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5539U -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 Google Patents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5539U
CN211285539U CN201921489272.7U CN201921489272U CN211285539U CN 211285539 U CN211285539 U CN 211285539U CN 201921489272 U CN201921489272 U CN 201921489272U CN 211285539 U CN211285539 U CN 211285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water
storage bin
amphibious
rubb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92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思远
罗雯晔
裴蕾
马苁
钱震
杨超
尹代旺
刘�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892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5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5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55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Collection Vehicl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车轮,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水腔、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第一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粉碎箱,分水腔与粉碎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第一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上设置有助推机构,楔形块和分水腔连接有排水机构,第二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出料仓,出料仓上设置有提升机构,车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清理车在水中清理垃圾时边清理边除去垃圾中的水,减轻垃圾的重量,而且可以将分离后的水统一排出,防止潮湿的垃圾腐烂而影响环境,同时粉碎压缩后的垃圾可以增大清理车的储存量,实现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于湖泊垃圾的清理工作,主要是由工作人员驾驶小船用小网兜清理垃圾。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现有技术中的水中垃圾清理车,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不仅对打捞后的垃圾进行无法进行固液分离,容易增加清理车的重量,而且由于垃圾中残留的水分较多,容易造成腐烂,影响环境,同时夹带水的垃圾体积较大,容易占用垃圾存放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的技术方案,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清理车在水中清理垃圾时边清理边除去垃圾中的水,减轻垃圾的重量,而且可以将分离后的水统一排出,防止潮湿的垃圾腐烂而影响环境,同时粉碎压缩后的垃圾可以增大清理车的储存量,实现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车轮,车体的后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三叶桨,三叶桨连接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车体内,车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控制室和驱动箱,驱动箱的外侧设置有护栏,其特征在于:三叶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水腔、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第一储料仓位于分水腔与第二储料仓之间,第一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粉碎箱,粉碎箱的顶面上设置有防护棚,分水腔与粉碎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粉碎箱内设置有粉碎腔,粉碎腔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粉碎辊,粉碎辊连接驱动箱,第一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上设置有助推机构,楔形块和分水腔连接有排水机构,第一储料仓与第二储料仓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料门,第二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出料仓,出料仓上设置有第二出料门,出料仓上设置有提升机构,出料仓的顶面上设置有顶盖,顶盖的两侧设置有太阳能板,车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通过防护网的设计,可以对三叶桨进行保护,防止水中的垃圾缠绕在三叶桨上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安全性,防止清理车在路面上行驶时造成安全隐患,第二输送机构可以将从水中打捞的垃圾输送至分水腔内,经分水腔将水分离后减轻垃圾的重量,再通过第一输送机构输入粉碎箱内,经粉碎腔中的粉碎辊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并掉入第一储料仓内进行存储,防护棚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粉碎时产生的碎屑飞出,楔形块可以将粉碎后的垃圾导向一侧,便于将垃圾中的水分流入排水机构,通过排水机构可以将过滤后的水统一排出,减轻垃圾的重量,第一储料仓内的垃圾可以在助推机构的作用下经第一出料门进入第二储料仓内进行存储,直至清理完毕后,将清理车驶入垃圾处理中心,通过提升机构将第二储料仓内的垃圾提升至出料仓,经第二出料门使垃圾送出,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太阳能板可以为清理车提供电能。
进一步,分水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第一过滤网的顶面上靠近第一输送机构端部设置有导向板,通过第一过滤网可以将打捞后的垃圾进行固体与液体的一次分离,导向板可以使掉入分水腔内的垃圾直接掉入第一输送机构上,提高垃圾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第一电机,输送带固定连接在分水腔和粉碎腔之间,输送带上等间距设置有弧形导板,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车体内,第一电机通过皮带连接输送带上的主动辊,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主动辊旋转,进而带动输送带匀速移动,通过输送带上的弧形导板将垃圾推入粉碎箱。
进一步,助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螺杆、助推块和推板,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楔形块的一侧,螺杆的顶端连接第二电机,螺杆的底端连接有定位块,助推块套接在螺杆上,且沿螺杆上下移动,推板的底面一端固定连接在助推块上,推板的底面另一端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楔形块另一侧的滑槽上,当第一储料仓内的垃圾堆积到一定高度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进而通过助推块带动推板向上移动,实现将垃圾推入第二储料仓内,滑块和滑槽提高了推板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推板发生倾斜而影响垃圾的输送效果。
进一步,楔形块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可以对粉碎后的固体和液体进行二次分离,进一步减轻垃圾的重量。
进一步,排水机构包括汇流池和集水池,集水池连接在楔形块的下方,且与第一储料仓连通,汇流池位于车体的底部,集水池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汇流池,且第一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分水腔通过第二导管连通汇流池,汇流池的侧面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泵,第一储料仓内的固体和水分离后,水直接流入集水池中,打开单向阀,使集水池内的水经第一导管流入汇流池内,分水池内分离的水经第二导管流入汇流池,当汇流池内的水位达到设定值后,启动排水泵,将汇流池内的水经排水管输出,不仅可以减轻车体的重量,而且可以防止污水长时间停留在汇流池内产生臭气,防止水草等垃圾发生腐烂。
进一步,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升降板,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出料仓的顶面上,升降板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在第一气缸的下方,升降板移动连接在第二储料仓和出料仓内,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带动第一活塞杆向上移动,进而通过升降板带动第二储料仓内的垃圾提升至出料仓,经第二出料门可以将垃圾送出,大大提高了垃圾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第二输送机构包括侧板、横架、托辊、清理辊和输送组件,两个侧板之间通过横架固定连接,托辊均匀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横架通过悬臂连接清理辊,横架的顶面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链连接清理辊,输送组件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侧板通过转动组件连接在车体上,位于靠近车体一侧的托辊转动连接在车体顶面前端的吊耳上,侧板可以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横架提高了两个侧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托辊不仅便于两个侧板之间的连接,而且可以便于输送组件的稳定移动,悬臂提高了清理辊与横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第四电机带动第一传动链转动,进而带动清理辊旋转,实现将水中或陆地上的垃圾扫入输送组件上,相比机械手清理效率更高,操作方便快捷,输送组件可以将垃圾连续输送至分水腔内,转动组件提高了整个第二输送机构转动的稳定性,可以调节第二输送机构与水平面之间的间距,防止清理车从水中上岸时,第二输送机构与地面发生碰撞。
进一步,输送组件包括第五电机、链条和透水输送网,第五电机固定连接在横架的顶面另一侧,两个链条对称设置在透水输送网的两侧,链条通过链轮连接在托辊上,透水输送网上设置有凸条,第五电机通过第二传动链连接位于靠近清理辊一侧的托辊,通过第五电机带动第二传动链和链轮旋转,进而带动托辊旋转,进一步使链条稳定移动,实现透水输送网将垃圾稳定输送至分水腔内,凸条可以增大垃圾与透水输送网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垃圾在输送过程中滑落。
进一步,转动组件包括挡板、平衡板、摆臂和第二气缸,挡板对称设置在平衡板的两侧,且挡板固定连接在侧板上,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平衡板上,摆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车体上,第二气缸转动连接在车体上,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U形架,U形架转动连接在摆臂的中心处,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活塞杆移动,进而通过U形架带动摆臂转动,进一步通过平衡板和挡板带动整个第二输送机构转动,大大提高了第二输送机构使用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防护网的设计,可以对三叶桨进行保护,防止水中的垃圾缠绕在三叶桨上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安全性,防止清理车在路面上行驶时造成安全隐患。
2、第二输送机构可以将从水中打捞的垃圾输送至分水腔内,经分水腔将水分离后减轻垃圾的重量,再通过第一输送机构输入粉碎箱内,经粉碎腔中的粉碎辊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并掉入第一储料仓内进行存储。
3、防护棚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粉碎时产生的碎屑飞出。
4、楔形块可以将粉碎后的垃圾导向一侧,便于将垃圾中的水分流入排水机构,通过排水机构可以将过滤后的水统一排出,减轻垃圾的重量。
5、第一储料仓内的垃圾可以在助推机构的作用下经第一出料门进入第二储料仓内进行存储,直至清理完毕后,将清理车驶入垃圾处理中心,通过提升机构将第二储料仓内的垃圾提升至出料仓,经第二出料门使垃圾送出,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太阳能板可以为清理车提供电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组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控制室;3-驱动箱;4-护栏;5-顶盖;6-太阳能板;7-粉碎箱;8-防护棚;9-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1-车轮;12-三叶桨;13-防护网;14-分水腔;15-输送带;16-弧形导板;17-第一电机;18-第一过滤网;19-导向板;20-粉碎腔;21-粉碎辊;22-第一储料仓;23-楔形块;25-第二电机;26-第一出料门;27-集水池;28-汇流池;29-排水管;30-排水泵;31-第二储料仓;32-出料仓;33-第二出料门;34-第一气缸;35-升降板;36-第一活塞杆;37-第三电机;38-第二过滤网;39-螺杆;40-定位块;41-助推块;42-推板;43-侧板;44-横架;45-悬臂;46-第四电机;47-清理辊;48-托辊;49-链条;50-透水输送网;51-第五电机;52-挡板;53-平衡板;54-摆臂;55-第二气缸;56-第二活塞杆;57-U形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车轮11,车体1的后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三叶桨12,三叶桨12连接第三电机37,第三电机37固定连接在车体1内,车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控制室2和驱动箱3,驱动箱3的外侧设置有护栏4,三叶桨1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13,车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水腔14、第一储料仓22和第二储料仓31,第一储料仓22位于分水腔14与第二储料仓31之间,分水腔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8,第一过滤网18位于第一输送机构9的下方,第一过滤网18的顶面上靠近第一输送机构9端部设置有导向板19,通过第一过滤网18可以将打捞后的垃圾进行固体与液体的一次分离,导向板19可以使掉入分水腔14内的垃圾直接掉入第一输送机构9上,提高垃圾的输送效率。
第一储料仓22的上方设置有粉碎箱7,粉碎箱7的顶面上设置有防护棚8,分水腔14与粉碎箱7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9,第一输送机构9包括输送带15和第一电机17,输送带15固定连接在分水腔14和粉碎腔20之间,输送带15上等间距设置有弧形导板16,第一电机17固定连接在车体1内,第一电机17通过皮带连接输送带15上的主动辊,通过第一电机17带动主动辊旋转,进而带动输送带15匀速移动,通过输送带15上的弧形导板16将垃圾推入粉碎箱7。
粉碎箱7内设置有粉碎腔20,粉碎腔20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粉碎辊21,粉碎辊21连接驱动箱3,第一储料仓22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块23,楔形块23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38,第二过滤网38可以对粉碎后的固体和液体进行二次分离,进一步减轻垃圾的重量,楔形块23上设置有助推机构,助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5、螺杆39、助推块41和推板42,第二电机25固定连接在楔形块的一侧,螺杆39的顶端连接第二电机25,螺杆39的底端连接有定位块40,助推块41套接在螺杆39上,且沿螺杆39上下移动,推板42的底面一端固定连接在助推块41上,推板42的底面另一端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楔形块另一侧的滑槽上,当第一储料仓22内的垃圾堆积到一定高度后,通过第二电机25带动螺杆39旋转,进而通过助推块41带动推板42向上移动,实现将垃圾推入第二储料仓31内,滑块和滑槽提高了推板42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推板42发生倾斜而影响垃圾的输送效果。
楔形块23和分水腔14连接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汇流池28和集水池27,集水池27连接在楔形块23的下方,且与第一储料仓22连通,汇流池28位于车体1的底部,集水池27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汇流池28,且第一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分水腔14通过第二导管连通汇流池28,汇流池28的侧面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9,排水管29上设置有排水泵30,第一储料仓22内的固体和水分离后,水直接流入集水池27中,打开单向阀,使集水池27内的水经第一导管流入汇流池28内,分水池内分离的水经第二导管流入汇流池28,当汇流池28内的水位达到设定值后,启动排水泵30,将汇流池28内的水经排水管29输出,不仅可以减轻车体1的重量,而且可以防止污水长时间停留在汇流池28内产生臭气,防止水草等垃圾发生腐烂。
第一储料仓22与第二储料仓31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料门26,第二储料仓31的上方设置有出料仓32,出料仓32上设置有第二出料门33,出料仓32上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气缸34和升降板35,第一气缸34固定连接在出料仓32的顶面上,升降板35通过第一活塞杆36连接在第一气缸34的下方,升降板35移动连接在第二储料仓31和出料仓32内,通过第一气缸34带动带动第一活塞杆36向上移动,进而通过升降板35带动第二储料仓31内的垃圾提升至出料仓32,经第二出料门33可以将垃圾送出,大大提高了垃圾的输送效率,出料仓32的顶面上设置有顶盖5,顶盖5的两侧设置有太阳能板6。
车体1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0包括侧板43、横架44、托辊48、清理辊47和输送组件,两个侧板43之间通过横架44固定连接,托辊48均匀设置在两个侧板43之间,横架44通过悬臂45连接清理辊47,横架44的顶面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机46,第四电机46通过第一传动链连接清理辊47,输送组件连接在两个侧板43之间,侧板43通过转动组件连接在车体1上,位于靠近车体1一侧的托辊48转动连接在车体1顶面前端的吊耳上,侧板43可以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横架44提高了两个侧板4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托辊48不仅便于两个侧板43之间的连接,而且可以便于输送组件的稳定移动,悬臂45提高了清理辊47与横架4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第四电机46带动第一传动链转动,进而带动清理辊47旋转,实现将水中或陆地上的垃圾扫入输送组件上,相比机械手清理效率更高,操作方便快捷,输送组件可以将垃圾连续输送至分水腔14内,转动组件提高了整个第二输送机构10转动的稳定性,可以调节第二输送机构10与水平面之间的间距,防止清理车从水中上岸时,第二输送机构10与地面发生碰撞。
输送组件包括第五电机51、链条49和透水输送网50,第五电机51固定连接在横架44的顶面另一侧,两个链条49对称设置在透水输送网50的两侧,链条49通过链轮连接在托辊48上,透水输送网50上设置有凸条,第五电机51通过第二传动链连接位于靠近清理辊47一侧的托辊48,通过第五电机51带动第二传动链和链轮旋转,进而带动托辊48旋转,进一步使链条49稳定移动,实现透水输送网50将垃圾稳定输送至分水腔14内,凸条可以增大垃圾与透水输送网5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垃圾在输送过程中滑落。
转动组件包括挡板52、平衡板53、摆臂54和第二气缸55,挡板52对称设置在平衡板53的两侧,且挡板52固定连接在侧板43上,摆臂5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平衡板53上,摆臂5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车体1上,第二气缸55转动连接在车体1上,第二气缸55通过第二活塞杆56连接U形架57,U形架57转动连接在摆臂54的中心处,通过第二气缸55带动第二活塞杆56移动,进而通过U形架57带动摆臂54转动,进一步通过平衡板53和挡板52带动整个第二输送机构10转动,大大提高了第二输送机构10使用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通过防护网13的设计,可以对三叶桨12进行保护,防止水中的垃圾缠绕在三叶桨12上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安全性,防止清理车在路面上行驶时造成安全隐患,第二输送机构10可以将从水中打捞的垃圾输送至分水腔14内,经分水腔14将水分离后减轻垃圾的重量,再通过第一输送机构9输入粉碎箱7内,经粉碎腔20中的粉碎辊21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并掉入第一储料仓22内进行存储,防护棚8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粉碎时产生的碎屑飞出,楔形块23可以将粉碎后的垃圾导向一侧,便于将垃圾中的水分流入排水机构,通过排水机构可以将过滤后的水统一排出,减轻垃圾的重量,第一储料仓22内的垃圾可以在助推机构的作用下经第一出料门26进入第二储料仓31内进行存储,直至清理完毕后,将清理车驶入垃圾处理中心,通过提升机构将第二储料仓31内的垃圾提升至出料仓32,经第二出料门33使垃圾送出,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太阳能板6可以为清理车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组件调节第二输送机构的高度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室控制车轮转动,将清理车驶入河边,当车体进入水中后,启动第三电机,通过三叶桨的旋转带动清理车前进,在转向时控制两个第三电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通过差速同向旋转实现车体在水中转弯;待车体进入水中后,通过转动组件将第二输送机构向下转动至设定的角度位置,启动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使水中的垃圾经清理辊和第二输送机构输送至车体的分水腔中,通过分水腔实现垃圾与水的一次分离;然后通过第一输送机构将分离后垃圾输送至粉碎箱中,经粉碎腔内的粉碎辊将垃圾进行粉碎,并掉入第一储料仓内,粉碎后垃圾中的水流入集水池中,集水池和分水腔中的水经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流入汇流池中,再由排水泵将水经排水管输出;粉碎后的垃圾在助推机构的作用下经第一出料门进入第二储料仓内,待整个清理工作结束后,通过提升机构将垃圾经出料仓内的第二出料门送出,实现自动化操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车轮,所述车体的后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三叶桨,所述三叶桨连接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内,所述车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控制室和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外侧设置有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叶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所述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水腔、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所述第一储料仓位于所述分水腔与所述第二储料仓之间,所述第一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顶面上设置有防护棚,所述分水腔与所述粉碎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粉碎箱内设置有粉碎腔,所述粉碎腔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粉碎辊,所述粉碎辊连接所述驱动箱,所述第一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上设置有助推机构,所述楔形块和所述分水腔连接有排水机构,所述第一储料仓与所述第二储料仓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料门,所述第二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出料仓,所述出料仓上设置有第二出料门,所述出料仓上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出料仓的顶面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两侧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网的顶面上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端部设置有导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第一电机,所述输送带固定连接在所述分水腔和所述粉碎腔之间,所述输送带上等间距设置有弧形导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内,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输送带上的主动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螺杆、助推块和推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楔形块的一侧,所述螺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螺杆的底端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助推块套接在所述螺杆上,且沿所述螺杆上下移动,所述推板的底面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助推块上,所述推板的底面另一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楔形块另一侧的滑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汇流池和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连接在所述楔形块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储料仓连通,所述汇流池位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集水池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汇流池,且所述第一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分水腔通过第二导管连通所述汇流池,所述汇流池的侧面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升降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仓的顶面上,所述升降板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下方,所述升降板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储料仓和所述出料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侧板、横架、托辊、清理辊和输送组件,两个所述侧板之间通过所述横架固定连接,所述托辊均匀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横架通过悬臂连接所述清理辊,所述横架的顶面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链连接所述清理辊,所述输送组件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侧板通过转动组件连接在所述车体上,位于靠近所述车体一侧的所述托辊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顶面前端的吊耳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五电机、链条和透水输送网,所述第五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架的顶面另一侧,两个所述链条对称设置在所述透水输送网的两侧,所述链条通过链轮连接在所述托辊上,所述透水输送网上设置有凸条,所述第五电机通过第二传动链连接位于靠近所述清理辊一侧的所述托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挡板、平衡板、摆臂和第二气缸,所述挡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平衡板的两侧,且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平衡板上,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气缸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U形架,所述U形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摆臂的中心处。
CN201921489272.7U 2019-09-08 2019-09-08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85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272.7U CN211285539U (zh) 2019-09-08 2019-09-08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272.7U CN211285539U (zh) 2019-09-08 2019-09-08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5539U true CN211285539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3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927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85539U (zh) 2019-09-08 2019-09-08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55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6973A (zh) * 2020-10-16 2021-01-05 西北大学 一种城市规划用河道垃圾清理环保设备
CN114855732A (zh) * 2022-05-13 2022-08-05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水生浮游植物清理装置
WO2022198356A1 (zh) * 2021-03-21 2022-09-29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漂浮垃圾处理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6973A (zh) * 2020-10-16 2021-01-05 西北大学 一种城市规划用河道垃圾清理环保设备
WO2022198356A1 (zh) * 2021-03-21 2022-09-29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漂浮垃圾处理设备
CN114855732A (zh) * 2022-05-13 2022-08-05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水生浮游植物清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85539U (zh)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CN109944286B (zh) 一种环保清污系统
CN110328212B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
CN102974531B (zh) 土壤净化分离机
KR101052760B1 (ko) 화물차량을 이용한 도로청소차
CN109909053A (zh) 一种砂石分离清洗设备
CN211113400U (zh) 一种园林落叶收集装置
CN210216268U (zh) 道路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
CN205188921U (zh) 一种浮萍收集压缩遥控风扇艇
CN115478507B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工地清理机器人及其清理方法
CN108118657B (zh) 一种道路积雪铲除设备
CN110201973B (zh) 一种适用于垃圾渗滤液耦合净化的废液收集输送装置
CN212426921U (zh) 一种市政用路面清扫装置
CN210794486U (zh)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转运车
CN212356965U (zh) 一种污泥处理罐
CN220590321U (zh) 一种带有滤水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CN106001069B (zh) 废柑橘处理成套设备及工艺
CN205816389U (zh) 废柑橘处理成套设备
CN214191152U (zh) 一种便于卸料排废垃圾车
CN205369846U (zh) 一种建筑砂灰垃圾清理机
CN220658552U (zh) 一种海藻酸钠生产用预处理装置
CN217957877U (zh) 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铡草机出料结构
CN219569144U (zh) 一种防堵塞的园林给排水装置
CN217759061U (zh) 一种高效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20888583U (zh)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