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1711U - 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1711U
CN211231711U CN201921612898.2U CN201921612898U CN211231711U CN 211231711 U CN211231711 U CN 211231711U CN 201921612898 U CN201921612898 U CN 201921612898U CN 211231711 U CN211231711 U CN 211231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water dispenser
water outle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28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恒
张仕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28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1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1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1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包括阀座、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其中,阀座内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阀座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与第一阀腔连通,第二进水口与第二阀腔连通,第一阀芯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与第一阀腔可选择地连通;第二阀芯可以控制第二出水口与第二阀腔可选择地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通过设置第一阀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与第一阀腔可选择地连通,设置第二阀芯,以控制第二出水口与第二阀腔可选择地连通,既可以优化饮水机内的水道管路的布局,又可以减少饮水机内水道管路通断的控制过程,简化操作。

Description

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水机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满足饮水机性能的多样性,需要在饮水机内设置多个水箱,多个水箱之间连接有多条管路。但相关技术中的饮水机,各水箱之间的管路布局不合理,且各水箱的排水或补水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饮水机的阀体组件,所述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具有管路布局合理、转接灵活的优点。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具有上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包括阀座、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其中,所述阀座内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所述阀座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阀腔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阀腔内,以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阀腔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阀腔内,以控制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阀腔可选择地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通过设置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并在第一阀腔内设置第一阀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阀腔可选择地连通,在第二阀腔内设置第二阀芯,以控制第二出水口与第二阀腔可选择地连通,可以控制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处于不同的状态,以改变饮水机内各水道管路的通断,从而可以优化饮水机内的水道管路的布局,满足饮水机内各水箱的排水或补水的需求,并可以减少饮水机内水道管路通断的控制过程,简化操作,提高饮水机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腔内具有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支撑管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一端具有第一敞开口,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阀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敞开口配合,以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一敞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的阀体组件还包括: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座具有供所述第一阀芯运动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阀芯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本体相抵以常推动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敞开口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凸缘相适配的第一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的阀体组件还包括第一水套,所述第一水套贴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的阀体组件还包括第二水套,所述第二水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套连接,所述第二水套贴设于所述第一阀腔的内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腔的内壁面具有第一嵌入槽,所述第二水套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嵌入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腔内具有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端具有第二敞开口,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阀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敞开口配合,以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二敞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具有上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通过设置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并在第一阀腔内设置第一阀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阀腔可选择地连通,在第二阀腔内设置第二阀芯,以控制第二出水口与第二阀腔可选择地连通,可以控制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处于不同的状态,以改变饮水机内各水道管路的通断,从而可以优化饮水机内的水道管路的布局,满足饮水机内各水箱的排水或补水的需求,并可以减少饮水机内水道管路通断的控制过程,简化操作,提高饮水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管路连通示意图,其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通;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管路连通示意图,其中,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通;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管路连通示意图,其中,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管路连通示意图,其中,第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连通;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管路连通示意图,其中,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通;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管路连通示意图,其中,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均与第二出水口连通。
附图标记:
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
阀座110;第一阀腔111;第一嵌入槽1111;第一密封圈1112;
第二阀腔112;第二滑动槽1121;固定凸台1122;第二嵌入槽1123;第二密封圈1124;第一进水口113;第二进水口114;第一出水口115;第二出水口116;第一阀芯117;第一本体1171;第一密封件1172;第一弹性件1173;第一凸缘1174;第一凹槽1175;
第二阀芯118;第二本体1181;第二密封件1182;第二弹性件1183;
第一滑动槽119;第一水套1191;第二水套1192;
第一支撑管120;第一敞开口121;
第一排水管130;
第二支撑管140;第二敞开口141;第二排水管1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上”、“下”、“底”、“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包括阀座110、第一阀芯117和第二阀芯118。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阀座110内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腔111和第二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阀腔111和第二阀腔112均可以限定出安装空间,以收容阀座110内的水道管路。另外,阀座110设有第一进水口113、第二进水口114、第一出水口115和第二出水口116,且第一进水口113可以与第一阀腔111连通,第二进水口114可以与第二阀腔112连通,由此,第一进水口113、第二进水口114、第一出水口115和第二出水口116可以通过第一阀腔111与第二阀腔112的连通构造出多组相通的水道管路,从而可以优化饮水机内的水道管路的布局,并满足饮水机内各水箱补水或排水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阀芯117可移动地设于第一阀腔111内,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可选择地连通,由此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进水口113、第二进水口114或第二出水口116可选择地连通,从而控制饮水机内的各水道管路的通断。
第二阀芯118可移动地设于第二阀腔112内,以控制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可选择地连通,由此可以控制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一出水口115、第一进水口113或第二进水口114可选择地连通,从而控制饮水机内的各水道管路的通断。
可以理解的是,伴随着饮水机内各水箱的排水或补水的需求的变化,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或第二阀芯118处于不同的状态,以改变饮水机内各水道管路的通断,从而满足饮水机内各水箱的排水或补水的需求,由此可以减少饮水机内水道管路通断的控制过程,简化操作,提高饮水机的可靠性。
例如,如图1、图3所示,阀座110可以限定出第一阀腔111和第二阀腔112,且第一阀腔111位于第二阀腔112的左侧。第一阀腔111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进水口113,且第一进水口113与第一阀腔111连通,第一阀腔111的前侧连通有第一出水口115,第一阀芯117设于第一出水口115的上方(此处的“上方”可以指正上方或者斜上方),且第二阀芯118可以在第一阀腔111内上下运动,以使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可选择地连通。
如图1、图3所示,第二阀腔112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进水口114,且第二进水口114与第二阀腔112连通,第二阀腔112的前侧连通有第二出水口116,第二阀芯118设于第二出水口116的上方(此处的“上方”可以指斜上方),且第二阀芯118可以在第二阀腔112内上下运动,以使第二出水后与第二阀腔112可选择地连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水口113外接有第一进水管,且第一进水管与第一进水口113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泵,且该单向泵可以防止第一阀腔111内的水朝向第一进水管回流。第二进水口114外接有第二进水管,且第二进水管与第二进水口114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泵,且该单向泵可以防止第二阀腔112内的水朝向第二进水管回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为满足用户的饮水需求,饮水机内可以设置热水箱和冷水箱,其中冷水箱可以通过单向泵与第一进水口113连通,热水箱可以通过单向泵与第二进水114口连通。且考虑到饮水机的卫生问题,需要对饮水机的水箱定期清理,由此,第一出水口115可以用作非饮用水出水口(例如清洗水),且第一出水口115可以外接水管,且该外接水管可以与外部废水箱和储水箱均连通。第二出水口116可以用作饮用水出水口,且第二出水口116可以外接水管,该外接水管可以与饮水容器对接。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非工作状态下,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常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常连通。由此,在饮水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控制过程:
当用户需要饮用热水时,如图5所示,与热水箱连接的单向泵投入运行,并驱动热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114流入到第二阀腔112。此时,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连通,热水可以通过第二出水口116排出至饮水容器。
当用户需要饮用冷水时,如图4所示,与冷水箱连接的单向泵投入运行,并驱动冷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进水口113流入到第一阀腔111。此时,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连通,冷水可以通过第二出水口116排出至饮水容器。
当用户需要饮用温水时,如图9所示,与热水箱连接的单向泵驱动热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114流入到第二阀腔112,与冷水箱连接的单向泵驱动冷水箱内的水流入到第一阀腔111,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断开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的连通,且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连通,以使冷水和热水可以在第二阀腔112内汇聚成温水,并从第二出水口116流出至饮水容器。
当对热水箱进行清洗后,如图6所示,与热水箱连接的单向泵可以驱动清洗水通过第二进水口114流入到第二阀腔112,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使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连通,控制第二阀芯118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的连通,以使清洗水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116流出至外部废水箱。
当对冷水箱进形清洗后,如图7所示,与冷水箱连接的单项泵可以驱动清洗水通过第一进水口113流入到第一阀腔111,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使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连通,控制第二阀芯118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的连通,以使清洗水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115流出至外部储水箱。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使用饮水机完成饮水后,阀座110和第二出水口116的外接水管内会有部分存余水,为了符合节约用水的理念,可以设置第一出水口115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出水口116的水平高度,此时,如图8所示,控制第二阀芯118使第二阀腔112与第二出水口116连通,以使第二出水口116的外接水管内的存余水可以回流至第二阀腔112,并控制第一阀芯117使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连通,第二阀腔112内的存余水可以汇集至第一阀腔111,以使存余水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115流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水口115可以外接储水箱,且储水箱可以与冷水箱或热水箱连通,也即,储水箱内的存余水可以输送至冷水箱或热水箱,由此可以使阀座110内的存余水再利用,从而可以节省能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通过设置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腔111和第二阀腔112,并在第一阀腔111内设置第一阀芯117,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15与所述第一阀腔111可选择地连通,在第二阀腔112内设置第二阀芯118,以控制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可选择地连通,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或第二阀芯118处于不同的状态,以改变饮水机内各水道管路的通断,从而可以优化饮水机内的水道管路的布局,满足饮水机内各水箱的排水或补水的需求,并可以减少饮水机内水道管路通断的控制过程,简化操作,提高饮水机的可靠性。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阀腔111内可以具有第一支撑管120,第一出水口115可以与第一支撑管120连通,第一支撑管120的一端可以具有第一敞开口121,第一支撑管120的另一端封闭,且第一阀芯117可选择地与第一敞开口121配合,以封闭或打开第一敞开口12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117设于第一敞开口121的上方,当控制第一阀芯117断开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的连通时,第一阀芯117会朝向第一敞开口121滑动,以封闭第一敞开口121,在此过程中,第一阀芯117会与第一支撑管120发生碰撞。由此,通过设置与第一出水口115连通的第一支撑管120,当控制第一阀芯117断开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的连通时,可以避免第一阀芯117与限定出第一出水口115的管道直接碰撞,从而可以减低限定出第一出水口115的管道出现损坏的概率,提高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的可靠性。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腔112内可以具有第二支撑管140,第二出水口116设于第二支撑管140,且第二支撑管140的一端具有第二敞开口141,第二支撑管140的另一端封闭,第二阀芯118可选择地与第二敞开口141配合,以封闭或打开第二敞开口14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芯118设于第二敞开口141的上方,当控制第二阀芯118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的连通时,第二阀芯118会朝向第二敞开口141滑动,以封闭第二敞开口141,在此过程中,第二阀芯118会与第二支撑管140发生碰撞。由此,通过设置与第二出水口116连通的第二支撑管140,当控制第二阀芯118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的连通时,可以避免第二阀芯118与限定出第二出水口116的管道直接碰撞,从而可以减低限定出第二出水口116的管道出现损坏的概率,进一步提高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的可靠性。
如图1、图3所示,第一支撑管120呈上下方向设于第一阀腔111内,且第一支撑管120位于第一阀芯117的正下方,第一支撑管120的下端与第一阀腔111的内底壁连接,第一支撑管120的上端限定出第一敞开口121,且第一敞开口121与第一阀芯117的下端相对应。第二支撑管140呈上下方向设于第二阀腔112内,且第二支撑管140位于第二阀芯118的正下方,第二支撑管140的下端与第二阀腔112的内底壁连接,第二支撑管140的上端限定有第二敞开口141,且第二敞开口141与第二阀芯118的下端相对应。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排水管130,第一排水管130的一端可以与第一支撑管120连通,第一排水管130的另一端可以设有第一出水口115。由此,第一排水管130既可以作为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支撑管120的连通结构,以使第一阀腔111内的水可以通过第一支撑管120和第一排水管130的连通,从第一出水口115排出,又可以用作第一出水口115与外接水箱的连接结构。例如,第一排水管130可以伸入到外接水箱,以使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内的水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115流入到外接水箱。
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排水管150,第二排水管150的一端可以与第二支撑管140连通,第二排水管150的另一端可以设有第二出水口116。由此,第二排水管150既可以作为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支撑管140的连通结构,以使第二阀腔112内的水可以通过第二支撑管140和第二排水管150的连通,从第二出水口116排出,又可以用作第二出水口116与外接水箱的连接结构。
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排水管130穿设于第一阀腔111,且第一排水管130的前端设有第一出水口115,第一排水管130的后端与第一支撑管120连通。第二排水管150穿设于第二阀腔112,且第二排水管150的前端设有第二出水口116,第二排水管150的后端与第二支撑管140连通。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阀座110可以具有供第一阀芯117运动的第一滑槽,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滑动槽119,可以对第一阀芯117的运动进行限位,降低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在长期的使用中,第一阀芯117运动轨迹偏移而无法关闭第一敞开口121的概率,从而提高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第一阀芯117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171、第一密封件1172和第一弹性件1173。其中第一本体1171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动槽119内,第一密封件1172可以设于第一本体1171的端部,第一弹性件1173设于第一滑动槽119内,且第一弹性件1173与第一本体1171可以相抵以常推动第一本体1171朝向第一敞开口121移动;且当第一进水口113与第一阀腔111断开时,第一密封件1172可以密封第一敞开口121。
可以理解的是,当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控制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连通时,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会控制第一本体1171沿第一滑动槽119向上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1172与第一支撑管120分离,在此过程中,第一本体1171会压缩第一弹性件1173,使其产生弹性应力。当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控制第一进水口113与第一阀腔111断开时,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可以控制第一本体1171沿第一滑动槽119向下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1172与第一支撑管120接触,并密封第一敞开口121,在此过程中,第一弹性件1173的弹性应力可以转换为动力,以推动第一本体1171朝向下方运动。由此,通过在第一滑动槽119内设置与第一本体1171相抵的第一弹性件1173,可以节省能源,节约成本。
例如,如图2所示,阀座110可以限定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槽119,第一本体1171设于第一滑动槽119,且第一本体1171可以沿第一滑动槽119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第一本体1171的下方设有第一密封件1172,第一密封件1172的上端面可以与第一本体1171的下端面连接。第一本体1171的上方设有第一弹性件1173,且第一弹性件1173的下端与第一本体1171的上端面接触,第一弹性件1173的上端与阀座110接触。
另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阀座110内还可以具有供第二阀芯118运动的第二滑动槽1121,第二滑动槽1121可以限定第二阀芯118的运动轨迹,第二阀芯118可以包括第二本体1181、第二密封件1182和第二弹性件1183。其中,第二本体1181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动槽1121内,第二本体1181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件1182。第二弹性件1183设于第二滑动槽1121内,且第二弹性件1183可以与第二本体1181相抵以常推动第二本体1181朝向远离第二敞开口141的方向移动。
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阀腔112内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槽1121,第二本体1181设于第二滑动槽1121,且第二本体1181可以沿第二滑动槽112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第二滑动槽1121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凸台1122,且固定凸台1122与第二阀芯118的上端部具有间隔空间。固定凸台1122与第二本体1181对应位置处,构造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第二本体1181可以穿设于贯通孔。第二弹性件1183设于固定凸台1122与第二阀芯118的上端部的间隔空间内,且第二弹性件1183的下端与固定凸台1122的上端面接触,第二弹性件1183的上端与第二阀芯118的上端部的下表面接触。第二本体1181的下方设有第二密封件1182,第二密封件1182的上端面可以与第二本体1181的下端面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控制第二阀芯118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的连通时,第二阀芯118向下运动以封闭第二敞开口141,伴随着第二阀芯118的运动,第二弹性件1183会被压缩,当需要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连通时,可以控制第二阀芯118朝上运动以打开第二敞开口141,在此过程中,第二弹性件1183的弹性应力可以推动第二阀芯118向上运动。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本体1171的端部可以具有第一凸缘1174,且第一密封件1172可以具有与第一凸缘1174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175。由此,当第一密封件1172安装在第一本体1171的端部时,可以利用第一凸缘1174与第一凹槽1175的配合,方便第一密封件1172找准安装位置,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密封件1172的装配效率。且通过第一凸缘1174与第一凹槽1175的配合连接,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第一密封件1172与第一本体1171的连接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可以降低第一密封件1172发生偏移的概率,提高第一密封件1172与第一本体117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应地,如图1所示,第二本体1181的端部可以具有第二凸缘,且第二密封件1182可以具有与第二凸缘相适配的第二凹槽,以提高第二密封件1182与第二本体118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水套1191,且第一水套1191可以贴设于第一滑动槽119的内壁。需要说明的是,外部水源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口113或第二进水口114流入到第一阀腔111,伴随着第一阀芯117的运动,第一阀腔111内的水可以流入到第一滑动槽119,由此,通过在第一滑动槽119内壁上设置第一水套1191,可以防止第一阀腔111内的水通过第一滑动槽119泄流至其他部件,导致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的部分部件出现损坏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水套1192,第二水套1192的一端可以与第一水套1191连接,第二水套1192可以贴设于第一阀腔111的内壁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水套1192与第一水套1191连接构成的防水结构可以覆盖第一阀腔111的内壁,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阀腔111内壁的防水性能,降低第一阀腔111内的水向外泄流的概率。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水套1191与第二水套1192可为一体成型件。由此,既可以避免第一水套1191或第二水套1192单独开发的成本浪费,又可以提高第一水套1191与第二水套1192连接的紧密性,避免第一阀腔111内的水从第一水套1191和第二水套1192的连接处泄流。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第二阀腔112的内壁也可以贴设第一防水套和第二防水套,以降低第二阀腔112内的水向外泄流的概率,进一步提高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阀腔111的内壁面可以具有第一嵌入槽1111,第二水套1192的另一端可以设于第一嵌入槽1111内。由此,通过在第一阀腔111内壁面构造出可以与第二水套1192的端部适配的第一嵌入槽1111,便于第二水套1192找准安装位置,从而提高第二水套1192的装配效率。且可以利用第一嵌入槽1111与第二水套1192的端部的配合,对第二水套1192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降低第二水套1192发生偏移的概率,以提高电磁阀的可靠性。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水套1191贴设于第一滑动槽119内壁上,第二水套1192位于第一水套1191的下方,且第二水套1192的上端可以与第一水套1191的下端连接。第一阀腔111内壁面上对应第二水套1192的下端位置处构造有第一嵌入槽1111,第二水套1192的下端部分可以伸入第一嵌入槽1111。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嵌入槽1111内可以设有第一密封圈1112,第一密封圈1112可以夹设于第二水套1192的另一端和第一嵌入槽1111的内底壁之间。由此,通过在第一嵌入槽1111内设置第一密封圈1112,可以提高第二水套1192的端部与第一嵌入槽1111配合的密闭性,进而可以降低第一阀腔111内的水通过第一嵌入槽1111向外泄流的概率。
另外,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腔112的内壁面可以具有第二嵌入槽1123,设于第二阀腔112的第二水套1192的下端可以与嵌设于第二嵌入槽1123内,第二水套1192的下端与第二嵌入槽1123的内底壁之间可以夹设第二密封圈1124,以提高第二水套1192的端部与第二嵌入槽1123配合的密闭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包括上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通过设置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腔111和第二阀腔112,并在第一阀腔111内设置第一阀芯117,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15与所述第一阀腔111可选择地连通,在第二阀腔112内设置第二阀芯118,以控制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可选择地连通,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或第二阀芯118处于不同的状态,以改变饮水机内各水道管路的通断,从而可以优化饮水机内的水道管路的布局,满足饮水机内各水箱的排水或补水的需求,并可以减少饮水机内水道管路通断的控制过程,简化操作,提高饮水机的可靠性。
下面参照图1-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饮水机的阀体组件100包括阀座110、第一阀芯117和第二阀芯118。
如图1、图3所示,阀座110限定出第一阀腔111和第二阀腔112,且第一阀腔111位于第二阀腔112的左侧,第一阀腔111的右侧与第二阀腔112的左侧连通。第一阀腔111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进水口113,且第一进水口113与第一阀腔111连通,第一阀腔111的前侧连通有第一出水口115,且第一出水口115通过第一排水管130与第一阀腔111连通,第一排水管130通过第一支撑管120路与第一阀腔111可选择地连通。
如图1、图3所示,第一支撑管120呈上下方向设于第一阀腔111内,且第一支撑管120位于第一阀芯117的正下方,第一支撑管120的下端与第一阀腔111的内底壁连接,第一支撑管120的上端限定出第一敞开口121,第一阀芯117位于第一敞开口121的正上方,且第一阀芯117的下端与第一敞开口121相对,第一阀芯117可以封闭或打开第一敞开口121,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的通断。第一排水管130穿设于第一阀腔111,且第一排水管130的前端设有第一出水口115,第一排水管130的后端与第一支撑管120连通。
如图1、图3所示,第二阀腔112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进水口114,且第二进水口114与第二阀腔112连通,第二阀腔112的前侧连通有第二出水口116,且第二出水口116通过第二排水管150与第二阀腔112连通,第二排水管150通过第二支撑管140路与第二阀腔112可选择地连通。
如图1、图3所示,第二支撑管140呈上下方向设于第二阀腔112内,且第二支撑管140位于第二阀芯118的正下方,第二支撑管140的下端与第二阀腔112的内底壁连接,第二支撑管140的上端限定出第二敞开口141,第二阀芯118位于第二敞开口141的正上方,且第二阀芯118的下端与第二敞开口141相对,第二阀芯118可以封闭或打开第二敞开口141,以控制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的通断。第二排水管150穿设于第二阀腔112,且第二排水管150的前端设有第二出水口116,第二排水管150的后端与第二支撑管140连通。由此,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或第二阀芯118处于不同的状态,以改变饮水机内各水道管路的通断,从而可以优化饮水机内的水道管路的布局,满足饮水机内各水箱的排水或补水的需求,并可以减少饮水机内水道管路通断的控制过程,简化操作,提高饮水机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第一阀芯117包括第一本体1171、第一弹性件1173和第一密封件1172。阀座110可以限定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槽119,用以限定第一阀芯117的滑动轨迹。第一本体1171设于第一滑动槽119,且第一本体1171可以沿第一滑动槽119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第一本体1171的下方设有第一密封件1172,第一密封件1172的上端面可以与第一本体1171的下端面连接。第一本体1171的上方设有第一弹性件1173,用于推动第一阀芯117朝向第一敞开口121运动,且第一弹性件1173的下端与第一本体1171的上端面接触,第一弹性件1173的上端与阀座110接触。
如图1所示,第二阀芯118包括第二本体1181、第二弹性件1183和第二密封件1182。第二阀腔112内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槽1121,以限定第二阀芯118的滑动轨迹。第二本体1181设于第二滑动槽1121,且第二本体1181可以沿第二滑动槽112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第二滑动槽1121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凸台1122,且固定凸台1122与第二阀芯118的上端部具有间隔空间。固定凸台1122与第二本体1181对应位置处,构造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第二本体1181可以穿设于贯通孔。第二弹性件1183设于固定凸台1122与第二阀芯118的上端部的间隔空间内,用于推动第二阀芯118朝向远离第二敞开口141的方向运动,且第二弹性件1183的下端与固定凸台1122的上端面接触,第二弹性件1183的上端与第二阀芯118的上端部的下表面接触。第二本体1181的下方设有第二密封件1182,第二密封件1182的上端面可以与第二本体1181的下端面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水套1191贴设于第一滑动槽119内壁上,第二水套1192位于第一水套1191的下方,且第二水套1192的上端可以与第一水套1191的下端连接,以提高第一阀腔111内壁的防水性能,降低第一阀腔111内的水向外泄流的概率。第一阀腔111内壁面上对应第二水套1192的下端位置处构造有第一嵌入槽1111,第二水套1192的下端部分可以伸入第一嵌入槽1111,便于第二水套1192找准安装位置,从而提高第二水套1192的装配效率。
如图4所示,当用户需要饮用冷水时,与冷水箱连接的单向泵投入运行,并驱动冷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进水口113流入到第一阀腔111。此时,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连通,冷水可以通过第二出水口116排出至饮水容器。
如图5所示,当用户需要饮用热水时,与热水箱连接的单向泵投入运行,并驱动热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114流入到第二阀腔112。此时,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的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连通,热水可以通过第二出水口116排出至饮水容器。
如图6所示,当对热水箱进行清洗后,与热水箱连接的单向泵可以驱动清洗水通过第二进水口114流入到第二阀腔112,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本体1171沿第一滑动槽119向上运动,且第一本体1171可以带动与其下端连接的第一密封1172件向上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1172与第一敞开口121分离,从而使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连通,且第一本体1171向上运动可以压缩第一弹性件1173。另外,还需要控制第二阀芯118向下运动以封闭第二敞开口141,在此过程中,第二本体1181沿第二滑槽1121向下运动,第二本体1181可以带动与其下端连接的第二密封件1182朝向第二敞开口141运动,以封闭第二敞开口141,从而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的连通,且第二本体1181向下运动时,可以压缩第二弹性件1183。此时,在第一阀芯117和第二阀芯118的协同控制下,热水箱内的清洗水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115流出至外部废水箱。
如图7所示,当对冷水箱进行清洗后,与冷水箱连接的单向泵可以驱动清洗水通过第一进水口113流入到第一阀腔111,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本体1171沿第一滑动槽119向上运动,且第一本体1171可以带动与其下端连接的第一密封件1172向上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1172与第一敞开口121分离,从而使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连通,且第一本体1171向上运动可以压缩第一弹性件1173。另外,还需要控制第二阀芯118向下运动以封闭第二敞开口141,在此过程中,第二本体1181沿第二滑动槽1121向下运动,第二本体1181可以带动与其下端连接的第二密封件1182朝向第二敞开口141运动,以封闭第二敞开口141,从而断开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的连通,且第二本体1181向下运动时,可以压缩第二弹性件1183。此时,在第一阀芯117和第二阀芯118的协同控制下,冷水箱内的清洗水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115流出至外部废水箱。
如图8所示,在用户使用饮水机完成饮水后,阀座110和第二出水口116的外接水管内会有部分存余水,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芯117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本体1171沿第一滑动槽119向上运动,且第一本体1171可以带动与其下端连接的第一密封件1172向上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1172与第一敞开口121分离,从而使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连通,此时,第二出水口116的外接水管内的存余水可以回流至第二阀腔112,第二阀腔112内的存余水可以汇集至第一阀腔111,并通过第一出水口115流出。
如图9所示,当用户需要饮用温水时,与热水箱连接的单向泵驱动热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114流入到第二阀腔112,与冷水箱连接的单向泵驱动冷水箱内的水流入到第一阀腔111,此时,第一出水口115与第一阀腔111的断开,且第二出水口116与第二阀腔112连通,以使冷水和热水可以在第二阀腔112汇聚成温水,并从第二出水口116流出至饮水容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内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所述阀座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阀腔连通,
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阀腔内,以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阀腔可选择地连通;
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阀腔内,以控制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阀腔可选择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腔内具有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支撑管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一端具有第一敞开口,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阀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敞开口配合,以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一敞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具有供所述第一阀芯运动的第一滑动槽,
所述第一阀芯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
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本体相抵以常推动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敞开口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凸缘相适配的第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套,所述第一水套贴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套,所述第二水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套连接,所述第二水套贴设于所述第一阀腔的内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腔的内壁面具有第一嵌入槽,所述第二水套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嵌入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腔内具有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端具有第二敞开口,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阀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敞开口配合,以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二敞开口。
10.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机的阀体组件。
CN201921612898.2U 2019-09-25 2019-09-25 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Active CN211231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2898.2U CN211231711U (zh) 2019-09-25 2019-09-25 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2898.2U CN211231711U (zh) 2019-09-25 2019-09-25 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1711U true CN211231711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2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2898.2U Active CN211231711U (zh) 2019-09-25 2019-09-25 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1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0736B (zh) 饮水机的水路系统和饮水机
CN211231711U (zh) 饮水机的阀体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113616132B (zh) 洗碗机以及用于洗碗机的投放器和门组件
CN110897507A (zh) 一种双向进排水的液体容器及电水壶
CN211315210U (zh) 饮水机的电磁阀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112754364B (zh) 清洁设备及其补水方法
CN100500064C (zh) 无气饮水机
CN114145640B (zh) 冷罐组件及饮水机
CN204438542U (zh) 热水器
CN218346318U (zh) 供水系统
CN209733480U (zh) 储水装置及电蒸箱
CN219471122U (zh) 一种马桶冲刷控制系统及马桶
CN218562498U (zh) 坐便器及其组合阀
CN220512793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5522060U (zh) 一种分水阀及应用有该分水阀的清洗机
CN219920977U (zh) 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6147801U (zh) 一种可清理水垢的蒸汽烹饪器具
CN215597521U (zh) 一种空调
CN211270059U (zh) 一种双向进排水的液体容器及电水壶
CN220908582U (zh) 冲洗阀组及马桶
CN221076857U (zh) 一种用于小型制冰机的喷淋水系统
CN116857464A (zh) 阀体结构、清洁设备基站及清洁设备基站的使用方法
CN213910105U (zh) 用于餐具清洗的装置
CN211582655U (zh) 一种水壶
CN214574423U (zh) 一种分体式全气控控制的真空马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