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5349U -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5349U
CN211225349U CN201921814725.9U CN201921814725U CN211225349U CN 211225349 U CN211225349 U CN 211225349U CN 201921814725 U CN201921814725 U CN 201921814725U CN 211225349 U CN211225349 U CN 211225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ection
conveying
section
belt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47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蒋方靖
吴亚飞
毛娟龙
周骏
宋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47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5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5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5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包括:进料装置,第一输送段,设置于进料装置下方,所述第一输送段用于接收所述进料装置输出的物料;第二输送段,所述第二输送段用于物料的主干路运输,所述第二输送段与第一输送段不同向设置;第三输送段,所述第三输送段的始端与第二输送段的末端相接,且所述第三输送段与所述第二输送段不同向设置;所述第三输送段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调整第三输送段在工作平台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较短的预输送段,传送带以及终止段,不仅实现了物料长距离输送,而且对于本身重量较沉的物料,能够保护传输装置,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长距离水上施工用的物料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等施工中,需要采用传统的水下抛石方法及抛石设备,以便用于桩基内部的冲刷坑抛填施工。具体地,冲刷坑抛填施工主要包括袋装碎石及袋装干混料抛填施工,主要施工工序包括平板船皮带机卸料、施工船皮带机送料、行走平车上部结构位置角度及溜筒长度角度控制抛填等作业工序。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葫芦门式起重机喂料系统进行上述施工作业,其虽然作业灵活,但相对工效较低,且用工多,机械化程度不高,与目标单日工效有一定差距。
带式运输机是一种靠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输送物料的机械装置。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其特点运输能力大,能耗较低,结构简单,维护相对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的传输装置,其具有运输能力大、能耗低、结构简单的特点。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包括:
进料装置,
第一输送段,设置于进料装置下方,所述第一输送段用于接收所述进料装置输出的物料;
第二输送段,所述第二输送段用于物料的主干路运输,所述第二输送段与第一输送段不同向设置;
第三输送段,所述第三输送段的始端与第二输送段的末端相接,且所述第三输送段与所述第二输送段不同向设置;
所述第三输送段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调整第三输送段在工作平台上的位置。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较短的第一输送段,将进料装置内的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通过该预输送段后再进入输送段,这期间,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从进料装置掉入预输送段可以缓冲一下压力,避免重力过大,伤到第二输送段;而经过第二输送段之后,再经过会运动的终止段,实现物料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移动。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带式运输机进行水上物料传送,其是一种靠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输送物料的机械装置,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其特点运输能力大,能耗较低,结构简单,维护相对方便。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三个输送段,且第一输送段以及第三输送段均与第二输送段不同向,不仅实现了物料长距离输送,而且对于本身重量较沉的物料,能够保护传输装置,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从上之下,所述进料装置依次包括进料口、进料段以及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垂直高度小于1m。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传输装置,尽量减少两条胶带上物料的落差,在运输过程中,袋装碎石由平板船上皮带机运输至施工船上 1#皮带机(即第一输送段),由于两胶带的首尾是相连的,受料斗的作用就是保证物料从前一条胶带准确落到后一条的尾部中心处。传送中,如果落差(即进料装置与预输送段之间距离)较大,很容易出现物袋装碎石袋体破裂的现象,既浪费资源,又加大了施工人员的清扫工作量,受料斗在巨大的冲击下,容易受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进料装置的高度方向,从所述进料口至进料段,所述进料口为辐射状结构,且越靠近进料段,所述进料口的横截面面积越小。
具体地,进料装置采用钢材质,钢料斗为四面喇叭形状,进而在初始阶段,可以容纳大量的物料进入,避免导致进料口堵塞;随着物料进一步下落,需要经过传输,故采用漏斗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装置内壁设有衬板,所述衬板的厚度为2-4cm。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衬板,可以保护进料装置内壁,尤其是对于本技术方案中,大多为碎石等重物料;同时,对于衬板厚度,如果小于2cm,则容易被击破,使用寿命短,保护作用小;如果厚度大于4cm,则进料装置内部体积受影响变小,进料速度缓慢,效率低。
进一步地,设置时,所述衬板可以形成形成锥形的衬板结构,其底部收缩,形成比进料装置横截面小的结构,进而相对于进料装置内壁,内部形成的斜面更加陡峭,加快进料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朝向所述衬板内壁方向设有橡胶挡板。
增加橡胶挡板,进一步地起到保护进料装置的作用,同时,橡胶材料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从本体上缓解物料下料中的力,对橡胶挡板本身进行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进料装置内壁与衬板内壁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使得衬板的表面形成曲线结构,所述曲线结构用于改变物料的运动方向。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的支撑杆,其倾斜设置,加斜撑增加稳定性,中间设置缓冲挡板,并在挡板上敷设柔性橡胶垫片,改变自由落体的方向,减缓袋装碎石及干混料的冲击力。具体地,本技术方案中,添加柔性内衬板,指减缓物料的落入速度,改变其自由落体直接落到受料带上的方式,进而减轻物料对皮带的冲击和磨损,达到延长皮带寿命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段为水平固定式皮带机。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输送段仅仅是预传输,选用长度较短的水平固定式皮带机,便于安装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段设置于进料装置出料口的底部,且所述第一输送段的起始段与所述进料口处相匹配,以使物料进入预输送段。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两者相匹配,且设置在出料口的底部,避免了物料传递中,对进料口的损失,进而物料全部稳定掉入第一输送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长度,且所述第二输送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输送段长度的3-5倍。
本技术方案中,第二输送带主要用于传输,故第一输送段的长度必然比其短,但是当第一输送带的长度过短短于第二输送段的五分之一时,则第一输送带上的物料,还没有经过传动即到达第二输送带,当后面持续使用时,物料较多,对于第二输送带的保护力度减弱,减少第二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当第一输送带的长度过长时,大于第二输送带长度的三分之一时,则对于船体而言,其宽度有限,则不易安装和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段为坡度结构,沿所述水平方向,所述坡度结构的角度为10°-20°。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皮带进行传送,故设置角度,角度大于 20°时,则难以保障整个长距离运输时的稳定性,角度小于10°,传送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段为皮带机,所述皮带机内设有张紧鼓轮,且沿所述皮带机设置方向,皮带机内设有上下托辊。
为防止皮带松弛下垂,在皮带机端部设有张紧鼓轮,沿机架上设有上下托辊避免皮带下垂。
本技术方案中,第三输送段设置在小车上,小车可以在机架两侧的轨道上行走,在施工时,小车的移动同斜向溜筒的行走平车移动同步;3#皮带机(第三输送段)长度相对较短,且前部有一定的扰度,目的是让皮带机前端同斜向溜筒上部料斗位置一致,卸料落差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输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输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输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料装置;2、第一输送段;3、第二输送段;4、第三输送段; 5、进料口;6、进料段;7、出料口;8、衬板;9、橡胶挡板;10、支撑杆;11、移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而阐述。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包括:
进料装置1,
第一输送段2,设置于进料装置1下方,所述第一输送段2用于接收所述进料装置1输出的物料;
第二输送段3,所述第二输送段3用于物料的主干路运输,所述第二输送段3与第一输送段2不同向设置;
第三输送段4,所述第三输送段4的始端与第二输送段3的末端相接,且所述第三输送段4与所述第二输送段3不同向设置;
所述第三输送段4底部设有移动装置11,所述移动装置11用于调整第三输送段4在工作平台上的位置。
所述移动装置可以为移动小车或行走小车等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移动装置。
本实施例中设置时,将第一输送段设置较短,第二输送段较长,第一输送段为预输送段,第二输送段为主输送段,第三输送段为终止输送段,则通过设置较短的第一输送段,将进料装置内的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通过该预输送段后再进入输送段,这期间,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从进料装置掉入预输送段可以缓冲一下压力,避免重力过大,伤到第二输送段;而经过第二输送段之后,再经过会运动的终止段,实现物料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三个输送段均为带式运输机,采用带式运输机进行水上物料传送,其是一种靠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输送物料的机械装置,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其特点运输能力大,能耗较低,结构简单,维护相对方便。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三个输送段,且第一输送段以及第三输送段均与第二输送段不同向,不仅实现了物料长距离输送,而且对于本身重量较沉的物料,能够保护传输装置,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参照附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根据斜向溜筒抛石船“三航驳 207#”甲板布置,在船头至靠近生活区域布置带式运输机(即本申请中的物料传输装置),分别由三段带式运输机(以下简称皮带机)构成,三段带式运输机即实施例1中的三个输送段,可以将袋装碎石输送至斜向溜筒的抛石料斗处。1#皮带机(即第一输送段)靠近船体右舷,上部设有进料斗(即进料装置),进料斗可以接受从旁边的平板船上皮带机输送过来的袋装碎石包,缓冲袋装碎石抛送能量,减少对 1#皮带机(第一输送段)的冲击力;袋装碎石由1#皮带机(第一输送段)运输至2#主皮带机(即第二输送段),2#皮带机(第二输送段) 前端有一定坡度,坡度表面为斜面,斜面与水平面呈10°-20°夹角,然后输送至进入3#皮带机(即第三输送段);3#皮带机(第三输送段) 头部设计有一定扰度,保证袋装碎石顺利进入溜筒上部料斗,完成抛填作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的安装以及设计如下:
一)进料装置:
首先,本实施例中,进料装置,其在设计时,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宜低不宜高。尽量减少两条胶带上物料的落差,在运输过程中,袋装碎石由平板船上皮带机运输至施工船上1#皮带机,由于两胶带的首尾是相连的,受料斗的作用就是保证物料从前一条胶带准确落到后一条的尾部中心处。传送中,如果落差较大,很容易出现物袋装碎石袋体破裂的现象,既浪费资源,又加大了施工人员的清扫工作量,受料斗在巨大的冲击下,容易受损。
其次,应遵循慢进料的原则,从平板船输送过来的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速度不能过快,过快的初始速度会对受料斗造成更大的冲击,而且容易产生拥堆,造成受料斗堵死,不利于生产。
最后还有一项原则为添加柔性内衬板,指减缓物料的落入速度,改变其自由落体直接落到受料带上的方式,进而减轻物料对皮带的冲击和磨损,达到延长皮带寿命的目的。
具体设计时,进料装置为钢料斗,即采用钢板形成的料斗,其四面喇叭形状,靠右舷侧立面开口,四角采用槽钢加固,并加斜撑增加稳定性,中间设置缓冲挡板,并在挡板上敷设柔性橡胶垫片,改变自由落体的方向,减缓袋装碎石及干混料的冲击力。完成后的受料斗有效输送高度0.97m。
具体地,参照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从上之下,所述进料装置1依次包括进料口5、进料段6以及出料口7,所述出料口7与所述第一输送段2的垂直高度小于1m。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传输装置,尽量减少两条胶带上物料的落差,在运输过程中,袋装碎石由平板船上皮带机运输至施工船上 1#皮带机(即第一输送段),由于两胶带的首尾是相连的,受料斗的作用就是保证物料从前一条胶带准确落到后一条的尾部中心处。传送中,如果落差(即进料装置与预输送段之间距离)较大,很容易出现物袋装碎石袋体破裂的现象,既浪费资源,又加大了施工人员的清扫工作量,受料斗在巨大的冲击下,容易受损。
进一步地,沿所述进料装置1的高度方向,从所述进料口5至进料段6,所述进料装置1为辐射状结构,且越靠近出料口7,所述进料段6的横截面面积越小。
具体地,进料装置采用钢材质,钢料斗为四面喇叭形状,进而在初始阶段,可以容纳大量的物料进入,避免导致进料口堵塞;随着物料进一步下落,需要经过传输故采用漏斗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1内壁设有衬板8,所述衬板8的厚度为2-4cm。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衬板,可以保护进料装置内壁,尤其是对于本技术方案中,大多为碎石等重物料;同时,对于衬板厚度,如果小于2cm,则容易被击破,使用寿命短,保护作用小;如果厚度大于 4cm,则进料装置内部体积受影响变小,进料速度缓慢,效率低。
进一步地,设置时,所述衬板8可以形成形成锥形的衬板结构,其底部收缩,形成比进料装置横截面小的结构,进而相对于进料装置内壁,内部形成的斜面更加陡峭,加快进料速度。
进一步地,进料装置1内壁朝向所述衬板8内壁方向设有橡胶挡板9。
增加橡胶挡板,进一步地起到保护进料装置的作用,同时,橡胶材料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从本体上缓解物料下料中的力,对橡胶挡板本身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料装置1内壁与衬板8内壁之间的支撑杆 10,所述支撑杆10使得衬板的表面形成曲线结构,所述曲线结构用于改变物料的运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支撑杆,其倾斜设置,加斜撑增加稳定性,中间设置缓冲挡板,并在挡板上敷设柔性橡胶垫片,改变自由落体的方向,减缓袋装碎石及干混料的冲击力。具体地,本技术方案中,添加柔性内衬板,指减缓物料的落入速度,改变其自由落体直接落到受料带上的方式,进而减轻物料对皮带的冲击和磨损,达到延长皮带寿命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曲线结构以弧形为主,可以是一条弧线,形成类似抛物线类的曲线,也可以是多条连接的弧线,形成类似S或其它已知的形状。相比于容易设置的单个弧线而言,多个弧形,则运动轨迹长,运动方向改变多,磨损更小。
二)、带式运输机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用较长的水上运输,采用了带式运输机,具体地,带式运输机一般包括皮带、滚筒、承载和回程托辊以及驱动、张紧鼓轮等装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传动滚筒,经驱动装置提供的扭矩传到皮带上,通过摩擦力实现物料的传送。
首先,第一输送段,采用1#皮带机
参照附图3所示,1#皮带机前端上部设有受料斗,可以接受从平板驳船上输送过来的袋装碎石及袋装干混料,1#皮带机为水平固定式皮带机,长度较短,可将物料运送至2#主皮带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段设置于进料装置出料口的底部,且所述第一输送段的起始段与所述进料口处相匹配,以使物料进入预输送段。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两者相匹配,且设置在出料口的底部,避免了物料传递中,长进料口的损失,进而物料全部稳定掉入第一输送段。
其次,第二输送段,采用2#皮带机
参照附图4所示,2#皮带机为主皮带机,可以将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输送至上部3#皮带机,为防止皮带松弛下垂,在皮带机端部设有张紧鼓轮,沿机架上设有上下托辊避免皮带下垂。
进一步地,第二输送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长度,且所述第二输送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输送段长度的3-5倍。
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带主要用于传输,故第一输送段的长度必然比其短,但是当第一输送带的长度过短短于第二输送段的五分之一时,则第一输送带上的物料,还没有经过传动即到达第二输送带,当后面持续使用时,物料较多,对于第二输送带的保护力度减弱,减少第二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当第一输送带的长度过长时,大于第二输送带长度的三分之一时,则对于船体而言,其宽度有限,则不易安装和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段为坡度结构,沿所述水平方向,所述坡度结构的角度为10°-20°。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皮带进行传送,故设置角度,角度大于20°时,则难以保障整个长距离运输时的稳定性,角度小于10°,传送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段为皮带机,所述皮带机内设有张紧鼓轮,且沿所述皮带机设置方向,皮带机内设有上下托辊。
为防止皮带松弛下垂,在皮带机端部设有张紧鼓轮,沿机架上设有上下托辊避免皮带下垂。
再次,第三输送段,采用3#皮带机
3#皮带机设置在小车(即移动装置11)上,小车可以在机架两侧的轨道上行走,在施工时,小车的移动同斜向溜筒的行走平车移动同步;3#皮带机长度相对较短,且前部有一定的扰度,目的是让皮带机前端同斜向溜筒上部料斗位置一致,卸料落差相对较低。
使用过程如下:
(1)运输船靠泊平板船,将装有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的网包送至平板船,装载完毕后平板船顶流靠泊施工船;
(2)斜向溜筒下放至水中,施工船连同平板船通过锚缆系统浇筑大桥下部,并根据定位监控软件,进点至需抛填位置;
(3)当准备就绪后,船载正铲推土机将网包挂勾在前端挂链上,转至收料斗处,在收料斗脱扣,将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送至收料斗内,通过平板船上的两段皮带机,将物料送至施工船舶上的收料斗内;
(4)1#皮带机将上部受料斗内的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送至 2#主皮带,主皮带再将物料送至小车上部的3#皮带机,完成整个喂料操作;
(5)当斜向溜筒行走平车移动时,操控3#皮带机小车同步移动,保证3#皮带机端部对准溜筒上部料斗;
(6)当受料斗堵塞,或者出现其他故障时,先将平板船上皮带机停止,再关停施工船上皮带机。
(7)斜向溜筒抛石船皮带机主要是由1#、2#、3#皮带机组成,操控系统采用PLC远程遥控模式;平板船上皮带机也是有A、B两段皮带机组成,考虑到具体操控的及时性,皮带机部分未被整合进总控制室,均由现场操作人员直接手持遥控器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带式运输机,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下:
(1)皮带跑偏
皮带跑偏,其实就是指皮带在运行过程中偏离了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按照通用技术规范:允许偏离滚筒及托辊端面左右0.05B(B 为皮带带宽),本试验工程中皮带跑偏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皮带整体跑偏、皮带局部跑偏、皮带空载不偏,重载跑偏。
输送带在整个带式输送机的中局部跑偏时可调整托辊组的位置来调节跑偏;一般托辊组的两侧安装孔都加工成长孔,使托辊组有12-15°调节。具体调节方法是输送带偏向哪一侧,托辊组的哪一侧朝输送带前进方向前移,或另外一侧后移。
输送带空载不偏,重载跑偏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落料位置的偏差,落料位置对输送带的跑偏有极大的影响,设计应当考虑转换房处上下两条输送带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低,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对下层输送带的侧向冲击也越大,同时物料也很难居中使得输送带横断面上的物料偏斜,最终导致输送带跑偏。如果物料偏到右侧,则输送带向左侧跑偏,反之亦然。为减少或避免输送带跑偏可增加挡料板阻挡物料,改变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
(2)皮带及滚筒表面磨损严重
在皮带机的使用过程中,皮带磨损严重,会严重缩短皮带使用寿命。并且散落的级配碎石易卡在皮带内侧,对滚筒表面造成较深割痕。
原因分析:皮带的磨损只要是由于2#皮带机前端高差较大,爬坡角度较大,而摩擦力相对较小,造成袋装碎石及干混料袋体破损后的级配碎石在皮带上打滑造成的,部分硬化的干混料块体在皮带机上造成皮带表面严重受损。破损的碎石包或者干混料中的级配碎石易掉落至前端驱动轮,对皮带跟滚筒表面造成双层伤害。
处理方法:一方面需要安排施工人员清理碎块,或者在碎块下部放置正常物料,让碎块与正常物料一起被皮带机输送走;另一方面需要减小袋体破损率,减小干混料硬化程度,相应地减少对皮带的磨损。
(3)声音异常
皮带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声响则表示皮带机声音异常故障,因为皮带机工作时声音也是非常小甚至几乎不发生。
原因分析:当皮带机的位置出现偏移时会导致皮带机轴承之间发生磨合,就会有异常声音出现;当有碎石卡在托辊根插槽缝隙处时托辊无法转动时会有异常声音出现;当皮带机轴承损坏时也会导致此状况发生;当轴承之间的咬合出现问题时也会导致皮带机发出异声。
处理方法:首先,及时对皮带机皮带进行纠偏;其次,经检查如果异声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轴承损坏要及时将损坏的轴承更换,并对其进行润滑处理。最后,要检查轴承之间的咬合力,如咬合力不足应及时地加强轴承之间的咬合力,有异常声响一定要先寻找造成异响的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运行皮带机。
(4)皮带打滑
皮带打滑故障在皮带机运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皮带发生打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干混料中水泥灰尘较多,皮带机除尘工作没有做到位,皮带机内灰尘积累太多影响到了皮带的张力,第二,皮带机的主动轮的摩擦力过小,使其不能抵消主动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比如皮带发生超载、皮带发生松弛现象等。
处理方法:首先,确定皮带打滑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其次,水泥灰尘积累导致皮带张力不足,则需要及时停机除尘,将灰尘彻底清理干净后再让皮带机运转,并保证在每次施工完毕后,用水枪对皮带进行清理。如果皮带机的主动轮摩擦力太小,检查张紧鼓轮位置处上下滑动是否正常,如果出现碎石卡在中间导致张紧鼓轮作用减小时要及时清理,保证张紧鼓轮能灵活上下。当皮带发生了塑形变形,要将变形部位截掉,对主动带轮表面进行增大摩擦处理。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效果如下:
带式运输机具有方便安装、耗能少以及运输能力强的优点,相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处理手段成熟。
在带式运输机方案实施后,在冲刷坑区域抛填施工饱和度较高的情况下,平均每小时可以输送30包袋装碎石或者袋装干混料,按照有效天14个小时计算,除去机械幅度差,可以保证单日工效1000方量,工效较葫芦门式起重机喂料方式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喂料速度慢,效率较低的难题。
皮带机喂料方式虽然工效高,但是由于受东海大桥桩基间距影响,施工船舶外停靠平板运输船造成可作业断面减少,且平板运输船上的皮带机前端必须与施工船舶的受料斗位置一致,灵活性较低。
平板运输船受驾驶室高度影响,无法全部进入桥下进行作业,为满足抛填作业,施工船舶必须在大桥边上横流驻船,增加了施工难度,且需要候潮作业,减少了施工可作业时间。
应用于工程时,斜向溜筒抛石船喂料技术选择了两种适应本工程袋装碎石及袋装干混料抛填方式,经过比选,最终采用带式运输机进行袋装碎石及袋装干混料的输送,本课题研究的船用固定式带式运输机输送方式,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1)带式输送机结构高度低,适用于桥下净空高度有限的情况下施工;输送连续,输送量大,单日最大抛石量为1000方,相比较门式或者桅式起重机具有更大的优势;
(2)皮带机托辊角度根据输送的袋装碎石及干混料特性进行专门的角度设计,使得皮带受力更加均衡;
(3)利用张紧鼓轮外加配重张紧主皮带机,灵活控制皮带松紧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装置,
第一输送段,设置于进料装置下方,所述第一输送段用于接收所述进料装置输出的物料;
第二输送段,所述第二输送段用于物料的主干路运输,所述第二输送段与第一输送段不同向设置;
第三输送段,所述第三输送段的始端与第二输送段的末端相接,且所述第三输送段与所述第二输送段不同向设置;
所述第三输送段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调整第三输送段在工作平台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之下,所述进料装置依次包括进料口、进料段以及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垂直高度为0.5m-1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料装置的高度方向,从所述进料口至进料段,所述进料装置为辐射状结构,且越靠近出料口,所述进料段的横截面面积越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内壁设有衬板,所述衬板的厚度为2-4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衬板内壁方向设有橡胶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进料装置内壁与衬板内壁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使得衬板的表面形成曲线结构,所述曲线结构用于改变物料的运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段为水平固定式皮带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长度,且所述第二输送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输送段长度的3-5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段为皮带机,所述皮带机内设有张紧鼓轮,且沿所述皮带机设置方向,皮带机内设有上下托辊。
CN201921814725.9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 Active CN211225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4725.9U CN211225349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4725.9U CN211225349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5349U true CN211225349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4725.9U Active CN211225349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53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3717A (zh) * 2020-12-29 2021-04-16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3717A (zh) * 2020-12-29 2021-04-16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9204B (zh) 一种链斗式连续卸船机
CN204872930U (zh) 一种带堆料臂的门式刮板取料机
CN110255226B (zh) 一种门架式链斗卸船机
CN201808919U (zh) 带减冲击装置的链板输送机下料斗
CN202828711U (zh) 双向皮带输送机
CN211225349U (zh)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
US10717451B2 (en) Aggregate train and methods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US4556112A (en) Mobile conveyor arrangement
US10647521B2 (en) Transfer bridge for coarse bulk materials
CN201243509Y (zh) 多功能三维矩阵粮食入出库仓储装备
CN111410061A (zh)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CN203903429U (zh) 一种尾车接料皮带机
CN108001956B (zh) 一种采用移动受料车的分散式多点移置输送机
CN206318431U (zh) 一种煤矿井下用卸料带式输送机
CN105197615A (zh) 一种门式堆取料机
CN210477390U (zh) 一种砂石分流输送系统
CN210824265U (zh) 煤层掘进施工用物料输送装置
CN203877472U (zh) 皮带机转载点v型缓冲溜槽
US1943869A (en) Shuttle conveyer
CN205972788U (zh) 单尾车带式卸料车以及卸料系统
CN206156260U (zh) 可分料单尾车带式卸料车及卸料系统
CN110803544A (zh) 斜向溜筒抛石船喂料方法
CN206827459U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溜槽
CN204822987U (zh) 自由卸料旋转移置输送机
CN220810732U (zh) 一种采煤运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0

Address after: 200032 No. 139,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ingjiang Road

Patentee after: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32 No. 139,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ingjiang Road

Patentee before: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