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8503U - 联轴器易拆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联轴器易拆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8503U
CN211288503U CN201922286350.XU CN201922286350U CN211288503U CN 211288503 U CN211288503 U CN 211288503U CN 201922286350 U CN201922286350 U CN 201922286350U CN 211288503 U CN211288503 U CN 211288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haft
transition sleeve
transition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63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万成
赵学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2863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8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8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8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联轴器易拆装结构,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本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包括联轴器、过渡套、轴、轴套和锁紧螺母;联轴器的内孔装配过渡套,轴装配轴套的内孔;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过渡套的内径逐渐变大;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轴套的外径逐渐变大;过渡套的内表面与轴套的外表面配合,轴套的末端设置外螺纹,外螺纹上装配锁紧螺母;过渡套的一端面开设有注油口,过渡套的内部开设有注油孔道,过渡套的内表面开设有出油口,注油口经注油孔道连通出油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联轴器与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Description

联轴器易拆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轴器易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联轴器安装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即联轴器内孔与轴的配合公差采用过盈或过渡配合。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连接可靠。但也存在安装与拆卸困难的缺点。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以下弊端:1、安装联轴器时,需要将联轴器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顺利安装;尤其是较大规格的联轴器,尤为费时费力。2、限于现场条件,加热联轴器时,经常使用火焰喷烤,会破坏联轴器表面防锈处理层,导致联轴器容易生锈。3、拆卸联轴器时,由于加热方式(火焰喷烤)所限,联轴器不易加热到所需温度,使得联轴器拆卸困难;严重时,只能将联轴器报废。4、安装联轴器操作时,为使联轴器安装到位,有时不得不撞击联轴器,容易造成轴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器易拆装结构,便于联轴器与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包括联轴器、过渡套、轴、轴套和锁紧螺母;
联轴器的内孔装配过渡套,轴装配轴套的内孔;
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过渡套的内径逐渐变大;
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轴套的外径逐渐变大;
过渡套的内表面与轴套的外表面配合,轴套的末端设置外螺纹,外螺纹上装配锁紧螺母;
过渡套的一端面开设有注油口,过渡套的内部开设有注油孔道,过渡套的内表面开设有出油口,注油口经注油孔道连通出油口。
优选的,所述出油口设置为环形槽,环形槽布置于过渡套的内表面。
优选的,过渡套的左端面开设注油口,出油口靠近过渡套的右端。
优选的,过渡套的内表面与轴套的外表面配合形成配合锥面,配合锥面的锥度为1:8。
优选的,联轴器的内孔与过渡套采用过盈配合装配为一体。
优选的,轴与轴套的内孔采用过盈配合装配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可克服联轴器传统连接方式带来的安装、拆卸困难缺点,使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易行;可有效的杜绝野蛮操作,保护设备,避免损坏联轴器、轴承等部件;节省安装、拆卸的操作时间,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联轴器易拆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联轴器易拆装结构中过渡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包括联轴器1、过渡套2、轴3、轴套4和锁紧螺母5。
联轴器1的内孔装配过渡套2,联轴器1的内孔与过渡套2采用过盈配合装配为一体。联轴器1与过渡套2安装后不拆卸。轴3装配轴套4的内孔,轴3与轴套4的内孔采用过盈配合装配为一体。轴3与轴套4安装后也不拆卸。
图1中,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过渡套2的内径逐渐变大;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轴套4的外径逐渐变大。过渡套2的内表面与轴套4的外表面配合形成配合锥面,配合锥面的锥度为1:8。配合锥面的锥度为1:8,使得过渡套2与轴套4装配为一体时,增强过渡套2与轴套4间的摩擦力,使过渡套2与轴套4装配牢固,并且,方便过渡套2与轴套4的拆卸。
过渡套2的一端面开设有注油口6,过渡套2的内部开设有注油孔道7,过渡套2的内表面开设有出油口8,注油口6经注油孔道7连通出油口8。出油口8设置为环形槽,环形槽布置于过渡套2的内表面。从注油孔道7流出的液压油可以沿着环形槽较均匀地分布至配合锥面的周向。本实施例中,过渡套2的内径沿从左向右的方向逐渐变大,过渡套2的左半部分较厚,则在过渡套2的左端面开设注油口6,注油孔道7也主要分布于过渡套2的左半部分,出油口8靠近过渡套2的右端。
在安装时,将过渡套2的内表面与轴套4的外表面配合。采用液压缸通过注油口6、注油孔道7及出油口8将液压油输送到配合锥面。利用液压油的油压压强将配合锥面产生微小间隙,减少摩擦阻力,使得安装和拆卸较为容易。同时,由于液压油的存留,使得配合锥面不易生锈,便于拆装。轴套4的末端设置外螺纹,外螺纹上装配锁紧螺母5。将过渡套2与轴套4安装到设计位置后,紧定锁紧螺母5,限制配合锥面的轴向位移,保证安装可靠。在拆卸时,先拆卸锁紧螺母5,向配合锥面注入液压油,稍施加外力,使过渡套2与轴套4拆卸分离。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联轴器、过渡套、轴、轴套和锁紧螺母;
联轴器的内孔装配过渡套,轴装配轴套的内孔;
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过渡套的内径逐渐变大;
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轴套的外径逐渐变大;
过渡套的内表面与轴套的外表面配合,轴套的末端设置外螺纹,外螺纹上装配锁紧螺母;
过渡套的一端面开设有注油口,过渡套的内部开设有注油孔道,过渡套的内表面开设有出油口,注油口经注油孔道连通出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设置为环形槽,环形槽布置于过渡套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渡套的左端面开设注油口,出油口靠近过渡套的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渡套的内表面与轴套的外表面配合形成配合锥面,配合锥面的锥度为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联轴器的内孔与过渡套采用过盈配合装配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易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轴与轴套的内孔采用过盈配合装配为一体。
CN201922286350.XU 2019-12-18 2019-12-18 联轴器易拆装结构 Active CN211288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6350.XU CN211288503U (zh) 2019-12-18 2019-12-18 联轴器易拆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6350.XU CN211288503U (zh) 2019-12-18 2019-12-18 联轴器易拆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8503U true CN211288503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5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6350.XU Active CN211288503U (zh) 2019-12-18 2019-12-18 联轴器易拆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8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6412U (zh) 风电锁紧盘
CN203147123U (zh) 一种空压机用快拆接头
CN201246552Y (zh) 液压系统旋转管接头总成
CN103383029A (zh) 一种管道快接装置
CN202852266U (zh) 涂塑钢管承插式管接头
CN211288503U (zh) 联轴器易拆装结构
CN203756578U (zh) 一种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隔离套
CN202452006U (zh) 石油套管接头
CN202972290U (zh) 一种自锁式管连接结构
CN218427803U (zh) 一种齿轮泵装配用同轴度工装
CN201895201U (zh) 锥面过盈连接联轴节安装装置
CN105436868B (zh) 具有自动泄压功能的轴孔过盈配合装拆用液压推拉器
CN110682248B (zh) 一种叶轮安装工具
CN204664095U (zh) 适用于螺纹连接的防松结构
ITMI20080819A1 (it) Attacco rapido per linee che trasportano aria di sovralimentazione
CN204420400U (zh) 一种油气旋转接头用导向轴套
CN203067449U (zh) 一种组合式货架的管连接接头
CN207583871U (zh) 一种锥形轴联轴器
US11060652B2 (en) Malleable press fittings
CN209960050U (zh) 快捷插入式管道连接器
CN210661094U (zh) 皮带轮装置
CN209614175U (zh) 一种压铸机压射杆连接机构及包含其的压铸机
CN212297991U (zh) 一种热熔承插衬套及管道热熔连接结构
CN105570568A (zh) 一种扣压式管接头
CN210600555U (zh) 一种便于连接供热管道用法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