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1446U - 一种轨枕缓冲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枕缓冲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1446U
CN211171446U CN201921051073.8U CN201921051073U CN211171446U CN 211171446 U CN211171446 U CN 211171446U CN 201921051073 U CN201921051073 U CN 201921051073U CN 211171446 U CN211171446 U CN 211171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er
elastic layer
silk screen
pad accor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10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
佘新光
荆蓉
张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510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1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1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1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枕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被设置在轨枕和道床之间,所述缓冲垫包括连接丝网、弹性层、无纺布层,所述弹性层为板体结构,所述弹性层设置在连接丝网、无纺布层之间,所述连接丝网的一侧面与弹性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丝网的另一侧面与轨枕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丝网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镶嵌在轨枕内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通过连接丝网与轨枕镶嵌为一体,确保了连接丝网与轨枕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在实际生产装配过程中,有利于降低生产难度及装配难度,确保了缓冲垫的生产及装配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轨枕缓冲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的弹性减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枕缓冲垫,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有砟轨道混凝土轨枕的缓冲垫。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对于轨道结构的要求(例如对线路的高稳定性、耐久性、可靠性和行车舒适性等)也越来越高。尤其在有砟轨道线路中的桥梁及隧道等刚性基础地段,如何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减小轨道振动噪声、提高道床的稳定性和养护维修周期成为了铁路轨道技术领域重要研究方向。
例如,在有砟轨道中,通过在轨枕和道床之间设置缓冲垫,能够有效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减小轨道振动噪声和提高轨道的可靠性。但是目前的缓冲垫往往采用平板或沟槽状贴附于混凝土轨枕底部,使得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面积过小,从而会导致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较差,容易出现缓冲垫与轨枕发生分离的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8762803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轨枕下的弹性垫板,包括混凝土轨枕和弹性垫板,所述弹性垫板为厚度均匀的平板结构,弹性垫板的一侧一体形成有抗拆钉,密集排列的所述抗拆钉与混凝土轨枕底面浇筑结合为一体,所述弹性垫板通过抗拆钉牢牢附着于混凝土轨枕之内;但该申请若设置少量的抗拆钉,同样会存在弹性垫板与轨枕之间的连接面积过小的问题,若设置多个抗拆钉,会使得弹性垫板的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弹性垫板的生产效率及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轨枕缓冲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面积过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轨枕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被设置在轨枕和道床之间,所述缓冲垫包括连接丝网、弹性层、无纺布层,所述弹性层为板体结构,所述弹性层设置在连接丝网、无纺布层之间,所述连接丝网的一侧面与弹性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丝网的另一侧面与轨枕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丝网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镶嵌在轨枕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丝网为网状结构,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网筋、第二网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筋的下端与弹性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网筋的上端与轨枕连接,且所述第一网筋的至少部分结构镶嵌在轨枕中;所述第二网筋的下端与弹性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网筋的上端与轨枕连接,且所述第二网筋的至少部分结构镶嵌在轨枕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筋、第二网筋为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筋和/或第二网筋沿直线延伸,或沿曲线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筋、第二网筋为曲面板。
进一步的,在朝向轨枕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网筋与第二网筋在连接位置处设置弹簧,且弹簧整体镶嵌在轨枕中。
优选的,所述连接丝网为土工格栅。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为聚氨酯板。
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层与弹性层连接,且无纺布层的面密度大于500g/m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通过连接丝网与轨枕镶嵌为一体,确保了连接丝网与轨枕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在实际生产装配时,通过将连接丝网的一侧面与弹性层固定连接,再将连接丝网的另一侧面与轨枕镶嵌在一起即可,有利于降低生产难度及装配难度,确保了缓冲垫的生产及装配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连接丝网1,第一网筋11,第二网筋12,弹性层2,无纺布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概念。然而,这些实用新型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主要涉及用于有砟轨道混凝土轨枕的缓冲垫,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在混凝土轨枕和道床之间设置缓冲垫,能够有效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减小轨道振动噪声和提高轨道的可靠性。但是目前的缓冲垫往往采用平板或沟槽状贴附于混凝土轨枕底部,使得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面积过小,从而会导致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较差,容易出现缓冲垫与轨枕发生分离的情况。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面积过小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轨枕缓冲垫,如附图1-4所示,所述缓冲垫被设置在轨枕和道床之间,所述缓冲垫包括连接丝网1、弹性层2、无纺布层3,所述弹性层2为板体结构,所述弹性层2设置在连接丝网1、无纺布层3之间,所述无纺布层3与弹性层2连接,所述连接丝网1的一侧面与弹性层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丝网1的另一侧面与轨枕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丝网1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镶嵌在轨枕内部。
从而通过在轨枕和道床之间设置缓冲垫,并通过连接丝网1与轨枕镶嵌为一体,确保了连接丝网1与轨枕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所述缓冲垫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丝网1,对于任一个连接丝网1而言,均为一整张网状结构,可以为尼龙丝网、格栅等在市面上能够直接购置的网状结构,从而在实际生产装配时,通过将连接丝网1的一侧面与弹性层2固定连接,再将连接丝网1的另一侧面与轨枕镶嵌在一起即可,有利于降低生产难度及装配难度,确保了缓冲垫的生产及装配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成本。
同时为了确保缓冲垫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所述弹性层2优选为厚度均匀的聚氨酯板,一方面使得缓冲垫内部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能够将轨枕所受载荷更加均匀的传递到有砟道床上,有效地降低轨枕及缓冲垫内部的应力集中情况,另一方面聚氨酯的耐磨性良好,弹性好,具有优良的复原性,从而能够提高缓冲垫的缓冲效果及减振作用。
对于连接丝网1而言,所述连接丝网1为网状结构,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网筋11、第二网筋12;所述第一网筋11的下端与弹性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网筋11的上端与轨枕连接,且所述第一网筋11的至少部分结构镶嵌在轨枕中;同样的,所述第二网筋12的下端与弹性层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网筋12的上端与轨枕连接,且所述第二网筋12的至少部分结构镶嵌在轨枕中。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网筋11、第二网筋12为板结构;所述第一网筋11和/或第二网筋12可以为沿直线延伸,或沿曲线延伸;优选的,在沿着弹性层2至轨枕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网筋11为沿直线延伸或沿曲线延伸,所述第二网筋12为沿直线延伸或沿曲线延伸。
具体的,以第一网筋11为例,当其沿直线延伸时,为平面板结构;当其沿曲线延伸时,为曲面板结构。考虑到缓冲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丝网1与轨枕之间的受力情况,所述第一网筋11、第二网筋12优选为曲面板,一方面有利于增大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面积,另一方面避免了连接丝网1与轨枕之间的受力分布方向过于单一,有利于提高连接丝网1与轨枕之间连接的牢靠性;同时曲面板的设置,在缓冲垫的使用过程中,也能够产生轻微形变,有利于提高缓冲垫的缓冲效果。
此外,在朝向轨枕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网筋11与第二网筋12在连接位置处设置弹簧,且弹簧整体镶嵌在轨枕中,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缓冲垫与轨枕之间的连接面积,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缓冲垫的缓冲效果
为了便于缓冲垫的生产制造,所述连接丝网1为水土保护行业常用的土工格栅,无需经过加工处理,便能够直接用于缓冲垫的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对于无纺布层3而言,所述无纺布层3与弹性层2粘接,且无纺布层3的面密度大于500g/m2,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缓冲垫的减振降噪性能,另一方面避免了弹性层2直接与道床、道砟等结构接触,能够有效地对弹性层2提供防护作用,延缓了弹性层2的磨损及老化,有利于提高缓冲垫及轨枕的使用寿命。
所述缓冲垫主要应用在混凝土轨枕上,在具体生产装配过程中,在弹性层2的加工过程中,将连接丝网1的一侧面与弹性层2固定连接,然后加工混凝土轨枕,在混凝土轨枕凝固之前,将连接丝网1的另一侧面压入混凝土轨枕中,将混凝土轨枕凝固,同时将无纺布层3粘接在弹性层2上,从而在混凝土轨枕的生产过程中,既实现了缓冲垫的生产装配,又实现了缓冲垫与轨枕的连接,极大地降低了缓冲垫的生产装配难度。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垫而言,可以将混凝土轨枕所受载荷更加均匀的传递到有砟道床上,有效降低轨枕的应力集中,有效减少道砟磨损,延长混凝土轨枕使用寿命,延长有砟道床的捣固周期,大幅降低养护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轨枕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被设置在轨枕和道床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包括连接丝网(1)、弹性层(2)、无纺布层(3),所述弹性层(2)为板体结构,所述弹性层(2)设置在连接丝网(1)、无纺布层(3)之间,所述连接丝网(1)的一侧面与弹性层(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丝网(1)的另一侧面与轨枕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丝网(1)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镶嵌在轨枕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网(1)为网状结构,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网筋(11)、第二网筋(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筋(11)的下端与弹性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网筋(11)的上端与轨枕连接,且所述第一网筋(11)的至少部分结构镶嵌在轨枕中;所述第二网筋(12)的下端与弹性层(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网筋(12)的上端与轨枕连接,且所述第二网筋(12)的至少部分结构镶嵌在轨枕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筋(11)、第二网筋(12)为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筋(11)和/或第二网筋(12)沿直线延伸,或沿曲线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筋(11)、第二网筋(12)为曲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其特征在于,在朝向轨枕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网筋(11)与第二网筋(12)在连接位置处设置弹簧,且弹簧整体镶嵌在轨枕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网(1)为土工格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2)为聚氨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枕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3)与弹性层(2)连接,且无纺布层(3)的面密度大于500g/m2
CN201921051073.8U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轨枕缓冲垫 Active CN211171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1073.8U CN211171446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轨枕缓冲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1073.8U CN211171446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轨枕缓冲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1446U true CN211171446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1073.8U Active CN211171446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轨枕缓冲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1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81031U (zh) 一种多层垫板的减振扣件系统
RU130314U1 (ru) Подрельсовая опора с амортизатором
JP3288375B2 (ja) 緩衝部材
TW200821428A (en) Railway track
CN211171446U (zh) 一种轨枕缓冲垫
CN103088727B (zh)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EP1186709A2 (en) Concrete sleeper sole for high speed rail track
CN211596202U (zh) 一种槽型轻轨枕
CN202214663U (zh) 一种双刚度轨下弹性垫板
CN212742027U (zh) 一种轨枕弹性垫
CN108755288A (zh) 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底弹性垫板
CN110552258A (zh) 一种耐冲压的高强度弹性铁轨下垫板
CN207176403U (zh) 用于无砟轨道的弹性套靴和弹性垫板组件和无砟轨道
WO1998045537A1 (en) Rail pads
CN207244360U (zh) 一种用于扣件系统的钢轨抗扭限位轨下垫板
CN201172784Y (zh) 台阶式橡胶垫板
CN108286211A (zh) 一种嵌入式道岔系统
CN210946311U (zh) 含减振道床与普通道床及扣件刚度过渡结构的轨道系统
CN2556249Y (zh) 轨道双层非线性减振降噪扣件
CN218756785U (zh) 一种隧道隔振结构
CN208717664U (zh) 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底弹性垫板
CN1944793B (zh) 包覆式弹性轨枕
CN218263270U (zh) 一种地铁轨道减振结构
CN114934408B (zh) 一种缓冲装置
KR100802356B1 (ko) 콘크리트노반상 궤도탄성변화구간의 완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