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5285U - 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5285U
CN211115285U CN201921825244.8U CN201921825244U CN211115285U CN 211115285 U CN211115285 U CN 211115285U CN 201921825244 U CN201921825244 U CN 201921825244U CN 211115285 U CN211115285 U CN 211115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wheel
auxiliary
switch
release arm
paw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52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照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yon Automotive Part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yon Automotive Part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yon Automotive Part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yon Automotive Part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52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5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5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5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包括与电机连接的蜗杆,蜗杆与一蜗轮啮合,蜗轮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上锁杆,上锁杆的下端右侧固定有第一抵块,上锁杆设置在蜗轮的正面,蜗轮的背面设置有辅助释放臂,辅助释放臂的下方连接棘爪,上锁杆的右侧设置有副棘轮,副棘轮的上端设置有抵板,抵板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抵块,副棘轮的背面设置有同步转动的主棘轮,副棘轮与主棘轮通过铆轴连接,主棘轮位于棘爪的右侧,辅助释放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开关,副棘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开关。本实用新型将副棘轮设计在主棘轮上同步转动,占用空间小;将扭簧以压铆方式固定在铆轴内,省空间;开关并列设置,方便焊接和灌胶;整体上结构紧凑,适用车型广。

Description

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汽车电动尾门带来的方便,电动尾门成为许多汽车厂家车型的标配,而自吸锁是实现该功能的关键部件之一。目前自吸锁实现自吸功能应用较多的是上锁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拉动拉索再通过与拉索连接的上锁杆将棘轮由半锁位置拉到全锁位置来实现的。然而,传统的传动机构自吸锁空间位置占用较大,成本相对高,适用性差。
为了降低成本,增强通用性,我们设计了一种空间尺寸小,结构紧凑的自吸锁上锁机构实现自吸功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包括电机,还包括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蜗杆,所述蜗杆与一蜗轮啮合,所述蜗轮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上锁杆,所述上锁杆的下端右侧固定有第一抵块,所述上锁杆设置在所述蜗轮的正面,所述蜗轮的背面设置有辅助释放臂,所述辅助释放臂的下方连接棘爪,所述上锁杆的右侧设置有副棘轮,所述副棘轮的上端设置有抵板,所述抵板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抵块,所述副棘轮的背面设置有同步转动的主棘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主棘轮通过铆轴连接,所述主棘轮位于所述棘爪的右侧,所述辅助释放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副棘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开关;
开锁状态时,所述辅助释放臂与所述第一开关无抵触设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第二开关无抵触设置,所述第一抵块与所述抵板左右位置对应设置,所述棘爪与所述主棘轮不啮合;
进入半锁状态时,所述辅助释放臂与所述第一开关压合设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第二开关无抵触设置,所述第一抵块与所述第二抵块抵触设置,所述棘爪与所述主棘轮抵触设置;
进入全锁状态时,所述辅助释放臂与所述第一开关压合设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第二开关压合设置,所述第一抵块与所述第二抵块抵触设置,所述棘爪与所述主棘轮啮合设置;
完成全锁状态时,所述辅助释放臂与所述第一开关压合设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第二开关压合设置,所述上锁杆与所述副棘轮无抵触设置,所述棘爪与所述主棘轮啮合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上锁杆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棘轮的安装孔和副棘轮的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凸位,所述铆轴上对应所述凸位均设有凹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将副棘轮设计在主棘轮上同步转动,占用空间小;将扭簧以压铆方式固定在铆轴内,省空间;开关并列设置,方便焊接和灌胶;整体上结构紧凑,适用车型广,具用较大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车门打开状态门锁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入半锁状态门锁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入全锁状态门锁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主棘轮示意图。
图5为铆轴示意图。
图6为副棘轮示意图。
图7为上锁杆示意图。
图8为辅助释放臂示意图。
图9为第一连接轴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棘爪1,辅助释放臂2,主棘轮3,铆轴4,凹位401,副棘轮5,抵板501,第二抵块502,上锁杆6,第一抵块601,第一开关7,第二开关8,扭簧9,第一连接轴10,电机11,蜗轮12,凸位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如图1 ~图9所示,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包括电机11,还包括与电机11连接的蜗杆,蜗杆与一蜗轮12啮合,蜗轮12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0,第一连接轴10上套设有上锁杆6,上锁杆6的下端右侧固定有第一抵块601,上锁杆6设置在蜗轮12的正面,蜗轮12的背面设置有辅助释放臂2,辅助释放臂2的下方连接棘爪1,上锁杆6的右侧设置有副棘轮5,副棘轮5的上端设置有抵板501,抵板501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抵块502,副棘轮5的背面设置有同步转动的主棘轮3,副棘轮5与主棘轮3通过铆轴4连接,主棘轮3位于棘爪1的右侧,辅助释放臂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开关7,副棘轮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开关8,其中,第一开关7和第二开关8并列设置;第一连接轴10上设置有扭簧9,扭簧9一端与上锁杆6连接,其中扭簧9装在第一连接轴10的凹槽内并采用压铆方式固定扭簧9,如图9所示。
如图1所示,开锁状态时,辅助释放臂2与第一开关7无抵触设置,副棘轮5与第二开关8无抵触设置,第一抵块601与抵板501左右位置对应设置,棘爪1与主棘轮3不啮合;
如图2所示,进入半锁状态时,辅助释放臂2与第一开关7压合设置,副棘轮5与第二开关8无抵触设置,第一抵块601与第二抵块502抵触设置,棘爪1与主棘轮3抵触设置;
如图3所示,进入全锁状态时,辅助释放臂2与第一开关7压合设置,副棘轮5与第二开关8压合设置,第一抵块601与第二抵块502抵触设置,棘爪1与主棘轮3啮合设置;
完成全锁状态时,辅助释放臂2与第一开关7压合设置,副棘轮5与第二开关8压合设置,上锁杆6与副棘轮5无抵触设置,棘爪1与主棘轮3啮合设置。
原理:汽车开门状态时,门锁状态如图1所示。汽车关门过程中锁扣推动门锁上的主棘轮3达到半锁状态,此时辅助释放臂2的上端将第一开关7由图1自由状态变为压下状态后触发第一开关7信号,上锁电机11将通过蜗轮12蜗杆传动带动拉索将上锁杆6绕第一连接轴10逆时针转动,上锁杆6由图1状态位置拉到图2状态位置;由于副棘轮5与主棘轮3同步转动,上锁杆6的第一抵块601从与副棘轮5的抵板501位置对应变为与第二抵块502位置接触;上锁杆6推动副棘轮5绕铆轴4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同轴上的主棘轮3顺时针转动到全锁位置,如图3所示,此时主棘轮3的上端将第二开关8由从自由状态压下。在主棘轮3由半锁到全锁过程中,第一开关7经历压下到自由状态再到压下过程。主棘轮3上端将第二开关8压下,辅助释放臂2压下第一开关7,两个开关同时压下触发信号经过与门传递到车身控制单元,使上锁电机11断电停止并反向转动回复初始位置,上锁杆6在扭簧9作用下绕第一连接轴10顺时针转动回到图1所示初始位置,完成上锁过程。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4和图5所示,主棘轮3的安装孔和副棘轮5的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凸位13,铆轴4上对应凸位13均设有凹位401。限制自由度,确保副棘轮5与主棘轮3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将副棘轮设计在主棘轮上同步转动,占用空间小;将扭簧以压铆方式固定在铆轴内,省空间;开关并列设置,方便焊接和灌胶;整体上结构紧凑,适用车型广,具用较大的推广前景。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3)

1.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蜗杆,所述蜗杆与一蜗轮啮合,所述蜗轮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上锁杆,所述上锁杆的下端右侧固定有第一抵块,所述上锁杆设置在所述蜗轮的正面,所述蜗轮的背面设置有辅助释放臂,所述辅助释放臂的下方连接棘爪,所述上锁杆的右侧设置有副棘轮,所述副棘轮的上端设置有抵板,所述抵板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抵块,所述副棘轮的背面设置有同步转动的主棘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主棘轮通过铆轴连接,所述主棘轮位于所述棘爪的右侧,所述辅助释放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副棘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开关;
开锁状态时,所述辅助释放臂与所述第一开关无抵触设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第二开关无抵触设置,所述第一抵块与所述抵板左右位置对应设置,所述棘爪与所述主棘轮不啮合;
进入半锁状态时,所述辅助释放臂与所述第一开关压合设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第二开关无抵触设置,所述第一抵块与所述第二抵块抵触设置,所述棘爪与所述主棘轮抵触设置;
进入全锁状态时,所述辅助释放臂与所述第一开关压合设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第二开关压合设置,所述第一抵块与所述第二抵块抵触设置,所述棘爪与所述主棘轮啮合设置;
完成全锁状态时,所述辅助释放臂与所述第一开关压合设置,所述副棘轮与所述第二开关压合设置,所述上锁杆与所述副棘轮无抵触设置,所述棘爪与所述主棘轮啮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上锁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棘轮的安装孔和副棘轮的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凸位,所述铆轴上对应所述凸位均设有凹位。
CN201921825244.8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Active CN211115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244.8U CN211115285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244.8U CN211115285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5285U true CN211115285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5244.8U Active CN211115285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5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1473B (zh) 一种汽车多功能隐藏式外把手
WO2017148378A1 (zh) 自吸式侧门门锁总成
CN203145612U (zh) 一种自动门锁
CN108756533B (zh) 一种汽车电动门锁结构
CN211115285U (zh) 一种自吸锁上锁机构
CN211115280U (zh) 一种电动开锁机构
CN211229905U (zh) 一种新型中央电控锁体装置
CN211173565U (zh) 装载机驾驶室门定位锁装置
CN103132812A (zh) 一种汽车背门锁
CN201078138Y (zh) 汽车门锁消音结构
CN210659674U (zh) 电动外摆门系统
CN201206377Y (zh) 一种汽车门锁
CN110528978B (zh) 一种一体式上吸锁
CN104695779B (zh) 一种新型汽车门锁执行器机构
CN209817639U (zh) 一种用于向外反馈锁具关闭状态的电子锁具
CN202417076U (zh) 汽车左前门锁
CN208267597U (zh) 机动车自吸门锁系统
US20210054666A1 (en) Power Child Lock Device
CN219158695U (zh) 一种汽车背门锁的电动开启机构
CN103132824B (zh) 一种汽车左前门锁
CN111535670A (zh) 一种双电机双系统智能门锁
CN213510055U (zh) 一种汽车门锁自吸合与电动解锁机构
CN110566060A (zh) 一种汽车侧门锁拨杆离合式机械儿童锁
CN109914945B (zh) 车辆门机械锁装置
CN208347491U (zh) 一种电动儿童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