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5305U - 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5305U
CN211175305U CN201922211301.XU CN201922211301U CN211175305U CN 211175305 U CN211175305 U CN 211175305U CN 201922211301 U CN201922211301 U CN 201922211301U CN 211175305 U CN211175305 U CN 211175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ransfer case
lubricating oil
circulation system
cas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13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翔
周志祥
杨耀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113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5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5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53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所述润滑油循环系统包括分动器总成、油泵和带传动结构;所述带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的动力输出法兰盘与所述油泵的传动轴上;所述油泵位于分动器总成的外侧;所述油泵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分动器总成设有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所述润滑油出口连通,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所述润滑油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将分动器内的润滑油进行外置的循环,排出润滑油简单且彻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动器总成的散热能力,并具备强散热的改装可行性。

Description

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市面上几乎所有民用乘用车,其整套动力传动系统都是直接暴露在底盘车架上,因此维修保养时需要进行更换分动器润滑油的操作,可以直接将车升起或在地沟下即可方便完成。但对于很多军用车型,尤其是具备防雷功能的车型,如图1所示,动力传动系统(如分动器总成1)在防雷板101和车身102的包裹下,在换油时会很麻烦。且在防雷板101包裹下的空间,空气流动很差,无法像一般乘用车那样通过行使时的空气流动来散热,这就有分动器散热不良引起润滑油变质的风险。具体存在如下问题:1、空间有限,对分动器总成产生不利影响;2、换润滑油或放油时操作繁琐(用吸管吸),且放油不彻底;3、因散热差导致润滑油变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排出润滑油简单且彻底,一定程度上提高分动器的散热能力,并具备强散热的改装可行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包括:分动器总成、油泵和带传动结构;
所述带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的动力输出法兰盘与所述油泵的传动轴上;所述油泵位于分动器总成的外侧;
所述油泵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分动器总成设有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所述润滑油出口连通,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所述润滑油进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带传动结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带;
所述主动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法兰盘上,所述从动带轮套装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主动带轮上设有带轮安装孔;
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穿设于所述带轮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法兰盘上。
可选的,所述出油管和所述进油管中的至少一个上安装有油冷器。
可选的,所述进油管通过第一油管接头与所述润滑油出口处的分动器壳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出油管通过第二油管接头与所述润滑油进口处的分动器壳体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可选的,所述油泵固定于所述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
可选的,所述油泵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底座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
其中,所述进油口设于出油口的侧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由分动器总成的输出法兰盘提供动力,通过带传动结构使油泵工作,从而将分动器内的润滑油进行外置的循环,排出润滑油简单且彻底,一定程度上提高分动器总成的散热能力,并具备强散热的改装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军用车分动器总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润滑油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润滑油循环系统中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泵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带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管接头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管接头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油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分动器总成;
2、油泵;
21、油泵传动轴;
22、进油口;
23、出油口;
24、底座;
241、安装孔;
3、带传动结构;
31、主动带轮;
311、带轮安装孔;
32、从动带轮;
33、传动带;
4、进油管;
5、出油管
7a、直线型接头;
7b、90°直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包括:分动器总成1、油泵2和带传动结构3;
所述带传动结构3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1的动力输出法兰盘与所述油泵2的传动轴上;所述油泵2位于分动器总成1的外侧;
所述油泵2上设有进油口22和出油口23,所述分动器总成1设有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所述进油口22通过进油管4与所述润滑油出口连通,所述出油口23通过出油管5与所述润滑油进口连通。
具体的,该润滑油循环系统用于实现分动器总成1润滑油的外置循环,由分动器总成1的输出法兰盘提供动力,通过带传动结构3使油泵工作,从而将分动器内的润滑油进行外置的循环,排出润滑油简单且彻底,一定程度上提高分动器总成的散热能力,并具备强散热的改装可行性。
可选的,所述带传动结构3包括主动带轮31、从动带轮32和传动带33(结构见图6),所述主动带轮31固定连接于分动器总成1的动力输出法兰盘上,所述从动带轮32套装于油泵2的传动轴21上,所述传动带33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31和所述从动带轮32的外侧,如:所述传动带33卷绕于主动带轮31和从动带轮32上。
这样,主动带轮31将分动器总成1的动力输出法兰盘上输出的动力,通过该传动带33传递到从动带轮32,进而通过从动带轮32带动油泵2的传动轴21的运动,实现由分动器总成1到油泵2的动力传输,使油泵工作。
可选的,所述油泵2上设有进油口22和出油口23,所述进油口22设于出油口23的侧下方,所述进油口22通过进油管4与分动器总成1的润滑油出口相连,所述出油口23通过出油管5与分动器总成1的润滑油进口相连。
所述进油管4(结构件图9)和出油管5分别通过油管接头与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处的分动器壳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油管接头可根据需要选用直线型接头7a(如图7所示)或90°直角接头7b(如图8所示),油管接头用于代替原有普通注油塞和放油塞,与进油管、出油管连接,中通的构造可以成为润滑油的出入口。
其中,直线型接头7a和90°直角接头7b中的螺纹端71用于与分动器总成连接。
具体的,所述润滑油进口位于分动器壳体的第一端面上,所述润滑油出口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面相邻的侧面上;这样,所述进油管4可以通过第一油管接头(如图8所示的90°直角接头)与所述润滑油出口处的分动器壳体连接。所述出油管5通过第二油管接头(如图7所示的直线型接头)与所述润滑油进口处的分动器壳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是基于分动器总成1和油泵2之间的设置位置、进油口和出油口的角度的一种示例,选用了直线型接头和90°直角接头;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如根据分动器总成1和油泵2之间的设置位置、进油口和出油口的角度等,选择其他角度的接头等,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如图5所示,所述主动带轮31上设有带轮安装孔311;所述主动带轮31通过穿设于所述带轮安装孔311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法兰盘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带轮31的外圈与传动带33配合,内部圆槽与分动器总成1的输出法兰盘配合,将分动器输出的动能传递给传动带。
可选的,若实现外置润滑油循环的润滑油循环系统的散热性能还不足以满足需求,则可在分动器总成的注油口和油泵之间加装油冷器,如:在所述出油管和所述进油管中的至少一个上安装油冷器,以利于实现完整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可选的,所述油泵2固定于所述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如:油泵2可以是固定于汽车中位于所述分动器总成1侧的车身或车架上。
可选的,如图4,所述油泵2上设有底座24,所述底座24上设有安装孔41;所述底座24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241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车能够实现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润滑油循环系统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当车辆行驶时,分动器总成的输出法兰盘通过带传动结构使油泵工作,将分动器内的润滑油从分动器放油口吸出,再从注油口送回,在油路循环过程中,实现一定程度的散热。
当需要放油时,只需将油管接头拧下,用废液桶将油泵排出的废油收集即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器总成、油泵和带传动结构;
所述带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的动力输出法兰盘与所述油泵的传动轴上;所述油泵位于分动器总成的外侧;
所述油泵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分动器总成设有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所述润滑油出口连通,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所述润滑油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传动结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带;
所述主动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法兰盘上,所述从动带轮套装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带轮上设有带轮安装孔;
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穿设于所述带轮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法兰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和所述进油管中的至少一个上安装有油冷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通过第一油管接头与所述润滑油出口处的分动器壳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通过第二油管接头与所述润滑油进口处的分动器壳体连接。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固定于所述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底座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
CN201922211301.X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5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1301.XU CN211175305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1301.XU CN211175305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5305U true CN211175305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130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5305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5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7060B2 (en) Electric drive unit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system with bearing shims and rotor shaft channel
US11518234B1 (en) Power and cooling system for utility vehicle
EP3330574B1 (en) Axle assembly
US11649891B2 (en) Transmission and use of a ring cooler
US10742091B2 (en) Cooling structure of driving device
DE102016105446A1 (de) Verdichter
CN1167696A (zh) 传动装置冷却系统
CN103148212A (zh) 具有整体式链和链轮的离轴泵
US8256550B2 (en) Cool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3486238A (zh) 风水兼用模块式冷却器及集冷却器一体化的减速器
CN211175305U (zh) 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DE10315684A1 (de) Im Getriebe integrierter Wärmetauscher
US20110186273A1 (en) Conditioning module for conditioning two fluids that are substantially at rest
CN111692506B (zh) 油泵传动联接装置及液压传动机械设备
CN200989415Y (zh) 断开式双级贯通式主减速器
CN204647249U (zh) 一种带有强制润滑油泵和多个取力器的变速器
CN109681620B (zh) 一种集散热润滑电控制动于一体的电驱动变速装置
US8230973B2 (en) Transmission pump system
CN211474842U (zh) 一种军用车分动器环境的外置润滑油循环系统及军用车
CN22058164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拖拉机分动箱总成
CN208686925U (zh) 一种新型驱动泥浆泵用齿轮变速装置
CN20976217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差速器齿轮
CN210371919U (zh) 齿轮、转轴组件、减速器及车辆
EP2300714A1 (de)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hilfsaggregates eines fahrzeuges, insbesondere nutzfahrzeuges
CN103707761B (zh) 驱动装置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