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2335U - 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2335U
CN211202335U CN201921624554.3U CN201921624554U CN211202335U CN 211202335 U CN211202335 U CN 211202335U CN 201921624554 U CN201921624554 U CN 201921624554U CN 211202335 U CN211202335 U CN 211202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turbine shaft
gap
se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45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pepeli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pepel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pepel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pepel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45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2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2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23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轴、叶轮、具有形变缺口的密封环、定套和轴封;叶轮和涡轮轴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增压通道,定套和轴封的径向间隙与叶轮和涡轮轴之间的间隙通过增压通道连通。通过在叶轮和涡轮轴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增压通道,并且叶轮外部的气体能够通过增压通道注入到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使得设置在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的密封环的其中一个端面的气压增大;密封环沿着涡轮轴的轴向相对于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效果更好,以及通过增压后的气体压力能够阻止减少源于中间体的润滑油的流出。

Description

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轴上通槽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设置在涡轮轴上的轴封和定套之间的间隙内,使得密封环相对于轴封和定套形成活动密封。密封环通常设置在涡轮轴的密封槽内,从而需要在密封环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环的缺口;利用缺口和其自身的弹力沿着径向撑开密封环,使得密封环的内环的直径增大,便于密封环套设在涡轮轴上、并沿着涡轮轴的轴向移动至密封槽内;当密封环设置在密封槽内之后,再利用密封环本身的弹性恢复至原状。
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密封环设置在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该间隙沿着涡轮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与叶轮方向和中间体内的浮动轴承方向相通;由于密封环上具有缺口,从而使得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用于浮动支撑涡轮轴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环的缺口处流出,从而造成叶轮处出现漏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密封环设置在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该间隙沿着涡轮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与叶轮方向和中间体内的浮动轴承方向相通;由于密封环上具有缺口,从而使得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用于浮动支撑涡轮轴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环的缺口处流出,从而造成叶轮处出现漏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轴、叶轮、具有形变缺口的密封环、定套和轴封;所述叶轮、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分别可拆的套设在所述涡轮轴上,所述叶轮将所述轴封压紧在所述定套上;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同轴连接,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内设置所述密封环;所述叶轮和所述涡轮轴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增压通道,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与所述叶轮和所述涡轮轴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增压通道连通;气压沿着所述叶轮和所述涡轮轴之间的间隙作用在所述密封环的轴向一端,所述增压通道可转动的用于增大所述气压的压力值。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轴包括沿着所述涡轮轴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叶轮段、中间段和涡轮段;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叶轮段上;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设置在所述中间段上;所述叶轮段的圆周面上设置多个螺旋槽,任一个所述螺旋槽沿着所述叶轮段延伸至所述中间段。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旋向和所述涡轮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段和所述中间段的相交处的外圆周上设置环槽;任一个所述螺旋槽沿着所述涡轮轴的轴向分别与所述环槽相通。
进一步的,任一个所述螺旋槽沿着所述涡轮轴的轴向分别由所述环槽延伸至所述叶轮段的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段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叶轮的螺纹,任一个所述螺旋槽分别沿着所述叶轮段的径向凹陷的穿透所述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的径向其中一个端面为背面,当所述叶轮安装在所述涡轮轴上时,所述背面位于所述叶轮段和所述中间段的相交处;所述背面上沿着所述叶轮的径向设置多个风槽;多个所述风槽沿着所述叶轮的径向分别和所述环槽相通;多个所述风槽分别和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相通。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叶轮段和所述中间段相交处的所述定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通过所述密封环活动密封。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叶轮段的所述螺纹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沿着所述止推轴承的径向倾斜的贯通所述止推轴承;所述定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油楔槽,所述止推轴承设置在所述油楔槽内,所述止推轴承和所述油楔槽的间隙为油楔间隙;所述止推轴承和所述轴封之间具有油腔;所述注油孔和所述油楔槽相通,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通过所述油腔和所述油楔间隙相通。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通过在叶轮和涡轮轴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增压通道,并且叶轮外部的气体能够通过增压通道注入到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使得设置在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的密封环的其中一个端面的气压增大;密封环沿着涡轮轴的轴向相对于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效果更好,以及通过增压后的气体压力能够阻止减少源于中间体的润滑油的流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密封环设置在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该间隙沿着涡轮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与叶轮方向和中间体内的浮动轴承方向相通;由于密封环上具有缺口,从而使得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用于浮动支撑涡轮轴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环的缺口处向叶轮方向流出,从而造成叶轮处出现漏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涡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密封环设置在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该间隙沿着涡轮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与叶轮方向和中间体内的浮动轴承方向相通;由于密封环上具有缺口,从而使得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用于浮动支撑涡轮轴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环的缺口处流出,从而造成叶轮处出现漏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参见图1或图2或图6,一种具有密封环3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轴1、叶轮2、具有形变缺口的密封环3、定套4和轴封5;
叶轮2、定套4和轴封5分别可拆的套设在涡轮轴1上,叶轮2将轴封5压紧在定套4上;
定套4和轴封5同轴连接,定套4和轴封5的径向间隙内设置密封环3;
叶轮2和涡轮轴1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增压通道6,定套4和轴封5的径向间隙与叶轮2和涡轮轴1之间的间隙通过增压通道6连通;
气压沿着叶轮2和涡轮轴1之间的间隙作用在密封环3的轴向一端,增压通道6可转动的用于增大气压的压力值。
其中,增压通道6可以视为叶轮2和涡轮轴1之间的间隙的一部分,但是,增压通道6不应当是叶轮2和涡轮轴1的间隙本身;在实际的设计增压通道6 时,可以在叶轮2上设置有槽状或孔状的结构,并且该槽状或孔状的结构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延伸设置;或者,在实际的设计增压通道6时,可以在涡轮轴1 上设置有通槽状或通孔状的结构,并且在该通槽状或该通孔状的结构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延伸设置。
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增压通道6应当具有两个口部,其中一个口部设置在叶轮2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其中另一个口部设置在叶轮2的其中另一个端面上;当本实施例的涡轮增压器工作时,涡轮轴1带动叶轮2转动,从而使得外部的气体能够沿着增压通道6由叶轮2的其中一个端面向叶轮2的其中另一个端面方向移动。换句话说,当涡轮轴1带动叶轮2转动时,增压通道6能够将外部的气体吸入到增压通道6内,并且该气体沿着增压通道6向轴封5和定套4 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轴封5和定套4分别与叶轮2的连接处的气体的压力增大。
增压通道6与轴封5和定套4之间的间隙相通,并且,由于密封环3设置在轴封5和定套4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使得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能够与源于叶轮2方向的气体接触。当涡轮轴1带动叶轮2转动,增压通道6将外部的气体输送至轴封5和定套4分别与叶轮2的连接处时,该连接处的气体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得气体能够沿着轴封5和定套4之间的间隙向该间隙内的密封环3 流动。换句话说,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能够受到源于叶轮2方向的气体的压力,从而使得密封环3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被源于叶轮2方向的气体压紧在轴封5定套4之间的间隙内;以及,源于叶轮2方向的气体能够通过轴封5和定套4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受到源于叶轮2方向的气体的压力的端面)分别与轴封5和定套4之间的径向间隙到达密封环3的形变缺口处,从而使得气体沿着形变缺口处向密封环3的其中另一个端面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气体的压力相对于源于中间体的润滑油的压力在该形变缺口处保持平衡,或者使得气体的压力在该形变缺口处大于源于中间体的润滑油的压力。
当涡轮轴1带动叶轮2转动时,叶轮2外部的气体通过增压通道6注入到定套4和轴封5之间的间隙内,使得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的气体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得密封环3沿着涡轮轴1的径向紧密的接触在定套4和轴封5上;增压后的气体沿着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分别与定套4和轴封5之间的间隙注入到密封环3的形变缺口内,使得该形变缺口处的气体压力增大。由于密封环3沿着涡轮轴1的径向紧密的接触在定套4和轴封5上,使得密封环3能够更好的密封定套4和轴封5之间的间隙;以及,由于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的气体压力能够大于或等于源于中间体的润滑油的液体压力,从而使得源于中间体的润滑油滞留在密封环3的其中另一个端面,或者抵消了源于中间体的润滑油的液体压力,减少了润滑油通过该密封环3的形变缺口处的流出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通过在叶轮和涡轮轴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增压通道,并且叶轮外部的气体能够通过增压通道注入到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使得设置在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的密封环的其中一个端面的气压增大;密封环沿着涡轮轴的轴向相对于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效果更好,以及通过增压后的气体压力能够阻止减少源于中间体的润滑油的流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密封环设置在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内,该间隙沿着涡轮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与叶轮方向和中间体内的浮动轴承方向相通;由于密封环上具有缺口,从而使得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用于浮动支撑涡轮轴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定套和轴封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环的缺口处向叶轮方向流出,从而造成叶轮处出现漏油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增压通道6的设置方式,具体如下:
参见图2或图3,涡轮轴1包括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叶轮段101、中间段102和涡轮段103;
叶轮2设置在叶轮段101上;定套4和轴封5设置在中间段102上;
叶轮段101的圆周面上设置多个螺旋槽601,任一个螺旋槽601沿着叶轮段 101延伸至中间段102。
其中,任一个螺旋槽601分别为增压通道6的一部分;任一个螺旋槽601 设置在涡轮轴1的叶轮段101的圆周面上,并且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由涡轮轴1 的叶轮段101向涡轮轴1的中间段102方向设置。当涡轮轴1带动叶轮2转动时,叶轮2外部的气体通过任一个螺旋槽601由叶轮段101向中间段102方向增压,从而使得与增压通道6相通的定套4和轴封5之间的间隙内的气压增大。
应当理解的是,多个螺旋槽601的旋向应当分别相同。沿着涡轮轴1的径向方向,相邻的两个螺旋槽601的间距应当相同,从而使得多个螺旋槽601的增压效果比较均衡。任一个螺旋槽601的其中一端的槽口应当裸露在叶轮2外,从而便于叶轮2外的气体能够进入到螺旋槽601内;同理,任一个螺旋槽601 的其中另一端的槽口应当裸露在叶轮2外,从而便于螺旋槽601内的气体排出。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方案中,为了更好的将叶轮2外的气体吸入到螺旋槽 601内,还应当对螺旋槽601的旋向进行优化,从而使得注入到螺旋槽601内的气体的气量最大化、对应的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的气压最高。
具体的,螺旋槽601的旋向和涡轮轴1的转动方向相反。
其中,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视角,当涡轮轴1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螺旋槽601的旋向应当设置为逆时针;同理,当涡轮轴1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螺旋槽601的旋向应当设置为顺时针。
下面采用‘当涡轮轴1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螺旋槽601的旋向应当设置为逆时针’的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视角,在涡轮轴1的静止状态时,任一个螺旋槽601 分别沿着逆时针方向的设置在涡轮轴1的圆周面上;并且,任一个螺旋槽601 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由涡轮轴1的叶轮段101向中间段102方向设置为螺旋状。在涡轮轴1的转动状态时,涡轮轴1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旋槽601的任一段分别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其中,裸露在叶轮2外的任一个螺旋槽601 的其中一个槽口相对于涡轮轴1的转动方向具有夹角,从而该槽口在转动的过程中,叶轮2外部的气体能够通过该槽口沿着径向方向注入到该槽口内,通过该槽口的槽底部和槽侧壁产生由径向方向至轴向方向的变向运动;由于槽口相对于涡轮轴1的转动方向具有夹角,从而使得气体受到其中一个槽侧壁的反作用力而分解出一个沿着螺旋槽601的旋向的作用力;在该作用力下,气体沿着轴向方向的运动过程中再次产生变向,使得气体沿着螺旋槽601的螺旋方向由叶轮2的外部持续的注入到任一个螺旋槽601内,并且在通过作用力的增压之后,由任一个螺旋槽601的另一个槽口排出增压通道6。
根据力学原理、以及从上述的螺旋槽601的旋向以及对于气体的增压过程可以得出,当螺旋槽601的用于注入气体的槽口相对于涡轮轴1的旋转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时,气体受到螺旋槽601的其中一个槽侧壁的反作用力逐渐增大;反之,当螺旋槽601的用于注入气体的槽口相对于涡轮轴1的旋转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时,如果螺旋槽601的用于注入气体的槽口相对于涡轮轴1的旋转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那么,气体受到螺旋槽601的其中一个槽侧壁的反作用力逐渐减小,且该反作用力的方向与螺旋槽601的旋向相同,此时,叶轮2外部的气体依然能够注入到螺旋槽601内;如果螺旋槽601的用于注入气体的槽口相对于涡轮轴1的旋转方向的夹角大于90°,那么,气体受到螺旋槽601 的其中一个槽侧壁的反作用力逐渐增大,但是,该反作用力的方向与螺旋槽601 的旋向相反,从而使得叶轮2外部的气体注入到螺旋槽601内的气量减少。
应当理解的是,‘当涡轮轴1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螺旋槽601的旋向应当设置为顺时针’的方案的效果与‘当涡轮轴1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螺旋槽601的旋向应当设置为逆时针’的方案效果相同,二者的区别仅仅是涡轮轴1的旋转方向不同,从而导致的螺旋槽601的旋向不同。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具有多个螺旋槽601的方案中,气体通过任一个螺旋槽601增压后、并且排出螺旋槽601时,任一个螺旋槽601所排出的气体分别呈点状或线状,从而使得涡轮轴1在转动的过程中,多个螺旋槽601排出的气体作用在定套4和轴封5之间的间隙内的压力并不均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如下优选的方案,具体为:
参加图3,叶轮段101和中间段102的相交处的外圆周上设置环槽602;
任一个螺旋槽601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分别与环槽602相通。
在叶轮段101和中间段102的相交处设置有环槽602,并且任一个螺旋槽 601分别与该环槽602相通,从而使得环槽602形成了一个变相缓冲部;增压后的气体通过任一个螺旋槽601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注入到环槽602内,气体受到环槽602的槽侧壁的阻碍,从而由涡轮轴1的轴向向涡轮轴1的径向方向发散,使得多个螺旋槽601排出的气体在环槽602内混合;此时,注入到定套4 和轴封5之间的间隙内的气体的压力变得比较均衡,从而解决了‘多个螺旋槽 601排出的气体作用在定套4和轴封5之间的间隙内的压力并不均衡’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涡轮增压器中,叶轮2套设在涡轮轴1上,并且叶轮2通过额外设置的锁紧螺母7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固定在涡轮轴1上,因而,螺旋槽601的用于注入气体的槽口难以在涡轮轴1的径向方向设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的涡轮增压器优选的采用了如下结构:
参见图3,任一个螺旋槽601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分别由环槽602延伸至叶轮段101的端面。
其中,叶轮段101的端面是涡轮轴1的其中一个端面;当叶轮2安装在涡轮轴1上时,锁紧螺母7套设在涡轮轴1上,随着锁紧螺母7相对于涡轮轴1 的转动,锁紧螺母7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向叶轮2靠近、并最终将叶轮2固定在涡轮轴1上。
螺旋槽601设置在涡轮轴1的叶轮段101上,并且螺旋槽601的圆周表面在径向被叶轮2和锁紧螺母7的内圆周覆盖,此时,螺旋槽601的用于注入气体的槽口设置在叶轮段101的端面上,从而使得涡轮轴1带动涡轮转动时,气体能够从径向方向注入到螺旋槽601内。通过将任一个螺旋槽601的其中一个槽口设置在涡轮轴1的叶轮段101的端面上,便于螺旋槽601将气体吸入,解决了前述的‘螺旋槽601的用于注入气体的槽口难以在涡轮轴1的径向方向设置’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前述所有方案中,为了便于叶轮2设置在涡轮轴1上,通常采用锁紧螺母7的内螺纹和涡轮轴1的外螺纹的连接结构;在此连接结构中,为了便于设置螺旋槽601,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具体为:
叶轮段10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叶轮2的螺纹,任一个螺旋槽601分别沿着叶轮段101的径向凹陷的穿透螺纹。
其中,任一个螺旋槽601相对于叶轮段101上的螺纹分别具有多个相交处,沿着螺旋槽601的延伸方向,该多个相交处分别设置为径向开口状,从而使得螺旋槽601位于叶轮段101上的螺纹处设置为连续间断的槽状;同时,叶轮段 101上的螺纹位于任一螺旋槽601处呈连续间断的螺纹。当锁紧螺母7套设在叶轮段101上的螺纹上时,叶轮段101上的螺纹依然保持连续间断的状态,但是,叶轮段101上的螺纹的圆周方向被锁紧螺母7的内螺纹覆盖,从而使得位于叶轮段101上的螺纹处的任一个螺旋槽601沿着径向受到了锁紧螺母7的覆盖;此时,螺旋槽601沿着涡轮轴1的轴向方向与叶轮段101的端面相通,并且螺旋槽601沿着涡轮轴1的径向方向被锁紧螺母7和叶轮2覆盖为两端开口的通槽状。
进一步的,在前述具有环槽602的方案中,虽然多个螺旋槽601通过环槽 602形成缓冲,使得密封环3受到的增压后的气体的压力变得均匀,但是,由于叶轮2的背面(与定套4和轴封5接触的一面)相对于定套4和/或轴封5的间隙比较小,从而使得气体排出环槽602之后、并且在气体注入定套4和轴封5 的间隙之前,气体大量的堆积在环槽602内,从而使得注入定套4和轴封5的间隙的气体的气量比较少;接着,该气量比较少的气体的压力沿着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与定套4和轴封5之间的间隙产生变向,造成了对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的压强的减小,以及对于密封环3的形变缺口的压强减小,从而容易使得作用在密封环3的其中另一个端面上的中间体的润滑油的压强大于密封环3的其中一个端面的压强,以及造成密封环3的形变缺口处的润滑油的压强大于气体的压强的负面效果,最终使得润滑油从叶轮2方向再次流出。为了解决叶轮2的背面(与定套4和轴封5接触的一面)相对于定套4和/或轴封5的间隙比较小的问题,本实施例采用如下的优选方案,具体为:
参见图4,叶轮2的径向其中一个端面为背面,当叶轮2安装在涡轮轴1上时,背面位于叶轮段101和中间段102的相交处;
背面上沿着叶轮2的径向设置多个风槽603;
多个风槽603沿着叶轮2的径向分别和环槽602相通;
多个风槽603分别和定套4和轴封5的径向间隙相通。
通过设置多个风槽603,使得叶轮2的背面相对于定套4和/或轴封5的间隙在径向方向上呈圆周面间断性的增大;一方面,增大后的叶轮2的背面相对于定套4和/或轴封5的间隙能够便于气体的流通,从而使得气体能够保持足够的气压和气量注入到定套4和轴封5的间隙内;另一方面,叶轮2相对于涡轮轴1、或者叶轮2相对于定套4或轴封5依然能够在涡轮轴1的轴向上保持固定状态,从而减少了对于叶轮2和/或叶轮2的定位部件的改造。通过在叶轮2的径向设置多个风槽603,有效的解决了前述的‘叶轮2的背面(与定套4和轴封 5接触的一面)相对于定套4和/或轴封5的间隙比较小’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所有方案中,密封环3相对于涡轮轴1的安装方式依然可以采用如下安装方式:
参见图1或图2或图5,位于叶轮段101和中间段102相交处的定套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401,密封环3设置在安装槽401内,定套4和轴封5的径向间隙通过密封环3活动密封。
其中,在叶轮2组装到涡轮轴1上之前,需要将定套4、密封环3和轴封5 分别设置在涡轮轴1上;定套4首先套设在涡轮轴1上,密封环3套设在定套4 上的安装槽401内,再将轴封5套设在涡轮轴1上,并且轴封5和定套4的其中一端间隙连接,使得密封环3设置在轴封5和定套4的间隙内。当叶轮2安装在涡轮轴1上之后,并且涡轮轴1带动叶轮2转动时,定套4相对于涡轮轴1 保持固定状态,轴封5相对于涡轮轴1保持转动状态,从而使得设置在安装槽401内的密封环3在定套4和轴封5之间形成动态密封结构。通过在定套4上设置安装槽401,除了能够便于容纳密封环3之外,还能够减少密封环3裸露于定套4和轴封5之间的间隙的面积。
进一步的,参见图1或图2,在本实施例的具有密封环3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中,还包括止推轴承8;
止推轴承8上设置有注油孔801,注油孔801沿着止推轴承8的径向倾斜的贯通止推轴承8;
定套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油楔槽402,止推轴承8设置在油楔槽402内,止推轴承8和油楔槽402的间隙为油楔间隙;
止推轴承8和轴封5之间具有油腔;
注油孔801和油楔槽402相通,定套4和轴封5的径向间隙通过油腔和油楔间隙相通。
在实际使用时,源于中间体的润滑油通过注油通道进入到止推轴承8内,润滑油通过止推轴承8的注油孔801注入到油楔槽402内;当润滑油充满油楔槽402内时,止推轴承8和油楔槽402之间的间隙成为油楔间隙。当涡轮轴1 带动叶轮2转动时,涡轮轴1沿着径向方向产生跳动,从而使得油楔槽402沿着径向向止推轴承8方向产生移动趋势;同时,油楔槽402和止推轴承8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使得位于‘间隙减小’处的润滑油形成油楔。当润滑油持续的注入油楔槽402内,位于油楔槽402内的润滑油通过止推轴承8和油楔槽402 的轴向间隙排出,并且润滑油排出的其中一个方向与油腔相通;排入到油腔内的润滑油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油腔的内壁向油腔的进行方向排出油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轴、叶轮、具有形变缺口的密封环、定套和轴封;
所述叶轮、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分别可拆的套设在所述涡轮轴上,所述叶轮将所述轴封压紧在所述定套上;
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同轴连接,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内设置所述密封环;
所述叶轮和所述涡轮轴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增压通道,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与所述叶轮和所述涡轮轴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增压通道连通;
气压沿着所述叶轮和所述涡轮轴之间的间隙作用在所述密封环的轴向一端,所述增压通道可转动的用于增大所述气压的压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轴包括沿着所述涡轮轴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叶轮段、中间段和涡轮段;
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叶轮段上;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设置在所述中间段上;
所述叶轮段的圆周面上设置多个螺旋槽,任一个所述螺旋槽沿着所述叶轮段延伸至所述中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旋向和所述涡轮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段和所述中间段的相交处的外圆周上设置环槽;
任一个所述螺旋槽沿着所述涡轮轴的轴向分别与所述环槽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螺旋槽沿着所述涡轮轴的轴向分别由所述环槽延伸至所述叶轮段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段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叶轮的螺纹,任一个所述螺旋槽分别沿着所述叶轮段的径向凹陷的穿透所述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径向其中一个端面为背面,当所述叶轮安装在所述涡轮轴上时,所述背面位于所述叶轮段和所述中间段的相交处;
所述背面上沿着所述叶轮的径向设置多个风槽;
多个所述风槽沿着所述叶轮的径向分别和所述环槽相通;
多个所述风槽分别和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叶轮段和所述中间段相交处的所述定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通过所述密封环活动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叶轮段的所述螺纹可拆卸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推轴承;
所述止推轴承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沿着所述止推轴承的径向倾斜的贯通所述止推轴承;
所述定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油楔槽,所述止推轴承设置在所述油楔槽内,所述止推轴承和所述油楔槽的间隙为油楔间隙;
所述止推轴承和所述轴封之间具有油腔;
所述注油孔和所述油楔槽相通,所述定套和所述轴封的径向间隙通过所述油腔和所述油楔间隙相通。
CN201921624554.3U 2019-09-26 2019-09-26 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02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4554.3U CN211202335U (zh) 2019-09-26 2019-09-26 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4554.3U CN211202335U (zh) 2019-09-26 2019-09-26 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2335U true CN211202335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455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02335U (zh) 2019-09-26 2019-09-26 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23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4271A (zh) * 2023-07-24 2023-08-22 成都中科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涡轮轴的轴承挡油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4271A (zh) * 2023-07-24 2023-08-22 成都中科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涡轮轴的轴承挡油组件
CN116624271B (zh) * 2023-07-24 2023-09-15 成都中科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涡轮轴的轴承挡油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7284B (zh) 具有自紧密封能力的剖分式机械密封
CN104061317A (zh) 齿轮减速机高速轴非接触式密封装置
CN211202335U (zh) 具有密封环增压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CN101893092A (zh) 可双向旋转的气体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装置
CN87100586A (zh) 加压流体管路用的旋转接头装置
CN103925373B (zh) 一种迷宫式停机双向密封装置
CN209308759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轴承系统
CN203363185U (zh) 具有自紧密封能力的剖分式机械密封
CN102927287A (zh) 具有组合流体型槽结构的机械端面密封
CN113090337A (zh) 一种用于双转子航空发动机的反转轴间密封装置
CN210050205U (zh) 一种防漏油的滚子轴承
CN217328512U (zh) 改进型轴端密封结构及其耐磨环
CN217422201U (zh) 一种低压旋转流体泵用非接触式密封装置
CN201696617U (zh) 可双向旋转的气体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装置
CN219062433U (zh) 一种氢气循环泵用油气封
CN205876790U (zh) 一种氢氧发动机氧涡轮泵用圆周分段式氦密封装置
CN203796968U (zh) 迷宫式停机双向密封装置
CN205117791U (zh) 离心泵轴密封结构
CN220979743U (zh) 一种高速配流摆线液压马达
CN210423724U (zh) 对开型套入式螺旋机械密封装置
CN220470632U (zh) 一种简易可靠的轴封装置
CN216429930U (zh) 熔体出料齿轮泵组合密封结构
CN216306217U (zh) 一种转子组件、压缩机和空调
CN219639437U (zh) 一种新型高转速密封圈
CN210422855U (zh) 一种水轮机的轴承密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