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2622U - 一种送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2622U
CN211222622U CN201921874989.3U CN201921874989U CN211222622U CN 211222622 U CN211222622 U CN 211222622U CN 201921874989 U CN201921874989 U CN 201921874989U CN 211222622 U CN211222622 U CN 211222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aper feeding
roller
feeding devic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49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峰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qiu image (Su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qiu Imaging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qiu Imaging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qiu Imaging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49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2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2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2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vancing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纸装置,涉及热敏打印技术领域,包括:存纸结构,具有纸张进口、纸张出口、转轴以及活动件,若干活动件一端枢接在设在所述纸张出口的转轴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送纸通道;引导结构,设于所述纸张出口处,具有与所述第一送纸通道连通设置的第二送纸通道;第一辊轴靠近所述纸张进口设置,第二辊轴设于所述引导结构上,且所述第一辊轴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辊轴的线速度,使得纸张推动所述活动件绕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纸张在存纸结构中暂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裁纸时纸张被扯断,保证打印和裁纸连续、打印效率高的送纸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送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敏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纸装置。
背景技术
热敏打印机是一种通过打印头加热并接触热敏打印纸后可以打印出需要图案的一种设备,因其方便、打印速度快、噪音低等特点,以及解决了激光打印机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等问题,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中。目前,社会上使用的宽幅热敏打印机具有送纸装置、裁切装置和打印头组件等。打印纸通常使用卷筒组装,打印纸卷的位置常设置于打印机下方,纸张通过传送部件运送至打印机上方水平打印,打印过程中纸张被拉伸具有张力,由于打印和裁纸是同时进行的,且为连续作业,这样在裁纸时纸张就会由于拉伸力的作用被扯断,造成打印中断,继续打印则需要重新送纸;或者裁切时暂停打印,以防止纸张扯断,上述两种方式均会导致打印机的打印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敏打印机在裁纸时纸张易被扯断,导致打印机效率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打印效率较高的送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纸装置,包括:
存纸结构,内部成型有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一纸张进口和一纸张出口;转轴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若干活动件一端枢接在所述转轴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送纸通道,所述活动件具有在初始打印时贴合在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内壁上的第一位置和在需要裁纸时在纸张的推动作用下沿所述转轴转动至远离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内壁,以形成纸张的暂存空间的第二位置,且所述暂存空间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的容积;引导结构,设于所述容纳空间的纸张出口处,具有与所述第一送纸通道连通设置的第二送纸通道;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第一辊轴靠近所述存纸结构的纸张进口设置,第二辊轴设于所述引导结构上,且所述第一辊轴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辊轴的线速度。
与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穿过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一压轮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二送纸通道穿过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二压轮之间的空隙。
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辊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板上,所述第二压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板上。
设置在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内壁上的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与所述第二导向板滑动连接。
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纸张出口设置。
所述壳体内壁远离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的位置成型有用于限制所述活动件的最大位置的限位部。
所述限位部为设于所述活动件的运动轨迹上的凸起。
所述存纸结构靠近所述纸张出口的位置还设有一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所述第一导向板靠近所述存纸结构一端与所述导向挡板相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纸装置,由于活动件的一端与转轴枢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这样当纸张由纸张进口进入存纸结构壳体中时,只要控制第一辊轴线速度大于第二辊轴线速度,纸张就会在壳体的容纳空间中累积,并对上方的活动件施加一个远离第一送纸通道的作用力,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容积大于第一送纸通道容积的纸张的暂存空间,在对纸张进行裁剪时,由于暂存空间中纸张的预留,纸张受到的拉伸力相对较小,从而有效防止了裁纸时纸张被扯断现象的发生,使得打印和裁纸连续,打印效率较高。
引导结构设于存纸结构的容纳空间的纸张出口处,具有与第一送纸通道连通设置的第二送纸通道,并设有第二辊轴带动纸张在水平方向传输,确保纸张从存纸结构的纸张出口运出后导入平稳的第二送纸通道,确保后续打印过程平稳。
第一辊轴靠近存纸结构的纸张进口设置,第二辊轴设于引导结构上,第一辊轴对纸张提供竖直方向上的传送动力,第二辊轴对纸张提供水平方向上的传送动力,两个辊轴的线速度可被适当调节,可保持一定的速度差,使得第一通道送纸速度与第二通道送纸速度具有速度差,用以控制纸张暂存在存纸结构中。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纸装置,与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使得纸张在传送过程中在送纸通道的两侧同时受力,避免纸张在经过辊轴时发生褶皱或者被扯断。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纸装置,转轴靠近存纸结构的纸张出口设置,便于打印过程中需要裁纸时,若干活动件在纸张的推动作用下沿转轴尽量转动至远离纸张进口和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内壁的最远处,从而形成足够的存纸空间。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纸装置,存纸结构壳体内壁远离第一送纸通道的位置成型有用于限制活动件的最大位置的限位部,限位部为设于活动件的运动轨迹上的凸起,以防止活动件旋转过度,不能迅速回复至初始位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纸装置,在存纸结构第一送纸通道靠近纸张出口的位置还设有一导向挡板,导向挡板固定在容纳空间中,使得纸张向上通过第一送纸通道后在导向挡板的导向作用下顺利向外继续输出道水平的第二送纸通道,保证打印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送纸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送纸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存纸结构;2.限位部;3.壳体;4.活动件;5.转轴;6.导向挡板;7.第一导向板;8.第二辊轴;9.第二压轮;10.第二导向板;11.支撑板;12.第一辊轴;13.第一压轮;14.卷筒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纸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具有一纸张进口和一纸张出口的存纸结构1,设于纸张出口处的引导结构和靠近所述纸张进口设置的第一辊轴12、设于所述引导结构上的第二辊轴8。
存纸结构1设于壳体3内部成型的一容纳空间中,纸张进口和纸张出口基本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纸张进口设置在下,纸张出口设置在上。转轴5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靠近所述纸张出口设置;若干活动件4一端枢接在所述转轴5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活动件4与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3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送纸通道;所述引导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送纸通道连通设置的第二送纸通道;所述活动件4具有在初始打印时贴合在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3内壁上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辊轴12带动纸张从纸张进口向所述第一送纸通道送纸,由于所述第一辊轴12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辊轴8的线速度,因此在纸张的推动作用下所述活动件4沿所述转轴5转动至远离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3内壁,以形成纸张的暂存空间的第二位置,且所述暂存空间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的容积,以保证一定存纸量,打印机裁纸时第二送纸通道中的纸张受到的拉伸力相对较小,从而有效防止了裁纸时纸张被扯断现象的发生,使得打印和裁纸连续,打印效率较高。
具体地,为了保证纸张从所述存纸结构1输出后顺利进入第二打印通道,在所述容纳空间的纸张出口处设有导向挡板6和引导结构。导向挡板6为L形,所述导向挡板6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且一部分位于转轴5的下方、第一送纸通道的上方,另一部分延伸至与引导结构的入口齐平的位置。引导结构包括相对设置且处于水平方向的第一导向板7和第二导向板10,所述第一导向板7和第二导向板10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送纸通道连通设置的水平方向上的第二送纸通道,所述第一导向板7靠近所述存纸结构一端与所述导向挡板6相接。
为保证水平方向上第二送纸通道具有纸张传送动力,第二辊轴8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7中部位置。为了使纸张在传送过程中在送纸通道的两侧同时受力,避免纸张在经过辊轴时发生褶皱或者被扯断,在存纸结构1上与第一辊轴12对应设置第一压轮13,在所述第二导向板10上与第二辊轴8对应设置第二压轮9,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穿过所述第一辊轴12和所述第一压轮13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二送纸通道穿过所述第二辊轴8和所述第二压轮9之间的空隙。
为了便于纸张从竖直的第一送纸通道平滑地传送至水平方向的第二送纸通道,在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3内壁上设置有弧形支撑板11,支撑板11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位于第一辊轴12上方,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与所述第二导向板10靠近所述存纸结构1的端部滑动连接,保证了第一送纸通道和第二送纸通道连通。
所述活动件4朝向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的一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形状与对应的支撑板11的形状适配,保证第一送纸通道更加顺畅。所述活动件4为沿转轴5的轴向间隔排布的多个,这样可以减轻活动件4的总重量,使得纸张可以顺利将活动件4推动至远离第一送纸通道的位置,且不会由于重量较大对纸张形成挤压,保证暂存空间的稳定性。
由于活动件4在纸张的推动下可能旋转至转轴5的正上方,出现活动件4不能顺利回复至初始位置的状态,因此在壳体3内壁远离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的位置成型有一限位部2,具体的,所述限位部2为设于所述活动件4的运动轨迹上的凸起,即由壳体3内壁向下延伸形成。限位部2用于限制活动件4在转动过程中其自由端到达的最高点,此时暂存空间的容积达到最大。
为了便于纸张存放与送纸,在所述纸张进口下部设有卷筒纸14,在第一辊轴12的作用下,卷筒纸被送入所述第一送纸通道。
当需要打印和裁纸同时进行时,卷筒纸14在第一辊轴12的带动下将纸张从纸张进口输入第一送纸通道,并从所述存纸结构1上端的纸张出口输出进入所述第二送纸通道,并在第二辊轴8的作用下向外输出。由于引导结构上第二送纸通道的第二辊轴8线速度小于所述第一辊轴12线速度,从而使得第一送纸通道中的纸张对活动件4施加一个远离第一送纸通道的推力,使得纸张在存纸结构1中形成一定的累积,形成纸张的暂存空间,这样存纸结构1中的存纸量始终大于待打印和裁剪的纸张量,在裁纸时,纸张受到的拉伸力较小,有效避免了裁纸时的扯断现象。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活动件4也可以为枢接在转轴5上的一个。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支撑板11与第二导向板10可设为一体结构。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可以采取在开始打印前,就在存纸结构1的容纳空间中预存一定量的纸张,然后再开始打印,这样即使送纸速度和打印速度相同,存纸结构1中始终存有定量的纸张,同样可以避免裁纸时的中断现象。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纸结构(1),内部成型有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一纸张进口和一纸张出口;转轴(5)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若干活动件(4)一端枢接在所述转轴(5)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活动件(4)与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3)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送纸通道,所述活动件(4)具有在初始打印时贴合在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3)内壁上的第一位置和在需要裁纸时在纸张的推动作用下沿所述转轴(5)转动至远离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内壁,以形成纸张的暂存空间的第二位置,且所述暂存空间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的容积;
引导结构,设于所述容纳空间的纸张出口处,具有与所述第一送纸通道连通设置的第二送纸通道;
第一辊轴(12)和第二辊轴(8),第一辊轴(12)靠近所述存纸结构(1)的纸张进口设置,第二辊轴(8)设于所述引导结构上,且所述第一辊轴(12)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辊轴(8)的线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辊轴(12)和所述第二辊轴(8)对应设置的第一压轮(13)和第二压轮(9),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穿过所述第一辊轴(12)和所述第一压轮(13)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二送纸通道穿过所述第二辊轴(8)和所述第二压轮(9)之间的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板(7)和第二导向板(10),所述第二辊轴(8)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板(7)上,所述第二压轮(9)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板(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纸张进口和所述纸张出口之间的壳体(3)内壁上的支撑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3)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与所述第二导向板(10)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靠近所述纸张出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壁远离所述第一送纸通道的位置成型有用于限制所述活动件(4)的最大位置的限位部(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为设于所述活动件(4)的运动轨迹上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纸结构(1)靠近所述纸张出口的位置还设有一导向挡板(6),所述导向挡板(6)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7)靠近所述存纸结构一端与所述导向挡板(6)相接。
CN201921874989.3U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送纸装置 Active CN211222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4989.3U CN211222622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送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4989.3U CN211222622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送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2622U true CN211222622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0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4989.3U Active CN211222622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送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2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18368B2 (ja) 両面印刷装置
EP2363292B1 (en) Label separator and label printer incorporating the label separator
KR100395830B1 (ko) 테이프 인쇄 장치
EP1406230B1 (en) Label and method of using a label
US5290226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a web and folding the resulting ribbons
WO2014156122A1 (ja) 印刷用ロール紙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3978137B (zh) 一种标签打印机及其标签精准定位打印方法
US8907997B1 (en) Tape printer
KR101987521B1 (ko) 십자형 듀플렉서를 구비한 프린터
CN211222622U (zh) 一种送纸装置
JP4767693B2 (ja) プリンタ
JP2972770B1 (ja) 用紙反転排出機構
EP1063094B1 (en) Printer with driving mechanism by single motor for both sheet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sheet cutting mechanism
JP3879819B2 (ja) カッター装置及び該カッター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CN211280297U (zh) 一种存纸结构
JP2014162543A (ja) 粘着ラベル発行装置、及びプリンタ
JP2021013982A (ja) カッター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US11964476B2 (en) Print device and conveyance device with tensioner
JP5999577B2 (ja) 印刷物作成装置
EP2759502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9056740B2 (e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veyance unit for reversing paper
KR102604531B1 (ko) 프린터용 인쇄용지 컷팅장치
JP2004291603A (ja) ロータリーカッターの用紙排出装置
JP3812641B2 (ja) 排紙従動ローラ取付装置及び該排紙従動ローラ取付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2022030196A (ja) ラベル発行装置、ラベル発行装置用の回収装置及び用紙の回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29 building 22, No. 369, Lu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qiu image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9 building 22, No. 369, Lu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QIU IMAGING TECHNOLOGIES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