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1380U - 折弯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弯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1380U
CN211161380U CN201922277615.XU CN201922277615U CN211161380U CN 211161380 U CN211161380 U CN 211161380U CN 201922277615 U CN201922277615 U CN 201922277615U CN 211161380 U CN211161380 U CN 211161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die
workpiec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76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帝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enghu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eng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enghu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eng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76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1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1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1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折弯成型装置,用于折弯工件,包括: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工件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旁侧,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工件的第二定位槽;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相对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定位机构上的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机构上的第二定位槽相配合,实现对工件进行固定,由于工件被同时限定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工件折弯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避免由于工件出现不必要的移位而导致的折弯部位偏移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折弯工件良率。

Description

折弯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对工件进行折弯成型加工,现有工件专用折弯机进行工件折弯加工时,直接通过外力挤压工件,使工件局部变形,在挤压过程中,针对不规则形状的工件,在产生变形过程中,形变部位受力不均,导致工件容易产生偏移,造成工件不能按照设定的形状变形,影响产品的折弯效果,进一步降低了产品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折弯成型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折弯成型设备操作过程中工件容易产生移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折弯成型装置,用于折弯工件,包括:
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工件的第一定位槽;
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旁侧,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工件的第二定位槽;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相对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工件呈平直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向所述第二位置切换时,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所述工件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同步转动,以使所述工件被折弯。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模;
第二固定模,所述第一固定模与所述第二固定模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模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模一侧的端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模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模一侧的端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槽;
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模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模设于所述固定架上;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模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模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固定模与所述第二固定模相互靠近或远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槽内设有定位销,所述工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模设有凸部,所述第二固定模上设有凹部,所述凸部嵌入所述凹部内;和/或,
所述第一固定模上设有凹部,所述第二固定模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嵌入所述凹部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
第一限位模;
第二限位模,所述第一限位模与所述第二限位模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模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模一侧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模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模一侧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定位槽;
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模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模设于所述限位架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模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模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限位模与所述第二限位模相互靠近或远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模设有凸部,所述第二限位模上设有凹部,所述凸部用于嵌入所述凹部内;和/或,
所述第一限位模上设有凹部,所述第二限位模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用于嵌入所述凹部内。
可选地,所述工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之间具有缝隙。
可选地,所述折弯成型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两侧;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用于沿所述导向槽移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两端伸出所述导向槽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上设有支架;
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三定位槽,所述工件远离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或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折弯成型装置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定位机构上的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机构上的第二定位槽相配合,实现对工件进行固定,当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定位机构转动时,第二定位机构带动工件同步转动,由于工件被同时限定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使得工件折弯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避免由于工件出现不必要的移位而导致的折弯部位偏移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折弯工件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折弯成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工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工件折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模和第二固定模局部未折弯工件状态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组折弯成型装置未折弯工件状态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组折弯成型装置工件折弯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工件 11 定位孔
20 第一定位机构 21 第一固定模
22 第二固定模 23 第一定位槽
24 固定架 25 第一驱动件
26 凸部 27 凹部
28 定位销 30 第二定位机构
31 第一限位模 32 第二限位模
33 限位架 34 第二定位槽
35 第二驱动件 40 支架
41 第三定位槽 50 支撑板
51 导向槽 52 导向杆
53 驱动机构 60 支撑件
70 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折弯成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工件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弯成型装置,用于折弯工件10,包括:第一定位机构20,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工件10的第一定位槽23;第二定位机构30,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旁侧,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工件10的第二定位槽34;驱动机构53,所述驱动机构53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相对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工件10呈平直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4内,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向所述第二位置切换时,所述第二定位槽34内的所述工件10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同步转动,以使所述工件10被折弯。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用于对工件10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用于对工件10进行限位,并且,当所述驱动机构53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相对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转动时,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带动工件10同步转动,使得工件10被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和第二定位机构30折弯成型。
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4在同一直线上,以使工件能够呈平直状态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翻转达到指定位置,此时所述工件10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同步转动,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4的限定下,所述工件10沿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的转动方向折弯。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工件折弯状态结构示意图,以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4为开口朝向的通槽为例,当所述工件10没有被折弯时,所述工件10一部分卡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内,所述工件10另外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4内,所述第一定位槽23将所述工件10的一部分固定起来,所述第二定位槽34对所述工件10的另一部分进行定位,防止其出现垂直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4长度方向的偏移。
所述驱动机构53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上,以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相对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转动,也可以安装在其他部位,如安装在地面或设备的工作台70上。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4之间的所述工件10区域可以作为折弯区域,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和第二定位机构3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4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所述工件10用于折弯区域的长度,改变所述工件10的折弯部位的范围。以所述工件被90°折弯为例,当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所述折弯区域的弧长也增长。
所述驱动机构53可以采用电机组件或旋转气缸等设备,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整体转动,其控制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所述第一定位槽23用于将所述工件10固定起来,因此,所述工件10被完全卡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内,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相对转动时,所述工件10会被拉伸变形,因此,所述工件10能够在所述第二定位槽34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延展,而垂直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4长度方向上,所述工件10不能相对移动,进而避免所述工件10从所述第二定位槽34移出。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安装时,所述第二定位槽34与所述工件10表面存在空隙,以防止所述工件10被的折弯区域产生断裂。
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4的开口方向相同,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4均设置为向上开口的状态,从上方将所述工件10放入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4内,通过所述驱动机构53带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向前后转动;也可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4的开口方向不同,例如,将所述第一定位槽23设置为开口向上,将所述第二定位槽34设置为开口向下,通过所述驱动机构53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向下转动。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部方式,为了方便描述,以下以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4均为开口向上,所述驱动机构53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向前转动为例进行阐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和第二定位机构30的装配方式,可以为将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安装在左侧,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安装在右侧,也可以相反设置。
在安装时,可以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4上方设置压紧结构,以使所述压紧结构覆盖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4上,防止所述工件10从所述第一定位槽23或所述第二定位槽34移出。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模和第二固定模局部未折弯工件状态下局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包括:第一固定模21;第二固定模22,所述第一固定模21与所述第二固定模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模21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一侧的端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槽23,固定架24,所述第一固定模21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模22设于所述固定架24上,第一驱动件25,所述第一驱动件25与所述第一固定模21或所述第二固定模22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固定模21与所述第二固定模22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模21和所述第二固定模22相对设置,当工件10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23内时,所述第二固定模22能够从所述第一定位槽23外侧对工件10进行限位,防止工件10出现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4长度方向的运动。
可以将所述第一固定模21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4上,将所述第二固定模22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24上,当将所述第一驱动件25推动所述第一固定模21或所述第二固定模22相对移动时,所述第二固定模22覆盖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上,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槽23的开口封闭,此时,所述工件10被完全压紧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内,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转动时,所述工件10不能相对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滑移,进而有助于提高产品折弯成型良率。
在安装时,也可以将所述第一固定模21和所述第二固定模22均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24上,使所述第一驱动件25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模21和所述第二固定模22,使两者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实现对所述工件10的限位。
所述第一驱动件25可以采用气缸、电机或电缸等设备,其控制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模22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模21一侧的端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槽23,在安装时,将所述工件10放入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上的所述第一定位槽23,将所述第一固定模21覆盖在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上,以实现将所述工件10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内,本实施例中动作原理与上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模21和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定位槽23,所述第一驱动件25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模21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模22相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固定模21和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上的所述第一定位槽23相互对齐,以使所述工件10被卡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内,本实施例中动作原理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6,为了防止所述工件10产生移位,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槽23内设有定位销28,所述工件10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28相对应的定位孔11,在安装时,将所述定位销28嵌入所述工件10上的定位孔11内,防止所述工件10产生滑移,进而能够使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转动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和第二定位机构30之间的折弯区域保持稳定,实现对工件10的定点折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材料浪费。
在加工时,也可以在所述第二定位槽34内设置所述定位销28,由于所述工件10会在所述第二定位槽34内存在一定的延展,因此,与所述第二定位槽34内的所述定位销28相对应的定位孔11为沿所述工件10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为了保证所述第一固定模21和所述第二固定模22的位置度,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模21设有凸部26,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上设有凹部27,所述凸部26嵌入所述凹部27内,在安装时,将所述凸部26与所述凹部27相互对齐,当所述凸部26嵌入所述凹部27内时,所述第一固定模21与所述第二固定模22相互对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模21上设有凹部27,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上设有凸部26,所述凸部26嵌入所述凹部27内,其原理与前述实施例的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模21上设置有凸部26和凹部27,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上也设置有凸部26和凹部27,将所述第一固定模21上的凸部26嵌入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上的凹部27,所述第二固定模22上的凸部26嵌入所述第一固定模21上的凹部27,以保证所述第一固定模21与所述第二固定模22的位置度。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包括:第一限位模31;第二限位模32,所述第一限位模31与所述第二限位模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模31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模32一侧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定位槽34,限位架33,所述第一限位模31或所述第二限位模32设于所述限位架33上;第二驱动件35,所述第二驱动件35与所述第一限位模31或所述第二限位模32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限位模31与所述第二限位模32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第二定位槽34用于对所述工件10进行定位,当所述工件10放入所述第二定位槽34时,启动所述第二驱动件35,以使所述第二驱动件35推动所述第二限位模32向所述第一限位模31方向移动,直到所述第二限位模32将所述第二定位槽34的开口封闭。
在安装时,可以将所述第一限位模31固定在所述限位架33上,将所述第二限位模32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架33上,利用所述第二驱动件35驱动所述第二限位模32向所述第一限位模31方向移动;也可以将所述第一限位模31和所述第二限位模32均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架33上,利用所述第二驱动件35驱动所述第一限位模31与所述第二限位模32相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模32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模31一侧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定位槽34,在使用时,将所述工件10放入所述第二限位模32上的所述第二定位槽34内,利用所述第二驱动件35驱动所述第一限位模31覆盖在所述第二限位模32表面,以防止工件1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4长度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其他部件及工作原理,与上一实施例中相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限位模31和所述第二限位模32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槽34,当所述第二驱动件35驱动所述第一限位模31和第二限位模32上的所述第二定位槽34相互对齐时,所述工件10被限定在所述第二定位槽34内。
所述第二驱动件35可以采用气缸、电缸或电机组件等,其控制方式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为了保证所述第一限位模31和第二限位模32的位置度,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模31设有凸部26,所述第二限位模32上设有凹部27,所述凸部26用于嵌入所述凹部27内,当所述凸部26与所述凹部27相互对齐时,所述第二驱动件35推动所述第一限位模31和第二限位模32相向移动,直到所述凸部26嵌入所述凹部27内,通过所述凸部26与所述凹部27的相互配合,实现所述第一限位模31和所述第二限位模32的相互对准,以保证所述第一限位模31和所述第二限位模32的位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模31上设有凹部27,所述第二限位模32上设有凸部26,所述凸部26用于嵌入所述凹部27内,所述凸部26与所述凹部27的配合方式及原理,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模31上设置有凹部27和凸部26,所述第二限位模32上设置有凹部27和凸部26,所述第一限位模31上的凹部27与所述第二限位模32上的凸部26相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模31上的凸部26与所述第二限位模32上的凹部27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限位模31和第二限位模32的相互对准,其配合方式及原理,与前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所述折弯成型装置还包括支撑板50,所述驱动机构53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50两侧;所述支撑板50上设有导向槽51,所述导向槽51内设有用于沿所述导向槽51移动的导向杆52,所述导向杆52两端伸出所述导向槽51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和所述驱动机构53相连接。
所述导向杆52为贯穿所述导向槽51的杆体,所述导向杆52的长度方向可以垂直于所述导向槽51的延伸方向所在平面,本实施例中,即,所述支撑板50所在平面。
当所述驱动机构53带动所述导向杆52相对转动时,所述导向杆52沿所述导向槽51长度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杆52带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同步转动,利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和第一定位机构20将所述工件10折弯。
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可以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0上,也可以安装在其他部位,如地面,或设备的工作台70上。所述驱动机构53可以为电机或旋转气缸等。
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板50,能够方便所述驱动机构53的安装,由于所述驱动机构53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设于所述支撑板50两侧,能够将驱动组件与第二定位机构30相互分离,避免两者相互干涉。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4,在所述工件10长度较长时,为了避免所述工件10变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上设有支架40;所述支架40上设有第三定位槽41,所述工件10远离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一端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槽41内,所述支架40与所述第一定位槽23等高,以使所述工件10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4内时,其端部能够与折弯部位齐平,避免所述工件10端部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变形。
在安装时,可以在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上设置所述支架40,也可以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上设置所述支架40,也可以同时在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和第二定位机构30上设置所述支架40。
当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上设置所述支架40时,所述支架40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同步转动。所述第三定位槽41的宽度大于所述工件10的宽度,以使所述工件10在折弯时,能够相对所述第三定位槽41滑移,在所述第三定位槽41的作用下,所述工件10不能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三定位槽41长度方向移动。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组折弯成型装置未折弯工件状态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组折弯成型装置工件折弯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成型装置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间隔设置,通过设置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能够实现对所述工件10两端同时折弯操作,由于所述工件10两端可以采用相同标准进行折弯操作,进而能够有助于提高工件10的加工精度,进而能够提高工件10的加工质量。
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可以呈对称设置,以使所述工件10被折弯形成如图8中所述形状;也可以使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中的第二定位机构30的转动方向相反,以折弯形成Z字形结构,也可以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其它分布方式。
当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可以在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之间设置支撑件60,以避免所述工件10变形。
在安装时,可以将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放置在同一个工作台70上,以使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保持等高度状态,也可以根据具体工艺要求,调整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弯成型装置,用于折弯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工件的第一定位槽;
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旁侧,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工件的第二定位槽;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相对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工件呈平直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向所述第二位置切换时,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所述工件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同步转动,以使所述工件被折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模;
第二固定模,所述第一固定模与所述第二固定模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模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模一侧的端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模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模一侧的端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槽;
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模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模设于所述固定架上;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模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模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固定模与所述第二固定模相互靠近或远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模设有凸部,所述第二固定模上设有凹部,所述凸部嵌入所述凹部内;和/或,
所述第一固定模上设有凹部,所述第二固定模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嵌入所述凹部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设有定位销,所述工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
第一限位模;
第二限位模,所述第一限位模与所述第二限位模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模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模一侧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模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模一侧的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定位槽;
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模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模设于所述限位架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模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模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限位模与所述第二限位模相互靠近或远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模设有凸部,所述第二限位模上设有凹部,所述凸部用于嵌入所述凹部内;和/或,
所述第一限位模上设有凹部,所述第二限位模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用于嵌入所述凹部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之间具有缝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成型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两侧;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用于沿所述导向槽移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两端伸出所述导向槽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上设有支架;
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三定位槽,所述工件远离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或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成型装置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折弯成型装置间隔设置。
CN201922277615.XU 2019-12-16 2019-12-16 折弯成型装置 Active CN211161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7615.XU CN211161380U (zh) 2019-12-16 2019-12-16 折弯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7615.XU CN211161380U (zh) 2019-12-16 2019-12-16 折弯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1380U true CN211161380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5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7615.XU Active CN211161380U (zh) 2019-12-16 2019-12-16 折弯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1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2751U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折弯装置
CN211161380U (zh) 折弯成型装置
KR100971236B1 (ko) 파이프 가공 장치
CN211661180U (zh) 裁切装置和电极片生产线
JP6845573B2 (ja) ヘミング加工装置
CN211071374U (zh) 一种板材折弯机
CN219443001U (zh) 一种板材折弯机
CN210231408U (zh) 一种可调节定位的铆钉机
KR20100120384A (ko) 공용성을 갖는 차량 도어힌지용 프레스 금형
CN104588456A (zh) 一种金属薄板定位折弯装置
CN214719575U (zh) 一种金属板冲压弯折设备用金属板固定装置
CN114101405A (zh) 一种防打滑的稳定型金属板材加工用折弯机
CN217858167U (zh) 一种弯折机
JP3106821B2 (ja) プレス装置
CN108746802B (zh) 一种可调式多功能钢结构剪板机
CN216575047U (zh) 一种新型板材加工用折边机
CN212917209U (zh) 一种自动冲孔装置
CN215392063U (zh) 一种弯管机用u型管弯模
CN211247922U (zh) 一种电缆支架卸口冲压模具
CN213559255U (zh) 一种汽车制造用钣金折弯机
CN216705555U (zh) 一种折弯靠尺
CN213530463U (zh) 一种具有活动内定位机构的翻折板件再成型精密模具
CN112338025B (zh) 一种具有三自由度的金属工件折边机
KR960011978B1 (ko) 씽크대용 개수대의 벤딩장치
CN210188094U (zh) 冲压打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