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8602U - 收尾胶贴胶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收尾胶贴胶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08602U CN211208602U CN202020211300.5U CN202020211300U CN211208602U CN 211208602 U CN211208602 U CN 211208602U CN 202020211300 U CN202020211300 U CN 202020211300U CN 211208602 U CN211208602 U CN 2112086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tape
- plate
- clamping assembly
- driving
- rubberiz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尾胶贴胶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涉及锂电池自动化卷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放料机构、备胶机构和贴胶机构;备胶机构设置在放料机构和贴胶机构之间;放料机构用于固定胶带卷,并向备胶机构供料;备胶机构用于将裁切好的胶带输送给贴胶机构;贴胶机构能够接收备胶机构提供的胶带,并将卷绕后的裸电芯的尾部粘贴。利用放料机构上的胶带卷向备胶机构供料,备胶机构能够将裁切好的胶带提供给贴胶机构,然后利用贴胶机构将胶带把卷绕后的裸电芯的尾部粘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将备胶和贴胶动作拆解开,使整个装置调试方便,且不容易损伤电芯,提高贴胶的稳定性和贴胶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自动化卷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尾胶贴胶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卷绕设备是将两个极片(正、负极片)和两道隔膜(将正负极隔离)逐圈卷起,最后形成一个裸电芯。
裸电芯卷完后尾部需要用胶粘住,否则会散开,此时就需要用到收尾胶贴胶装置,收尾胶贴胶装置按照拉胶的方式通常分为横贴和竖贴,横贴是胶带拉胶的方向为裸电芯宽度方向,电芯贴胶的长度等于胶带料卷的宽度(一般是固定的),但是贴上电芯胶带的宽度是可以通过参数进行调整的。竖贴是胶带拉胶的方向为裸电芯长度方向,电芯贴胶的宽度等于胶带料卷的宽度(一般是固定的),但是贴上电芯胶带的长度是可以通过参数进行调整。
目前,针对小电芯(蓝牙电池、纽扣电池)通常用横贴方式,现有的收尾胶贴胶装置上的横贴方式很多是从电容贴胶方式借鉴来的,通过将胶备到电芯上后通过凸轮机构直接在电芯上将胶带切断,该机构较难调试且容易伤到电芯,因贴胶不稳定,导致贴胶精度不高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尾胶贴胶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以缓解了现有的小电芯的收尾胶贴胶装置通过将胶备到裸电芯上后,通过凸轮机构直接在电芯上将胶带切断,该机构较难调试且容易伤到裸电芯,因贴胶不稳定,导致贴胶精度不高且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包括放料机构、备胶机构和贴胶机构;所述备胶机构设置在所述放料机构和所述贴胶机构之间;
所述放料机构用于固定胶带卷,并向所述备胶机构供料;
所述备胶机构包括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能够将所述放料机构输出的胶带切割成设定的长度;
所述备胶机构用于将裁切好的胶带输送给所述贴胶机构;
所述贴胶机构能够接收所述备胶机构提供的所述胶带,并将卷绕后的裸电芯的尾部粘贴。
进一步的,所述贴胶机构包括贴胶轮、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缓冲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贴胶轮转动,以使吸附在所述贴胶轮上的胶带能够将卷绕后的裸电芯粘合在一起;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贴胶轮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芯,以使所述贴胶轮和所述裸电芯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通过所述缓冲机构连接,以使所述贴胶轮与所述电芯之间的压力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贴胶轮包括第一吸孔和第一通道;
所述第一吸孔设置在所述贴胶轮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贴胶轮的内部;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吸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抽真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收尾胶贴胶装置包括备胶机构,所述备胶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至少能够容纳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端部;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以使二者靠近或远离;
所述备胶机构包括切刀和第四驱动机构;
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所述切刀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切刀切割所述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相对设置的上备胶板和下备胶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下备胶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下备胶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备胶板;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相对设置的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下导向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下导向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导向板;
所述避让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备胶板和所述下备胶板上的多个相对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方向设置;
所述上导向板和所述下导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相对设置的凸齿部,所述凸齿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端部,所述凸齿部能够伸入所述凹槽内;
所述凸齿部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下备胶板上设置有第二吸孔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吸孔设置在所述下备胶板朝向所述上备胶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孔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备胶板朝向所述下备胶板的一端设置止挡块和止挡销,所述止挡销与所述上导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止挡块与所述上导向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止挡块用于所述下备胶板带动所述上备胶板向靠近所述上导向板方向移动;
所述下备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止挡销对应的止挡孔,所述止挡销与所述止挡孔配合,以使所述下备胶板能够带动所述下备胶板向远离所述上导向板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备胶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支撑座,所述上备胶板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上备胶板能够沿朝向所述上导向板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复位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当所述上备胶板向所述贴胶机构提供胶带时,所述上备胶板能够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料机构和打胶张力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用于固定所述胶带卷;
所述打胶张力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和所述备胶机构之间;
所述打胶张力机构包括第一胶带过辊、连杆、第六驱动机构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一胶带过辊连接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胶带过辊与所述连杆铰接;
所述第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摆动,以使所述第一胶带过辊能够拉伸所述转盘上的胶带卷。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检测机构,当所述转盘上无胶带卷时,所述连杆能够触发所述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能够发出信号提醒操作员更换胶带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卷绕设备,包括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包括放料机构、备胶机构和贴胶机构;所述备胶机构设置在所述放料机构和所述贴胶机构之间;所述放料机构用于固定胶带卷,并向所述备胶机构供料;所述备胶机构包括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能够将所述放料机构输出的胶带切割成设定的长度;所述备胶机构用于将裁切好的胶带输送给所述贴胶机构;所述贴胶机构能够接收所述备胶机构提供的所述胶带,并将卷绕后的裸电芯的尾部粘贴。利用放料机构上的胶带卷向所述备胶机构供料,所述备胶机构能够将裁切好的胶带提供给贴胶机构,然后利用所述贴胶机构将所述胶带把卷绕后的裸电芯的尾部粘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将备胶和贴胶动作拆解开,使整个装置调试方便,且不容易损伤电芯,提高贴胶的稳定性和贴胶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卷绕设备,包括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故所述锂电池卷绕设备也具备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的贴胶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的备胶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的备胶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的备胶机构的上备胶板的结构图。
图标:110-放料机构;111-转盘;120-打胶张力机构;121-第五驱动机构;122-连杆;123-第一胶带过辊;124-检测机构;130-胶带过辊;200-备胶机构;210-上备胶板;211-支撑座;212-第一固定板;213-复位机构;214-导轨;215-止挡块;216-止挡销;220-下备胶板;221-凹槽;222-第二吸孔;230-上导向板;240-下导向板;251-第六驱动机构;252-压紧件;253-第二胶带过辊;261-切刀;262-第四驱动机构;271-第一升降机构;272-第二升降机构;280-凸齿部;290-第三驱动机构;300-贴胶机构;310-贴胶轮;311-第一吸孔;312-真空接头;320-第一驱动机构;331-第二驱动机构;332-滑轨;333-滑块;340-缓冲机构;350-贴胶调节机构;360-连接板;400-裸电芯;500-操作控制面板;600-胶带;700-基板调节机构;710-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包括放料机构110、备胶机构200和贴胶机构300;备胶机构200设置在放料机构110和贴胶机构300之间;放料机构110用于固定胶带卷,并向备胶机构200供料;备胶机构200包括裁切机构,裁切机构能够将放料机构110输出的胶带600切割成设定的长度;备胶机构200用于将裁切好的胶带600输送给贴胶机构300;贴胶机构300能够接收备胶机构200提供的胶带600,并将卷绕后的裸电芯400的尾部粘贴。
利用放料机构110上的胶带卷向备胶机构200供料,备胶机构200能够将裁切好的胶带提供给贴胶机构300,然后利用贴胶机构300将胶带600把卷绕后的裸电芯400的尾部粘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将备胶和贴胶动作拆解开,使整个装置调试方便,且不容易损伤电芯,提高贴胶的稳定性和贴胶精度。
进一步的,贴胶机构300包括贴胶轮310、第一驱动机构320、第二驱动机构331和缓冲机构340;第一驱动机构320用于驱动贴胶轮310自转,以使吸附在贴胶轮310上的胶带600能够将卷绕后的裸电芯400粘合在一起。
第二驱动机构331用于驱动第一驱动机构320和贴胶轮310靠近或者远离裸电芯400,以使贴胶轮310和裸电芯400之间的距离可调。
第一驱动机构320和第二驱动通过缓冲机构340连接,以使贴胶轮310与裸电芯400之间的压力可调。
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32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同步带转动组件,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同步带转动组件驱动贴胶轮310自转,能够使吸附其上的胶带600将卷绕收尾后的裸电芯粘合在一起,防止卷绕后的裸电芯400松散开。
第二驱动机构331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丝杆螺母组件、滑轨332和滑块333;滑轨332沿贴胶轮310朝向裸电芯400方向设置,第二驱动机构331通过丝杆螺母组件驱动滑块333在滑轨332上移动,第一驱动机构320安装在滑块333上,因此,第二驱动机构331能够驱动贴胶轮310朝向裸电芯400方向移动,以使贴胶轮310从X(X表示备胶位置)移动至Y(Y表示贴胶位置),并将吸附在贴胶轮310上的胶带粘贴到裸电芯400的外层切口处,这样便粘住了电芯,防止裸电芯400散开。
贴胶机构300包括缓冲机构340,缓冲机构340设置在滑块333和导轨214之间,6可以让贴胶轮310与裸电芯400的硬接触变成软接触,由于裸电芯400的外径不是理论上的圆形,贴胶轮310在贴胶的过程中,会在径向上产生跳动,软接触可以缓冲掉这些跳动,同时可以调节贴胶轮310压紧时的压力,利于卷绕裸电芯400的收尾工艺稳定性和精度的提高。
贴胶机构300包括连接板360和贴胶调节机构350,第一驱动机构320安装在连接板360上,贴胶调节机构350设置在连接板360和滑块333之间,用于调节贴胶轮310和第一驱动机构320的位置,提高贴胶轮310的自由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裸电芯400由卷针将极片和隔膜卷成圆柱状,最外面一片需要收尾轮压住或不切断保持裸电芯400的张力,当贴胶轮310移动到贴胶位置时,裸电芯400在收卷方向转动,同时带着贴胶轮310同线速度转动,直到贴胶轮310上的胶带600粘到裸电芯400的外层切口处,这时贴胶轮310需完全从动,这样便粘住了裸电芯400,防止裸电芯400散开。
需要说明的是,贴胶轮310也可以在第一驱动机构320的驱动下与裸电芯400的转动相适应,从而完成粘合收尾。
进一步的,缓冲机构340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320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331连接。
具体地,缓冲机构340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一端与滑轨332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滑块333连接。
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340包括多个拉伸弹簧,且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滑轨332远离裸电芯400的一端连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333连接。
滑轨332和滑块333结构能够降低摩擦力,减小运动时的摩擦,同时,利用弹性件将与贴胶轮310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320的整体的重力缓冲掉,减小因重力造成的对电芯的压力,经过适当选取弹性件和调节后,最小压力接近于零。
进一步的,贴胶轮310包括第一吸孔311和第一通道。
第一吸孔311设置在贴胶轮310的外侧壁上,第一通道设置在贴胶轮310的内部;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第一吸孔311连通,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真空接头312,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具体地,贴胶轮3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贴胶轮310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吸孔311,多个第一吸孔311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一通道的端部连接有真空接头312,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接。贴胶轮310利用其外壁上的第一吸孔311吸附住胶带600的光面,保持胶面的朝外,以便于粘贴裸电芯400进行收尾工艺。
当贴胶轮310在备胶位置接收备胶机构200传递的胶带600时,可以真空吸住,到贴胶位置时可切换为正压取吹胶带600,并利用该贴胶轮310的转动,使其能够将裸电芯400粘合。
进一步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包括备胶机构200,备胶机构200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三驱动机构290;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间隔设置。
第一夹持组件朝向第二夹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避让部,避让部至少能够容纳第二夹持组件的朝向第一夹持组件的端部。
第三驱动机构290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和/或第二夹持组件,以使二者靠近或远离。
具体地,实际使用时,首先,利用第二夹持组件将胶带600夹持,然后第一夹持组件在第三驱动机构290的驱动下靠近第二夹持组件,并对胶带600进行夹持,随后,第二夹持组件在第一夹持组件的避让部内松开胶带600,第一夹持组件在第三驱动机构290的驱动下反向移动,从而带动胶带600向远离第二夹持组件的方向移动,因第一夹持组件上设置有避让部,能够容纳第二夹持组件的端部,故第一夹持组件在夹持胶带600时,不会存在胶带600端部悬空长的问题,因此,备胶的精度和平整度高,且取胶可靠。
备胶机构200包括切刀261和第四驱动机构262。
切刀261设置在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之间,切刀261与第四驱动机构262的活动端连接,第四驱动机构262用于驱动切刀261切割胶带600。
具体地,第四驱动机构262能够带动切刀261沿垂直于胶纸的垂直方向移动,以切割夹持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的胶带600,切割完成后,第四驱动机构262能够带动切刀261返回。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驱动机构262可以为气缸。
进一步的,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271、相对设置的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第一升降机构271与下备胶板220连接,用以驱动下备胶板220靠近或者远离上备胶板210。
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机构272、相对设置的上导向板230和下导向板240;第二升降机构272与下导向板240连接,用以驱动下导向板240靠近或者远离上导向板230。
避让部包括设置在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上的多个相对的凹槽221;每个凹槽221沿第一夹持组件朝向第二夹持组件方向设置。
上导向板230和下导向板240上设置有多个相对设置的凸齿部280,凸齿部280设置在第二夹持组件朝向第一夹持组件的端部,凸齿部280能够伸入凹槽221内。
凸齿部280与凹槽221一一对应。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凸齿部280的数量与凹槽221一一对应,凸齿部280能够伸入凹槽221内部,且凸齿部280的厚度小于凹槽221的深度。
第三驱动机构290能够驱动第一升降机构271、处于夹紧状态的下备胶板220和下备胶板220在靠近或者远离上导向板230。
胶带600的光面朝向上导向板230和上备胶板210,胶面朝向下导向板240和下备胶板220。
实际工作时,上导向板230和下导向板240上的两个相对的凸齿部280能够夹持胶带600,在凸齿部280夹持胶带600的情况下,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同时能够对胶带进行夹持,随后,处于夹持状态的两个凸齿部280松开胶带600,第三驱动机构290能够驱动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带动胶带600向远离凸齿部280的方向移动,完成拉胶动作,达到需要长度时,利用切刀261将胶带600切断,然后第一升降机构271带动下备胶板220远离上备胶板210,这时胶带粘在下备胶板220上,第三驱动机构290继续驱动第一升降机构271和下备胶板220朝向备胶位置移动,并将胶带600输送给贴胶轮310吸附,用于贴胶。
上导向板230始终固定在同一位置,上导向板230和下导向板240的作用是保证切断后的头部保持在原有位置,便于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右移过来取胶,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与上导向板230和下导向板240可以重叠到一块,同时夹住胶带600,利用先后松开顺序将胶带600拉出。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备多宽的胶带600由第三驱动机构290驱动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右移过切刀261位的距离决定。
下导向板240可上下移动,当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夹住夹带时便可下移松开胶带600,当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拉胶到位后,下导向板240需要上移去夹住胶带600,保证切刀261在切断胶带时由于瞬间冲击力将胶带600向左拉动。
第三驱动机构290可以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下备胶板220上设置有第二吸孔222和第二通道;第二吸孔222设置在下备胶板220朝向上备胶板210的一端,第二通道的一端与第二吸孔222连接,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具体地,下备胶板220朝向上备胶板210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吸孔222,且均与第二通道连接,第二通道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用于真空吸住胶带,同时也能够切换为正压取吹胶带600。当拉胶和送胶时可以真空吸住胶带,到备胶位置时可切换为正压取吹胶带600,将下备胶板220吸附的胶带600备到贴胶轮310上。
进一步的,上备胶板210朝向下备胶板220的一端设置止挡块215和止挡销216,止挡销216与上导向板230之间的距离大于止挡块215与上导向板230之间的距离。
止挡块215用于下备胶板220带动上备胶板210向靠近上导向板230方向移动。
下备胶板220上设置有与止挡销216对应的止挡孔,止挡销216与止挡孔配合,以使下备胶板220能够带动下备胶板220向远离上导向板230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上备胶板210朝向下备胶板220的一端设置止挡块215和止挡销216。
下备胶板220在备胶位置将胶带600转移到贴胶轮310上后,第三驱动机构290会驱动下备胶板220向右移,移动过程中会与止挡块215抵接,然后第三驱动机构290能带动下备板板和上备胶板210同时右移到上导向板230和下导向板240上,然后第一升降机构271驱动下备胶板220向上移动,止挡销216进入止挡孔内,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压住胶带600,第二升降机构272驱动下导向板240下移,以使上导向板230和下导向板240将夹持的胶带600松开,第三驱动机构290带动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进行左移拉胶,当胶带600达到需要长度时,第二升降机构272驱动下导向板240上移,以使上导向板230和下导向板240将胶带600夹持,切刀261将胶带600切断,随后,第一升降机构271带动下备胶板220下移,通过第二吸孔222的真空吸附,胶带600粘在下备胶板220上,然后第三驱动机构290驱动下备胶板220完成备胶。
止挡块215和止挡销216及止挡孔的设计可以同时利用一个驱动使得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同时右移取胶,分开时只需止挡销216及止挡孔脱离,下备胶板220能够去备胶,上备胶板210还能在原地等待下一次取胶。
进一步的,备胶机构200包括第一固定板212和支撑座211,上备胶板210与支撑座211连接,支撑座211与第一固定板212滑动连接,以使上备胶板210能够沿朝向上导向板230的方向上移动。
支撑座211与第一固定板212之间设置复位机构213,复位机构213的一端与支撑座211连接,复位机构213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212连接,当上备胶板210向贴胶机构300提供胶带600时,上备胶板210能够复位。
具体地,上备用胶板与支撑座211连接,支撑座211与第一固定板212滑动连接,因此,上备胶板210在上下方向是固定的,左右方向可以滑动,以使上备胶板210能够靠近或者远离上导向板230,完成拉胶。
复位机构213的设计可以在上备胶板210和下备胶板220同时左移拉胶后,两者分离后,下备胶板220去备胶,上备胶板210在复位机构213的带动下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当下备胶板220回来取胶时,可以快速返回,提高取胶拉胶的效率。
进一步的,放料机构110包括放料机构110和打胶张力机构120,放料机构110包括转盘111,转盘111用于固定胶带卷。
打胶张力机构120设置在转盘111和备胶机构200之间。
打胶张力机构120包括第一胶带过辊123、连杆122、第五驱动机构121和第二固定板。
连杆122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铰接,第一胶带过辊123连接在连杆122的另一端,且第一胶带过辊123与连杆122铰接。
第五驱动机构121用于驱动连杆122摆动,以使第一胶带过辊123能够拉伸转盘111上的胶带卷。
具体地,放料机构110包括放料机构110,放料机构110包括转盘111,胶带卷固定在转盘111上,且能够在转盘111上转动。将待贴的胶带卷放进转盘111上,转盘111通过电机或阻尼器,保证胶带600在下面拉的时候能够将胶带600向外拉,但又不能外拉速度过快时停不住导致胶带松散。
还包括打胶张力机构120,用于将胶带600拉伸一截,以备给后面备胶机构200使用。
进一步的,放料机构110包括检测机构124,当转盘111上无胶带卷时,连杆122能够触发检测机构124,检测机构124能够发出信号提醒操作员更换胶带卷。
具体地,正常打胶张力机构120的连杆122位置是到不了检测机构124感应的位置,当转盘111上的胶带600使用完之后,连杆122端部的第一胶带过辊123失去胶带600对其向上的拉力,连杆122便会落到检测机构124能够感应的位置,从而触发该检测机构124,发出警报,提示操作员换料。
同时该打胶张力机构120打完胶后会始终有一定的张力保持胶带600的绷紧张力,避免胶带600打皱或拉胶不准。
检测机构124可以为红外传感器。
备胶机构200包括止退机构,止退机构包括第二胶带过辊253、压紧件252和第六驱动机构251。
压紧件252与第六驱动机构251的活动端连接,第六驱动机构251用于驱动压紧件252靠近或者远离第二胶带过辊253,以使压紧件252和第二胶带过辊253将处于两者之间的胶带600夹持或者松开。
打胶张力机构120和止退机构之间设置有多个胶带过辊130,为胶带600的走向提供支撑。
当拉胶到位后,第六驱动机构251驱动压紧件252和第二胶带过辊253将胶带600压住夹紧,保证胶带600在切断时,不会由于瞬间冲击力过大而造成胶带600往右过拉,同时,右边的打胶张力机构120便可以进行打胶,为下一次的拉胶做准备。
胶带过辊130包括固定轴和转动轮组成,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转动轮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轴上,一般有胶的一面采用非粘胶材料。
收尾胶贴胶装置包括基板710和基板调节机构700;备胶机构200、放料机构110和打胶张力机构120均设置在基板710上。
基板调节机构700用于调节基板710的水平位置,以使备胶机构200的下备胶板220与贴胶机构300的贴胶轮310相对应。
基板调节机构700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基板710连接,调节基板710的水平位置,从而使下备胶板220与贴胶轮310的位置相对应。
收尾胶贴胶装置包括操作控制面板500,第一驱动机构320、第二驱动机构331、第三驱动机构290第四驱动机构262、第五驱动机构121、第六驱动机构251分别与操作控制面板500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手动调试或换料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卷绕设备,包括上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包括放料机构110、备胶机构200和贴胶机构300;备胶机构200设置在放料机构110和贴胶机构300之间;放料机构110用于固定胶带卷,并向备胶机构200供料;备胶机构200包括机构,裁切机构能够将放料机构110输出的胶带600切割成设定的长度;备胶机构200用于将裁切好的胶带600输送给贴胶机构300;贴胶机构300能够接收备胶机构200提供的胶带600,并将卷绕后的裸电芯400的尾部粘贴。利用放料机构110上的胶带卷向备胶机构200供料,备胶机构200能够将裁切好的胶带600提供给贴胶机构300,然后利用贴胶机构300将胶带600把卷绕后的裸电芯400的尾部粘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将备胶和贴胶动作拆解开,使整个装置调试方便,且不容易损伤电芯,提高贴胶的稳定性和贴胶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卷绕设备,包括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故所述锂电池卷绕设备也具备上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机构、备胶机构和贴胶机构;所述备胶机构设置在所述放料机构和所述贴胶机构之间;
所述放料机构用于固定胶带卷,并向所述备胶机构供料;
所述备胶机构包括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能够将所述放料机构输出的胶带切割成设定的长度;
所述备胶机构用于将裁切好的胶带输送给所述贴胶机构;
所述贴胶机构能够接收所述备胶机构提供的所述胶带,并将卷绕后的裸电芯的尾部粘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包括贴胶轮、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缓冲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贴胶轮转动,以使吸附在所述贴胶轮上的胶带能够将卷绕后的裸电芯粘合在一起;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贴胶轮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芯,以使所述贴胶轮和所述裸电芯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通过所述缓冲机构连接,以使所述贴胶轮与所述电芯之间的压力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轮包括第一吸孔和第一通道;
所述第一吸孔设置在所述贴胶轮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贴胶轮的内部;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吸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胶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至少能够容纳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端部;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以使二者靠近或远离;
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切刀和第四驱动机构;
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所述切刀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切刀切割所述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相对设置的上备胶板和下备胶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下备胶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下备胶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备胶板;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相对设置的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下导向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下导向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导向板;
所述避让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备胶板和所述下备胶板上的多个相对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方向设置;
所述上导向板和所述下导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相对设置的凸齿部,所述凸齿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端部,所述凸齿部能够伸入所述凹槽内;
所述凸齿部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备胶板上设置有第二吸孔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吸孔设置在所述下备胶板朝向所述上备胶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孔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备胶板朝向所述下备胶板的一端设置止挡块和止挡销,所述止挡销与所述上导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止挡块与所述上导向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止挡块用于所述下备胶板带动所述上备胶板向靠近所述上导向板方向移动;
所述下备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止挡销对应的止挡孔,所述止挡销与所述止挡孔配合,以使所述下备胶板能够带动所述下备胶板向远离所述上导向板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胶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支撑座,所述上备胶板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上备胶板能够沿朝向所述上导向板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复位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当所述上备胶板向所述贴胶机构提供胶带时,所述上备胶板能够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料机构和打胶张力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用于固定所述胶带卷;
所述打胶张力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和所述备胶机构之间;
所述打胶张力机构包括第一胶带过辊、连杆、第五驱动机构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一胶带过辊连接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胶带过辊与所述连杆铰接;
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摆动,以使所述第一胶带过辊能够拉伸所述转盘上的胶带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检测机构,当所述转盘上无胶带卷时,所述连杆能够触发所述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能够发出信号提醒操作员更换胶带卷。
12.一种锂电池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收尾胶贴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11300.5U CN211208602U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收尾胶贴胶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11300.5U CN211208602U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收尾胶贴胶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08602U true CN211208602U (zh) | 2020-08-07 |
Family
ID=7185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11300.5U Active CN211208602U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收尾胶贴胶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0860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55244A (zh) * | 2021-11-22 | 2022-01-21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胶带裁切机构 |
CN114044394A (zh) * | 2021-12-03 | 2022-02-15 | 深圳市恒峰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料盘卷料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收料机 |
CN117096416A (zh) * | 2023-10-18 | 2023-11-21 | 东莞泓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圆柱形电芯的贴收尾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8270592A (zh) * | 2024-06-03 | 2024-07-02 | 深圳比斯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自动精密包胶设备 |
-
2020
- 2020-02-25 CN CN202020211300.5U patent/CN21120860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55244A (zh) * | 2021-11-22 | 2022-01-21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胶带裁切机构 |
CN113955244B (zh) * | 2021-11-22 | 2023-12-08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胶带裁切机构 |
CN114044394A (zh) * | 2021-12-03 | 2022-02-15 | 深圳市恒峰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料盘卷料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收料机 |
CN114044394B (zh) * | 2021-12-03 | 2024-02-20 | 深圳市恒峰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料盘卷料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收料机 |
CN117096416A (zh) * | 2023-10-18 | 2023-11-21 | 东莞泓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圆柱形电芯的贴收尾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7096416B (zh) * | 2023-10-18 | 2024-03-08 | 东莞泓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圆柱形电芯的贴收尾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8270592A (zh) * | 2024-06-03 | 2024-07-02 | 深圳比斯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自动精密包胶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208602U (zh) | 收尾胶贴胶装置及锂电池卷绕设备 | |
CN211125871U (zh) | 贴胶装置 | |
CN211125870U (zh) | 贴胶装置 | |
CN106395485A (zh) | 一种分散型胶纸自动贴合机 | |
CN211619485U (zh) | 一种自动粘贴分卷机 | |
CN109244520B (zh) | 备胶组件及绕卷装置 | |
CN216548894U (zh) | 一种贴胶装置及贴胶设备 | |
CN110294158A (zh) | 一种物件自动包纸机 | |
CN113697559A (zh) | 一种多电芯自动贴胶系统 | |
WO2019204971A1 (zh) | 一种用于电芯卷绕的自动换带装置以及电芯卷绕设备 | |
CN110733718A (zh) | 一种撕膜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中的撕膜装置及撕膜机 | |
CN112794136B (zh) | 一种薄膜自动切断和贴胶布装置 | |
CN211920382U (zh) | 备胶装置及贴胶设备 | |
CN110304481B (zh) | 自动贴胶装置 | |
CN112591521B (zh) | 半段裁切后排废装置及生产线 | |
CN112192855B (zh) | 一种用于触摸屏的泡棉贴合装置 | |
CN109228295A (zh) | 一种自动贴膜系统 | |
CN209329058U (zh) | 电池电芯的贴胶装置 | |
CN110311148B (zh) | 贴胶装置 | |
CN108438404B (zh) | 一种胶带自动粘贴装置 | |
CN117719937A (zh) | 一种全自动电芯贴胶设备 | |
CN216785265U (zh) | 一种贴胶装置 | |
CN113682876B (zh) | 一种制膜设备 | |
CN110902070A (zh) | 一种贴膜设备 | |
CN210349971U (zh) | 贴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5100 No. 9, Zhufeng Road, Mud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jieru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00 No.15, Mud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jieru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