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2529U -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2529U
CN211132529U CN201922013952.8U CN201922013952U CN211132529U CN 211132529 U CN211132529 U CN 211132529U CN 201922013952 U CN201922013952 U CN 201922013952U CN 211132529 U CN211132529 U CN 211132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p
ergonomic
casing
housing
inhal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39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望丁
孟胡齐
张艳
沈莹
罗国军
杜狄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huang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huang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huang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huang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139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2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2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2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属于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翻盖和壳体,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吸嘴,翻盖的一侧与壳体的一侧铰接,翻盖可翻折地覆盖在壳体的上端,壳体和翻盖闭合后呈椭球状设置,此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指印槽,翻盖的顶部设置有指示标记,指示标记指向翻盖开启的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根据人体使用习惯,从新设计装置的具体结构,使吸入装置的造型以及使用均符合人体工程学,从而提高患者的正确使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干粉吸入剂中的微细药粉是否能有效的沉积到患者的肺部,达到有效治疗作用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处方组成;(2)装置设计;(3)患者是否正确使用装置。虽然,目前医生开具处方后会给患者培训如何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但是研究显示患者的装置误用率还是很高。患者装置的误用率给临床治疗有效性目的造成了隐患。因此需要在装置设计的源头考虑如何避免装置的误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根据人体使用习惯,从新设计装置的具体结构,从而提高患者的正确使用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包括:翻盖和壳体,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吸嘴,翻盖的一侧与壳体的一侧铰接,翻盖可翻折地覆盖在壳体的上端,壳体和翻盖闭合后呈椭球状设置,此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指印槽,翻盖的顶部设置有指示标记,指示标记指向翻盖开启的方向。
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壳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指印槽,与使用者的拇指相匹配,壳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两指印槽,分别与使用者的食指和中指相匹配。
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翻盖和壳体通过圆弧形铰链连接。
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翻盖背离圆弧形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开启片,且开启片靠近壳体。
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圆弧形铰链穿过壳体与壳体内的连杆连接。
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环状储藏块,环状储藏块的外圆周端面呈环形阵列均设有若干储药腔,储药腔为半开放式,且环状储藏块的中部通过连接轴与壳体连接,环状储藏块可绕连接轴的轴向转动。
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每一储药腔内嵌设有一储存有药粉的胶囊,且连杆背离圆弧形铰链的一端设置有刺针,刺针与特定位置处的储药腔内的胶囊相对。
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特定位置处的储药腔内的胶囊的上方设置有挡块,挡块与处于该特定位置的胶囊接触。
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刺针的外部还套设有脱离挡片。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通过拇指向上翻起翻盖打开并使用装置,符合人的日常开启的动作习惯;将壳体设计成符合人体手握持的曲面,整体类似于椭球体,且在壳体的两侧标识指引槽,指示患者握持位置,以提高患者的正确使用率;在翻盖打开的同时,壳体内部的刺针会移动刺破装有药粉的胶囊,单个胶囊内的药粉满足患者单次吸入,相对现有装置减少了使用步骤,便于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的实施例中环形储藏块、储药腔以及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的实施例中连杆、刺针以及脱离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翻盖;101、指示标记;102、开启片;2、壳体;21、指印槽;3、吸嘴;4、环状储藏块;5、储药腔;6、胶囊;7、挡块;8、圆弧形铰链;9、连杆;10、刺针;11、脱离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作具体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吸嘴3,凸嘴3方便患者将吸入装置内的干粉吸入肺部,翻盖1的一侧与壳体2的一侧铰接,翻盖1可翻折地覆盖在壳体2的上端,使用时将翻盖1翻起使吸嘴露3出,使用完毕将翻盖1翻回使吸嘴3收纳于翻盖1下方,壳体2和翻盖1闭合后呈椭球状设置,增加握持的舒适感,此外壳体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指印槽21,指印槽21与患者使用时手的握持位置相匹配,以增加握持的舒适度,以及可作为对患者握持姿势的提醒,翻盖1的顶部设置有指示标记101,指示标记101指向翻盖1开启的方向,其中指示标记101优选为单向指向的箭头,以提醒患者使用时翻盖1的开启方向。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壳体2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指印槽21,与使用者的拇指相匹配,壳体2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两指印槽21,分别与使用者的食指和中指相匹配。以提示患者使用时将拇指食指以及中指握持在壳体2的指印槽21的位置处再进行使用,以规范使用时的握持姿势。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翻盖1和壳体2通过圆弧形铰链8连接,其中圆弧形铰链8靠近壳体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弧形长孔,壳体2处设置有滑动轴,滑动轴侧壁设置在弧形长孔内,且翻盖打开时,圆弧形铰链8设置有弧形长孔的一端可沿滑动轴滑动且深入壳体2内部,从而使连杆9向壳体2内深处移动。与后续壳体2内衔接的动作流程相匹配,便于吸入装置进行后续药粉的释放。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翻盖1背离圆弧形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开启片102,且开启片102靠近壳体2。通过在翻盖1和壳体2的衔接处增加一个方便将翻盖翻起的凸起,方便患者开启翻盖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圆弧形铰链8穿过壳体2与壳体内2的连杆9连接。连杆9用于作为壳体2内部动作的触发机构,通过圆弧形铰链8在翻盖1翻起时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杆9在其长度方向的移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环状储藏块4,环状储藏块4的外圆周端面呈环形阵列均设有若干储药腔5,储药腔5为半开放式,且环状储藏块4的中部通过连接轴与壳体2连接,环状储藏块4可绕连接轴的轴向转动,进一步的环状储藏块4可通过上紧的发条来驱动环状储藏块进行转动,上紧的发条可供环状储藏块4转动一周以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每一储药腔5内嵌设有一储存有药粉的胶囊6,且连杆9背离圆弧形铰链8的一端设置有刺针10,刺针10与特定位置处的储药腔5内的胶囊6相对。储藏腔5的长度方向与刺针10的长度方向一致,刺针10刺穿胶囊6后,胶囊6内的干粉漏出可用于患者吸入,随后刺针10还可将胶囊6从该储药腔内带出。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特定位置处的储药腔5内的胶囊6的上方设置有挡块7,挡块7与处于该特定位置的胶囊6接触,将胶囊6留置在特定位置(刺针相对的位置),留作刺针10刺破作业,当特定位置处的胶囊6被刺破且带出该储药腔5后,挡块7失去了可卡接的胶囊6,环状储藏块4在发条的带动下开始旋转,使下一个胶囊6旋转至该特定位置,挡块7将与下一个胶囊6卡接,用作下一次刺针10刺破作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刺针10的外部还套设有脱离挡片11,进一步的脱离挡片11的形状为圆环状,且该脱离挡片11的内径大于刺针10的直径,小于胶囊6的外径,当刺针10缩回时,可以通过脱离挡片11将残留在刺针10上的胶囊外壳与刺针10剥离,避免影响刺针10的下次使用。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的工作原理:患者将翻盖打开后,圆弧形铰链带动连杆以及刺针向前移动,刺破壳体内位于特定位置处的胶囊,随后胶囊内的干粉漏出,可供患者吸入,使用完毕将翻盖再次闭合时,连杆和刺针缩回,刺针将残留的胶囊外壳从储药腔内带出,刺针经过脱离挡片后胶囊与刺针脱离便于下次使用,当特定位置处的胶囊被刺破且带出该储药腔后,挡块失去了可卡接的胶囊,环状储藏块在发条的带动下开始旋转,使下一个胶囊旋转至该特定位置,挡块将与下一个胶囊卡接,用作下一次刺针刺破作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盖和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吸嘴,所述翻盖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的一侧铰接,所述翻盖可翻折地覆盖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壳体和所述翻盖闭合后呈椭球状设置,此外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指印槽,所述翻盖的顶部设置有指示标记,所述指示标记指向所述翻盖开启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所述指印槽,与使用者的拇指相匹配,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两所述指印槽,分别与使用者的食指和中指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和所述壳体通过圆弧形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背离所述圆弧形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开启片,且所述开启片靠近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铰链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壳体内的连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状储藏块,所述环状储藏块的外圆周端面呈环形阵列均设有若干储药腔,所述储药腔为半开放式,且所述环状储藏块的中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环状储藏块可绕所述连接轴的轴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储药腔内嵌设有一储存有药粉的胶囊,且所述连杆背离所述圆弧形铰链的一端设置有刺针,所述刺针与特定位置处的所述储药腔内的胶囊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特定位置处的所述储药腔内的胶囊的上方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处于该特定位置的胶囊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的外部还套设有脱离挡片。
CN201922013952.8U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Active CN211132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3952.8U CN211132529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3952.8U CN211132529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2529U true CN211132529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2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3952.8U Active CN211132529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2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3779B (zh) 吸入装置
JP6371848B2 (ja) 注射装置と使用する注射補助器及びその方法
JP5899211B2 (ja) 流体ディスペンサ装置
KR101560150B1 (ko) 회전절개 제거식 흡입관이 구비된 필터니들 및 필터주사기
CN101547717A (zh) 药盒
ES2761425T3 (es) Dispositivo de lanceta con retirada de la primera gota
ES2774735T3 (es) Inhalador
WO2008042951A2 (en) Inhala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3829160U (zh) 预防接种急救箱
CN102939122B (zh) 药物输送装置
JPS636024B2 (zh)
JP2021112623A (ja) 薬剤投与デバイス、及び薬剤投与システム
EP2988810A1 (en) Disposable-inhaler for substances in powder form
CN211132529U (zh)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CN206792760U (zh) 一种医用安全型利器盒
CN109847158B (zh) 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器
CN207384391U (zh) 一种笔式两用低血糖急救盒
CN206979806U (zh) 一体式利器盒
CN201303968Y (zh) 穿刺针
CN217390822U (zh) 一种具有麻药注入功能的改进型穿刺针
CN205235104U (zh) 一种便携一体式干粉吸入装置
CN207293180U (zh) 一种便携式预防针刺伤医用利器盒
CN111035439A (zh) 神经阻滞穿刺注药装置
CN211749646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抽血取样装置
CN214129680U (zh) 儿科呼吸道吸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