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9340U -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9340U
CN211329340U CN201921154554.1U CN201921154554U CN211329340U CN 211329340 U CN211329340 U CN 211329340U CN 201921154554 U CN201921154554 U CN 201921154554U CN 211329340 U CN211329340 U CN 211329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er
kettle
stirring shaft
kettle body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45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燕斌
蓝姗姗
李翔
张良东
邱语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Keho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Techno Food Ingredi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Keho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Keho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Keho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45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9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9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9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盘管反应釜,包括釜盖、釜体、搅拌装置和盘管;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减速箱、电机、搅拌轴、第一附属搅拌器、第二附属搅拌器和主搅拌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盘管反应釜,循环水冷却和加热效率更稳定,还节省了内置的盘管空间,增加了反应釜的使用率,提高其生产效率;物料在折流板上开设的三角形豁口中的通过率很高,有效避免了高糊状物料黏壁现象的发生;此外,通过多个搅拌器和温度计的设置,增加了搅拌器的搅拌强度,且有利于清除附在釜体壁上的粘性反应产物,可防止沉降及壁面附着,增大反应釜的搅拌效率,反应完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达标率。

Description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方面,反应釜的应用非常广泛,反应釜工作时,冷却盘管设置在釜体内部,对加热或者冷却釜体时,效率较低。
反应釜内设置盘管是工业生产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可起到加热或冷却的作用,现用的盘管在釜内搅拌器进行搅拌时,易出现摇晃的现象,不但影响搅拌的正常进行,在长久使用过程中还容易使得搅拌桨叶片经常碰到盘管而损坏桨叶搪瓷面而导致桨叶腐蚀损坏,同时也会对盘管造成损坏,届时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耽误了生产进度,釜内设置折流板是工业生产中的另一常规技术手段,可使釜内料液混合更均匀,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常有高糊状物料黏在折流板与反应釜内壁之间,不但给后期的设备清理带来障碍,而且会对出釜料液的浓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内盘管反应釜,有效提高搅拌过程中盘管的稳定性和搅拌效率、有效避免了高糊状物料黏壁现象的发生的内盘管反应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盘管反应釜,包括釜盖、釜体、搅拌装置和盘管;
所述釜盖和釜体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
所述釜盖上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设有温度计;
所述釜体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外表面设有夹层,所述釜体的内表面设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靠近釜体内壁的一侧设有若干三角形豁口,所述釜体的内表面底部中心设有釜底轴承;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减速箱、电机、搅拌轴、第一附属搅拌器、第二附属搅拌器和主搅拌器;
所述机架设置于釜盖顶部中心,所述电机和减速箱上下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箱的输入端,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伸入釜体内腔,所述搅拌轴远离减速箱的一端与釜底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第二附属搅拌器和主搅拌器沿着搅拌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所述盘管设置于所述夹层内并紧贴盘绕在所述釜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盘管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设置于夹层外部,所述入水口设置于夹层底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夹层顶部。
其中,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和第二附属搅拌器均为桨式搅拌器,所述主搅拌器为锚框式搅拌器。
其中,包括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设置于搅拌轴与釜盖相连接的位置。
其中,所述机械密封为HBM1型单端面或平衡型或任意旋向金属波纹管式密封。
其中,所述温度计为压力式温度计。
其中,所述折流板共有六块,六块所述折流板均匀设置于釜体内壁上。
其中,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第二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均设有一定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第二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90度。
其中,包括推进式搅拌器,所述推进式搅拌器设置于搅拌轴上且位于主搅拌器的下方。
其中,所述推进式搅拌器为三叶推进式轴流型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盘管反应釜,循环水冷却和加热效率更稳定,还节省了内置的盘管空间,减少了搅拌过程中搅拌器叶片与盘管的碰擦,增加了反应釜的使用率,提高其生产效率;物料在折流板上开设的三角形豁口中的通过率很高,有效避免了高糊状物料黏壁现象的发生;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搅拌器和温度计的设置,增加了搅拌器的搅拌强度,有利于在搅拌过程中随时了解釜体内部的温度,且有利于清除附在釜体壁上的粘性反应产物,可防止沉降及壁面附着,增大反应釜的搅拌效率,反应完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达标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盘管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盘管反应釜的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釜盖;11、进料口;12、温度计;
2、釜体;21、出料口;22、夹层;23、折流板;231、三角形豁口;
3、24、釜底轴承;
4、搅拌装置;31、机架;32、减速箱;33、电机;34、搅拌轴;35、第一附属搅拌器;36、第二附属搅拌器;37、主搅拌器;
5、盘管;41、入水口;4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所述釜体的内表面设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靠近釜体内壁的一侧设有若干三角形豁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减速箱、电机、搅拌轴、第一附属搅拌器、第二附属搅拌器和主搅拌器;所述盘管设置于所述夹层内并紧贴盘绕在所述釜体的外表面上。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盘管反应釜,包括釜盖1、釜体2、搅拌装置3和盘管4;
所述釜盖1和釜体2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
所述釜盖1上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1,另一侧设有温度计12;
所述釜体2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口21,所述釜体2的外表面设有夹层22,所述釜体2的内表面设有折流板23,所述折流板23靠近釜体2内壁的一侧设有若干三角形豁口231,所述釜体2的内表面底部中心设有釜底轴承24;
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机架31、减速箱32、电机33、搅拌轴34、第一附属搅拌器35、第二附属搅拌器36和主搅拌器37;
所述机架31设置于釜盖1顶部中心,所述电机33和减速箱32上下设置于机架31上,所述电机33的输出端连接减速箱32的输入端,所述减速箱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轴34,所述搅拌轴34伸入釜体2内腔,所述搅拌轴34远离减速箱32的一端与釜底轴承2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35、第二附属搅拌器36和主搅拌器37沿着搅拌轴3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所述盘管4设置于所述夹层22内并紧贴盘绕在所述釜体2的外表面上,所述盘管4设有入水口41和出水口42,所述入水口41和出水口42设置于夹层 22外部,所述入水口41设置于夹层22底部,所述出水口42设置于夹层22顶部。
上述内盘管反应釜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物料由釜盖1的进料口11进入釜体2内腔中,同时电机33启动,通过减速箱32的减速作用带动搅拌轴34和第一附属搅拌器35、第二附属搅拌器36和主搅拌器37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循环水由盘管4的进水口进入对釜体2进行冷却或加热,然后有出水口42排出;釜体2内壁的折流板23可使釜内料液混合更均匀,折流板23上的三角形豁口 231有效避免了高糊状物料黏壁现象的发生,温度计12可实时观测釜体2内部的温度,搅拌反应充分的物料由釜体2底部的出料口21排出。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盘管反应釜,循环水冷却和加热效率更稳定,还节省了内置的盘管空间,减少了搅拌过程中搅拌器叶片与盘管的碰擦,增加了反应釜的使用率,提高其生产效率;物料在折流板上开设的三角形豁口中的通过率很高,有效避免了高糊状物料黏壁现象的发生;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搅拌器和温度计的设置,增加了搅拌器的搅拌强度,有利于在搅拌过程中随时了解釜体内部的温度,且有利于清除附在釜体壁上的粘性反应产物,可防止沉降及壁面附着,增大反应釜的搅拌效率,反应完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达标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35和第二附属搅拌器36均为桨式搅拌器,所述主搅拌器37为锚框式搅拌器。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桨式搅拌器和锚框式搅拌器的设置,增加了反应釜内部的搅拌强度,增大反应釜的搅拌效率,使得反应更加充分完全。
进一步的,包括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设置于搅拌轴34与釜盖1相连接的位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机械密封的设置,可保证搅拌轴与釜盖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密封为HBM1型单端面或平衡型或任意旋向金属波纹管式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计12为压力式温度计12。
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板23共有六块,六块所述折流板23均匀设置于釜体2 内壁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折流板的设置,可使釜内料液混合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35与搅拌轴34之间、第二附属搅拌器36 与搅拌轴34之间均设有一定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35与搅拌轴34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第二附属搅拌器36与搅拌轴34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90 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设置,搅拌器在搅拌原料过程中将会产生紊流,使得原料混合更迅速,更均匀,反应更加充分。
进一步的,包括推进式搅拌器,所述推进式搅拌器设置于搅拌轴34上且位于主搅拌器37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推进式搅拌器为三叶推进式轴流型搅拌器。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推进式搅拌器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循环能力,将浮于液体表面的固体送到釜底,实现固液体的完全搅拌。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包括釜盖1、釜体2、搅拌装置3和盘管4;
所述釜盖1和釜体2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
所述釜盖1上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1,另一侧设有温度计12;
所述釜体2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口21,所述釜体2的外表面设有夹层22,所述釜体2的内表面设有折流板23,所述折流板23靠近釜体2内壁的一侧设有若干三角形豁口231,所述釜体2的内表面底部中心设有釜底轴承24;
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机架31、减速箱32、电机33、搅拌轴34、第一附属搅拌器35、第二附属搅拌器36和主搅拌器37;
所述机架31设置于釜盖1顶部中心,所述电机33和减速箱32上下设置于机架31上,所述电机33的输出端连接减速箱32的输入端,所述减速箱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轴34,所述搅拌轴34伸入釜体2内腔,所述搅拌轴34远离减速箱32的一端与釜底轴承2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35、第二附属搅拌器36和主搅拌器37沿着搅拌轴3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所述盘管4设置于所述夹层22内并紧贴盘绕在所述釜体2的外表面上,所述盘管4设有入水口41和出水口42,所述入水口41和出水口42设置于夹层 22外部,所述入水口41设置于夹层22底部,所述出水口42设置于夹层22顶部;
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35和第二附属搅拌器36均为桨式搅拌器,所述主搅拌器37为锚框式搅拌器;
包括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设置于搅拌轴34与釜盖1相连接的位置;
所述机械密封为HBM1型单端面或平衡型或任意旋向金属波纹管式密封;
所述温度计12为压力式温度计12;
所述折流板23共有六块,六块所述折流板23均匀设置于釜体2内壁上;
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35与搅拌轴34之间、第二附属搅拌器36与搅拌轴34 之间均设有一定夹角;
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35与搅拌轴34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第二附属搅拌器36与搅拌轴34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90度;
包括推进式搅拌器,所述推进式搅拌器设置于搅拌轴34上且位于主搅拌器37的下方;
所述推进式搅拌器为三叶推进式轴流型搅拌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盘管反应釜,循环水冷却和加热效率更稳定,还节省了内置的盘管空间,减少了搅拌过程中搅拌器叶片与盘管的碰擦,增加了反应釜的使用率,提高其生产效率;物料在折流板上开设的三角形豁口中的通过率很高,有效避免了高糊状物料黏壁现象的发生;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搅拌器和温度计的设置,增加了搅拌器的搅拌强度,有利于在搅拌过程中随时了解釜体内部的温度,且有利于清除附在釜体壁上的粘性反应产物,可防止沉降及壁面附着,增大反应釜的搅拌效率,反应完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达标率;
通过桨式搅拌器和锚框式搅拌器的设置,增加了反应釜内部的搅拌强度,增大反应釜的搅拌效率,使得反应更加充分完全;
通过机械密封的设置,可保证搅拌轴与釜盖之间的密封性;
通过折流板的设置,可使釜内料液混合更均匀;
通过第一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设置,搅拌器在搅拌原料过程中将会产生紊流,使得原料混合更迅速,更均匀,反应更加充分;
通过推进式搅拌器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循环能力,将浮于液体表面的固体送到釜底,实现固液体的完全搅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内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盖、釜体、搅拌装置和盘管;
所述釜盖和釜体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
所述釜盖上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设有温度计;
所述釜体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外表面设有夹层,所述釜体的内表面设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靠近釜体内壁的一侧设有若干三角形豁口,所述釜体的内表面底部中心设有釜底轴承;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减速箱、电机、搅拌轴、第一附属搅拌器、第二附属搅拌器、主搅拌器和推进式搅拌器;
所述机架设置于釜盖顶部中心,所述电机和减速箱上下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箱的输入端,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伸入釜体内腔,所述搅拌轴远离减速箱的一端与釜底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第二附属搅拌器和主搅拌器沿着搅拌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第二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均设有一定夹角,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第二附属搅拌器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90度,所述推进式搅拌器设置于搅拌轴上且位于主搅拌器的下方,所述推进式搅拌器为三叶推进式轴流型搅拌器;
所述盘管设置于所述夹层内并紧贴盘绕在所述釜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盘管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设置于夹层外部,所述入水口设置于夹层底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夹层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属搅拌器和第二附属搅拌器均为桨式搅拌器,所述主搅拌器为锚框式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设置于搅拌轴与釜盖相连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内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为HBM1型单端面或平衡型或任意旋向金属波纹管式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计为压力式温度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共有六块,六块所述折流板均匀设置于釜体内壁上。
CN201921154554.1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Active CN211329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4554.1U CN211329340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4554.1U CN211329340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9340U true CN211329340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5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4554.1U Active CN211329340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93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8699A (zh) * 2022-06-28 2022-07-29 河北晨礼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铝油泥的处理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8699A (zh) * 2022-06-28 2022-07-29 河北晨礼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铝油泥的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29340U (zh)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CN205235960U (zh) 环氧树脂生产用双向搅拌反应釜
CN106422826A (zh) 一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农药乳剂的混匀搅拌装置
CN205164554U (zh) 一种高效非均相搅拌设备
CN206715935U (zh) 一种高强度搅拌釜
CN207042346U (zh) 核苷酸结晶釜双控制搅拌桨系统
CN106693801A (zh) 双旋转搅拌器
CN214916032U (zh) 反应釜搅拌装置
CN214439029U (zh) 反应釜
CN211463138U (zh) 一种高效混合的反应釜
CN104437310A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反应釜
CN211612676U (zh) 一种生产液体肥的反应釜
CN201454528U (zh) 生化反应器
CN202823356U (zh)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
CN211159707U (zh) 一种加热型反应釜搅拌装置
CN208003951U (zh) 一种反应釜
CN207628319U (zh) 一种高效的不锈钢搅拌装置
CN206715920U (zh) 一种高分子化学成合成搅拌容器
CN220460466U (zh) 搅拌装置
CN205495579U (zh) 一种带有固体粉碎装置的化工用反应釜
CN212882423U (zh) 一种闭合式有机化学反应釜
CN218741548U (zh) 一种菌香精反应釜
CN209952844U (zh) 新型搅拌式反应釜
CN217042115U (zh) 一种用于生产脱模剂的反应釜
CN214076656U (zh) 分段反应釜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