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5827U - 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5827U
CN211325827U CN201922017994.9U CN201922017994U CN211325827U CN 211325827 U CN211325827 U CN 211325827U CN 201922017994 U CN201922017994 U CN 201922017994U CN 211325827 U CN211325827 U CN 211325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water
steel pipe
animal
spokes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79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丹枫
朱开鑫
陈吉钢
侯立军
张孝凤
李振兴
王君玉
韩凯伟
朱一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179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5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5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58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水下实验支架、动物固定支具和水下呼吸系统。水下实验支架包括内固定圈、外固定圈、辐条和方梁;内固定圈和外固定圈用于稳定水下实验支架的结构;辐条共16根,沿外固定圈直径方向均匀分布,用于固定动物固定支具;方梁用于吊装水下实验支架。动物固定支具由钢管和固定件焊接而成;钢管内部中空,用于输送压缩空气至面罩,固定件用于固定实验动物。水下呼吸系统由压缩空气罐、通气管、钢管和水下呼吸面罩依次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模型可控、安全性高,适用于水下冲击伤等潜水医学科研试验中。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潜水医学,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海战中,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水下战位人员越来越多,鱼雷、水雷、深水炸弹等水中兵器大规模装备和应用。因此,水下爆炸冲击波致水下战位人员损伤越来越多,已成为世界军事医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水的密度为空气的800倍,且具有相对的不可压缩性,与空气冲击波相比,水下冲击波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及无典型的压缩区和稀疏区等特点,所以其致伤机制和损伤特点不同于空气冲击波。
由于水下爆炸实施难度较高且水下动物呼吸困难,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稳定的水下冲击伤实验动物模型。前期研究虽对水下爆炸冲击波致胸腹、四肢等脏器损伤有零星报道,但在其实验过程中,由于未解决动物水下呼吸问题,所以动物头部多在水面以上,无法研究水下冲击波致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机制。目前国内外对动物专用水下爆炸装置研究较少。中国专利文献CN 101843529 B公开了一种动物水下呼吸系统,用于保证动物在水下正常呼吸,但是也存在相应不足:1、装置稳定性、抗爆性均较低,可承受最大压力仅有5MPa;2、动物分组较少,可布放位点少,每次实验动物较少。中国专利文献CN 201620984808.2公开了一种水下动物试验装置,可以保证动物在水下正常呼吸,但是该专利设计需要吊车等设备,适用于海上等大型作业平台且操作难度较大,无法满足实验室多次重复实验的要求。因此,为了研究水下爆炸冲击波致颅脑、胸腹、四肢等脏器的损伤特点及机制,保证水下动物实验的安全性、科学性及稳定性,亟须研究一种相对简单、稳定性高、抗爆性和可重复性均较好的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不仅可以保证动物在水下正常呼吸,而且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拆卸组装,同时钢体结构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及抗爆性。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稳定成熟、可重复性好,可供多只动物同时实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水下实验支架、动物固定支具和水下呼吸系统。水下实验支架包括内固定圈、外固定圈、辐条和方梁;动物固定支具由钢管和下方的固定件焊接而成;水下呼吸系统由压缩空气罐、通气管、钢管和水下呼吸面罩依次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内固定圈和外固定圈呈同心圆排列,直径分别为900mm和2900mm,均由直径10mm的钢筋围成,用于稳定水下实验支架的结构;辐条由钢板制成,长1100mm,宽28mm,厚8mm,共16根,沿外固定圈直径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根辐条之间成22.5度角,每根辐条两端分别与内固定圈和外固定圈焊接相连;在每根辐条上设置三个圆孔,分别位于辐条中心、两端内侧50mm处,直径均为22mm,用于固定动物固定支具;方梁为正方形结构,边长2140mm,由矩形钢围成,与辐条焊接相连,用于实验过程中吊装和定位水下实验支架;矩形钢宽60mm,厚20mm。
进一步地,所述动物固定支具共48套,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所需数量并组装;钢管内部中空,用于输送压缩空气至水下呼吸面罩,长290mm,外径20mm,内径12mm,通体外螺纹,在辐条的三个圆孔处,使用螺母、垫片与辐条固定连接,螺纹规格为M20*2.5;固定件为工字形,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和竖杆,上、下横杆均长200mm,竖杆高180mm,均由直径为5mm的钢筋制成,在钢管内部与钢管垂直焊接相连,用于固定实验动物四肢,如大鼠;固定件位于钢管下端,上横杆与钢管下端间距30mm。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空气罐置于地面,容积12.3L,公称工作压力20MPa,水压试验压力30MPa,高0.7m,外径0.3m,壁厚12.2mm,采用铝合金材料,重量15.3kg,通过减压阀、通气管、钢管与水下呼吸面罩相连接;通气管长2m,内径8mm,外径16mm,采用橡胶制成,内有编织钢丝支撑,一端通过螺纹与压缩空气罐上减压阀相连接,另一端置入钢管内10cm处,二者之间的空隙使用热熔胶枪密封;根据实验对动物数量的要求,通气管由四通快速接头、三通快速接头连接组成供气管路,1个压缩空气罐可供应16只大鼠在水下1m处呼吸2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呼吸面罩为漏斗形,高70mm,壁厚3mm,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材料拉伸强度3-3.5Gpa;面罩上端设内螺纹,与钢管外螺纹相匹配,螺纹规格M20*2.5,长度20mm,下端为圆形,直径为50mm,稍伸出外沿10mm,采用橡胶圈包裹,与动物嘴部皮毛紧密接触,保证面罩密闭,同时降低动物不适感。动物水下试验装置采用正压通气,在保证呼吸的同时,可以保持水下呼吸面罩内有一定压力,可将意外漏进面罩内的水排出。面罩侧面安装有单向通气阀,水进入面罩时,可因气压作用通过单向通气阀及时排出;使用时,水下呼吸面罩通过内螺纹旋转至钢管下端、上横杆上方5cm处,保证动物固定后头部在面罩内,压缩空气罐输出的空气经通气管至钢管,再通过钢管下端输出至水下呼吸面罩,排出面罩内部的水,供给动物呼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将水下呼吸系统和动物固定支具结合,采用热熔胶枪密封,气密性好,能够保证动物在水下的正常呼吸;(2)装置采用钢体作为主体结构,通气管内有编织钢丝支撑,稳定性高,抗爆性强,通过1-10gTNT水下爆炸实验证实,该装置可至少承受水下10MPa的冲击压力;(3)本装置中压缩空气罐储气量大,可供气时间长,大大延长了实验时间;(4)本装置在辐条不同位置设置圆孔,即可以将动物布放在距爆源不同距离处,从而研究不同距离条件下的水下冲击伤;(5)该装置设16根辐条,每根可布放3只动物;最多可同时装吊48只动物进行实验,远多于前期实用新型;(6)通过多批次重复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成熟稳定、可重复性好,适用于小当量爆炸实验。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而且爆源当量较小,模型可控、安全性高,适用于水下冲击伤等潜水医学科研试验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水下实验支架,2、动物固定支具,3、水下呼吸系统,4、内固定圈,5、外固定圈,6、辐条,7、方梁,8、钢管,9、固定件,10、压缩空气罐,11、通气管,12、水下呼吸面罩,13、圆孔,14、外螺纹,15、螺母,16、垫片,17、上横杆,18、下横杆,19、竖杆,20、减压阀,21、四通快速接头,22、内螺纹,23、单向通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下实验支架1、动物固定支具2和水下呼吸系统3。水下实验支架1包括内固定圈4、外固定圈5、辐条6和方梁7;动物固定支具2由钢管8和下方的固定件9焊接而成;水下呼吸系统3由压缩空气罐10、通气管11、钢管8和水下呼吸面罩12依次连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固定圈4和外固定圈5呈同心圆排列,直径分别为900mm和2900mm,均由直径10mm的钢筋围成,用于稳定水下实验支架1的结构;辐条6由钢板制成,长1100mm,宽28mm,厚8mm,共16根,沿外固定圈5直径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根辐条6之间成22.5度角,每根辐条6两端分别与内固定圈4和外固定圈5焊接相连;在每根辐条6上设置三个圆孔13,分别位于辐条6中心、两端内侧50mm处,直径均为22mm,用于固定动物固定支具2;方梁7为正方形结构,边长2140mm,由矩形钢围成,与辐条6焊接相连,用于实验过程中吊装和定位水下实验支架1;矩形钢宽60mm,厚2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物固定支具2共48套,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所需数量并组装;钢管8内部中空,用于输送压缩空气至水下呼吸面罩12,长290mm,外径20mm,内径12mm,通体外螺纹14,在辐条6的三个圆孔13处,使用螺母15、垫片16与辐条6固定连接,螺纹规格为M20*2.5;固定件9为工字形,包括上横杆17、下横杆18和竖杆19,上、下横杆均长200mm,竖杆19高180mm,均由直径为5mm的钢筋制成,在钢管8内部与钢管8垂直焊接相连,用于固定实验动物四肢,如大鼠;固定件9位于钢管8下端,上横杆17与钢管8下端间距3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空气罐10置于地面,容积12.3L,公称工作压力20MPa,水压试验压力30MPa,高0.7m,外径0.3m,壁厚12.2mm,采用铝合金材料,重量15.3kg,通过减压阀20、通气管11、钢管8与水下呼吸面罩12相连接;通气管11长2m,内径8mm,外径16mm,采用橡胶制成,内有编织钢丝支撑,一端通过螺纹与压缩空气罐10上减压阀20相连接,另一端置入钢管8内10cm处,二者之间的空隙使用热熔胶枪密封;根据实验对动物数量的要求,通气管11由四通快速接头21、三通快速接头连接组成供气管路,1个压缩空气罐10可供应16只大鼠在水下1m处呼吸20分钟。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下呼吸面罩12为漏斗形,高70mm,壁厚3mm,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材料拉伸强度3-3.5Gpa;面罩12上端设内螺纹22,与钢管8外螺纹14相匹配,螺纹规格M20*2.5,长度20mm,下端为圆形,直径为50mm,稍伸出外沿10mm,采用橡胶圈包裹,与动物嘴部皮毛紧密接触,保证面罩12密闭,同时降低动物不适感。动物水下试验装置采用正压通气,在保证呼吸的同时,可以保持水下呼吸面罩12内有一定压力,可将意外漏进面罩12内的水排出。面罩12侧面安装有单向通气阀23,水进入面罩12时,可因气压作用通过单向通气阀23及时排出;使用时,水下呼吸面罩12通过内螺纹22旋转至钢管8下端、上横杆17上方5cm处,保证动物固定后头部在面罩12内,压缩空气罐10输出的空气经通气管11至钢管8,再通过钢管8下端输出至水下呼吸面罩12,排出面罩12内部的水,供给动物呼吸。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将水下呼吸系统和动物固定支具结合,采用热熔胶枪密封,气密性好,能够保证动物在水下的正常呼吸;装置采用钢体为主体结构,通气管内有编织钢丝支撑,稳定性高,抗爆性强,通过1-10gTNT水下爆炸实验证实,该装置可至少承受水下10MPa的冲击压力。本装置在辐条不同位置设置圆孔,即可以将动物布放在距爆源不同距离处,从而研究不同距离条件下的水下冲击伤;通过多批次重复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成熟稳定、可重复性好,适用于小当量爆炸实验。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而且爆源当量较小,模型可控、安全性高,适用于水下冲击伤等潜水医学科研试验中。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除上述实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水下实验支架(1)、动物固定支具(2)和水下呼吸系统(3);水下实验支架(1)包括内固定圈(4)、外固定圈(5)、辐条(6)和方梁(7);动物固定支具(2)由钢管(8)和下方的固定件(9)焊接而成;水下呼吸系统(3)由压缩空气罐(10)、通气管(11)、钢管(8)和水下呼吸面罩(12)依次连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圈(4)和外固定圈(5)呈同心圆排列,直径分别为900mm和2900mm,均由直径10mm的钢筋围成,用于稳定水下实验支架(1)的结构;辐条(6)由钢板制成,长1100mm,宽28mm,厚8mm,共16根,沿外固定圈(5)直径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根辐条(6)之间成22.5度角,每根辐条(6)两端分别与内固定圈(4)和外固定圈(5)焊接相连;在每根辐条(6)上设置三个圆孔(13),分别位于辐条(6)中心、两端内侧50mm处,直径均为22mm,用于固定动物固定支具(2);方梁(7)为正方形结构,边长2140mm,由矩形钢围成,与辐条(6)焊接相连,用于实验过程中吊装和定位水下实验支架(1);矩形钢宽60mm,厚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固定支具(2)共48套,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所需数量并组装;钢管(8)内部中空,用于输送压缩空气至水下呼吸面罩(12),长290mm,外径20mm,内径12mm,通体外螺纹(14),在辐条(6)的三个圆孔(13)处,使用螺母(15)、垫片(16)与辐条(6)固定连接,螺纹规格为M20*2.5;固定件(9)为工字形,包括上横杆(17)、下横杆(18)和竖杆(19),上、下横杆均长200mm,竖杆(19)高180mm,均由直径为5mm的钢筋制成,在钢管(8)内部与钢管(8)垂直焊接相连,用于固定实验动物四肢,如大鼠;固定件(9)位于钢管(8)下端,上横杆(17)与钢管(8)下端间距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罐(10)置于地面,容积12.3L,公称工作压力20MPa,水压试验压力30MPa,高0.7m,外径0.3m,壁厚12.2mm,采用铝合金材料,重量15.3kg,通过减压阀(20)、通气管(11)、钢管(8)与水下呼吸面罩(12)相连接;通气管(11)长2m,内径8mm,外径16mm,采用橡胶制成,内有编织钢丝支撑,一端通过螺纹与压缩空气罐(10)上减压阀(20)相连接,另一端置入钢管(8)内10cm处,二者之间的空隙使用热熔胶枪密封;根据实验对动物数量的要求,通气管(11)由四通快速接头(21)、三通快速接头连接组成供气管路,1个压缩空气罐(10)可供应16只大鼠在水下1m处呼吸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呼吸面罩(12)为漏斗形,高70mm,壁厚3mm,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材料拉伸强度3-3.5Gpa;面罩(12)上端设内螺纹(22),与钢管(8)外螺纹(14)相匹配,螺纹规格M20*2.5,长度20mm,下端为圆形,直径为50mm,稍伸出外沿10mm,采用橡胶圈包裹,与动物嘴部皮毛紧密接触,保证面罩(12)密闭,同时降低动物不适感;本装置采用正压通气,在保证呼吸的同时,可以保持水下呼吸面罩(12)内有一定压力,可将意外漏进面罩(12)内的水排出;面罩(12)侧面安装有单向通气阀(23),水进入面罩(12)时,可因气压作用通过单向通气阀(23)及时排出;使用时,水下呼吸面罩(12)通过内螺纹(22)旋转至钢管(8)下端、上横杆(17)上方5cm处,保证动物固定后头部在面罩(12)内,压缩空气罐(10)输出的空气经通气管(11)至钢管(8),再通过钢管(8)下端输出至水下呼吸面罩(12),排出面罩(12)内部的水,供给动物呼吸。
CN201922017994.9U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25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7994.9U CN211325827U (zh)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7994.9U CN211325827U (zh)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5827U true CN211325827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799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25827U (zh)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5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349A (zh) * 2021-04-25 2021-10-19 郑州大学 一种用于破坏块度与冲击波特性分析的水下爆炸试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349A (zh) * 2021-04-25 2021-10-19 郑州大学 一种用于破坏块度与冲击波特性分析的水下爆炸试验装置
CN113514349B (zh) * 2021-04-25 2024-03-01 郑州大学 一种用于破坏块度与冲击波特性分析的水下爆炸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25827U (zh) 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CN112773550A (zh) 一种水下冲击伤实验模拟装置
US20190139656A1 (en) Floating nuclear 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
WO2013067798A1 (zh) 一种矿用救生舱
US7156094B2 (en)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pressure vessels therefor
CN104986310A (zh) 一种深水载人潜水器及潜水器元部件的耐压处理方法
CN102079376A (zh) 一种双体安全超静音潜艇及其设计自救方法
CN206315158U (zh) 一种动物水下试验装置
CN104071298B (zh) 潜水耐压壳及采用该潜水耐压壳的潜水器
CN208106019U (zh) 设置在危爆场所现场的装配式救生掩体
CN207607614U (zh) 海上浮动设施稳定器
CN214875462U (zh) 一种轮船用具有缓冲功能的防倾覆装置
CN213086817U (zh) 一种防腐效果好的山体防护用护坡网
CN207683738U (zh) 一种船舶防倾覆装置
CN108674610A (zh) 一种便于拆卸救生圈的船舶用救生圈固定装置
CN109930850A (zh) 一种多重保障的建筑工程防护网
CN209905016U (zh) 一种远距离气动抛投器
CN207903210U (zh) 一种化工用周转罐装置
CN207493083U (zh) 一种可升降的消防炮
CN107789089A (zh) 一种动物水下试验装置
CN214801765U (zh) 一种可浮于水面上的水产养殖用psa制氧机
CN106898398B (zh) 一种反应堆用嵌入式安全网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方法
CN207346038U (zh) 一种新型甲板结构
CN213685614U (zh) 一种用于船舶的便捷安装的无缝不锈钢管
CN209865079U (zh) 一种可调节大小的消防吊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