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7082U - 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 Google Patents

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7082U
CN211167082U CN201921712534.1U CN201921712534U CN211167082U CN 211167082 U CN211167082 U CN 211167082U CN 201921712534 U CN201921712534 U CN 201921712534U CN 211167082 U CN211167082 U CN 211167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lutch
pto
control valve
hydraulic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25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江
徐健
李永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uzhe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uzh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uzhe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uzh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125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7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7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7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包括液压转向器和控制PTO湿式离合器的PTO离合器控制系统,液压转向器通过进油装置与油箱连接,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与PTO离合器控制系统连接,PTO湿式离合器的回油口与油箱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液压转向系统与PTO离合器控制系统串联连接,共用一个油箱、过滤器、液压泵,液压泵提供的液压油先供应至液压转向系统内,经由液压转向系统实现转向功能后,液压油继续进入至PTO离合器控制系统内,从而实现控制PTO湿式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而后油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置合理,减少了油箱、过滤器、液压泵、液压管道的数量,减少了空间的占用,降低了重复故障率,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液压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背景技术
拖拉机PTO装置是把拖拉机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拖拉机挂载的其他农机具的一种工作装置,可以给拖拉机挂载的本身无动力的其它农机具提供动力。
PTO湿式离合器是利用液压系统压力是否达到规定的压力控制PTO装置与发动机接合和断开的一种元件,液压系统压力达到规定值,离合器内部摩擦片相互接合,起到传动效果。因PTO湿式离合器操作平稳,能够稳定传递扭矩等优点在拖拉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液压转向系统是拖拉机将发动机动力的一部分通过液压泵转化为压力经过液压转向器传递到前桥转向液压缸转化为机械运动从而达到转向的目的。因液压转向有操作轻便、转向灵活和安装布置方便等优点在拖拉机上得到了普遍应用。
现有的PTO湿式离合器控制系统与液压转向系统,均采用独立的液压系统,各自拥有独立的油箱、液压泵、控制阀、过滤器、管道等元件,存在结构上的浪费、占用较多的布置空间、重复故障率高、渗漏油风险点多、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故障率低、成本低、共用一套供油与回油系统的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包括液压转向器和控制PTO湿式离合器的PTO离合器控制系统,所述液压转向器通过进油装置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与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与所述PTO湿式离合器连接,所述PTO湿式离合器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PTO湿式离合器连接的离合器控制阀,所述离合器控制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PTO湿式离合器上设置有离合器工作油口、离合器润滑油口和离合器回油口,所述离合器工作油口和所述离合器润滑油口分别与所述离合器控制阀连接,所述离合器回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离合器控制阀上设置有控制阀进油口、控制阀工作油口和控制阀回油口,所述离合器控制阀内包括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通过所述控制阀进油口与所述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所述控制阀工作油口与所述离合器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通过所述控制阀回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离合器控制阀上还设置有控制阀润滑油口,所述控制阀润滑油口与所述离合器润滑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润滑油口与所述控制阀进油口之间连接有顺序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工作油口与所述控制阀回油口之间连接有调节控制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油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液压转向器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之间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油箱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包括液压转向器和控制PTO湿式离合器的PTO离合器控制系统,所述液压转向器通过进油装置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与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与所述PTO湿式离合器连接,所述PTO湿式离合器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液压转向系统与PTO离合器控制系统串联连接,共用一个油箱、过滤器、液压泵,液压泵提供的液压油先供应至液压转向系统内,经由液压转向系统实现转向功能后,液压油继续进入至PTO离合器控制系统内,由离合器控制阀内的电磁换向阀控制方向起到控制油路方向,有离合器控制阀内的调节控制阀及顺序阀控制油路压力及油路先后顺序,从而实现控制PTO湿式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而后液压油回到油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置合理,减少了油箱、过滤器、液压泵、液压管道的数量,减少了空间的占用,降低了重复故障率,减少了渗漏油风险点,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油箱;2-转向油缸;3-液压转向器;4-PTO湿式离合器;5-电磁换向阀;6-顺序阀;7-调节控制阀;8-液压泵;9-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包括液压转向系统和控制PTO湿式离合器4的PTO离合器控制系统,PTO湿式离合器4与PTO离合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液压转向系统通过进油装置与油箱1连接,所述油箱1为底盘油箱,所述液压转向系统的回油口与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1连接。
所述液压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油缸2和与所述转向油缸2连接的液压转向器3,所述液压转向器3的进油口(P1油口)通过所述进油装置与所述油箱1连接,所述液压转向器3的回油口(T1油口)与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液压转向器3以及所述转向油缸2均为现有技术,属于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PTO湿式离合器4连接的离合器控制阀,所述离合器控制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转向器3的回油口连接,所述PTO湿式离合器4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1连接。所述PTO湿式离合器4为现有技术,属于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所述PTO湿式离合器4上设置有离合器工作油口(E油口)、离合器润滑油口(F油口)和离合器回油口(T3油口),所述离合器工作油口(E油口)和所述离合器润滑油口(F油口)分别与所述离合器控制阀连接,所述离合器回油口(T3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1。所述离合器工作油口(E油口)通入至所述PTO湿式离合器4内的活塞处,用于将液压油引入至所述PTO湿式离合器4中,推动PTO湿式离合器4内部活塞运动,使得离合器内部摩擦片相互接合;所述离合器润滑油口(F油口)通入至所述PTO湿式离合器4内的摩擦片,用于将液压油引入至摩擦片处,用于对摩擦片进行润滑与散热。
所述离合器控制阀上设置有控制阀进油口(P2油口)、控制阀工作油口(CL油口)和控制阀回油口(T2油口),所述离合器控制阀内包括电磁换向阀5,所述电磁换向阀5的进油口通过所述控制阀进油口(P2油口)与所述液压转向器3的回油口(T1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5的出油口通过所述控制阀工作油口(CL油口)与所述离合器工作油口(E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5的回油口通过所述控制阀回油口(T2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1。
所述离合器控制阀上还设置有控制阀润滑油口(M油口),所述控制阀润滑油口(M油口)与所述离合器润滑油口(F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润滑油口(M油口)与所述控制阀进油口(P2油口)之间连接有顺序阀6。所述顺序阀6用于优先保证活塞运动之后经过控制阀润滑油口(M油口)到达离合器润滑油口(F油口)对PTO湿式离合器4进行润滑及散热。
所述控制阀工作油口(CL油口)与所述控制阀回油口(T2油口)之间连接有调节控制阀7,所述调节控制阀7用于控制PTO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压力。
所述进油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液压转向器3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1之间的液压泵8,所述液压泵8与所述油箱1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所述液压泵8为齿轮泵,用于将油箱1内的液压油吸出供应至所述液压转向器3内,所述过滤器9具有过滤作用,防止油箱1内的杂质随着液压油一起进入至系统内,对系统内设备造成故障。
本实用新型将液压转向系统与PTO离合器控制系统串联连接,共用一个油箱1、过滤器9、液压泵8,液压泵8提供的液压油先供应至液压转向系统内,经由液压转向系统实现转向功能后,液压油继续进入至PTO离合器控制系统内,由离合器控制阀内的电磁换向阀5控制方向起到控制油路方向,有离合器控制阀内的调节控制阀7及顺序阀6控制油路压力及油路先后顺序,从而实现控制PTO湿式离合器4的接合与分离,而后液压油回到油箱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置合理,减少了油箱1、过滤器9、液压泵8、液压管道的数量,减少了空间的占用,降低了重复故障率,减少了渗漏油风险点,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拖拉机的液压转向系统与PTO离合器控制系统均去掉独立油箱1,使用拖拉机底盘作为共用油箱1,液压转向吸油管路从共用油箱1吸出,经过过滤器9之后由液压泵8将液压油供应至液压转向器3的进油口(P1油口),液压油进入液压转向器3执行左/右转(进入A/B油口)之后或者不执行转动之后经由液压转向器3的回油口(T1油口)排出,之后到达PTO离合器控制系统,从控制阀进油口(P2油口)进入离合器控制阀,进入至电磁换向阀5内,由电磁换向阀5控制PTO湿式离合器4接合油路通断,电磁换向阀5通电后,则液压油从电磁换向阀5的进油口经过控制阀工作油口(CL油口)到达离合器工作油口(E油口),推动PTO湿式离合器4内部活塞运动使离合器内部摩擦片相互接合,同时在顺序阀6的作用下优先保证活塞运动之后经过控制阀润滑油口(M油口)到达离合器润滑油口(F油口)对PTO湿式离合器4进行润滑及散热;电磁换向阀5断电,液压油仅经由顺序阀6经过控制阀润滑油口(M油口)到达离合器润滑油口(F油口)对PTO湿式离合器4进行润滑及散热,PTO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压力由离合器控制阀内部的调节控制阀7控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包括液压转向器和控制PTO湿式离合器的PTO离合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转向器通过进油装置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与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与所述PTO湿式离合器连接,所述PTO湿式离合器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TO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PTO湿式离合器连接的离合器控制阀,所述离合器控制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TO湿式离合器上设置有离合器工作油口、离合器润滑油口和离合器回油口,所述离合器工作油口和所述离合器润滑油口分别与所述离合器控制阀连接,所述离合器回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控制阀上设置有控制阀进油口、控制阀工作油口和控制阀回油口,所述离合器控制阀内包括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通过所述控制阀进油口与所述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所述控制阀工作油口与所述离合器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通过所述控制阀回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控制阀上还设置有控制阀润滑油口,所述控制阀润滑油口与所述离合器润滑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润滑油口与所述控制阀进油口之间连接有顺序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工作油口与所述控制阀回油口之间连接有调节控制阀。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液压转向器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之间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油箱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CN201921712534.1U 2019-10-12 2019-10-12 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Active CN211167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2534.1U CN211167082U (zh) 2019-10-12 2019-10-12 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2534.1U CN211167082U (zh) 2019-10-12 2019-10-12 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7082U true CN211167082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4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2534.1U Active CN211167082U (zh) 2019-10-12 2019-10-12 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70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1584A (zh) * 2017-09-30 2019-04-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取力装置和驱动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1584A (zh) * 2017-09-30 2019-04-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取力装置和驱动总成
CN109591584B (zh) * 2017-09-30 2022-05-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取力装置和驱动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3950B1 (ko) 트랜스미션 내에 가압된 유압 유체를 제공하는 장치
US10780853B2 (en) External lube system for a transmission
US7954317B2 (en) Hydraulic system
US20130014500A1 (en) Drive Train of a Mobile Machine
MXPA06012736A (es) Circuito hidraulico de presion dual de bomba dual.
CN102596626B (zh) 拖拉机
CN211167082U (zh) 拖拉机液压转向与pto湿式离合器控制串联系统
WO2017055191A1 (en) Hydraulic circuit for use on cvt vehicle
US8745983B2 (en) Hydraulic fluid cooling system for pair of integrated hydrostatic transmissions with auxiliary hydraulic circuit
US6460655B2 (en) Vehicle hydraulic system
CN210218310U (zh) 一种农业机械液压循环系统及拖拉机
EP2787166B1 (en) Radial piston hydraulic motor
CN103661340A (zh) 车辆制动系统及车辆
CN112943916A (zh)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作业设备
CN110822021A (zh)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US20110005214A1 (en) Hydraulic system
US20240102549A1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with a power take-off, vehicle and working machine arrangement
CN210889928U (zh)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US11428312B2 (en) Hydraulic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
CN214578788U (zh)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作业设备
US11971095B2 (en) Hydraulic arrangement and agricultural or industrial utility vehicle
CN112879464B (zh) 混动液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8934871U (zh) 一种轮式拖拉机的动力换向液压系统
CN213981965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液压系统
CN203067378U (zh) 一种用于压路机举升、制动和拖车一体化的液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