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1781U - 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1781U
CN211221781U CN201921673485.5U CN201921673485U CN211221781U CN 211221781 U CN211221781 U CN 211221781U CN 201921673485 U CN201921673485 U CN 201921673485U CN 211221781 U CN211221781 U CN 211221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injection
heat dissipation
cas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34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成山
刘洪勇
廖伙金
贺武亮
孙平安
历东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34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1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1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1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包括:后模组件、前模组件、控温模组及注液组件,后模组件包括后模固定座、后模仁及后模镶块,前模组件包括前模固定板及前模仁,控温模组包括固定压板、加热镶块、测温探头及发热管组,注液组件包括注液固定板及注液喷嘴。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后模组件、前模组件、控温模组及注液组件,从而能够对壳体塑料件进行注塑成型,且能够对不用材料规格的壳体塑料件的成型温度进行精确调控,使得整体的注塑加工效率及精度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如图1所示,为一种壳体塑料件10,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12,所述外壳1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3。现有的壳体塑料件10一般是通过注塑模具加工成型的,然而,现有的注塑模具一般不能够对注塑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使得壳体塑料件10的成型质量不高,且壳体塑料件 10具有多种规格,不同材料规格的壳体塑料件10所成型的温度均不相同,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应用于壳体塑料件10的注塑模具,且能够根据不同材料规格的壳体塑料件10对注塑模具的温度进行精确调控,使得壳体塑料件10的成型质量得到提高,是本领域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对壳体塑料件进行注塑成型,且能够对不用材料规格的壳体塑料件的成型温度进行精确调控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包括:
后模组件,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固定座、后模仁及后模镶块,所述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后模固定座上,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后模定位槽,所述后模镶块设置于所述后模定位槽内,所述后模镶块的顶部顺序设置有第一成型凸块、后模避位凸台及第二成型凸块,所述后模避位凸台位于所述后模镶块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一成型凸块与所述第二成型凸块分别位于所述后模避位凸台的两侧;
前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前模固定板及前模仁,所述前模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后模仁上,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前模定位槽,所述前模仁设置于所述前模定位槽内,所述前模仁上开设有壳体成型腔,所述壳体成型腔与所述后模镶块相抵持,所述第一成型凸块、所述后模避位凸台及所述第二成型凸块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成型腔内,所述壳体成型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成型避位柱;
控温模组,所述控温模组包括固定压板、加热镶块、测温探头及发热管组,所述固定压板设置于所述前模固定板上,所述固定压板开设有安装固定槽,所述加热镶块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槽内,所述加热镶块内设置有注塑流腔,所述发热管组设置于所述注塑流腔的腔壁上,所述测温探头的一端与所述发热管组连接,所述测温探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加热镶块的外侧壁上;及
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固定板及注液喷嘴,所述注液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压板上,所述注液喷嘴设置于所述注液固定板上,所述加热镶块上开设有注液流道,所述注液流道分别与所述注塑流腔及所述壳体成型腔连通,所述注液喷嘴的出料端与所述注塑流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固定座包括底座、第一支撑侧板及第二支撑侧板,所述第一支撑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后模仁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侧板及所述第二支撑侧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侧板之间设置有顶升安装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顶升板、顶升柱及复位弹性件,所述顶升板设置于所述顶升安装区上,所述顶升柱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上,所述复位弹性件套置于所述顶升柱上,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开模顶升孔,所述顶升柱的一端穿设所述开模顶升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成型避位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凸块相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组包括第一发热管道与第二发热管道,所述第一发热管道与所述第二发热管道相对称设置于所述注塑流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温模组还包括控温插头,所述控温插头设置于所述固定压板的外侧面上,所述测温探头及所述发热管组分别与所述控温插头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第一散热管道,所述第一散热管环绕设置于所述后模仁内,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第一散热进液孔及第一散热出液孔,所述第一散热进液孔及所述第一散热出液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管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二散热管道,所述第二散热管环绕设置于所述前模固定板内,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散热进液孔及第二散热出液孔,所述第二散热进液孔及所述第二散热出液孔分别与所述第二散热管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后模组件、前模组件、控温模组及注液组件,从而能够对壳体塑料件进行注塑成型,且能够对不用材料规格的壳体塑料件的成型温度进行精确调控,使得整体的注塑加工效率及精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壳体塑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的后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的前模组件与控温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前模组件与控温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关于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相关表述,也表示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通”,流体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连通。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包括:后模组件、前模组件、控温模组及注液组件,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固定座、后模仁及后模镶块,所述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后模固定座上,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后模定位槽,所述后模镶块设置于所述后模定位槽内,所述后模镶块的顶部顺序设置有第一成型凸块、后模避位凸台及第二成型凸块,所述后模避位凸台位于所述后模镶块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一成型凸块与所述第二成型凸块分别位于所述后模避位凸台的两侧;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前模固定板及前模仁,所述前模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后模仁上,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前模定位槽,所述前模仁设置于所述前模定位槽内,所述前模仁上开设有壳体成型腔,所述壳体成型腔与所述后模镶块相抵持,所述第一成型凸块、所述后模避位凸台及所述第二成型凸块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成型腔内,所述壳体成型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成型避位柱;所述控温模组包括固定压板、加热镶块、测温探头及发热管组,所述固定压板设置于所述前模固定板上,所述固定压板开设有安装固定槽,所述加热镶块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槽内,所述加热镶块内设置有注塑流腔,所述发热管组设置于所述注塑流腔的腔壁上,所述测温探头的一端与所述发热管组连接,所述测温探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加热镶块的外侧壁上;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固定板及注液喷嘴,所述注液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压板上,所述注液喷嘴设置于所述注液固定板上,所述加热镶块上开设有注液流道,所述注液流道分别与所述注塑流腔及所述壳体成型腔连通,所述注液喷嘴的出料端与所述注塑流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后模组件、前模组件、控温模组及注液组件,从而能够对壳体塑料件进行注塑成型,且能够对不用材料规格的壳体塑料件的成型温度进行精确调控,使得整体的注塑加工效率及精度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的构思。请参阅图2,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20,包括:后模组件100、前模组件200、控温模组300及注液组件400。
请参阅图3,后模组件100包括后模固定座110、后模仁120及后模镶块130,后模仁120设置于后模固定座110上,后模仁120上开设有后模定位槽121,后模镶块130设置于后模定位槽121内,后模镶块130的顶部顺序设置有第一成型凸块131、后模避位凸台132及第二成型凸块133,后模避位凸台132位于后模镶块130的中心位置处,第一成型凸块131与第二成型凸块133分别位于后模避位凸台132的两侧。
请参阅图4,前模组件200包括前模固定板210及前模仁220,前模固定板 210设置于后模仁120上,前模固定板210上开设有前模定位槽211,前模仁220 设置于前模定位槽211内,前模仁220上开设有壳体成型腔221,壳体成型腔 221与后模镶块130相抵持,第一成型凸块131、后模避位凸台132及第二成型凸块133分别位于壳体成型腔221内,壳体成型腔2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成型避位柱221a。
需要说明的是,后模固定座110用于安装在对应的注塑工位上,通过在后模仁120上开设后模定位槽121,使得后模镶块130能够嵌入至后模仁120内;后模镶块130的顶部顺序设置有第一成型凸块131、后模避位凸台132及第二成型凸块133,且后模避位凸台132位于后模镶块130的中心位置处,如此,能够对壳体塑料件10的定位孔12进行注塑成型,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成型凸块131 于第二成型凸块133,从而能够使得成型后的壳体塑料件10的内表面保持平整。具体的,前模固定板210设置于后模仁120上,使得壳体成型腔221与后模镶块130相抵持,由此使得壳体成型腔221内部形成一个密封腔结构,由此对应壳体塑料件10的成型结构,此时,后模避位凸台132与壳体成型腔221相抵持,从而能够将壳体塑料件10的定位孔12注塑成型,同时,在壳体成型腔2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成型避位柱221a,从而能够将壳体塑料件10的各散热孔13注塑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各成型避位柱分别与第一成型凸块相抵持,如此,能够使得壳体塑料件10位于第一成型凸块的一侧面上注塑成型出多个散热孔13,由此符合壳体塑料件10的生产加工要求。
请参阅图5,控温模组300包括固定压板310、加热镶块320、测温探头330 及发热管组340,固定压板310设置于前模固定板210上,固定压板310上开设有安装固定槽311,加热镶块320设置于安装固定槽311内,加热镶块320内设置有注塑流腔,发热管组340设置于注塑流腔的腔壁上,测温探头330的一端与发热管组340连接,测温探头330的另一端位于加热镶块320的外侧壁上。
请再次参阅图2,注液组件400包括注液固定板410及注液喷嘴420,注液固定板410设置于固定压板310上,注液喷嘴420设置于注液固定板410上,加热镶块320上开设有注液流道,注液流道分别与注塑流腔及壳体成型腔连通,注液喷嘴420的出料端与注塑流腔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注塑液通过注液喷嘴420进行注液操作,由于注液喷嘴420 的出料端与注塑流腔连通,使得注塑液首先经过加热镶块320的注塑流腔内,然后再通过加热镶块320上的注液流道流入壳体成型腔内,由此使得壳体成型腔内能够完成成型操作。测温探头330用于对注塑流腔内的注塑液进行温度探测,从而能够对注塑温度进行实施监控,同时,测温探头330在注塑流腔内进行加热操作,从而能够保证注塑液的温度保持恒定;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壳体塑料件10进行注塑成型时,只需要调节发热管组340的发热温度即可,且通过设置测温探头330对发热管组340的温度进行探测,由此能够保证加热的温度保持在加工误差范围内,使得壳体塑料件10的注塑加工质量更高。在本实施例中,测温探头330为现有技术中的接触式温度探头,且测温探头330还可以为温度传感器或NTC温度探头,在此并不一一列举。
结合图2与图3所示,后模固定座110包括底座111、第一支撑侧板112及第二支撑侧板113,第一支撑侧板112与第二支撑侧板113间隔设置于底座111 上,后模仁120分别与第一支撑侧板112及第二支撑侧板113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侧板112与第二支撑侧板113之间设置有顶升安装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底座111、第一支撑侧板112及第二支撑侧板113,从而能够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在第一支撑侧板112与第二支撑侧板113之间设置顶升安装区,从而能够便于顶升开模结构的安装。
结合图2与图3所示,后模组件100还包括顶升板140、顶升柱150及复位弹性件160,顶升板140设置于顶升安装区上,顶升柱150设置于顶升板140上,复位弹性件160套置于顶升柱150上,后模仁120上开设有开模顶升孔,顶升柱150的一端穿设开模顶升孔。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160为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进行开模操作时,通过气缸或油缸等升降结构带动顶升板140向后模仁120的方向进行运动,使得顶升柱150能够穿过开模顶升孔与前模固定板210相抵持,如此,能够在顶升板140的上升运动中将前模固定板210与后模仁120分离,由此实现开模操作。完成开模后,顶升板140在复位弹性件160的弹性作用力下完成复位。
一实施方式中,发热管组340包括第一发热管道与第二发热管道,第一发热管道与第二发热管道相对称设置于注塑流腔内,如此,能够使得注塑流腔内的加热稳定更加快速及稳定,从而提高注塑加工的精度与质量;又如,控温模组300还包括控温插头350,控温插头350设置于固定压板310的外侧面上,测温探头330及发热管组340分别与控温插头350电连接,如此,通过控温插头 350与外部的电器设备连接,由此实现测温探头330的监控及发热管组340的加热操作,使得整体的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
请再次参阅图2,后模组件100还包括第一散热管道170,第一散热管170 环绕设置于后模仁120内,后模仁120上开设有第一散热进液孔122及第一散热出液孔123,第一散热进液孔122及第一散热出液孔123分别与第一散热管道 17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当注塑温度过高或者完成注塑加工需要进行注塑冷却成型时,通过在后模仁120内设置第一散热管道170,从而能够将冷却液体从第一散热进液孔122注入至第一散热管道170内,使得冷却液体能够在后模仁120内部进行流通,并将热量进行吸收,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体从第一散热出液孔123 处流出,由此能够实现快速降温,从而使得注塑加工的效率及成型质量得到提高。
请再次参阅图2,前模组件200还包括第二散热管道230,第二散热管230 环绕设置于前模固定板210内,前模固定板210上开设有第二散热进液孔212 及第二散热出液孔213,第二散热进液孔212及第二散热出液孔213分别与第二散热管道23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当注塑温度过高或者完成注塑加工需要进行注塑冷却成型时,通过在前模固定板210内设置第二散热管道230,从而能够将冷却液体从第二散热进液孔212注入至第二散热管道230内,使得冷却液体能够在前模固定板210内部进行流通,并将热量进行吸收,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体从第二散热出液孔213处流出,由此能够实现快速降温,从而使得注塑加工的效率及成型质量得到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后模组件100、前模组件200、控温模组300及注液组件400,从而能够对壳体塑料件进行注塑成型,且能够对不用材料规格的壳体塑料件的成型温度进行精确调控,使得整体的注塑加工效率及精度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模组件,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固定座、后模仁及后模镶块,所述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后模固定座上,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后模定位槽,所述后模镶块设置于所述后模定位槽内,所述后模镶块的顶部顺序设置有第一成型凸块、后模避位凸台及第二成型凸块,所述后模避位凸台位于所述后模镶块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一成型凸块与所述第二成型凸块分别位于所述后模避位凸台的两侧;
前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前模固定板及前模仁,所述前模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后模仁上,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前模定位槽,所述前模仁设置于所述前模定位槽内,所述前模仁上开设有壳体成型腔,所述壳体成型腔与所述后模镶块相抵持,所述第一成型凸块、所述后模避位凸台及所述第二成型凸块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成型腔内,所述壳体成型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成型避位柱;
控温模组,所述控温模组包括固定压板、加热镶块、测温探头及发热管组,所述固定压板设置于所述前模固定板上,所述固定压板开设有安装固定槽,所述加热镶块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槽内,所述加热镶块内设置有注塑流腔,所述发热管组设置于所述注塑流腔的腔壁上,所述测温探头的一端与所述发热管组连接,所述测温探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加热镶块的外侧壁上;及
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固定板及注液喷嘴,所述注液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压板上,所述注液喷嘴设置于所述注液固定板上,所述加热镶块上开设有注液流道,所述注液流道分别与所述注塑流腔及所述壳体成型腔连通,所述注液喷嘴的出料端与所述注塑流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固定座包括底座、第一支撑侧板及第二支撑侧板,所述第一支撑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后模仁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侧板及所述第二支撑侧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侧板之间设置有顶升安装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顶升板、顶升柱及复位弹性件,所述顶升板设置于所述顶升安装区上,所述顶升柱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上,所述复位弹性件套置于所述顶升柱上,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开模顶升孔,所述顶升柱的一端穿设所述开模顶升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成型避位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凸块相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组包括第一发热管道与第二发热管道,所述第一发热管道与所述第二发热管道相对称设置于所述注塑流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模组还包括控温插头,所述控温插头设置于所述固定压板的外侧面上,所述测温探头及所述发热管组分别与所述控温插头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第一散热管道,所述第一散热管环绕设置于所述后模仁内,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第一散热进液孔及第一散热出液孔,所述第一散热进液孔及所述第一散热出液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管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二散热管道,所述第二散热管环绕设置于所述前模固定板内,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散热进液孔及第二散热出液孔,所述第二散热进液孔及所述第二散热出液孔分别与所述第二散热管道连通。
CN201921673485.5U 2019-09-30 2019-09-30 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Active CN211221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3485.5U CN211221781U (zh) 2019-09-30 2019-09-30 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3485.5U CN211221781U (zh) 2019-09-30 2019-09-30 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1781U true CN211221781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4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3485.5U Active CN211221781U (zh) 2019-09-30 2019-09-30 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1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1781U (zh) 具有控温功能的壳体注塑模具
CN213321528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101712194A (zh) 注射成型模具和注射成型方法
CN212653779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
CN213797833U (zh) 一种花盆注塑模具
CN211917582U (zh) 一种用于加工麦套的注塑模具
CN215750474U (zh) 一种北斗卫星定位显示器的底壳注塑模具
CN216329911U (zh) 一种快冷式数据线生产用注塑机
CN219239508U (zh) 一种光学非球面镜片的一模多穴模具结构
CN216032309U (zh) 一种手机套注塑设备
CN217196654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4773596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
CN220720188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及模具组件
CN218615172U (zh) 一种精密模具
CN212554855U (zh) 一种插头模的热流道结构
CN210362218U (zh) 一种用于吧椅高精准冲压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15550511U (zh) 可换模仁的注塑模具
CN210026127U (zh) 一种薄壁微量液态硅胶冷流道模具
CN214820283U (zh) 注塑装置
CN215242528U (zh) 一种免喷漆的高光注塑件的模具
CN214491441U (zh) 一种塑料模具用热流道加热结构
CN217834541U (zh) 一种可以快速降温的注塑模具
CN217495024U (zh) 一种阅读器的背板支架的成型注塑模具
CN21199394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模仁结构
CN215283165U (zh) 一种多向抽芯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