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0134U - 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0134U
CN211310134U CN201921811345.XU CN201921811345U CN211310134U CN 211310134 U CN211310134 U CN 211310134U CN 201921811345 U CN201921811345 U CN 201921811345U CN 211310134 U CN211310134 U CN 211310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ulverized coal
coal
outlet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13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青云
李瑞国
李瑞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ri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l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l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l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13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0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0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0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包括发送器、原煤仓、输送管以及风机,所述发送器具有中空的主体腔,所述主体腔设置有进风管、发射管以及煤粉入口管,其中,所述发射管呈喇叭口状,且所述发射管的小端与所述主体腔相连,大端朝向发射方向,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发射管的中心线位于第一轴线上,所述煤粉入口管的中心线位于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二轴线上;所述原煤仓用于存储待输送的煤粉,且所述原煤仓的出口与所述煤粉入口相连;所述输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管相连,第二端与煤粉接收容器相连;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会造成煤粉的泄漏也不会产生扬尘,并可以实现煤粉在输送管内的大批量连续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输送装置设计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通常需要将煤粉碎形成煤粉后进行流化燃烧,煤粉需要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预定位置以供使用。目前工业上常用的煤粉输送装置为皮带机、斗提机、仓泵等,这些装置在煤粉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撒漏、扬尘等问题,从而对环境造成影响,仓泵故障率高、易损件多、维护费用高;另一方面,这些装置也难以达到大批量连续性的输送效果。
因此,提供一种减少撒漏和扬尘,同时还能够达到大批量连续输送煤粉的输送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以便在减少煤粉撒漏和扬尘的同时,还能够达到大批量连续输送煤粉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包括:
发送器,所述发送器具有中空的主体腔,所述主体腔设置有进风管、发射管以及煤粉入口管,其中,所述发射管呈喇叭口状,且所述发射管的小端与所述主体腔相连,大端朝向发射方向,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发射管的中心线位于第一轴线上,所述煤粉入口管的中心线位于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二轴线上;
原煤仓,所述原煤仓用于存储待输送的煤粉,且所述原煤仓的出口与所述煤粉入口相连;
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管相连,第二端与煤粉接收容器相连;
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原煤仓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调控煤粉流量的供料器。
优选的,所述原煤仓的出口为小端朝下的漏斗式出口,所述供料器设置在所述漏斗式出口的小端,所述漏斗式出口的小端还连接有一圆柱状缓冲仓,所述原煤仓的出口通过所述圆柱状缓冲仓与所述煤粉入口管间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原煤仓设置在所述发送器的上方,且其出口设置在所述原煤仓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风机为罗茨风机。
优选的,所述煤粉接收容器为炉前仓,所述炉前仓的顶部设置有带排风机的袋式除尘器。
优选的,所述炉前仓包括多个,所述输送管的第二端分支形成与所述炉前仓一一对应的输送支管,且所述输送管的分支位置还设置有流向切换阀,以使所述输送管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输送支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弯头位置采用陶瓷弯头。
优选的,还包括仓位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仓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炉前仓内以检测煤粉位置的仓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仓位传感器、所述流向切换阀以及所述供料器均通讯连接,以便于在其中一个炉前仓内的煤粉达到预定位置后控制流向切换阀动作并将输送管与另外一个输送支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罗茨风机通讯连接,以便在所有所述炉前仓内的煤粉均达到预定位置后控制报警装置单独进行报警,或者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后关闭所述罗茨风机和所述供料器,或者直接关闭所述罗茨风机和所述供料器。
优选的,所述供料器包括壳体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子,所述壳体由外筒和同轴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外筒中的内筒构成,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并相互对应的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风机向发送器的进风管输送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进风管进入到主体腔内,由于发射管呈喇叭口状,并且小端与主体腔相连,因此高压气体在从主体腔进入发射管时的速度会明显增大,而气体速度增大时压力会出现降低,这就在主体腔内形成了相对负压的环境从而产生引射作用,在负压的作用下,原煤仓内的煤粉被吸入主体腔内,进而跟随气流进入输送管内,最终被输入至煤粉接收容器内。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风机提供的气力在输送管内实现煤粉的输送,整个过程是在封闭的输送管内进行,不会造成煤粉的泄漏也不会产生扬尘;同时只要原煤仓内的煤粉充足,在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煤粉在输送管内的大批量连续输送,因而也提升了煤粉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2为能够展示发送器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供料器的外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供料器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罗茨风机,2为原煤仓,3为供料器,4为圆柱状缓冲仓,5为发射管,6为输送管,7为流向切换阀,8为袋式除尘器,9 为炉前仓,31为外筒,32为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以便在减少煤粉撒漏和扬尘的同时,还能够达到大批量连续输送煤粉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案中所公开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进行详细介绍,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包括发送器、原煤仓2、输送管6以及风机,其中,发送器具有中空的主体腔,主体腔设置有进风管、发射管5以及煤粉入口管,发射管5呈喇叭口状,并且发射管5的小端与主体腔相连大端朝向煤粉发射方向,进风管与发射管5的中心位于同一条轴线上,该直线称为第一轴线,煤粉入口管的中心线位于与第一轴线垂直的另外一条轴线上,该另外一条直线称为第二轴线;原煤仓2的作用在于存储待输送的煤粉,原煤仓2的出口与煤粉入口管相连,输送管6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输送管6的第一端与发射管5相连,第二端与煤粉接收容器相连,风机的出风口与发送器的进风管相连,如图1中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风机向发送器的进风管输送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进风管进入到主体腔内,由于发射管5呈喇叭口状,并且小端与主体腔相连,因此高压气体在从主体腔进入发射管5时的速度会明显增大,而气体速度增大时压力会出现降低,这就在主体腔内形成了相对负压的环境从而产生引射作用,在负压的作用下,原煤仓2内的煤粉被吸入主体腔内,进而跟随气流进入输送管6内,最终被输入至煤粉接收容器内。
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采用风机提供的气力在输送管6内实现煤粉的输送,整个过程是在封闭的输送管6内进行,不会造成煤粉的泄漏也不会产生扬尘;同时只要原煤仓2内的煤粉充足,在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煤粉在输送管6内的大批量连续输送,因而也提升了煤粉输送效率。
考虑到实际输送过程中需要对煤粉供应量进行调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在原煤仓2的出口位置设置了用于调控煤粉流量的供料器3,供料器3的具体形式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调节原煤仓2向发送器内的煤粉供应量即可。
请参考图1,为了保证煤粉顺利进入到发送器内,原煤仓2的出口具体被设计为漏斗式出口,该漏斗式出口的小端朝下,大端朝上,供料器3设置在漏斗式出口的小端,除此之外,漏斗式出口的小端还连接有一圆柱状的缓冲仓,原煤仓2的出口通过圆柱状缓冲仓4与煤粉入口管间接相连,该圆柱状缓冲仓4的作用在于汇聚由漏斗式出口流出的煤粉并保证漏斗式出口与煤粉入口管之间的密封性。在发送器的引射作用下,煤粉经由漏斗式出口和圆柱状缓冲仓4后进入主体腔内并通过发射管5发送至输送管6内。
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充分利用煤粉的自重,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器的煤粉入口管朝上布置,具体的,第一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原煤仓2设置在发送器的上方,并且原煤仓2 的出口设置在原煤仓2的底端,沿竖直方向朝上延伸的煤粉入口管通过圆柱状缓冲仓4实现与原煤仓2的间接连通,在重力与引射作用的双重作用下,煤粉可以更加顺利的进入发送器的主体腔内,避免煤粉在圆柱状缓冲仓4以及供料器3位置存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风机为罗茨风机1,该种风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振动小、噪音低、叶轮无磨损、风机性能持久不便等多种优势。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煤粉接收容器具体为炉前仓9,为了避免煤粉进入炉前仓9后产生扬尘污染,炉前仓9的顶部还设置有带排风机的袋式除尘器8,排风机的作用在于排出携带煤粉进入炉前仓9的空气,以保证炉前仓9内的相对负压,从而使煤粉持续顺利的输送至炉前仓9内。当然,根据煤粉用途的不同,煤粉接收容器还可能为其他类型容器,例如煤粉储存仓等,本实用新型中煤粉接收容器泛指用于容纳煤粉的器具。
当炉前仓9为多个时,输送管6的第二端分支形成与炉前仓9一一对应的输送支管,并且输送支管的分支位置处还设置有流向切换阀 7,以便使输送管6分别与不同的输送支管连通。
流向切换阀7可以为人工控制,也可为自动控制,若为自动控制,还应设置仓位传感器(可采用光电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实现)以及控制器,流向切换阀7也应当带有执行机构(如电机),仓位传感器设置在炉前仓9内以检测煤粉的料位,控制器与仓位传感器以及流向切换阀7的执行机构均通讯连接,当一个炉前仓9内的煤粉达到预定位置后,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带动流向切换阀7动作,以便使输送管6与另外一个输送支管连通,从而向另外一个炉前仓9内进行煤粉输送。
进一步的,控制器还与罗茨风机1以及供料器3通讯连接,以便在所有炉前仓9内的煤粉均达到预定位置后关闭罗茨风机1和供料器 3。
参考图1,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煤粉的输送方向,在输送距离较远并且需要转向时,输送管6上通常还会具有一个或多个弯头,弯头部位直接受煤粉的冲刷,因此其磨损尤为严重,为此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输送管6的弯头位置采用具有高耐磨性能的陶瓷弯头。
弯头与直管优选的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一旦弯头位置出现煤粉堵塞的情况,方便将弯头拆下进行清理。
请参考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中还对供料器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中的供料器包括壳体和转动设置于壳体中的转子32,转子32具体结构如图4中所示,壳体具体由外筒31和内筒构成,内筒同轴并可转动地套设在外筒31中,图3中展示了壳体的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内筒与外筒31的结构相同只不过直径小于外筒31,以便能够套入外筒 31内部,从图3中可以看出,外筒31上沿自身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进料口,相应的,内筒上也开设有若干个与外筒31 上的进料口相对应的进料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使内筒和外筒31产生相对旋转可以调整进料口的大小,从而实现调整供料器流量的目的,例如,当外筒31和内筒上的进料口完全对应时,供料器的流量最大;随着内筒和外筒31相对旋转,内筒和外筒31的进料口的重合面积逐渐减小,供料器的流量也随之减小,当然,该供料器还可采用传统的调节转子 32转速的方式来实现流量的调节。
另外,间隔分布的进料口还具有打散煤粉的作用,从而防止结块煤粉进入供料器内产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易于布置、投资少、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的优点,并有效解决了煤粉飞扬造成的粉尘污染问题,特别适用于颗粒度为3mm以下且含水量低的煤粉颗粒的输送,无易燃易爆的隐患。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器,所述发送器具有中空的主体腔,所述主体腔设置有进风管、发射管(5)以及煤粉入口管,其中,所述发射管(5)呈喇叭口状,且所述发射管(5)的小端与所述主体腔相连,大端朝向发射方向,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发射管(5)的中心线位于第一轴线上,所述煤粉入口管的中心线位于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二轴线上;
原煤仓(2),所述原煤仓(2)用于存储待输送的煤粉,且所述原煤仓(2)的出口与所述煤粉入口相连;
输送管(6),所述输送管(6)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管(5)相连,第二端与煤粉接收容器相连;
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煤仓(2)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调控煤粉流量的供料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煤仓(2)的出口为小端朝下的漏斗式出口,所述供料器(3)设置在所述漏斗式出口的小端,所述漏斗式出口的小端还连接有一圆柱状缓冲仓(4),所述原煤仓(2)的出口通过所述圆柱状缓冲仓(4)与所述煤粉入口管间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原煤仓(2)设置在所述发送器的上方,且其出口设置在所述原煤仓(2)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罗茨风机(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接收容器为炉前仓(9),所述炉前仓(9)的顶部设置有带排风机的袋式除尘器(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前仓(9)包括多个,所述输送管(6)的第二端分支形成与所述炉前仓(9)一一对应的输送支管,且所述输送管(6)的分支位置还设置有流向切换阀(7),以使所述输送管(6)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输送支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6)的弯头位置采用陶瓷弯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器包括壳体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子(32),所述壳体由外筒(31)和同轴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外筒中的内筒构成,所述外筒(31)和所述内筒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并相互对应的进料口。
CN201921811345.X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 Active CN211310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1345.XU CN211310134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1345.XU CN211310134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0134U true CN211310134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5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1345.XU Active CN211310134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0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46121U (zh) 智能化物料输送装置
CN208512754U (zh) 自带远程监测功能的制备粉体的智能环保生产装置
CN103879781B (zh) 旋转吹扫式粉体送料器
CN201284147Y (zh) 灰分负压气力输送装置
CN206032698U (zh) 螺旋文丘里一体式供料器
CN202337581U (zh) 一种自吸式气射流粒料上料装置
CN2795159Y (zh) 散装物料连续气力输送装置
CN211310134U (zh) 一种煤粉气力输送装置
CN213833684U (zh) 一种用于粉料负压输送的自动清管系统
CN212608124U (zh) 轻质贵重粉料的密闭输送系统
CN202765847U (zh) 颗粒状物料气力输送装置
CN218319455U (zh) 一种适用于粉粒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给料装置
CN102267633A (zh) 正负压组合式输送罐
CN203638761U (zh) 周围诱导式固定受料嘴
CN212448948U (zh) 一种称重式发送器
CN109205199A (zh) 一种粉状活性炭远程输送系统
CN212075326U (zh) 一种粉状饲料提升机
CN210527861U (zh) 一种石灰的气动输送装置
CN211056197U (zh) 一种用于非连续气力输送的粉粒体下料装置
CN209116325U (zh) 一种双料仓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系统
CN208731731U (zh) 料仓破碎清堵机
CN106629976A (zh) 一体化粉末活性炭加药装置及其加药系统
CN207242741U (zh)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饲料管道输送装置
CN202163905U (zh) 移动式管道输送系统
CN209582773U (zh) 一种粉状活性炭远程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6

Address after: 266073 room 402, Block E, 67 and 69 Yinchuan West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Tri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3 E402, 403, 67, 69 Yinchuan West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CL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