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1086U -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1086U
CN211141086U CN201921853413.9U CN201921853413U CN211141086U CN 211141086 U CN211141086 U CN 211141086U CN 201921853413 U CN201921853413 U CN 201921853413U CN 211141086 U CN211141086 U CN 211141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witching
support
whee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34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nyu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nyu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nyu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nyu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34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1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1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1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用于束丝换向的若干换向部,换向部包括第一换向部、第二换向部和第三换向部,束丝依次经过第一换向部、第二换向部和第三换向部,使得拉动束丝后,支架本体延线辊的周向做旋转运动。本申请将支架本体架于线辊上,利用在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换向部,将线辊上缠绕的若干圈束丝进行拉直放线过程。本申请中放线支架结构简单,利用支架本体延线辊外围做圆周运动过程中,就完成放线工作。本申请中一个放线支架用于一个线辊,占地面积小且应用更灵活,不用依靠其他部件的协助运动,放线速度由拉线速度决定,且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只要进行拉线,本申请的放线支架就可自发的进行放线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放线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线电缆敷设分两道工序进行,先将电缆从电缆盘上回出、拉直或把成卷电线回散、拉直;再将电线电缆沿桥架或穿管敷设。两道工序用时基本相同,耗费的人力也基本一致,因此,为了省去第一道工序节省劳动力及工作时间就需要使用放线架。
CN207618744U公开了一种钢丝绳放线架,包括底盘和竖直设于底盘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外圈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架的端部设有导丝轮,所述支撑杆与支架之间设有防卡弹簧。钢丝绳缠绕于支架上较多时,钢丝绳对导丝轮的压力变大,导丝轮通过支撑杆压动防卡弹簧,以吸收钢丝绳的压力,从而减小导丝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便于钢丝绳的正常放出,防止卡死,便于使用。通过导丝轮的设置,将钢丝绳与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便于钢丝绳的放出,以防卡死。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放线架存在几个缺点:1.体积都较大,占地面积大,一次性只能启用几台放线架,生产效率低;2.结构较复杂,使用时不灵活;3.结构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分体设置的若干装置配合进行使用,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用于束丝换向若干换向部,所述换向部包括第一换向部、第二换向部和第三换向部,束丝依次经过第一换向部、第二换向部和第三换向部,使得拉动束丝后,支架本体延线辊的周向做旋转运动。本申请将支架本体架于线辊上,利用在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换向部,将线辊上缠绕的若干圈束丝进行拉直放线过程。本申请中放线支架结构简单,利用支架本体延线辊外围做圆周运动过程中,就完成放线工作。本申请中一个放线支架用于一个线辊,占地面积小且应用更灵活,且不用依靠其他部件协助运动,放线速度由拉线速度决定,工作过程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只要进行拉线,本申请的放线支架就可自发的进行放线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导线杆和支撑杆,所述导线杆与支撑杆相连并呈L型设置,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导线杆上方,所述支撑杆水平设置,所述导线杆竖直设置。本申请中利用导线杆将线辊上的束丝导到放线支架上的各换向部并进行换向,完成放线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向部包括第一换向轮,束丝经过导线杆后再经过第一换向轮,束丝方向由水平变为竖直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向轮设置于连接杆下端,所述连接杆上端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导线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导线杆的外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导线杆之间的夹角为40-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向部包括第二换向轮,束丝通过第二换向轮后,再由竖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上方,所述第二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靠近所述导线杆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向轮远离所述第一换向轮的一端向内侧倾斜10-20°。
进一步的,第三换向部包括第三换向轮,束丝通过第三换向轮后,再由水平方向变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三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上方,所述第三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中部。本申请束丝依次经过三个换向轮,束丝由缠绕在线辊上的状态,经过三个换向轮即变成直线拉直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固定束丝运动方向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端与所述支撑杆中部相连,所述固定架上设置用于固定第三换向轮的凹槽,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穿线架,所述穿线架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设置于所述第三换向轮的正上方。本申请固定架的作用是,束丝经过固定架后,只能延一个固定的方向进行运动,有利于丝线运动的稳定性,使得整个放线过程更可靠、更可控。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架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束丝拉线方向的限定部,所述限定部为一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设置于所述穿线孔的正上方。导向轮的作用是在束丝继续运动的过程中起到固定束丝的运动轨迹的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与线辊相连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正下方,所述连接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下方,所述连接架与固定架之间还设置有磁阻尼装置,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导线杆的一端设置有重心调节装置。本申请中磁阻尼装置的作用是使放线支架的旋转运动过程更稳定,本申请中重心调节装置是用于使得放线支架在线辊上的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中一个放线支架用于一个线辊,将支架本体架于线辊上就可工作,占地面积小且应用更灵活;
2、本申请的放线支架不用依靠其他部件协助运动,放线速度由拉线速度决定,且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只要进行拉线,本申请的放线支架就可自发的进行放线工作;
3、本申请中放线支架结构简单,利用支架本体延线辊外围做圆周运动过程中,就完成放线工作;
4、本申请束丝依次经过三个换向轮,束丝由缠绕在线辊上的状态,经过三个换向轮的配合工作后即变成直线拉直状态;
5、本申请固定架的作用是,束丝经过固定架后,只能延一个固定的方向进行运动,有利于丝线运动的稳定性,使得整个放线过程更可靠、更可控;
6、本申请导向轮的作用是在束丝继续运动的过程中起到固定束丝的运动轨迹的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一种束丝放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种束丝放线支架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中放线支架与线辊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在第三换向部中的束丝缠绕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在第一换向部和第二换向部中的束丝缠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如图1-图5所示,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包括用于束丝换向若干换向部,换向部包括第一换向部2、第二换向部3和第三换向部4,束丝依次经过第一换向部2、第二换向部3和第三换向部4,使得拉动束丝后,支架本体1延线辊的周向做旋转运动。其中,支架本体1包括导线杆11和支撑杆12,导线杆11与支撑杆12相连并呈L型设置,支撑杆12设置于导线杆11上方,支撑杆12水平设置,导线杆11竖直设置。第一换向部2包括第一换向轮21,束丝102经过导线杆11后再经过第一换向轮21,束丝102方向由水平变为竖直方向。第一换向轮21设置于连接杆5下端,连接杆5上端与支撑杆12靠近导线杆11的一端相连,连接杆5设置于导线杆11的外侧,连接杆5与导线杆11之间的夹角为40-60°第二换向部包括第二换向轮31,束丝102通过第二换向轮31后,再由竖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第二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12上方,第二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12靠近导线杆11的一端。第三换向部包括第三换向轮41,束丝102通过第三换向轮41后,再由水平方向变为竖直方向,第三换向轮41设置于支撑杆12上方,第三换向轮41设置于支撑杆12中部。
还包括用于固定束丝102运动方向的固定架6,固定架6下端与支撑杆12中部相连,固定架6上设置用于固定第三换向轮41的凹槽61,固定架6上还设置有穿线架7,穿线架7中设置有穿线孔71,穿线孔71设置于第三换向轮41的正上方。穿线架7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束丝102拉线方向的限定部,限定部为一导向轮8,导向轮8设置于穿线孔71的正上方。
还包括用于与线辊101相连的连接架9,连接架9设置于固定架6的正下方,连接架9设置于支撑杆12的下方,连接架9与固定架6之间还设置有磁阻尼装置10,支撑杆12远离导线杆11的一端设置有重心调节装置121。
本申请在工作时,线辊101外壁上缠绕着一圈一圈的束丝102,将线辊101轴垂直于地面放置,首先将连接架9放在线辊101空心轴中,且卡接于线辊101上,此时的状态是导线杆11与线辊101的中心轴平行并处于线辊101的外侧,支撑杆12在线辊101上方,支撑杆12与线辊101的轴处于垂直状态,拉着线辊101的束丝102头,将其沿着导线杆11远离所述线辊101的一侧外壁到达第一换向轮,将其缠绕在第一换向轮21并从第一换向轮21底部绕到第二换向轮31,再将其缠绕到第二换向轮31,再绕到第三换向轮41,从第三换向轮41底部缠绕好后从穿线孔71底部穿入到达导向轮8,从导向轮8上部缠绕,完成缠绕过程,这样就使得线辊101上的束丝102经过放线装置变成直线拉直状态,束丝102头后再与收线装置相连,当收线装置启动后,收线装置的动力源拉动束丝102,各个换向轮开始进行运动,并带动整个放线支架做旋转运动,顺利将线辊101上的束丝102变成直线。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束丝102在每一次换向时,更顺畅,不会产生卡线现象,本申请中第一换向轮21和第二换向轮31稍微倾斜设置,倾斜角度相互配合,比如第二换向轮31远离第一换向轮21的一端向内侧倾斜10-20°。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的连接架9和磁阻尼装置10与上方的固定架6之间设置有轴承,使得连接架9和磁阻尼装置10是保持静止状态的,不会随着放线支架的运动而运动。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的穿线架7与与固定架6之间设置有轴承,使得穿线架7和导向轮8是保持静止状态的,不会随着放线支架的运动而运动。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为了使得束丝102紧紧缠绕于放线架上,不会发生脱线,松落等情况,还设置有张紧装置。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的导线杆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杆和第一换向轮21,使得整个装置可以进行正转和反转工作。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换向轮上还设置用于放置束丝从轮上上脱落的挡板103。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用于束丝换向的若干换向部,所述换向部包括第一换向部、第二换向部和第三换向部,束丝依次经过第一换向部、第二换向部和第三换向部,使得拉动束丝后,支架本体延线辊的周向做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导线杆和支撑杆,所述导线杆与支撑杆相连并呈L型设置,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导线杆上方,所述支撑杆水平设置,所述导线杆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部包括第一换向轮,束丝经过导线杆后再经过第一换向轮,束丝方向由水平变为竖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轮设置于连接杆下端,所述连接杆上端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导线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导线杆的外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导线杆之间的夹角为40-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部包括第二换向轮,束丝通过第二换向轮后,再由竖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上方,所述第二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靠近所述导线杆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轮远离所述第一换向轮的一端向内侧倾斜10-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三换向部包括第三换向轮,束丝通过第三换向轮后,再由水平方向变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三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上方,所述第三换向轮设置于支撑杆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束丝运动方向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端与所述支撑杆中部相连,所述固定架上设置用于固定第三换向轮的凹槽,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穿线架,所述穿线架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设置于所述第三换向轮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架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束丝拉线方向的限定部,所述限定部为一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设置于所述穿线孔的正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束丝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线辊相连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正下方,所述连接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下方,所述连接架与固定架之间还设置有磁阻尼装置,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导线杆的一端设置有重心调节装置。
CN201921853413.9U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Active CN211141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3413.9U CN211141086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3413.9U CN211141086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1086U true CN211141086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3413.9U Active CN211141086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10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7564A (zh) * 2019-10-29 2020-02-21 山东寰宇连接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7564A (zh) * 2019-10-29 2020-02-21 山东寰宇连接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44784U (zh)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用穿线施工装置
CN106743985A (zh) 一种络筒机
CN110817564A (zh)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CN211141086U (zh)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CN212152919U (zh) 一种超致密表面镀锌钢绞线的高速捻股机
CN107742555B (zh) 一种用于合金护套贯通地线的轧制拉拔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112209160A (zh) 一种多芯线缆铰设同步缠带一体式设备
CN210312866U (zh) 缓冲线缆张力的联合打卷设备
CN207030628U (zh) 一种加弹机用快速更换卷盘
CN107717263B (zh) 一种焊丝绞合机的绞丝装置及焊丝绞合机
CN209161143U (zh) 一种用于电缆成缆机的无纺布线盘安装结构
CN106364974A (zh) 一种双层式并线机构
CN216711235U (zh) 一种工字轮上提拉放线架
CN207295002U (zh) 一种细纱机的卷绕机构
CN214059468U (zh) 一种成品线收卷用减小张力放线架
CN113401725B (zh) 一种高分子编织绳成型装置
CN220867618U (zh) 一种收卷捻线机
CN217458323U (zh) 一种大功率电缆收放装置
CN212062020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绞线设备
CN212953470U (zh) 一种用于生产电缆的水平放线机
CN210064799U (zh) 电缆卷盘机
CN216072452U (zh) 一种便携式省力的放线装置
CN217324734U (zh) 一种双捻机用供线设备
CN216230849U (zh) 一种钢丝网管编织合股装置
CN212982050U (zh) 一种倒盘放线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