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7279U - 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7279U
CN211117279U CN201921501741.2U CN201921501741U CN211117279U CN 211117279 U CN211117279 U CN 211117279U CN 201921501741 U CN201921501741 U CN 201921501741U CN 211117279 U CN211117279 U CN 211117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rance compensation
piston
rotating shaft
compensation
disc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17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017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7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7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7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包括钳体、摩擦制动片、制动装置、间隙补偿装置;所述的摩擦制动片设置钳体的钳口处;所述的钳体内安装制动装置和间隙补偿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钳体内腔设置有三等分的斜槽齿、主动升程转轴;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上设置有三等分的双向斜齿;所述的双向斜齿与钳体中的斜槽齿相配合,并形成啮合结构。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好,能够实现无级补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刹车补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转盘是用在车辆上的一种制动装置,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转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首先,现有技术中有的制动转盘是采用弹珠的结构形式来完成刹车时的升程补偿,然而采用弹珠的结构形式,在安装时出现漏装的情况,还有弹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
其次,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转盘结构,通常是采用两个自动补偿扭簧的结构形式,一个自动补偿扭簧用于制动升程时传递作用力,另一个用于对活塞进行锁定,但是存在问题是,两个自动补偿扭簧同时安装,容易相互干扰,且结构比较复杂,可靠性比较低下。
另外,关于补偿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有的制动转盘结构为单边结构形式占用空间大,当摩擦制动片被磨损一点后,不能及时进行补偿,不能实现无级补偿,导致刹车把出现松动情况。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好,能实现无级补偿的制动转盘,而关于这种制动转盘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好,能实现无级补偿的制动转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包括钳体、摩擦制动片、制动装置、间隙补偿装置;所述的摩擦制动片设置钳体的钳口处;所述的钳体内安装制动装置和间隙补偿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钳体内腔设置有三等分的斜槽齿、主动升程转轴;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上设置有三等分的双向斜齿;所述的双向斜齿与钳体中的斜槽齿相配合,并形成啮合结构,主动升程转轴转动时,主动升程转轴通过啮合结构相对钳体沿着主动升程转轴的轴向滑动升程;当主动升程转轴顺时针旋转时,自动补偿扭簧相对间隙补偿螺杆进行顺时针转动而进行刹车,当主动升程转轴逆时针旋转时,自动补偿扭簧和间隙补偿螺杆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而进行补偿;所述的间隙补偿螺杆一端螺纹连接活塞;所述的活塞的外径设有一直槽;所述钳体的外壳上设有与直槽对应的止转螺钉;所述的止转螺钉从钳体的外壳旋入活塞的直槽内;所述的盘式制动器还包括止转体;所述的止转体从活塞的一端置入,并安装在间隙补偿螺杆的一端,且止转体与间隙补偿螺杆之间的连接为过盈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止转体包括活塞固定部、延伸部、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所述的延伸部一端连接活塞固定部,另一端连接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所述的活塞固定部、延伸部、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均是采用橡胶材质制造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止转体的内部还设有支撑芯;所述的支撑芯采用钢制材质制造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上设有卡槽,自动补偿扭簧的一端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塞中设有螺纹孔和光滑孔;所述的光滑孔与止转体上的活塞固定部相配合;所述的螺纹孔与间隙补偿螺杆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间隙补偿螺杆包括螺纹段、光杆段、定位段;所述的光杆段介于螺纹段和定位杆部之间;所述的螺纹段的端部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与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之间在装配状态下形成过盈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在靠近自动补偿扭簧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中央设置有定位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在远离自动补偿扭簧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椎形体。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好,能够实现无级补偿。
2、间隙补偿螺杆与活塞是通过螺纹连接的,采用螺纹连接的,在进行补偿阶段时,间隙补偿螺杆能够相对活塞向外升程滑动,以补偿摩擦制动片磨损的间隙距离,有利于实现无级补偿。
3、止转体从活塞的一端置入,并安装在间隙补偿螺杆的一端,且止转体与间隙补偿螺杆之间的连接为过盈配合。其中,止转体通过过盈配合用于防止间隙补偿螺杆在刹车状态时进行旋转,可靠性好。
4、制动装置包括钳体内腔设置的斜槽齿、主动升程转轴;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上设置有双向斜齿;所述的双向斜齿与钳体中的斜槽齿相配合,并形成啮合结构。该设计的效果是:啮合结构设计,在刹车以及补偿时,将主动升程转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轴向的升程运动,设计巧妙。
5、双向斜齿与钳体的斜槽齿相配合,在刹车时,推动间隙补偿螺杆与活塞及刹车移动产生制动力,放松刹把货脚踏板时,升程转盘回转带动间隙补偿螺杆回到原点,解除制动。
6、双向斜齿具有双面的啮合面,可实现一根主动升程转轴的两端均安装钳体、活塞间隙补偿螺杆等部件,占用空间小,方便操作。
7、主动升程转轴在远离自动补偿扭簧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椎形体,椎形体设计,具有一定的锥度,而传统采用的直齿,用M6螺杆紧固连接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椎形体,在使用状态下和制动臂相匹配,并用M8螺杆紧固压紧的,越压越紧,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止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活塞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间隙补偿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主动升程转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6时自动补偿扭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止转体 11.活塞固定部
12.延伸部 13.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
14.支撑芯 2.间隙补偿螺杆
21.螺纹段 22.光杆段
23.定位段 24.固定孔
3.活塞 31.螺纹孔
32.光滑孔 4.主动升程转轴
41.双向斜齿 42.卡槽
43.椎形体 44.中心孔
45.定位孔 5.自动补偿扭簧
51.卡条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包括钳体、摩擦制动片、制动装置、间隙补偿装置;所述的摩擦制动片设置钳体的钳口处;所述的钳体内安装制动装置和间隙补偿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钳体内腔设置有三等分的斜槽齿、主动升程转轴4;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4上设置有三等分的双向斜齿41;所述的双向斜齿41与钳体中的斜槽齿相配合,并形成啮合结构,主动升程转轴4转动时,主动升程转轴4通过啮合结构相对钳体沿着主动升程转轴4的轴向滑动升程;当主动升程转轴4顺时针旋转时,自动补偿扭簧5相对间隙补偿螺杆2进行顺时针转动而进行刹车,当主动升程转轴4逆时针旋转时,自动补偿扭簧5和间隙补偿螺杆2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而进行补偿;所述的间隙补偿螺杆2一端螺纹连接活塞3;所述的活塞3外径设有一直槽;所述钳体的外壳上设有与直槽对应的止转螺钉;所述的止转螺钉从钳体的外壳旋入活塞3的直槽内,使得活塞3只能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包括止转体1;所述的止转体1从活塞3的一端置入,并安装在间隙补偿螺杆2的一端,且止转体1与间隙补偿螺杆2之间的连接为过盈配合。
请参照图2,图2是止转体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止转体1包括活塞固定部11、延伸部12、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13;所述的延伸部12一端连接活塞固定部11,另一端连接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13;所述的活塞固定部11、延伸部12、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13均是采用橡胶材质制造而成;所述的止转体1 的内部还设有支撑芯14;所述的支撑芯14采用钢制材质制造而成。
请参照图3,图3是活塞3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活塞3中设有螺纹孔31 和光滑孔32;所述的光滑孔32与止转体1上的活塞固定部11相配合;所述的螺纹孔31与间隙补偿螺杆2相配合。
请参照图4,图4为间隙补偿螺杆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间隙补偿装置包括间隙补偿螺杆2;所述的间隙补偿螺杆2包括螺纹段21、光杆段22、定位段23;所述的螺纹与活塞3的螺纹孔31相配合;所述的光杆段22上装有自动补偿扭簧5;所述的光杆段22介于螺纹段21和定位杆部之间;所述的螺纹段 21的端部设有固定孔24,该固定孔24与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13之间在装配状态下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的自动补偿扭簧5的一端插入主动升程转轴4的卡槽42内,并保持一定的配合紧度尺寸;所述的主动升程的内端面设有中心孔 44。
请参照图5,图5是主动升程转轴4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4 上设有卡槽42;所述中心孔44中央设置有定位孔45;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4 在远离自动补偿扭簧5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椎形体43。
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的间隙补偿螺杆2与活塞3是通过螺纹连接的,采用螺纹连接的,在进行补偿阶段时,间隙补偿螺杆2能够相对活塞3向外升程滑动,以补偿摩擦制动片磨损的间隙距离。假设在刹车状态时,主动升程转轴4顺时针旋转,主动升程转轴4通过啮合结构,使得活塞3挤压摩擦制动片,并把摩擦制动片磨损1mm,则当刹车作用力解除时通过啮合结构,促使主动升程转轴4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间隙补偿螺杆2向外升程滑动1mm,实现了无级补偿。
所述的止转体1从活塞3的一端置入,并安装在间隙补偿螺杆2的一端,且止转体1与间隙补偿螺杆2之间的连接为过盈配合。其中,止转体1通过过盈配合用于防止间隙补偿螺杆2在刹车状态时进行旋转,可靠性好,因如果间隙补偿螺杆2如果旋转,就会滑动升程进行补偿,得不到刹车效果。
间隙补偿螺杆2的另一端与主动升程转轴4定位连接,该设计方式保证了间隙补偿螺杆2的中心度。
所述自动补偿扭簧5是传递主动升程转轴4作用力的中间部件,且充分利用了自动补偿扭簧5的特点,即当自动补偿扭簧5在主动升程转轴4的带动下进行顺时针旋转时,则自动补偿扭簧5在间隙补偿螺杆2上能够自由滑动,而间隙补偿螺杆2本身不转动;当自动补偿扭簧5在主动升程转轴4的带动下进行逆时针旋转时,这自动补偿扭簧5会带动间隙补偿螺杆2进行转动。从而满足了在刹车状态和补偿状态时,间隙补偿螺杆2所需的运动状态。
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钳体内腔设置的斜槽齿、主动升程转轴4;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4上设置有双向斜齿41;所述的双向斜齿41与钳体中的斜槽齿相配合,并形成啮合结构。该设计的效果是:啮合结构设计,在刹车以及补偿时,将主动升程转轴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轴向的升程运动,设计巧妙。双向斜齿41 与钳体的斜槽齿相配合,在刹车时,推动间隙补偿螺杆2与活塞3及刹车移动产生制动力,放松刹把货脚踏板时,升程转盘回转带动间隙补偿螺杆2回到原点,解除制动。
双向斜齿41具有双面的啮合面,可实现一根主动升程转轴4的两端均安装钳体、活塞3、间隙补偿螺杆2等部件,占用空间小,方便操作,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操作需要,有的是左面进行刹车,有的右面进行刹车,倘若采用单面结构形式的逆合齿,则需要两根主动升程转轴4,占用空间大。
所述的止转体1上设有活塞固定部11、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13,其中,所述的活塞3中设有螺纹孔31和光滑孔32;所述的光滑孔32与止转体1上的活塞固定部11相配合,活塞固定部11用于防止在刹车状态下,活塞3与间隙补偿螺杆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则起不到刹车效果。设有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 13,相应的间隙补偿螺杆2上固定孔24与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13之间在装配状态下形成过盈配合。从而防止在刹车状态,间隙补偿螺杆2发生转动。
所述的止转体1的内部设有支撑芯14,支撑芯14主要为止转体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4的一端设有卡槽42,卡槽42用于安装自动补偿扭簧5用,自动补偿扭簧5设置有5-6圈的结构形式,自动补偿扭簧5的一端设有与卡槽42相配合的卡条51(见图6)。
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4在靠近自动补偿扭簧5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孔44,中心孔44的设计,主要为自动补偿扭簧5提供了安装空间,使得自动补偿扭簧5 能够旋转活动;所述中心孔44中设有定位孔45;所述的定位孔45与间隙补偿螺杆2的顶端轴向配合,在升程主动以及解除制动时,保证同心定位功能。
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4在远离自动补偿扭簧5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椎形体 43,椎形体43设计,具有一定的锥度,而传统采用的直齿,用M6螺杆紧固连接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椎形体43,在使用状态下和制动臂相匹配,并用M8螺杆紧固压紧的,越压越紧,安全可靠。
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钳体内腔设置有三等分的斜槽齿;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4上设置有三等分的双向斜齿41;该设计方式,使得形成的啮合结构共有三个,使得主动升程转轴4转动时,无论在刹车状态还是补偿状态,均能实现升程作用,防止主动升程转轴4旋转出现空挡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好,能够实现无级补偿;间隙补偿螺杆2与活塞3是通过螺纹连接的,采用螺纹连接的,在进行补偿阶段时,间隙补偿螺杆2能够相对活塞3向外升程滑动,以补偿摩擦制动片磨损的间隙距离;止转体1从活塞3的一端置入,并安装在间隙补偿螺杆2的一端,且止转体1与间隙补偿螺杆2之间的连接为过盈配合。其中,止转体1通过过盈配合用于防止间隙补偿螺杆2在刹车状态时进行旋转,可靠性好;制动装置包括钳体内腔设置的斜槽齿、主动升程转轴4;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4上设置有双向斜齿41;所述的双向斜齿41与钳体中的斜槽齿相配合,并形成啮合结构。该设计的效果是:啮合结构设计,在刹车以及补偿时,将主动升程转轴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轴向的升程运动,设计巧妙。双向斜齿41与钳体的斜槽齿相配合,在刹车时,推动间隙补偿螺杆2与活塞3 及刹车移动产生制动力,放松刹把货脚踏板时,升程转盘回转带动间隙补偿螺杆2回到原点,解除制动;双向斜齿41具有双面的啮合面,可实现一根主动升程转轴4的两端均安装钳体、活塞3间隙补偿螺杆2等部件,占用空间小,方便操作;主动升程转轴4在远离自动补偿扭簧5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椎形体 43,椎形体43设计,具有一定的锥度,而传统采用的直齿,用M6螺杆紧固连接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椎形体43,在使用状态下和制动臂相匹配,并用M8螺杆紧固压紧的,越压越紧,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包括钳体、摩擦制动片、制动装置、间隙补偿装置;所述的摩擦制动片设置钳体的钳口处;所述的钳体内安装制动装置和间隙补偿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钳体内腔设置有三等分的斜槽齿、主动升程转轴;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上设置有三等分的双向斜齿;所述的双向斜齿与钳体中的斜槽齿相配合,并形成啮合结构,主动升程转轴转动时,主动升程转轴通过啮合结构相对钳体沿着主动升程转轴的轴向滑动升程;当主动升程转轴顺时针旋转时,自动补偿扭簧相对间隙补偿螺杆进行顺时针转动而进行刹车,当主动升程转轴逆时针旋转时,自动补偿扭簧和间隙补偿螺杆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而进行补偿;所述的间隙补偿螺杆一端螺纹连接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径设有一直槽;所述钳体的外壳上设有与直槽对应的止转螺钉;所述的止转螺钉从钳体的外壳旋入活塞的直槽内;所述的盘式制动器还包括止转体;所述的止转体从活塞的一端置入,并安装在间隙补偿螺杆的一端,且止转体与间隙补偿螺杆之间的连接为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转体包括活塞固定部、延伸部、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所述的延伸部一端连接活塞固定部,另一端连接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所述的活塞固定部、延伸部、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均是采用橡胶材质制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转体的内部还设有支撑芯;所述的支撑芯采用钢制材质制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上设有卡槽,自动补偿扭簧的一端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中设有螺纹孔和光滑孔;所述的光滑孔与止转体上的活塞固定部相配合;所述的螺纹孔与间隙补偿螺杆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补偿螺杆包括螺纹段、光杆段、定位段;所述的光杆段介于螺纹段和定位杆部之间;所述的螺纹段的端部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与间隙补偿螺杆固定部之间在装配状态下形成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在靠近自动补偿扭簧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中央设置有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升程转轴在远离自动补偿扭簧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椎形体。
CN201921501741.2U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 Active CN211117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1741.2U CN211117279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1741.2U CN211117279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7279U true CN211117279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1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1741.2U Active CN211117279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7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5585B (zh) 电动工具齿轮组及其转矩过载离合器
JP3538198B2 (ja) 特にトラックおよびバスのための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自動調整式操作装置
CN208880226U (zh) 一种汽车轴承加工用夹持工装
JP2002541398A (ja) コンパクトな歯車減速装置付き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7850158B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调整装置
JP2002507706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0529458C (zh) 一种回转关节电磁锁紧装置
CN107012662B (zh) 洗衣机及其减速离合器
CN211117279U (zh) 一种自动补偿机械盘式制动器
CN1154887A (zh) 旋转冲击式电动凿岩机
CN103511493B (zh) 离合装置和包括该离合装置的减速机构
CN209867589U (zh) 一种中硬齿面重载大齿轮滚齿加工用压紧装置
CN208916684U (zh) 一种旋挖钻机用卷扬装置
US20230131289A1 (en) Brake apparatus for vehicle
CA2363082A1 (en) Lifting device
CN207018401U (zh) 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及转轴总成
CN201115903Y (zh) 回转工作台刹车装置
CN2470035Y (zh) 两级传动式自定心双三爪卡盘
CN113084538A (zh) 一种数控转台用精密刹车装置
CN217943291U (zh) 一种汽车卡钳固定工装
CN206234286U (zh) 一种带手动离合功能的齿轮箱
CN208500200U (zh) 一种离合装置
CN201339669Y (zh) 一种改进的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
CN215908291U (zh) 一种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机构
CN109899422A (zh) 用于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盘式制动器的推力执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