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2513U - 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2513U
CN211302513U CN201921851567.4U CN201921851567U CN211302513U CN 211302513 U CN211302513 U CN 211302513U CN 201921851567 U CN201921851567 U CN 201921851567U CN 211302513 U CN211302513 U CN 211302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air
electrostatic
water mis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15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涛
黄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ntury Ba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ntury Ba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ntury Ba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ntury Ba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15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2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2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2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中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包括:喷淋结构、水雾分离器、静电分离器,所述喷淋结构、水雾分离器、静电分离器均安装在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的风道内。油烟依次经过喷淋结构、水雾分离器、静电分离器不仅可以将油烟中的油滴分离出来,还可以将油烟中的粉尘颗粒、异味分子净化分离,从而使排放到空气中的油烟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也保持了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长期处于高净化效果的状态。

Description

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餐饮业也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烟机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而现有的油烟机,只是对油烟进行简单的过滤,无法消除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就排放到空气中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油烟净化不充分,油渍日积月累堆积在油烟机中,对油烟机的使用寿命也造成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旨在解决油烟得不到充分净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包括:机壳,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喷淋结构,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喷淋结构包括喷头,所述喷头朝向所述风道;
水雾分离器,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水雾分离器位于所述喷淋结构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静电分离器,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静电分离器位于所述水雾分离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水雾分离器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水雾分离腔、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水雾分离腔连通,所述水雾分离腔与所述风道连通;
分离板,安装于所述水雾分离腔道内,所述分离板的板面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水雾分离器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水雾分离腔内,所述隔板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气口,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气口,两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具有间隙,两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水雾分离通道,所述水雾分离通道与所述风道连通,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进气口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隔板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分离板连接在所述隔板的板面。
可选地,所述分离板包括位于同一所述水雾分离通道内的多个第一分离板和多个第二分离板,所述第一分离板和所述第二分离板分别位于两相邻所述隔板;
同一所述水雾分离通道内,多个所述第一分离板和多个所述第二分离板在所述水雾分离通道的延伸方向上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静电分离器包括:
第二壳体,形成有静电分离腔,所述静电分离腔与所述风道连通;
高压静电分离装置,位于所述静电分离腔内,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用以电离油烟;
低压静电装置,位于所述静电分离腔腔内,且位于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低压静电装置用以净化被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电离的油烟。
可选地,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包括:放电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相邻两所述导风板之间形成有高压静电分离通道,所述放电针设置在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内,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连通所述风道;
所述低压静电装置包括多个低压电极板,相邻两所述低压电极板之间形成有低压静电净化通道,所述低压静电装置位于所述高压静电装置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低压静电净化通道连通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与所述低压静电净化通道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均流网,所述均流网位于所述风道内,且所述均流网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喷淋结构之间,所述均流网具有多个均流孔。
可选地,所述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与所述机壳连接,所述集油槽位于所述均流网下方。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集油槽均位于在所述机壳的下端,所述集油槽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后侧;
所述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喷淋结构之间,所述导流板的自前向后偏向下延伸至所述集油槽上方,所述导流板的前端与所述机壳的面板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后端与所述机壳的背板之间具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导流板用于将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内的油烟导向所述导风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喷淋结构、水雾分离器、静电分离器,油烟进入油烟机后通过喷淋结构后,喷淋结构会喷出含有净化剂的雾化剂对油烟进行清洗,可以吸附掉油烟中的大颗粒油滴;油烟经过喷淋结构之后进入水雾分离器,进行水雾分离,充分将油烟中的水滴、油滴等液体物质进行分离,随后在进入静电分离器,对油烟中的粉尘颗粒、异味分子等物质进行净化,整个过程对油烟中的油滴、粉尘、异味分子等物质进行了充分的净化,故而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油烟中油滴、油渍等物质也被充分的清洗净化,减少了油烟对油烟机设备本身的损坏,使设备可以长期处于高净化效果的状态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2为图1中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的水雾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的静电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的放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4005746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4005746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该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包括:机壳100,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喷淋结构400,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喷淋结构400包括喷头410,所述喷头410朝向所述风道;水雾分离器200,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水雾分离器200位于所述喷淋结构 400和所述出风口120之间;静电分离器300,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静电分离器300位于所述水雾分离器200和所述出风口120之间。具体地,机壳100具有进风口110,进风口110设有过滤网130,油烟从进风口110经过过滤网130进入所述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的风道,喷淋结构400具有喷淋区域420,喷淋结构400设有喷头 410,喷头410朝向喷淋区域420,所述喷淋结构400可以向喷淋区域420喷出净化剂,油烟经过进风口110后进入喷淋区域420,与净化剂接触后大颗粒的油滴会被净化剂溶解吸附;水雾分离器200位于喷淋结构400的上方,水雾分离器200具有水雾分离腔270,水雾分离腔270的进气口250朝向喷淋区域420,油烟经过喷淋区域420后从进气口250进入水雾分离腔270,水雾分离器200可以将进入水雾分离腔270内的油烟中的大颗粒水滴、油滴及其他液体从油烟中分离出来,随后油烟从出气口260中进入流出,继而进入静电分离器300,油烟进入静电分离器300后其中的粉尘颗粒、异味分子等物质将会被电离并净化吸附,最后油烟经过净化后从出风口120排放到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机壳100中设置风道,在风道中设置喷淋结构400、水雾分离器200、静电分离器300,使油烟依次经过喷淋区域420、水雾分离腔270、静电分离腔,不仅将油烟中的油滴溶解吸附,还将油烟中的粉尘颗粒、异味分子净化吸附,使排放到空气中的部分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油烟被净化处理,没有油滴、油渍积攒在油烟机设备的内部,故而不会对设备本身造成损坏,使设备可以长期处于高净化效果的状态。
进一步,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雾分离器200包括:第一壳体210,所述第一壳体210形成有水雾分离腔270、进气口250和出气口260,所述进气口250和所述出气口 260与所述水雾分离腔270连通,所述水雾分离腔270与所述风道连通;分离板230,安装于所述水雾分离腔270道内,所述分离板230 的板面与所述进气口250至所述出气口260的方向呈夹角设置。具体地,所述水雾分离腔270的进气口250与喷淋区域420连通,以使油烟经过喷淋区域420后可以进入水雾分离腔270,所述水雾分离腔270 内设有分离板230,分离板230的板面与所述进气口250至出气口260 的方向呈夹角设置,以使油烟经过水雾分离腔270后与分离板230的板面会产生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油烟中的油滴、水滴及其他液体成分会被分离板230吸附,从而将其从油烟中分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雾分离腔270和分离板230,以使将进入水雾分离腔270 的油烟中的水滴、油滴及其他液体成分从油烟中吸附分离,从而避免油烟对设备本身的其他装置造成损坏。
进一步,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雾分离器200还包括:多个隔板220,所述隔板220安装于所述水雾分离腔270内,所述隔板220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气口250,所述隔板 22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气口260,两相邻所述隔板220之间具有间隙,两相邻所述隔板220之间形成水雾分离通道240,所述水雾分离通道240与所述风道连通,多个所述隔板220沿所述进气口250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隔板220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分离板230 连接在所述隔板220的板面。具体地,所述水雾分离腔270内设有多个隔板220,相邻两个隔板22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了水雾分离通道240,油烟从进气口250进入水雾分离通道240,再从出气口260流出水雾分离通道240;分离板230位于隔板220的板面上,分离板230的板面与水雾分离通道240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所以当油烟进入水雾分离通道240时,会与分离板230接触,从而将油烟中的水滴、油滴及其他液体成分分离出来;在另一方面,隔板220沿进气口250的长度方向排布,使整个水雾分离器200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节省空间。
进一步,请结合参照请结合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板230包括位于同一所述水雾分离通道240内的多个第一分离板231和多个第二分离板232,所述第一分离板231和所述第二分离板232分别位于两相邻所述隔板220;同一所述水雾分离通道240内,多个所述第一分离板231和多个所述第二分离板232在所述水雾分离通道240的延伸方向上交错设置。具体地,在同一水雾分离通道240 内具有两个隔板220的板面,两个板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分离板 231,和多个第二分离板232,并且在水雾分离通道240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分离板231和第二分离板232彼此交错,故而油烟在水雾分离通道240内需要不断在第一分离板231和第二分离板232之间改变其流动方向。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同一水雾分离通道240内交错设置第一分离板231和第二分离板232,以使油烟进入水雾分离通道240后需要不断的改变流动的方向,在改变流动方向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与分离板230接触,从而提高了水雾分离器200的分离效率和分离率。
进一步,请结合参照请结合参照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分离器300包括:第二壳体310,形成有静电分离腔,所述静电分离腔与所述风道连通;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位于所述静电分离腔内,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用以电离油烟;低压静电装置330,位于所述静电分离腔腔内,且位于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 和所述出风口120之间,所述低压静电装置330用以净化被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电离的油烟。具体地,油烟从水雾分离腔270出气口260流出后进入静电分离腔,静电分离腔内设有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和低压静电装置330,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可以将油烟中的油分子、颗粒粉尘、异味分子等物质电离并使其带正电荷,带正电荷的粒子会被低压静电装置330净化吸附,从而将油烟经过静电分离器 300后可以将油烟中的油分子、颗粒粉尘、异味分离等物质净化分离。
进一步,请结合参照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包括:放电板322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321,相邻两所述导风板321之间形成有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所述放电板322设置在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内,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连通所述风道;所述低压静电装置330包括多个低压电极板331,相邻两所述低压电极板331之间形成有低压静电净化通道340,所述低压静电装置330位于所述高压静电装置与所述出风口120之间,所述低压静电净化通道340连通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所述出风口120。具体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具有多个导风板321,相邻导风板321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放电板322设于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放电板322的两端为锯齿状形成放电针323;低压静电分离装置包括多个低压电极板331,相邻低压电极板331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低压静电净化通道340,油烟首先进入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被放电针323电离,被电离后进入低压静电净化通道340,被电离的粒子被低压静电板吸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和低压静电装置330,将油烟中的颗粒粉尘、异味分子等物质净化吸附干净,从而减小了油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放电板 322的两端设置呈锯齿状以形成放电针32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直接在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内安装放电针323;
进一步,请结合参照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与所述低压静电净化通道340延伸方向相同。具体地,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320的导风板321和所述低压静电装置330的低压电极板331的延伸方向一致,故而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与抵压静电净化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油烟从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流出后,无需改变流动方向,可以直接进入低压静电净化通道34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 和低压静电净化通道340的延伸方向设置相同,使油烟从高压静电分离通道324流出后可以快速进入低压静电净化通道340,从而提高了净化效率。
进一步,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均流网500,所述均流网500位于所述风道内,且所述均流网500位于所述进风口110和所述喷淋结构 400之间,所述均流网500具有多个均流孔510。具体地,油烟从进风口110进入风道后经过均流网500时,均流网500可以将油烟中的油滴初步过滤,均流网500上设有多个均流孔510,油烟从均流孔510 穿过进入喷淋区域420后,油烟将会变得均匀、稳定的流向喷淋区域 420,从而喷淋区域420可以均匀的洗涤喷淋经过此区域的油烟。
进一步,请结合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集油槽700,所述集油槽700与所述机壳100连接,所述集油槽700位于所述均流网500下方。具体地,集油槽700 位于机壳100的底部,均流网500位于所述集油槽700的上方,均流网500过滤掉的油滴可以流向集油槽700内,以便统一回收处理。
进一步,请结合参照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10 和所述集油槽700均位于在所述机壳100的下端,所述集油槽700位于所述进风口110的后侧;所述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导流板600,所述导流板600位于所述进风口110与所述喷淋结构400之间,所述导流板600的自前向后偏向下延伸至所述集油槽700上方,所述导流板600的前端与所述机壳100的面板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导流板600 的后端与所述机壳100的背板之间具有导风口630,所述导风口630位于所述出风口120与所述进风口110之间,所述导流板600用于将经由所述进风口110进入所述机壳100内的油烟导向所述导风口630。具体地,进风口110和集油槽700均位于机壳100的下端,集油槽700位于进风口110下方偏靠后的位置,进风口110与喷淋结构400之间设有导流板600,导流板600从进风口110一侧位置向后向下倾斜至集油槽700 的上方,油烟从进风口110进入风道后,流向导流板600,导流板600 位于前侧的一端与机壳100密封连接,故油烟沿导流板600向后向下流动至导风口630,改变方向后向上流向均流网500,油烟与导流板600 接触后油烟中的油滴会附着在导流板600上,并沿导流板600向后向下流动,最后汇集在集油槽700内;导流板600朝向均流网500和喷淋结构400的板面设有挡板610,挡板610与导流板600靠近喷淋区域420的板面形成导流槽620,喷淋区域420内的洗涤剂、油滴以及均流网500 上过滤的油滴等液体会落在导流槽620内,并沿导流槽620向后向下流动汇集在集油槽700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流板600,可以初步吸附进入风道内油烟中的油滴,还可以将进入风道的油烟全部导向均流网500下方,而导流槽620还可以将均流网500过滤的油滴以及喷淋区域420的洗涤剂、油滴等液体全部导向集油槽700,以便统一回收处理。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淋结构400、水雾分离器200、静电分离器300,使油烟依次经过喷淋区域420、水雾分离腔270、静电分离腔,不仅将油烟中的油滴溶解吸附,还将油烟中的粉尘颗粒、异味分子净化吸附,使排放到空气中的部分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通过设置隔板220、分离板230提高了水雾分离器200的分离效率和分离率;通过设置导流板600、均流网500、喷淋结构400可以吸附油烟中的油滴,并将其汇集在集油槽700内统一回收处理,另一方面由于油烟被净化处理,油滴、油渍不会积攒在油烟机设备的内部,故而不会对设备本身造成损坏,使设备可以长期处于高净化效果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喷淋结构,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喷淋结构包括喷头,所述喷头朝向所述风道;
水雾分离器,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水雾分离器位于所述喷淋结构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静电分离器,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静电分离器位于所述水雾分离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分离器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水雾分离腔、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水雾分离腔连通,所述水雾分离腔与所述风道连通;
分离板,安装于所述水雾分离腔道内,所述分离板的板面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呈夹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分离器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水雾分离腔内,所述隔板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气口,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气口,两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具有间隙,两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水雾分离通道,所述水雾分离通道与所述风道连通,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进气口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隔板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分离板连接在所述隔板的板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包括位于同一所述水雾分离通道内的多个第一分离板和多个第二分离板,所述第一分离板和所述第二分离板分别位于两相邻所述隔板;
同一所述水雾分离通道内,多个所述第一分离板和多个所述第二分离板在所述水雾分离通道的延伸方向上交错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分离器包括:
第二壳体,形成有静电分离腔,所述静电分离腔与所述风道连通;
高压静电分离装置,位于所述静电分离腔内,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用以电离油烟;
低压静电装置,位于所述静电分离腔腔内,且位于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低压静电装置用以净化被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电离的油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静电分离装置包括:放电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相邻两所述导风板之间形成有高压静电分离通道,所述放电板设置在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内,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连通所述风道;
所述低压静电装置包括多个低压电极板,相邻两所述低压电极板之间形成有低压静电净化通道,所述低压静电装置位于所述高压静电装置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低压静电净化通道连通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所述出风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静电分离通道与所述低压静电净化通道延伸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均流网,所述均流网位于所述风道内,且所述均流网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喷淋结构之间,所述均流网具有多个均流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与所述机壳连接,所述集油槽位于所述均流网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集油槽均位于在所述机壳的下端,所述集油槽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后侧;
所述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喷淋结构之间,所述导流板的自前向后偏向下延伸至所述集油槽上方,所述导流板的前端与所述机壳的面板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后端与所述机壳的背板之间具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导流板用于将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内的油烟导向所述导风口。
CN201921851567.4U 2019-10-30 2019-10-30 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Active CN211302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567.4U CN211302513U (zh) 2019-10-30 2019-10-30 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567.4U CN211302513U (zh) 2019-10-30 2019-10-30 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2513U true CN211302513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6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1567.4U Active CN211302513U (zh) 2019-10-30 2019-10-30 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2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17661A (en) Electronic air cleaner
JP4894739B2 (ja) 湿式電気集塵機
WO1990012649A1 (en) Arrangement for cleaning ventilation air polluted with paint particles
CN104994960A (zh) 集尘器、集尘系统,及集尘方法
CN203389754U (zh) 一种油烟机用电极场板油烟分离装置
US8608838B2 (en) Tubing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11714992A (zh) 一种迷宫式漆雾过滤器
CN108654288A (zh) 一种定型机废气净化装置
CN110116050A (zh) 一种复合净化器
CN107051740A (zh) 建筑施工用立式方管湿式电除尘器
CN211302513U (zh) 湿式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设备
CN106196556A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模块及其实现方法
CN207413063U (zh) 一种复合式除油烟装置
CN109028288B (zh) 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净化方法
CN208711324U (zh) 亚微米水膜除尘器
CN108525455A (zh) 亚微米水膜除尘器
JP2012090671A (ja) 空気浄化装置
CN210993470U (zh) 一种水层吸附除尘结构及烘干系统
KR100561550B1 (ko) 정전분사세정집진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7056785U (zh) 建筑施工用立式方管湿式电除尘器
CN207913433U (zh) 一种具有z形风道的矿用滤网湿式除尘装置
CN206771531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06935577U (zh) 一种复合式金属网阳极板电除尘器
KR940001416B1 (ko) 밴츄리형 습식전기 집진기
JP2007301457A (ja) 静電集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