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7888U -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7888U
CN211137888U CN201922197436.5U CN201922197436U CN211137888U CN 211137888 U CN211137888 U CN 211137888U CN 201922197436 U CN201922197436 U CN 201922197436U CN 211137888 U CN211137888 U CN 211137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pe
far away
inlet pipe
fron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74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会
钟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74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7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7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7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属于泡塑机技术领域,包括前板、后板,前板与后板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前板远后板一侧设置连接框,连接框中部远后板一侧设置模芯板,后板近前板一侧设置底封板,前板与后板之间平行设置上进气管、下排水管,上进气管位于前板与后板顶部,下排水管位于前板与后板底部,上进气管与下排水管之间设置侧管,侧管的数量为2根,2根侧管分别设置于上进气管与下排水管两端,上进气管、下排水管均与侧管连通,前板与后板于侧管外侧设置活塞机构、轴瓦机构,活塞机构、轴瓦机构纵向并排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强度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可以满足当今技术条件下大部分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塑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背景技术
EPP是一种高结晶型聚合物,具备优异的抗震能力和发生形变后强大的恢复能力,重量极轻,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可以极大地减轻产品质量,依靠其卓越的性能,在诸如电子产品的包装材料,汽车的保险杠、防震芯,运动鞋的鞋底等诸多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EPP的生产主要通过泡塑机完成,在生产过程中,移模和固模需要经过合模、锁模、开模等一系列工序,为了保证成品质量,泡塑机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以使生产过程保持稳定,作为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移动结构,移模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同时需要使模芯板的稳定性得到充分保证,长期以来的使用习惯,以及改进泡塑机需要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使得传统的泡塑机仍被广泛使用,而传统的泡塑机在自身强度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上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技术条件下的使用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急需对传统泡塑机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包括前板、后板,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远所述后板一侧设置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中部远所述后板一侧设置模芯板,所述后板近所述前板一侧设置底封板,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之间平行设置上进气管、下排水管,所述上进气管位于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顶部,所述下排水管位于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底部,所述上进气管与所述下排水管之间设置侧管,所述侧管的数量为2根,2根所述侧管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进气管与所述下排水管两端,所述上进气管、下排水管均与所述侧管连通,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于所述侧管外侧设置活塞机构、轴瓦机构,所述活塞机构、轴瓦机构纵向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板远所述前板一侧设置下压油管、解锁油管,所述后板远所述前板一侧设置支架,所述支架表面设置管夹,所述下压油管、解锁油管通过所述管夹固定于所述后板远所述前板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封板远所述后板一侧设置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部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数量为2组,2组所述进水管横向并排设置,所述隔热板远所述底封板一侧设置冷却铜管,所述冷却铜管的数量为2组,2组所述冷却铜管并排设置,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冷却铜管近所述前板一侧设置铜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上进气管、下排水管一端均设置蒸汽旋转接头,所述下排水管端部的所述蒸汽旋转接头与所述下排水管之间设置蝶阀。
进一步的,所述上进气管远所述下排水管一侧、所述下排水管远所述上进气管一侧均设置第一加强板,2根所述侧管远所述模芯板一侧设置均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表面设置第三加强板,单侧所述第二加强板表面的所述第三加强板的数量为6块,6块所述第三加强板横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封板远所述前板一侧横向设置水平撑板,所述水平撑板的数量为3块,3块所述水平撑板等距平行设置,所述底封板远所述前板一侧纵向设置竖直撑板,所述竖直撑板的数量为3块,3块所述竖直撑板等距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板近所述连接框一侧四条边的边缘均设置长压板、短压板,所述前板每条边上的所述长压板、短压板均按照“长压板-短压板-长压板”的排列方式设置,所述连接框顶部中心位置设置连接框吊具。
进一步的,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之间贯穿设置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近所述后板一端与外部液压旋转油缸连接,所述压紧机构近所述前板一端设置压块,所述压紧机构的数量为16个。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近所述前板一侧纵向设置板式顶柱,所述板式顶柱的数量为4组,4组所述板式顶柱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1、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增加了上进气管、下排水管、侧管的局部强度和移模系统的整体强度,竖直撑板、水平撑板在移模系统安装完成后,通过对后板的直接支撑,增加了移模系统整体安装的稳定性,长压板、短压板增加了连接框在前板表面的稳定性,压紧机构、板式顶柱增加了模芯板在连接框中部的稳定性,相较于传统的泡塑机,及泡塑机移模系统,本移模系统的强度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满足当今技术条件下大部分的使用要求;
2、压紧机构通过外部液压旋转油缸带动,旋转的同时压块做相应的位移,将模芯板固定在成型位置,相较于传统的锁模拉杆直线推进并与水滴孔螺栓固定的锁模方式,对压紧机构的磨损显著降低,减少了大笔维护压紧机构的金钱和精力的投入,节省了维护压紧机构的时间,相应的,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近模芯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远模芯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板,2-模芯板,3-连接框,4-下排水管,5-蒸汽旋转接头,6-蝶阀,7-上进气管,8-长压板,9-短压板,10-连接框吊具,11-后板,12-底封板,13-进水管,14-压紧机构,15-竖直撑板,16-水平撑板,17-下压油管,18-解锁油管,19-管夹,20-支架,21-侧管,22-冷却铜管,23-板式顶柱,24-铜喷嘴,25-第三加强板,26-第二加强板,27-轴瓦机构,28-活塞机构,29-第一加强板,30-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说明更加清楚,结合说明书附图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包括前板1、后板11,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远所述后板11一侧设置连接框3,所述连接框3中部远所述后板11一侧设置模芯板2,所述后板11近所述前板1一侧设置底封板12,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之间平行设置上进气管7、下排水管4,所述上进气管7位于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顶部,所述下排水管4位于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底部,所述上进气管7与所述下排水管4之间设置侧管21,所述侧管21的数量为2根,2根所述侧管21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进气管7与所述下排水管4两端,所述上进气管7、下排水管4均与所述侧管21连通,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于所述侧管21外侧设置活塞机构28、轴瓦机构27,所述活塞机构28、轴瓦机构27纵向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板11远所述前板1一侧设置下压油管17、解锁油管18,所述后板11远所述前板1一侧设置支架20,所述支架20表面设置管夹19,所述下压油管17、解锁油管18通过所述管夹19固定于所述后板11远所述前板1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封板12远所述后板11一侧设置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部设置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的数量为2组,2组所述进水管13横向并排设置,所述隔热板远所述底封板12一侧设置冷却铜管22,所述冷却铜管22的数量为2组,2组所述冷却铜管22并排设置,所述进水管13与所述冷却铜管22近所述前板1一侧设置铜喷嘴24。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近所述前板1一侧纵向设置板式顶柱23,所述板式顶柱23的数量为4组,4组所述板式顶柱23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进气管7、下排水管4一端均设置蒸汽旋转接头5,所述下排水管4端部的所述蒸汽旋转接头5与所述下排水管4之间设置蝶阀6。
进一步的,所述上进气管7远所述下排水管4一侧、所述下排水管4远所述上进气管7一侧均设置第一加强板29,2根所述侧管21远所述模芯板2一侧设置均第二加强板26,所述第二加强板26表面设置第三加强板25,单侧所述第二加强板26表面的所述第三加强板25的数量为6块,6块所述第三加强板25横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封板12远所述前板1一侧横向设置水平撑板16,所述水平撑板16的数量为3块,3块所述水平撑板16等距平行设置,所述底封板12远所述前板1一侧纵向设置竖直撑板15,所述竖直撑板15的数量为3块,3块所述竖直撑板15等距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板1近所述连接框3一侧四条边的边缘均设置长压板8、短压板9,所述前板1每条边上的所述长压板8、短压板9均按照“长压板8-短压板9-长压板8”的排列方式设置,所述连接框3顶部中心位置设置连接框吊具10。
进一步的,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之间贯穿设置压紧机构14,所述压紧机构14近所述后板11一端与外部液压旋转油缸连接,所述压紧机构14近所述前板1一端设置压块30,所述压紧机构14的数量为16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将本移模系统连接外部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通过活塞机构28将移模沿轴瓦机构27向固模方向推动,移模与固模接触后,完成合模动作,液压油缸继续通过活塞机构28向本移模系统稳定供能,使移模与固模紧密接触,完成锁模动作,当需要将移模与固模分离时,液压油缸通过活塞机构28向本移模系统反向供能,移模即向远离固模方向移动,完成开模动作,在上述过程中,第一加强板29、第二加强板26、第三加强板25保证上进气管7、下排水管4、侧管21具备足够的强度,竖直撑板15、水平撑板16保证后板11及本移模系统整体具备足够的稳定性,长压板8、短压板9保证连接框3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压紧机构14、板式顶柱23保证模芯板2具备足够的稳定性,本移模系统的强度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满足当今技术条件下大部分的使用要求,此外,压紧机构14采用旋转推进、压块30锁定的方式对模芯板2进行固定,既保证了模芯板2的稳定,又减少了对压紧机构14维护投入的金钱和精力,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均得到显著提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包括前板(1)、后板(11),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远所述后板(11)一侧设置连接框(3),所述连接框(3)中部远所述后板(11)一侧设置模芯板(2),所述后板(11)近所述前板(1)一侧设置底封板(12),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之间平行设置上进气管(7)、下排水管(4),所述上进气管(7)位于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顶部,所述下排水管(4)位于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底部,所述上进气管(7)与所述下排水管(4)之间设置侧管(21),所述侧管(21)的数量为2根,2根所述侧管(21)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进气管(7)与所述下排水管(4)两端,所述上进气管(7)、下排水管(4)均与所述侧管(21)连通,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于所述侧管(21)外侧设置活塞机构(28)、轴瓦机构(27),所述活塞机构(28)、轴瓦机构(27)纵向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1)远所述前板(1)一侧设置下压油管(17)、解锁油管(18),所述后板(11)远所述前板(1)一侧设置支架(20),所述支架(20)表面设置管夹(19),所述下压油管(17)、解锁油管(18)通过所述管夹(19)固定于所述后板(11)远所述前板(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12)远所述后板(11)一侧设置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部设置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的数量为2组,2组所述进水管(13)横向并排设置,所述隔热板远所述底封板(12)一侧设置冷却铜管(22),所述冷却铜管(22)的数量为2组,2组所述冷却铜管(22)并排设置,所述进水管(13)与所述冷却铜管(22)近所述前板(1)一侧设置铜喷嘴(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近所述前板(1)一侧纵向设置板式顶柱(23),所述板式顶柱(23)的数量为4组,4组所述板式顶柱(23)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管(7)、下排水管(4)一端均设置蒸汽旋转接头(5),所述下排水管(4)端部的所述蒸汽旋转接头(5)与所述下排水管(4)之间设置蝶阀(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管(7)远所述下排水管(4)一侧、所述下排水管(4)远所述上进气管(7)一侧均设置第一加强板(29),2根所述侧管(21)远所述模芯板(2)一侧设置均第二加强板(26),所述第二加强板(26)表面设置第三加强板(25),单侧所述第二加强板(26)表面的所述第三加强板(25)的数量为6块,6块所述第三加强板(25)横向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12)远所述前板(1)一侧横向设置水平撑板(16),所述水平撑板(16)的数量为3块,3块所述水平撑板(16)等距平行设置,所述底封板(12)远所述前板(1)一侧纵向设置竖直撑板(15),所述竖直撑板(15)的数量为3块,3块所述竖直撑板(15)等距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近所述连接框(3)一侧四条边的边缘均设置长压板(8)、短压板(9),所述前板(1)每条边上的所述长压板(8)、短压板(9)均按照“长压板(8)-短压板(9)-长压板(8)”的排列方式设置,所述连接框(3)顶部中心位置设置连接框吊具(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与所述后板(11)之间贯穿设置压紧机构(14),所述压紧机构(14)近所述后板(11)一端与外部液压旋转油缸连接,所述压紧机构(14)近所述前板(1)一端设置压块(30),所述压紧机构(14)的数量为16个。
CN201922197436.5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Active CN211137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7436.5U CN211137888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7436.5U CN211137888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7888U true CN211137888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5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7436.5U Active CN211137888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78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9049A (zh) * 2019-12-10 2020-02-14 杭州塑团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9049A (zh) * 2019-12-10 2020-02-14 杭州塑团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37888U (zh)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CN203655050U (zh) 一种模压玻璃钢后举门
CN203994483U (zh) 塑料椅靠背模具气辅溢料机构
CN107415163A (zh) 一种洗衣机面板注塑模具以及注塑工艺
CN110789049A (zh) 一种泡塑机移模系统
CN102910343B (zh) 一种复合加芯泡塑托盘及其生产工艺
CN210362158U (zh) 全自动泡塑成型机
CN217070648U (zh) 一种航空铸件精密铸造用模具
CN203077540U (zh) 一种液态硅胶注塑模具结构
CN207138628U (zh) 一种t型三通水涨成型模具
CN211763152U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
CN101985153B (zh) 两半组合锻造模具夹紧机构
CN209426014U (zh) 多气室eps运动头盔专用自动成型机
CN104353715B (zh) 一种波纹板成型机
CN206483974U (zh) 一种金属型覆砂模具
CN204220716U (zh) 一种波纹板成型机
CN206999605U (zh) 一种新型epp成型装置
CN217454580U (zh) 一种塑料制品装饰板模具
CN202878604U (zh) 一种倒灌塑胶模具
CN204820396U (zh) 一种新型油压机
CN109466001A (zh) 多气室eps运动头盔专用自动成型机
CN216032126U (zh) 一种便于拆装检修的热半模
CN209666173U (zh) 一种注塑机用节能型开合模装置
CN21504001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4349519U (zh) 一种多工件的压铸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