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2209U - 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2209U
CN211182209U CN202020375985.7U CN202020375985U CN211182209U CN 211182209 U CN211182209 U CN 211182209U CN 202020375985 U CN202020375985 U CN 202020375985U CN 211182209 U CN211182209 U CN 211182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ower
lines
power lin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59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永达
先建波
郝学光
乔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59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2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2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2209U/zh
Priority to US17/609,336 priority patent/US20220216293A1/en
Priority to JP2022528108A priority patent/JP2023518630A/ja
Priority to EP21774757.5A priority patent/EP404424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7933 priority patent/WO2021190239A1/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17854A priority patent/KR20220157932A/ko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omprising more than three subpixels, e.g. red-green-blue-white [RGBW]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所述引线布置结构设置于基板上,所述引线布置结构包括电源线以及交叉布置的数据线和栅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与阵列布置的子像素连接以形成显示区域,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与多列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以外的引线区域,其一端与所述基板上的连接端子连接,其另一端与多条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本公开提供的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能够减少电源线的走线布线压力,提高像素空间的利用率,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基板的显示尺寸越来越大,对基板上的信号线的电阻均衡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随之对像素PPI(pixels per inch,表示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目)的需求不断提高,导致显示区域的像素个数越来越密集,周边区域的引线数量不断增加。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中,像素电极的电源信号线,通过层状的电极引出,但是在大尺寸显示中,一整层的VDD信号线很难平衡靠近两侧边缘与中间区域的传输电阻,导致不同区域的电源信号在电源线上耗损的电压不同,并且电源线走线密集繁多,使得在像素空间内的走线布线的压力较大,进而影响不同区域的画面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源信号在电源线上耗损的电压不同且电源线走线密集繁多、在像素空间内的走线布线的压力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该引线布置结构能够减少电源线的走线布线压力,提高像素空间的利用率,提升显示效果。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的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其设置于基板上,所述引线布置结构包括电源线以及交叉布置的数据线和栅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与阵列布置的子像素连接以形成显示区域,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与多列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以外的引线区域,其一端与所述基板上的连接端子连接,其另一端与多条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布置结构还包括连接层,所述第二电源线通过所述连接层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多个过孔,所述第二电源线通过多个所述过孔与所述连接层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每条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述过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源线相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源线的数量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每个所述过孔面积相同时,对应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述过孔的数量大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内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述过孔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大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内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每个所述过孔面积不同时,对应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大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内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二电源线分别位于不同层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层的材质与所述栅线所在的层的材质或所述基板的材质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横向布置的多个所述子像素,多个所述像素单元中颜色相同的所述子像素形成一列子像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与N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各列子像素电连接,其中,N≥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源线与K条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其中,K≥2。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三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或四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源线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栅线之间呈锐角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数据线布置在所述引线区域,所述第二数据线的一端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连接端子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数据线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栅线之间呈锐角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相互平行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所述第二电源线的宽度与与其相连接的所有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之和呈正相关。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引线布置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电源线分为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通过第一电源线驱动多列子像素,通过第二电源线带动多条第一电源线,从而能够减少电源线的走线布线压力,提高像素空间的利用率,提升显示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和图2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4A和图4B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定。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下面参照图1至图4B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引线布置结构设置于OLED显示装置的基板B上,其包括电源线1以及交叉布置的数据线2和栅线3,所述数据线2和所述栅线3交叉构成显示区域Z,其中,显示区域Z包含像素驱动区域Z1和发光区域Z2,所述发光区域为光线出射区域。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考虑到OLED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数量较多,为了便于电源线1能够有效驱动全部子像素的像素电极进行工作,所述电源线1包括第一电源线11和第二电源线12,其中,每条所述第一电源线11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Z内并与显示区域Z中的多列子像素相连接,每条所述第二电源线12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Z以外的引线区域Y,其一端与所述基板B上的连接端子连接,其另一端与多条所述第一电源线11相连接,这样,从基板B处伸出的位于引线区域Y的每条第二电源线12能够带动K条位于显示区域Z内的第一电源线11,在显示区域Z内每条第一电源线11能够驱动N列子像素的像素电极进行工作,这里K,N≥2,其中,与第二电源线12连接的第一电源线11的条数K以及与第一电源线11连接的子像素的列数N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外,在显示区域Z内,为了驱动子像素的像素电极工作,与子像素连接的栅线3可通过栅线引入侧的驱动电路驱动,与数据线2及电源线1通过共同侧的引出端子引出到基板B的外部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所述第二电源线12的宽度与与其相连接的所有所述第一电源线11的宽度之和呈正相关,这样,能够保证电能的传输的稳定性。
为了减少电源线1的走线布线的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线11与所述第二电源线12分别位于不同层上,这样便于实现电源线1与子像素的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位于第一层的第二电源线12与位于第二层的第一电源线11能够实现跨层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布置结构还包括连接层4,位于第一层的所述第二电源线12通过所述连接层4与位于第二层的所述第一电源线11相连接,该连接层4能够实现电能在位于不同层的不同电源线之间的传输,其材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层4的材质与所述栅线3所在的层的材质或所述基板B的材质相同,这样能够减少成本,实现电能的有效传输。
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层4上设置有多个过孔,所述第二电源线12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连接层4相连接。其中,过孔的数量和大小可以根据第二电源线12的数量、第二电源线12的尺寸以及连接层4的面积等因素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通过调节过孔数量和大小来调节相应电源线1的电阻,可使电源线1在整个基板B区域具有更均衡的电阻分布。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每条所述第二电源线12的所述过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源线12相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源线11的数量相关,一般而言,每个所述第二电源线12连接的第一电源线11越多,所需要的过孔数量越多,这样,使得可以通过调节过孔数量来调节相应电源线1的电阻,从而使电源线1在整个基板B区域具有更均衡的电阻分布。
进一步地,当每个所述过孔面积相同时,对应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12的所述过孔的数量大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内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12的所述过孔数量,这里的相对外侧是指相对远离所述基板B的中轴线的位置,该位置处的第二电源线12与第一电源线11之间的夹角越小,相对内侧是指相对靠近所述基板B的中轴线的位置,该位置处的第二电源线12与第一电源线11之间的夹角越大,这样能够实现平衡电阻。
进一步地,在过孔数量难以设置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过孔的总面积使得增大第二电源线12与过孔的接触面积,这样,对应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12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大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内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12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这样,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过孔的总面积更大有利于增加第二电源线12与过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实现每个第二电源线12之间电阻的平衡。
进一步地,当每个所述过孔面积不同时,只需要保证对应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12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大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内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12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即可。
如上所述,每条所述第一电源线11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Z内并与显示区域Z中的多列子像素相连接,其中,至少所述两列子像素的布置方式和颜色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装置包括按行布置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横向布置的多个所述子像素,多个所述像素单元中颜色相同的所述子像素形成一列子像素,这样,每条第一电源线11能够驱动多列具有相同颜色的子像素,从而可减少电源线1的走线布线压力。
在第一实施例的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的个数,还可以有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
在显示区域Z的每一行中依次相邻布置N1个像素单元,其中,N1≥1,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横向布置的四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从而形成具有多行子像素排列的布置,每个像素单元的结构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对应不同颜色的四个子像素,分别是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蓝色(B)子像素和白色(W)子像素,在显示区域Z内的第一电源线11驱动对应四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这样,该第一电源线11可以给4×N1列子像素提供电源信号,基板B上的总像素列数为M,由于第一电源线11的条数一般大于2,则N1<(M/8),位于引线区域Y中的第二电源线12能够连接4×K1条像素区域Z内的第一电源线11,其中K1≥2。
第三实施例
在显示区域Z的每一行中依次相邻布置N2个像素单元(N2≥1),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横向布置的三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在显示区域Z的每一行中依次相邻布置多个像素单元,从而形成具有多行子像素排列的布置,每个像素单元的结构如图4A和图4B所示,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分别是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和蓝色(B)子像素,在显示区域Z内的第一电源线11驱动三种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这样,第一电源线11可以给3×N2列子像素提供电源信号,基板B上的总像素列数为M,由于第一电源线11的条数一般大于2,则N2<(M/6),位于引线区域Y中的第二电源线12连接3×K2条像素区域内的第一电源线11,其中K2≥2。
另外,在上述三种实施例中,为便于将第二电源线12汇集到基板B的连接端子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源线12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栅线3之间呈锐角布置。
其中,为了方便数据线2和栅线3与按列布置的子像素连接以形成显示区域Z,同时能够与基板B上的连接端子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2包括第一数据线21与第二数据线22,所述第一数据线21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Z,所述第二数据线22布置在所述引线区域Y,所述第二数据线22的一端与所述基板B上的所述连接端子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数据线21相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将第二数据线22汇集到基板B的连接端子处,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数据线22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栅线3之间呈锐角布置。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线21与所述第一电源线11相互平行布置,这样能够减少第一数据线21与第一电源线11的交叉,以使引线布置结构的布局更合理,提升显示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电源线1包括第一电源线11和第二电源线12,每条第一电源线11在显示区域内与多列子像素相连接,每条第二电源线12布置在显示区域以外的引线区域Y,其一端与基板B上的连接端子连接,其另一端与多条第一电源线11相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电源线11可带动多列子像素,第二电源线12可带动多条第一电源线11,从而能够减少电源线1的走线布线压力,提高像素空间的利用率,提升显示效果。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引线布置结构。由于该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因此,其具有该引线布置结构的全部或至少部分优点。本公开中的显示装置中的电源线1的走线布线压力较小,像素空间的利用率较高,具有高分辨率,显示效果较好。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公开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公开。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公开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公开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公开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其设置于基板上,所述引线布置结构包括电源线以及交叉布置的数据线和栅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与阵列布置的子像素连接以形成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与多列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以外的引线区域,其一端与所述基板上的连接端子连接,其另一端与多条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布置结构还包括连接层,所述第二电源线通过所述连接层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多个过孔,所述第二电源线通过多个所述过孔与所述连接层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每条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述过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源线相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源线的数量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每个所述过孔面积相同时,对应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述过孔的数量大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内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述过孔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大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内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每个所述过孔面积不同时,对应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大于对应于位于相对内侧的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有所述过孔的总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二电源线分别位于不同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的材质与所述栅线所在的层的材质或所述基板的材质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横向布置的多个所述子像素,多个所述像素单元中颜色相同的所述子像素形成一列子像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线与N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各列子像素电连接,其中,N≥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线与K条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其中,K≥2。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三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或四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线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栅线之间呈锐角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数据线布置在所述引线区域,所述第二数据线的一端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连接端子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数据线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栅线之间呈锐角布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相互平行布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第二电源线的宽度与其相连接的所有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之和呈正相关。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线布置结构。
CN202020375985.7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1182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5985.7U CN211182209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US17/609,336 US20220216293A1 (en) 2020-03-23 2021-02-25 Lead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ole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2528108A JP2023518630A (ja) 2020-03-23 2021-02-25 Oled表示装置のためのリード線配置構造および表示装置
EP21774757.5A EP4044245A4 (en) 2020-03-23 2021-02-25 LINE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OLE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1/077933 WO2021190239A1 (zh) 2020-03-23 2021-02-25 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KR1020227017854A KR20220157932A (ko) 2020-03-23 2021-02-25 Oled 표시 장치용 리드 배열 구조 및 표시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5985.7U CN211182209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2209U true CN211182209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9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5985.7U Active CN211182209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6293A1 (zh)
EP (1) EP4044245A4 (zh)
JP (1) JP2023518630A (zh)
KR (1) KR20220157932A (zh)
CN (1) CN211182209U (zh)
WO (1) WO20211902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239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5492B1 (ko) * 2005-09-24 200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8259249B2 (en) * 2009-10-12 2012-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substrate
KR102026927B1 (ko) * 2012-12-24 2019-10-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구동부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471194B1 (ko) * 2017-08-16 2022-11-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54287B1 (ko) * 2017-12-08 2022-10-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5483262A (zh) * 2019-05-31 2022-12-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18577B (zh) * 2019-10-23 2022-11-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1182209U (zh) * 2020-03-23 2020-08-04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239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4245A1 (en) 2022-08-17
KR20220157932A (ko) 2022-11-29
WO2021190239A1 (zh) 2021-09-30
US20220216293A1 (en) 2022-07-07
JP2023518630A (ja) 2023-05-08
EP4044245A4 (en) 202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338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拼接显示面板及显示驱动方法
US11003298B2 (en) Touch module,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6340250B (zh) 显示面板
CN210516181U (zh) 透明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2861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926726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3219359A (zh) 有机电致发光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5016161U (zh) Led像素点、发光组件、发光面板和显示屏
US20230139020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437233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680550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145595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9713016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1182209U (zh) 一种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引线布置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08807475B (zh) 像素排布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CN220856005U (zh) Led排列结构
CN110211996B (zh)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84083B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9887987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模组
CN203150553U (zh) 有机电致发光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1122389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215577463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2447894A (zh) 一种发光芯片及发光单元
CN216353113U (zh) Led显示面板、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CN114217702B (zh) 触控面板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