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0162U - 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0162U
CN211320162U CN201922302340.0U CN201922302340U CN211320162U CN 211320162 U CN211320162 U CN 211320162U CN 201922302340 U CN201922302340 U CN 201922302340U CN 211320162 U CN211320162 U CN 211320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battery
battery module
electric cor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23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东
陈小源
梁绍泽
黄海福
徐校良
王明旺
王华文
董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23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0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0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0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还包括绝热端子,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芯组成的电芯组,和包覆于所述电芯组外周两端部的两个端板以及两侧面的两个侧板,其中,任意一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绝热端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池组的底部,所述绝热端子隔离所述端板与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组的箱体底部。通过在电池组底部安装绝热端子,以隔离包覆于电池组外周的端板与箱体的底部接触,防止与端板最靠近的电芯的温度与电芯组中间的电芯温度的温差较大,实现延长电池模组的寿命。

Description

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电池内的电芯之间的温差过大,电池模组的端板与箱体底壳直接接触,会使得电芯的温度通过端板传递至箱体,导致电池组内的中间电芯与外周电芯的温差较大,从而缩短电池的寿命,因此,如何均匀电池模组内电芯之间的温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旨在解决电池组内的电芯之间的温差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还包括绝热端子,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芯组成的电芯组,和包覆于所述电芯组外周两端部的两个端板以及两侧面的两个侧板,其中,任意一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绝热端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池组的底部,所述绝热端子隔离所述端板与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组的箱体底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绝热端子至少包括两个,每一所述端板的底部至少固定安装一个所述绝热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呈板块状设置,所述端板设置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为所述端板背向所述电芯组的一面与所述端板的侧面圆弧过渡结构,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端板的圆弧面处。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背向所述电芯组的一面与所述圆弧面设有梯级,所述侧板贴合固定于所述圆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绝热端子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端板底部设置有适配所述定位柱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定位孔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结构配合的卡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通过铆钉固定或者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与所述电芯组之间设置有绝缘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热熔定位件,所述热熔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绝缘片上,所述端板朝向所述绝缘片的一面设置有热熔孔;
所述热熔定位件受热融化固定于所述热熔孔内,使所述端板与所述绝缘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热端子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电池组底部安装绝热端子,以隔离包覆于电池组外周的端板与箱体底部接触,防止与端板最靠近的电芯的温度与电芯组中间的电芯温度的温差较大,实现延长电池模组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的绝热端子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3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还包括绝热端子1,电池组包括多个电芯2组成的电芯组,和包覆于电芯组外周两端部的两个端板3以及两侧面的两个侧板4,其中,任意一侧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板3固定连接;绝热端子1固定安装于电池组的底部,绝热端子1隔离端板3与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组的箱体5底部。
在电池技术领域中,由于电池组上的电芯组所安装的端板3均为金属材料的端板,而电芯组容易导热导电,而箱体5的底壳(底部51)和端板3一般采用铝材质挤压成型,当端板3与箱体5的底部51直接接触,容易将端板3靠近的电芯2的温度传递至箱体5的底壳,从而导致该电芯2与电芯组的其他电芯2,尤其是与中间的电芯2之间的温差过大,导致影响电池组的寿命。更具体的,由于铝的导热性能较好,与端板3接触或最近的第一个的电芯2发热受端板3导热,再导热到箱体5的底部51上,会引起与端板3接触的电芯2温度小于电芯组中间的电芯2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电芯组为方状的结构,电芯组是多个单一的电芯2的极耳朝同一方向设置,相邻的两个单一电芯2相互固定,在电芯组的外周垂直于极耳(正负端)所在面的外四面依次包覆端板3、侧板4、另一端板3、另一侧板4(如图1所示),其中,任意一侧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端板3的一侧,另一端和另一端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侧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端板3的另一侧,另一端和另一端板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使得两侧板4和两端板3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状的通腔,用于包覆电芯组,在电池组底部安装固定绝热端子1,该绝热端子1用于隔离端板3与安装电池组的箱体5的底部51(底壳)接触。当将电池组安装于箱体1内,在电池组的上部安装有电气隔离板8,用于电芯组固定后通过安装于电气隔离板8内的汇流排固定电连接组成供电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绝热端子1至少包括两个,每一端板3的底部至少固定安装一个绝热端子1。将绝热端子1分别设置于两端板3的正下方,可以有效的阻止端板3与箱体5的底壳直接接触,从而防止将靠近端板3的电芯2的热量传递至箱体1底壳,有效的保证电芯组内的每一电芯2之间的温差值,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任意一个端板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绝热端子1,也即绝热端子1共有四个,可以使得安装的端板3更加平衡,防止将靠近端板3的电芯2的热量传递至箱体1底壳,有效的保证电芯组内的每一电芯2之间的温差值,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端板3呈板块状设置,端板3设置有圆弧面,圆弧面为端板3背向电芯组的一面与端板3的侧面圆弧过渡结构,侧板4固定于端板3的圆弧面处。端板3设置有圆弧面,侧板4对应连接端板3的圆弧面处也设置为圆弧面,配合连接可以减少应力。在本实施例中,端板3背向电芯组的一面与设置圆弧的圆弧面设有梯级,侧板4贴合固定于端板3的圆弧面上,可以使得侧板4背向圆弧面的一面与端板3背向电芯组的一面平滑过渡,有效的节省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绝热端子1设置有定位柱11,端板3底部设置有适配定位柱11的定位孔。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绝热端子1分别设置于每一端板3底部的两侧,在绝热端子1朝向端板3底面的一面设置定位柱11,其中,该定位柱11可以采用可拆卸安装固定于绝热端子1上,或者采用与绝热端子1一体成型的结构,在端板3的底部的安装位置处设置对应于该定位柱11的定位孔,将定位柱插入端板3的定位孔内,以实现绝热端子1与端板3之间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1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定位孔上设置有与限位结构配合的卡位结构。在定位柱11上设置用于限定绝热端子转动的限位结构,可以在定位柱11上设置不对称的限位件,又或者直接采用非圆柱型的定位柱11,端板3的卡位结构可以采用与定位柱11对应的凹孔,则可以有效的对绝热端子1进行限位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端板3和侧板4通过铆钉6固定或者焊接固定。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端板3和侧板4包覆电芯组的外周,通过铆钉6固定所形成的空腔,当检查电芯组出现问题时,可以解开铆钉6进行对电芯组内的电芯2进行检查,拆装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形成空腔,同样可以实现包覆电芯组外四周。
在本实施例中,端板3与电芯组之间设置有绝缘片7。在端板3与电芯组之间设置绝缘片7可以有效的对端板3与电芯组进行绝缘,其中绝缘片7可以采用粘贴固定的方式贴合于端板3与电芯组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热熔定位件,热熔定位件设置于绝缘片7上,端板3朝向绝缘片7的一面设置有热熔孔;热熔定位件受热融化固定于热熔孔内,使端板3与绝缘片7固定连接。热熔定位件凸出于绝缘片7设置,具体的,热熔定位件可以采用热熔柱,通过热熔固定于热熔孔内以使端板3与绝缘片7之间贴合固定,以保证绝缘片7与端板3之间定位的精确度,同时有效的提高绝缘性。
在本实施例中,绝热端子1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材料。环氧树脂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导热性能差,耐化学性能好,耐机械冲击,尺寸稳定。采用环氧树脂材料构成的绝热端子1,可以有效的阻断端板3与箱体5底部之间的热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通过在电池组底部安装绝热端子1,以隔离包覆于电池组外周的端板3与箱体5的底部51接触,防止与端板3最靠近的电芯2的温度与电芯组中间的电芯2温度的温差较大,实现延长电池模组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热端子,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芯组成的电芯组,和包覆于所述电芯组外周两端部的两个端板以及两侧面的两个侧板,其中,任意一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绝热端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池组的底部,所述绝热端子隔离所述端板与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组的箱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端子至少包括两个,每一所述端板的底部至少固定安装一个所述绝热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呈板块状设置,所述端板设置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为所述端板背向所述电芯组的一面与所述端板的侧面圆弧过渡结构,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端板的圆弧面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背向所述电芯组的一面与所述圆弧面设有梯级,所述侧板贴合固定于所述圆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端子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端板底部设置有适配所述定位柱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定位孔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结构配合的卡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通过铆钉固定或者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与所述电芯组之间设置有绝缘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熔定位件,所述热熔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绝缘片上,所述端板朝向所述绝缘片的一面设置有热熔孔;
所述热熔定位件受热融化固定于所述热熔孔内,使所述端板与所述绝缘片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端子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材料。
CN201922302340.0U 2019-12-17 2019-12-17 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Active CN211320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2340.0U CN211320162U (zh) 2019-12-17 2019-12-17 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2340.0U CN211320162U (zh) 2019-12-17 2019-12-17 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0162U true CN211320162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6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2340.0U Active CN211320162U (zh) 2019-12-17 2019-12-17 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0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5411A1 (zh) * 2022-03-03 2023-09-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5411A1 (zh) * 2022-03-03 2023-09-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3462B (zh) 电池包
CN109546018B (zh) 电池顶盖及使用该电池顶盖的动力电池
KR20100109857A (ko) 전압 검출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WO2012098843A1 (ja) 電池システム
TWI445227B (zh) 具新穎結構之二次電池組
EP3787060B1 (en) Battery module
CN109256510B (zh) 一种电池模组加热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12412161U (zh) 电池隔板及电池组
CN113140824A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CN211320162U (zh) 带绝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CN113113711A (zh) 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和汽车
CN106784567B (zh) 防止电池热失控的电源及供电系统
CN212392350U (zh) 电池隔板及电池组
CN211320161U (zh) 端板安装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2625964U (zh) 电池隔板及电池组
CN212695227U (zh) 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和汽车
CN214227029U (zh) 电芯安装板及电芯模组
CN212725430U (zh) 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和汽车
CN20982269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方形电池模组端板
CN210142675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CN209747611U (zh) 电池模组
CN113300036A (zh) 电池模组、集成化电池模组以及汽车
CN113113710A (zh) 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和汽车
CN110571373A (zh) 感温防火装置、电芯模块、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CN217062415U (zh) 蓄电池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