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9931U - 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9931U
CN211269931U CN201921302231.2U CN201921302231U CN211269931U CN 211269931 U CN211269931 U CN 211269931U CN 201921302231 U CN201921302231 U CN 201921302231U CN 211269931 U CN211269931 U CN 211269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heating tube
heat
hea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22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王国海
庞加伟
张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22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9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9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9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炒菜机中发热盘发热不均匀的缺陷。炒菜机包括发热盘,发热盘包括基体、底部发热管和侧部发热管,底部发热管设置在基体的底部,侧部发热管设置在基体的侧壁上,底部发热管和侧部发热管均呈断环状,底部发热管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侧部发热管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由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错位设置,缩短了第一开口和侧部发热管以及第二开口和底部发热管的导热行程,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的基体能够较为迅速的得到热量补充,减轻发热盘发热不均匀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炒菜机的发热盘包括基体和发热管,基体包括圆板状的底部和合围在底部端缘的侧壁,发热管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底部发热管,设置在侧壁的侧部发热管,这样形成双发热管的发热盘。底部发热管和侧部发热管都呈断环状,底部发热管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侧部发热管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为了底部发热管和侧部发热管的导线布置的便利性,现有技术中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应设置,这样就导致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应的位置上不具有发热管,使得发热盘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对应位置温度远低于其它部位,发热盘发热不均匀,容易出现炒菜机的内胆受热不均匀,不利于炒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炒菜机中发热盘发热不均匀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包括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包括基体、底部发热管和侧部发热管,所述底部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底部,所述侧部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侧壁上,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侧部发热管均呈断环状,所述底部发热管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所述侧部发热管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错位设置。这样第一开口和侧部发热管对应设置,第二开口和底部发热管对应设置,缩短了第一开口和侧部发热管以及第二开口和底部发热管的导热行程,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的基体能够较为迅速的得到热量补充,减轻发热盘发热不均匀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错位180°。这样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距离最远,减少不产生热量区域的协同,提高发热盘发热的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错位90°。这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错位设置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优选的,所述底部发热管的第一端和所述侧部发热管的第二端对应设置,所述底部发热管的第二端和所述侧部发热管的第一端之间间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这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错位设置的第三种实现方式。
优选的,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基体的底部钎焊固定,所述侧部发热管和所述基体的侧壁钎焊固定。钎焊能够避免底部发热管、侧部发热管和基体熔化,保证底部发热管、侧部发热管和基体完整性的情况下实现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部发热管的两端部向下弯折。这样底部发热管的导线不容易触碰到基体,减少导线因高温损坏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底部发热管具有贴合在所述基体上的导热面和背向所述基体的外端面,所述侧部发热管具有贴合在所述基体的导热面和背向所述基体的外端面,所述导热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外端面。较大面积的导热面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和热均匀性,同等烹饪要求下,降低发热盘的耐温需求。
优选的,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侧部发热管的横截面呈梯形,梯形长底边所在面为导热面。梯形截面的发热管能够增加导热接触面,减小散热面积,并使得发热管具有较大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基体的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固定架和感温探头,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基体的底部,所述感温探头抵在所述基体的底部或部分嵌入所述基体的底部。固定架能够保证温度传感器固定的稳定性,保持温度传感器探测点的统一性,提高炒菜机对烹饪程序控制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基体的底部具有向下凸起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具有螺纹,所述固定架上具有通孔,所述固定架通过穿过所述通孔并旋入所述固定柱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基体上。固定柱能够增加螺孔的长度,增加螺钉和螺孔的咬合长度,提高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由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错位设置,缩短了第一开口和侧部发热管以及第二开口和底部发热管的导热行程,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的基体能够较为迅速的得到热量补充,减轻发热盘发热不均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炒菜机中发热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炒菜机中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100、基体;110、固定柱;200、底部发热管;210、第一开口;220、热端;230、第一侧端;240、第二侧端;250、导热面;260、外端面;300、侧部发热管;310、第二开口;400、温度传感器;410、固定架;420、感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如图1-2所示,包括发热盘,发热盘包括基体100和发热管,其中基体100包括呈圆盘形的底部以及合围在底部端缘的侧壁,发热管包括底部发热管200和侧部发热管300,底部发热管200固定在基体100的底部,侧部发热管300固定在基体100的侧壁上。底部发热管200可以通过支座间接地固定在基体100的底部,本实施例以底部发热管200直接固定在基体100的底部为例。这样具有底部发热管200和侧部发热管300的炒菜机就形成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底部发热管200和侧部发热管300能够通电发热,发热后的底部发热管200和侧部发热管300将热量传导给基体100,热量在基体100上扩散,形成发热较为均匀的发热盘,发热盘再将热量传递给置于其内的内胆,实现对内胆中食物的烹饪。
底部发热管200和侧部发热管300均呈断环状,底部发热管200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210,侧部发热管300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310。由于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不具有发热管,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处的温度就会较低,将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所在位置称为冷端,远离冷端的发热管位置称为热端220,即冷端的相对端为热端220,冷端和热端220之间的发热管包括第一侧端230和第二侧端240。
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错位设置,即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在竖直方向上不对应也不具有交叠。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的错位角度可以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相互错位90°,第一开口210的中点和发热盘中心轴线的连线为第一参考线,第二开口310的中点和发热盘中心轴线的连线为第二参考线,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相互错位90°即为第一参考线和第二参考线的夹角为90°,此时第一开口210对应侧部发热管300的第一侧端230,第二开口310对应底部发热管200的第二侧端240。再例如,底部发热管200的第一端和侧部发热管300的第二端对应设置,底部发热管200的第二端和侧部发热管300的第一端之间间隔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这种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的错位方式即为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紧挨着的情况。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相互错位180°,此时第一参考线和第二参考的夹角为180°,第一开口210对应侧部发热管300的热端220设置,第二开口310对应底部发热管200的热端220设置,即底部发热管200和侧部发热管300相互之间以冷端对应热端220的方式进行设置,这样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310距离最远,最大限度减轻两处不产生热量的冷端的协同,提高发热盘发热的均匀性。
对于第一开口210所处的基体100位置来说,由于侧部发热管300的热端220和第一开口210距离较近,侧部发热管300的热端220产生的热量能够较快捷地补充到第一开口210处,同时,侧部发热管300的第一侧端230和第二侧端240产生的热量能够对第一开口210处进行辅助补充;同样,对于第二开口310所处的基体100位置来说,由于底部发热管200的热端220和第二开口310距离较近,底部发热管200的热端220产生的热量能够较快捷地补充到第二开口310处,同时,底部发热管200的第一侧端230和第二侧端240产生的热量能够对第二开口310处进行辅助补充,这样就能够较好地减轻发热盘发热不均匀的情况。
侧部发热管300和基体100、底部发热管200和基体100可以通过熔焊的方式焊接。本实施例中,侧部发热管300和基体100的侧壁钎焊固定,底部发热管200和基体100钎焊固定。钎焊加热温度较低,对底部发热管200、侧部发热管300和基体100的材料耐温性要求低,可以利用较低成本的材料制成,例如,底部发热管200、侧板发热管和基体100都可以采用铝制成。钎焊接头光滑平整,有利于发热盘的受热均匀性,钎焊造成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小、变形小,焊接固定位置更加精确。钎焊即可以焊接同种金属,也可以焊接异种金属,对底部发热管200、侧部发热管300和基体100的厚度差无严格限制,便于发热盘的制作,提高配件的适配能力。钎焊便于侧部发热管300和基体100、底部发热管200和基体100同时焊接,焊接效率较高,加工简单,工序较少。钎焊能够避免侧部发热管300、底部发热管200和基体100熔化,保证侧部发热管300和基体100以及底部发热管200和基体100完整性的情况下实现固定。
如图2所示,底部发热管200的两端部向下弯折,这样导线不容易触碰到基体100,减少导线因高温损坏的可能。
底部发热管200具有贴合在基体100上的导热面250和背向基体100的外端面260,导热面250和基体100贴合能够提高接触面积,增加热传导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和传导稳定性。侧部发热管300具有贴合在基体100的侧壁上的导热面250和背向基体100的外端面260,导热面250的面积大于外端面260。较大面积的导热面250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和热均匀性,同等烹饪要求下,降低发热盘的耐温需求。
底部发热管200和侧部发热管300的横截面可以是三角形或梯形,以及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只要导热面250大于外端面260即可,当横截面为三角形时,外端面260为一条线,也属于本实用新型外端面260涵盖的范围。本实施例中,底部发热管200和侧部发热管300的横截面呈梯形,梯形长底边所在面为导热面250,梯形短底边所在面为外端面260。基体100和底部发热管200配合的面通常为平面,底部发热管200的横截面的梯形长底边通常为直线。基体100的侧壁竖向上可以是直面或曲面,梯形长底边的形状和基体100的形状适配贴合,即梯形长底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本实用新型中所称的底部发热管200和侧部发热管300的横截面呈梯形,梯形包括底边呈曲线状的情况。梯形截面的发热管能够增加导热接触面,减小散热面积,并使得发热管具有较大的强度。
基体100的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400,温度传感器400和炒菜机内的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400能够将发热盘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信号执行相关的烹饪程序。如图1-2所示,温度传感器400包括固定架410和感温探头420,基体100的底部具有向下凸起的固定柱110,固定柱110内具有螺纹,固定架410上具有通孔,固定架410通过穿过通孔并旋入固定柱110的螺钉固定在基体100上。固定架410能够保证温度传感器400固定的稳定性,保持温度传感器400探测点的统一性,提高炒菜机对烹饪程序控制的准确性,固定柱110能够增加螺孔的长度,增加螺钉和螺孔的咬合长度,提高温度传感器400连接的稳定性。感温探头420抵在基体100的底部或部分嵌入基体100的底部,当感温探头420嵌入基体100的底部,能够增加感温探头420和基体100的接触面积,提高温度探测是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包括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包括基体、底部发热管和侧部发热管,所述底部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底部,所述侧部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侧壁上,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侧部发热管均呈断环状,所述底部发热管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所述侧部发热管的两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错位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错位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发热管的第一端和所述侧部发热管的第二端对应设置,所述底部发热管的第二端和所述侧部发热管的第一端之间间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基体的底部钎焊固定,所述侧部发热管和所述基体的侧壁钎焊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发热管的两端部向下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发热管具有贴合在所述基体上的导热面和背向所述基体的外端面,所述侧部发热管具有贴合在所述基体的导热面和背向所述基体的外端面,所述导热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外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侧部发热管的横截面呈梯形,梯形长底边所在面为导热面。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固定架和感温探头,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基体的底部,所述感温探头抵在所述基体的底部或部分嵌入所述基体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底部具有向下凸起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具有螺纹,所述固定架上具有通孔,所述固定架通过穿过所述通孔并旋入所述固定柱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CN201921302231.2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 Active CN211269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2231.2U CN211269931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2231.2U CN211269931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9931U true CN211269931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2231.2U Active CN211269931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99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08092A (ja) 熱センサを有する調理容器
EP2905534B1 (en) Automatic water-adding vaporization pot
CN211269931U (zh) 一种双发热管炒菜机
CN211242765U (zh)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
CN205053827U (zh) 电锅
CN210071157U (zh) 一种烹饪电器蒸发盘的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08551254U (zh) 导热板、发热盘及液体加热容器
CN20794081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发热盘
CN202506923U (zh) 一种熔锡槽
CN113545652A (zh) 用热电偶测温的烹饪器具
CN218410311U (zh) 一种流通式加热器的温控器支架
CN219088916U (zh) 一种应用于连体结构压力锅的加热组件
CN215808681U (zh) 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18096076U (zh) 电磁烹饪装置
CN217039769U (zh) 一种感温件安装结构及烹饪电器
CN207755081U (zh) 一种饮料机
CN206002217U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温度传感器
CN217403632U (zh) 烹饪器具的温度传感器
CN218915035U (zh) 一种加热盘和应用该加热盘的功能箱以及集成灶
CN103672837B (zh) 一种液体电加热容器
CN220898514U (zh)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243643U (zh) 一种高强度的快速感温面板
CN210373583U (zh) 电磁炉
CN21160932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7444292U (zh) 温控开关以及由其组成的电热锅、电煎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5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