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2871U -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 Google Patents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2871U
CN211242871U CN201821391286.0U CN201821391286U CN211242871U CN 211242871 U CN211242871 U CN 211242871U CN 201821391286 U CN201821391286 U CN 201821391286U CN 211242871 U CN211242871 U CN 211242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water
guide rail
ro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912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3912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2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2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2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verage Vending Machines With Cups, And Gas Or Electricity Vend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包括具有饮品出口的外壳、机架、饮品制作组件和人机交互组件,人机交互组件与饮品制作组件电连接,饮品制作组件包括内置多种原料的储料装置、内置直饮水的供水装置、水嘴、内置纸杯的储杯装置和驱动装置,供水装置和储料装置分别与水嘴连通;人机交互组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储料装置、供水装置和储杯装置工作,使得水嘴向纸杯内注入饮品或直饮水以及将具有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的纸杯送至外壳上设置的饮品出口。上述装置结构简单,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且无人看守,能够有效降低饮品的价格,使得人们的消费体验增强,饮品制作处于密闭的环境中,保证人们的饮用安全,通过多种原料能够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

Description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维系生命的重要资源,通常人们通过直接饮水或喝饮品获得水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饮品的温度、口感、类型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人员众多,众口难调。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通过设置预包装饮品的售卖机,但是,在预包装饮品售卖机内装有多种预包装饮品,但是,预包装饮品为厂家批量生产,其口感和品质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当人们需要饮用热茶或者热咖啡时,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
为了满足人们饮用热饮的需求,公共场所还会设置有现场制作饮品的水吧,但是,现场制作饮品的水吧台较为简陋,卫生条件难以保证,同时,在制作饮品时,需要采购相应设备,各种设备占地面积较大,增加了水吧的运营成本,另外,由于运行成本的增加,导致饮品的价格较高,使得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包括具有饮品出口的外壳、机架、饮品制作组件和人机交互组件,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饮品制作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端面上,所述人机交互组件与所述饮品制作组件电连接,所述饮品制作组件包括内置多种原料的储料装置、内置直饮水的供水装置、水嘴、内置纸杯的储杯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和所述储料装置分别与所述水嘴连通;
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储料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和所述储杯装置工作,使得所述水嘴向所述纸杯内注入饮品或直饮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具有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的所述纸杯到达所述饮品出口外部的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转盘、多个湿料罐和多个干料罐,各所述湿料罐和各所述干料罐均分布在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湿料罐的出口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有第一挡料板,所述湿料罐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干料罐的出口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有第二挡料板,所述干料罐的出口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湿料供给件和干料供给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转盘的轴心固接,所述湿料供给件包括插板、斜拉臂和湿料电机,所述插板的一端斜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插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斜拉臂与所述湿料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湿料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插板相对所述插孔移动,以便湿料进入所述第一挡料板与所述插板形成的空间;
所述干料供给件包括具有装料槽的转轴和干料电机,所述转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干料电机与所述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干料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便干料经所述装料槽进入所述第二挡料板与所述转轴形成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低位水箱、高位水箱、供水箱、供水阀、加热罐和制冷罐,所述低位水箱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高位水箱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供水箱介于所述高位水箱与所述低位水箱之间;
所述低位水箱通过供水管与所述高位水箱连接,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供水箱通过进水管与所述高位水箱连通,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一出水管与所述加热罐连通,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制冷罐连通,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供水阀连通,所述加热罐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阀连通,所述制冷罐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阀连通,所述供水阀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嘴连通;
所述供水箱内设置有浮力阀,所述浮力阀根据所述供水箱的水位控制所述进水管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加热罐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筒体、加热管和密封盖,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密封盖的幅面上,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开口端配合使得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加热罐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加热罐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供水阀连通;
所述制冷罐内置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罐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制冷罐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供水阀连通。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集水盘和电子秤,所述集水盘设置在所述电子秤的称量端面上,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集水盘内;
所述输送带通过输送电机驱动,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水嘴的底部,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饮品出口,所述输送电机驱动所述输送带运转,以便将所述纸杯从所述水嘴的底部输送至所述饮品出口,所述电子秤称量进入所述纸杯的所述直饮水的质量,以便调整所述饮品的浓度;
所述输送带上均布有多个透水孔,散落在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经所述透水孔进入所述集水盘,所述集水盘通过排液管将收集的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排至废液箱。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方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具有运行电机的第一回转件、第二回转件、导轨组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门和第二门,所述第一回转件与所述第二回转件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所述导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回转件与所述第二回转件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转件固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转件固接,所述第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段,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间隔设置与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和第三导向块,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直导轨、第一弯导轨、第二直导轨和第二弯导轨,所述第一弯导轨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弯导轨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弯导轨和所述第二弯导轨处于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的左侧,所述第二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的右侧,所述运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回转件和所述第二回转件同步运转,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带动所述第一门周向转动,所述第一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平行,所述第二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弯导轨或所述第二弯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垂直,所述第三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二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平行;
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转件固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转件固接,所述第二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段,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间隔设置与第四导向块、第五导向块和第六导向块,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三直导轨、第三弯导轨、第四直导轨和第四弯导轨,所述第三弯导轨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四弯导轨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三弯导轨和所述第四弯导轨处于第二平面上,所述第三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的左侧,所述第四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的右侧,所述第二支撑杆带动所述第二门周向转动,所述第四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三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平行,所述第五导向块沿所述第三弯导轨或所述第四弯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垂直,所述第六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四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平行;
所述水嘴向所述纸杯注入饮品时,所述第一门的幅面和所述第二门的幅面分别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垂直,所述第一门或所述第二门将所述饮品出口封闭,所述输送带、所述第一回转件和所述第二回转件同步运转,使得具有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的纸杯到达所述饮品出口外部的平台上,所述第一门或所述第二门与所述饮品出口分离。
优选地,所述储杯装置包括有杯体机构,所述杯体机构包括第二转盘和内置多个所述纸杯的杯筒,所述杯筒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杯筒绕所述第二转盘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所述杯筒包括第一筒体、推杯件和挡杆,所述挡杆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杯筒间隔设置,所述水平部通过扭簧与所述竖直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水平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开口端,所述推杯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挡销,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相抵靠,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销固接,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L型孔,所述第一挡销经所述第一L型孔与外界接触,各所述纸杯通过套装形成杯柱,所述杯柱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部相抵靠,所述杯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挡销相抵靠。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取杯器,所述取杯器包括取杯电机、导杆、丝杠、螺母、取杯叉、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所述丝杠与所述取杯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取杯电机固接,所述导杆与所述丝杠平行,所述螺母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滑孔,所述取杯叉设置在所述螺母的外壁上,所述取杯叉的开口端远离所述螺母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取杯电机的方向弯曲;
所述取杯叉为弹性结构,所述取杯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取杯叉到达所述第一筒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取杯叉向所述杯柱的方向运动,所述取杯叉卡在位于所述杯柱的顶层纸杯的外侧,所述取杯叉的弯曲使得所述水平部移至与所述顶层纸杯套装的下一层纸杯的顶部;所述取杯叉取出纸杯后,所述取杯电机驱动所述取杯叉靠近放杯处,所述第二电推杆驱动所述取杯叉向所述放杯处运动,使得纸杯放置在所述水嘴下方的输送带上。
优选地,所述储杯装置包括有杯盖机构,所述杯盖机构包括第三转盘和内置多个杯盖的盖筒,所述盖筒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盖筒绕所述第三转盘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所述盖筒包括第二筒体、推盖件和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开口端,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出盖口,绕所述出盖口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舌片,所述推盖件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二挡销,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相抵靠,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销固接,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二L型孔,所述第二挡销经所述第二L型孔与外界接触,各所述杯盖通过套装形成盖柱,所述盖柱的顶部分别与各所述弹性舌片相抵靠,所述杯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挡销相抵靠;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取盖器,所述取盖器包括取盖电机、连杆、吸盘和吸气件和第三电推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取盖电机的转轴固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吸盘固接,所述吸盘通过管路与所述吸气件连接;
所述取盖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吸盘到达所述第二筒体的开口端,所述吸气件使得所述吸盘朝向所述盖柱的端面形成负压,使得所述盖柱的顶层的杯盖穿过各所述弹性舌片后与所述吸盘贴合,所述取盖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杯盖到达输送带上的纸杯上方,所述第三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连杆,使得所述杯盖与输送带上的纸杯配合。
优选地,所述饮品制作组件还包括吸管存放装置,所述吸管存放装置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盒体的侧壁自顶部至底部收缩,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的宽度与吸管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的侧壁开设有出管孔,所述出管孔贯穿所述第一盒体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盖板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部开口端;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出管机构,所述出管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顶杆和第四电推杆,所述第四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顶杆进入所述出管孔的一个端口,使得所述吸管依次经过所述出管孔的另一个端口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吸管孔伸出。
优选地,所述饮品制作组件还包括搅拌棒存放装置,所述搅拌棒存放装置包括第二盒体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盒体的侧壁自顶部至底部收缩,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部的宽度与搅拌棒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部的侧壁开设有出棒孔,所述出棒孔贯穿所述第二盒体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二盖板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二盒体的顶部开口端;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出棒机构,所述出棒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顶杆和第五电推杆,所述第五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顶杆进入所述出棒孔的一个端口,使得所述搅拌棒依次经过所述出棒孔的另一个端口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搅拌棒孔伸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包括具有饮品出口的外壳、机架、饮品制作组件和人机交互组件,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饮品制作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端面上,所述人机交互组件与所述饮品制作组件电连接,所述饮品制作组件包括内置多种原料的储料装置、内置直饮水的供水装置、水嘴、内置纸杯的储杯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饮水装置和所述储料装置分别与所述水嘴连通;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动,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储料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和所述储杯装置工作,使得所述水嘴向所述纸杯注入饮品或直饮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具有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的所述纸杯到达所述外壳上设置的饮品出口。
上述机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饮品制作组件固定在机架上,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孔,人机交互组件镶嵌在安装孔内,人机交互组件的操作端面处于外壳的外侧,人机交互组件的连接端面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与饮品制作组件相连接。当人们有饮水需求时,通过操作人机交互组件,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对应的饮品,驱动装置将纸杯放置到水嘴的下方,当人们需要饮品时,驱动装置根据操作者的需求切换储料装置,使得操作者需求的饮品的原料与水嘴相连通,驱动装置使得原料及供水装置的直饮水按照比例进入纸杯,当饮品混合完成后,驱动装置将装有饮品的纸杯输送至饮品出口,人们可直接取杯饮用,当人们需要直饮水时,驱动装置驱动供水装置,将直饮水注入纸杯中,驱动装置再将装有直饮水的制备输送至饮品出口,人们可直接取杯饮用。
上述装置结构简单,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且无人看守,能够有效降低饮品的价格,使得人们的消费体验增强,同时,饮品制作处于密闭的环境中,能够有效保证饮品的卫生条件,进而保证人们的饮用安全,另外,通过设置多种原料能够有效解决人们众口难调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杯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取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杯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的取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所示的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所示的吸管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所示的出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所示的搅拌棒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2所示的出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外壳,
11为吸管孔,12为搅拌棒孔,13为饮品出口;
2为人机交互组件,
21为显示屏,22为拾音器,23为饮品选择装置,24为支付装置,25为扬声器,26为语言切换装置,27为摄像头;
3为机架;
4为饮品制作组件,
41为储料装置,411为第一转盘,412为干料罐,4121为干料电机,4122 为第二挡料板,413为湿料罐,4131为湿料电机,4132为斜拉臂,4133为插板, 4134为第一挡料板,
42为密封机构,421为第一回转件,422为第二回转件,423为导轨组件, 424为第一支撑杆,4241为第一导向块,4242为第二导向块,4243为第三导向块,425为第一门,426为第二支撑杆,4261为第五导向块,4262为第六导向块,427为第二门,
43为杯盖机构,431为第三转盘,432为盖筒,4321为挡板,4322为第二筒体,4323第二挡销,433为取盖器,4331为取盖电机,4332为连杆,4333 为吸盘,4334为吸气件;
44为输送机构,441为输送带,442为集水盘,443为电子秤,
45为杯体机构,451为第二转盘,452为杯筒,4521为挡杆,4522为第一筒体,4523为第一挡销,453为取杯器,4531为取杯电机,4532为导杆,4533 为丝杠,4534为螺母,4535为取杯叉,
46为供水装置,461为低位水箱,4611为供水管,4612为水泵,4613为进水阀,462为高位水箱,463为供水箱,464为加热罐,465为制冷罐,466 为供水阀,467为水嘴,
47为吸管存放装置,471为第一盖板,472为第一盒体,473为出管机构, 4731为第一顶杆,4732为第一固定座,
48为搅拌棒存放装置,481为第二盖板,482为第二盒体,483为出棒机构, 4831为第二顶杆,4832为第二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包括具有饮品出口13的外壳1、机架3、饮品制作组件4和人机交互组件2,所述机架3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饮品制作组件4设置在所述机架3上,所述人机交互组件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端面上,所述人机交互组件2与所述饮品制作组件4电连接,所述饮品制作组件4包括内置多种原料的储料装置41、内置直饮水的供水装置46、水嘴467、内置纸杯的储杯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供水装置46和所述储料装置41分别与所述水嘴467连通;所述人机交互组件 2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动,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储料装置41、所述供水装置46和所述储杯装置工作,使得所述水嘴467向所述纸杯内注入饮品或直饮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具有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的所述纸杯到达所述饮品出口13外部的平台上。
上述机架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饮品制作组件4固定在机架3上,外壳 1上开设有安装孔,人机交互组件2镶嵌在安装孔内,人机交互组件2的操作端面处于外壳1的外侧,人机交互组件2的连接端面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且与饮品制作组件4相连接。当人们有饮水需求时,通过操作人机交互组件2,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对应的饮品,驱动装置将纸杯放置到水嘴467的下方,当人们需要饮品时,驱动装置根据操作者的需求切换储料装置41,使得操作者需求的饮品的原料与水嘴467相连通,驱动装置使得原料及供水装置46的直饮水按照比例进入纸杯,当饮品混合完成后,驱动装置将装有饮品的纸杯输送至饮品出口13,人们可直接取杯饮用,当人们需要直饮水时,驱动装置驱动供水装置46,将直饮水注入纸杯中,驱动装置再将装有直饮水的制备输送至饮品出口 13,人们可直接取杯饮用。
上述装置结构简单,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且无人看守,能够有效降低饮品的价格,使得人们的消费体验增强,同时,饮品制作处于密闭的环境中,能够有效保证饮品的卫生条件,进而保证人们的饮用安全,另外,通过设置多种原料能够有效解决人们众口难调的问题。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原料包括咖啡粉、花茶、绿茶、红茶、凉茶、奶茶、果汁、碳酸饮料等多种成分,而且上述多种原料为独立储存,同时,上述储水装置内置的直饮水为矿泉水或纯净水。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人机交互装置与远程服务器进行实时通信,使得远程服务器能够实时了解水吧的工作状况,当水吧出现原料短缺时能够进行及时补给,同时,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能够有效获取使用者的饮水喜好,进行大数据存储,当人们再次使用水吧时,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饮品的推荐,消除了人们出现选择困难的问题,同时,当人们在操作时,远程服务器可根据使用者的年龄、季节、天气等因素向使用者进行饮品的推荐,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考图2和图3,其中,图3为图2所示的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理解的是,所述储料装置41包括第一转盘411、多个湿料罐413和多个干料罐412,各所述湿料罐413和各所述干料罐412均分布在所述第一转盘411上,所述湿料罐413的出口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有第一挡料板4134,所述湿料罐413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干料罐412的出口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有第二挡料板4122,所述干料罐412的出口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湿料供给件和干料供给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转盘411的轴心固接,所述湿料供给件包括插板4133、斜拉臂4132和湿料电机4131,所述插板4133的一端斜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插板413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斜拉臂4132与所述湿料电机4131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湿料电机 4131驱动所述插板4133相对所述插孔移动,以便湿料进入所述第一挡料板4134 与所述插板4133形成的空间;所述干料供给件包括具有装料槽的转轴和干料电机4121,所述转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干料电机4121与所述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干料电机4121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便干料经所述装料槽进入所述第二挡料板4122与所述转轴形成的空间。
上述干料罐412用于储存干料,例如茶叶、果汁粉等固态原料,湿料罐413 用于储存如蜂蜜、牛奶等液态原料,在第一转盘411对应每个湿料罐413和每个干料罐412的位置分别设置定位电磁铁,在水嘴467的位置设置磁铁,例如当操作者选择绿茶饮品时,第一电机转动,同时,设置在装有绿茶块的干料罐 412旁边的定位电磁铁通电,通过通电的定位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实现干料罐412的定位,此时,第一电机断电,干料电机4121启动,使得转轴转动,将装料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挡料板4134,使得绿茶块进入转轴与第一挡料板4134之间的空间,干料电机4121带动转轴复位,当绿茶块接触第一挡料板4134 时,第一挡料板4134打开,使得绿茶块经过水嘴467进入纸杯,供水装置46 通过水嘴467向纸杯注入定量的热水,从而完成绿茶的制作,驱动装置将装有绿茶饮品的纸杯送至饮品出口13,使用者可以取杯饮用;当操作者选择蜂蜜水饮品时,第一电机转动,同时,设置在装有蜂蜜的湿料罐413旁边的定位电磁铁通电,通过通电的定位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实现湿料罐413的定位,此时,第一电机断电,湿料电机4131启动,带动斜拉臂4132转动,从而带动插板4133 相对插孔移动,使得湿料罐413的出料口打开,此时湿料罐413内的蜂蜜流入插板4133与第二挡料板4122形成的空间内,当流入量达到预设值后,湿料电机4131反转,使得插板4133相对插孔移动,从而将湿料罐413的出料口封闭,进入插板4133与第二挡料板4122形成的空间内蜂蜜达到预设值后第二挡料板 4122打开,使得蜂蜜经过水嘴467进入纸杯,供水装置46通过水嘴467向纸杯注入定量的热水,从而完成蜂蜜水的制作,驱动装置将装有蜂蜜水的纸杯送至饮品出口13,使用者可以取杯饮用;当操作者选择直饮水时,干料罐412和湿料罐413均不启动,供水装置46通过水嘴467直接向水杯中注入直饮水,在通过驱动装置将装有直饮水的纸杯送至饮品出口13即可。
上述结构简单,通过多种干料罐412和多种湿料罐413之间的切换,从而完成饮品的制作,有效满足操作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了操作者使用的舒适性。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各定位电磁铁为驱动装置的一部分,受控于人机交互组件2,从而保证装置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转。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一挡料板4134和第二挡料板4122分别与干料罐412 的出口和湿料罐413的出口枢转连接,同时,第一挡料板4134与干料罐412的出口处的枢转结构内置有扭簧,当干料罐412不使用时,干料罐412的出口处于常闭状态,第二挡料板4122与湿料罐413的出口处的枢转结构内置有扭簧,当湿料罐413不使用时,湿料罐413的出口处于常闭状态。另外,插孔与湿料罐413的出口的贯通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有效避免湿料泄漏。
请参考图2和图10,其中,图10为图2所示的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装置46包括低位水箱461、高位水箱462、供水箱463、供水阀466、加热罐464和制冷罐465,所述低位水箱461设置在所述机架3的底部,所述高位水箱462设置在所述机架3的顶部,所述供水箱463介于所述高位水箱462与所述低位水箱461之间;所述低位水箱461通过供水管4611与所述高位水箱462连接,所述供水管4611上设置有水泵4612;所述供水箱463 通过进水管与所述高位水箱462连通,所述供水箱463通过第一出水管与所述加热罐连通,所述供水箱463通过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制冷罐465连通,所述供水箱463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供水阀466连通,所述加热罐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阀466连通,所述制冷罐465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阀466连通,所述供水阀466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嘴467连通;所述供水箱463内设置有浮力阀,所述浮力阀根据所述供水箱463的水位控制所述进水管的打开或关闭;所述加热罐 464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筒体、加热管和密封盖,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密封盖的幅面上,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开口端配合使得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加热罐464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加热罐464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供水阀 466连通;所述制冷罐465内置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罐465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制冷罐465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供水阀466连通。
供水装置46各部件在机架3自上而下设置,分别是高位水箱462、供水箱 463、各加热罐464和各制冷罐465、供水阀466和低位水箱461,其中,水嘴 467位于低位水箱461与供水阀466之间,水泵4612将低位水箱461内部的直饮水送至高位水箱462,高位水箱462内的直饮水利用水位落差实现供水,使得水在无外界驱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供给,同时,水泵4612对高位水箱462的供水为间歇性供水,当高位水箱462的水位到达预设高水位时,水泵4612停止工作,当高位水箱462的水位下降到预设低水位时,水泵4612开始工作。其中,加热罐464为可拆卸结构,包括加热筒、密封盖和加热管,加热管与密封盖固接,密封盖与加热筒的开口端连接使得加热管设置在加热筒内,在密封盖与加热筒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避免筒体内的直饮水外溢,在密封盖上设置有温控器,通过温控器的控制实现加热管的启动与关闭,当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高值时,加热管关闭,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低值时,加热管开启,从而实现对加热罐464 温度的智能控制,有效实现节能;制冷罐465为可拆卸结构,包括制冷筒、密封盖和制冷片,制冷片与密封盖固接,密封盖与制冷筒的开口端连接使得制冷片设置在制冷筒内,在密封盖与制冷筒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避免筒体内的直饮水外溢,在密封盖上设置有温控件,通过温控件的控制实现制冷片的启动与关闭,当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高点时,制冷片启动,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低点时,制冷片关闭,从而实现对制冷罐465温度的智能控制,有效实现节能。另外,供水阀466具有多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各入水口分别与各加热罐464、各制冷罐465和供水箱463连通,供水阀466的出水口与水嘴467的入水口连通,当系统需要常温水时,供水阀466直接将供水箱463与水嘴467接通,实现常温水供应,当系统需要热水时,供水阀466将其中一个加热罐464与水嘴467 接通,实现热水供应,当系统需要冷水时,供水阀466将其中一个制冷罐465 与水嘴467接通,实现冷水供应,通过供水阀466的切换能够满足系统常温水、热水和冷水的供应,从而满足操作者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设置多个加热罐 464和制冷罐465能够保证热水和冷水的充分供应,有效满足操作者的饮用需求。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水嘴467具有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其中一个入口设置在水嘴467的顶端,用于与储料装置41相连通,使得原料经水嘴467的出口进入纸杯,另一个入口设置在水嘴467的侧壁上,该入口与供水阀466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直饮水通过水嘴467的出口进入水杯,上述水嘴467的集成度高,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便于系统的内部布局,降低系统的整体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低位水箱461的顶部端面设置有进水阀4613,当需要对低位水箱461进行补水操作时,通过将补水装置的管路与进水阀4613相连接,打开进水阀4613,从而实现对低位水箱461的补水操作。另外,进水阀4613 的数量一般为两个,分置在低位水箱461的左侧和右侧,对低位水箱461进行补水操作时,可通过其中任意一个进水阀4613实现,该种结构简单便捷,有效保证了低位水箱461的补水操作。
请参考图2和图7,其中,图7为图2所示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输送机构44,所述输送机构44包括输送带441、集水盘442和电子秤443,所述集水盘442设置在所述电子秤443的称量端面上,所述输送带441设置在所述集水盘442内;所述输送带441通过输送电机驱动,所述输送带44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水嘴467的底部,所述输送带441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饮品出口13,所述输送电机驱动所述输送带441运转,以便将所述纸杯从所述水嘴467的底部输送至所述饮品出口13,所述电子秤443称量进入所述纸杯的所述直饮水的质量,以便调整所述饮品的浓度;所述输送带441上均布有多个透水孔,散落在所述输送带441上的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经所述透水孔进入所述集水盘442,所述集水盘442通过排液管将收集的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排至废液箱。
上述输送带441的一端设置在水嘴467的底部,另一端设置在饮品出口13 的位置,输送带441的传输方向自水嘴467处置饮品出口13处,当操作者选择饮品种类后,纸杯被放置到水嘴467下方的输送带441上,水嘴467将饮品注入到纸杯内,纸杯装满饮品后,输送带441启动,将装有饮品的纸杯输送至饮品出口13的位置,操作者可直接取杯饮用。在制作饮品时,水嘴467先将原料注入到纸杯内,水嘴467再向纸杯注入直饮水,在注水的过程中电子秤443实时称量纸杯的质量,当到达预设质量后,水嘴467停止注水,从而完成饮品的制作,也就是说通过实时监测水杯的质量,从而实现对注水质量的监测,从而实现饮品浓度的调配,进而保证饮品的口感。在制作饮品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会产生液体的飞溅,通过将输送带441设置成镂空结构,使得飞溅的液体能够顺利进入集水盘442,并通过集水盘442统一收集至废液箱,实现对飞溅液体的收集,从而保证系统的内部卫生,进而保证饮品的卫生和安全。
请参考图2和图4,其中,图4为图2所示的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44上方的密封机构42,所述密封机构42包括具有运行电机的第一回转件421、第二回转件422、导轨组件423、第一支撑杆424、第二支撑杆426、第一门425和第二门427,所述第一回转件421与所述第二回转件422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441的两侧,所述导轨组件423位于所述第一回转件421与所述第二回转件42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4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转件421固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24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转件422固接,所述第一门42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 424的中段,所述第一支撑杆424上间隔设置与第一导向块4241、第二导向块 4242和第三导向块4243,所述导轨组件423包括第一直导轨、第一弯导轨、第二直导轨和第二弯导轨,所述第一弯导轨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弯导轨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弯导轨和所述第二弯导轨处于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的左侧,所述第二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的右侧,所述运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回转件421和所述第二回转件422同步运转,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424带动所述第一门425周向转动,所述第一导向块4241沿所述第一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门425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441的幅面平行,所述第二导向块4242沿所述第一弯导轨或所述第二弯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门425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441的幅面垂直,所述第三导向块4243 沿所述第二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门425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441的幅面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杆426与所述第一支撑杆424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426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转件421固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转件422固接,所述第二门42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426的中段,所述第二支撑杆426上间隔设置与第四导向块、第五导向块4261和第六导向块4262,所述导轨组件423还包括第三直导轨、第三弯导轨、第四直导轨和第四弯导轨,所述第三弯导轨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四弯导轨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三弯导轨和所述第四弯导轨处于第二平面上,所述第三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的左侧,所述第四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的右侧,所述运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回转件421和所述第二回转件422同步运转,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426带动所述第二门427周向转动,所述第四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三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门427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441的幅面平行,所述第五导向块4261能够沿所述第三弯导轨或所述第四弯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门427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441的幅面垂直,所述第六导向块4262能够沿所述第四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门427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441的幅面平行;所述水嘴467向所述纸杯注入饮品时,所述第一门425的幅面和所述第二门427的幅面分别与所述输送带441的幅面垂直,所述第一门425或所述第二门427将所述饮品出口13封闭,所述输送带441、所述第一回转件421和所述第二回转件422同步运转,使得具有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的纸杯到达所述饮品出口13 外部的平台上,所述第一门425或所述第二门427与所述饮品出口分离。
上述结构中,第一回转件421和第二回转件422平行间隔设置,导轨组件 423设置在两者之间,且靠近其中一个回转件设置,第一回转件421和第二回转件422同步运行,当第一支撑杆424与第一回转件421的连接端和第一支撑杆424与第二回转件422的连接端处于上部平行段时,第一导向块4241滑动设置在第一直导轨内,第一门425的幅面与输送带441的承接面(纸杯的放置平面)平行,当第一支撑杆424与第一回转件421的连接端和第一支撑杆424与第二回转件422的连接端处于水嘴467一侧的弯曲段时,第二导向块4242滑动设置在第一弯导轨内,此时,使得第一门425实现翻转,在制作饮品时,第一门425的幅面与输送带441的承接面垂直,第一支撑杆424与第一回转件421 的连接端和第一支撑杆424与第二回转件422的连接端处于下部平行段时,第三导向块4243滑动设置在第二直导轨内,此时,第一门425的幅面与输送带 441的承接面平行,当第一支撑杆424与第一回转件421的连接端和第一支撑杆424与第二回转件422的连接端饮品出口13一侧的弯曲段时,第二导向块4242滑动设置在第一弯导轨内,此时,使得第一门425实现翻转,在饮品输送至饮品出口13时,第一门425的幅面与输送带441的承接面垂直,且第一门 425将饮品出口13密封;第二门427与第一门425相隔半个圆周,也就是说,当第一门425处于上部平行段时,第二门427处于下部平行段,当第一门425 处于制备后方与输送带441垂直时,第二门427处于饮品出口13处于输送带 441垂直。
在饮品制作过程中,第一门425或第二门427处于纸杯的后方,且与输送带441平行,第二门427或第一门425处于饮品出口13的位置,且与输送带 441垂直,同时,将饮品出口13密封,当饮品制作完成后,输送带441启动,第一回转件421和第二回转件422同时启动,第一门425和第二门427同时运行,第一门或第二门离开饮品出口,此时,饮品出口为开启状态,当装有饮品的纸杯在输送带的带动下运行至饮品出口外部的平台上,第一门或第二门再次将饮品出口处密封。通过第一门425和第二门427的交替变换,从而实现饮品出口的有效密封,使得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隔离,进而避免外部环境对于内部环境的影响,保证饮品制作的卫生条件,使得饮品的卫生得到有效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一直导轨、第一弯导轨、第二直导轨和第二弯导轨形成第一回转轨道,该第一回转轨道靠近第一回转件421设置,第三直导轨、第三弯导轨、第四直导轨和第四弯导轨形成第二回转轨道,该第二回转轨道靠近第二回转件422设置,通过两个回转轨道能够使得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更高,提高饮品出口13的密封效果;同时,第一回转组件和第二回转件422可以为皮带和带轮的组合结构,也可以为链条和链轮的组合结构。
请参考图2、图8和图9,其中,图8为图2所示的杯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2所示的取杯器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储杯装置包括有杯体机构45,所述杯体机构45包括第二转盘451和内置多个所述纸杯的杯筒452,所述杯筒452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杯筒452绕所述第二转盘45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所述杯筒452包括第一筒体4522、推杯件和挡杆4521,所述挡杆4521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杯筒452间隔设置,所述水平部通过扭簧与所述竖直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水平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4522的开口端,所述推杯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挡销4523,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4522的底部相抵靠,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销4523固接,所述第一筒体4522的侧壁开设有第一L型孔,所述第一挡销4523经所述第一L型孔与外界接触,各所述纸杯通过套装形成杯柱,所述杯柱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部相抵靠,所述杯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挡销4523相抵靠;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取杯器453,所述取杯器453包括取杯电机4531、导杆4532、丝杠4533、螺母4534、取杯叉4535、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所述丝杠4533与所述取杯电机4531传动连接,所述螺母4534与所述丝杠4533传动连接,所述导杆4532的一端与所述取杯电机 4531固接,所述导杆4532与所述丝杠4533平行,所述螺母4534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导杆4532穿过所述滑孔,所述取杯叉4535设置在所述螺母4534的外壁上,所述取杯叉4535的开口端远离所述螺母4534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取杯电机4531的方向弯曲;所述取杯叉4535为弹性结构,所述取杯电机4531能够驱动所述取杯叉4535到达所述第一筒体4522的开口端,所述第一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取杯叉4535向所述杯柱的方向运动,所述取杯叉4535卡在位于所述杯柱的顶层纸杯的外侧,所述取杯叉4535的弯曲使得所述水平部移至与所述顶层纸杯套装的下一层纸杯的顶部;所述取杯叉4535取出纸杯后,所述取杯电机 4531驱动所述取杯叉4535靠近放杯处,所述第二电推杆驱动所述取杯叉4535 向所述放杯处运动,使得纸杯放置在所述水嘴467下方的输送带441上。
取杯器453位于输送带441与杯体机构45之间,取杯器453将杯体机构 45上的纸杯取出,放置到水嘴467下方的输送带441上,具体工作过程为:
取杯过程:当操作者选择饮品种类后,第二转盘451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使得具有纸杯的杯筒452到达取杯器453的取杯位置,通过推动机构使得第一挡销4523从第一L型孔的水平段切换至竖直段,此时,第一弹簧的约束被释放,第一弹簧对杯柱推动,使得杯柱的顶层抵靠在挡杆4521的水平部上,取杯电机 4531启动,螺母4534相对丝杠4533移动,使得取杯叉4535到达取杯位置,第一电推杆位于取杯位置,且第一电推杆与机架连接,第一电推杆的工作方向朝向杯筒452,当取杯叉4535到达取杯位置时,取杯叉处于第一电推杆的工作端的行程范围内,第一电推杆推动取杯叉4535,使得取杯叉4535向杯筒452 的方向运动,由于取杯叉4535为弹性结构,第一电推杆驱动的过程中,取杯叉 4535向杯筒452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同时,第一电推杆推动取杯叉4535向杯柱的方向靠近,当取杯叉4535的弯曲部接触水平部时,取杯叉4535的底部边缘推动水平部向远离杯柱的方向移动,位于水平部与竖直部的连接处内部的扭簧发生弹性形变,随着取杯叉4535的不断推进,扭簧恢复弹性形变使得水平部沿取杯叉4535的弯曲部移至杯柱的次顶层纸杯的顶部,取杯电机4531上升,第一电推杆复位,取杯叉4535带动杯柱的顶层纸杯与杯柱分离,此时,水平部在扭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杯柱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使得杯柱的顶层与水平部相抵靠;当一个杯筒452的纸杯被取完后,第二转盘451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当具有纸杯的杯筒452到达取杯位置后,再次通过推动机构使得第一挡销4523从第一L型孔的水平段切换至竖直段,此时,第一弹簧的约束被释放,第一弹簧对杯柱推动,使得杯柱的顶层抵靠在挡杆4521的水平部上。
放杯过程:第二电推杆位于放杯位置,且第二电推杆与机架连接,第二电推杆的工作方向朝向放杯位置,该放杯位置位于水嘴467下方的输送带441上,第二电推杆的工作方向朝向放杯位置,当取杯电机4531带动具有纸杯的取杯叉 4535到达放杯位置时,取杯叉4535位于第二电推杆的工作端的行程范围内,第二电推杆推动取杯叉4535,取杯叉4535向放杯位置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取杯叉4535向水嘴467下方的输送带441位置运动,当纸杯到达水嘴467下方的输送带441位置时,输送带441对纸杯底部提供支持力使得纸杯制动,而取杯叉4535由于存在一定运动余量而解除了与纸杯的紧密配合,第二电推杆复位,取杯叉4535的弹性形变恢复,从而实现取杯叉4535与纸杯的分离,即完成一次取杯、放杯的操作。
请参考图2、图5和图6,其中,图5为图2所示的杯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取盖器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储杯装置包括有杯盖机构43,所述杯盖机构43包括第三转盘431和内置多个杯盖的盖筒432,所述盖筒432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盖筒432绕所述第三转盘43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所述盖筒432包括第二筒体 4322、推盖件和挡板4321,所述挡板4321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4322的开口端,所述挡板4321上开设有出盖口,绕所述出盖口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舌片,所述推盖件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二挡销4323,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4322的底部相抵靠,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销4323固接,所述第二筒体432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L型孔,所述第二挡销4323经所述第二 L型孔与外界接触,各所述杯盖通过套装形成盖柱,所述盖柱的顶部分别与各所述弹性舌片相抵靠,所述杯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挡销4523相抵靠;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取盖器433,所述取盖器433包括取盖电机4331、连杆4332、吸盘4333和吸气件4334和第三电推杆,所述连杆4332的一端与所述取盖电机 4331的转轴固接,所述连杆4332的另一端与所述吸盘4333固接,所述吸盘4333 通过管路与所述吸气件4334连接;所述取盖电机4331能够驱动所述吸盘4333 到达所述第二筒体4322的开口端,所述吸气件4334使得所述吸盘4333朝向所述盖柱的端面形成负压,使得所述盖柱的顶层的杯盖穿过各所述弹性舌片后与所述吸盘4333贴合,所述取盖电机4331能够驱动所述杯盖到达输送带441上的纸杯上方,所述第三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连杆4332,使得所述杯盖与输送带 441上的纸杯配合。
取盖器433位于输送带441与杯盖机构43之间,取盖器433将杯盖机构 43上的杯盖取出,放置到水嘴467下方的输送带441的纸杯上,具体工作过程为:
取盖过程:当操作者选择饮品种类后,系统向纸杯内注入饮品后,第三转盘431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使得具有杯盖的盖筒432到达取盖器433的取盖位置,通过推动机构使得第二挡销4323从第二L型孔的水平段切换至竖直段,此时,第二弹簧的约束被释放,第二弹簧对盖柱推动,使得杯柱的顶层抵靠在各舌片的内端面上,取盖电机4331启动,连杆4332摆动,使得吸盘4333到达取盖位置,且吸盘4333朝向盖柱的端面与盖柱顶层的杯盖的上方,吸气件4334 启动,吸盘4333朝向盖柱的端面形成负压,杯盖在负压的作用下穿过各舌片与吸盘4333形成负压的端面相贴合,盖柱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使得次顶层的杯盖再次抵靠在各舌片的内端面上;当一个盖筒432的杯盖被取完后,第三转盘431 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当具有杯盖的盖筒432到达取盖位置后,再次通过推动机构使得第而挡销从第二L型孔的水平段切换至竖直段,此时,第二弹簧的约束被释放,第二弹簧对盖柱推动,使得盖柱的顶层抵靠在各舌片上。
放盖过程:第三电推杆位于放盖位置的上方,且第三电推杆与机架连接,第三电推杆的工作方向与放盖方向平行,当取盖电机4331带动具有杯盖的吸盘 4333到达放盖位置时,连杆4332位于第三电推杆的工作端的行程范围内,第三电推杆向下推动连杆4332使得连杆4332带动杯盖向纸杯的开口端运动,第三电推杆在推动连杆4332的过程中,连杆4332向纸杯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当杯盖与纸杯的开口端配合后,第三电推杆复位,吸气件4334关闭,吸盘4333 在连杆4332的带动下复位,即完成一次取杯盖和盖杯盖的操作。
请参考图2、图11和图12,其中,图11为图2所示的吸管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2所示的出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理解的是,所述饮品制作组件4还包括吸管存放装置47,所述吸管存放装置47包括第一盒体472和第一盖板471,所述第一盒体472的侧壁自顶部至底部收缩,所述第一盒体472的底部的宽度与吸管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盒体472的底部的侧壁开设有出管孔,所述出管孔贯穿所述第一盒体472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盖板471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472的顶部开口端;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出管机构473,所述出管机构473包括第一固定座4732、第一顶杆4731和第四电推杆,所述第四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顶杆4731进入所述出管孔的一个端口,使得所述吸管依次经过所述出管孔的另一个端口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的吸管孔11伸出。
上述第一盒体472内装有多根吸管,各吸管分别与竖直方向垂直,出管口设置在第一盒体472侧壁的底部,出管口的一个端口与外壳1上的吸管孔11同轴设置,另一个端口与第一顶杆4731的工作端同轴设置,当操作者选择的饮品需要用到吸管时,如果汁等,第四电推杆启动,由于第一顶杆4731为弹性结构,第四电推杆推动第一顶杆4731向出管孔的内部移动,第一顶杆4731发生弹性形变,通过第一顶杆4731插入出管孔的一端,使得吸管从另一端穿出后在经过外壳1上的吸管孔11触及外部,操作者可以直接取用。当吸管经吸管孔11穿出后,第四电推杆复位,第一顶杆4731的外力约束释放,第一顶杆4731的弹性形变恢复,从而实现复位,第一盒体472内的吸管中的一根再次处于出管孔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顶杆4731为L型结构,其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4732 与机架3固接,另一端为工作端,当第四电推杆驱动第一顶杆4731向出管孔内运动时,工作端插入出管孔内实现吸管的顶出,与机架3的连接端的外延部分对第一盒体472的外壁进行轻微撞击,从而使得第一盒体472内的吸管下落,防止吸管在第一盒体472内出现卡滞现象,保证吸管的顺利出管。同时,在吸管孔1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盘,该第一橡胶密封盘上设置有第一过孔,第一过孔与出管孔同轴设置,且第一过孔的直径小于出管孔的直径,以第一过孔为中心设置有多条射线状第一缝隙,各第一缝隙分别与第一过孔贯通,当吸管经出管孔伸出后,通过第一顶杆4731的作用使得吸管穿过第一过孔,此时,各第一缝隙之间的间隙减小,当吸管杯取出后,各第一缝隙之间的间隙复位,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吸管孔11的有效密封,从而能够实现防尘、防菌,进而保证操作者使用的安全。
请参考图2、图13和图14,其中,图13为图2所示的搅拌棒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2所示的出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所述饮品制作组件4还包括搅拌棒存放装置48,所述搅拌棒存放装置48包括第二盒体482和第二盖板481,所述第二盒体482的侧壁自顶部至底部收缩,所述第二盒体482的底部的宽度与搅拌棒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盒体482的底部的侧壁开设有出棒孔,所述出棒孔贯穿所述第二盒体482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二盖板481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二盒体482的顶部开口端;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出棒机构483,所述出棒机构483包括第二固定座4832、第二顶杆4831和第五电推杆,所述第五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顶杆4831进入所述出棒孔的一个端口,使得所述搅拌棒依次经过所述出棒孔的另一个端口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的搅拌棒孔12伸出。
上述第二盒体482内装有多根搅拌棒,各搅拌棒分别与竖直方向垂直,出棒口设置在第二盒体482侧壁的底部,出棒口的一个端口与外壳1上的搅拌棒孔12同轴设置,另一个端口与第二顶杆4831的工作端同轴设置,当操作者选择的饮品需要用到搅拌棒时,如咖啡等,第五电推杆启动,由于第二顶杆4831 为弹性结构,第五电推杆推动第二顶杆4831向出棒的内部移动,第二顶杆4831 发生弹性形变,通过第二顶杆4831插入出棒孔的一端,使得搅拌棒从另一端穿出后在经过外壳1上的搅拌棒孔12触及外部,操作者可以直接取用。当搅拌棒经搅拌棒孔12穿出后,第五电推杆复位,第二顶杆4831的外力约束释放,第二顶杆4831的弹性形变恢复,从而实现复位,第二盒体482内的搅拌棒中的一根再次处于出棒孔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顶杆4831为L型结构,其一端与通过第二固定座4832 与机架3固接,另一端为工作端,当第五电推杆驱动第二顶杆4831向出棒孔内运动时,工作端插入出棒孔内实现搅拌棒的顶出,与机架3的连接端的外延部分对第二盒体482的外壁进行轻微撞击,从而使得第二盒体482内的搅拌棒下落,防止搅拌棒在第一盒体472内出现卡滞现象,保证吸管的顺利出棒。同时,在搅拌棒孔1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橡胶密封盘,该第二橡胶密封盘上设置有第二过孔,第二过孔与出棒孔同轴设置,且第二过孔的直径小于出管孔的直径,以第二过孔为中心设置有多条射线状第二缝隙,各第二缝隙分别与第二过孔贯通,当搅拌棒经出棒孔伸出后,通过第二顶杆4831的作用使得搅拌棒穿过第二过孔,此时,各第二缝隙之间的间隙减小,当搅拌棒杯取出后,各第二缝隙之间的间隙复位,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吸管孔11的有效密封,从而能够实现防尘、防菌,进而保证操作者使用的安全。
请继续参考图1,具体地,所述人机交互组件2包括控制装置、显示屏21、摄像头27、拾音器22、扬声器25、语言切换装置26、饮品选择装置23和支付装置24,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源、所述饮品制作组件4、所述显示屏21、所述摄像头27、所述拾音器22、所述扬声器25、所述语言切换装置26、所述饮品选择装置23和所述支付装置24电连接。
饮品选择装置23上设置有多个操作按键,每一个操作按键对应一种饮品,操作者通过操作饮品选择装置23能够快速选择符合自己的饮品,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饮品制作组件4制作饮品;控制装置与服务器进行实时通信,并且实时上传当前获得的信息以及下载远程服务器所推送的信息,当操作者初次使用时,通过摄像头27采集操作者的面部、身高等信息,远程服务器根据所采集的信息进行饮品的匹配推送,并通过显示屏21进行展示饮品的功能等信息,操作者可接受推送也可以自行选择,当操作者选择某一种饮品后,远程服务器获得操作者的喜好信息,当操作者再次操作时,通过摄像头27进行人脸识别,远程服务器可根据操作者的喜好进行推送,从而节省了操作者选择和等待的时间,同时,当操作者进行操作时,可进行语音交互,操作者通过操作语言切换装置26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其中所包括的语言种类为:普通话、多种方言及多国语言,在语音交互的过程中,通过拾音器22获得操作者的语音信息,通过扬声器25 发出声音与操作者进行语音交互;当操作者选择某一种饮品后,控制装置启动支付装置24,该支付装置24为红外线扫码器,操作者将支付二维码或条码靠近支付装置24即可完成支付操作,该种方式简便快捷,能够节省操作者的操作等待的时间,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需要指出的是,人机交互组件2还包括多个传感器,各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设置多个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传感器能够及时发现,并上传至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能够及时相运维人员发送消息,进行维修,从而保证设备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比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包括具有饮品出口的外壳、机架、饮品制作组件和人机交互组件,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饮品制作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组件与所述饮品制作组件电连接,所述饮品制作组件包括内置多种原料的储料装置、内置直饮水的供水装置、水嘴、内置纸杯的储杯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和所述储料装置分别与所述水嘴连通;
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动,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储料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和所述储杯装置工作,使得所述水嘴向所述纸杯内注入饮品或直饮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具有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的所述纸杯到达所述饮品出口外部的平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转盘、多个湿料罐和多个干料罐,各所述湿料罐和各所述干料罐均分布在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湿料罐的出口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有第一挡料板,所述湿料罐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干料罐的出口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有第二挡料板,所述干料罐的出口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湿料供给件和干料供给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转盘的轴心固接,所述湿料供给件包括插板、斜拉臂和湿料电机,所述插板的一端斜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插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斜拉臂与所述湿料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湿料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插板相对所述插孔移动,以便湿料进入所述第一挡料板与所述插板形成的空间;
所述干料供给件包括具有装料槽的转轴和干料电机,所述转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干料电机与所述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干料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便干料经所述装料槽进入所述第二挡料板与所述转轴形成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低位水箱、高位水箱、供水箱、供水阀、加热罐和制冷罐,所述低位水箱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高位水箱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供水箱介于所述高位水箱与所述低位水箱之间;
所述低位水箱通过供水管与所述高位水箱连接,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供水箱通过进水管与所述高位水箱连通,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一出水管与所述加热罐连通,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制冷罐连通,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供水阀连通,所述加热罐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阀连通,所述制冷罐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阀连通,所述供水阀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嘴连通;
所述供水箱内设置有浮力阀,所述浮力阀根据所述供水箱的水位控制所述进水管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加热罐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筒体、加热管和密封盖,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密封盖的幅面上,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开口端配合使得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加热罐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加热罐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供水阀连通;
所述制冷罐内置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罐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制冷罐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供水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集水盘和电子秤,所述集水盘设置在所述电子秤的称量端面上,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集水盘内;
所述输送带通过输送电机驱动,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水嘴的底部,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饮品出口,所述输送电机驱动所述输送带运转,以便将所述纸杯从所述水嘴的底部输送至所述饮品出口,所述电子秤称量进入所述纸杯的所述直饮水的质量,以便调整所述饮品的浓度;
所述输送带上均布有多个透水孔,散落在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经所述透水孔进入所述集水盘,所述集水盘通过排液管将收集的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排至废液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方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具有运行电机的第一回转件、第二回转件、导轨组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门和第二门,所述第一回转件与所述第二回转件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所述导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回转件与所述第二回转件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转件固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转件固接,所述第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段,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间隔设置与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和第三导向块,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直导轨、第一弯导轨、第二直导轨和第二弯导轨,所述第一弯导轨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弯导轨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弯导轨和所述第二弯导轨处于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的左侧,所述第二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的右侧,所述运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回转件和所述第二回转件同步运转,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带动所述第一门周向转动,所述第一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平行,所述第二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弯导轨或所述第二弯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垂直,所述第三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二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平行;
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转件固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转件固接,所述第二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段,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间隔设置与第四导向块、第五导向块和第六导向块,所述导轨组件还包括第三直导轨、第三弯导轨、第四直导轨和第四弯导轨,所述第三弯导轨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四弯导轨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三弯导轨和所述第四弯导轨处于第二平面上,所述第三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的左侧,所述第四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的右侧,所述第二支撑杆带动所述第二门周向转动,所述第四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三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平行,所述第五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三弯导轨或所述第四弯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垂直,所述第六导向块能够沿所述第四直导轨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门的幅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平行;
所述水嘴向所述纸杯注入饮品时,所述第一门的幅面和所述第二门的幅面分别与所述输送带的幅面垂直,所述第一门或所述第二门将所述饮品出口封闭,所述输送带、所述第一回转件和所述第二回转件同步运转,使得具有所述饮品或所述直饮水的纸杯到达所述饮品出口外部的平台上,所述第一门或所述第二门与所述饮品出口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杯装置包括有杯体机构,所述杯体机构包括第二转盘和内置多个所述纸杯的杯筒,所述杯筒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杯筒绕所述第二转盘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所述杯筒包括第一筒体、推杯件和挡杆,所述挡杆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杯筒间隔设置,所述水平部通过扭簧与所述竖直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水平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开口端,所述推杯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挡销,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相抵靠,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销固接,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L型孔,所述第一挡销经所述第一L型孔与外界接触,各所述纸杯通过套装形成杯柱,所述杯柱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部相抵靠,所述杯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挡销相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取杯器,所述取杯器包括取杯电机、导杆、丝杠、螺母、取杯叉、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所述丝杠与所述取杯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取杯电机固接,所述导杆与所述丝杠平行,所述螺母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滑孔,所述取杯叉设置在所述螺母的外壁上,所述取杯叉的开口端远离所述螺母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取杯电机的方向弯曲;
所述取杯叉为弹性结构,所述取杯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取杯叉到达所述第一筒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取杯叉向所述杯柱的方向运动,所述取杯叉卡在位于所述杯柱的顶层纸杯的外侧,所述取杯叉的弯曲使得所述水平部移至与所述顶层纸杯套装的下一层纸杯的顶部;所述取杯叉取出纸杯后,所述取杯电机驱动所述取杯叉靠近放杯处,所述第二电推杆驱动所述取杯叉向所述放杯处运动,使得纸杯放置在所述水嘴下方的输送带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杯装置包括有杯盖机构,所述杯盖机构包括第三转盘和内置多个杯盖的盖筒,所述盖筒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盖筒绕所述第三转盘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所述盖筒包括第二筒体、推盖件和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开口端,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出盖口,绕所述出盖口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舌片,所述推盖件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二挡销,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相抵靠,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销固接,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二L型孔,所述第二挡销经所述第二L型孔与外界接触,各所述杯盖通过套装形成盖柱,所述盖柱的顶部分别与各所述弹性舌片相抵靠;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取盖器,所述取盖器包括取盖电机、连杆、吸盘、吸气件和第三电推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取盖电机的转轴固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吸盘固接,所述吸盘通过管路与所述吸气件连接;
所述取盖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吸盘到达所述第二筒体的开口端,所述吸气件使得所述吸盘朝向所述盖柱的端面形成负压,使得所述盖柱的顶层的杯盖穿过各所述弹性舌片后与所述吸盘贴合,所述取盖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杯盖到达输送带上的纸杯上方,所述第三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连杆,使得所述杯盖与输送带上的纸杯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制作组件还包括吸管存放装置,所述吸管存放装置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盒体的侧壁自顶部至底部收缩,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的宽度与吸管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的侧壁开设有出管孔,所述出管孔贯穿所述第一盒体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盖板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部开口端;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出管机构,所述出管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顶杆和第四电推杆,所述第四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顶杆进入所述出管孔的一个端口,使得所述吸管依次经过所述出管孔的另一个端口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吸管孔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无人水吧,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制作组件还包括搅拌棒存放装置,所述搅拌棒存放装置包括第二盒体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盒体的侧壁自顶部至底部收缩,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部的宽度与搅拌棒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部的侧壁开设有出棒孔,所述出棒孔贯穿所述第二盒体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二盖板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二盒体的顶部开口端;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出棒机构,所述出棒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顶杆和第五电推杆,所述第五电推杆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顶杆进入所述出棒孔的一个端口,使得所述搅拌棒依次经过所述出棒孔的另一个端口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搅拌棒孔伸出。
CN201821391286.0U 2018-08-28 2018-08-28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Active CN211242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1286.0U CN211242871U (zh) 2018-08-28 2018-08-28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1286.0U CN211242871U (zh) 2018-08-28 2018-08-28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2871U true CN211242871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91286.0U Active CN211242871U (zh) 2018-08-28 2018-08-28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28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3651A (zh) * 2018-08-28 2018-11-30 陈志光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3651A (zh) * 2018-08-28 2018-11-30 陈志光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CN108903651B (zh) * 2018-08-28 2023-10-27 陈志光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3651B (zh)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CN102987920B (zh) 一种自动泡茶机
CN202941940U (zh) 自动泡茶机
CN101301166A (zh) 全自动泡茶桌
CN111179504A (zh) 一种智能饮品售卖机及其方法
CN110040861B (zh) 净水器
CN106136909A (zh) 小型多功能现制饮品智能一体机
CN211242871U (zh) 人工智能无人水吧
CN107252255B (zh) 一种能够可靠卸料的咖啡现冲机
CN110448177A (zh) 智能茶饮机
CN110051221A (zh) 一种自动制作饮料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10961500U (zh) 一种自动饮料机
CN201153868Y (zh) 一种饮水饮料两用机
CN211582673U (zh) 一种全自动配比奶茶机
CN201782604U (zh) 泡茶器
CN110411088A (zh) 制冰机构以及具有制冰功能的蜂蜜饮料机
CN206867103U (zh) 一种可同时出净水和饮品的智能水机
KR20160107613A (ko) 이동식 생수 충진 자동화 소형장치
KR101746613B1 (ko) 투명 얼음 제조용 먹는물 공급장치
CN114176393A (zh) 一种茶道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KR20170000272A (ko) 얼음 제조용 먹는물 공급장치
CN217640312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贩卖机
CN212906466U (zh) 一种便捷式饮品无人售货机
CN220121293U (zh) 无人咖啡亭
CN109674323A (zh) 一种自动茶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