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4989U - 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4989U
CN211204989U CN201921875547.0U CN201921875547U CN211204989U CN 211204989 U CN211204989 U CN 211204989U CN 201921875547 U CN201921875547 U CN 201921875547U CN 211204989 U CN211204989 U CN 211204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gence
heat exchanger
vent
air outlet
gas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55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炳奎
王志锋
张利民
陈刚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ma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ma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ma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ma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4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4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包括内设有若干换热管的外壳,换热管内均设置有一通气管,外壳的两端均设置有汇聚腔,所有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汇聚腔连通,一个汇聚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另一汇聚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于两汇聚腔上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通气口与出气口位于同一端;形成出气口的汇聚腔内转动安装有一转盘,转盘内设有与通气管连通的聚集室,出气口设于转盘上;通气口呈偏心设置,转盘外设置有对通气口出气提供阻力以形成转盘转动力的轮叶。通过上述方案实现换热后气体温度稳定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废气回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烘干领域中,已经采用了高温气进行烘干供热的方案,如此可以将烘干机中排出的气体进行热回收再利用,即可有效降低送气加热所需的能耗。
而为了提高换热效率,目前所使用的换热器均是分流型的,即把送入换热器中的废气分成若干个分流,如此,可以有效的增大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现有的分流型气体换热器的结构为:一端为废气的进气端,在分流后进入换热管中, 再从另一端的出气端送出,在换热器的侧壁上靠近出气端的位置设置低温气的进气口、靠近出气端的侧壁上设置低温气的出气口,将换热管与换热器外壳间结构作为换热腔,低温气从进气口送入换热腔中被加热后从出气口排出。
然而,上述结构的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供气不均匀的缺陷,即由于从进气口进入到换热器中的气体在从出气口排出的过程中,其流动路径是不确定的,因此,导致其难以保障不同时间段从出气口送出的气体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值内,从而导致送入到烘干机中的高温气的温度不稳定,存在较大波动幅度,进而影响烘干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具有换热后气体温度稳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包括内设有若干换热管的外壳,所述换热管内均设置有一通气管,所述外壳的两端均设置有汇聚腔,所有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汇聚腔连通,一个所述汇聚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另一所述汇聚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于两汇聚腔上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通气口与出气口位于同一端;
形成所述出气口的汇聚腔内转动安装有一转盘,所述转盘内设有与通气管连通的聚集室,所述出气口设于转盘上;所述通气口呈偏心设置,所述转盘外设置有对通气口出气提供阻力以形成转盘转动力的轮叶。
如此设置,废气从通气口中进入汇聚腔中,在送入汇聚腔中时,废气喷射到轮叶上形成驱动力带动转盘转动,在轮叶作用下,能够使废气较为均匀的进入到各个换热管中,最后在经过换热管后从排气口中排出。而低温气从进气口中送入,经过通气管中升温后送入到转盘内的聚集室中,汇聚后一起送出使用,由于各个换热管的加热效率是接近的,且低温气的换热路径是固定的,如此,能够形成温度稳定的高温气以满足使用需求。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转盘的周向内部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
如此设置,能够使从通气管中进入聚集室的气体快速混合,从而消除不同换热管的换热效果差异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转盘位于汇聚腔内的部分呈圆台形。
如此设置,能够对进气产生导向的作用,使各个换热管中进入的气体流量更为均匀。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轮叶设于转盘的圆台侧面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转盘包括固定板和两端开口设置的转动筒,所述通气管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转动筒的一端开口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另一端开口形成出气口。
如此设置,实现通气管与转盘间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壳呈圆柱形。
如此设置,轮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流动方向,并且减低阻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换热管与通气管同轴心设置。
如此设置,同轴心设置换热效果最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壳与换热管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如此设置,减少废气在换热过程中的热损失。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热材料为粘土质隔热耐火材料。
如此设置,能够承受800°以上的高温,且使用成本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形成固定的通气通道,使各个时间点的高温气温度能够保持在要求范围内;
2、多换热通道的设置,具有较高的换热效果;
3、轮叶的设置,能够使各个换热管中经过的流量较为接近,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换热效率;
4、搅拌叶能够对多个通气管中的出气加速混合,使同一时刻送出的高温气整体均匀,在需要分流到多个设备中时不会形成大的温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部分截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100、外壳;110、安装腔;120、隔板;130、汇聚腔;200、换热管;210、通气口;220、排气口;300、通气管;310、进气口;320、出气口;400、转盘;410、固定板;420、转动筒;430、轮叶;440、搅拌叶;450、聚集室;500、汇聚头;600、密封轴承;700、进气管道;800、出气管道;900、旋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00、换热管200、通气管300和转盘400,换热管200和通气管300设于外壳100内,转盘400安装于外壳100的一端。
外壳100呈圆柱形(参照附图3),在外壳100内设置有安装腔110,在安装腔110内设置有两隔板120,通过两隔板120分别在外壳100的两端形成有一个汇聚腔130。
换热管200设置为多个,多个换热管200绕外壳100的轴心线均匀分布,且换热管200均匀布置在安装腔110内(即在横截面上,换热管200均匀分布在外壳100内)。
换热管2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隔板120上,并且换热管200的两端分别与两安装腔110连通。
参照附图2,一个汇聚腔130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210,其中,通气口210呈偏心设置(参照附图3),另一汇聚腔130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220。
参照附图1,通气管300的直径小于换热管200,且通气管300插设于换热管200内,与换热管200间同轴心设置。
通气管300的进气口310所在端贯穿汇聚腔130与一汇聚头500连接。汇聚头500安装在外壳100的一端端面上,且汇聚头500与汇聚腔130间不相互连通。
汇聚头500远离外壳100的一端呈锥形设置,且该端与进气管道700连通。
通气管300的出气口320所在端与一转盘400连通。参照附图2,该转盘400包括固定板410和转动筒420,固定板410为一圆形板,通气管300的出气口320所在端固定连接在圆形板上。
转动筒420的两端均呈开口设置,一端开口大、一端开口小。开口大的一端伸入汇聚腔130中,并通过一密封轴承600与固定板410转动连接,转动筒420伸入汇聚腔130中的部分呈圆台形,在位于汇聚腔130中部分的圆台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轮叶430,轮叶430绕转动筒420的轴心线均匀分布。
在外壳100安装有转盘400的一端呈开口设置,其开口端通过一密封轴承600与转盘400转动连接。
转动筒420位于外壳100外的部分呈锥形设置,转动筒420开口小一端为锥形的锥端,且转动筒420开口小一端通过旋转接头900与一出气管道800连接。
在转动筒420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440,搅拌叶440绕转动筒420的轴心线均匀分布。
在外壳100与换热管200间填充有隔热材料,隔热材料为粘土质隔热耐火材料。
工作原理:
废气从通气口210中进入汇聚腔130中,在送入汇聚腔130中时,废气喷射到轮叶430上形成驱动力带动转盘400转动,在轮叶430作用下,能够使废气较为均匀的进入到各个换热管200中,最后在经过换热管200后从排气口220中排出。
而低温气从进气管道700通过汇聚头500后从进气口310中送入通气管300中,经过通气管300中升温后送入到转盘400内的聚集室450中,在聚集室450内时,转盘400转动带动搅拌叶440对聚集室450内新风进行搅拌,并在均匀汇聚后一起通过送气管道送出到烘干设备中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包括内设有若干换热管(200)的外壳(100),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200)内均设置有一通气管(300),所述外壳(100)的两端均设置有汇聚腔(130),所有所述换热管(200)的两端分别与两汇聚腔(130)连通,一个所述汇聚腔(130)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210),另一所述汇聚腔(130)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220),所述通气管(300)的两端分别于两汇聚腔(130)上形成进气口(310)和出气口(320),所述通气口(210)与出气口(320)位于同一端;
形成所述出气口(320)的汇聚腔(130)内转动安装有一转盘(400),所述转盘(400)内设有与通气管(300)连通的聚集室(450),所述出气口(320)设于转盘(400)上;所述通气口(210)呈偏心设置,所述转盘(400)外设置有对通气口(210)出气提供阻力以形成转盘(400)转动力的轮叶(4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转盘(400)的周向内部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4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转盘(400)位于汇聚腔(130)内的部分呈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轮叶(430)设于转盘(400)的圆台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转盘(400)包括固定板(410)和两端开口设置的转动筒(420),所述通气管(300)连接在固定板(410)上;所述转动筒(420)的一端开口与固定板(410)转动连接、另一端开口形成出气口(3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00)呈圆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200)与通气管(300)同轴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00)与换热管(200)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材料为粘土质隔热耐火材料。
CN201921875547.0U 2019-10-28 2019-11-02 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 Active CN21120498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6715 2019-10-28
CN2019218267157 2019-10-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4989U true CN211204989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5547.0U Active CN211204989U (zh) 2019-10-28 2019-11-02 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4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3194A (zh) * 2020-08-26 2020-12-04 胡志鹏 一种焦炉余热多组利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3194A (zh) * 2020-08-26 2020-12-04 胡志鹏 一种焦炉余热多组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2545B (zh) 一种废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11204989U (zh) 一种废气处理的换热器
CN114234583B (zh) 一种石墨高效烘干机
WO2017128188A1 (zh) 一种旋转蓄热式废气焚烧装置
CN111372146A (zh) 一种具有新型散热结构的无线路由器
CN21114717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干燥除湿搅拌装置
CN218511541U (zh) 一种塔顶余热回收装置
CN215002727U (zh) 一种盘式干燥机
CN213147492U (zh) 一种驰放气再利用装置
CN211953616U (zh) 一种食品生产用喷雾干燥机
CN210035729U (zh) 一种锂电池厂房转轮除湿空调节能再生系统
CN217236329U (zh) 一种空心桨叶干燥机
CN219829330U (zh) 一种复合肥烘干装置
CN205192162U (zh) 卧式铜粉烘干设备
CN218763913U (zh) 一种空调冷凝热回收装置
CN21732773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高效工业风机
CN110822851A (zh) 一种氰化亚金钾的加工设备
CN220454121U (zh) 一种滚筒干燥机
CN211854398U (zh) 一种用于洁净厂房的空调机组节能装置
CN212362355U (zh) 一种用于制热领域的新风机
CN214891324U (zh) 一种电厂空气预热器
CN211177736U (zh) 一种白炭黑的烘干装置
CN215808770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节能供热装置
CN215864560U (zh) 一种新型烤箱节能器装置
CN215597955U (zh) 一种内循环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