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5458U - 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5458U
CN211335458U CN201921311270.9U CN201921311270U CN211335458U CN 211335458 U CN211335458 U CN 211335458U CN 201921311270 U CN201921311270 U CN 201921311270U CN 211335458 U CN211335458 U CN 211335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hose
inflation
electromagnet
driv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12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观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12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5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5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5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该轮胎充气装置包括充气软管、移动件和驱动单元,所述充气软管设置在车辆的轮辋的内壁上,且与所述轮辋上的轮胎气门嘴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挤压所述充气软管,以通过所述轮胎气门嘴向所述车辆的轮胎充气。在车辆的行车过程中,便可实现对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充气,无需停车利用冲气泵等装置对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充气或者更换备胎,操作简便的同时还节省时间,并且在行车的过程中便可实现对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充气,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胎压是车辆的一项重要的参数,胎压指的是轮胎内部空气的压强。如果说把发动机比作车辆的心脏的话,那么轮胎胎压则是车辆的血压,胎压的高低对车辆的性能和动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车辆胎压不足而引发交通事故的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大多数的车辆上都配有胎压检测器并能将胎压信号显示于车辆驾驶室的监测面板上,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当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胎压不足的情况时,无法立即对轮胎进行充气,只能停车利用充气泵等装置对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充气或者更换备胎,在车辆没有配备充气泵的情况下,只能寻找修理厂对轮胎进行充气,操作不便的同时还浪费时间。若是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等不便停车的路况上时,胎压不足的轮胎便会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该轮胎充气装置能够在车辆的行车过程中对轮胎进行充气,操作方便、节省时间,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轮胎充气装置,所述轮胎充气装置包括充气软管、移动件和驱动单元,所述充气软管设置在车辆的轮辋的内壁上,且与所述轮辋上的轮胎气门嘴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挤压所述充气软管,以通过所述轮胎气门嘴向所述车辆的轮胎充气。
可选地,所述充气软管沿所述轮辋的周向延伸,且所述充气软管的第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充气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轮胎气门嘴连通,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轮毂轴承的外圈,以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轮辋的径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移动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移动件朝向靠近所述充气软管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移动件挤压所述充气软管;
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移动件朝向远离所述充气软管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充气软管间隔。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为电磁式驱动单元,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或者,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可选地,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轮毂轴承外圈上的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相对设置的伸缩杆、以及位于所述电磁铁与所述伸缩杆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电磁铁用于产生磁吸力以吸引所述伸缩杆,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伸缩杆施加与所述磁吸力相反的弹性力,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伸缩杆,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伸缩杆朝向所述充气软管移动,所述移动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产生磁吸力以吸引所述伸缩杆,所述移动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可选地,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轴承外圈上的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相对设置的伸缩杆、以及位于所述电磁铁与所述伸缩杆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电磁铁用于产生磁斥力以排斥所述伸缩杆,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伸缩杆施加与所述磁斥力相反的弹性力,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伸缩杆,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产生磁斥力以驱动所述伸缩杆朝向所述充气软管移动,所述移动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伸缩杆靠近所述电磁铁,所述移动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轮毂轴承的外圈上,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构造为沿所述轮辋的径向延伸,所述电磁铁、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移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伸缩杆。
可选地,所述移动件为滑轮,所述滑轮包括滑轮本体和滑轮转轴,所述滑轮本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滑轮转轴上,所述滑轮转轴沿所述轮辋的轴向延伸,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滑轮转轴沿所述轮辋的径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充气软管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入气口用于与所述外界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气口与所述充气软管的内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单向阀的所述入气口或者所述单向阀的所述出气口设置有空气过滤网。
可选地,所述充气软管内设置有压力安全阀。
可选地,所述充气软管包括软管本体和安装在所述软管本体靠近所述轮辋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设置在轮辋上。
可选地,所述轮胎充气装置还包括胎压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胎压检测器用于检测轮胎的胎压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胎压检测器检测到的胎压信息控制所述驱动单元。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轮辋和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
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单元驱动移动件挤压设置在车辆轮辋的内壁上的充气软管,充气软管与轮胎气门嘴相连,从而使充气软管内的空气能够被移动件挤压至轮胎内,实现对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充气的目的,也即在车辆的行车过程中,便可实现对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充气,无需停车利用冲气泵等装置对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充气或者更换备胎,操作简便的同时还节省时间。并且由于在车辆行车的过程中能够对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实时充气,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轮胎充气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虚线及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轮胎充气装置和轮辋以及轮毂轴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及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轮胎充气装置的电磁式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利用轮胎充气装置对车辆轮胎进行充气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充气软管 11 软管本体
13 单向阀 14 空气过滤网
15 充气软管的第一端 16 充气软管的第二端
2 移动件 21 滑轮本体
22 滑轮转轴 3 驱动单元
31 电磁铁 32 伸缩杆
33 第一弹性件 34 壳体
341 容纳腔 35 第二弹性件
5 胎压检测器 6 控制器
7 轮胎 8 胎压显示器
9 操作面板 10 轮辋
100 轮毂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指的是具体结构轮廓的内和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和“第二”仅是用来区分一个要素和另外一个要素,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轮胎充气装置,该轮胎充气装置可以包括充气软管1、移动件2和驱动单元3,充气软管1可以设置在车辆的轮辋10的内壁上,且可以与轮辋10上的轮胎气门嘴相连接,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以通过轮胎气门嘴向车辆的轮胎7充气。这里,该驱动单元3可以设置在车辆的任意适当位置,只要能够驱动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即可,例如可以布置在车辆车架上、轮毂轴承上等,本公开对驱动单元3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作限定。
通过驱动单元3驱动移动件2挤压设置在车辆轮辋的内壁上的充气软管1,以使充气软管1内的气压大于与之相连的轮胎气门嘴的气压,从而使充气软管1内的空气能够被移动件2挤压至轮胎7内,实现对胎压不足的轮胎7进行充气的目的,也即在车辆的行车过程中,便可实现对胎压不足的轮胎7进行充气,无需停车利用冲气泵等装置对胎压不足的轮胎7进行充气或者更换备胎,操作简便的同时还节省时间。并且由于在车辆行车的过程中能够对胎压不足的轮胎7进行实时充气,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避免事故的发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充气软管1可以用于设置在轮辋10的内壁上并可以沿轮辋10的周向延伸,充气软管1的第一端15可以用于与外界连通,充气软管1的第二端16可以用于与轮胎气门嘴连通,驱动单元3可以用于安装在轮毂轴承100的外圈(公知地,轮毂轴承100的外圈在车辆行车过程中不发生转动),驱动单元3可以用于驱动移动件2沿轮辋10的径向移动,以使移动件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驱动单元3可以驱动移动件2朝向靠近充气软管1的方向移动,并使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在第二工作状态下,驱动单元3驱动移动件2朝向远离充气软管1的方向移动,并使移动件2与充气软管1间隔。
在行车过程中,轮辋10会相对于轮毂轴承100的外圈进行转动,而充气软管1又是设置在轮辋10的内壁上的,则充气软管1也会跟随轮辋10相对于轮毂轴承100的外圈进行转动。驱动单元3是安装在轮毂轴承100的外圈上的,驱动单元3不与轮辋10同步转动,因此,移动件2只能在驱动单元3的驱动下沿轮辋10的径向移动,而不能随轮辋10一同转动。这样,在移动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时,驱动单元3驱动移动件2朝向充气软管1的方向移动,并使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由于在车辆行车过程中,轮辋10转动,从而带动充气软管1相对于移动件2转动,从而使充气软管1内部从第二端16至移动件2挤压点的部分的空气被不断地压缩,直至压强大于轮胎7内部的压强,从而使轮胎气门嘴处于导通的状态,进而使充气软管1内部的空气进入轮胎7内部,达到对轮胎7充气的目的,使得轮胎7的胎压趋于正常稳定的胎压值;同时,充气软管1内部从第一端15至移动件2挤压点的部分的体积逐渐增大,空气不断进入该部分,为下一次充气做好准备。在移动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时,驱动单元3驱动移动件2朝向远离充气软管1的方向移动,并使移动件2与充气软管1间隔,此时轮胎充气装置不进行工作,移动件2无法挤压充气软管1并对轮胎7充气。
也即,利用安装在轮毂轴承100外圈上的驱动单元3驱动移动件2沿轮辋10的径向进行移动,可以使移动件2实现与设置在轮辋10内壁上且沿周向延伸的充气软管1发生挤压或者不接触的位置关系;在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时,因充气软管1能够相对于移动件2转动,从而使充气软管1内的空气能够被移动件2挤压至轮胎7内,实现对胎压不足的轮胎7进行充气的目的,也即在车辆的行车过程中,便可实现对胎压不足的轮胎7进行充气,无需停车利用冲气泵等装置对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充气或者更换备胎,操作简便的同时还节省时间。并且由于在车辆行车的过程中能够对胎压不足的轮胎7进行实时充气,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充气软管的第一端可以为封闭的状态,未与外界的大气相连通,充气软管内预存有气体,驱动单元设置为与轮辋同步转动,以使移动件可以随着充气软管转动,当需要对轮胎进行充气时,驱动单元可以驱动移动件移动并挤压充气软管,减小充气软管的体积并增大充气软管内气体的压强,使充气软管内的气体压强大于轮胎内的气体压强,从而使充气软管通过轮胎气门嘴向轮胎充气。可选地,驱动单元可以设置在轮辐、轮毂轴承的内圈等与轮辋发生同步转动的部件上。
驱动单元3可以通过多种实施方式实现对移动件2的驱动。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3可以选用电机与丝杆螺母的组合来驱动移动件2在轮辋10的径向进行移动,具体地,通过电机驱动套设在丝杆上的螺母转动进而带动丝杆、以及与丝杆相连的移动件2在轮辋10的径向进行移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也可以选用例如气压缸、液压缸、直线电机等驱动装置驱动移动件2在轮辋10的径向进行移动。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3可以为电磁式驱动单元,即,通过控制电磁铁通断电来提供驱动力的驱动单元3,选用电磁式驱动单元,通过通断电的方式便可以实现有效地控制,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适应性、可靠性强。
例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移动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此时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对胎压不足的轮胎7进行充气;当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移动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此时移动件2与充气软管1间隔,不进行充气操作。
具体地,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电磁式驱动单元可以包括设置在轮毂轴承100外圈上的电磁铁31、与电磁铁31相对设置的伸缩杆32、以及位于电磁铁31与伸缩杆32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3,电磁铁31可以用于产生磁吸力以吸引伸缩杆32(即电磁铁31产生的磁极与伸缩杆32的磁极相反),第一弹性件33用于向伸缩杆32施加与磁吸力相反的弹性力,移动件2连接于伸缩杆32。当电磁铁31通电时,电磁铁31可以产生磁吸力以吸引伸缩杆32,伸缩杆32压缩第一弹性件33并带动与之相连的移动件2朝向远离充气软管1的方向移动,并使移动件2与充气软管1间隔(移动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也即此时移动件2无法挤压充气软管1对轮胎7进行充气。当电磁铁31断电时,该电磁铁31与伸缩杆32之间不产生磁吸力,第一弹性件33从压缩状态恢复形变并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驱动伸缩杆32朝向充气软管1移动,并使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移动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因充气软管1能够与轮辋10相对于轮毂轴承100发生同步的转动,则充气软管1内的空气能够被移动件2挤压至轮胎7内,达到对胎压不足的轮胎7进行充气的作用。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移动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移动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选用电磁式驱动单元,通过通断电的方式便可以实现有效地控制,操作简便,并且响应速度快、适应性、可靠性强。
具体地,在该实施方式中,电磁式驱动单元可以包括设置在轮毂轴承100外圈上的电磁铁31、与电磁铁31相对设置的伸缩杆32、以及位于电磁铁31与伸缩杆32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3,电磁铁31可以用于产生磁斥力以排斥伸缩杆32(即电磁铁31产生的磁极与伸缩杆32的磁极相同),第一弹性件33用于向伸缩杆32施加与磁斥力相反的弹性力,移动件2连接于伸缩杆32。当电磁铁31通电时,该电磁铁31与伸缩杆32之间产生磁斥力,电磁铁31与伸缩杆32相互排斥,从而驱动伸缩杆32朝向靠近充气软管1的方向移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使移动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此时第一弹性件33从原始长度状态变为拉伸的状态。当电磁铁31断电时,该电磁铁31和伸缩杆32之间的磁斥力消失,第一弹性件33从拉伸状态恢复其原始状态,从而带动伸缩杆32靠近电磁铁31,以使与伸缩杆32相连的移动件2朝向远离充气软管1的方向移动,并使移动件2与充气软管1间隔,使移动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弹性件33可以构造为弹簧,伸缩杆32可以为带有磁性的金属杆件,该金属杆件的磁极可以与电磁铁31通电后产生的磁极相同或者相异。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磁式驱动单元还可以包括壳体34,壳体34可以安装在轮毂轴承100的外圈上,壳体34内部可以形成有容纳腔341,容纳腔341可以构造为沿轮辋10的径向延伸,从轮毂轴承100至轮辋10的方向上,在容纳腔341内依次布置有电磁铁31、第一弹性件33以及伸缩杆32。因容纳腔341构造为沿轮辋10的径向延伸,则在电磁铁31驱动伸缩杆32移动的过程中,该容纳腔341还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此外,为了保护该电磁式驱动单元内部结构在车辆行车过程中不易受损,该壳体34可以采用结构强度较强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选用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电磁式驱动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二弹性件35,移动件2可以通过该第二弹性件35连接于伸缩杆32。该第二弹性件35可以构造为弹簧,当移动件2处于与充气软管1间隔的第二状态时,第二弹性件35可以处于原长的状态,此时第二弹性件35不向移动件2施加应力;当移动件2处于与充气软管1挤压的第一状态时,第二弹性件35可以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第二弹性件35向移动件2施加一定的应力(也即向充气软管1施加一定的应力),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铁31驱动伸缩杆32靠近充气软管1距离的大小来调节应力的大小,也可以选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来调节应力的大小。通过设置该第二弹性件35能够使移动件2和充气软管1之间发生弹性接触,能够使充气软管1在跟随轮辋10转动的过程中与移动件2平缓地发生滑动摩擦而不至于发生硬性接触损坏移动件2或者对充气软管1造成磨损,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件2可以为滑轮,滑轮可以包括滑轮本体21和滑轮转轴22,滑轮本体21可转动地安装在滑轮转轴22上,滑轮转轴22可以沿轮辋10的轴向延伸,驱动单元3可以驱动滑轮转轴22沿轮辋10的径向移动。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弹性件35的一端可以与伸缩杆32靠近充气软管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可以与滑轮转轴22可转动地连接,例如该另一端可以通过转轴套(未图示)与滑轮转轴22可转动地连接。通过将移动件2设置为滑轮,则在该移动件2与充气软管1相挤压的状态下,充气软管1跟随轮辋10同步转动,带动滑轮自转,使移动件2和充气软管1之间形成滚动摩擦,有效地降低移动件2对充气软管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移动件2对充气软管1的磨损,提高充气软管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该充气软管1可以选用耐磨耐高温的软性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选用耐磨耐高温的合成橡胶制成。
如图1和图2所示,充气软管1的第一端15设置有单向阀13,单向阀13的入气口用于与外界连通,单向阀13的出气口与充气软管1的内部连通。设置该单向阀13可以防止移动件2在挤压充气软管1充气的过程中,充气软管1内部的空气回灌至外界空气中,而无法对轮胎7进行充气。具体地,该单向阀13可以包括气封(未示出)、油封(未示出)以及轴承(未示出)组成,该气封用于防止充气软管1漏气,该油封用于阻挡外界空气的污物进入充气软管1内,轴承用于将充气软管1的第一端15与轮毂盖相连,从而保持结构的稳定,另外,充气软管1的第二端16可以通过金属套环(未示出)与轮胎气门嘴相连。
进一步地,单向阀13的入气口或者单向阀13的出气口可以设置有空气过滤网14,以用于保持进入充气软管1内的气体的清洁,避免颗粒物或者其他杂物进入充气软管1内从而降低充气软管1的使用寿命,且避免颗粒物或者其他杂物进入轮胎中,导致轮胎损坏。
可选地,充气软管1内可以设置有压力安全阀(未图示),压力安全阀用于在充气软管1内部压力过高时泄压,避免因充气软管1内的压力过高,而使充气软管1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引发漏气或者软管爆裂的情况。
可选地,充气软管1可以包括软管本体11和安装在软管本体11靠近轮辋一侧的安装板(未示出),安装板用于设置在轮辋10上,可以采用卡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将安装板固定在轮辋10的内壁并沿轮辋10的周向布置;软管本体11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上,因轮辋10的内壁凹凸不平,避免软管本体11直接与轮辋10内壁接触而磨损或刺穿充气软管1,设置安装板可以便于软管本体11的安装,并对软管本体11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因轮辋10的内壁不够平整,在与移动件2挤压的过程中,软管本体11易有空气残留在与轮辋10内壁贴合不平处,不能够有效地将空气挤入轮胎7内,实用性差,当设置该安装板后,安装板的表面圆滑,软管本体11粘接在该安装板上,在与移动件2挤压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空气挤入轮胎7内,实用性强。
可选地,为避免充气后的轮胎7胎压过高,可以在轮胎气门嘴处设置泄压阀(未图示),如果轮胎7的压力过高,该泄压阀能够对轮胎7进行压力释放,保证轮胎7的胎压在正常范围内。
此外,为实现充气过程的自动控制,如图1所示,上述的轮胎充气装置还可以包括胎压检测器5和控制器6,胎压检测器5可以用于检测轮胎7的胎压信息,控制器6用于根据胎压检测器5检测到的胎压信息控制驱动单元3。具体地,胎压检测器5可以为设置在轮胎7内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够直接测出轮胎7内的胎压,并将胎压信息发送给控制器6,控制器6根据该胎压信息控制驱动单元3。或者,胎压检测器5可以是用于检测轮胎转速的转速传感器,当车轮的胎压降低时,车辆的重量会使该车轮的滚动半径变小,导致其转速比其他的车轮快,通过比较多个车轮之间转速的差别,以达到监测胎压的目的。上述的控制器6可以是车辆上ECU控制器(车载电脑),也可以是外置的集成控制器,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轮,该车轮可以包括轮辋10和上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在整车布置时,可以将车辆的每个车轮上都安装上述的轮胎充气装置。轮胎充气装置的充气软管1设置在轮辋10的内壁上并沿轮辋10的周向延伸,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此外,因不同车型的轮辋10的尺寸不一,充气软管1的尺寸也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轮辋10的尺寸进行合理的设计。
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轮。
可选地,该车辆还可以包括胎压显示器8和操作面板9,该胎压显示器8和操作面板9能和上述轮胎充气装置配合工作,并且具有自动充气和手动充气两种工作模式。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自动充气模式下;胎压检测器5将测得的胎压信息传输给控制器6,控制器6将胎压信息传输给胎压显示器8,以供驾驶人员获取胎压信息;当该胎压检测器5测得的胎压小于最小预定胎压值时,控制器6控制驱动单元3驱动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以使充气软管1内的空气在移动件2的挤压下进入轮胎7内,达到充气的目的。
在手动充气模式下,胎压检测器5将测得的胎压信息传输给控制器6,控制器6将胎压信息传输给胎压显示器8,在胎压显示器8的显示界面中会显示车辆每个轮胎7的胎压信息(胎压显示器8的显示界面中显示胎压设定的正常值为2.2-2.6bar),对应的,在操作面板9上,具有和每个轮胎7都对应的充气操作按钮;当某个轮胎7的胎压不足时,在胎压显示器8上可以对应的发出警报,操作人员根据警报信息确定对应的胎压不足的轮胎7,然后在操作面板9上按动对应的充气操作按钮,按动以后会将信息传递给控制6,控制器6控制驱动单元3驱动移动件2挤压充气软管1,以使充气软管1内的空气在移动件2的挤压下进入轮胎7内,达到充气的目的。例如在自动充气模式出现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该手动充气模式对轮胎7进行充气。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5)

1.一种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软管(1)、移动件(2)和驱动单元(3),所述充气软管(1)设置在车辆的轮辋(10)的内壁上,且与所述轮辋(10)上的轮胎气门嘴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2)挤压所述充气软管(1),以通过所述轮胎气门嘴向所述车辆的轮胎(7)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软管沿所述轮辋(10)的周向延伸,且所述充气软管(1)的第一端(15)与外界连通,所述充气软管(1)的第二端(16)与所述轮胎气门嘴连通,所述驱动单元(3)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轮毂轴承(100)的外圈,以驱动所述移动件(2)沿所述轮辋(10)的径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移动件(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驱动单元(3)驱动所述移动件(2)朝向靠近所述充气软管(1)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移动件(2)挤压所述充气软管(1);
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驱动单元(3)驱动所述移动件(2)朝向远离所述充气软管(1)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移动件(2)与所述充气软管(1)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为电磁式驱动单元,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所述移动件(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所述移动件(2)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或者,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所述移动件(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所述移动件(2)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所述移动件(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所述移动件(2)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轴承(100)外圈上的电磁铁(31)、与所述电磁铁(31)相对设置的伸缩杆(32)、以及位于所述电磁铁(31)与所述伸缩杆(32)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3),所述电磁铁(31)用于产生磁吸力以吸引所述伸缩杆(32),所述第一弹性件(33)用于向所述伸缩杆(32)施加与所述磁吸力相反的弹性力,所述移动件(2)连接于所述伸缩杆(32),当所述电磁铁(31)断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33)驱动所述伸缩杆(32)朝向所述充气软管(1)移动,所述移动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铁(31)通电时,所述电磁铁(31)产生磁吸力以吸引所述伸缩杆(32),所述移动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通电时,所述移动件(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断电时,所述移动件(2)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轴承(100)外圈上的电磁铁(31)、与所述电磁铁(31)相对设置的伸缩杆(32)、以及位于所述电磁铁(31)与所述伸缩杆(32)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3),所述电磁铁(31)用于产生磁斥力以排斥所述伸缩杆(32),所述第一弹性件(33)用于向所述伸缩杆(32)施加与所述磁斥力相反的弹性力,所述移动件(2)连接于所述伸缩杆(32),当所述电磁铁(31)通电时,所述电磁铁(31)产生磁斥力以驱动所述伸缩杆(32)朝向所述充气软管(1)移动,所述移动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铁(31)断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33)驱动所述伸缩杆(32)靠近所述电磁铁(31),所述移动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还包括壳体(34),所述壳体(34)安装在所述轮毂轴承(100)的外圈上,所述壳体(34)内部形成有容纳腔(341),所述容纳腔(341)构造为沿所述轮辋(10)的径向延伸,所述电磁铁(31)、所述第一弹性件(33)、所述伸缩杆(32)安装在所述容纳腔(34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5),所述移动件(2)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35)连接于所述伸缩杆(3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2)为滑轮,所述滑轮包括滑轮本体(21)和滑轮转轴(22),所述滑轮本体(21)可转动地安装在滑轮转轴(22)上,所述滑轮转轴(22)沿所述轮辋(10)的轴向延伸,所述驱动单元(3)驱动所述滑轮转轴(22)沿所述轮辋(10)的径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软管(1)的所述第一端(15)设置有单向阀(13),所述单向阀(13)的入气口与所述外界连通,所述单向阀(13)的出气口与所述充气软管(1)的内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13)的所述入气口或者所述单向阀(13)的所述出气口设置有空气过滤网(14)。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软管(1)内设置有压力安全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软管(1)包括软管本体(11)和安装在所述软管本体(11)靠近所述轮辋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轮辋(1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充气装置还包括胎压检测器(5)和控制器(6),所述胎压检测器(5)用于检测轮胎(7)的胎压信息,所述控制器(6)用于根据所述胎压检测器(5)检测到的胎压信息控制所述驱动单元(3)。
14.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轮辋(10)和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轮。
CN201921311270.9U 2019-08-12 2019-08-12 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Active CN211335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1270.9U CN211335458U (zh) 2019-08-12 2019-08-12 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1270.9U CN211335458U (zh) 2019-08-12 2019-08-12 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5458U true CN211335458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1270.9U Active CN211335458U (zh) 2019-08-12 2019-08-12 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5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6821B2 (en) Small trailer tire inflation system
CN105799664B (zh) 机动车辆脱困系统
US5052456A (en) Device for deflating a tire when rotating
US7392695B2 (en) Wheel assembly, wheel and wheel condition determining apparatus
JP2008519735A (ja) タイヤ圧維持装置
US20120018070A1 (en) Automatic tire inflation system
EP2868495A1 (en) Valve stem-based pressure regulator system for an air maintenance tire and method
WO2003000510A3 (en) Device for inflating vehicle tyres
BR102014027069A2 (pt) pneu de manutenção de ar e montagem de válvula e método
CN211335458U (zh) 轮胎充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CN214083703U (zh) 一种车辆轮毂外挂防滑脱困装置
CN112644218A (zh) 一种车辆轮毂外挂防滑脱困装置
CN210211891U (zh) 一种自动补胎系统及车辆
CN203472440U (zh) 汽车及用于汽车的胎压补偿装置
KR101526138B1 (ko) 타이어 펑크 감지장치
KR101232005B1 (ko) 차량용 타이어 공기압의 자동조절장치
CN112721546A (zh) 一种汽车轮胎应急保护装置
CA2755626A1 (en) Automatic tire infl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CN211648395U (zh) 一种充气泵
CN219295118U (zh) 一种汽车轮胎充气装置
CN103287227A (zh) 一种带后视镜显示器的汽车胎压监测装置
CN108216044B (zh) 设爬梯的货车
CN116044946B (zh) 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
CN115321393B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用的防刚性碰撞装置
CN113320503B (zh) 一种货车防侧翻装置及其防侧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18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BYD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3009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