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8308U - 一种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8308U
CN211238308U CN201790001671.7U CN201790001671U CN211238308U CN 211238308 U CN211238308 U CN 211238308U CN 201790001671 U CN201790001671 U CN 201790001671U CN 211238308 U CN211238308 U CN 211238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engine
clamping
battery box
contac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16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银
骆勇
车碧波
苟长河
程萍
江恒
杨秀梅
张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ci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ci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26731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7093767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20429588.1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6742313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20438930.4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6961893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ci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cin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8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8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tionary device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010),包括发动机本体(100),发动机本体(100)安装有用于该发动机(010)的锂电池(200),锂电池(200)的中心轴(200a)平行于发动机本体(100)的气缸轴(100a)。该发动机(010)通过将锂离子电池单元的中心轴(200a)设置为与发动机本体(100)的气缸轴(100a)平行,使得因发动机(010)振动而产生的沿主振动轴方向的较大应力与锂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层平行,利于减小振动应力导致的正、负电极层的形变,保证正、负电极层对活性物质的附着力强,减小振动而造成对锂电池(200)的不利影响,保证锂电池(200)能够长期正常使用,进一步保证发动机(010)顺利启动。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4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1710267316.0、名称为“发动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要求于2017年04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1720429588.1、名称为“用于将锂电池安装于发动机的安装结构总成”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要求于2017年04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1720438930.4、名称为“用于发动机的锂电池总成”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为将燃油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的机器,发动机起动时用的起动电源大部分均为铅酸电池,而铅酸电池由于体积大、重量重、能量密度低、易自放电且不利于存放等存在许多弊端;因此,出现了用锂电池作为发动机的起动电源,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在相同的容量参数下,减小了外形尺寸的同时还减轻了重量,并且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由于锂电池长期固定安装于发动机本体上,而发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剧烈振动,易对锂电池因造成不利影响,比如电池容量下降,输出电压降低或寿命缩短等,严重影响锂电池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能够减小因振动而对锂电池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锂电池能够长期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安装有用于该发动机的锂电池,锂电池的中心轴平行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
进一步的,锂电池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发动机本体,锂电池的插入方向与中心轴垂直。
进一步的,锂电池设置有电极插槽,沿垂直于中心轴的方向设置有电极插槽沿垂直于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电极插槽内设置有第一接触电极,发动机本体设置有用于插入电极插槽内并与第一接触电极电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电极,第一接触电极与第二接触电极之间的接触面垂直于中心轴。
进一步的,第一接触电极或/和第二接触电极具备设置有沿中心轴方向的平行于中心轴的弹力,第一接触电极与第二接触电极在弹力的作用下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第一接触电极为由两个弧形弹片组成的弹性夹,两个弧形弹片以凹面相背的方式紧靠设置,第二接触电极为电极插片;锂电池安装于发动机本体时,电极插片插入两个弧形弹片之间实现第一接触电极与第二接触电极电连接的电性接触。
进一步的,锂电池沿与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并列设置多个与电极插槽平行的导向槽,发动机本体对应导向槽设置有多个导向插片,锂电池安装时通过导向槽与导向插片的插接配合实现安装导向。
进一步的,锂电池安装于发动机本体的侧面,以避开发动机的油箱加油口和发动机的消音器排风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锂电池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安装结构总成;安装结构总成包括用于容纳锂电池的锂电池盒和用于将锂电池盒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安装架;锂电池盒插接于安装架;锂电池盒的插入方向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垂直。
进一步的,锂电池盒外侧设置有滑动限位结构,滑动限位结构用于与安装架配合使锂电池盒沿一直线方向单自由度滑动配合于安装架;锂电池盒与安装架在该直线方向实现卡止限位。
进一步的,滑动限位结构包括两条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条形限位滑槽;安装架设置有与锂电池盒卡接配合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边嵌入两条形限位滑槽并以单自由度的方式滑动相配。
进一步的,固定板设置有卡口;锂电池盒背面一体成型形成与卡口配合的卡扣,卡扣位于开设于锂电池盒背面的卡扣安装口内;卡口的下边沿形成用于支撑锂电池盒的翻边。
进一步的,翻边的根部与固定板为弧形过渡。
进一步的,卡扣为侧面设置有三角形卡块的舌形卡扣,三角形卡块沿横向并列开设有用于使三角形卡块形成由上往下厚度逐渐变薄的E形结构的两个矩形槽。
进一步的,固定板的顶角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板导入条形限位滑槽的导向斜面。
进一步的,安装架还包括上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L形托举板、固定于固定板的第一连接支耳和固定于L形托举板的下底板的第二连接支耳;第一连接支耳和第二连接支耳均设置有连接孔;安装架通过第一连接支耳和第二连接支耳固定于发动机本体。
进一步的,L形托举板的折弯处设置有条形加强筋;第一连接支耳与固定板一体成型于固定板的侧边并与固定板平行;第二连接支耳一体成型于L形托举板的下底板的侧边并与L形托举板的下底板垂直。
进一步的,锂电池盒的容纳腔底部设置有定位凸面,定位凸面与设置于锂电池表面的定位凹面配合实现锂电池定位。
进一步的,定位凹面包括用于对锂电池沿前后方向导向并定位的第一斜面和用于对锂电池沿左右方向导向并定位的第二斜面;定位凸面包括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别相配合实现锂电池导向并定位的斜面。
进一步的,定位凹面为一连续曲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为该连续曲面的不同部分;定位凹面由锂电池的底角向内凹陷形成。
进一步的,定位凹面为两个并分别位于锂电池下端相邻底角;定位凸面由锂电池盒相邻的两个底角向内凸起形成。
进一步的,锂电池上端侧面凸出形成卡止部,卡止部用于当锂电池插入锂电池盒后与设置于锂电池盒的卡扣卡接配合,实现锂电池的锁止固定。
进一步的,卡止部上端面设置有卡接面,卡止部的外侧面形成用于将锂电池盒的卡扣导向至卡接面的导向斜面。
进一步的,锂电池上端侧面可活动地设置有卡舌,锂电池上端设置有与卡舌联动的按钮;锂电池盒上开设有卡舌孔;当锂电池插入锂电池盒时,卡舌嵌入卡舌孔内;当按下按钮时,卡舌脱离卡舌孔。
进一步的,锂电池相对两侧设置有滑动槽,锂电池盒相对两侧设置有向锂电池盒内部延伸的滑动条;当锂电池插入锂电池盒时,滑动槽与滑动条可滑动地配合。
进一步的,滑动槽和滑动条均与气缸轴垂直。
进一步的,锂电池盒的背面设置有插头,插头用于插入发动机本体上的供电插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通过将锂离子电池的中心轴设置为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平行,使得因发动机振动而产生的沿主振动轴方向的较大应力与锂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层平行,利于减小振动应力导致的正、负电极层的形变,保证正、负电极层对活性物质的附着力强,减小振动而造成对锂电池的不利影响,保证锂电池能够长期正常使用,进一步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发动机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发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锂电池200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V处发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锂电池盒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锂电池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锂电池盒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锂电池和锂电池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安装架与锂电池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锂电池盒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锂电池盒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锂电池与锂电池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0-发动机;100-发动机本体;100a-气缸轴;110-油箱加油口;120-消音器排风口;130-发动机上罩;131-导风口;132-让位空间;200-锂电池;200a-中心轴;210-电极插槽;220-第一接触电极;221a-弧形弹片;221b-弧形弹片;230-导向槽;240-定位凹面;241-第一斜面;242-第二斜面;250-卡止部;251-卡接面;252-导向斜面;260-滑动槽;271-卡舌;272-按钮;300-锂电池盒;300a-容纳腔;310-第二接触电极;311-插头;320-导向插片;330-定位凸面;340-卡扣;341-斜面;350-条形限位滑槽;360-卡扣;361-矩形槽;370-卡扣安装口;380-滑动条;390-卡舌孔;400-安装架;410-固定板;411-卡口;412-导向斜面;420-翻边;430-L形托举板;440-第一连接支耳;450-第二连接支耳;460-条形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0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0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010包括发动机本体100和锂电池200。锂电池200安装在发动机本体100上。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锂电池200的中心轴200a,中心轴200a与锂电池200的正、负电极层平行。在图1和图2中还示出了发动机本体100的气缸轴100a。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锂电池200的中心轴200a平行于发动机本体100的气缸轴100a。
发动机010在工作中产生的振动虽然是无规则振动,但其主振动轴为气缸轴100a,通过将锂电池200的中心轴200a设置为与气缸轴100a平行,使得因振动而产生的沿主振动轴方向的较大应力与锂电池200的正、负电极层平行,有利于减小振动应力导致的正、负电极层的形变,保证正、负电极层对活性物质的附着力强,减小振动对锂电池200造成不利影响,保证锂电池200能够长期正常使用,进一步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本体100具备位于其顶面上的油箱加油口110,位于其侧面上的消音器排风口120。锂电池200安装在发动机本体100的侧面,并避开油箱加油口110和消音器排风口120。具体的,发动机本体100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发动机上罩130,发动机上罩130的顶面设置有导风口131,发动机上罩130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安装锂电池200的让位空间132。发动机上罩130的横截面为近似矩形,让位空间132位于发动机上罩130其中一侧面。锂电池200安装于发动机上罩130位于油箱加油口110和消音器排风口120的相对侧面偏离中心线的位置。如此,可避免锂电池200对导风口131的进风造成影响,避免锂电池200温度过高,同时锂电池200位置设置合理,使用方便,发动机010的整体结构更加协调。
在本实施例中,锂电池200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发动机本体100上。锂电池200的插入方向与中心轴200a垂直。通过将锂电池200的插入方向设置成与中心轴200a垂直,利于插接结构在沿气缸轴100a的方向形成固定限位,避免沿主振动轴方向的振动造成锂电池200安装后脱落,使得主振动轴方向的振动与插接结构的活动方向垂直,保证锂电池200安装后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锂电池200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锂电池200的表面设置有电极插槽210,电极插槽210沿垂直于中心轴200a的方向延伸。请参照图4,图4为图3的IV处发大图。在电极插槽210内设置有第一接触电极2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电极220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电极插槽210内。两个第一接触电极220分别为正极接触电极和负极接触电极。发动机本体100上设置有用于插入电极插槽210内并与第一接触电极220电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电极310(图5中示出)。第二接触电极310与发动机010的启动电机(图未示出)等电连接。第二接触电极310与第一接触电极220一一对应。第一接触电极220与第二接触电极310之间的接触面垂直于中心轴200a。如此,使得第一接触电极220和第二接触电极310之间的接触面垂直于主振动轴,第一接触电极220与第二接触电极310之间的接触面沿其垂直方向振动强度较大,利于通过振动去除在接触面的氧化层和锈层等,保证第一接触电极220与第二接触电极310有效电连接,减小接触电阻,保证对发动机本体100的启动电压稳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电极220或/和第二接触电极310设置有沿中心轴200a方向的弹力。第一接触电极220与第二接触电极310在该弹力的作用下紧密接触。该弹力可由作用于第一接触电极220或/和第二接触电极310的外部弹性件提供,或由第一接触电极220或/和第二接触电极310自身提供,利于提高第一接触电极220与第二接触电极310的振动幅度,提高去除接触面附作物的能力,同时保证第一接触电极220与第二接触电极310之间振动后能稳定接触,保证电连接顺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电极220自身具备弹力。请再次参照图4,第一接触电极220为由两个弧形弹片组成的弹性夹。两个弧形弹片以凹面相背的方式紧靠设置,两个弧形弹片分别为弧形弹片221a和弧形弹片221b。第二接触电极310为条状的电极插片,锂电池200安装于发动机本体100时,第二接触电极310插入弧形弹片221a和弧形弹片221b之间,实现接第一接触电极220与第二接触电极310的电性连接。弧形弹片的一端固定于电极插槽210的内侧壁,另一端为自由活动端。当然,电极插槽210相对的两内侧壁分别也可设置用于避让对应弧形弹片的避让孔(图未示出),弧形弹片的自由活动端部分插入避让孔,当弧形弹片受压时,弧形弹片的自由活动端能够在避让孔中运动,利于弧形弹片振动。上述结构安装方便,电连接接触稳定,能够避免产生电火花。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锂电池200沿中心轴200a的方向并列设置多个与电极插槽210平行的导向槽230。发动机本体100对应导向槽230设置有多个导向插片320(图5中示出)。锂电池200安装时通过导向槽230与导向插片320插接配合实现安装导向。导向槽230设置于两个电极插槽210之间,导向插片320和导向槽230的设置方便了锂电池200的安装,同时在安装锂电池200时减小第二接触电极310的受力,避免第二接触电极310在锂电池200安装时被卡止损坏。当然,导向插片320与导向槽230的配合能够实现锂电池200相对于导向插片320沿中心轴200a方向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010还包括用于将锂电池200固定于发动机本体100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锂电池盒300。请参照图5,图5为锂电池盒300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锂电池盒300用于容纳锂电池200,以将锂电池200稳定固定并能保护锂电池200表面不易受损,利于提高锂电池200安装的稳定性。锂电池盒300具备顶部开放的容纳腔300a,锂电池200从上至下插入人容纳腔300a中,进而将锂电池200固定在锂电池盒300内。上述的第二接触电极310和导向插片320设置在容纳腔300a内,在锂电池200插入容纳腔300a时,第二接触电极310与第一接触电极220相互配合,导向插片320与导向槽230相互配合。
图6为本实施例中锂电池200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锂电池盒300的容纳腔300a底部设置有定位凸面330,定位凸面330与设置于锂电池200表面的定位凹面240配合实现锂电池200的定位。定位凹面240可为设置于锂电池200底面的弧形凹面或设置于锂电池200侧面下端的斜面等能实现锂电池200在锂电池盒300内定位的目的的所有限位面。相应的,定位凸面330与定位凹面240的形状相适应。例如,定位凹面240为斜面时,定位凸面330同样为斜面,
在从上至下将锂电池200插入锂电池盒300内时,定位凹面240与定位凸面330相配合,同时结合锂电池盒300内侧壁的限位作用,能够实现在水平方向上对锂电池200进行限位。这样,避免了锂电池200安装固定后发生晃动。通过锂电池200凹陷形成的定位凹面240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定位稳定,控制精度高。
本实施例中,定位凹面240包括用于对锂电池200沿前后方向导向并定位的第一斜面241和用于对锂电池200沿左右方向导向并定位的第二斜面242。定位凸面330设置有与第一斜面241和第二斜面242相配合的斜面。第一斜面241和第二斜面242可为相互独立的平面或曲面。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凹面240为一连续曲面,第一斜面241和第二斜面242为该连续曲面的不同部分。定位凹面240由锂电池200的底角凹陷形成。由于定位凹面240为一连续曲面,且定位凹面240由锂电池200的底角凹陷形成,这样能够在对锂电池200实现良好定位的前提下,确保锂电池200的凹陷体积较小,保证锂电池200具备较大的电容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凹面240为两个并分别位于锂电池200下端相邻的两个底角。定位凹面240对应的两个定位凸面330由锂电池盒300对应角向内凸起形成。两个定位凹面240和两个定位凸面330之间相互配合,沿左右方向对锂电池200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锂电池200的定位的稳定性,并且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图7为本实施例中锂电池盒300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锂电池200和锂电池盒300配合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图6、图7和图8,所述锂电池200上端侧面沿垂直于侧面方向凸出形成卡止部250,锂电池盒300上端设置有卡扣340。卡止部250用于当锂电池200插入锂电池盒300后与卡扣340卡接配合实现锂电池200锁止固定。通过卡接将锂电池200固定于锂电池盒300,结构简单,安装效率高。在容纳腔300a顶部开放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固定锂电池200。这样一来,容纳腔300a顶部的开放部分利于锂电池200的散热。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卡止部250上端面设置有卡接面251,所述卡扣340上设置有与导向斜面252配合的斜面341。卡止部250的外侧面形成用于与斜面341配合,并将锂电池盒300的卡扣340导向至卡接面251的导向斜面252。当然,所述卡止部250与两个定位凹面240位于同一侧,使得锂电池200与锂电池盒300内壁之间形成稳定的间隙。锂电池200受到向下的锁紧力,结合定位凹面240与定位凸面330的配合压力和锂电池200与锂电池盒300的侧壁之间的压力实现锂电池200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将锂电池200固定于发动机本体100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安装架400。图9为本实施例中安装架400与锂电池盒300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中安装架40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9和图10,锂电池盒300通过安装架400固定至发动机本体100。锂电池盒300插接固定于安装架400,锂电池盒300的插入方向与气缸轴100a垂直。通过将锂电池盒300的插入方向与气缸轴100a垂直,利于插接结构在沿气缸轴100a(即主振动轴)的方向形成固定限位,避免沿主振动轴方向的振动造成锂电池盒300安装后脱落,使得主振动轴方向的振动与插接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保证锂电池盒300安装后的稳定性.当然,锂电池盒300与安装架400之间也可以设置有现有的卡接固定机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锂电池盒300外侧设置有滑动限位结构。滑动限位结构用于与安装架400配合使锂电池盒300沿一直线方向单自由度滑动配合于安装架400。锂电池盒300与安装架400在该直线方向实现卡止限位。滑动限位结构可为设置于锂电池盒300表面的燕尾槽或截面为燕尾状的限位滑块,而安装架400设置有截面为燕尾状的限位滑块或燕尾槽。锂电池盒300和安装架400通过限位滑块和燕尾槽配合实现沿一直线方向单自由度滑动配合。当然也可通过其他形状的限位块和限位槽配合实现单自由度滑动配合,滑动限位结构利于减少锂电池盒300相对活动自由度,大大提高锂电池盒300固定的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7、图9和图10,滑动限位结构包括两条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条形限位滑槽350。安装架400设置有与锂电池盒300卡接配合的固定板410,固定板410的两侧边适于嵌入两个条形限位滑槽350并以单自由度的方式滑动相配。固定板410的宽度等于或可略大于两个条形限位滑槽350之间的宽度,利于条形限位滑槽350对固定板410形成夹紧力。这样,能够保证固定稳定,并且锂电池盒300和固定板410之间形成导向作用,利于安装。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410上设置有卡口411,锂电池盒300上设置有卡扣360。卡扣360用于与卡口411的边缘配合。卡扣360位于开设于锂电池盒300背面的卡扣安装口370内。卡口411的下边沿形成用于支撑锂电池盒300的翻边420。卡口411可为矩形口。卡扣360卡止于卡口411的上边缘。通过卡口411的下边沿形成用于支撑锂电池盒300的翻边420,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卡扣360与翻边420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固定锂电池盒300,固定强度高,固定稳定,且该翻边420可形成向上的弹性力,利于与锂电池盒300上的卡扣360配合实现锂电池盒300沿条形限位滑槽350的长度方向长期稳定固定,同时利于振动缓冲,卡扣安装口370利于锂电池盒300散热。
本实施例中,翻边420的根部与固定板410为弧形过渡;利于提高翻边420的弹性形变性能,保证锂电池盒300固定牢固。
本实施例中,卡扣360为侧面设置有三角形卡块的舌形卡扣,三角形卡块上沿横向并列开设有用于使三角形卡块形成由上往下厚度逐渐变薄的E形结构的两个矩形槽361;利于提高卡扣360的柔韧性,利于卡扣360在受力时根部弯曲,保证卡扣360的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410的顶角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板410导入条形限位滑槽350的导向斜面412。提高固定板410与条形限位滑槽350的对接速度,提高安装效率,导向斜面412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本实施例中,安装架400还包括上端与固定板410固定连接的L形托举板430、固定于固定板410的第一连接支耳440和固定于L形托举板430的下底板的第二连接支耳450。第一连接支耳440和第二连接支耳450上均设置有连接孔。安装架400通过第一连接支耳440和第二连接支耳450固定于发动机本体100。具体的,通过螺栓贯穿第一连接支耳440和第二连接支耳450上的连接孔,将安装架400固定与发动机本体100。
本实施例中,L形托举板430上的折弯处设置有条形加强筋460。第一连接支耳440与固定板410一体成型于固定板410的侧边并与固定板410平行;第二连接支耳450一体成型于L形托举板430的下底板的侧边并与L形托举板430的下底板垂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中记载的发动机01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锂电池和锂电池盒不同。
图11为本实施例中锂电池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1,在本实施例中,锂电池200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260,锂电池200两侧的滑动槽260平行。在锂电池200上端侧面可活动地设置有卡舌271,卡舌271能够相对于锂电池200上端侧面伸缩。当卡舌271伸出时,卡舌271凸出于锂电池200的上端侧面。当卡舌271缩回时,卡舌271缩回至锂电池200内部。在锂电池200上端还设置有按钮272。按钮272与卡舌271联动。当按钮272被按下时,卡舌271缩回至锂电池200内部。按钮272不受按压力时,按钮272复位,同时卡舌271伸出,进而凸出于锂电池200的上端侧面。
图12为本实施例中锂电池盒300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中锂电池盒300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2和图13,在本实施中,锂电池盒300相对两侧设置有向锂电池盒300内部延伸的滑动条380。锂电池盒300相对两侧的滑动条380平行。在锂电池盒300上开设有卡舌孔390。
图14为本实施例中锂电池200与锂电池盒300配合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4,在装配时,锂电池200从锂电池盒300顶部开放处插入锂电池盒300中。在插入过程中,滑动条380与滑动槽260可滑动地配合,对锂电池200起导向作用,进而使得锂电池200能够更加顺利得插入锂电池盒300内。同时滑动条380与滑动槽260配合实现单自由度的滑动配合,能够减少锂电池200的相对活动自由度,提高了锂电池200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滑动条380与滑动槽260均与气缸轴100a垂直,使得主振动轴方向的振动垂直于滑动条380与滑动槽260的滑动配合方向,这样能够避免沿主振动轴方向的振动造成锂电池200安装后脱落,能够进一步保证锂电池200安装后的稳定性。
在锂电池200插入锂电池盒300的过程中,可以按下按钮272,使卡舌271缩回至锂电池200内部。这样,使得锂电池200能够更加容易地插入锂电池盒300内。当锂电池200完全插入锂电池盒300中后,松开按钮272,卡舌271伸出并嵌入卡舌孔390中。与卡舌孔390的配合,能够沿滑动条380与滑动槽260的滑动配合方向对锂电池200进行限位,避免锂电池200从锂电池盒300中脱落。在需要取出锂电池200时,按下按钮272,卡舌271脱离卡舌孔390,这样即可将锂电池200从锂电池盒300中取出。
另外,在锂电池盒300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二接触电极310电连接的插头311,通过插头311能够方便地将锂电池盒300插接至发动机本体100上的供电插口中,从而将锂电池200中的电能传导至发动机本体100。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通过将锂离子电池单元的中心轴设置为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平行,使得因发动机振动而产生的沿主振动轴方向的较大应力与锂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层平行,利于减小振动应力导致的正、负电极层的形变,保证正、负电极层对活性物质的附着力强,减小振动而造成对锂电池的不利影响,保证锂电池能够长期正常使用,进一步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

Claims (26)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安装有用于该发动机的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发动机本体,所述锂电池的插入方向与所述中心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设置有电极插槽,沿垂直于中心轴的方向设置有所述电极插槽沿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极插槽内设置有第一接触电极,所述发动机本体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电极插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电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电极,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之间的接触面垂直于所述中心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或/和所述第二接触电极具备设置有沿中心轴方向的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弹力,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二接触电极在所述弹力的作用下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为由两个弧形弹片组成的弹性夹,所述两个所述弧形弹片以凹面相背的方式紧靠设置,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为电极插片;所述,锂电池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本体时,所述电极插片插入两个所述弧形弹片之间实现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二接触电极电连接的电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沿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并列设置多个与所述电极插槽平行的导向槽,所述发动机本体对应所述导向槽设置有多个导向插片,所述锂电池安装时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插片的插接配合实现安装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侧面,以避开所述发动机的油箱加油口和所述发动机的消音器排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锂电池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安装结构总成;所述安装结构总成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池盒和用于将所述锂电池盒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安装架;所述锂电池盒插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锂电池盒的插入方向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盒外侧设置有滑动限位结构,所述滑动限位结构用于与所述安装架配合使锂电池盒沿一直线方向单自由度滑动配合于所述安装架;所述锂电池盒与所述安装架在该直线方向实现卡止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限位结构包括两条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条形限位滑槽;所述安装架设置有与所述锂电池盒卡接配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边嵌入两所述条形限位滑槽并以单自由度的方式滑动相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卡口;所述锂电池盒背面一体成型形成与所述卡口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扣位于开设于锂电池盒背面的卡扣安装口内;所述卡口的下边沿形成用于支撑所述锂电池盒的翻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根部与所述固定板为弧形过渡。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侧面设置有三角形卡块的舌形卡扣,所述三角形卡块沿横向并列开设有用于使所述三角形卡块形成由上往下厚度逐渐变薄的E形结构的两个矩形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顶角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板导入所述条形限位滑槽的导向斜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包括上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的L形托举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连接支耳和固定于所述L形托举板的下底板的第二连接支耳;所述第一连接支耳和所述第二连接支耳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支耳和所述第二连接支耳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本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托举板的折弯处设置有条形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接支耳与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于所述固定板的侧边并与所述固定板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支耳一体成型于所述L形托举板的下底板的侧边并与所述L形托举板的下底板垂直。
17.根据权利要求8-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盒的容纳腔底部设置有定位凸面,所述定位凸面与设置于所述锂电池表面的定位凹面配合实现所述锂电池定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面包括用于对锂电池沿前后方向导向并定位的第一斜面和用于对锂电池沿左右方向导向并定位的第二斜面;所述定位凸面包括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分别相配合实现所述锂电池导向并定位的斜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面为一连续曲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为该连续曲面的不同部分;所述定位凹面由所述锂电池的底角向内凹陷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面为两个并分别位于锂电池下端相邻底角;所述定位凸面由锂电池盒相邻的两个底角向内凸起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上端侧面凸出形成卡止部,所述卡止部用于当所述锂电池插入所述锂电池盒后与设置于所述锂电池盒的卡扣卡接配合,实现所述锂电池的锁止固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上端面设置有卡接面,所述卡止部的外侧面形成用于将所述锂电池盒的所述卡扣导向至所述卡接面的导向斜面。
23.根据权利要求8-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上端侧面可活动地设置有卡舌,所述锂电池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卡舌联动的按钮;所述锂电池盒上开设有卡舌孔;当所述锂电池插入所述锂电池盒时,所述卡舌嵌入所述卡舌孔内;当按下所述按钮时,所述卡舌脱离所述卡舌孔。
24.根据权利要求8-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相对两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锂电池盒相对两侧设置有向所述锂电池盒内部延伸的滑动条;当所述锂电池插入所述锂电池盒时,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动条可滑动地配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和所述滑动条均与所述气缸轴垂直。
26.根据权利要求8-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盒的背面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用于插入所述发动机本体上的供电插口。
CN201790001671.7U 2017-04-21 2017-08-30 一种发动机 Active CN2112383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89304 2017-04-21
CN201710267316.0A CN107093767A (zh) 2017-04-21 2017-04-21 发动机
CN201720429588.1U CN206742313U (zh) 2017-04-21 2017-04-21 用于将锂电池安装于发动机的安装结构总成
CN201720438930.4U CN206961893U (zh) 2017-04-21 2017-04-21 用于发动机的锂电池总成
CN2017204295881 2017-04-21
CN2017102673160 2017-04-21
PCT/CN2017/099720 WO2018192153A1 (zh) 2017-04-21 2017-08-30 一种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8308U true CN211238308U (zh) 2020-08-11

Family

ID=6385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1671.7U Active CN211238308U (zh) 2017-04-21 2017-08-30 一种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8308U (zh)
WO (1) WO2018192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572B (zh) * 2021-06-04 2023-01-17 安徽千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陈化加热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7143Y (zh) * 2007-12-12 2008-12-17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有效防止掉电的电池连接器
US8424498B2 (en) * 2009-07-23 2013-04-23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Engine blower scroll
DK2844865T3 (en) * 2013-06-20 2016-08-15 Briggs & Stratton Corp INCORPORATION ENGINE, INCLUDING AN ELECTRIC STARTER SYSTEM, POWERED FROM A LITHIUM-ION BATTERY
WO2016065128A1 (en) * 2014-10-23 2016-04-28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ncluding electric starting system powered by lithium-ion battery
CN107093767A (zh) * 2017-04-21 2017-08-25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
CN206770086U (zh) * 2017-04-21 2017-12-19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内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2153A1 (zh)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8907B2 (en) Battery module
CN108140767B (zh) 电池模块
JP6723770B2 (ja) 組電池とこの組電池を搭載した車両
US10497911B2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including battery module, and automobile including battery pack
TWI682572B (zh) 夾持構件及使用此夾持構件的電池模組
US20230178846A1 (en) Battery housing
KR20150086925A (ko) 배터리 팩
JP6583667B2 (ja) 鉛蓄電池
JP6524838B2 (ja) 鉛蓄電池
US9214653B2 (en)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terminal insulating members
CN211238308U (zh) 一种发动机
CN208763802U (zh) 锂电池启动的发动机
KR101783333B1 (ko) 모듈용 단자
CN210296420U (zh) 一种接线稳定防脱落的小型串并联锂电池
KR102019884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KR101550128B1 (ko) 내진동 리브가 구비된 배터리 케이스
CN218498216U (zh) 电池及电池包
US20200075914A1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CN216980801U (zh) 输出极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CN210607411U (zh) 一种电池盒
KR101793730B1 (ko) 전지용 프레임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및 전지 모듈 조립체
KR101875537B1 (ko) 장착 및 유동 방지용 스톱퍼가 형성된 전지팩
CN220253346U (zh) 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253348U (zh) 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5220898U (zh) 一种自防型锂电池包装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