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2349U - 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2349U
CN211162349U CN201921803393.4U CN201921803393U CN211162349U CN 211162349 U CN211162349 U CN 211162349U CN 201921803393 U CN201921803393 U CN 201921803393U CN 211162349 U CN211162349 U CN 211162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ging
seal ring
exhaust sleeve
inlet pip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33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丹
付颖
李光俊
荣建
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33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2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2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2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所述第二胀形密封圈与第一胀形密封圈之间设置有排气套筒;进气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胀形密封圈、排气套筒、第一胀形密封圈并与抵压装置连接,抵压装置的一侧与第一胀形密封圈抵接,且进气管与排气套筒连通,排气套筒的侧壁设置有气孔;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紧装置,且压紧装置与第二胀形密封圈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抵压装置、压紧装置分别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和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使得排气套筒固定在导管的焊接部位的背部,通过排气套筒设置的气孔向焊缝吹送保护气体,进而保护焊缝背面,防止焊缝氧化、吸氢,进而提高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管焊接保护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导管是航空产品、汽车、火箭等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将油、气等介质输送到发动机、起落架、座舱等部位的作用,如:一架飞机导管的数量超过2000项,其中25%~30%由支管、法兰盘、管接头等零件焊接组成,其中熔焊技术应用最多。熔焊是将待焊处母材金属熔化以形成焊缝的焊接方法,焊接温度高,焊接时伴随着气体-金属反应,在焊接及焊后的冷却过程中,氮、氢和氧等气体可溶解在焊缝金属中,影响焊缝的金属成分和力学性能,如:高强钢焊接中氢含量过高易导致氢致裂纹;氧气导致焊缝金属中形成过多夹杂物或合金元素大量损失,引起焊缝力学性能变差。焊缝正面可通过焊枪送出的保护气进行保护,对于钛、铝、钢等活泼金属导管的焊接,需在导管焊缝背部输送保护气体保护熔化或高温焊缝金属,提升焊缝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通过抵压装置、压紧装置分别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和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使得排气套筒固定在导管的焊接部位的背部,通过排气套筒设置的气孔向焊缝吹送保护气体,进而保护焊缝背面,防止焊缝氧化、吸氢,进而提高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包括进气管、第一胀形密封圈、排气套筒、第二胀形密封圈、压紧装置、抵压装置,所述第二胀形密封圈与第一胀形密封圈之间设置有排气套筒;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胀形密封圈、排气套筒、第一胀形密封圈并与抵压装置连接,所述抵压装置的一侧与第一胀形密封圈抵接,且进气管与排气套筒连通,所述排气套筒的侧壁设置有气孔;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紧装置,且压紧装置与第二胀形密封圈抵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组装后的保护装置伸入导管,使得第一胀形密封圈、排气套筒、第二胀形密封圈、抵压装置位于导管的内部,并确保排气套筒位于导管焊接部位的背部,并将抵押装置固定在导管的管口;然后,打开与进气管连接的气瓶,保护气体通过进气管和排气套筒的气孔,进而排除导管内焊接保护部位的氧气和氢气;最后,通过抵压装置、压紧装置分别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和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第一胀形密封圈、第二胀形密封圈在受力下膨胀,使得第一胀形密封圈、第二胀形密封圈的外径扩大贴紧导管内壁,在第一胀形密封圈、第二胀形密封圈、导管三者的配合下,使得排气套筒四周形成相对密封空间,在相对密封空间内输入的保护气体,从而实现对导管焊缝背面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通过抵压装置、压紧装置分别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和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使得排气套筒固定在导管的焊接部位的背部,通过排气套筒设置的气孔向焊缝吹送保护气体,进而保护焊缝背面,防止焊缝氧化、吸氢,进而提高焊接质量。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抵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胀形密封圈、排气套筒、第一胀形密封圈并与基座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的设置,使得第二胀形密封圈、排气套筒、第一胀形密封圈处于基座与压紧装置之间。旋转压紧装置,使进气管向一端运动,此时进气管带动基座同向运动,此时,第一胀形密封圈在基座与排气套筒之间被挤压,从而实现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的直径;将压紧装置旋紧,实现对第二胀形密封圈的挤压,从而实现调整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能够确保第二胀形密封圈、第一胀形密封圈共同胀形,从而形成密封空间,确保对导管焊缝的背面进行保护,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气孔,所述进气管的气孔与排气套筒的气孔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交错设置的排气套筒的气孔与进气管的气孔,使得保护气体能通过排气套筒均匀的吹覆于导管的焊缝表面,提高保护气体的利用效率。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套筒和进气管的侧壁分别沿周向等距设置有若干圈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气套筒与进气管沿周向设置的若干圈气孔,使得保护气体能更好的对导管焊缝背面进行保护,提高焊接质量。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胀形密封圈的直径小于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胀形密封圈与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在导管内时,第一胀形密封圈不完全与导管内壁贴合,使得排气套筒内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进而提高焊接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保护气体对导管焊接的保护效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胀形密封圈与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差异为1mm。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胀形密封圈与第二胀形密封圈的尺寸差异设置为1mm,在对焊接保护的同时减少保护气体的外泄,节约焊接使用的保护气体。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挡板、蝶形螺母,所述挡板的一侧与第二胀形密封圈抵接,且另一侧与蝶形螺母抵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挡板、蝶形螺母,且蝶形螺母与进气管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挡板的直径大于导管的直径,所述挡板固定在导管的管口,通过旋转蝶形螺母,使得进气管向导管外转出,此时进气管带动基座同向运动,此时,第一胀形密封圈在基座与排气套筒之间被挤压,从而实现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的直径;将压紧装置旋紧,实现对第二胀形密封圈的挤压,从而实现调整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使第一胀形密封圈和第二胀形密封圈胀形并固定在导管内,确保排气套筒处于导管焊缝的背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蝶形螺母和挡板的设置,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在第二胀形密封圈与排气套筒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板的设置,提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密封效果,避免保护气体通过第二胀形密封圈与排气套筒的连接处的缝隙泄漏,减少保护气体的浪费。
所述进气管外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基座螺纹连接,且进气管的另一端与蝶形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管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均可拆卸、更换;可以更换不同直径的第一胀形密封圈和第二胀形密封圈,以满足不同管径导管的焊接;可以更换不同长度的进气管,以满足导管不同焊接位置的焊缝背面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抵压装置、压紧装置分别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和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使得排气套筒固定在导管的焊接部位的背部,通过排气套筒设置的气孔向焊缝吹送保护气体,进而保护焊缝背面,防止焊缝氧化、吸氢,进而提高焊接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交错设置的排气套筒的气孔与进气管的气孔,使得保护气体能通过排气套筒均匀的吹覆于导管的焊缝表面,提高保护气体的利用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胀形密封圈与第二胀形密封圈的直径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在导管内时,第一胀形密封圈不完全与导管内壁贴合,使得排气套筒内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进而提高焊接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保护气体对导管焊接的保护效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胀形密封圈与第二胀形密封圈的尺寸差异设置为1mm,在对焊接保护的同时减少保护气体的外泄,节约焊接使用的保护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导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1-基座、2-第一胀形密封圈、3-排气套筒、4-密封板、5-第二胀形密封圈、6-挡板、7-蝶形螺母、8-进气管、9-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包括进气管8、第一胀形密封圈2、排气套筒3、第二胀形密封圈5、压紧装置、抵压装置,所述第二胀形密封圈5与第一胀形密封圈2之间设置有排气套筒3;所述进气管8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胀形密封圈5、排气套筒3、第一胀形密封圈2并与抵压装置连接,所述抵压装置的一侧与第一胀形密封圈2抵接,且进气管8与排气套筒3连通,所述排气套筒3的侧壁设置有气孔;所述进气管8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紧装置,且压紧装置与第二胀形密封圈5抵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组装后的保护装置伸入导管9,使得第一胀形密封圈2、排气套筒3、第二胀形密封圈5、抵压装置位于导管9的内部,并确保排气套筒3位于导管9焊接部位的背部,并将抵押装置固定在导管9的管口;然后,打开与进气管8连接的气瓶,保护气体通过进气管8和排气套筒3的气孔,进而排除导管9内焊接保护部位的氧气和氢气;最后,通过抵压装置、压紧装置分别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2和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直径,第一胀形密封圈2、第二胀形密封圈5在受力下膨胀,使得第一胀形密封圈2、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外径扩大贴紧导管9内壁,在第一胀形密封圈2、第二胀形密封圈5、导管9三者的配合下,使得排气套筒3四周形成相对密封空间,在相对密封空间内输入的保护气体,从而实现对导管9焊缝背面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通过抵压装置、压紧装置分别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2和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直径,使得排气套筒3固定在导管9的焊接部位的背部,通过排气套筒3设置的气孔向焊缝吹送保护气体,进而保护焊缝背面,防止焊缝氧化、吸氢,进而提高焊接质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抵压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进气管8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胀形密封圈5、排气套筒3、第一胀形密封圈2并与基座1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1的设置,使得第二胀形密封圈5、排气套筒3、第一胀形密封圈2处于基座1与压紧装置之间,旋转压紧装置,使进气管8向一端运动,此时进气管8带动基座1同向运动,此时,第一胀形密封圈2在基座1与排气套筒3之间被挤压,从而实现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2的直径;将压紧装置旋紧,实现对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挤压,从而实现调整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直径,能够确保第二胀形密封圈5、第一胀形密封圈2共同胀形,从而形成密封空间,确保对导管9焊缝的背面进行保护,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气管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气孔,所述进气管8的气孔与排气套筒3的气孔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交错设置的排气套筒3的气孔与进气管8的气孔,使得保护气体能通过排气套筒3均匀的吹覆于导管9的焊缝表面,提高保护气体的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气套筒3和进气管8的侧壁分别沿周向等距设置有若干圈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气套筒3与进气管8沿周向设置的若干圈气孔,使得保护气体能更好的对导管9焊缝背面进行保护,提高焊接质量。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3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胀形密封圈2的直径小于第二胀形密封圈5。所述第一胀形密封圈2与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直径差异为1mm。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胀形密封圈2与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直径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在导管9内时,第一胀形密封圈2不完全与导管9内壁贴合,使得排气套筒3内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进而提高焊接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保护气体对导管9焊接的保护效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胀形密封圈2与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尺寸差异设置为1mm,在对焊接保护的同时减少保护气体的外泄,节约焊接使用的保护气体。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4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挡板6、蝶形螺母7,所述挡板6的一侧与第二胀形密封圈5抵接,且另一侧与蝶形螺母7抵接,所述进气管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挡板6、蝶形螺母7,且蝶形螺母7与进气管8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挡板6的直径大于导管9的直径,所述挡板6固定在导管9的管口,通过旋转蝶形螺母7,使得进气管8向导管9外转出,此时进气管8带动基座1同向运动,此时,第一胀形密封圈2在基座1与排气套筒3之间被挤压,从而实现调整第一胀形密封圈2的直径;将蝶形螺母7旋紧,实现对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挤压,从而实现调整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直径,从而压紧第一胀形密封圈2和第二胀形密封圈5,使第一胀形密封圈2和第二胀形密封圈5胀形并固定在导管9内,确保排气套筒3处于导管9焊缝的背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蝶形螺母7和挡板6的设置,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5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还包括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设置在第二胀形密封圈5与排气套筒3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板4的设置,提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密封效果,避免保护气体通过第二胀形密封圈5与排气套筒3的连接处的缝隙泄漏,减少保护气体的浪费。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8)、第一胀形密封圈(2)、排气套筒(3)、第二胀形密封圈(5)、压紧装置、抵压装置,所述第二胀形密封圈(5)与第一胀形密封圈(2)之间设置有排气套筒(3);所述进气管(8)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胀形密封圈(5)、排气套筒(3)、第一胀形密封圈(2)并与抵压装置连接,所述抵压装置的一侧与第一胀形密封圈(2)抵接,且进气管(8)与排气套筒(3)连通,所述排气套筒(3)的侧壁设置有气孔;所述进气管(8)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紧装置,且压紧装置与第二胀形密封圈(5)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进气管(8)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胀形密封圈(5)、排气套筒(3)、第一胀形密封圈(2)并与基座(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气孔,所述进气管(8)的气孔与排气套筒(3)的气孔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套筒(3)和进气管(8)的侧壁分别沿周向等距设置有若干圈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胀形密封圈(2)的直径小于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胀形密封圈(2)与第二胀形密封圈(5)的直径差异为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挡板(6)、蝶形螺母(7),所述挡板(6)的一侧与第二胀形密封圈(5)抵接,且另一侧与蝶形螺母(7)抵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挡板(6)、蝶形螺母(7),且蝶形螺母(7)与进气管(8)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设置在第二胀形密封圈(5)与排气套筒(3)之间。
CN201921803393.4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 Active CN211162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3393.4U CN211162349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3393.4U CN211162349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2349U true CN211162349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3393.4U Active CN211162349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23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7136A (zh) * 2021-11-18 2022-01-14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领圈或法兰有色金属管氩弧焊焊接的装置及方法
WO2022041505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直缝焊管焊接用保护气体装置、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4769810B (zh) * 2022-05-24 2023-04-25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钛合金列管筒体与安装座焊接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1505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直缝焊管焊接用保护气体装置、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3927136A (zh) * 2021-11-18 2022-01-14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领圈或法兰有色金属管氩弧焊焊接的装置及方法
CN114769810B (zh) * 2022-05-24 2023-04-25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钛合金列管筒体与安装座焊接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62349U (zh) 一种导管焊缝背面保护装置
US5221045A (en) Bulge formed cooling channels with a variable lead helix on a hollow body of revolution
DE102010022218A1 (de) Abgasturbolader
US6286556B1 (en) High-pressure fuel injection pipe for diesel engine
WO2020119178A1 (zh) 一种分配管及其加工工艺、和发动机高压油轨总成
CN213916761U (zh) 一种高压抗燃油管免充氩焊接保护装置
CN85106009A (zh) 车辆排气系统消声器的机械连接件
CN104493440A (zh) 一种波形膨胀节的制造工艺
US20030204944A1 (en) Forming gas turbine transition duct bodies without longitudinal welds
CN210549051U (zh) 一种地面管线焊接加快冷却装置
CN109883713B (zh) 一种能够减少轴向热应力的工艺喷管
CN108145290B (zh) 一种用于环形薄壁零件焊接背面防护的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0666022A (zh) 一种高温合金半封闭双层薄壁结构转接管制备方法
CN215200062U (zh) 涡轮导向器真空钎焊工装
CN211915931U (zh) 一种大尺寸弯管组件焊接工装
CN211449959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真空系统中的法兰结构
CN104776749B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箱密封结构
CN219520956U (zh) 大口径钢管内焊缝保护装置
CN210997003U (zh) 一种钛合金试管焊接气氛保护调定装置
CN206376926U (zh) 多段式排气管结构
CN219400754U (zh) 一种耐高温射流氧气喷枪
CN220948539U (zh) 一种尾喷管与发动机安装结构
CN110587082A (zh) 一种钛合金试管焊接气氛保护调定装置
CN2460829Y (zh) 一种铝钢接头结构
CN204718472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箱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