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5163U - 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5163U
CN211165163U CN201921513675.0U CN201921513675U CN211165163U CN 211165163 U CN211165163 U CN 211165163U CN 201921513675 U CN201921513675 U CN 201921513675U CN 211165163 U CN211165163 U CN 211165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idler
driving shaft
shaf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36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佳南
陈大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itian Driv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imaik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imaik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imaik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36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5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5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5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电机安装板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主动带轮、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且主动带轮安装在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上,第一惰轮、第二惰轮位于主动轴的上方,主动带轮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带的一端绕过第一惰轮固定在主动轴的一端,第一同步带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惰轮固定在主动轴的另一端,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从动轴随主动轴作上下倍速运动的同步机构;其优点是采用层叠式安装惰轮的方法,惰轮均处于外置状态,方便拆卸更换,大大提高了售后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使机械手手臂结构侧边空间充裕,可用于安装拖链,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改善了机械手的外观。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
背景技术
鉴于市场竞争加剧,人工成本提高,塑料生产商对注塑机的产品取出设备的需求以及对取出设备的品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目前,传统的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两者之间的由惰轮、同步带等组成的惰轮组件安装位置位于主臂I段的侧面或者主臂I段的型材内部。而惰轮组件是机械手中的易损件。
其中,侧面安装方式往往需要另外设置一个惰轮安装架,惰轮组件安装在惰轮安装架内,惰轮安装架固定于主臂I段的侧面,惰轮安装架为一长方体框架,拆卸更换惰轮组件时,需要先拆卸掉惰轮安装架才能更换惰轮组件,更换好后,再将惰轮安装架装回到主臂I段的侧面,由此可见,这种结构拆卸极为不便,并且占用了一定的侧边空间。此外,采用惰轮组件安装于型材内部的机构,拆卸的时候,需要将II段手臂与I段手臂分离,此拆卸工作量相对于侧面更加巨大,虽然安装于型材内部可以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但不便于维修。由此可见,这两种结构均存在易损件难更换,给售后维修人员造成很大的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方便维修的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机械手手臂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售后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电机安装板和驱动组件,所述的主动轴设置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上可上下移动,所述的从动轴滑动设置在所述的主动轴上,所述的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外壁上,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主动带轮、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且所述的主动带轮安装在所述的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上,所述的第一惰轮、所述的第二惰轮位于所述的主动轴的前方,所述的主动带轮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的第一同步带的一端绕过所述的第一惰轮固定在所述的主动轴的一端,所述的第一同步带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的第二惰轮固定在所述的主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从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从动轴随所述的主动轴作上下倍速运动的同步机构。
所述的第一惰轮和所述的第二惰轮位于所述的主动带轮的后方,所述的第一惰轮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的第二惰轮的中心轴线及所述的主动带轮的中心轴线平行,且所述的第一惰轮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的第二惰轮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的主动带轮的中心轴线的同一侧。
所述的主动轴和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的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内壁上,所述的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的主动轴的外侧壁上,所述的第一滑块和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动配合。在此结构中,采用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配合使用,一方面使主动轴在运动时具有导向作用,不易错位,另一方面使主动轴移动更顺畅。
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第二同步带、第二同步带固定座以及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三惰轮,所述的第三惰轮通过第三惰轮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的主动轴的内侧壁两端,所述的第二同步带绕过所述的第三惰轮,所述的第二同步带通过同步带齿板夹紧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同步带固定座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同步带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内壁上。在此结构中,将第二同步带通过同步带齿板夹紧固定第二同步带固定座的一端,保证从动轴与主动轴反向运动,从而2倍速与主动轴移动。
所述的主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拆卸所述的第三惰轮安装座的通孔,所述的通孔设置在所述的主动轴的外侧且与用于固定所述的第三惰轮安装座的螺栓相对设置。在此结构中,通过拆卸相应的螺栓即可对应更换以及维修第三惰轮或同步带,实现一步解决,大大降低了售后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主动轴和所述的从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的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的主动轴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块安装基座,所述的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的滑块安装基座上,所述的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的从动轴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第二滑块和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动配合。在此结构中,采用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配合使用,一方面使从动轴在运动时具有导向作用,不易错位,另一方面使从动轴移动更顺畅。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减速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的减速电机固定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的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所述的主动带轮。
还包括拖链,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拖链固定板,所述的拖链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拖链固定板上,所述的拖链固定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的从动轴固定连接。具有结构更为紧凑的优点。
所述的主动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臂,所述的限位臂上设置有防撞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由于将主动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设置在电机安装板的内壁上,且第一惰轮、第二惰轮位于主动轴的前方,主动带轮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带的一端绕过第一惰轮固定在主动轴的一端,第一同步带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惰轮固定在主动轴的另一端,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从动轴随主动轴作上下倍速运动的同步机构,由此可见采用层叠式安装惰轮的方法,将第一惰轮、第二惰轮设置在主动轴的前方,并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设置由第三惰轮和第二同步带组成的同步机构,惰轮均处于外置状态,方便拆卸更换,大大提高了售后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使机械手手臂结构侧边空间充裕,可用于安装拖链,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改善了机械手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4、图6所示,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包括主动轴1、从动轴2、电机安装板3和驱动组件4,主动轴1设置在电机安装板3上可上下移动,从动轴2滑动设置在主动轴1上,驱动组件4固定在电机安装板3的外壁上,电机安装板3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主动带轮21、第一惰轮22和第二惰轮23,且主动带轮21安装在驱动组件4的输出端上,第一惰轮22、第二惰轮23位于主动轴1的前方,主动带轮21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24,第一同步带24的一端绕过第一惰轮22并通过第一同步带夹25固定在主动轴1的一端,第一同步带24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惰轮23并通过第二同步带夹26固定在主动轴1的另一端,主动轴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18,主动轴1的底端设置有底板5,主动轴1与从动轴2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从动轴2随主动轴1作上下倍速运动的同步机构6。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惰轮22和第二惰轮23位于主动带轮21的后方,第一惰轮22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惰轮23的中心轴线及主动带轮21的中心轴线平行,且第一惰轮22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惰轮23的中心轴线位于主动带轮21的中心轴线的同一侧。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主动轴1和电机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7,第一导向组件7包括第一导轨71和第一滑块72,第一滑块72固定在电机安装板3的内壁上,第一导轨71固定在主动轴1的外侧壁上,第一滑块72和第一导轨71滑动配合。
实施例二,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同步机构6包括第二同步带61、第二同步带固定座62以及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三惰轮63,第三惰轮63通过第三惰轮安装座64安装在主动轴1的内侧壁两端,第二同步带61绕过第三惰轮63,第二同步带61通过同步带齿板65夹紧固定在第二同步带固定座62的一端,第二同步带固定座62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机安装板3的内壁上。从动轴2的下底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同步带导向齿板9,第二同步带61穿过该导向齿板9,导向齿板9对第二同步带61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保证从动轴2正常运行。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动轴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拆卸第三惰轮安装座64的通孔8,通孔8设置在主动轴1的外侧且与用于固定第三惰轮安装座64的螺栓的头部相对设置。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主动轴1和从动轴2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10,第二导向组件10包括第二导轨101和第二滑块102,主动轴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块安装基座11,第二滑块102固定在滑块安装基座11上,第二导轨101固定在从动轴2的内侧壁上,第二滑块102和第二导轨101滑动配合。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和减速电机42,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与减速电机42的输入轴连接,减速电机42固定在电机安装板3上,减速电机42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带轮21。
实施例三,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拖链12,电机安装板3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拖链固定板13,拖链12的一端固定在拖链固定板13上,拖链固定板1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14与从动轴2固定连接。
实施例四,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主动轴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臂15,限位臂15上设置有防撞块16,用于防止电机安装板3撞击和脱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从动轴2的底端设置有翻转治具17。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电机安装板和驱动组件,所述的主动轴设置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上可上下移动,所述的从动轴滑动设置在所述的主动轴上,所述的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主动带轮、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且所述的主动带轮安装在所述的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上,所述的第一惰轮、所述的第二惰轮位于所述的主动轴的前方,所述的主动带轮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的第一同步带的一端绕过所述的第一惰轮固定在所述的主动轴的一端,所述的第一同步带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的第二惰轮固定在所述的主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从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从动轴随所述的主动轴作上下倍速运动的同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惰轮和所述的第二惰轮位于所述的主动带轮的后方,所述的第一惰轮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的第二惰轮的中心轴线及所述的主动带轮的中心轴线平行,且所述的第一惰轮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的第二惰轮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的主动带轮的中心轴线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和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的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内壁上,所述的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的主动轴的外侧壁上,所述的第一滑块和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第二同步带、第二同步带固定座以及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三惰轮,所述的第三惰轮通过第三惰轮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的主动轴的内侧壁两端,所述的第二同步带绕过所述的第三惰轮,所述的第二同步带通过同步带齿板夹紧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同步带固定座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同步带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拆卸所述的第三惰轮安装座的通孔,所述的通孔设置在所述的主动轴的外侧且与用于固定所述的第三惰轮安装座的螺栓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和所述的从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的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的主动轴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块安装基座,所述的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的滑块安装基座上,所述的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的从动轴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第二滑块和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减速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的减速电机固定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的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所述的主动带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拖链,所述的电机安装板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拖链固定板,所述的拖链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拖链固定板上,所述的拖链固定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的从动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臂,所述的限位臂上设置有防撞块。
CN201921513675.0U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 Active CN211165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3675.0U CN211165163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3675.0U CN211165163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5163U true CN211165163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0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3675.0U Active CN211165163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5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65163U (zh) 一种注塑机双节机械手手臂结构
CN20871268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冲压模具固定机构
CN210707662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车辆扰流板
CN209987843U (zh) 一种卡车尿素壶固定支架
CN218750424U (zh) 一种滑动顺畅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
CN201714218U (zh) 车窗玻璃升降器的玻璃托架
CN101368466A (zh) 一种汽车滑门驱动装置
CN200989124Y (zh) 车辆滑动门的驱动装置
CN210686884U (zh) 一种可切换水平、竖直方向的齿条及传动组件
CN219688292U (zh) 线体输送皮带快换机构
CN209569305U (zh) 皮带张紧机构
CN112936344A (zh) 一种横行滑板及框架式机械手
CN216912170U (zh) 一种通信设备外壳生产开孔机构
CN201678829U (zh) 一种绣花机的新型驱动装置
CN214299063U (zh) 一种抓手升降装置
CN211759703U (zh) 一种门把手螺钉专机
CN216861329U (zh) 基于安装支架优化的汽车喇叭
CN109969701B (zh) 一种高效率电池上料系统
CN215792745U (zh) 一种用于装订机的下铆头传动结构
CN215967572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辅助夹具
CN20886270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柴油发电机调速装置
CN213383077U (zh) 一种汽车雨刮器生产加工设备
CN216331792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汽车行李架
CN219432391U (zh) 一种钻床传动齿轮箱
CN212958206U (zh) 一种可快拆车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801 518 xiaojiajiang Middle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Haitian Dr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801 518 xiaojiajiang Middle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HAIMAIK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