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8060U -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8060U
CN211228060U CN201921753361.8U CN201921753361U CN211228060U CN 211228060 U CN211228060 U CN 211228060U CN 201921753361 U CN201921753361 U CN 201921753361U CN 211228060 U CN211228060 U CN 211228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sandwich
corner
support
foam
sandwich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33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再轲
吕文丽
王明星
卢瑞林
杨海
陈增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33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8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8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8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所述人行道支架包括泡沫夹芯层和覆盖在泡沫夹芯层外表面的织物铺层,所述泡沫夹芯层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梁与立柱。本实用新型整体支架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解决了金属角钢的不耐腐蚀、寿命短等问题。通过加强块的设置避免了分体支架与立柱的螺栓连接容易发生破裂问题。另外也解决了现有一体成型复合材料支架成型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铺层简单,成型工艺时间大大缩短,不仅生产效率高,且整体制造成本降低,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桥梁附属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线路工程及桥梁上的人行道支架主要采用金属角钢材料,混凝土人行道板直接铺设在金属支架上,造成横梁顶面易积水、潮湿等问题而导致涂装失效锈蚀,同时又因金属件被覆盖而不易进行涂装维护。因此,现有的金属角钢支架主要是不耐腐蚀,需要长期维护。
为了解决金属材料的不耐腐蚀问题,目前,铁路桥梁工程领域开始逐步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替代金属材料。已知的分体成型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如公布号为CN109183614A的发明专利,支架主体与立柱分开成型,再通过螺栓连接,这即给实际安装带来了困难、大大增加安装成本,同时螺栓连接处也很容易发生破裂,增加了潜在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耐腐蚀、寿命长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所述人行道支架包括泡沫夹芯层和覆盖在泡沫夹芯层外表面的织物铺层,所述泡沫夹芯层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梁与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夹芯层为PET、PVC或酚醛泡沫。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铺层为玻璃纤维层。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层为无碱双轴布,通过RTM注射成型。
进一步的,在横梁端部设有端部缺口,端部缺口内嵌有端部加强块,与泡沫夹芯层连为一整体,端部加强块上设有可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在横梁端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端部加强块或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的两个端部加强块。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加强块由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组成,端部加强块与泡沫夹芯层整体发泡成型。
进一步的,在横梁与立柱夹角处设有拐角凹口,拐角凹口内嵌有拐角加强块,将拐角处覆盖并与泡沫夹芯层连为一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拐角加强块包括两翼部和连接两翼部的连接部,连接部位于拐角的内角处,两翼部从两侧将拐角处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拐角加强块由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组成,拐角加强块与泡沫夹芯层整体发泡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整体支架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解决了金属角钢的不耐腐蚀、寿命短等问题。通过加强块的设置避免了分体支架与立柱的螺栓连接容易发生破裂问题。另外也解决了现有一体成型复合材料支架成型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铺层简单,成型工艺时间大大缩短,不仅生产效率高,且整体制造成本降低,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泡沫夹芯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端部加强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拐角加强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玻璃纤维层;2、泡沫夹芯层;21、端部缺口;22、拐角凹口;3、端部加强块;31、螺栓孔;4、拐角加强块;41、翼部;4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包括泡沫夹芯层2、端部加强块3和拐角加强块4以及覆盖在外表面的玻璃纤维层1。
泡沫夹芯层2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梁与立柱,在横梁端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端部缺口21。端部加强块3上设有可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31,用于通过螺栓连接T梁上的预埋金属件。端部加强块3嵌入端部缺口21内,与泡沫夹芯层2形成整体。泡沫夹芯层的作用为帮助复合材料支架在满足结构的同时更好的成型。端部加强块3主要作用为解决螺栓处应力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端部加强块3不限于上述形状,可以像图2和3所示,通过两个端部加强块3嵌入在端部缺口21内解决螺栓处应力过大的问题,也可以将两个端部加强块3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嵌入到缺口内,只要在螺栓周围设置有加强块就可以。
在横梁与立柱夹角处设有拐角凹口22。拐角加强块4包括两翼部41和连接两翼部41的连接部42。拐角加强块4整体嵌入拐角凹口22内并与泡沫夹芯层2形成整体,连接部42位于拐角的内角处,两翼部41从两侧将拐角处覆盖。拐角加强块4解决立柱拐角处应力过大的问题。
优选的,玻璃纤维层1为无碱双轴布,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6~20mm。泡沫夹芯层2可以为PET、PVC、酚醛等泡沫,泡沫夹芯层的厚度为60~150mm。加强块为复合材料,由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组成,增强材料为无碱双轴布。端部加强块3采用模压工艺或真空灌注或手糊工艺成型。拐角加强块4采用真空灌注或手糊工艺成型。端部加强块3的厚度与泡沫夹芯层的厚度一致,为60~120mm。拐角加强块4的厚度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步骤如下:
(1)泡沫夹芯层2使用发泡模具成型,将端部加强块3、拐角加强块4放入发泡模具中定位与泡沫夹芯层整体发泡成型,制备出的成型体为成型芯加强块。
(2)在成型芯加强块的外表面缠绕玻璃纤维布,放入预成型模具定型,制成预成型体。
(3)然后将预成型体放入注胶模具,闭膜后进行RTM注射成型,即将树脂基体通过抽真空注入模具后固化成型。冷却,拆除注胶模具,得到成型的复合材料支架。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支架包括泡沫夹芯层和覆盖在泡沫夹芯层外表面的织物铺层,所述泡沫夹芯层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梁与立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夹芯层为PET、PVC或酚醛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铺层为玻璃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层为无碱双轴布,通过RTM注射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横梁端部设有端部缺口,端部缺口内嵌有端部加强块,与泡沫夹芯层连为一整体,端部加强块上设有可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横梁端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端部加强块或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的两个端部加强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加强块由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组成,端部加强块与泡沫夹芯层整体发泡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横梁与立柱夹角处设有拐角凹口,拐角凹口内嵌有拐角加强块,将拐角处覆盖并与泡沫夹芯层连为一整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加强块包括两翼部和连接两翼部的连接部,连接部位于拐角的内角处,两翼部从两侧将拐角处覆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加强块由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组成,拐角加强块与泡沫夹芯层整体发泡成型。
CN201921753361.8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Active CN211228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3361.8U CN211228060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3361.8U CN211228060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8060U true CN211228060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42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3361.8U Active CN211228060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8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851A (zh) 一种预制夹心保温叠合墙板及制作方法
CN204252376U (zh) 轻型水泥泡沫外墙板
CN103538715A (zh) 一种复合材料π型耳片式接头及其整体共固化成型方法
CN111673900A (zh) 一种双面预制保温叠合剪力墙板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结构
CN106677362B (zh) 一种内置连接栓的开口箱型保温墙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28060U (zh)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CN103485570A (zh) 一种内加筋复合材料杆塔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7085A (zh) 一种复合材料多闭室厚壁盒形梁及整体成型方法
CN110056117B (zh) 波纹面空心frp型材海砂混凝土板结构
CN111823616A (zh)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支模模板及制作工艺
CN109227912A (zh) 一种轻质保温混凝土预制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12528123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
CN107237449B (zh) 一种混凝土-保温材料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3547210U (zh) 一种内加筋复合材料杆塔
CN107119864A (zh) 一种eps装饰构件及其施工工艺
CN102873881B (zh) 玻璃钢斜坡面与水平固定点凸台连接方法
CN202273343U (zh) 一种采用钢筋泡沫组合填充构件制作的空腹楼盖
CN103572960B (zh) 一种正交叠层纤维增强的建筑用复合模板的制备方法
CN206928534U (zh) 一种eps装饰构件
CN214884831U (zh) 一种frp增强木塑复合材料承重板材
CN205224395U (zh) 一种预制夹心保温叠合墙板
CN110409709B (zh) 一种连接盒装配式混凝土梁
CN205046580U (zh) 槽钢型预制钢筋砼板及其生产模具
CN204589724U (zh) 一种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鱼尾板
CN204282811U (zh) 一种可一次定位并锁紧且能贴膜的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