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1635U - 数控铲齿机 - Google Patents

数控铲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1635U
CN211331635U CN201922345097.0U CN201922345097U CN211331635U CN 211331635 U CN211331635 U CN 211331635U CN 201922345097 U CN201922345097 U CN 201922345097U CN 211331635 U CN211331635 U CN 211331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veling
motor
base
upr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50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ih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ih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ih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ih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50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1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1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1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控铲齿机,包括底座、立柱、铲削机构、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动力机构、工作台、第二导向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铲削机构包括铲齿刀通过第一导向机构连接在立柱上,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立柱的高度方向相同,铲削机构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与铲削机构相连接,以驱动铲削机构移动;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同,工作台通过第二导向机构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铲削机构相连接,以驱动铲削机构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铲齿机采用液压驱动定位精度差、受温度影响,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数控铲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控铲齿机。
背景技术
铲齿机加工是将加工工件的表面层层铲起并使其向上弯折,铲齿机包括底座和立柱,底座上设有工作台,立柱上设有铲削机构,铲削机构通过设置在立柱上的导向机构沿立柱的高度方向移动,调节立柱和工作台的距离,工作台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导向机构沿底座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工作台上的加工工件和铲削机构的距离,从而使铲削机构对工作台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现有技术中的铲齿机使用液压驱动铲削机构以及工作台的移动,但是液压驱动定位不精确,容易发生故障,且液压驱动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液压油温度过高时粘度降低,润滑性下降,会使液压元件磨损加快,容易造成泄漏,安全性不高,液压油温度过低时粘度升高,会使液压元件灵活性下降,也会影响定位精度,严重时可能会使运动元件不能运动,影响铲齿机的正常运转。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铲齿机采用液压驱动定位精度差、受温度影响,安全性不高等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铲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铲齿机采用液压驱动定位精度差、受温度影响,安全性不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铲齿机,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立柱,还包括:
铲削机构,包括用于加工工件的铲齿刀;
第一导向机构,所述铲削机构通过第一导向机构连接在所述立柱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相同;
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铲削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化为驱动所述铲削机构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直线移动的动力、以驱动所述铲削机构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移动,调节所述铲削机构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距离;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第二导向机构,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同;
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铲削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化为驱动所述所述铲削机构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动力、以驱动所述铲削机构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铲削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铲齿刀的主刀箱体,所述铲齿刀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刀箱体的下端面,所述主刀箱体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线性滑轨和第一线性滑块,所述第一线性滑轨设置在所述立柱靠近所述底座的表面、且导向方向与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线性滑块与所述主刀箱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线性滑块能够在所述第一线性滑轨上滑动以调节所述主刀箱体与所述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所述铲齿刀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硬轨,所述主刀箱体上设有与所述硬轨相配合的硬轨槽,所述硬轨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相同、以使所述主刀箱体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滚珠丝杠,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丝杠的轴向与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主刀箱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杠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螺母带动所述主刀箱体沿所述第一滚珠丝杠502的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线性滑轨和第二线性滑块,所述第二线性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导向方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线性滑块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接,所述第二线性滑块能够在所述第二线性滑轨上滑动以使所述工作台能够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滚珠丝杠,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丝杠的轴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丝杠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螺母带动所述工作台沿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硬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一硬轨面和第二硬轨面,所述硬轨槽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主刀箱体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一硬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硬轨面和所述第二槽壁的配合间隙处设有镶条,所述镶条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硬轨面和所述第二槽壁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镶条为斜背式镶条,所述斜背式镶条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槽壁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贴合、以使所述斜背式镶条背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硬轨面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第二硬轨面处处相贴合,沿所述立柱从上至下的方向,所述斜背式镶条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斜背式镶条面设置在主刀箱体上,且所述斜背式镶条的上端面高于所述主刀箱体的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绝对值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数控铲齿机包括底座、立柱、铲削机构、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动力机构、工作台、第二导向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铲削机构包括用于加工工件的铲齿刀,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立柱的高度方向相同,铲削机构通过第一导向机构连接在立柱上且沿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与铲削机构相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第一传动件转化为驱动铲削机构沿立柱的高度方向直线移动的动力、以驱动铲削机构沿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同,工作台通过第二导向机构连接在底座上、且能沿工作台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铲削机构相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第二传动件转化为驱动铲削机构沿底座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动力、以驱动铲削机构沿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一电机的转动动力经第一传动件的传动变成使铲削机构直线移动的动力,铲削机构在第一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改变铲削机构和工作台之间的距离;第二电机的转动动力经第二传动件的传动变为使工作台直线移动的动力,工作台在第二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调节工作台上的待加工工件与立柱上的铲削机构之间的距离,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如此设置,使用第一电机驱动铲削机构移动,使用第二电机驱动工作台移动,控制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的转动圈数能够精确的控制铲削机构以及工作台的移动距离,定位精确,不会发生油液泄露等问题,安全性高,且不受气温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铲齿机采用液压驱动定位精度差、受温度影响,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控铲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控铲齿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控铲齿机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和铲削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和铲削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斜背式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中:
1、底座;2、立柱;3、铲齿刀;4、工作台;5、第一动力机构;501、第一电机;502、第一滚珠丝杠;6、第二动力机构;601、第二电机;602、第二滚珠丝杠;7、主刀箱体;8、第一线性滑轨;9、第一线性滑块;10、硬轨;1001、第一硬轨面;1002、第二硬轨面;11、硬轨槽;1101、第一槽壁;1102、第二槽壁;12、第二线性滑轨;13、第二线性滑块;14、斜背式镶条;1401、第一斜面;15、基准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铲齿机,解决现有技术中铲齿机采用液压驱动定位精度差、受温度影响,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6,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数控铲齿机包括底座1、立柱2、铲削机构、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动力机构5、工作台4、第二导向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6。底座1和立柱2固定连接。铲削机构包括用于加工工件的铲齿刀3,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铲削机构通过第一导向机构连接在立柱2上且沿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一动力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01和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与铲削机构相连接,第一电机501的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第一传动件的传动转变为使铲削机构直线移动的动力,铲削机构在第一动力机构5的驱动下沿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改变铲削机构和工作台之间的距离。可选地,第一传动件可以为齿轮以及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501输出轴的外周、与电机同步转动,齿条的长度方向与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齿条与铲削机构固定连接,齿轮转动带动齿条以及固定设置在齿条上的铲削机构沿立柱2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提到的立柱2的高度方向为如图4中立柱2的摆放位置时之所指,即图4中立柱2的上端至下端的方向为立柱2的高度方向。
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工作台4通过第二导向机构连接在底座1上、且能沿工作台4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二动力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01以及与第二电机601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铲削机构相连接,第二电机601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第二传动件的传动变为使工作台4直线移动的动力,工作台在第二动力机构6的驱动下沿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调节工作台4上的待加工工件与立柱2上的铲削机构之间的距离。可选地,第二传动件为齿轮以及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齿轮与第二电机6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条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齿条与工作台4固定连接,原理与上述第一传动件相同。优选地,本方案中的数控铲齿机的控制系统采用CNC数控系统,CNC数控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提到的底座1的长度方向为如图3所示的底座的摆放位置时之所指,即图3中底座的左端至右端的方向为底座的长度方向。
铲削机构在第一电机501的驱动作用下沿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改变铲削机构和工作台4之间的距离;工作台4在第二电机601的驱动下沿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调节工作台4上的待加工工件与立柱2上的铲削机构之间的距离,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本方案中,第一电机501启动驱动铲削机构移动,第二电机601启动驱动工作台4移动,控制第一电机501以及第二电机601的转动圈数能够精确的控制铲削机构以及工作台4的移动距离,定位精确,不会发生油液泄露等问题,安全性高,且不受气温影响,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铲齿机采用液压驱动定位精度差、受温度影响,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铲削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铲齿刀3的主刀箱体7,铲齿刀3固定设置在主刀箱体7的下端面,即靠近工作台4的端面,主刀箱体7与第一导向机构相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线性滑轨8和第一线性滑块9,第一线性滑轨8设置在立柱2靠近底座1的表面、且导向方向与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第一线性滑块9与主刀箱体7固定连接,第一线性滑块9与第一线性滑轨8相配合以使第一线性滑块9与主刀箱体7能够沿第一线性滑轨8的导向方向滑动,从而调节主刀箱体7与立柱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铲齿刀3与工作台4之间的距离。优选地,第一线性滑轨8为滚柱线性滑轨,第一线性滑块9为滚柱线性滑块。可选地,第一线性滑轨8与立柱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螺钉固定连接,第一线性滑块9与主刀箱体7固定连接可以但不限于采用螺钉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采用滚柱线性滑块和滚柱线性滑轨以减少主刀箱体7上下移动的摩擦系数以确保灵敏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2上的硬轨10,主刀箱体7上设有与硬轨10相配合的硬轨槽11,硬轨10的导向方向与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以使主刀箱体7沿立柱2的高度方向移动。硬轨10刚度好,如此设置,提高了数控铲齿机的使用寿命。
立柱2、第一线性滑轨8以及硬轨10均竖直设置,主刀箱体7的上端面为基准面15,基准面15与第一线性滑轨8和硬轨10均呈90度设置,铲齿刀3与基准面15平行设置。
在本方案中,立柱2包括第一面以及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第一面两侧的第二面,第一线性滑轨8固定设置在第一面上,硬轨10面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二面上。立柱2上的硬轨经过高频淬火处理经过研磨以提高硬轨10的耐磨性。
如此设置,第一线性滑轨8以及第一线性滑块9采用配套设置的滚柱线性滑轨以及滚柱线性滑块,减少主刀箱体7上下移动的摩擦系数以确保灵敏度,采用硬轨10,且硬轨面经过高频淬火处理经过研磨以提高硬轨10的耐磨性,以在铲齿过程中减少对第一线性滑轨8以及第一线性滑块9的冲击力,保证机床的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滚珠丝杠502,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一螺母,第一丝杠与第一电机501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一丝杠的轴向与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第一螺母与主刀箱体7相连接,第一电机501驱动第一丝杠转动、以驱动第一螺母带动主刀箱体7沿第一滚珠丝杠502的轴向移动。可选地,第一丝杠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丝杠通过轴承座以及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立柱2上,轴承座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在立柱2上,轴承可以采用角接触轴承。
如此设置,第一电机501与第一滚珠丝杠502相配合,控制第一电机501的转动圈数以控制第一丝杠的转动圈数,从而控制第一螺母沿第一丝杠的轴向的移动距离,实现精确控制主刀箱体7沿立柱2的移动距离,精确调节铲齿刀3距工作台4的距离。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线性滑轨12和第二线性滑块13,第二线性滑轨1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导向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线性滑块13与工作台4固定连接,第二线性滑块13与第二线性滑轨12相配合以使第二线性滑块13与工作台4能够沿第二线性滑轨12的导向方向滑动,从而调节工作台4上的待加工工件与铲齿刀3之间的距离。优选地,第二线性滑轨12为滚柱线性滑轨,第二线性滑块13为滚柱线性滑块。
如此设置,采用滚柱线性滑块和滚柱线性滑轨以减少工作台4左右移动的摩擦系数、以确保灵敏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滚珠丝杠602,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螺母,第二丝杠与第二电机601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二丝杠的轴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螺母与工作台4固定连接,第二电机601驱动第二丝杠转动以驱动第二螺母带动工作台4沿第二滚珠丝杠602的轴向移动。可选地,第二丝杠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6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丝杠通过轴承座以及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上,轴承座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轴承可以采用角接触轴承。
如此设置,第二电机601与第二滚珠丝杠602相配合,控制第二电机601的转动圈数以控制第二丝杠的转动圈数,从而控制第二螺母沿第二丝杠的轴向的移动距离,实现精确控制工作台4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距离,精确调节工作台4上的代加工工件与铲齿刀3的距离,实现精准铲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硬轨1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立柱2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一硬轨面1001和第二硬轨面1002,硬轨槽11包括相对设置在主刀箱体7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槽壁1101和第二槽壁1102,第一槽壁1101和第一硬轨面1001相贴合,第二硬轨面1002和第二槽壁1102的配合间隙处设有镶条,镶条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与第二硬轨面1002和第二槽壁1102相贴合。优选地,镶条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槽壁1102上。
如此设置,根据立柱2上的硬轨10和主刀箱体7上的硬轨之间的间隙,将人工铲刮过的镶条插入硬轨10和主刀箱体7之间的间隙,弥补加工误差,且在主刀箱体7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造成硬轨10的磨损,本方案中采用镶条可以避免硬轨10的磨损,提高硬轨10的使用寿命,且镶条被磨损后跟换镶条,操作简单方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镶条为斜背式镶条14,如图6所示,斜背式镶条14上设有第一斜面1401,第二槽壁1102上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1401与第二斜面相贴以使斜背式镶条14靠近第二硬轨面1002侧面与第二硬轨面1002相平行,且处处与第二硬轨面1002相贴合。沿立柱2从上至下的方向,斜背式镶条14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斜背式镶条14的上端面高于主刀箱体7的上端面。
如此设置,斜背式镶条14的上端面高于主刀箱体7的上端面,当斜背式镶条14被磨损,使斜背式镶条14与第二硬轨面1002之间具有间隙时,将斜背式镶条14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重新填满主刀箱体7与硬轨10之间的间隙即可。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电机501和第二电机601均为绝对值伺服电机。
此外,本数控铲齿机的底座1与立柱2采用整体铸造,箱体式拉筋设计采用,铸件采用树脂砂造型,经退火时效处理,消除铸件内应力以保证机床精度的稳定性。
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对本数控铲齿机进行具体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数控铲齿机包括底座1、立柱2、铲削机构、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动力机构5、工作台4、第二导向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6,铲削机构包括用于加工工件的铲齿刀3,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铲削机构通过第一导向机构连接在立柱2上且沿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一动力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01和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与铲削机构相连接,第一电机501的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第一传动件转化为驱动铲削机构沿立柱2的高度方向直线移动的动力、以驱动铲削机构沿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工作台4通过第二导向机构连接在底座1上、且能沿工作台4的导向方向移动,第二动力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01和与第二电机601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铲削机构相连接,第二电机601的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第二传动件转化为驱动铲削机构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动力、以驱动铲削机构沿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铲削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铲齿刀3的主刀箱体7,铲齿刀3固定设置在主刀箱体7的下端面,主刀箱体7与第一导向机构相连接。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线性滑轨8和第一线性滑块9,第一线性滑轨8设置在立柱2靠近底座1的表面、且导向方向与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第一线性滑块9与主刀箱体7相连接,第一线性滑块9能够在第一线性滑轨8上滑动以调节主刀箱体7与立柱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铲齿刀3与工作台4之间的距离。第一导向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立柱2上的硬轨10,主刀箱体7上设有与硬轨10相配合的硬轨槽11,硬轨10的导向方向与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以使主刀箱体7沿立柱2的高度方向移动。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滚珠丝杠502,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一螺母,第一丝杠与第一电机501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一丝杠的轴向与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第一螺母与主刀箱体7相连接,第一电机501驱动第一丝杠转动、以驱动第一螺母带动主刀箱体7沿第一滚珠丝杠502的轴向移动。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线性滑轨12和第二线性滑块13,第二线性滑轨12设置在底座1上、且导向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线性滑块13与工作台4相连接,第二线性滑块13能够在第二线性滑轨12上滑动以使工作台4能够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滚珠丝杠602,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螺母,第二丝杠与第二电机601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二丝杠的轴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螺母与工作台4相连接,第二电机601驱动第二丝杠转动以驱动第二螺母带动工作台4沿第二滚珠丝杠602的轴向移动。硬轨1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立柱2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一硬轨面1001和第二硬轨面1002,硬轨槽11包括相对设置在主刀箱体7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槽壁1101和第二槽壁1102,第一槽壁1101和第一硬轨面1001相贴合,第二硬轨面1002和第二槽壁1102的配合间隙处设有镶条,镶条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与第二硬轨面1002和第二槽壁1102相贴合。镶条为斜背式镶条14,斜背式镶条14上设有第一斜面1401,第二槽壁1102上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1401与第二斜面相贴合、以使斜背式镶条14背离第一斜面1401的侧面与第二硬轨面1002平行设置并与第二硬轨面1002处处相贴合,沿立柱2从上至下的方向,斜背式镶条14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斜背式镶条14面设置在主刀箱体7上,且斜背式镶条14的上端面高于主刀箱体7的上端面。第一电机501和第二电机601均为绝对值伺服电机。
如此设置,通过控制第一电机501和第二电机601的转动圈数,解决现有技术中铲齿机采用液压驱动定位精度差、受温度影响,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控铲齿机,包括底座(1)和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的立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铲削机构,包括用于加工工件的铲齿刀(3);
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
第一导向机构,所述铲削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连接在所述立柱(2)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
第一动力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01)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机(501)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铲削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01)的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化为驱动所述铲削机构沿所述立柱(2)的高度方向直线移动的动力、以驱动所述铲削机构沿所述立柱(2)的高度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所述铲削机构与所述工作台(4)之间的距离;
第二导向机构,所述工作台(4)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
第二动力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01)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601)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铲削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01)输出轴的转动动力经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化为驱动所述铲削机构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动力、以驱动所述铲削机构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铲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削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铲齿刀(3)的主刀箱体(7),所述铲齿刀(3)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刀箱体(7)的下端面,所述主刀箱体(7)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铲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线性滑轨(8)和第一线性滑块(9),所述第一线性滑轨(8)设置在所述立柱(2)靠近所述工作台(4)的表面、且导向方向与所述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线性滑块(9)与所述主刀箱体(7)相连接,所述第一线性滑块(9)能够在所述第一线性滑轨(8)上滑动以调节所述主刀箱体(7)与所述立柱(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所述铲齿刀(3)与所述工作台(4)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铲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2)上的硬轨(10),所述主刀箱体(7)上设有与所述硬轨(10)相配合的硬轨槽(11),所述硬轨(10)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以使所述主刀箱体(7)沿所述立柱(2)的高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铲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滚珠丝杠(502),所述第一滚珠丝杠(502)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丝杠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立柱(2)上、且所述第一丝杠的轴向与所述立柱(2)的高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电机(50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主刀箱体(7)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01)驱动所述第一丝杠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螺母带动所述主刀箱体(7)沿所述第一滚珠丝杠(502)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铲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线性滑轨(12)和第二线性滑块(13),所述第二线性滑轨(1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导向方向与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线性滑块(13)与所述工作台(4)相连接,所述第二线性滑块(13)能够在所述第二线性滑轨(12)上滑动以使所述工作台(4)能够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铲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滚珠丝杠(602),所述第二滚珠丝杠(602)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丝杠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第二丝杠的轴向与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第二电机(60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工作台(4)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01)驱动所述第二丝杠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螺母带动所述工作台(4)沿所述第二滚珠丝杠(602)的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铲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轨(1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2)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一硬轨面(1001)和第二硬轨面(1002),所述硬轨槽(11)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主刀箱体(7)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槽壁(1101)和第二槽壁(1102),所述第一槽壁(1101)和所述第一硬轨面(1001)相贴合,所述第二硬轨面(1002)和所述第二槽壁(1102)之间设有配合间隙、且所述配合间隙处设有镶条,所述镶条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硬轨面(1002)和所述第二槽壁(1102)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控铲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镶条为斜背式镶条(14),所述斜背式镶条(14)上设有第一斜面(1401),所述第二槽壁(1102)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1401)与所述第二斜面相贴合、以使所述斜背式镶条(14)背离所述第一斜面(1401)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硬轨面(1002)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第二硬轨面(1002)处相贴合,沿所述立柱(2)从上至下的方向,所述斜背式镶条(14)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斜背式镶条(14)面设置在所述主刀箱体(7)上,且所述斜背式镶条(14)的上端面高于所述主刀箱体(7)的上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铲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01)和所述第二电机(601)均为绝对值伺服电机。
CN201922345097.0U 2019-12-23 2019-12-23 数控铲齿机 Active CN211331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5097.0U CN211331635U (zh) 2019-12-23 2019-12-23 数控铲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5097.0U CN211331635U (zh) 2019-12-23 2019-12-23 数控铲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1635U true CN211331635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5097.0U Active CN211331635U (zh) 2019-12-23 2019-12-23 数控铲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16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8054A (zh) * 2019-12-23 2020-04-03 东莞微航实业有限公司 数控铲齿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8054A (zh) * 2019-12-23 2020-04-03 东莞微航实业有限公司 数控铲齿机
CN110948054B (zh) * 2019-12-23 2024-05-28 东莞微航实业有限公司 数控铲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0662Y (zh) 用于复杂截形砂轮加工的高精度砂轮修整器
CN105945334A (zh) 加工设备
CN208083582U (zh) 一种直线导轨端面专用倒角装置
CN201002152Y (zh) 高效数控齿轮倒角机
CN211331635U (zh) 数控铲齿机
CN205764082U (zh) 加工设备
WO2022036797A1 (zh) 一种数控机床
CN110948054A (zh) 数控铲齿机
CN105642932A (zh) 一种镗铣复合加工工艺及装置
CN202877650U (zh) 数控双磨头
CN201040328Y (zh) 齿条加工设备
CN102513615A (zh) 数控齿轮的开坯方法及专用设备
CN201907062U (zh) 可调行程双位偏心往复机构
CN21107195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铣床
CN202278233U (zh) 钢管内螺旋槽的加工装置
CN211465493U (zh) 一种用于移动铲削机构的装置
CN212706204U (zh) 一种数控分度头
CN110548937B (zh) 谐波减速器齿轮光学加工机床
CN202079459U (zh) 一种玻璃磨边机的玻璃倒角装置
CN202763150U (zh) 高精度内球面加工机床
CN102114552A (zh) 键槽铣削数控专用机床
CN206286617U (zh) 履带板立铣机床
CN111498408A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设备的互联式位移系统
CN203171086U (zh) 数控高速齿条铣齿机
CN203956647U (zh) 插齿刀磨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