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5874U - 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5874U
CN211185874U CN201921538618.8U CN201921538618U CN211185874U CN 211185874 U CN211185874 U CN 211185874U CN 201921538618 U CN201921538618 U CN 201921538618U CN 211185874 U CN211185874 U CN 211185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heat
groove
atomizer
slee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86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苗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shui Qin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386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5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5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5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导热套,包括用于使发热套与吸油芯处于非接触状态的套体,所述套体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另一端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的内、外侧连通;由于连通套体内、外两侧的是开设于套体端面上的凹槽,如此能以从套体一端向套体另一端走刀的方式加工凹槽,如此走刀的切削力对套体的形变影响小且加工方便,进而提高了导热套的产品合格率,降低了导热套的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热套、发热模组、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电子烟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电子烟市场日渐繁荣。
电子烟主要包括电源部分和雾化器部分,电源部分储备为雾化器内的发热套提供加热烟油的能量,雾化器部分储备烟油和通过发热套加热烟油。用户对电子烟的体验感受取决于雾化器。
在电子烟的使用研究中,发现发热套会碳化雾化器中的导油棉,以致雾化的烟气中出现焦炭味,进而给用不好的用户体验。为此,一般会在发热套和导油棉之间设置导热套,利用导热套来避免发热套雾化导油棉。但又导热套结构设计不合理,以致导热套加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来解决导热套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导热套,包括用于使发热套与吸油芯处于非接触状态的套体,所述套体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另一端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的内、外侧连通。
上述导热套,由于连通套体内、外两侧的是开设于套体端面上的凹槽,如此能以从套体一端向套体另一端走刀的方式加工凹槽,如此走刀的切削力对套体的形变影响小且加工方便,进而提高了导热套的产品合格率,降低了导热套的加工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凹槽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第二端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的内外两侧连通;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向第一端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的内外连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设能使套体内侧与套体外侧连通的截面积增大,从而增大空气与加热后烟油的接触面积,降低空气流动阻力,如此较好地保证烟油雾化的效果。并且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开设于套体相对的两端,如此与单端开设凹槽的结构相比,可以提高套体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至少有两个,所述凹槽间隔开设于所述套体的周向上。多个凹槽的开设能使套体内侧与套体外侧连通的截面积增大,从而增大空气与加热后烟油的接触面积,降低空气流动阻力,如此较好地保证烟油雾化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套采用绝缘耐高温材料制成。
一种雾化器,包括发热套、吸油芯及所述的导热套,所述导热套与发热套套接配合,所述吸油芯设置于导热套远离发热套的一侧。
上述雾化器,在导热套的隔离下,能使发热套与吸油芯处于非接触状态,如此能避免发热套碳化吸油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套套设于发热套外,所述吸油芯围绕导热套的外周设置。进入雾化器的空气在与吸油芯接触后,通过凹槽进入发热套后流出雾化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套套设于导热套外,所述吸油芯穿设于导热套内。进入雾化器的空气在与发热套接触后,通过凹槽进入与吸油芯接触并流出雾化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套可采用发热丝、发热网或发热片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油芯为吸油棉或玻璃纤维。成本低廉,易购买。
一种电子烟,包括电源及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用于发热套电性连接,以为发热套提供发热用的电能。在雾化器工作时,电源与发热套电性导通,发热套将电能换转为热能加热吸油芯上的烟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中所述导热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二中所述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方式三中所述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导热套,101、套体,101a、第一端,101b、第二端,110、凹槽,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200、发热套,310、吸油芯,320、吸油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方式一:
结合图1所示,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热套100,包括用于使发热套200与吸油芯310处于非接触状态的套体101,所述套体101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另一端延伸的凹槽110,所述凹槽110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101的内、外侧连通。
上述导热套100,由于连通套体101内、外两侧的是开设于套体101端面上的凹槽110,如此能以从套体101一端向套体101另一端走刀的方式加工凹槽 110,如此走刀的切削力对套体101的形变影响小且加工方便,进而提高了导热套100的产品合格率,降低了导热套100的加工成本。
一实施例中,所述套体10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1a和第二端101b,所述凹槽11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一端101a的端面上设有向第二端101b延伸的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101的内外两侧连通;所述第二端101b的端面上设有向第一端101a 延伸的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二凹槽112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101的内外连通。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的开设能使套体101内侧与套体101外侧连通的截面积增大,从而增大空气与加热后烟油的接触面积,降低空气流动阻力,如此较好地保证烟油雾化的效果。并且由于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分别开设于套体101相对的两端,如此与单端开设凹槽110的结构相比,可以提高套体101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10至少有两个,所述凹槽110间隔开设于所述套体101的周向上。多个凹槽110的开设能使套体101内侧与套体101外侧连通的截面积增大,从而增大空气与加热后烟油的接触面积,降低空气流动阻力,如此较好地保证烟油雾化的效果。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 均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围绕套体101轴线间隔开设于套体 101的周向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套100采用绝缘耐高温材料制成。例如:该绝缘耐高温材料可以是陶瓷或玻璃。
实施方式二:
一种雾化器,包括发热套200、吸油芯310及实施方式一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热套100,所述导热套100与发热套200套接配合,所述吸油芯310设置于导热套100远离发热套200的一侧。
上述雾化器,在导热套100的隔离下,能使发热套200与吸油芯310处于非接触状态,如此能避免发热套200碳化吸油芯310。
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套100套设于发热套200外,所述吸油芯310围绕导热套100的外周设置。进入雾化器的空气在与吸油芯310接触后,通过凹槽 110进入发热套200后流出雾化器。
具体地,所述发热套200可采用发热丝、发热网或发热片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芯310呈带状,所述吸油芯310绕设于导热套100的外周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油芯310为吸油棉或玻璃纤维。成本低廉,易购买. 实施方式三:
一种雾化器,包括发热套200、吸油芯320及实施方式一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热套100,所述导热套100与发热套200套接配合,所述吸油芯320设置于导热套100远离发热套200的一侧。
上述雾化器,在导热套100的隔离下,能使发热套200与吸油芯320处于非接触状态,如此能避免发热套200碳化吸油芯320。
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套200套设于导热套100外,所述吸油芯320穿设于导热套100内。进入雾化器的空气在与发热套200接触后,通过凹槽110进入与吸油芯320接触并流出雾化器。
具体地,所述发热套200可采用发热丝、发热网或发热片制成。
具体地,所述导热套100的两端均延伸至发热套200外。
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油芯320为吸油棉或玻璃纤维。成本低廉,易购买。实施方式四:
一种电子烟,包括电源及实施方式二或实施方式三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用于发热套200电性连接,以为发热套200提供发热用的电能。在雾化器工作时,电源与发热套200电性导通,发热套200将电能换转为热能加热吸油芯上的烟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热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发热套与吸油芯处于非接触状态的套体,所述套体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另一端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的内、外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凹槽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第二端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的内外两侧连通;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向第一端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套体的内外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至少有两个,所述凹槽间隔开设于所述套体的周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采用绝缘耐高温材料制成。
5.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套、吸油芯及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热套,所述导热套与发热套套接配合,所述吸油芯设置于导热套远离发热套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套设于发热套外,所述吸油芯围绕导热套的外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套套设于导热套外,所述吸油芯穿设于导热套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套可采用发热丝、发热网或发热片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芯为吸油棉或玻璃纤维。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及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用于发热套电性连接,以为发热套提供发热用的电能。
CN201921538618.8U 2019-09-16 2019-09-16 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 Active CN211185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8618.8U CN211185874U (zh) 2019-09-16 2019-09-16 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8618.8U CN211185874U (zh) 2019-09-16 2019-09-16 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5874U true CN211185874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2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8618.8U Active CN211185874U (zh) 2019-09-16 2019-09-16 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5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0542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02740716B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
CN103829381B (zh) 无棉电子烟、无棉电子烟雾化装置的隔热、散热构件及隔热、散热方法
CN205456064U (zh) 双通道电子烟
CN205567818U (zh) 一种电子烟玻璃片发热组件、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3723438U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4886783B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5390303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CN107432499A (zh) 具有烟油预加热功能的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6808685U (zh) 一种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电子烟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18218517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和雾化器
CN204259817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0037352B (zh) 一种非接触加热空气式电子烟加热器
CN109832662B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
CN201468000U (zh) 电子香烟
CN107440160A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细孔吸食装置
CN211185874U (zh) 导热套、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817598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21659U (zh) 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05180364U (zh) 电子烟雾化器发热装置、电子烟雾化头及其电子烟
CN204969471U (zh) 新型多腔体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04770899B (zh)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雾化装置
CN218457300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具
CN110074460B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产生烟雾的方法
CN205585323U (zh) 发热组件、雾化头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5

Address after: 048000 No. 003, Zone C, Panzhuang life square, Panzhuang village, Jiafeng Town, Qinshui County, Ji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shui Qinr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4000 group 1, Hancun village, Xue Town, Fuping County, Wei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ei Miaomi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