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5183U -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5183U
CN211145183U CN201922147863.2U CN201922147863U CN211145183U CN 211145183 U CN211145183 U CN 211145183U CN 201922147863 U CN201922147863 U CN 201922147863U CN 211145183 U CN211145183 U CN 211145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ear shell
oil inlet
inlet channel
hydrodynamic reta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78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传海军
王键
张士城
李超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Zhongyu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Changchun Zhongy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Zhongyu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Changchun Zhong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Zhongyu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Changchun Zhongy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Zhongyu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78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5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5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5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包括后壳体、热交换器,后壳体正面的下方设有储油室,储油室低部的下方设有进油道,后壳体正面的上方设有大循环进油道,后壳体正面的底部中段右侧区域设有大循环出油道,大循环出油道处设有排气口和缓冲排气腔,后壳体正面的上端设有排气道,后壳体正面的左上端设有排气腔,热交换器设在后壳体的背面,后壳体的正面设有密封垫,密封垫远离后壳体的一侧设有油路压板,油路压板与密封垫相贴合,油路压板上与密封垫相接触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排气槽,密封垫对应排气槽的上端开设有气孔。本实用新型中,能够提高后壳体总成在使用过程中构成的液力缓速器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进行推广运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缓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是汽车上重要的部件,传统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的构成为单一总成件,且传统液力缓速器在工作的过程中,高压的介质油直接进入热交换器处时,会对热交换器造成冲击,伴随着液力缓速器的长时间工作运行,会对热交换器造成损坏,降低液力缓速器处的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且当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不能够存有部分油液,进而会使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的结构之间产生较大磨损,综上使得传统的液力缓速器存在易损坏、不利于长期使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包括后壳体、热交换器,所述后壳体正面的下方设有储油室,所述储油室低部的下方设有进油道,所述后壳体正面的上方设有大循环进油道,所述进油道的上端延伸至后壳体正面的上方并连通至大循环进油道,所述后壳体正面的底部中段右侧区域设有大循环出油道,所述大循环出油道处设有排气口和缓冲排气腔,所述后壳体正面的上端设有排气道,所述后壳体正面的左上端设有排气腔,所述后壳体背面所对应的大循环出油道及大循环进油道均设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内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安装面通过密封槽安装有密封体,所述后壳体背面设有螺栓连接孔和螺栓过孔,所述热交换器设在后壳体的背面,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口与大循环出油道处对应的安装面相贴合,所述出油孔与大循环进油道处对应的安装面相贴合,所述进油口与大循环出油道的安装面之间设有单向阀总成,所述后壳体的正面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远离后壳体的一侧设有油路压板,所述油路压板与密封垫相贴合,且所述油路压板、密封垫及后壳体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油路压板上与密封垫相接触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排气槽,所述密封垫对应排气槽的上端开设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大循环进油道在液力缓速器刚开始工作时为进油通道,且所述大循环进油道在液力缓速器工作持续后一端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的工作腔连接、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油孔连接、一端与所述进油道连接,所述大循环出油道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的工作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气道为液力缓速器工作时进气,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排气。
优选的,所述排气腔内设有消声器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栓过孔用于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壳体的背面上设有螺栓连接孔,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固定连接在后壳体的螺栓连接孔内。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总成包括相装配的单向阀、弹簧、导套、圆形密封体及螺母盖。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整个后壳体总成是以后壳体进行模块化组成,而不是传统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的单一总成件,进而能够实现在后壳体上结构的合理化布局,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大循环出油道及气孔的设置能够提高后壳体总成所装配而成的液力缓速器的快速反应时间,单向阀总成能够避免高压介质油直接冲击热交换器,进而确保热交换器的正常使用,且在液力缓速器停止工作的过程中,单向阀总成关闭,即整个后壳体总成的介质油的循环就停止,伴随着介质油循环的停止,在单向阀总成关闭的状态下,会使得大循环出油道内部及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留存有部分介质油,此时介质油能够对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的结构之间产生润滑作用,进而避免了由后壳体总成构成的液力缓速器在不工作时的磨损损耗,有利于提高由后壳体总成构成的液力缓速器的使用寿命,综上使得整个后壳体总成有利于进行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的后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的后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的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的油路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后壳体1、储油室1-1、进油道1-2、大循环进油道1-3、大循环出油道1-4、排气口1-5、缓冲排气腔1-6、排气道1-7、排气腔1-8、安装面1-9、密封槽1-10、螺栓连接孔1-11、螺栓过孔1-12、密封垫2、气孔2-1、油路压板3、排气槽3-1、连接螺栓4、单向阀5、弹簧6、导套7、圆形密封体8、螺母盖9、消声器结构10、热交换器11、进油口11-1、出油孔11-2、密封体12、安装螺栓13、单向阀总成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包括后壳体1、热交换器11,后壳体1正面的下方设有储油室1-1,储油室1-1低部的下方设有进油道1-2,后壳体1正面的上方设有大循环进油道1-3,进油道1-2的上端延伸至后壳体1正面的上方并连通至大循环进油道1-3,后壳体1正面的底部中段右侧区域设有大循环出油道1-4,大循环出油道1-4处设有排气口1-5和缓冲排气腔1-6,后壳体1正面的上端设有排气道1-7,后壳体1正面的左上端设有排气腔1-8,后壳体1背面所对应的大循环出油道1-4及大循环进油道1-3均设有安装面1-9,安装面1-9内开设有密封槽1-10,安装面1-9通过密封槽1-10安装有密封体12,后壳体1背面设有螺栓连接孔1-11和螺栓过孔1-12,热交换器11设在后壳体1的背面,热交换器11上设有进油口11-1和出油孔11-2,进油口11-1与大循环出油道1-4处对应的安装面1-9相贴合,出油孔11-2与大循环进油道1-3处对应的安装面1-9相贴合,进油口11-1与大循环出油道1-4的安装面1-9之间设有单向阀总成14,后壳体1的正面设有密封垫2,密封垫2远离后壳体1的一侧设有油路压板3,油路压板3与密封垫2相贴合,且油路压板3、密封垫2及后壳体1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4,油路压板3上与密封垫2相接触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排气槽3-1,密封垫2对应排气槽3-1的上端开设有气孔2-1。
大循环进油道1-3在液力缓速器刚开始工作时为进油通道,且大循环进油道1-3在液力缓速器工作持续后一端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的工作腔连接、一端与热交换器11的出油孔11-2连接、一端与进油道1-2连接,大循环出油道1-4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的工作腔连接。
排气道1-7为液力缓速器工作时进气,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排气,排气道1-7的中间进气与排气用装在中体上的电磁阀转换完成,排气腔1-8内设有消声器结构10,螺栓过孔1-12用于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进行连接,当整个后壳体总成在与外部结构之间装配成液力缓速器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排气道1-7的进气与排气通过后壳体总成所装配的中壳体上的电磁阀转换进行改变,当缓速器不工作时,液力缓速器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道1-7经排气腔1-8排出,消声器结构10用于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及不工作时气体排出的声音的降音。
后壳体1的背面上设有螺栓连接孔1-11,热交换器11上设有安装螺栓13,安装螺栓13固定连接在后壳体1的螺栓连接孔1-11内。
单向阀总成14包括相装配的单向阀5、弹簧6、导套7、圆形密封体8及螺母盖9。
工作原理及优点:本实用新型中整个后壳体总成通过螺栓过孔1-12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进行连接,此时储油室1-1与中壳体之间形成了完整的腔体,并用于整个液力缓速器的储油,液力缓速器在工作时,气体通过排气道1-7、密封垫2、油路压板3及连接螺栓4所组成的密封完整的进气道内,并进一步进入储油室1-1、所连接的中壳体及密封垫2所组成的储油室,气体将储油室的介质油压入到进油道1-2、密封垫2、油路压板3及连接螺栓4所组成的密封完整的进油道内,介质油通过此进油道快速的进入大循环进油道1-3、密封垫2、油路压板3及连接螺栓4所组成的密封完整的进油道内,进而使得介质油快速的通过此进油道快速的进入液力缓速器工作腔,液力缓速器工作腔因转子高速转动,介质油工作高温后流出并进入大循环出油道1-4、密封垫2、油路压板3及连接螺栓4所组成的密封完整的大循环腔体内,且介质油未到达此大循环腔体内时,此大循环腔体内为气体,介质油进入此大循环腔体内时空气需要排出,此时气体通过排气口1-5、缓冲排气腔1-6,再通过油路压板3上的排气槽3-1与密封垫2所组成的密封排气道进入密封垫2上所设的气孔2-1并排出,再次进入大循环进油道1-3的上端,此时伴随着气体从大循环出油道1-4处排出,介质油进入大循环出油道1-4、密封垫2、油路压板3及连接螺栓4所组成的密封完整的大循环腔体内,进入此大循环腔体的介质油的很少一部分约1/20的油液通过油路压板3上的排气槽3-1与密封垫2所组成的密封排气道经气孔2-1进入所设的1-3大循环进油道,约19/20的油液通过所设计的单向阀总成14经进油口11-1进入热交换器11,过程为介质油的油压大于单向阀总成14内的弹簧6的压力,整个单向阀总成14打开,介质油通过进油口11-1进入热交换器11内,此时介质油在热交换器11内被冷却,冷却后的介质油经出油孔11-2进入后壳体1的大循环进油道1-3内,并再次通过大循环进油道1-3进入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进行工作,即完成了液力缓速器内的介质油的循环,伴随着介质油的循环的进行,能够使得介质油在升温后得到冷却,进而使得后壳体总成与外部结构所组成的液力缓速器的持续工作,综上整个后壳体总成是以后壳体1进行模块化组成,而不是传统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的单一总成件,进而能够实现了后壳体1上结构的合理化布局,且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大循环出油道1-4及气孔2-1的设置能够提高液力缓速器的快速反应时间,单向阀总成14能够避免高压介质油直接冲击热交换器11,确保了热交换器11的正常使用,且在液力缓速器停止工作的过程中,单向阀总成14关闭,即整个后壳体总成的介质油的循环就停止,伴随着介质油循环的停止,在单向阀总成14关闭的状态下,会使得大循环出油道1-4内部及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留存有部分介质油,此时介质油能够对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的结构之间产生润滑作用,进而避免了由后壳体总成构成的液力缓速器在不工作时的磨损损耗,有利于提高由后壳体总成构成的液力缓速器的使用寿命,综上使得整个后壳体总成有利于进行推广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包括后壳体(1)、热交换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正面的下方设有储油室(1-1),所述储油室(1-1)低部的下方设有进油道(1-2),所述后壳体(1)正面的上方设有大循环进油道(1-3),所述进油道(1-2)的上端延伸至后壳体(1)正面的上方并连通至大循环进油道(1-3),所述后壳体(1)正面的底部中段右侧区域设有大循环出油道(1-4),所述大循环出油道(1-4)处设有排气口(1-5)和缓冲排气腔(1-6),所述后壳体(1)正面的上端设有排气道(1-7),所述后壳体(1)正面的左上端设有排气腔(1-8),所述后壳体(1)背面所对应的大循环出油道(1-4)及大循环进油道(1-3)均设有安装面(1-9),所述安装面(1-9)内开设有密封槽(1-10),所述安装面(1-9)通过密封槽(1-10)安装有密封体(12),所述后壳体(1)背面设有螺栓连接孔(1-11)和螺栓过孔(1-12),所述热交换器(11)设在后壳体(1)的背面,所述热交换器(11)上设有进油口(11-1)和出油孔(11-2),所述进油口(11-1)与大循环出油道(1-4)处对应的安装面(1-9)相贴合,所述出油孔(11-2)与大循环进油道(1-3)处对应的安装面(1-9)相贴合,所述进油口(11-1)与大循环出油道(1-4)的安装面(1-9)之间设有单向阀总成(14),所述后壳体(1)的正面设有密封垫(2),所述密封垫(2)远离后壳体(1)的一侧设有油路压板(3),所述油路压板(3)与密封垫(2)相贴合,且所述油路压板(3)、密封垫(2)及后壳体(1)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4),所述油路压板(3)上与密封垫(2)相接触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排气槽(3-1),所述密封垫(2)对应排气槽(3-1)的上端开设有气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循环进油道(1-3)在液力缓速器刚开始工作时为进油通道,且所述大循环进油道(1-3)在液力缓速器工作持续后一端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的工作腔连接、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11)的出油孔(11-2)连接、一端与所述进油道(1-2)连接,所述大循环出油道(1-4)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的工作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道(1-7)为液力缓速器工作时进气,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1-8)内设有消声器结构(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过孔(1-12)用于与液力缓速器的中壳体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的背面上设有螺栓连接孔(1-11),所述热交换器(11)上设有安装螺栓(13),所述安装螺栓(13)固定连接在后壳体(1)的螺栓连接孔(1-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总成(14)包括相装配的单向阀(5)、弹簧(6)、导套(7)、圆形密封体(8)及螺母盖(9)。
CN201922147863.2U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Active CN211145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7863.2U CN211145183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7863.2U CN211145183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5183U true CN211145183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7863.2U Active CN211145183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5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6794A (zh) * 2019-12-04 2020-03-17 长春中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6794A (zh) * 2019-12-04 2020-03-17 长春中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CN110886794B (zh) * 2019-12-04 2024-04-19 长春中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45183U (zh)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CN201241890Y (zh) 单动倍力气缸
CN110886794A (zh)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总成
CN102251950A (zh) 电冰箱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
CN205744378U (zh) 膜片式汽车用电动真空泵的活塞组件
CN206158972U (zh) 膜片式汽车用电动真空泵的进排气机构
CN206158973U (zh) 膜片式汽车用电动真空泵
CN205744377U (zh) 膜片式汽车用电动真空泵的泵体膜片止口机构
CN207814059U (zh) 气动液压增压结构
CN211770315U (zh) 一种便携式高压制氮气机
CN205744369U (zh) 膜片式汽车用电动真空泵的出气口端盖组件
CN215634022U (zh) 一种节能型增压器及节能型增压系统
CN201218180Y (zh) 压缩机缸体结构
CN210317686U (zh) 一种空压机的缸盖
CN206158971U (zh) 膜片式汽车用电动真空泵的运行机构
CN209293982U (zh) 一种冷气二级增压泵
CN102678518A (zh) 发动机增压系统
CN105952624A (zh) 膜片式汽车用电动真空泵的出气口端盖组件
CN100491728C (zh) 往复式压缩机阀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221236858U (zh) 气道散热式静音气泵
CN201650746U (zh) 旋转压缩机的排气阀装置
CN201635967U (zh) 双进双排气缸
CN219317151U (zh) 一种制氧机用真空压缩机阀室气缸及散热气路结构
CN217152205U (zh)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CN213808004U (zh) 低压进排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