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6989U - 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6989U
CN211146989U CN201921621972.7U CN201921621972U CN211146989U CN 211146989 U CN211146989 U CN 211146989U CN 201921621972 U CN201921621972 U CN 201921621972U CN 211146989 U CN211146989 U CN 211146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nt
refrigerant
liquid
shunt body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19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封明
王义祥
谢斌
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19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6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6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6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路体和第二分路体,所述第二分路体的进液端设置有叶轮,用于对冷媒进行分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路体,通过第二分路体的进液端设置有叶轮,对冷媒进行分液,一方面使得气相冷媒与液相冷媒混合均匀,另一方面还可提升分液效果,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为保证换热器被高效利用,需要气相冷媒与液相冷媒混合均匀,并被平均分配到换热器的各冷媒支路中。而分路体的作用就是将冷媒分配至各冷媒支路中。由于进入换热器的气液两相冷媒的状态复杂,因此很难做到换热器各支路的冷媒均匀分配,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导致空调器系统的能效比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分路体,以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路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路体和第二分路体,所述第二分路体的进液端设置有叶轮,用于对冷媒进行分液。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分路体的进液端设置有叶轮,对冷媒进行分液,一方面使得气相冷媒与液相冷媒在冲击叶轮过程中旋转进一步混合均匀,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分流孔配合提升分液效果,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叶轮包括护罩,所述护罩内侧,以所述护罩的中心为圆心,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的径向外侧边缘分别和所述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
一方面强化叶片和护罩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确保冷媒只能从叶片间隙中通过,提高叶轮的分液效果。
可选地,所述叶片包括邻接的延展面和导向面,所述延展面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导向面相对于所述延展面倾斜设置。
可以将原本分层的气液两相分散混合,然后再均匀分配到各分流孔中去。
可选地,所述第二分路体包括分液锥,所述分液锥的下端靠近所述叶轮。
分液锥可起引流和消除噪音的作用,分液锥对叶轮流出的冷媒进行二次分液。
可选地,所述分液锥的周围间隔设置有多个分流孔,所述分流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分液锥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分液锥对冷媒进行分液后可以顺次沿着分液锥的的侧面流入分流孔中,过渡自然,提高冷媒的分流效率。
可选地,所述分流孔的数量与所述叶片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保证各分路分液均匀,具有优异的分流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路体内设置有过滤网,用于分裂冷媒中的气泡,并对所述第一分路体中的气相冷媒与液相冷媒进行混合。
一方面可以使液体从过滤网孔道中分股出流,然后各股流体可相互掺混,另一方面滤网可以分裂冷媒中的气泡,两方面共同作用提升冷媒雾化效果。
可选地,所述过滤网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和过滤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分路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保证过滤网和第一分路体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且不影响过滤部对冷媒的过滤效果。
可选地,所述过滤部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分路体的进液端的方向凸起,所述过滤部的横截面在从所述第一分路体到所述第二分路体的方向上面积逐渐增加。
一方面这个结构可以增大过滤部面积,另一方面结构更加稳定,以防冷媒冲击变形。
可选地,所述分流孔的内部边缘与所述分液锥的外部边缘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m至1.5mm。
实现底面圆锥面积最大化,从而增加分液锥锥面的平缓度,使得分配室内的冷媒能够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的各冷媒支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路体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路体,通过在第二分路体的进液端设置有叶轮,对冷媒进行分液,一方面使得气相冷媒与液相冷媒在冲击叶轮过程中旋转进一步混合均匀,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分流孔配合提升分液效果,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所述的分路体。
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分路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叶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叶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分路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分路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分路体,2、第二分路体,21、分液锥,3、叶轮,31、护罩,32、叶片,321、延展面,322、导向面,4、分流孔,5、过滤网,51、安装部,52、过滤部。
具体实施方式
制冷系统中,当气液混合均匀的制冷剂被等量分配到各支路,才能保证换热器被高效利用。分路体在分配气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常见的分路体有储液式、压降式和离心式。空调储液式分路体具有空腔结构,可使气液混合均匀,被广泛使用。现有储液式分路体一般形式为:
过滤器和分路体组合式:即在储液式或压降式分路体前添加过滤器充当空腔,使得冷媒在进入分路体前先流经过滤器而混合均匀。该组合形式具有如下缺点:
(1)成本较高:分路体前添加过滤器,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2)产品设计端较为复杂:设计既要考虑分路体结构,又要考虑过滤器结构,二者叠加影响因素较多,故产品设计阶段需要经过大量实验验证。
(3)系统阻力变大:添加过滤器会使系统阻力变大,降低机组可靠性。如制冷工况下,添加过滤器可能会使系统压力、排气温度上升,极限环境温降低。
(4)安装空间受限。过滤器和分路体串联在进液管中,进液管组件所在空间变得狭小,如将此组件安装在天花机中,会造成进液管与接水盘间隙过小发生碰撞。
带分液锥储液式分路体:即分路体分配室为空腔结构,底部有一分液锥。该种分路体具有如下缺点:
(1)分路体分液一致性受分配室尺寸影响较大:若分配室直径过小,则起不到混合作用;若分配室高度过低,则分路体易受安装空间位置影响,如倾斜一定角度会影响分液均匀性。
(2)混合腔中气泡难以破裂:分配室空腔会存在许多大小不一的气泡,若气泡进入蒸发器中,则出现分液不均,造成蒸发器换热效率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上方,Y轴的反向代表下方,Z轴的正向代表后方,Z轴的反向代表前方。
另外,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水平面为参考基准面,即坐标轴XZ所在平面,水平面与地面平行,本实施例是在分路体和空调器装配完成后的状态下对其结构进行描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路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路体1和第二分路体2,具体地,第一分路体1和第二分路体2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密封性好。所述第二分路体2的进液端设置有叶轮3,用于对冷媒进行分液,具体地,在第二分路体2的内壁上加工出一个支座,然后将叶轮3直接放置在支座上,待第二分路体2装配并焊接后,可以将叶轮3压紧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分路体的进液端设置有叶轮,对冷媒进行分液,一方面使得气相冷媒与液相冷媒在冲击叶轮过程中旋转进一步混合均匀,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分流孔配合提升分液效果,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叶轮3包括护罩31,护罩31为圆筒状,其上下两侧相对设置有开口,从护罩31的内周面遍及至护罩31的下侧面地设置有多个叶片3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片)。多个叶片32的中心形成有轮毂,护罩31相对于叶片32在上下方向上凸出设置,叶片32被围合在护罩31内,从而在叶轮3安装在第二分路体2的支座上时,叶片32相对于分液锥21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方面可以避免叶片32和分液锥21相互抵触影响安装,另一方面避免影响分液锥21的分液效果。多个叶片32沿周向隔着恒定间隔设置,所述护罩31内侧,以所述护罩31的中心为圆心,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叶片32,多个所述叶片32的径向外侧边缘分别和所述护罩31的内壁固定连接,一方面强化叶片32和护罩31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确保冷媒只能从叶片间隙中通过,提高叶轮3的分液效果。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叶片32包括邻接的延展面321和导向面322,所述延展面321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导向面322相对于所述延展面321倾斜设置,在冷媒通过叶轮3时,冷媒首先冲击延展面321然后经过导向面322的导向进行变向,经由叶片32之间的叶片间隙流出,在此过程中,叶片32对于冷媒具有旋转的效果,这样可以将原本分层的气液两相分散混合,然后再均匀分配到各分流孔4中去。通常导向面322相对于延展面321倾斜的角度为钝角,从而确保叶片32具有较佳的导流效果。
优选地,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叶片32中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形成有叶片间隙,多个所述叶片间隙的大小相等,多个叶片间隙对冷媒进行等分,从而保证叶片对冷媒具有较好的分流效果。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分路体2包括分液锥21,所述分液锥21的下端靠近所述叶轮3,用于对从叶轮3流出的冷媒进行再次分液。
通过叶轮和分液锥的二次分液,分路体受实际不当安装影响小。当安装不当导致分路体发生倾斜时,分路体能够保持较好分液。
分液锥21可起引流和消除噪音的作用,分液锥21曲面可以起到引流作用,使得冷媒能够均匀分配到各个分路,分液锥21曲面较缓时,冷媒可平缓过渡到各分路中。因此,当分液锥21高度过高,曲面较陡时,不利于分液。故本实用新型一般将分液锥21高度设置为不超过7mm。为保证圆锥具有较缓的曲面,还可适当增大圆锥底面面积。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分液锥21的外侧周向上设置间隔设置有多个分流孔4,各个分流孔4等距离设置,分流孔4为中空结构,内有通孔,用于对冷媒进行分液。将所述分流孔4的内部边缘与所述分液锥21的外部边缘之间的距离范围设置为1mm至1.5mm,即分流孔4的内侧面和分液锥21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mm至1.5mm,实现底面圆锥面积最大化,从而增加分液锥锥面的平缓度,使得分配室内的冷媒能够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的各冷媒支路。
如图4所示,所述分液锥21的周围间隔设置有多个分流孔4,所述分流孔4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分液锥21的延伸方向一致。在分液锥21对冷媒进行分液后可以顺次沿着分液锥21的的侧面流入分流孔4中,过渡自然,提高冷媒的分流效率。
所述分流孔4的数量与所述叶片的数量相等,在冷媒经过叶轮3的分流之后又经过分流孔4的二次分流,且冷媒的分路数相等,进一步保证各分路分液均匀,具有优异的分流效果。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分路体1内设置有过滤网5,用于分裂冷媒中的气泡,并对所述第一分路体1中的气相冷媒与液相冷媒进行混合。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先将过滤网5放置第一分路体1内,然后利用滚轮在第一分路体1外侧加工出两道圆形凸点,将过滤网5卡在凸点位置,达到固定过滤网的目的。
第一分路体1加装致密过滤网5,一方面可以使液体从过滤网5孔道中分股出流,然后各股流体可相互掺混,另一方面滤网可以分裂冷媒中的气泡,两方面共同作用提升冷媒雾化效果。且过滤网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成本较低。
第一分路体1内的冷媒流经过滤网5所在的位置时,从过滤网5上的滤孔通过,从而经滤孔将冷媒中的大气泡进行分裂,因此分裂后的气泡的大小由滤孔的大小而定;为使得过滤网5能够将大气泡分裂为大小均匀的小气泡,需要在过滤网5上设置多个相邻设置的滤孔,且滤孔的大小需相同。
滤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常用的几何形状;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第一分路体1内的过滤网5会受到冷媒的冲击;为避免过滤网5因受到冷媒的冲击而变形,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滤孔为矩形结构,以提高过滤网5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过滤网5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51和过滤部52,安装部51和过滤部52焊接在一起,安装部51为铜环结构,过滤部52为网状结构,所述安装部51和所述第一分路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具体的,安装部51通过上述的凸点固定安装在第一分路体1的内壁上,加工简单,连接稳固。
所述过滤部52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分路体1的进液端的方向凸起,所述过滤部52的横截面在从所述第一分路体1到所述第二分路体2的方向上面积逐渐增加,过滤部52的横截面即为过滤部52在本实施例中坐标轴XZ所在平面的上的投影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部52的凸起结构可以为圆锥形、圆台形等常规结构,为进一步增加冷媒与过滤网5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降低冷媒对过滤网5进行冲击产生的压强,本实用新型优选该凸起结构为倒扣的碗状结构,即过滤部52的底部向进液端的方向凸起,一方面这个结构可以增大过滤部面积,另一方面结构更加稳定,以防冷媒冲击变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路体1具有进液口,且第一分路体1的的内径大于进液口的内径,使得冷媒在流入第一分路体1内后,气相冷媒与液相冷媒进行重新混合,从而使冷媒在第一分路体1内混合均匀。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的分路体。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路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路体(1)和第二分路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路体(2)的进液端设置有叶轮(3),用于对冷媒进行分液;所述第一分路体(1)内设置有过滤网(5),用于分裂冷媒中的气泡,并对所述第一分路体中的气相冷媒与液相冷媒进行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包括护罩(31),所述护罩(31)内侧,以所述护罩(31)的中心为圆心,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叶片(32),多个所述叶片(32)的径向外侧边缘分别和所述护罩(3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2)包括邻接的延展面(321)和导向面(322),所述延展面(321)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导向面(322)相对于所述延展面(321)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路体(2)包括分液锥(21),所述分液锥(21)的下端靠近所述叶轮(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锥(21)的周围间隔设置有多个分流孔(4),所述分流孔(4)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分液锥(21)的延伸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4)的数量与所述叶片(32)的数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5)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51)和过滤部(52),所述安装部(51)和所述第一分路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52)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分路体(1)的进液端的方向凸起,所述过滤部(52)的横截面在从所述第一分路体(1)到所述第二分路体(2)的方向上面积逐渐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4)的内部边缘与所述分液锥(21)的外部边缘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m至1.5mm。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路体。
CN201921621972.7U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 Active CN211146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1972.7U CN211146989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1972.7U CN211146989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6989U true CN211146989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68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1972.7U Active CN211146989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6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414A (zh) * 2022-09-27 2022-12-16 中南大学 一种均匀分流的流体分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414A (zh) * 2022-09-27 2022-12-16 中南大学 一种均匀分流的流体分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46989U (zh) 一种分路体及空调器
CN1821549B (zh) 蒸汽涡轮喷嘴罩
US11073314B2 (en) Mulitlevel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evaporator
JP2006207586A (ja) タービン翼形部の高効率ファン冷却孔
JP2006242187A (ja) タービンのエーロフォイル
JP2011169320A (ja) 排出ディフューザ
CN103477086A (zh) 泵装置及泵系统
CN110513532A (zh) 阀门消音器及具有该阀门消音器的电子膨胀阀
JP2005320869A (ja) 吸込ケーシング、吸込流路構造および流体機械
EP3048389A1 (en) Ejector and heat pump apparatus
US10254024B2 (en) Distribut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5998632B2 (ja) 分流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EP3112780A1 (en) Accumulat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with said accumulator
CN211854540U (zh) 导流式分配器
CN210718000U (zh) 一种分流器及空调器
EP2910875B1 (en) Oil separator
JP2012141108A (ja) 分流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0316697B2 (en) Steam turbine exhaust chamber cooling device and steam turbine
AU1251095A (en) Device for admixing a processing agent to a pulp suspension
CN217979378U (zh) 分配器
CN210373761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292451U (zh) 一种分流器和具有其的空调
CN208887180U (zh) 分流器及制冷系统
JP2017040459A (ja)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JP6602685B2 (ja) 蒸気タービン排気室冷却装置、蒸気タービ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