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8903U - 一种双件防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件防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8903U
CN211248903U CN202020003265.8U CN202020003265U CN211248903U CN 211248903 U CN211248903 U CN 211248903U CN 202020003265 U CN202020003265 U CN 202020003265U CN 211248903 U CN211248903 U CN 211248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iece
cylinder
upright post
mistake proof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32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华东
张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ianyua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ianyua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ianyua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ianyua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032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8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8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8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件防错装置,底座、支撑立柱、载物台、第一气缸、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的一侧;载物台通过筋板与所述支撑立柱相连接,第一气缸和载物台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立柱相互平行的两侧面上;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下电极,第二检测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件、三角连接板、电极连接臂和上电极。本实用新型的防错装置通过工件数量不同时,电极连接臂与载物台之间的间距不同,导致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是否接触使继电器通电来判断工件数量是否正确,能有效防止焊接两个相同零件,进而导致产品报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件防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件防错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板状工件时,常常因为焊接件厚度较薄而将两个相同的零件装夹在一起后进行焊接。如果焊接两个相同零件时,产品则会直接报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件防错装置,通过工件数量不同时,上电极与下电极的间距不同,导致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是否接触使继电器通电来判断工件数量是否正确,能有效防止焊接两个相同零件,进而导致产品报废;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件防错装置,底座、支撑立柱、载物台、第一气缸、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的一侧,且第一气缸的活塞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载物台通过筋板与所述支撑立柱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和载物台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立柱相互平行的两侧面上;
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下电极,所述下电极通过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与第一气缸相邻的一侧上,所述下电极竖直向上设置;
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件、三角连接板、电极连接臂和上电极,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三角连接板的最长边平行所述载物台设置,且与所述载物台上下对应,所述三角连接板的最长边设有与载物台配合夹紧工件的第一夹紧块;所述电极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接板下表面相连接,且所述电极连接臂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三角连接板的最长边垂直,所述上电极竖直向下设置在所述电极连接臂远离三角连接板的一端,且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上下对应设置;
所述下电极连接有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极连接臂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绝缘板,所述电极连接臂的上表面和三角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连接件下端的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三绝缘板;所述电极连接臂和第一连接件内部均分别设有绝缘套。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供下电极伸出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表面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有与所述通孔同轴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下两端设有与所述通孔直径相同的连接孔,所述下电极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套内,且其上端由位于空腔上端的连接孔伸出,下端由通孔伸出,所述下电极外部设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下电极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连接套的上端设有用于限位弹簧的封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工件夹紧机构,所述工件夹紧机构包括第二气缸、中间连接板和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气缸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第二气缸的活塞端朝向载物台设置,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端转动连接,中间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块相连,所述第二夹紧块与所述载物台的侧面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为型号为CKZ3T50-135T的夹紧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连接件为扭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防错装置通过工件数量不同时,上电极与下电极的间距不同,导致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是否接触使继电器通电来判断工件数量是否正确,能有效防止焊接两个相同零件,进而导致产品报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2)设置的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和绝缘套用于工件与其他零件绝缘,防止通电,保证上电极和下电极良好的工作环境。
3)设置的弹簧使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的间距可调节,进而可适用于不同厚度工件的检测,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
4)设置的工件夹紧机构能进一步从侧面对工件进行固定,能有效防止工件错位,滑脱出载物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件防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局部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下电极、连接套和弹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件防错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图5中局部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件防错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电极连接臂、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立柱;3、载物台;4、第一气缸;5、第一检测机构;6、第二检测机构;7、第一连接件;8、下电极;9、转动连接件;10、三角连接板;11、电极连接臂;12、上电极;13、第一绝缘板;14、第二绝缘板;15、连接套;16、空腔;17、第一夹紧块;18、弹簧;19、工件夹紧机构;20、第二气缸;21、中间连接板;22、第二夹紧块;23、绝缘套;24、工件;25、封板;26、第三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双件防错装置,底座1、支撑立柱2、载物台3、第一气缸4、第一检测机构5和第二检测机构6;所述支撑立柱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气缸4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2的一侧,且第一气缸4的活塞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载物台3通过筋板与所述支撑立柱2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4和载物台3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立柱2相互平行的两侧面上;
所述第一检测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件7和下电极8,所述下电极8通过第一连接件7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2上与第一气缸4相邻的一侧上,所述下电极8竖直向上设置;
所述第二检测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件9、三角连接板10、电极连接臂11和上电极12,所述转动连接件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4的活塞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接板1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三角连接板10的最长边平行所述载物台3设置,且与所述载物台3上下对应,所述三角连接板10的最长边设有与载物台3配合夹紧工件的第一夹紧块17;所述电极连接臂11的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接板10下表面相连接,且所述电极连接臂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三角连接板10的最长边垂直,所述上电极12竖直向下设置在所述电极连接臂11远离三角连接板10的一端,且所述上电极12与所述下电极8上下对应设置;
所述下电极8连接有继电器。其中继电器与下电极8电性连接,其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此处不做赘述。其中如图7所示,第一夹紧块17与三角连接板10之间设有调整垫
工作原理:待焊接的工件24(以下简称工件24)放置在载物台3的上表面,之后启动第一气缸4运行,第一气缸4的活塞端伸出,带动转动连接件9转动,转动连接件9转动时,带动连接在其上的三角连接板10左端朝向工件24转动,连接在三角连接板10下表面的电极连接臂11同步转动,同时三角连接板10下表面的第一夹紧块17与载物台3配合将工件24夹紧(如图7所示)。当电极连接臂11压紧时,电极连接臂11右端的上电极12处于工作位置。此时,若工件24仅为标准的一件时,上电极12与下电极8刚好相接触,此时继电器通电,进而可知工件24处于正常的可焊接状态。当工件24为两件及以上时,在压紧时,第一夹紧块17和第二夹紧块22与载物台3之间的间距大于正常时的间距,因此上电极12与下电极8之间的间距也大于正常时的间距,上电极12和下电极8不接触,进而继电器不通电,因此可知工件24处于异常(即工件24大于1件,需要重新安装)焊接状态。通过工件24数量不同时,第一夹紧块17和第二夹紧块22与载物台3之间的间距不同,导致上电极12与下电极8之间是否接触使继电器通电来判断工件24数量是否正确。
本实用新型的防错装置通过工件24数量不同时,上电极与下电极的间距不同,导致上电极12与下电极8之间是否接触使继电器通电来判断工件24数量是否正确,能有效防止焊接两个相同零件,进而导致产品报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的电极连接臂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绝缘板13,所述电极连接臂11的上表面和三角连接板10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14,所述第一连接件7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三绝缘板26,所述电极连接臂11和第一连接件7内部均分别设有绝缘套23。设置的第一绝缘板13、第二绝缘板14、第三绝缘板26及绝缘套23用于工件24与其他零件绝缘,防止通电,保证上电极12和下电极8良好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件7上设有供下电极8伸出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7上表面设有连接套15,所述连接套15内设有与所述通孔同轴的空腔16,所述空腔16的上下两端设有于所述通孔直径相同的连接孔;所述下电极8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套15内,且其上端由位于空腔16上端的连接孔伸出,下端由通孔伸出。所述下电极8外部设有连接台17,所述连接台17位于所述空腔16内,所述下电极8外部套设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位于所述空腔16内,所述连接套15的上端设有用于限位弹簧18的封板。封板25于防止下电极8和弹簧18弹出。弹簧1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封板25和下电极8相连接。下电极8底部伸出至通孔底部,且下电极8底部伸出端设有螺母。螺母用于调节下电极8上端伸出的长度。
装夹不同工件24时其厚度不同,因此通过调节弹簧18的松紧,进而使装夹单个工件24时上电极12与下电极8接触,从而可适用于不同厚度工件24的检测,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工件夹紧机构19,所述工件夹紧机构19包括第二气缸20、中间连接板21和第二夹紧块22,所述第二气缸20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第二气缸20的活塞端朝向载物台3设置,所述中间连接板21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件9与所述第二气缸20的活塞端转动连接,中间连接板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块22相连,所述第二夹紧块22的右侧面与载物台3的左侧面左右对应。第一气缸4动作结束,启动第二气缸20,第二气缸20活塞端伸出带动转动连接件9转动,转动连接件9带动中间连接板21以及第二夹紧块22整体朝向工件24运动,进而对工件24的侧面进行夹紧。
设置的工件夹紧机构19能进一步从侧面对工件24进行固定,能有效防止工件24错位,滑脱出载物台3。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20均为SMC夹紧气缸,其型号为CKZ3T50-135T。所述的转动连接件9为扭臂。扭臂的结构如图示,其工作原理不做赘述。如此设置方便扭臂与第一气缸4之间的连接,且该方式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双件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支撑立柱、载物台、第一气缸、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的一侧,且第一气缸的活塞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载物台通过筋板与所述支撑立柱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和载物台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立柱相互平行的两侧面上;
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下电极,所述下电极通过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与第一气缸相邻的一侧上,所述下电极竖直向上设置;
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件、三角连接板、电极连接臂和上电极,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三角连接板的最长边平行所述载物台设置,且与所述载物台上下对应,所述三角连接板的最长边设有与载物台配合夹紧工件的第一夹紧块;所述电极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接板下表面相连接,且所述电极连接臂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三角连接板的最长边垂直,所述上电极竖直向下设置在所述电极连接臂远离三角连接板的一端,且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上下对应设置;
所述下电极连接有继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件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连接臂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绝缘板,所述电极连接臂的上表面和三角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连接件下端的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三绝缘板;所述电极连接臂和第一连接件内部均分别设有绝缘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件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供下电极伸出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表面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有与所述通孔同轴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下两端设有与所述通孔直径相同的连接孔,所述下电极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套内,且其上端由位于空腔上端的连接孔伸出,下端由通孔伸出,所述下电极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连接套的上端设有用于限位弹簧的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件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件夹紧机构,所述工件夹紧机构包括第二气缸、中间连接板和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气缸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第二气缸的活塞端朝向载物台设置,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端转动连接,中间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块相连,所述第二夹紧块与所述载物台的侧面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件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为型号为CKZ3T50-135T的夹紧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件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件为扭臂。
CN202020003265.8U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双件防错装置 Active CN211248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3265.8U CN211248903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双件防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3265.8U CN211248903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双件防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8903U true CN211248903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5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3265.8U Active CN211248903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双件防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8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9526A (zh) 汽车座椅靠背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08907530B (zh) 一种双断点电器系统全自动焊接设备
CN211248903U (zh) 一种双件防错装置
KR200397368Y1 (ko) 배터리용 단자 용접기
CN212977058U (zh) 一种电池模组焊接治具结构
CN21127694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新型点焊机
CN211516506U (zh) 一种电芯模组的端部焊接工装
CN111014918A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电池用电阻焊接机构
CN204818374U (zh) 汽车座椅靠背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CN212918196U (zh) 汽车车门的焊接夹具及焊接设备
CN112074101B (zh) 一种用于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pcb插针设备
CN202199955U (zh) 静触头与银点全自动焊接装置
CN211866852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电池用电阻焊接机构
CN115194312B (zh) 一种断路器中组件热铆焊接机的双金属组件与引弧片焊接装置
CN219336513U (zh) 一种焊接装置及电芯组装设备
CN205927659U (zh) 一种加油口盖板电阻焊引出焊夹具结构
CN108827139B (zh) 一种软包电池贴胶整形检测机构及其方法
CN207171197U (zh) 一种脚踏式点焊机
CN207326270U (zh) 一种焊接治具
CN109514240B (zh) 双头扭簧装配机
CN215919810U (zh) 一种互换夹持治具
CN212599882U (zh) 电池焊接点胶两用工装
CN220679850U (zh) 焊接装置
CN205395160U (zh) 一种塑料油箱油泵装配检测台
CN216832313U (zh) 一种塑料接头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