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9581U - 阀芯自动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阀芯自动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9581U
CN211219581U CN201922237805.9U CN201922237805U CN211219581U CN 211219581 U CN211219581 U CN 211219581U CN 201922237805 U CN201922237805 U CN 201922237805U CN 211219581 U CN211219581 U CN 211219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ling ring
valve rod
valve seat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78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angga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angga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angga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angga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78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9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9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9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阀芯自动组装机,适用于对水龙头阀芯的组装,阀芯自动组装机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料装置以及与传料装置配合连接的阀杆上料装置、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阀座上料装置、插入装置、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止回卡环插接装置、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校正装置、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和胶塞组装装置;第一密封圈与阀杆组装一体,第二密封圈与阀座组装一体;止回卡环插接装置将阀杆和阀座组装一体,第一陶瓷片和第二陶瓷片分别由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依次组装进入阀座内,胶塞组装装置将胶塞装入阀座内,所述胶塞对第二陶瓷片进行压紧固定,校正装置对阀座位置进行校正。该阀芯自动组装机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效率高且成本低等特点。

Description

阀芯自动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阀芯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芯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水龙头阀芯是水龙头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水龙头的功能实现和质量。现有的水龙头阀芯主要有橡胶阀芯、不锈钢阀芯和陶瓷阀芯等三种类型,其中陶瓷阀芯应用最为广泛。国内水龙头阀芯组装一般采用作业人员徒手加工较多,这样的加工方式效率低而组装成本高,同时组装质量难以保障。而现有技术中,专利名称为一种水龙头阀芯装配机(公告号:CN106826230B,授权公告日2019-06-04)的说明书公开了技术“一种水龙头阀芯装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转盘、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转盘上方的固定盘以及以所述转盘的轴线为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布置的壳体上料装置、壳体位置校正装置、阀杆上料装置、活动陶瓷片上料装置、活动陶瓷片检测装置、固定陶瓷片上料装置、固定陶瓷片位置校正装置、密封圈上料装置、固定陶瓷片检测装置、胶垫上料装置和脱料装置”,该阀芯装配机整体设计不够合理,效率较低。因此,更需要进一步研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效率高、成本低而具有质量保障的阀芯组装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效率高、成本低而具有质量保障的阀芯组装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阀芯自动组装机,适用于对水龙头阀芯的组装,所述阀芯自动组装机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料装置以及与所述传料装置配合连接的阀杆上料装置、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阀座上料装置、插入装置、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止回卡环插接装置、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校正装置、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和胶塞组装装置;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将第一密封圈与阀杆组装一体,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将第二密封圈与阀座组装一体;组装有第一密封圈的阀杆由插入装置插入至组装有第二密封圈的阀座,且二者通过止回卡环插接装置插接的止回卡环固定连接一体并形成阀芯半成品;第一陶瓷片和第二陶瓷片分别由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依次组装进入阀座内,胶塞组装装置将胶塞装入阀座内,所述胶塞对第二陶瓷片进行压紧固定;在组装第二陶瓷片之前,所述校正装置对阀座位置进行校正,使得第二陶瓷片装入阀座的预设位置内。
进一步地,所述传料装置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设置于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的移料机构,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阀杆定位夹具,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阀芯定位夹具;所述阀杆上料装置和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依顺序沿着第一转盘周向设置,并分别配合连接所述阀杆定位夹具;所述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校正装置、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和胶塞组装装置依顺序沿着第二转盘周向设置,并分别与阀芯定位夹具配合连接;所述阀座上料装置、插入装置、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止回卡环插接装置分别靠近所述移料机构设置,所述阀座上料装置和插入装置设置在移料机构靠近第一转盘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和止回卡环插接装置设置在移料机构靠近第二转盘一侧。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胶塞组装装置的出料一侧依顺序设置有闭合装置和检测装置,闭合装置通过旋转阀杆驱动第一陶瓷片转动第一角度,使得第一陶瓷片与第二陶瓷片形成的阀蕊处于闭合状态,检测装置对于完成组装的阀芯进行气密性检测,以确保整个阀芯组装合格。
再进一步地,所述闭合装置包括阀杆握紧转动机构和阀座防动机构,当定位在阀芯定位夹具的阀芯转动至阀杆握紧转动机构和阀座防动机构之间时,阀杆握紧转动机构的握紧件上移并握紧阀杆,同时阀座防动机构的防动保持件下移进入阀座并防止其转动,握紧件带动阀杆转动第一角度完成对阀蕊的闭合;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阀芯取件机构、阀芯推料定位机构和阀芯检测机构,阀芯取件机构从阀芯定位夹具中将阀芯抓取并转移至阀芯推料定位机构的阀芯导槽内,阀芯检测机构包括气压开关,气压开关对传送至其正下方的阀芯进行气密性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校正装置包括校正转轴和校正传感器,所述校正转轴末端沿径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连接有校正块,校正转轴被驱动旋转时,校正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校正转轴径向运动并部分嵌入阀座内壁的预设壁槽内,所述校正转轴上套设有具有感应材料的转片,校正传感器通过所述转片为校正转轴的转动位置提供信号,使得校正转轴带动阀座旋转至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供应耐磨环的耐磨环上料装置,所述耐磨环上料装置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与所述耐磨环匹配的耐磨环插入孔,所述耐磨环插入孔靠近阀座上料装置一侧设置有检测插入孔,所述检测插入孔四周设置有用于检测阀杆上第一密封圈和耐磨环是否组装到位的光纤传感器;所述插入装置配合连接所述耐磨环上料装置、阀座上料装置和阀杆定位夹具,所述插入装置包括并排的三个插入夹持件,靠近阀杆定位夹具一侧的插入夹持件将阀杆从阀杆定位夹具取出并插入至耐磨环插入孔完成耐磨环组装,同时中间的插入夹持件将组装有耐磨环的阀杆插入至检测插入孔和靠近阀座上料装置一侧的插入夹持件从检测插入孔取出阀杆插入至阀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移料机构包括一移料导轨和移料推杆,移料推杆将放置在移料导轨内的组装有阀杆的阀座进行推动移送;所述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圈供料机构、第二密封圈推料机构、第二密封圈顶起机构和第二密封圈取送机构,第二密封圈从第二密封圈供料机构的输出端进入第二密封圈推料机构的第二密封圈推料块内,第二密封圈推料块推动第二密封圈进入扩宽区内,所述扩宽区上设置有瓣状扩宽块,第二密封圈顶起机构的第二密封圈顶起针从底部插入瓣状扩宽块底部,瓣状扩宽块向外对第二密封圈进行扩宽,第二密封圈取送机构的第二密封圈插入件插入至第二密封圈内壁进行取件,并将第二密封圈插入至移料导轨上相应位置的阀座外环上,此时瓣状扩宽块恢复至原始闭合状态;所述止回卡环插接装置包括止回卡环供料机构、止回卡环推料机构和止回卡环插入机构,所述止回卡环供料机构的输出端出料至止回卡环推料机构的止回卡环推料块内,止回卡环推料块将止回卡环推送至止回卡环插入机构的止回卡环插入块一侧,止回卡环插入块将止回卡环插入至阀杆与阀座之间对其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包括第二陶瓷片供料机构、第二陶瓷片取送机构和第二陶瓷片转向机构,所述第二陶瓷片转向机构包括转向件,第二陶瓷片供料机构的输出端输料连接转向件,转向件接料后旋转90度,第二陶瓷片取送机构从转向件内抓料移送至阀芯半成品的阀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供料机构、第一密封圈推料机构、第一密封圈取送机构和第一密封圈顶起装配机构,第一密封圈推料机构将第一密封圈供料机构输出的第一密封圈推料至第一密封圈容置孔内,第一密封圈取送机构包括锥状取料件,所述锥状取料件从第一密封圈容置孔内将第一密封圈取出,并移送至第一密封圈顶起装配机构中的第一密封圈装配槽件内,第一密封圈装配槽件平移至阀杆定位夹具的正下方,并被向上顶起将第一密封圈组装至阀杆的外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上料装置包括包括阀杆供料机构和阀杆取送机构,阀杆取送机构从阀杆供料机构的输出端取料并移送至第一转盘的阀杆定位夹具内;所述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包括第一陶瓷片供料机构、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和第一陶瓷片取送机构,所述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包括第一陶瓷片转向块,所述第一陶瓷片供料机构输出端的出料至所述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的第一陶瓷片转向块内,所述第一陶瓷片取送机构从所述第一陶瓷片转向块内取出第一陶瓷片移送至阀芯半成品的阀座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阀芯自动组装机通过各个具有自主创造的装置使得阀芯整体具有设计合理紧凑、效率高且成本低等特点。同时,通过止回卡环插接装置插接的止回卡环固定连接一体并形成阀芯半成品;在组装第二陶瓷片之前,所述校正装置对阀座位置进行校正,使得第二陶瓷片装入阀座的预设位置内,可以保障整个自动组装机的组装质量。
2、在所述胶塞组装装置的出料一侧依顺序设置有闭合装置和检测装置,闭合装置通过旋转阀杆驱动第一陶瓷片转动第一角度,使得第一陶瓷片与第二陶瓷片形成的阀蕊处于闭合状态,检测装置对于完成组装的阀芯进行气密性检测,以确保整个阀芯组装合格,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出厂阀芯的品质。
3、在阀芯的阀杆与阀座之间组装有耐磨环,使得整个阀芯的使用寿命大大的加长,也是阀芯质量的保障之一。同时在组装完成第一密封圈和耐磨环后对其是否组装到位进行检测,进一步保障了整个阀芯的组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芯自动组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阀芯自动组装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闭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校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插入装置和耐磨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移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止回卡环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阀杆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胶塞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阀芯自动组装机100适与控制器、触控屏电性连接,由控制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阀芯自动组装机100,其中控制器和触控屏为现有的控制器和触控屏,其结构及控制原理为本领域的公知,故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阀芯自动组装机100,适用于对水龙头阀芯200的组装,本实施例中的水龙头阀芯200为90度阀芯。本实施例的阀芯200包括阀杆201、第一密封圈202(双圈)、耐磨环203、阀座204、第二密封圈205、止回卡环206、第一陶瓷片207、第二陶瓷片208和胶塞209。本实施例公开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01上的传料装置以及与传料装置配合连接的阀杆上料装置10、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20、阀座上料装置40、插入装置105、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50、止回卡环插接装置60、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70、校正装置106、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80和胶塞组装装置90;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20将第一密封圈202与阀杆201组装一体,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50将第二密封圈205与阀座204组装一体;组装有第一密封圈的阀杆201由插入装置105插入至组装有第二密封圈的阀座204,且二者通过止回卡环插接装置60插接的止回卡环206固定连接一体并形成阀芯半成品;第一陶瓷片207和第二陶瓷片208分别由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70、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80依次组装进入阀座204内,胶塞组装装置90将胶塞209装入阀座204内,胶塞209对第二陶瓷片208进行压紧固定;在组装第二陶瓷片之前,校正装置106对阀座204位置进行校正,使得第二陶瓷片208装入阀座204的预设位置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传料装置包括第一转盘102、第二转盘103以及设置于第一转盘102与第二转盘103之间的移料机构104,第一转盘102上设置有阀杆定位夹具1021,第二转盘103上设置有阀芯定位夹具1031。阀杆上料装置10和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20依顺序沿着第一转盘102周向设置,并分别配合连接阀杆定位夹具1021。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70、校正装置10、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80和胶塞组装装置90依顺序沿着第二转盘103周向设置,并分别与阀芯定位夹具1031配合连接。阀座上料装置40、插入装置105、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50、止回卡环插接装置60分别靠近移料机构104设置。具体地,阀座上料装置40和插入装置105设置在移料机构靠近第一转盘102一侧,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50和止回卡环插接装置60设置在移料机构104靠近第二转盘103一侧。具体地,第一转盘102与第二转盘103通过现有技术的电机带动分割器进行传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胶塞组装装置90的出料一侧依顺序设置有闭合装置107和检测装置108,闭合装置107通过旋转阀杆201驱动第一陶瓷片转动207第一角度,使得第一陶瓷片207与第二陶瓷片208形成的阀蕊处于闭合状态,检测装置107对于完成组装的阀芯200进行气密性检测,以确保整个阀芯组装合格。
作为本实施例的再进一步改进,闭合装置107包括阀杆握紧转动机构和阀座防动机构,当定位在阀芯定位夹具1031的阀芯转动至阀杆握紧转动机构和阀座防动机构之间时,阀杆握紧转动机构的握紧件1071上移并握紧阀杆201,同时阀座防动机构的防动保持件1072下移进入阀座204并防止其转动,握紧件1071带动阀杆转动第一角度完成对阀蕊的闭合。具体地,阀杆上移气缸1075驱动握紧件1071上下移动,阀杆转动气缸1074驱动握紧件1071旋转,握紧件1071包括握紧气缸10712和握紧夹爪10711,握紧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握紧夹爪;防动气缸1073驱动防动保持件1072上下移动;该第一角度为90度。
检测装置108包括阀芯取件机构、阀芯推料定位机构和阀芯检测机构,阀芯取件机构从阀芯定位夹具中将阀芯抓取并转移至阀芯推料定位机构的阀芯导槽内,阀芯检测机构包括气压开关,气压开关对传送至其正下方的阀芯进行气密性检测。具体地,阀芯取件机构包括阀芯取件气爪1081,该阀芯气爪包括一阀芯取件夹爪10811,阀芯取件夹爪10811由阀芯取件气缸10812进行驱动开合,同时阀芯取件下移气缸1082和阀芯取件平移气缸1083联动使得阀芯取件气爪1081从阀芯定位夹具移送至阀芯导槽1084内。阀芯推料定位机构还包括一定位耙1086,阀芯定位气缸和阀芯推料气缸1085配合使得定位耙1086将置于阀芯导槽1084内的阀芯成品传送至气压开关1088的下方,检测气缸1089驱动气压开1088关下移对阀芯成品进行检测,阀芯定位气缸包括一定位横向气缸1087和定位纵向气缸(图中未显示),二者联动。较优地,定位耙将置于阀芯导槽内的五个阀芯成品一次性同时传送至气压开关的下方,五个气压开关对其进行检测,气压开关本身为现有技术,从市场直接购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公知,在此不作进一步描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校正装置106包括校正转轴1061和校正传感器1064,校正转轴1061末端沿径向开设有通槽10611,通槽10611两侧具有对称的限位块10612,通槽内活动连接有校正块1062,校正转轴1061被驱动旋转时,校正块106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校正转轴1061径向运动并部分嵌入阀座204内壁的预设壁槽内,限位块对其进行限位防脱离。校正转轴1061上套设有具有感应材料的转片1063,校正传感器1064通过转片1063为校正转轴1061的转动位置提供信号,使得校正转轴1061带动阀座旋转至预设位置。具体地,校正转轴1061由校正伺服电机1065驱动旋转,并由校正气缸1066驱动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供应耐磨环的耐磨环上料装置30,耐磨环上料装置30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与耐磨环203匹配的耐磨环插入孔33,耐磨环插入孔33靠近阀座上料装置一侧设置有检测插入孔34,检测插入孔34四周设置有用于检测阀杆上第一密封圈和耐磨环是否组装到位的光纤传感器35;插入装置105配合连接耐磨环上料装置30、阀座上料装置40和阀杆定位夹具1021,插入装置105包括并排的三个插入夹持件1051,靠近阀杆定位夹具一侧的插入夹持件将阀杆从阀杆定位夹具1021取出并插入至耐磨环插入孔33完成耐磨环组装,同时中间的插入夹持件将组装有耐磨环的阀杆插入至检测插入孔34和靠近阀座上料装置40一侧的插入夹持件从检测插入孔取出阀杆插入至阀座204内。具体地,耐磨环上料装置30包括耐磨环振动盘31和耐磨环直震轨道32,耐磨环振动盘31通过耐磨环直震轨道32输料至耐磨环插入孔33内。耐磨环平移气缸和耐磨环下移气缸联动使得插入夹持件1051完成上述平移和上下移动动作,插入夹持件1051为现有技术的气爪,气爪包括气缸和夹爪,气缸传动连接所述夹爪。阀座上料装置40包括阀座振动盘41和阀座输料皮带42,阀座振动盘通过阀座输料皮带将阀座输出,阀座输料皮带42通过阀座输料电机43驱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移料机构104包括一移料导轨1041和移料推杆1042,移料推杆1042将放置在移料导轨1041内的组装有阀杆的阀座进行推动移送。具体地,移料横向气缸1043和移料纵向气缸1044联动使得移料推杆将组装有阀杆的阀座从移料导轨的前侧移送至其后侧。移料导轨的来料一侧还设置有移料整平机构1045,移料整平机构对插入阀杆内阀座进行整平,同时移料导轨的出料一侧还设置有移料传输机构1046,移料传输机构将阀芯半成品移送至阀芯定位夹具上。
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50包括第二密封圈供料机构、第二密封圈推料机构、第二密封圈顶起机构和第二密封圈取送机构,第二密封圈205从第二密封圈供料机构的输出端进入第二密封圈推料机构的第二密封圈推料块53内,第二密封圈推料块53推动第二密封圈进入扩宽区54内,扩宽区54上设置有瓣状扩宽块55,第二密封圈顶起机构的第二密封圈顶起针(图中未显示)从底部插入瓣状扩宽块55底部,瓣状扩宽块55向外对第二密封圈205进行扩宽,第二密封圈取送机构的第二密封圈插入件56插入至第二密封圈内壁进行取件,此时瓣状扩宽块恢复至原始闭合状态。第二密封圈被插入至移料导轨1041上相应位置的阀座外环上。具体地,第二密封圈推料气缸驱动第二密封圈推料块53将第二密封圈推料至扩宽区54,第二密封圈顶起气缸驱动第二密封圈顶起针(图中未显示)向上移动使得瓣状扩宽块55向外撑开。第二密封圈取送机构包括第二密封圈取送平移气缸59和第二密封圈取送下移气缸510配合传动第二密封圈插入件。
止回卡环插接装置60包括止回卡环供料机构、止回卡环推料机构和止回卡环插入机构,止回卡环供料机构的输出端出料至止回卡环推料机构的止回卡环推料块内,止回卡环推料块将止回卡环推送至止回卡环插入机构的止回卡环插入块一侧,止回卡环插入块将止回卡环插入至阀杆与阀座之间对其进行固定连接。具体地,止回卡环供料机构包括止回卡环振动盘61和止回卡环振动轨道62,止回卡环振动盘61通过止回卡环振动轨道62将止回卡环输料至止止回卡环推料块63的匹配位置,回卡环推料气缸64传动连接止回卡环推料块63,将止回卡环推料至止回卡环插入块65的匹配位置,止回卡环插入气缸66传动连接止回卡环插入块65完成止回卡环的组装。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80包括第二陶瓷片供料机构、第二陶瓷片取送机构和第二陶瓷片转向机构,第二陶瓷片转向机构包括转向件83,第二陶瓷片供料机构的输出端输料连接转向件,转向件接料后旋转90度,第二陶瓷片取送机构从转向件内抓料移送至阀芯半成品的阀座内。
具体地,第二陶瓷片供料机构包括第二陶瓷片振动盘81和第二陶瓷片直震轨道82,第二陶瓷片转向机构还包括第二陶瓷片转向气缸84,第二陶瓷片转向气缸84传动连接该转向件83,第二陶瓷片取送机构包括第二陶瓷片平移气缸87、第二陶瓷片下移气缸86和气爪85。第二陶瓷片振动盘81通过第二陶瓷片直震轨道82输料至转向件,第二陶瓷片转向气缸84传动连接该转向件83使其旋转90度而处于竖直状态,第二陶瓷片平移气缸87配合第二陶瓷片下移气缸86传动连接气爪85,气爪85从转向件83内抓取第二陶瓷片208移送至阀座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20包括第一密封圈供料机构、第一密封圈推料机构、第一密封圈取送机构和第一密封圈顶起装配机构,第一密封圈推料机构将第一密封圈供料机构输出的第一密封圈推料至第一密封圈容置孔25内,第一密封圈取送机构包括锥状取料件26,锥状取料件26从第一密封圈容置孔25内将第一密封圈取出,并移送至第一密封圈顶起装配机构中的第一密封圈装配槽件29内,第一密封圈装配槽件29平移至阀杆定位夹具1021的正下方,并被向上顶起将第一密封圈组装至阀杆的外环上。
具体地,第一密封圈供料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圈振动盘21和第一密封圈直震轨道22,第一密封圈推料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圈推料气缸24和第一密封圈推料块23,第一密封圈取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平移气缸28和第一密封圈下移气缸27,第一密封圈顶起装配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顶起气缸210和第一密封圈顶起平移气缸211。第一密封圈振动盘21通过第一密封圈直震轨道22输料至第一密封圈推料块23的匹配位置,第一密封圈推料气缸24传动连接第一密封圈推料块23并将第一密封圈202推料至第一密封圈容置孔25内,第一密封圈平移气缸28配合第一密封圈下移气缸27传动锥状取料件26取料并将第一密封圈移送至第一密封圈装配槽件29内,第一密封圈顶起气缸210配合第一密封圈顶起平移气缸211传动第一密封圈装配槽件29,将其顶起使第一密封圈202插入阀杆201的外环上。
较优地,阀杆上料装置10包括包括阀杆供料机构和阀杆取送机构,阀杆取送机构从阀杆供料机构的输出端取料并移送至第一转盘的阀杆定位夹具1021内;具体地,阀杆供料机构包括阀杆振动盘11和阀杆输料轨道12,阀杆取送机构包括阀杆平移气缸15、阀杆下移气缸14和阀杆气爪13,阀杆振动盘11通过阀杆输料轨道12输料至阀杆气爪13的一侧,阀杆平移气缸15配合阀杆下移气缸14传动阀杆气爪13将阀杆移送至阀杆定位夹具1021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包括第一陶瓷片供料机构、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和第一陶瓷片取送机构,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包括第一陶瓷片转向块73,第一陶瓷片供料机构输出端的出料至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的第一陶瓷片转向块73内,第一陶瓷片取送机构从第一陶瓷片转向块内取出第一陶瓷片207移送至阀芯半成品的阀座内。具体地,第一陶瓷片供料机构包括第一陶瓷片振动盘71和第一陶瓷片直震轨道72,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还包括第一陶瓷片转向气缸74,第一陶瓷片取送机构包括第一陶瓷片取送平移气缸77、第一陶瓷片取送下移气缸76和吸嘴75。第一陶瓷片振动盘71通过第一陶瓷片直震轨道72输料至第一陶瓷片转向块73内,第一陶瓷片转向气缸74驱动第一陶瓷片转向块73旋转,第一陶瓷片取送平移气缸77配合第一陶瓷片取送下移气缸76传动吸嘴75完成第一陶瓷片207的组装。
较优地,胶塞组装装置90包括胶塞供料机构和胶塞插入机构,胶塞插入机构将胶塞供料机构输出端的胶塞插入至阀芯半成品的阀座内完成阀芯的组装。具体地,胶塞供料机构包括胶塞振动盘91和胶塞直震轨道92,胶塞插入机构包括胶塞插入气缸94和胶塞定位块93,胶塞振动盘91通过胶塞直震轨道92输料至胶塞定位块93内,胶塞插入气缸94下移将胶塞定位块93内的胶塞209插入至阀座内。
工作原理:阀杆上料装置把阀杆供料至第一转盘的阀杆定位夹具上,第一转盘带动阀杆定位夹具转动,当阀杆到达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合适位置时,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将第一密封圈组装至阀杆的外环上,组装有第一密封圈的阀杆被插入装置从阀杆定位夹具中取出并与耐磨环组装装置配合完成耐磨环组装,同时对其是否组装到位进行检测,并与阀座上料装置配合将阀杆插入阀座内。插接有阀杆的阀座在移料机构的移料下先后完成第二密封圈组装和止回卡环组装,移料机构再将该阀芯半成品移料至第二转盘的阀芯定位夹具上,第二转盘带动载有阀芯半成品的阀芯定位夹具进行转动传料,并依次到达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校正装置、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和胶塞组装装置的匹配位置,并依次完成相应部件的组装。待阀芯完成组装以后,闭合装置关闭阀蕊,检测装置对阀蕊处于关闭状态的阀芯进行气密性检测并输出最终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阀芯自动组装机通过各个具有自主创造的装置使得阀芯整体具有设计合理紧凑、效率高且成本低等特点。同时,通过止回卡环插接装置插接的止回卡环固定连接一体并形成阀芯半成品;在组装第二陶瓷片之前,校正装置对阀座位置进行校正,使得第二陶瓷片装入阀座的预设位置内,可以保障整个自动组装机的组装质量。
2、在胶塞组装装置的出料一侧依顺序设置有闭合装置和检测装置,闭合装置通过旋转阀杆驱动第一陶瓷片转动第一角度,使得第一陶瓷片与第二陶瓷片形成的阀蕊处于闭合状态,检测装置对于完成组装的阀芯进行气密性检测,以确保整个阀芯组装合格,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出厂阀芯的品质。
3、在阀芯的阀杆与阀座之间组装有耐磨环,使得整个阀芯的使用寿命大大的加长,也是阀芯质量的保障之一。同时在组装完成第一密封圈和耐磨环后对其是否组装到位进行检测,进一步保障了整个阀芯的组装质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阀芯自动组装机,适用于对水龙头阀芯的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自动组装机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料装置以及与所述传料装置配合连接的阀杆上料装置、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阀座上料装置、插入装置、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止回卡环插接装置、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校正装置、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和胶塞组装装置;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将第一密封圈与阀杆组装一体,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将第二密封圈与阀座组装一体;组装有第一密封圈的阀杆由插入装置插入至组装有第二密封圈的阀座,且二者通过止回卡环插接装置插接的止回卡环固定连接一体并形成阀芯半成品;第一陶瓷片和第二陶瓷片分别由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依次组装进入阀座内,胶塞组装装置将胶塞装入阀座内,所述胶塞对第二陶瓷片进行压紧固定;在组装第二陶瓷片之前,所述校正装置对阀座位置进行校正,使得第二陶瓷片装入阀座的预设位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料装置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设置于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的移料机构,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阀杆定位夹具,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阀芯定位夹具;所述阀杆上料装置和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依顺序沿着第一转盘周向设置,并分别配合连接所述阀杆定位夹具;所述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校正装置、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和胶塞组装装置依顺序沿着第二转盘周向设置,并分别与阀芯定位夹具配合连接;所述阀座上料装置、插入装置、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止回卡环插接装置分别靠近所述移料机构设置,所述阀座上料装置和插入装置设置在移料机构靠近第一转盘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和止回卡环插接装置设置在移料机构靠近第二转盘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塞组装装置的出料一侧依顺序设置有闭合装置和检测装置,闭合装置通过旋转阀杆驱动第一陶瓷片转动第一角度,使得第一陶瓷片与第二陶瓷片形成的阀蕊处于闭合状态,检测装置对于完成组装的阀芯进行气密性检测,以确保整个阀芯组装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装置包括阀杆握紧转动机构和阀座防动机构,当定位在阀芯定位夹具的阀芯转动至阀杆握紧转动机构和阀座防动机构之间时,阀杆握紧转动机构的握紧件上移并握紧阀杆,同时阀座防动机构的防动保持件下移进入阀座并防止其转动,握紧件带动阀杆转动第一角度完成对阀蕊的闭合;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阀芯取件机构、阀芯推料定位机构和阀芯检测机构,阀芯取件机构从阀芯定位夹具中将阀芯抓取并转移至阀芯推料定位机构的阀芯导槽内,阀芯检测机构包括气压开关,气压开关对传送至其正下方的阀芯进行气密性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包括校正转轴和校正传感器,所述校正转轴末端沿径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连接有校正块,校正转轴被驱动旋转时,校正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校正转轴径向运动并部分嵌入阀座内壁的预设壁槽内,所述校正转轴上套设有具有感应材料的转片,校正传感器通过所述转片为校正转轴的转动位置提供信号,使得校正转轴带动阀座旋转至预设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供应耐磨环的耐磨环上料装置,所述耐磨环上料装置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与所述耐磨环匹配的耐磨环插入孔,所述耐磨环插入孔靠近阀座上料装置一侧设置有检测插入孔,所述检测插入孔四周设置有用于检测阀杆上第一密封圈和耐磨环是否组装到位的光纤传感器;所述插入装置配合连接所述耐磨环上料装置、阀座上料装置和阀杆定位夹具,所述插入装置包括并排的三个插入夹持件,靠近阀杆定位夹具一侧的插入夹持件将阀杆从阀杆定位夹具取出并插入至耐磨环插入孔完成耐磨环组装,同时中间的插入夹持件将组装有耐磨环的阀杆插入至检测插入孔和靠近阀座上料装置一侧的插入夹持件从检测插入孔取出阀杆插入至阀座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包括一移料导轨和移料推杆,移料推杆将放置在移料导轨内的组装有阀杆的阀座进行推动移送;所述第二密封圈组装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圈供料机构、第二密封圈推料机构、第二密封圈顶起机构和第二密封圈取送机构,第二密封圈从第二密封圈供料机构的输出端进入第二密封圈推料机构的第二密封圈推料块内,第二密封圈推料块推动第二密封圈进入扩宽区内,所述扩宽区上设置有瓣状扩宽块,第二密封圈顶起机构的第二密封圈顶起针从底部插入瓣状扩宽块底部,瓣状扩宽块向外对第二密封圈进行扩宽,第二密封圈取送机构的第二密封圈插入件插入至第二密封圈内壁进行取件,并将第二密封圈插入至移料导轨上相应位置的阀座外环上,此时瓣状扩宽块恢复至原始闭合状态;
所述止回卡环插接装置包括止回卡环供料机构、止回卡环推料机构和止回卡环插入机构,所述止回卡环供料机构的输出端出料至止回卡环推料机构的止回卡环推料块内,止回卡环推料块将止回卡环推送至止回卡环插入机构的止回卡环插入块一侧,止回卡环插入块将止回卡环插入至阀杆与阀座之间对其进行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陶瓷片组装装置包括第二陶瓷片供料机构、第二陶瓷片取送机构和第二陶瓷片转向机构,所述第二陶瓷片转向机构包括转向件,第二陶瓷片供料机构的输出端输料连接转向件,转向件接料后旋转90度,第二陶瓷片取送机构从转向件内抓料移送至阀芯半成品的阀座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组装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供料机构、第一密封圈推料机构、第一密封圈取送机构和第一密封圈顶起装配机构,第一密封圈推料机构将第一密封圈供料机构输出的第一密封圈推料至第一密封圈容置孔内,第一密封圈取送机构包括锥状取料件,所述锥状取料件从第一密封圈容置孔内将第一密封圈取出,并移送至第一密封圈顶起装配机构中的第一密封圈装配槽件内,第一密封圈装配槽件平移至阀杆定位夹具的正下方,并被向上顶起将第一密封圈组装至阀杆的外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阀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上料装置包括阀杆供料机构和阀杆取送机构,阀杆取送机构从阀杆供料机构的输出端取料并移送至第一转盘的阀杆定位夹具内;所述第一陶瓷片组装装置包括第一陶瓷片供料机构、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和第一陶瓷片取送机构,所述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包括第一陶瓷片转向块,所述第一陶瓷片供料机构输出端的出料至所述第一陶瓷片转向机构的第一陶瓷片转向块内,所述第一陶瓷片取送机构从所述第一陶瓷片转向块内取出第一陶瓷片移送至阀芯半成品的阀座内;所述胶塞组装装置包括胶塞供料机构和胶塞插入机构,所述胶塞插入机构将胶塞供料机构输出端的胶塞插入至阀芯半成品的阀座内完成阀芯的组装。
CN201922237805.9U 2019-12-13 2019-12-13 阀芯自动组装机 Active CN211219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7805.9U CN211219581U (zh) 2019-12-13 2019-12-13 阀芯自动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7805.9U CN211219581U (zh) 2019-12-13 2019-12-13 阀芯自动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9581U true CN211219581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43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7805.9U Active CN211219581U (zh) 2019-12-13 2019-12-13 阀芯自动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95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6148A (zh) * 2022-06-06 2022-09-02 惠州市祥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防水透气阀的自动组装设备及其自动组装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6148A (zh) * 2022-06-06 2022-09-02 惠州市祥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防水透气阀的自动组装设备及其自动组装工艺
CN114986148B (zh) * 2022-06-06 2023-10-13 惠州市祥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防水透气阀的自动组装设备及其自动组装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14747A (zh) 阀芯自动组装机
CN211219581U (zh) 阀芯自动组装机
CN108608012B (zh) 车床自动送料机
CN107363613A (zh) 一种蜗轮生产线的抓取执行组件
CN106735693A (zh) 自动锡球焊接机分球装置
CN110610882A (zh) 一种封装片料的自动排片机
CN110253253A (zh) 一种全自动缸体堵盖压装机
CN211363536U (zh) 单向阀组装检测机
CN202793932U (zh) 多工位的灯泡耐压测试机
CN102854067A (zh) 多工位的灯泡耐压测试机
CN105439058A (zh) 一种爪式旋盖机
CN114671386B (zh) 一种全自动寻卸充旋一体机及其套袋方法
CN205817250U (zh) 一种高效智能锁螺丝设备
CN115139104B (zh) 一种采用多机械手协同工作的按压泵一体化自动组装机
CN217017188U (zh) 一种单向阀组装设备
JP3313082B2 (ja) ガス充填溶接装置
CN217889944U (zh) 一种搅拌器焊接的预紧模块和采用该预紧模块的焊接设备
CN114104673B (zh) 圆柱壳导正机构及圆柱壳周壁缺陷检测装置
CN110281536A (zh) 单向阀组装检测机
CN210325724U (zh) 一种封装片料的自动排片机
CN212110569U (zh) 一种燃气比例阀自动测试设备
KR100380881B1 (ko) 용기 손잡이용 자동공급장치
KR0124612Y1 (ko) 부품 조립용 체결장치
CN111397893A (zh) 燃气比例阀自动测试设备
CN116690189B (zh) 传感器自动组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