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8889U - 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8889U
CN211308889U CN202020007834.6U CN202020007834U CN211308889U CN 211308889 U CN211308889 U CN 211308889U CN 202020007834 U CN202020007834 U CN 202020007834U CN 211308889 U CN211308889 U CN 211308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motorcycle
power assembly
transmission
sh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78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民杰
陈志勇
张亚志
娄峰
杨景
吕信河
徐桂林
柴兆炬
张淑坤
朱斌
周围
徐小飞
徐凯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078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8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8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8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面为合箱面;所述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和平衡轴以及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和变速副轴均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合箱面上。该动力总成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托车动力总成的尺寸和重量。

Description

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目前一般摩托车要求其动力总成尽量尺寸小和重量轻。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减小摩托车动力总成的尺寸和重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托车动力总成的尺寸和重量,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动力总成的摩托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面为合箱面;
所述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和平衡轴以及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和变速副轴均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合箱面上。
优选地,上述摩托车的动力总成中,所述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和平衡轴以及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和变速副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合箱面上。
优选地,上述摩托车的动力总成中,所述曲轴、平衡轴、变速主轴和/或变速副轴上设置有用于轴向限位的第一限位凸起。
优选地,上述摩托车的动力总成中,所述合箱面上用于穿过所述曲轴、平衡轴、变速主轴和/或变速副轴的安装孔孔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安装于开设有所述限位槽的安装孔内的轴承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
优选地,上述摩托车的动力总成中,所述动力总成的变档杆、变速鼓、拨叉轴和摇臂均位于所述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和平衡轴以及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和变速副轴的上侧。
优选地,上述摩托车的动力总成中,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
优选地,上述摩托车的动力总成中,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鼓、拨叉轴和摇臂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一种摩托车,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面为合箱面。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邻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用合箱面。合箱面的一侧为第一壳体的内腔,合箱面的另一侧为第二壳体的内腔。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和平衡轴以及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和变速副轴中的任意多个均转动地设置在合箱面上。即动力总成的曲轴、平衡轴、变速主轴和变速副轴均转动的设置在合箱面上,利用合箱面支撑上述曲轴、平衡轴、变速主轴和变速副轴。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中动力总成的曲轴、平衡轴、变速主轴和变速副轴均转动的设置在合箱面上,如此设置,结构更加紧凑,使动力总成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另外,动力总成的曲轴、平衡轴、变速主轴和变速副轴均转动的设置在合箱面上更易于加工,所以加工精度及质量都得到提升。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上述任一种动力总成。由于上述的动力总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动力总成的摩托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
1-平衡轴、2-曲轴、3-变速主轴、4-变速副轴、5-变档杆、6-变速鼓、7-拨叉轴、8-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托车动力总成的尺寸和重量,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动力总成的摩托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面为合箱面。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邻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用合箱面。合箱面的一侧为第一壳体的内腔,合箱面的另一侧为第二壳体的内腔。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2和平衡轴1以及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中的任意多个均转动地设置在合箱面上。即动力总成的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均转动的设置在合箱面上,利用合箱面支撑上述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中动力总成的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均转动的设置在合箱面上,如此设置,结构更加紧凑,使动力总成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另外,动力总成的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均转动的设置在合箱面上更易于加工,所以加工精度及质量都得到提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2和平衡轴1以及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合箱面上。即上述动力总成的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合箱面上。当然,动力总成的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也可以通过轴套安装在合箱面上,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发动机的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或变速副轴4上设置有用于轴向限位的第一限位凸起。如此设置第一限位凸起与合箱面相抵以限制曲轴2和平衡轴1的轴向移动。
另一实施例中,合箱面上用于穿过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或变速副轴4的安装孔孔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安装于开设有限位槽的安装孔内的轴承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用于穿过曲轴2的安装孔、用于穿过平衡轴1的安装孔、用于穿过变速主轴3的安装孔以及用于穿过变速副轴4的安装孔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孔壁上设置有限位槽,安装在开设有限位槽的安装孔内的轴承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如此设置,第二限位凸起插入限位槽,以防止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或变速副轴4的轴向移动。
为了方便安装且利于下箱布置得更紧凑,动力总成的变档杆5、变速鼓6、拨叉轴7和摇臂8均位于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2和平衡轴1以及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的上侧。即动力总成的变档杆5、变速鼓6、拨叉轴7和摇臂8均位于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的上侧。当然,动力总成的变档杆5、变速鼓6、拨叉轴7和摇臂8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位于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的下侧,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的上侧,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下分布。当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分布,在此不作限定。
另一实施例中,动力总成的变速鼓6、拨叉轴7和摇臂8均位于第一壳体内。变档杆5可以穿过第一壳体的壳壁。当然,变速鼓6、拨叉轴7和摇臂8也可以位于第二壳体内,在此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动力总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动力总成。由于该摩托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动力总成,所以该摩托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面为合箱面;
所述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2)和平衡轴(1)以及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均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合箱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2)和平衡轴(1)以及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合箱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或变速副轴(4)上设置有用于轴向限位的第一限位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箱面上用于穿过所述曲轴(2)、平衡轴(1)、变速主轴(3)和/或变速副轴(4)的安装孔孔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安装于开设有所述限位槽的安装孔内的轴承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的变档杆(5)、变速鼓(6)、拨叉轴(7)和摇臂(8)均位于所述动力总成的发动机的曲轴(2)和平衡轴(1)以及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变速主轴(3)和变速副轴(4)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鼓(6)、拨叉轴(7)和摇臂(8)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8.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
CN202020007834.6U 2020-01-03 2020-01-03 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 Active CN211308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7834.6U CN211308889U (zh) 2020-01-03 2020-01-03 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7834.6U CN211308889U (zh) 2020-01-03 2020-01-03 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8889U true CN211308889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7834.6U Active CN211308889U (zh) 2020-01-03 2020-01-03 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8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66247B2 (ja) モータ付直交歯車減速機のシリーズ及びシリーズ群
EP2902662B1 (en) Reverse gear intermediate shaft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
CN211308889U (zh) 摩托车及其动力总成
CN206530692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集成式换档拨叉总成
CN209906247U (zh) 一种高效轻量化的塔机用减速器
CN209130153U (zh) 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
CN218094121U (zh) 一种三轴承支撑的减速器轴和电机转子轴结构
CN215410002U (zh) 一种基于dsp控制的船舶轴带发电装置
CN211175241U (zh) 一种变速箱
CN212250796U (zh) 一种压缩机用具有润滑结构的曲轴
CN111483591B (zh) 尾减机匣及重载尾减速器
CN209795164U (zh) 一种发动机增程器
CN217607636U (zh) 电驱动装置
CN111577890A (zh) 一种适用于dct变速箱的轻量化拨叉结构
CN219795909U (zh) 一种离合器壳体
CN113357316A (zh) 一种无人机用双向双输出齿轮箱
CN212690795U (zh) 一种整体式行星架结构
CN210461620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变速箱壳体结构
CN214499975U (zh) 动力总成和全地形车
CN201241939Y (zh) 大功率两级平行轴硬齿面齿轮减速机
CN220416147U (zh) 一种新型差速器结构
CN207131827U (zh) 一种齿轮箱体
CN207364247U (zh) 一种用于齿式离心空压机的内嵌式油路齿轮箱
CN209743480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飞轮盘
CN207049305U (zh) 一种球墨铸铁齿轮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