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0223U - 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0223U
CN211280223U CN201921763745.8U CN201921763745U CN211280223U CN 211280223 U CN211280223 U CN 211280223U CN 201921763745 U CN201921763745 U CN 201921763745U CN 211280223 U CN211280223 U CN 211280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ink
fixedly connected
pip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37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泉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cheng Xinyu Packaging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cheng Xinyu Packagi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cheng Xinyu Packaging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cheng Xinyu Packagi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37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0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0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02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螺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墨管,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的底部贯穿第一壳体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第一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水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不具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保温和过滤的功能,当印刷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由于油墨温度太低,油墨表面的张力和粘度就会很大,油墨流动性变差,从而导致印刷机发生流墨、露白和飞墨等质量事故,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印刷供墨技术领域,具体为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在对产品进行印刷加工时,起供墨功能的供墨辊在供墨系统中占据最首要的位置,一般印刷时的工作温度为三十摄氏度左右,随着油墨温度的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和粘度就会相应增大,现有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不具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保温和过滤的功能,当印刷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由于油墨温度太低,油墨表面的张力和粘度就会很大,油墨流动性变差,从而导致印刷机发生流墨、露白和飞墨等质量事故,影响印刷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具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保温和过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不具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保温和过滤的功能,当印刷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由于油墨温度太低,油墨表面的张力和粘度就会很大,油墨流动性变差,从而导致印刷机发生流墨、露白和飞墨等质量事故,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螺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墨管,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的底部贯穿第一壳体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第一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水管,所述水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第一壳体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管的底部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腔,所述水泵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加热弯管,所述加热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外部并与水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壳体右侧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油墨泵,所述第一油墨泵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油墨泵出水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远离第一油墨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油墨盒,所述油墨盒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头,所述油墨盒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面的底部与第二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漏斗,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第一壳体右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油墨泵,所述第二油墨泵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右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二油墨泵进水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远离第二油墨泵的一端与第二壳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料管,第一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料管,第二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正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背面与过滤板的正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正面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机、加热丝、水泵、第一油墨泵和第二油墨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液位窗,液位窗的表面喷涂有刻度线,所述第一壳体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水箱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阀门。
优选的,所述油墨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喷头位于框体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电机转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电机转轴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螺栓、加墨管、电机、转杆、搅拌杆、水箱、加水管、加热丝、水泵、加热弯管、第一油墨泵、第一输送管、油墨盒、喷头、固定板、漏斗、过滤板、第二油墨泵和第二输送管进行配合,具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保温和过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不具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保温和过滤的功能,当印刷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由于油墨温度太低,油墨表面的张力和粘度就会很大,油墨流动性变差,从而导致印刷机发生流墨、露白和飞墨等质量事故,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座,增大支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第一排料管、第一阀门、第二排料管和第二阀门,及时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废油墨进行排出,通过设置连接板和螺栓,方便对过滤板进行清理或更换,通过设置液位窗和刻度线,方便观察水箱内的水位,并通过加水管往水箱内进行注水,通过设置排污管和第三阀门,将水箱内腔的污水和污泥及时的进行排出,通过设置框体,防止喷头喷洒油墨时往四周飞溅,散落在地面上,不能很好的通过漏斗进入到第二壳体内,造成油墨的浪费,通过设置通孔,使电机转轴在转动时不受到第一壳体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与连接板连接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弯管与第一壳体连接右视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螺栓、4加墨管、5电机、6转杆、7搅拌杆、8水箱、9加水管、10加热丝、11水泵、12加热弯管、13第一油墨泵、14第一输送管、15油墨盒、16喷头、17固定板、18漏斗、19过滤板、20第二油墨泵、21第二输送管、22支腿、23连接板、2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螺栓3、加墨管4、电机5、转杆6、搅拌杆7、水箱8、加水管9、加热丝10、水泵11、加热弯管12、第一油墨泵13、第一输送管14、油墨盒15、喷头16、固定板17、漏斗18、过滤板19、第二油墨泵20、第二输送管21、支腿22、连接板23、控制器2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螺栓3,第一壳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墨管4,第一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转轴的底部贯穿第一壳体1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6,转杆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第一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8,水箱8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水管9,水箱8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丝10,第一壳体1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水泵11,水泵11出水管的底部贯穿水箱8并延伸至水箱8的内腔,水泵11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加热弯管12,加热弯管12远离水泵11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外部并与水箱8的底部固定连通,第一壳体1右侧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油墨泵13,第一油墨泵13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第一油墨泵13出水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14,第一输送管14远离第一油墨泵1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油墨盒15,油墨盒15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头16,油墨盒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正面的底部与第二壳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漏斗18,第二壳体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过滤板19,第一壳体1右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油墨泵20,第二油墨泵20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通,第二油墨泵20进水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21,第二输送管21的远离第二油墨泵20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2,支腿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第一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料管,第一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料管,第二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通过设置支座,增大支腿2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第一排料管、第一阀门、第二排料管和第二阀门,及时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的废油墨进行排出,第二壳体2的正面通过螺栓3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的背面与过滤板19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板23和螺栓3,方便对过滤板19进行清理或更换,第一壳体1正面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4,控制器24分别与电机5、加热丝10、水泵11、第一油墨泵13和第二油墨泵20电性连接,水箱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液位窗,液位窗的表面喷涂有刻度线,第一壳体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察窗,通过设置液位窗和刻度线,方便观察水箱8内的水位,并通过加水管9往水箱8内进行注水,水箱8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阀门,通过设置排污管和第三阀门,将水箱8内腔的污水和污泥及时的进行排出,油墨盒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体,喷头16位于框体的内腔,通过设置框体,防止喷头16喷洒油墨时往四周飞溅,散落在地面上,不能很好的通过漏斗18进入到第二壳体2内,造成油墨的浪费,第一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电机5转轴相适配的通孔,电机5转轴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通过设置通孔,使电机5转轴在转动时不受到第一壳体1的影响,通过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螺栓3、加墨管4、电机5、转杆6、搅拌杆7、水箱8、加水管9、加热丝10、水泵11、加热弯管12、第一油墨泵13、第一输送管14、油墨盒15、喷头16、固定板17、漏斗18、过滤板19、第二油墨泵20和第二输送管21进行配合,具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保温和过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不具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保温和过滤的功能,当印刷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由于油墨温度太低,油墨表面的张力和粘度就会很大,油墨流动性变差,从而导致印刷机发生流墨、露白和飞墨等质量事故,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
使用时,当需要对油墨进行加热时,控制器24控制加热丝10的发热对水箱8内的水进行加热,控制器24控制水泵11和电机5的运行,水泵11的运行将水箱8内加热的水依次通过加热弯管12和水泵11回流到水箱8的内腔进行循环,当水通过加热弯管12时对第一壳体1内腔的油墨进行加热,电机5转轴的转动带动转杆6和搅拌杆7的转动对油墨进行搅拌,使油墨受热的更加均匀,控制器24控制第一油墨泵13的运行,第一油墨泵13的运行将第一壳体1内的油墨依次通过第一油墨泵13和第一输送管14进入到油墨盒15内,进入到油墨盒15的油墨通过喷头16对印刷辊进行喷洒,从印刷辊滴落的油墨通过漏斗18收集进入到第二壳体2内通过过滤板19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油墨进入到第二壳体2内腔底部,控制器24控制第二油墨泵20的运行,第二油墨泵20的运行,将第二壳体2内腔底部的油墨依次通过第二油墨泵20和第二输送管21进入到第一壳体1内,从而实现环保印刷循环供墨。
综上所述:该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通过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螺栓3、加墨管4、电机5、转杆6、搅拌杆7、水箱8、加水管9、加热丝10、水泵11、加热弯管12、第一油墨泵13、第一输送管14、油墨盒15、喷头16、固定板17、漏斗18、过滤板19、第二油墨泵20和第二输送管21进行配合,解决了现有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不具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保温和过滤的功能,当印刷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由于油墨温度太低,油墨表面的张力和粘度就会很大,油墨流动性变差,从而导致印刷机发生流墨、露白和飞墨等质量事故,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螺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墨管(4),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转轴的底部贯穿第一壳体(1)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8),所述水箱(8)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水管(9),所述水箱(8)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丝(10),所述第一壳体(1)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出水管的底部贯穿水箱(8)并延伸至水箱(8)的内腔,所述水泵(11)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加热弯管(12),所述加热弯管(12)远离水泵(11)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外部并与水箱(8)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右侧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油墨泵(13),所述第一油墨泵(13)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油墨泵(13)出水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14),所述第一输送管(14)远离第一油墨泵(1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油墨盒(15),所述油墨盒(15)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头(16),所述油墨盒(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正面的底部与第二壳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漏斗(18),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过滤板(19),所述第一壳体(1)右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油墨泵(20),所述第二油墨泵(20)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二油墨泵(20)进水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21),所述第二输送管(21)的远离第二油墨泵(20)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2),所述支腿(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料管,第一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料管,第二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正面通过螺栓(3)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的背面与过滤板(19)的正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正面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4),所述控制器(24)分别与电机(5)、加热丝(10)、水泵(11)、第一油墨泵(13)和第二油墨泵(2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液位窗,液位窗的表面喷涂有刻度线,所述第一壳体(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盒(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喷头(16)位于框体的内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电机(5)转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电机(5)转轴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
CN201921763745.8U 2019-10-18 2019-10-18 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80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3745.8U CN211280223U (zh) 2019-10-18 2019-10-18 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3745.8U CN211280223U (zh) 2019-10-18 2019-10-18 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0223U true CN211280223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3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374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80223U (zh) 2019-10-18 2019-10-18 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022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6301A (zh) * 2020-09-25 2020-11-2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多彩油墨盒
CN113696633A (zh) * 2021-07-30 2021-11-26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恒温二级墨盒
CN114851705A (zh) * 2022-05-24 2022-08-05 湖南北罗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51705B (zh) * 2022-05-24 2024-05-31 湖南北罗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6301A (zh) * 2020-09-25 2020-11-2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多彩油墨盒
CN111976301B (zh) * 2020-09-25 2021-12-21 北京东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多彩油墨盒
CN113696633A (zh) * 2021-07-30 2021-11-26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恒温二级墨盒
CN114851705A (zh) * 2022-05-24 2022-08-05 湖南北罗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51705B (zh) * 2022-05-24 2024-05-31 湖南北罗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80223U (zh) 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CN216224361U (zh) 一种制备丙酰乙酸甲酯的反应装置
CN214984182U (zh) 一种环保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CN215046463U (zh) 一种浓缩饲料生产用刮板输送机
CN216911192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自动清洗机
CN105854768A (zh) 一种集成式反应釜
CN114272782A (zh) 一种光伏银浆用搅拌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6995976U (zh) 一种反冲洗式煤化工用过滤装置
CN216405112U (zh)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过程的混凝土喷射装置
CN211275758U (zh) 一种粘度控制器壳体自动清洗装置
CN211358794U (zh) 一种生产3,4-乙烯二氧噻吩的搪玻璃酸析釜
CN211133914U (zh) 一种树脂生产用反应装置
CN209752889U (zh) 一种粗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精制装置
CN107842375B (zh) 用于隧道养护的泥沙喷涂装置
CN220610244U (zh) 一种纳米孔cof制备用的加热搅拌器
CN220737380U (zh) 一种溶解装置
CN215232717U (zh) 一种袋式过滤器的清洁装置
CN216268201U (zh) 基于半自动印刷台用的辅助印刷组件
CN219324392U (zh) 一种隔离剂浸泡装置
CN215962171U (zh) 氨基酸真空浓缩提取装置
CN214873575U (zh) 一种用于薄膜的印刷机供墨装置
CN212902263U (zh) 一种破乳剂真空烘干装置
CN217894138U (zh) 一种螺旋散热式上料系统
CN220591010U (zh) 一种可升降反应釜清洗装置
CN215902438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