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3900U - 立体式停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立体式停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3900U
CN211143900U CN201921484976.5U CN201921484976U CN211143900U CN 211143900 U CN211143900 U CN 211143900U CN 201921484976 U CN201921484976 U CN 201921484976U CN 211143900 U CN211143900 U CN 211143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ing rod
vehicle carrying
vehicle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49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
李杨帆
刘汉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c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c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c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c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49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3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3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3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停车设备,立体式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组停车单元;每一组停车单元包含:立体框架、升降载车板、起重装置、以及底层横移载车板,立体框架内设有二层停车位和位于二层停车位正下方的底层停车位,升降载车板连接在立体框架上,起重装置设置于立体框架上用于驱动升降载车板在底层停车位和二层停车位之间上下移动,底层横移载车板用于停靠位于底层的汽车且底层横移载车板能从停车单元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在载车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倾斜引导板A,当倾斜引导板A立起时,底层横移载车板横移进底层停车位的过程中,不会与立体框架发生干涉,能缩短立体框架整体的长度,降低成本,特别是适合公交车等长轴距的车型。

Description

立体式停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式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式停车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主要具有如下问题:
第一、对于停靠新能源汽车并能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立体式停车设备,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电缆比较粗,为了将电缆整理整齐,通常采用将电缆卷在滚筒上的方案,但是对于直径比较粗的电缆线需要使用直径很大的滚筒才能卷起,占用空间大也不易收折;
第二、随着停车设备设计的不断优化,立体车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但是为了保证载车板顺畅的升降需要设置一定的间隙,这导致载车板在空中悬着的时候不是特别稳定;
第三、升降载车板是立体式停车设备的重要部件,升降载车板主要用于承载车辆升降,因升降载车板悬在空中,因此需要防止车辆在升降或者平移的过程中汽车出现溜车而引起不稳定、不安全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组停车单元;每一组停车单元包含:立体框架、升降载车板、起重装置、以及底层横移载车板,所述的立体框架内设有二层停车位和位于二层停车位正下方的底层停车位,所述的升降载车板连接在立体框架上,所述的起重装置设置于立体框架上用于驱动升降载车板在底层停车位和二层停车位之间上下移动,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用于停靠位于底层的汽车且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能从停车单元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
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包含载车板本体,所述载车板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底层横移载车板沿着垂直汽车停靠的方向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载车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枢接有用于供汽车行驶至载车板本体上的倾斜引导板A,所述的载车板本体上设有用于驱动倾斜引导板A放下或者立起的倾斜引导板收放组件,当倾斜引导板A放下时,汽车可通过斜引导板A行驶至载车板本体上。
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升降载车板上设有用于给汽车充电的充电设备,所述立体框架的顶部与升降载车板之间设有用于收纳电缆的收纳架,所述的收纳架包括连接在立体框架上的上连接件和连接在升降载车板上的下连接件,所述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依次连接有多组可折叠的四边形杆组,使得上连接件能接近或者远离下连接件,每一组所述的四边形杆组包含首尾依次铰接的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下连接杆、以及右上连接杆,同一组四边形杆组的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和右下连接杆呈平行四边形布置,所述的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以及右下连接杆上分别设有用于将电缆固定在其上的电缆定位组件,使得电缆能沿着左上连接杆或者左下连接杆或者右上连接杆或者以及右下连接杆排布。
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电缆定位组件为分别设置在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以及右下连接杆上的可供电缆通过的电缆通过孔。
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相邻两组四边形杆组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的连接组件包含连接块A和连接块B,连接块A和连接块B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左上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的一端,所述右下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的另一端,所述左下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的一端,所述右上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的另一端。
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立体框架包含立柱、水平横梁以及水平纵梁,所述的水平纵梁上设有用于托住升降载车板的防沉机构,所述的防沉机构包括设置在水平纵梁上的承托件,所述的承托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水平纵梁上,所述的承托件能相对水平纵梁伸出或者缩回,且当承托件相对水平纵梁缩回时,升降载车板能正常地升降,当承托件相对水平纵梁伸出时,承托件能将升降载车板托住,所述水平纵梁上设有用于驱动承托件相对水平纵梁缩回或者伸出的承托件驱动机构。
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水平纵梁上设有用于给承托件导向的导轨,所述的承托件驱动机构包含滑动连接在水平纵梁上的驱动杆,所述承托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承托件且与第一斜面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平行,所述的驱动杆上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使用进而使承托件伸出的第一楔块,所述的驱动杆上设有与第二斜面配合使用进而使承托件缩回的第二楔块,所述的水平纵梁上设有用于推动驱动杆往复运动进而使承托件伸出或者缩回的驱动器。
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承托件上设有与第一斜面相交的第一限位平面,所述的第一限位平面与第一楔块配合以限制承托件伸出的最大位移;所述承托件上设有与第二斜面相交的第二限位平面,所述的第二限位平面与第二楔块配合以限制承托件缩回的最大位移。
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升降载车板包括载车板框架和设置在载车板框架上的承载板,所述的承载板的底部设有防溜车装置,所述的载车板防溜车装置包括第一挡车杆和第二挡车杆,所述的第一挡车杆滑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上,所述的第二挡车杆滑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上,所述的承载板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一挡车杆的第一通过孔,所述的承载板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挡车杆的第二通过孔,所述的载车板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挡车杆从第一通过孔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左侧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的载车板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挡车杆从第二通过孔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右侧的第二驱动组件。
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第一驱动组件包含转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上的旋转套A,所述的旋转套A内螺纹连接有螺杆A,所述螺杆A的上端与第一挡车杆连接,第二驱动组件包含转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上的旋转套B,所述的旋转套B内螺纹连接有螺杆B,所述螺杆B的上端与第二挡车杆连接,所述的载车板框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套A和旋转套B同步转动进而驱动螺杆A和螺杆B升降的驱动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载车板和起重装置能将处于地面的汽车从底层停车位上升至二层停车位,然后通过底层横移载车板将汽车从停车单元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停车、取车方便,同时汽车在停车、取车的时候能直接开进升降载车板或者底层横移载车板上,没有转弯半径,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2、在载车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倾斜引导板A,当倾斜引导板A立起时,底层横移载车板横移进底层停车位的过程中,不会与立体框架发生干涉,采用这种设计,能缩短立体框架整体的长度,降低成本,特别是适合公交车等长轴距的车型。
3、收纳架能方便对比较粗的电缆进行收折和展开,具有结构简单且稳定、收折后占用空间小的优点,能将电缆线整理整齐。
4、防沉机构的承托件能将升降载车板托住,采用这种设计相当于将升降设备的升降部件之间放置在坚实的基础上,能提高升降载车板停下来的稳定性。
5、在承载板的底部设有防溜车装置能将车轮的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都阻挡住,能防止汽车停好之后出现溜车的现象,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停车单元的侧视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停车单元的侧视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层横移载车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架不完全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标记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标记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标记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沉机构安装在水平纵梁上局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标记的D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沉机构安装在水平纵梁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标记的E部分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沉机构安装在水平纵梁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标记的F部分的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载车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标记的G部分的放大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溜车装置安装在升降载车板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组停车单元1000;每一组停车单元1000包含:立体框架1、升降载车板8、起重装置3、以及底层横移载车板4,所述的立体框架1内设有二层停车位1001和位于二层停车位1001正下方的底层停车位1002,所述的升降载车板8连接在立体框架1上,所述的起重装置3设置于立体框架1上用于驱动升降载车板8在底层停车位1002和二层停车位1001之间上下移动,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用于停靠位于底层的汽车2000且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能从停车单元1000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1002。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载车板和起重装置能将处于地面的汽车从底层停车位上升至二层停车位,然后通过底层横移载车板将汽车从停车单元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停车、取车方便,同时汽车在能停车、取车的时候直接开进升降载车板或者底层横移载车板上,没有转弯半径,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如图3所示,底层横移载车板4能从立体框架1停车单元1000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1002内,底层横移载车板4包含载车板本体41,所述载车板本体41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底层横移载车板4沿着垂直汽车停靠的方向移动的行走机构42,行走机构42包含设置在载车板本体41底部的车轮和驱动车轮转动的电机,所述载车板本体41的两端分别设有枢接有用于供汽车行驶至载车板本体41上的倾斜引导板A43,所述的载车板本体41上设有用于驱动倾斜引导板A43放下或者立起的倾斜引导板收放组件44,因为倾斜引导板A枢接在载车板本体41的两端,因此倾斜引导板收放组件44为驱动倾斜引导板A转动的电机,当倾斜引导板A43放下时,汽车2000可通过斜引导板A43行驶至载车板本体41上。当倾斜引导板A立起时,底层横移载车板横移进底层停车位1002的过程中,不会与立体框架1发生干涉,采用这种设计,能缩短立体框架1整体的长度,降低成本,特别是适合公交车等长轴距的车型,因为用于这种车型的倾斜引导板A比较长。
如图1、图2、图4至图7所示,升降载车板8上设有用于给汽车2000充电的充电设备3000,所述立体框架1的顶部与升降载车板8之间设有用于收纳电缆的收纳架9,所述的收纳架9包括连接在立体框架1上的上连接件91和连接在升降载车板8上的下连接件92,所述的上连接件91和下连接件92之间依次连接有多组可折叠的四边形杆组93,使得上连接件91能接近或者远离下连接件92,每一组所述的四边形杆组93包含首尾依次铰接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下连接杆934、以及右上连接杆933,同一组四边形杆组93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和右下连接杆934呈平行四边形布置,所述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以及右下连接杆934上分别设有用于将电缆固定在其上的电缆定位组件,使得电缆能沿着左上连接杆931或者左下连接杆932或者右上连接杆933或者以及右下连接杆934排布;收纳架9通过在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依次连接有多组可折叠的四边形杆组,每一组所述的四边形杆组包含首尾依次铰接的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下连接杆、以及右上连接杆,且在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以及右下连接杆上分别设有用于将电缆固定在其上的电缆定位组件,使得电缆能沿着左上连接杆或者左下连接杆或者右上连接杆或者以及右下连接杆排布,采用这种设计能方便对比较粗的电缆进行收折和展开,具有结构简单且稳定、收折后占用空间小的优点,能将电缆线整理整齐。
为了提高收纳架收纳电缆线的稳定性,同一组四边形杆组93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和右下连接杆934呈菱形布置。
本实施例中,电缆定位组件为分别设置在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以及右下连接杆934上的可供电缆通过的电缆通过孔901。排电缆时,将电缆依次穿过电缆通过孔,并可以在折弯的部位可用柔性软管保护,同样的,电缆定位组件也可以为分别设置在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以及右下连接杆934上的可供电缆通过的定位环;通过定位环将电缆固定在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以及右下连接杆934上。
所述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以及右下连接杆934的端部分别设有条形孔94,安装时,现场用锁扣或者扎带穿过条形孔,以将电缆固定,防止窜动。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组四边形杆组93之间设有连接组件95,所述的连接组件95包含连接块A951和连接块B952,连接块A951和连接块B952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左上连接杆931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951的一端,所述右下连接杆934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951的另一端,所述左下连接杆932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952的一端,所述右上连接杆933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952的另一端。采用上述结构,电缆线的收纳架的每一组四边形杆组均可以同步伸缩。
如图1、图2、图7至图13所示,立体框架1包含立柱11、水平横梁12以及水平纵梁13,所述的水平纵梁13上设有用于托住升降载车板8的防沉机构7,所述的防沉机构7包括设置在水平纵梁13上的承托件71,所述的承托件7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水平纵梁13上,所述的承托件71能相对水平纵梁13伸出或者缩回,且当承托件71相对水平纵梁13缩回时,升降载车板8能正常地升降,当承托件71相对水平纵梁13伸出时,承托件71能将升降载车板8托住,所述水平纵梁13上设有用于驱动承托件71相对水平纵梁13缩回或者伸出的承托件驱动机构;防沉机构7通过在水平纵梁上设置承托件,并通过承托件驱动机构来驱动承托件相对水平梁缩回或者伸出,当承托件相对水平纵梁伸出时,承托件能将升降载车板托住,采用这种设计相当于将升降设备的升降部件之间放置在坚实的基础上,能提高升降载车板停下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水平纵梁13上设有用于给承托件71导向的导轨73,所述的承托件驱动机构包含滑动连接在水平梁1000上的驱动杆74,所述承托件71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701,所述承托件71且与第一斜面70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702,所述的第一斜面701和第二斜面702相互平行,所述的驱动杆74上设有与第一斜面701配合使用进而使承托件71伸出的第一楔块75,所述的驱动杆74上设有与第二斜面702配合使用进而使承托件71缩回的第二楔块76,所述的水平梁1000上设有用于推动驱动杆74往复运动进而使承托件71伸出或者缩回的驱动器77。通过第一楔块与第一斜面的配合来推动承托件伸出、第二楔块与第二斜面的配合来推动承托件缩回,采用这样的结构,能确保承托件伸出和缩回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安全性高、故障率低的优点。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水平纵梁设置用于给承托件导向的导轨,而不是采用在水平梁上设置导槽的形式,能避免因挖槽而影响水平梁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对承托件伸出和缩回的最大位移进行限制,在承托件71上设有与第一斜面701相交的第一限位平面703,所述的第一限位平面703与第一楔块75配合以限制承托件71伸出的最大位移;所述承托件71上设有与第二斜面702相交的第二限位平面704,所述的第二限位平面704与第二楔块76配合以限制承托件71缩回的最大位移。
为了便于承托件的加工,第一限位平面703和第二限位平面704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限位平面703与承托件71的侧面垂直。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承托件的承载力,在立体车库的水平梁1000上并列设有多个承托件71。
为了便于并列设置多个承托件71,驱动杆74运动的方向与承托件71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
为了便于自动控制,在驱动杆74的端部设有行程开关A781和行程开关B782。
本实施例中,在立体车库的水平梁1000上设有限制承托件71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限位块79,所述的限位块79上设有用于避让驱动杆74的避让槽。
如图1、图2,图14至图16所示,升降载车板8包括载车板框架81和设置在载车板框架81上的承载板82,所述的承载板82的底部设有防溜车装置83,所述的载车板防溜车装置83包括第一挡车杆831和第二挡车杆832,所述的第一挡车杆831滑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81上,所述的第二挡车杆832滑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81上,所述的承载板82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一挡车杆831的第一通过孔8201,所述的承载板82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挡车杆832的第二通过孔8202,所述的载车板框架81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挡车杆831从第一通过孔8201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左侧的第一驱动组件833,所述的载车板框架81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挡车杆832从第二通过孔8202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右侧的第二驱动组件834;本实用新型的载车板通过在承载板的底部设有防溜车装置,防溜车装置83通过设置在载车板框架上的第一挡车杆和驱动第一挡车杆从第一通过孔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左侧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载车板框架上的第二挡车杆和驱动第二挡车杆从第二通过孔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右侧的第二驱动组件,使得当汽车停靠在承载板上相应的位置之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动作使第一挡车杆和第二挡车杆都升起,进而将车轮的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都阻挡住,能防止汽车停好之后出现溜车的现象,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便于汽车开上载车板上,在载车板框架81的两侧分别设有倾斜引导板B84,所述的倾斜引导板B84的上端与承载板82的上表面平齐。
第一挡车杆和第二挡车杆均可以相对承载板升降,当第一挡车杆和第二挡车杆均可以相对承载板降下来之后,方便汽车从前进的方向或者后退的方向开出。
本实施例中,在载车板框架81上设有用于给第一挡车杆831导向的导轨811。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833包含转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81上的旋转套A8331,所述的旋转套A833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A8332,所述螺杆A8332的上端与第一挡车杆831连接,第二驱动组件834包含转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81上的旋转套B8341,所述的旋转套B834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B8342,所述螺杆B8342的上端与第二挡车杆832连接,所述的载车板框架8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套A8331和旋转套B8341同步转动进而驱动螺杆A8332和螺杆B8342升降的驱动机构835;驱动机构835包含设置在旋转套A8331上的链轮A8351,设置在旋转套B8341上的链轮B8352,所述的载车板框架81上设有张紧轮8353,所述的链轮A8351、链轮B8352、以及张紧轮8353上绕设有链条8354,所述的载车板框架81上设有驱动链条8354动作的电机8355以及设置的电机8355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采用链传动具有维护方便、故障低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挡车杆831采用槽钢制成,第一挡车杆831采用槽钢坚固耐用。
第二挡车杆832的截面呈三角形,第二挡车杆832的截面呈三角形能更好的挡住车轮,防止溜车;同时当第一挡车杆和第二挡车杆都伸出之后,将车的前轮或者后轮开到第一挡车杆和第二挡车杆之间,可以方便司机明确停车位置,将汽车开到合适的位置,提高载车板的稳定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停车单元,在摆放布局的时候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来灵活设置,既可以并排设置,也能沿着汽车行驶的方向设置在路边。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组停车单元(1000);每一组停车单元(1000)包含:立体框架(1)、升降载车板(8)、起重装置(3)、以及底层横移载车板(4),所述的立体框架(1)内设有二层停车位(1001)和位于二层停车位(1001)正下方的底层停车位(1002),所述的升降载车板(8)连接在立体框架(1)上,所述的起重装置(3)设置于立体框架(1)上用于驱动升降载车板(8)在底层停车位(1002)和二层停车位(1001)之间上下移动,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用于停靠位于底层的汽车(2000)且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能从停车单元(1000)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1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包含载车板本体(41),所述载车板本体(41)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底层横移载车板(4)沿着垂直汽车停靠的方向移动的行走机构(42),所述载车板本体(41)的两端分别设有枢接有用于供汽车行驶至载车板本体(41)上的倾斜引导板A(43),所述的载车板本体(41)上设有用于驱动倾斜引导板A(43)放下或者立起的倾斜引导板收放组件(44),当倾斜引导板A(43)放下时,汽车(2000)可通过斜引导板A(43)行驶至载车板本体(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载车板(8)上设有用于给汽车(2000)充电的充电设备(3000),所述立体框架(1)的顶部与升降载车板(8)之间设有用于收纳电缆的收纳架(9),所述的收纳架(9)包括连接在立体框架(1)上的上连接件(91)和连接在升降载车板(8)上的下连接件(92),所述的上连接件(91)和下连接件(92)之间依次连接有多组可折叠的四边形杆组(93),使得上连接件(91)能接近或者远离下连接件(92),每一组所述的四边形杆组(93)包含首尾依次铰接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下连接杆(934)、以及右上连接杆(933),同一组四边形杆组(93)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和右下连接杆(934)呈平行四边形布置,所述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以及右下连接杆(934)上分别设有用于将电缆固定在其上的电缆定位组件,使得电缆能沿着左上连接杆(931)或者左下连接杆(932)或者右上连接杆(933)或者以及右下连接杆(934)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定位组件为分别设置在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以及右下连接杆(934)上的可供电缆通过的电缆通过孔(90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四边形杆组(93)之间设有连接组件(95),所述的连接组件(95)包含连接块A(951)和连接块B(952),连接块A(951)和连接块B(952)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左上连接杆(931)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951)的一端,所述右下连接杆(934)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951)的另一端,所述左下连接杆(932)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952)的一端,所述右上连接杆(933)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952)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框架(1)包含立柱(11)、水平横梁(12)以及水平纵梁(13),所述的水平纵梁(13)上设有用于托住升降载车板(8)的防沉机构(7),所述的防沉机构(7)包括设置在水平纵梁(13)上的承托件(71),所述的承托件(7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水平纵梁(13)上,所述的承托件(71)能相对水平纵梁(13)伸出或者缩回,且当承托件(71)相对水平纵梁(13)缩回时,升降载车板(8)能正常地升降,当承托件(71)相对水平纵梁(13)伸出时,承托件(71)能将升降载车板(8)托住,所述水平纵梁(13)上设有用于驱动承托件(71)相对水平纵梁(13)缩回或者伸出的承托件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纵梁(13)上设有用于给承托件(71)导向的导轨(73),所述的承托件驱动机构包含滑动连接在水平纵梁(13)上的驱动杆(74),所述承托件(71)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701),所述承托件(71)且与第一斜面(70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702),所述的第一斜面(701)和第二斜面(702)相互平行,所述的驱动杆(74)上设有与第一斜面(701)配合使用进而使承托件(71)伸出的第一楔块(75),所述的驱动杆(74)上设有与第二斜面(702)配合使用进而使承托件(71)缩回的第二楔块(76),所述的水平纵梁(13)上设有用于推动驱动杆(74)往复运动进而使承托件(71)伸出或者缩回的驱动器(7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71)上设有与第一斜面(701)相交的第一限位平面(703),所述的第一限位平面(703)与第一楔块(75)配合以限制承托件(71)伸出的最大位移;所述承托件(71)上设有与第二斜面(702)相交的第二限位平面(704),所述的第二限位平面(704)与第二楔块(76)配合以限制承托件(71)缩回的最大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载车板(8)包括载车板框架(81)和设置在载车板框架(81)上的承载板(82),所述的承载板(82)的底部设有防溜车装置(83),所述的载车板防溜车装置(83)包括第一挡车杆(831)和第二挡车杆(832),所述的第一挡车杆(831)滑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81)上,所述的第二挡车杆(832)滑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81)上,所述的承载板(82)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一挡车杆(831)的第一通过孔(8201),所述的承载板(82)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挡车杆(832)的第二通过孔(8202),所述的载车板框架(81)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挡车杆(831)从第一通过孔(8201)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左侧的第一驱动组件(833),所述的载车板框架(81)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挡车杆(832)从第二通过孔(8202)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右侧的第二驱动组件(8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组件(833)包含转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81)上的旋转套A(8331),所述的旋转套A(833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A(8332),所述螺杆A(8332)的上端与第一挡车杆(831)连接,第二驱动组件(834)包含转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81)上的旋转套B(8341),所述的旋转套B(834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B(8342),所述螺杆B(8342)的上端与第二挡车杆(832)连接,所述的载车板框架(8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套A(8331)和旋转套B(8341)同步转动进而驱动螺杆A(8332)和螺杆B(8342)升降的驱动机构(835)。
CN201921484976.5U 2019-09-06 2019-09-06 立体式停车设备 Active CN211143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4976.5U CN211143900U (zh) 2019-09-06 2019-09-06 立体式停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4976.5U CN211143900U (zh) 2019-09-06 2019-09-06 立体式停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3900U true CN211143900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4976.5U Active CN211143900U (zh) 2019-09-06 2019-09-06 立体式停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3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24823U (zh) 一种升降横移式多列立体车库
CN103352591B (zh) 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CN105751954B (zh) 一种平板型清障车
CN104890520A (zh) 一种侧向受电器及电动车辆
CN103397795A (zh) 一种独立的立体停车装置
CN107575072A (zh) 一种公交车立体车库
CN103669945B (zh)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CN205935866U (zh) 一种智能停车中用来实现托车的子车结构
CN211143900U (zh) 立体式停车设备
US20210131135A1 (en) Compact multi-tier parking garage and method for storing vehicles in such a parking garage
CN206667863U (zh) 蛙式直进立体停车设备
CN202170660U (zh) 简易堆垛式机械立体停车设备
CN110670926A (zh) 立体式停车设备
CN101358488B (zh) 立体车库用横移推拉车
CN208329796U (zh) 取车器
CN201280824Y (zh) 立体车库用横移推拉车
CN203361724U (zh) 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CN208325001U (zh) 新型道路清障车
CN210416120U (zh) 一种公铁两用救险车
CN211874373U (zh) 车载修井机钻工操作台爬梯
CN218493246U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111894321B (zh)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中可在任意层存取车的载车机构
CN203412330U (zh) 一种独立的立体停车装置
CN111926706A (zh) 一种预制桥墩架设装置、架设方法及过障碍物方法
CN111284410A (zh) 一种可用于公交车的全自动无障碍通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