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7504U - 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7504U
CN211127504U CN201922442225.3U CN201922442225U CN211127504U CN 211127504 U CN211127504 U CN 211127504U CN 201922442225 U CN201922442225 U CN 201922442225U CN 211127504 U CN211127504 U CN 211127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groove
positioning piece
rod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22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Shihlin Automotive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Shihlin Automotive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Shihlin Automotive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Shihlin Automotive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22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7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7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75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底盘,定位底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朝向定位底盘的一端均固定有定位齿;第一沟槽定位件上穿设有第一顶出杆,且第一顶出杆穿出定位底盘后与第二沟槽定位件固定;第二沟槽定位件上穿设有与第一顶出杆平行的第二顶出杆,且第二顶出杆穿出定位底盘后与第二沟槽定位件固定;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远离定位底盘的一端均固定有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具有够适应多种外径的爪极,节约转子生产成本,减小资源浪费的效果。

Description

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爪极发电机生产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爪极是发电机转子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由材料08F压铸或热锻而成,一个转子需要用两块爪极、励磁绕组、磁轭和转轴压合而成,当励磁电流产生轴向磁场时,使得一块爪极被磁化为N极,另一块被磁化为S极,从而形成了互相交叉的N、S磁极。
爪极在安装至转轴的爪极安装处时,需要对爪极进行局部挤压,压实固定。为了便于爪极和发电机转子其他组件之间的装配,目前通常使用定位装置对爪极进行定位,以保证发电机转子整体的装配精度。
如图4所示,现有的定位装置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同一原安装板101上的原定位底盘105和原沟槽定位件102,原定位底盘2的上表面用来放置爪极10,实现爪极10的径向定位,原沟槽定位件102上的两个对称式设置的原定位齿103用来和爪极10周缘的沟槽插设,实现爪极10的周向定位,且原沟槽定位件102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螺栓104,用来在原沟槽定位件102的两个端部对其起到抵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原沟槽定位件102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转子的装配精度。
但是,现有定位装置的一种沟槽定位件仅适用于一种外径的爪极,使得现有定位装置的通用性较差。在实际使用时,为了匹配不同外径大小的爪极,需要设置多个定位齿之间的间距不同的沟槽定位件,然后将这些不同的沟槽定位件安装至不同的安装板上,形成不同的装配工位。当需要装配的爪极外径不同时,使用者可选用不同的装配工位,这容易增加转子的生产成本,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其能够起到适应多种外径的爪极,节约转子生产成本,减小资源浪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底盘,所述定位底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和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朝向所述定位底盘的一端均固定有定位齿;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上穿设有第一顶出杆,且所述第一顶出杆穿出所述定位底盘后与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固定,所述第一顶出杆与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和所述定位底盘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上穿设有与所述第一顶出杆平行的第二顶出杆,且所述第二顶出杆穿出所述定位底盘后与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固定,所述第二顶出杆与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和所述定位底盘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和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远离所述定位底盘的一端均固定有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缩弹簧的收缩,使得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之间的距离在压缩弹簧的压缩范围内可调,进而易于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之间自适应多种外径大小的爪极,能够起到提高本方案中的定位装置的通用性、约转子生产成本、减小资源浪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顶出杆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一顶出杆对称式设置于所述定位底盘的两侧;所述第二顶出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顶出杆对称式设置于所述定位底盘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同时推动两根第一顶出杆和两根第二顶出杆,使得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推开时更加省力,同时也易于提高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运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和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杆和定位轴,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并与所述定位轴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轴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底盘固定,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铰接的第一推动杆和与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铰接的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动杆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推动杆远离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动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使用者仅通过单独推动第一顶出杆或第二顶出杆,即可通过连杆机构将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撑开,使得本方案中的定位装置从一侧施加力就能对爪极起到夹持效果,减小了本方案中的定位装置中的驱动力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顶出杆或所述第二顶出杆远离所述定位底盘的端部连接有驱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方便了使用者将第一定位沟槽和第二定位沟槽推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底盘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顶出杆平行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长度方向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且所述导向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和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于对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的位移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易于沿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齿靠近所述定位底盘的一端设置为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于使定位齿和沟槽的接触端更加圆滑,进而使得定位齿不容易对沟槽造成磨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板的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易于使用者将本方案中的定位装置固定于不同的安装台面上,提升定位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定位装置和安装定位装置的台面之间的拆卸,进而便于使用者移动本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固定有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者以提手为着力点将定位装置从其安装面上抬起并移动定位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沟槽定位件、第二沟槽定位件、第一顶出杆、第二顶出杆和压缩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之间的距离在压缩弹簧的压缩范围内可调,易于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之间自适应多种外径大小的爪极,从而起到提高本方案中的定位装置的通用性、节约转子生产成本、减小资源浪费的效果;
2.通过定位底盘两侧均有第一顶出杆和第二顶出杆的设置,使得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更易于推开,同时易于提高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运动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定位齿和爪极对位时的精准度;
3.通过连杆机构的设置,使得本方案中的定位装置从一侧施加力就能对爪极起到夹持效果,减小了本方案中的定位装置中的驱动力的使用;
4.通过导向杆的设置,使第一沟槽定位件和第二沟槽定位件易于沿直线运动,在增强定位齿和爪极上的沟槽对位精确度的同时,还能够使定位齿退出沟槽时不容易发生卡涩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对爪极定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爪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11、提手;12、定位孔;2、定位底盘;21、圆柱形凸台;3、第一沟槽定位件;31、第一顶出杆;4、第二沟槽定位件;41、第二顶出杆;5、定位齿;6、压缩弹簧;7、连杆机构;71、定位轴;72、转动杆;73、第一推动杆;74、第二推动杆;8、驱动气缸;9、导向杆;10、爪极;101、原安装板;102、原沟槽定位件;103、原定位齿;104、限位螺栓;105、原定位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底盘2,定位底盘2包括凸出于其上表面的圆柱形凸台21(见图2),用来与爪极10底部的凹陷部插接配合,对爪极10形成径向定位。定位底盘2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式设置有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均与安装板1的上表面滑移连接。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朝向定位底盘2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齿5,用来与爪极10上的沟槽插接配合,对爪极10形成周向定位。为了减小定位齿5对爪极10沟槽的磨损情况,本实施例中定位齿5靠近定位底盘2的端部设置为圆角。
参照图2,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定位底盘2上共同穿设有第一顶出杆31,第一顶出杆31的中心轴与定位底盘2的中心轴垂直设置。第一顶出杆31穿出定位底盘2后与第二沟槽定位件4靠近第一沟槽定位件3的一端固定,且第一顶出杆31与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定位底盘2间隙配合,当推动第一顶出杆31时,易于将第二沟槽定位件4向远离第一沟槽定位件3的方向顶出。第二沟槽定位件4和定位底盘2上共同穿设有第二顶出杆41,第二顶出杆41与第一顶出杆31平行设置。第二顶出杆41穿出定位底盘2后与第一沟槽定位件3靠近第二沟槽定位件4的一端固定,且第二顶出杆41和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定位底盘2间隙配合,当推动第二顶出杆41时,易于将第一沟槽定位件3向远离第二定位件的方向顶出。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远离定位底盘2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压缩弹簧6,因此,同时推动第一顶出杆31和第二顶出杆41时,易于使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相互远离,易于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在压缩弹簧6的压缩范围内自适应多种外径大小的爪极10。
参照图2,第一顶出杆31在定位底盘2长度方向的两侧各设置一根,且两根第一顶出杆31对称式设置,第二顶出杆41在定位底盘2长度方向的两侧各设置一根,且两根第二顶出杆41对称式设置。当时用者同时推动两根第一顶出杆31和两根第二顶出杆41时,易于更省力且更稳定地将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推开。
参照图3,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杆机构7,连杆机构7包括定位轴71和转动杆72,定位轴71的一端与定位底盘2固定,另一端穿设于转动杆72的中部和转动杆72形成转动连接。连杆机构7还包括位于转动杆72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推动杆73和第二推动杆74,第一推动杆73长度方向一端和第一沟槽定位件3铰接,另一端铰接于转动杆72的端部,第二推动杆74长度方向的一端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铰接,另一端和铰接于转动杆72的另一端部。连杆机构7能够使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形成联动,当单独推动第一顶出杆31时,第二沟槽定位件4被推出的同时,第一沟槽定位件3在转动杆72和第一推动杆73的联动作用下被顶出,使得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同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当单独推动第二顶出杆41时,亦能使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同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仅在一侧施加驱动力即可使用,减小了安装空间和使用成本。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力采用驱动气缸8,驱动气缸8可连接在第一顶出杆31或者第二顶出杆41远离定位底盘2的端部(见图2,图中示出驱动气缸8和第一顶出杆31连接的状态)。
参照图2,定位底盘2上位于定位底盘2长度方向的两侧各固定有一根导向杆9,用来对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以增强定位齿5和爪极10上的沟槽对位的精确度,同时使定位齿5退出沟槽时不容易发生卡涩的情况。导向杆9与第一顶出杆31平行,导向杆9长度方向的一端穿出第一沟槽定位件3,另一端穿出第二沟槽定位件4,且导向杆9与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间隙配合。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当用于对爪极10进行定位的所有结构固定于安装板1的上表面后,通过安装板1的移动易对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进行整体位移,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条件更换不同的装配场地。通过固定于安装板1上表面两端的提手11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提起并转运本定位装置。优选地,安装板1的周向还开设有用来穿设定位螺栓的若干定位孔12,便于本定位装置和装配场地内用来安装本定位装置的台面之间的拆装,通过定位孔12和定位螺栓易于将本定位装置固定,提高定位装置的整体稳定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发电机转子的装配精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第一顶出杆31朝向第二沟槽定位件4推动时,第一顶出杆31易于将第二沟槽定位件4向远离第一沟槽定位件3的方向顶出,当第二顶出杆41朝向第一沟槽定位件3推动时,第二顶出杆41易于将第一沟槽定位件3向远离第二沟槽定位件4的方向顶出,使得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易于相互远离,同时压缩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易于使用者将爪极10放入定位底盘2上。当停止向第一顶出杆31和第二顶出杆41上施加力时,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易于在压缩弹簧6反弹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使得定位齿5易于插入爪极10的沟槽内,对爪极10起到夹紧作用。由于压缩弹簧6具有一定的收缩范围,使得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之间的间距在压缩弹簧6的压缩范围内可调,易于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自适应多种外径大小的爪极10,起到提高本方案中的定位装置的通用性,节约转子生产成本,减小资源浪费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有定位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盘(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第二沟槽定位件(4),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朝向所述定位底盘(2)的一端均固定有定位齿(5);
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3)上穿设有第一顶出杆(31),且所述第一顶出杆(31)穿出所述定位底盘(2)后与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固定,所述第一顶出杆(31)与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所述定位底盘(2)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上穿设有与所述第一顶出杆(31)平行的第二顶出杆(41),且所述第二顶出杆(41)穿出所述定位底盘(2)后与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固定,所述第二顶出杆(41)与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和所述定位底盘(2)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远离所述定位底盘(2)的一端均固定有压缩弹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杆(31)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一顶出杆(31)对称式设置于所述定位底盘(2)的两侧;所述第二顶出杆(4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顶出杆(41)对称式设置于所述定位底盘(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杆机构(7),所述连杆机构(7)包括转动杆(72)和定位轴(71),所述转动杆(72)的中部套设于所述定位轴(71)上并与所述定位轴(71)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轴(71)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底盘(2)固定,所述连杆机构(7)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3)铰接的第一推动杆(73)和与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铰接的第二推动杆(74),所述第一推动杆(73)远离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3)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动杆(72)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推动杆(74)远离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动杆(7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杆(31)或所述第二顶出杆(41)远离所述定位底盘(2)的端部连接有驱动气缸(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盘(2)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顶出杆(31)平行的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长度方向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3),且所述导向杆(9)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所述导向杆(9)与所述第一沟槽定位件(3)和所述第二沟槽定位件(4)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齿(5)靠近所述定位底盘(2)的一端设置为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位于所述安装板(1)的两端固定有提手(11)。
CN201922442225.3U 2019-12-30 2019-12-30 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27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2225.3U CN211127504U (zh) 2019-12-30 2019-12-30 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2225.3U CN211127504U (zh) 2019-12-30 2019-12-30 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7504U true CN21112750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0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222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27504U (zh) 2019-12-30 2019-12-30 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7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2603A (zh) * 2021-09-28 2022-01-11 浙江大东吴汽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转子爪极角度控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2603A (zh) * 2021-09-28 2022-01-11 浙江大东吴汽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转子爪极角度控制装置
CN113922603B (zh) * 2021-09-28 2024-02-09 浙江大东吴汽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转子爪极角度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7504U (zh) 转子组件爪极自适应定位装置
CN201455331U (zh) 一种卡盘
CN106655656B (zh) 一种用于电枢绕组的扁铜线扭头机构
CN213946128U (zh) 一种机电生产用快捷式夹持装置
CN106736423B (zh) 一种可快速压轴承的工装及方法
CN217643032U (zh) 一种轮毂电机以及移动机器人
CN105414952B (zh) 阀芯选向找准装置
CN104752104B (zh) 电磁脱扣器骨架装配设备的动铁芯组合装配转移装置
CN210060971U (zh) 一种将销轴安装到传动齿轮上的装配治具
CN211135349U (zh) 一种用于锻件加工的数控轧环机
CN212094133U (zh) 铁芯内的扁线头部的扭曲装置
CN213094032U (zh) 一种转轴与转子铁芯的装配工装
CN219286210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线圈加工的压线装置
CN211588150U (zh) 一种轴承座的生产模具
CN219999204U (zh) 一种主转子与芯轴同轴快速对位装置
CN218088725U (zh) 用于升降器的自动排线组件
CN219393081U (zh) 电机转子充磁机
CN201490112U (zh) 电磁脱扣器自动装配机的总体装配机构
CN215392887U (zh) 一种往复锯
CN220181505U (zh) 一种转子包塑用的制造定位模具
CN211730347U (zh) 一种轮胎成型鼓
CN218232508U (zh) 一种用于曲轴旋转淬火的感应机床
CN209614107U (zh) 一种汽车曲轴模具组装结构
CN216624106U (zh) 一种继电器上下铁芯绞合铆压机构
CN210867458U (zh) 一种定子生产用自动压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