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1866U -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1866U
CN211261866U CN201922422364.XU CN201922422364U CN211261866U CN 211261866 U CN211261866 U CN 211261866U CN 201922422364 U CN201922422364 U CN 201922422364U CN 211261866 U CN211261866 U CN 211261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water
main pipe
tak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23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张青山
肖开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cep Guizhou Buildi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cep Guizhou Buildi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cep Guizhou Buildi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cep Guizhou Buildi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23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1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1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1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包括取水头部、进水室、污水缓冲池、污水取水泵和污水专用换热器,进水室内有格栅除污机,进水室的进水侧与取水头部相连、出水侧与污水缓冲池连通,污水取水泵的入口端与污水缓冲池相连、出口端与污水取水干管相连;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的污水进水口与污水取水干管相连、污水出水口与污水退水干管相连,污水退水干管的出水端位于污水沟中;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的中介水进水口与中介水回水干管相连,中介水回水干管进水端与能源中心中介水回水管相连,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的中介水出水口与中介水供水干管相连,中介水供水干管出水端与能源中心中介水进水管相连;该结构取水稳定,能避免系统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中供暖,特别涉及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污水源热泵是利用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的水源热泵,由于城市污水在冬季的温度较其他热泵空调的热源要高很多,在使用高温水源热泵机组的情况下,热泵机组出水温度可达到直接供暖的要求,因此在冬季利用污水源热泵供暖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技术。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取水量的稳定与否、污水取水系统是否能防止堵塞等成为污水源热泵应用的一个关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取水稳定,能避免系统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包括取水头部、进水室、污水缓冲池、污水取水泵和污水专用换热器,所述取水头部设置在污水沟中,所述进水室内设有格栅除污机,所述格栅除污机的进水侧设有闸门,格栅除污机的格栅沿进水室内水流向的断面设置,进水室的进水侧通过第一污水取水管与取水头部相连,所述进水室的出水侧与污水缓冲池连通,所述污水取水泵为多个,多个污水取水泵的入口端分别通过第二污水取水管与污水缓冲池相连、出口端分别通过第三污水取水管与污水取水干管相连;所述污水专用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的污水进水口分别通过取水支管与污水取水干管相连、污水出水口分别通过退水支管与污水退水干管相连,所述污水退水干管的出水端位于污水沟中;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的中介水进水口分别通过回水支管与中介水回水干管相连,所述中介水回水干管进水端与能源中心中介水回水管相连,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的中介水出水口分别通过供水支管与中介水供水干管相连,中介水供水干管出水端与能源中心中介水进水管相连。
进一步,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被均匀分成若干组,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的污水进水口分别通过取水支管与污水取水副干管相连,污水取水副干管与污水取水干管相连,所述污水取水副干管上设有电动闸阀,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的污水出口分别通过退水支管与污水退水副干管相连,所述污水退水副干管与污水退水干管相连,所述污水退水副干管上设置有电动闸阀;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的中介水进水口分别通过中介水回水支管与中介水回水副干管相连,中介水回水副干管与中介水回水干管相连,所述中介水回水副干管上设有电动闸阀,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的中介水出水口分别通过供水支管与中介水供水副干管相连,中介水供水副干管与中介水供水干管相连,所述中介水供水副干管上设有电动闸阀,污水专用换热器的组数、污水取水泵的个数和污水源热泵机组的组数一致。
进一步,所述取水支管、退水支管、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上分别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表。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污水取水管为两根。
再进一步,所述格栅除污机为多个且沿进水室内水流向的断面并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通过设置多个污水取水泵和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能保证取水的稳定性、避免系统堵塞停机,通过将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通过电动闸阀与污水取水干管、污水退水干管、中介水回水干管、中介水供水干管相连,当只有部分取水泵工作时,可通过关闭电动闸阀使部分污水专用换热器工作,从而能保证污水压力,可避免污水中的杂质停留在系统内,堵塞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包括取水头部1、进水室2、污水缓冲池3、污水取水泵4和污水专用换热器5,取水头部1、污水缓冲池3、污水取水泵4、污水专用换热器5均为现有技术,污水专用换热器5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取水头部1设置在污水沟中,进水室2内设有格栅除污机6,格栅除污机6的进水侧设有闸门7,格栅除污机6的格栅沿进水室2内水流向的断面设置,格栅除污机6为现有技术,其用于拦截污水中的固体物,进水室2的进水侧通过第一污水取水管8与取水头部1相连,进水室2的出水侧与污水缓冲池3连通,污水缓冲池用于减缓水流,污水取水泵4为多个,多个污水取水泵4的入口端分别通过第二污水取水管9与污水缓冲池3相连、出口端分别通过第三污水取水管10与污水取水干管11相连;污水专用换热器5为多个,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污水进水口分别通过取水支管12与污水取水干管11相连、污水出水口分别通过退水支管13与污水退水干管14相连,污水退水干管14的出水端位于污水沟中;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中介水进水口分别通过回水支管15与中介水回水干管16相连,中介水回水干管16进水端与能源中心中介水回水管相连,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中介水出水口分别通过供水支管17与中介水供水干管18相连,中介水供水干管18出水端与能源中心中介水进水管相连,在污水专用换热器中污水将温度传导给中介水,中介水用于供暖。
如图2所示,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5被均匀分成若干组,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污水进水口分别通过取水支管12与污水取水副干管19相连,污水取水副干管19与污水取水干管11相连,污水取水副干管19上设有电动闸阀20,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污水出口分别通过退水支管13与污水退水副干管21相连,污水退水副干管21与污水退水干管14相连,污水退水副干管21上设置有电动闸阀20;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中介水进水口分别通过中介水回水支管15与中介水回水副干管22相连,中介水回水副干管22与中介水回水干管16相连,中介水回水副干管22上设有电动闸阀20,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中介水出水口分别通过供水支管17与中介水供水副干管23相连,中介水供水副干管23与中介水供水干管18相连,中介水供水副干管23上设有电动闸阀20,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组数、污水取水泵4的个数和污水源热泵机组的组数一致;通过将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通过电动闸阀与污水取水干管、污水退水干管、中介水回水干管、中介水供水干管相连,当只有部分取水泵工作时,可通过关闭电动闸阀使部分污水专用换热器工作,从而能保证污水压力,可避免污水中的杂质停留在系统内,堵塞系统。
取水支管12、退水支管13、回水支管15和供水支管17上分别设有温度计24和压力表25,能测量温度和压力。
第一污水取水管为两根,一根第一污水取水管堵塞时,另一根第一污水取水管取水。
格栅除污机为多个且沿进水室内水流向的断面并列设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头部(1)、进水室(2)、污水缓冲池(3)、污水取水泵(4)和污水专用换热器(5),所述取水头部(1)设置在污水沟中,所述进水室(2)内设有格栅除污机(6),所述格栅除污机(6)的进水侧设有闸门(7),格栅除污机(6)的格栅沿进水室(2)内水流向的断面设置,进水室(2)的进水侧通过第一污水取水管(8)与取水头部(1)相连,所述进水室(2)的出水侧与污水缓冲池(3)连通,所述污水取水泵(4)为多个,多个污水取水泵(4)的入口端分别通过第二污水取水管(9)与污水缓冲池(3)相连、出口端分别通过第三污水取水管(10)与污水取水干管(11)相连;所述污水专用换热器(5)为多个,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污水进水口分别通过取水支管(12)与污水取水干管(11)相连、污水出水口分别通过退水支管(13)与污水退水干管(14)相连,所述污水退水干管(14)的出水端位于污水沟中;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中介水进水口分别通过回水支管(15)与中介水回水干管(16)相连,所述中介水回水干管(16)进水端与能源中心中介水回水管相连,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中介水出水口分别通过供水支管(17)与中介水供水干管(18)相连,中介水供水干管(18)出水端与能源中心中介水进水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污水专用换热器(5)被均匀分成若干组,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污水进水口分别通过取水支管(12)与污水取水副干管(19)相连,污水取水副干管(19)与污水取水干管(11)相连,所述污水取水副干管(19)上设有电动闸阀(20),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污水出口分别通过退水支管(13)与污水退水副干管(21)相连,所述污水退水副干管(21)与污水退水干管(14)相连,所述污水退水副干管(21)上设置有电动闸阀(20);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中介水进水口分别通过中介水回水支管(15)与中介水回水副干管(22)相连,中介水回水副干管(22)与中介水回水干管(16)相连,所述中介水回水副干管(22)上设有电动闸阀(20),每组中的所有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中介水出水口分别通过供水支管(17)与中介水供水副干管(23)相连,中介水供水副干管(23)与中介水供水干管(18)相连,所述中介水供水副干管(23)上设有电动闸阀(20),污水专用换热器(5)的组数、污水取水泵(4)的个数和污水源热泵机组的组数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支管(12)、退水支管(13)、回水支管(15)和供水支管(17)上分别设有温度计(24)和压力表(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水取水管为两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除污机为多个且沿进水室内水流向的断面并列设置。
CN201922422364.X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 Active CN211261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2364.XU CN21126186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2364.XU CN21126186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1866U true CN211261866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7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2364.XU Active CN21126186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1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6313B (zh) 防止冻结的直接空冷凝汽器
CN201348447Y (zh) 防止冻结的直接空冷凝汽器
CN102494546B (zh) 空气加热盘管组冷凝水余热一效闪蒸利用系统
CN204574617U (zh) 一种带自清洗系统的澡堂废水再利用系统
CN211261866U (zh)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结构
CN202511359U (zh) 联合站污水余热直接供暖系统
CN212204711U (zh) 一种提高热源总供热能力的供热系统
CN210832164U (zh) 一种复叠提升机组供回水温差的装置
CN212619391U (zh) 一种串联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及热水供应系统
CN205477700U (zh) 一种节能型矿井回风间接换热器及换热装置
CN213207819U (zh) 一种用于热电联产梯级供热的余能回收系统
CN211575948U (zh) 一种常温型染缸废热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08282222U (zh) 一种供暖用户端安装喷射器的供热入口装置
CN210051199U (zh) 一种天然气循环节能再气化装置
CN103063063B (zh) 一种污水或地表水用强制疏导型管式换热装置
CN209196993U (zh) 一种壁挂炉热泵节能系统
CN209147799U (zh) 利用给水泵驱动汽轮机乏汽加热直接空冷机组原水的装置
CN113739125A (zh) 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
CN206269209U (zh) 一种智能温度监控的供热系统
CN214198752U (zh) 一种有防冻功能的暖风器
CN212565943U (zh) 一种低压缸零功率改造后热网加热器
CN213656886U (zh) 换热式节能型中央集中式供暖水供给系统
CN219640775U (zh)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05261702U (zh) 一种锅炉热源供热系统
CN220621980U (zh) 热网凝汽余热回收系统以及汽轮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