108上设有若干拱状凸起109,用于缓冲震动和维持支撑杆在固定部100内的位置。
为了进一步丰富车载固定支架的多功能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可隐藏于固定支架本体中,用于夹持电子产品的夹持结构,下面介绍关于隐藏式夹持结构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优选的,车载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容置槽400,第一容置槽400与杆体300通过螺丝紧固可拆卸的相连;夹持结构,夹持结构适于夹持电子产品,且可滑动的隐藏于第一容置槽400中,夹持结构和第一容置槽400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夹持结构沿滑动方向脱出第一容置槽400的限位结构,通过设置隐藏式滑槽结构,扩展传统车载挂钩功能单一问题,同时克服了早期采用翻转夹持带来的使用不便。
优选的,第一容置槽400整体呈长条状,类似抽屉形状,第一容置槽400的下表面可作为杆体300的一部分表面。第一容置槽400与杆体300相接触的表面上等分开设三个螺钉孔402,用于紧固螺钉的固定。杆体300内部的对应位置处同样开设有螺钉孔402,用于紧固螺钉的固定。第一容置槽400靠近第二容置槽500所在的端部上表面开设有凹部401,使得在第二容置槽500所在区域,第一容置槽400和第二容置槽500相联通。第二容置槽500底部中央区域开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条形槽501。
优选的,限位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容置槽400上的条形槽501、设于夹持结构上的定位凸502,以及与定位凸502相连后,可在条形槽501中滑动的限位件503。优选的限位件503带帽体的圆柱结构,采用具有可卡于条形槽501外边缘的帽体防止脱出,采用圆柱体中部开设固定孔103的方式与第一容置槽400上的定位凸502插接固定。为了增加插接的紧固形,优选的定位凸502可以设置为方形结构,圆柱体中部开始方形槽与定位凸502适配。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503还可以采用带有螺帽的紧固螺钉,通过螺帽的卡固作用限位件503从条形槽501中脱出。或者采用卡扣、或者过盈插接的方式固定限位件503。
优选的,夹持结构包括:用于固定电子产品的第一夹持部600和第二夹持部700,以及可调节第一夹持部600和第二夹持部700之间距离的伸缩杆901组件,以适应不同长度尺寸的电子产品的夹持需求,伸缩杆901组件通过第一转轴601与第一夹持部600转动相连,且通过第二转轴701与第二夹持部700通过转动相连。
优选的,第二夹持部700包括一对第二卡爪702和定位部703,两个第二卡爪702分别平行的设于伸缩杆901两侧面并与之贴合。第二卡爪702上设有防滑垫704,便于夹持电子产品时与电子产品抵顶牢固。定位部703整体呈矩形块状,内部可设置为中空结构以加设定位凸502便于与第一容置槽400的滑动限位。受限位结构的作用,定位部703可滑动的设于第一容置槽400中,且被限位结构所限无法脱出。当外力作用时,伸缩杆901组件可沿第一容置槽400滑动且脱出第一容置槽400后,伸缩杆901组件可绕第二转轴 701发生向上翻转并可转动的立于第二容置槽500中。
优选的,第一夹持部600包括一对第一卡爪602和延伸部603,两个第一卡爪602分别平行的设于伸缩杆901两侧面并与之贴合。第一卡爪602上设有防滑垫704,便于夹持电子产品时与电子产品抵顶牢固。第一卡爪602通过第一转轴601可转动的设于伸缩杆901组件两侧。当伸缩杆901组件立于第二容置槽500 中时,第一卡爪602可绕第一转轴601发生向上翻转,以达到与第二卡爪702平行位置处以夹持电子产品。
为了适应不同尺寸宽度的电子产品,伸缩杆901组件可实现在一定伸缩长度方位内的长度可调。优选的,伸缩杆901组件包括连杆902、拉簧903和伸缩杆901。伸缩杆901为中空管件或者矩形截面塑料件,连杆902插接固定于伸缩杆901内部,并在拉簧903的作用下保持被收容于伸缩杆901内。在外力作用下,连杆902可被以远离伸缩杆901的方向拉伸,并在拉簧903的作用下保持张紧状态,外力解除后,可快速回复,收缩于伸缩杆901内部。现有技术中,伸缩杆901组件作为一个常见实现方式有很多等同实施例,在拉簧903的数量、伸缩杆901或者连杆902的设置上都可以在现有技术中做出适应性的选择。
优选的,伸缩杆901组件的最小长度不小于第一卡爪602和第二卡爪702的长度之和,以使得第一卡爪602、第二卡爪702可完全的收容、隐藏于第一容置槽400中。
优选的,伸缩杆901组件在与第一转轴601相连位置处设有抵靠端904,此处为伸缩杆901组件上矩形的抵靠端904面,使得第一夹持部600可相对于伸缩杆901组件的转动范围不超过90°,以保证对电子产品的有效夹紧。伸缩杆901组件在与第二转轴701相连位置处设有抵靠端904,此处为伸缩杆901组件上矩形的抵靠端904面,使得伸缩杆901组件可相对于第二夹持部700的转动范围不超过90°,以保证对电子产品的有效夹紧。在具有抵靠端904的一端,相对应的,可转动的部分设置为与转轴适配的弧面905,以获得良好的转动效果。
使用时,通过施加外力驱动夹持结构从第一容置槽400中滑出,并沿第二转轴701向上翻转伸缩杆901 组件,使得伸缩杆901组件和第二卡爪702呈直角固定,并沿第一转轴601向上翻转第一卡爪602,使得第一卡爪602与伸缩杆901组件呈直角固定,随后通过调节伸缩杆901组件的伸缩范围将电子产品夹持固定于夹持结构中即可。
为了防止电子产品被夹持在夹持结构中时,伸缩杆901组件发生向下翻转,夹持不稳的情形,优选的,在伸缩杆901组件与第二卡爪702的转动翻转过程中,需要设置阻尼或者抵触,优选的,需要辅助施加一定外力客服阻尼或者抵触以保证转动过程中定点的定位。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将第一容置槽400的高度略高于第一夹持部600、伸缩杆901组件、第二夹持部700设置。当夹持结构被从第一容置槽400中抽拉出来,直至极限位置处时,定位部703保持隐藏于第一容置槽400中,而第二卡爪702已经可露出于第一容置槽400中,此时由于抵靠端904,具体的由于伸缩杆901组件的矩形直角抵靠面的存在,抵靠面会与第一容置槽400的下底面相抵接,产生阻尼或者抗力。由于第一容置槽400的高度略高,给翻转预留了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得在外力持续作用下,第二卡爪702可克服抗力,越过抵靠端904与抵触面403的抵接以实现翻转。
当伸缩杆901组件绕第二转轴701发生向上翻转并可转动的立于第二容置槽500的过程,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反的过程中,抵靠端904与第一容置槽400至少部分抵触,并在持续施加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可越过其与第一容置槽400的抵触面403以实现直立或者放倒,通过持续外力克服抵触以越过障碍做功,防止由于车辆颠簸,导致的被夹持的电子产品轻易倾倒的情形发生。
为了方便的将夹持结构从第一容置槽400中拉出,参考抽屉的把手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辅助抽拉的隐藏式拉杆800结构。下面具体介绍隐藏式拉杆800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二容置槽500,第二容置槽500一体成型的设于钩挂部200上,第二容置槽500为钩挂部200的部分中空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容置槽500可采用与钩挂部200可拆卸的相连的连接方式加设于钩挂部200中。
优选的,还包括拉杆800,在夹持结构的第二夹持部700上,设有第三转轴801,进一步的,延伸部 603上设置第三转轴801,拉杆800与夹持结构通过第三转轴801转动相连,且可转动的隐藏于第二容置槽500中。第二容置槽500可设置为开口110槽结构,拉杆800的部分表面可作为第二容置槽500的开口 110槽处的部分表面,使得隐藏时,更具有一体效果。为了方便拉杆800的转出,在拉杆800此处表面可设置防滑纹803,利用摩擦力拨动拉杆800,即可轻易转动拉杆800向下运动以脱离第二容置槽500。通过设置拉杆800可以更加方便的开启夹持机构,起到类似抽屉把手的功效。
优选的,钩挂物品时,第三转轴801所在的夹持结构被隐藏于第一容置槽400中,当需要夹持电子产品时,拉杆800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自身的转动从第二容置槽500中脱出。
优选的,最简单的一种省力的方式是,操作者可直接持握拉杆800将夹持结构从第一容置槽400中拉出。
优选的,可在拉杆800上设置拉钩802,操作者的手指头可部分卡入拉钩802中,以使得拉钩802可作为施力把手更加方便的把夹持结构从第一容置槽400中拉出。
优选的,还可以保持施加转动力,使得拉杆800持续向下翻转直至抵顶第一容置槽400底面,以带动第三转轴801位置处所在的夹持结构至少部分从第一容置槽400中滑出,以使得拉杆800可作为施力把手更加方便的把夹持结构从第一容置槽400中拉出。
优选的,当使用夹持结构夹持电子产品时,拉杆800可绕第三转轴801转动,以达到平行于伸缩杆901 组件位置处以隐藏,将第一卡爪602和拉杆800分别通过第一转轴601和第三转轴801与伸缩杆901组件转动相连,可使得当伸缩杆901组件立于第二容置槽500中时,与第一卡爪602不同轴转动的拉杆800可通过第三转轴801转动至与伸缩杆901组件平行的位置处,以隐藏于伸缩杆901组件后侧,双旋转轴的设计为平行隐藏预留了转动空间。
为了保证拉杆800在第二容置槽500中的隐藏,优选的,拉杆800的长度不大于钩挂部的高度,以使得拉杆800可完全的隐藏于第二容置槽500中。
优选的,伸缩杆901组件的最小长度不小于拉杆800的长度和钩挂部的高度之和,以使得当伸缩杆901 组件立于第二容置槽500中时,拉杆800组件可完全的隐藏于伸缩杆901组件后侧。
由于为了适配夹持结构第一卡爪602、第二卡爪702,对钩挂部200的高度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于此同时对于钩挂部200钩挂物品时候的承重,可能会存在由于钩挂部200钩挂深度不足钩挂不稳的情形,基于此,优选的,可在钩挂部200上设置可转动的旋转片201,旋转片201可相对于钩挂部200旋转180°以向外翻转并固定,以起到辅助钩挂物品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追求支撑杆卡入时更好的手感,进一步减小卡入时的静摩擦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关于固定部100的又一种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原有固定部100结构上,增设滚轮以将静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以减小阻力。
优选的,固定部100还包括滚轮120,当支撑杆自开口110位置沿径向插入时,滚轮120的最远端121 与支撑杆相接触,并发生顺应插入方向的转动以辅助支撑杆的卡入,直至抵达中心位置处,此后,滚轮120 卡固端122保持与支撑杆的抵紧,以保持支撑杆被固定于中心位置处。参见图5,此处最远端121是指滚轮120的外轮廓所在切线与固定部100中心点的距离最小处所在的位置处,卡固端122是指支撑杆被顺利卡入后与支撑杆杆体300外表面抵紧的位置处,通过滚轮120产生的转动摩擦,替代了单纯依靠软胶垫弹性形变的方式硬怼以将支撑杆卡入时的静摩擦,可有效减小支撑杆被卡入时的摩擦阻力,更加省力、灵活的适配更大范围的支撑杆尺寸。
优选的,固定柱101可设置5根,采用六等分的方式被设置于固定部100的弧形边缘上。滚轮120被设置于六分之一圆位置处,滚轮120被设置于支撑杆插入路径的入口侧,当支撑杆被插入时,首先受到滚轮120的抵触,并可在滚轮120滚动摩擦的作用下持续向中心位置行进以抵达中心位置,并被滚轮120所抵紧,难以轻易脱出。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将滚轮120设置在靠近杆体300的六等分圆位置处,便于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将固定柱101适应性的设置为三根、或者更多数量也是完全可行的。只需保证滚轮120 的最远端121和抵触端不重叠,且支撑杆在被插入的过程中,先接触最远端121,并在越过最远端121后被抵触端相抵即可。
为了固定滚轮120,防止随支撑杆卡入后产生随动。采用将滚轮120套设固定于固定柱101上的方式。适应性的,定位环104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调整,例如可在定位环104上开设凹槽,预留一定的容置区1041 以容纳滚轮120的放设。使得滚轮120被放入后具有与定位环104同样高度的表面,便于与其他结构的套接配合。
优选的,滚轮120包括与固定柱101间隙配合的中心部123,以及套设于中心部123外围、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外部124,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减小滚轮120绕固定柱101转动的转动摩擦,更利于滚轮120 在支撑杆插入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外部124采用柔性材料可使得在支撑杆插入时,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支撑杆顺利卡入中心位置,并利用自身形变抵紧支撑杆,防止支撑杆轻易脱出。
优选的,中心部123和外部124之间设有互相啮合的齿部125,齿部125的设置可保证中心部123与外部124的同步旋转,防止转动错位。
优选的,外部124可设置沿轴向排布的若干小孔126,通过设置小孔126进一步增大外部124的弹性活动,使得外部124具有更大的伸缩、形变空间以容纳更大范围的支撑杆尺寸,采用沿轴向排布设置可保证滚轮120在任意位置均可获得较好的弹性活动空间。优选的,外部124可采用硅胶、软胶材料制作,保持弹力和延展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400和第二容置槽500与杆体300固定的方式还有很多,例如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将第一容置槽400内置于杆体300的内部中空空间中,或者采用卡扣或者滑轨的方式将第二容置槽500与杆体300可拆卸的固定等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夹持结构在第一容置槽400中的滑动限位,限位结构也有很多种实现方式。例如限位结构可设置为装设于夹持结构和/或第一容置槽400上的限位件503,限位件503的形式可以为底部、中部或者侧部延伸/凹进的卡凸、卡槽、卡棱,或者互相配合形成斜面/台阶面的抵靠面。或者采用外置限位固定螺丝、螺栓、卡凸等其他形式的限位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伸缩杆901组件绕第二转轴701翻转后的定点点位,还可以采用在第二转轴701上加设阻尼件,或者在第二转轴701上增设定位凸502点等多种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可固定于支撑杆上的固定部以及垂直于所述本体向上延伸、可钩挂物品的钩挂部,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钩挂部的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设于所述杆体上,或者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杆体可拆卸的相连;
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适于夹持电子产品,且可滑动的隐藏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所述夹持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容置槽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夹持结构沿滑动方向脱出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设于所述钩挂部上,或者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钩挂部可拆卸的相连;
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夹持结构通过第三转轴转动相连,且可转动的隐藏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钩挂物品时,第三转轴所在的夹持机构被隐藏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当需要夹持电子产品时,所述拉杆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自身的转动,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脱出,并持续向下翻转直至抵顶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面,以带动所述第三转轴位置处所在的夹持结构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滑出;
和/或,
所述拉杆上设有拉钩,所述拉杆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自身的转动,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脱出,以使得所述拉钩可作为施力把手,把所述夹持结构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拉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电子产品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及可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距离的伸缩杆组件,所述伸缩杆组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转动相连,且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转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一对第二卡爪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且被所述限位结构所限无法脱出,当所述伸缩杆组件沿所述第一容置槽滑动且脱出所述第一容置槽后,所述伸缩杆组件可绕所述第二转轴发生向上翻转并可转动的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一对第一卡爪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卡爪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伸缩杆组件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伸缩杆组件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时,所述第一卡爪可绕所述第一转轴发生向上翻转,以达到与所述第二卡爪平行位置处以夹持电子产品,同时,所述拉杆可绕所述第三转轴转动,以达到平行于所述伸缩杆组件位置处以隐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钩挂部的高度,
和/或,所述伸缩杆组件的最小长度不小于所述拉杆的长度和所述钩挂部的高度之和,
和/或,所述伸缩杆组件的最小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长度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组件在与第一转轴相连位置处设有抵靠端,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可相对于所述伸缩杆组件的转动范围不超过90°;
和/或,所述伸缩杆组件在与第二转轴相连位置处设有抵靠端,使得所述伸缩杆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转动范围不超过90°;
和/或,当所述伸缩杆组件绕所述第二转轴发生向上翻转并可转动的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过程,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反的过程中,所述抵靠端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至少部分抵触,并在持续施加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可越过其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抵触面以实现直立或者放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容置槽上的限位件,
和/或,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夹持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容置槽之间的限位件;
和/或,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上的条形槽、设于所述夹持结构上的定位凸,以及与所述定位凸相连后,可在所述条形槽中滑动的限位件。
CN201921090502.2U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Active CN211335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0502.2U CN211335801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0502.2U CN211335801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5801U true CN21133580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0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0502.2U Active CN211335801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5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00952A1 (en) Bike rack
WO2011136539A2 (ko) 자동차 리어시트의 암레스트용 컵홀더 트레이
CN103313903A (zh) 儿童手推车框架组件
US6491312B2 (en) Scooter steering control
US6767023B1 (en) Tire-mounted step device
JPH10147183A (ja) ロードキャリヤ
US6068221A (en) Folding rubbish bag holder
CN106660599A (zh) 侧箱紧固设备
CA2466388A1 (en) An improved vehicle rack
CN205872313U (zh) 可折叠的电动车及其可折叠的轮架
CN211335801U (zh)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CN210591651U (zh)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EP2427340B1 (en) Step board
JP3218816U (ja) 折り畳み式車止め装置
JP2001224439A (ja) 折畳み作業台
TWI616362B (zh) 車用多功能置物架
CN210821943U (zh) 桌板、座椅及车辆
CN212074076U (zh) 具有新型拉手结构的可折叠手推车
KR101392585B1 (ko) 자동차용 우산꽂이
CN209795700U (zh) 一种具有解锁结构的折叠自行车
CN108263294B (zh) 一种折叠式易收纳多功能车载衣架
CN212074074U (zh) 拉手与车轮联动的可折叠手推车
CN212074077U (zh) 折叠后可自动锁扣的可折叠手推车
JP6682164B1 (ja) 一種の引っ張り式ジャック及び当該ジャックを含有する車載ハンガー
CN212074075U (zh) 可折叠手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