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9674U - 电动外摆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外摆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9674U
CN210659674U CN201921104100.3U CN201921104100U CN210659674U CN 210659674 U CN210659674 U CN 210659674U CN 201921104100 U CN201921104100 U CN 201921104100U CN 210659674 U CN210659674 U CN 210659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ock
controller
self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41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芮祥松
徐承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 Yizhong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 Yizhong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 Yizhong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 Yizhong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41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9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9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9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电动外摆门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电动外摆门系统包括门板、转臂组件、门框、电动外摆控制器以及自吸锁组件;所述门板通过转臂组件滑动安装在门框上;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与转臂组件连接,通过控制转臂组件动作实现门板相对门框运动;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与自吸锁组件连接,通过控制自吸锁组件动作切换门板和门框的连接状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电动外摆门系统通过电动外摆控制器与自吸锁组件的配合,实现对开关门动作的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动外摆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外摆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国产汽配产品前景广阔。其中,在高端品质中巴车领域,对中巴车的质量、可靠性以及舒适性均有较高要求,尚未做到需求的完全覆盖,因此,存在巨大市场。
在现有技术中,高端中巴车大多通过动力源开闭乘客门,对此,普遍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电动外摆门系统成本高,实用性差,使用寿命短;
2.关门舒适性差,门板靠惯性冲击锁门的状态,冲击噪声大,关门瞬间的冲击力造成车身振动;
3.防夹不符合《GB-13094-201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的法规;
4.驾驶员可操作性能差,电动外摆控制器手动转换到自动必须靠人工处理;驾驶员操作电动外摆门系统中的开门或关门的总开关,驾驶员必须一直按住,门才能开或关到位,不方便。
对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实现成本低、实用性高、使用寿命长、舒适性高、安全性高、操作性能优良的电动外摆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解决以下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之一:电动外摆门系统成本高,实用性差,使用寿命短;舒适性差,门板靠惯性冲击锁门的状态,冲击噪声大,关门瞬间的冲击力造成车身振动;防夹不符合《GB-13094-201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的法规;驾驶员可操作性能差,电动外摆控制器手动转换到自动必须靠人工处理;驾驶员操作电动外摆门系统中的开门或关门的总开关,驾驶员必须一直按住,门才能开或关到位,不方便。
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外摆门系统,包括门板、转臂组件、门框、台阶、连杆、平衡杆、电动外摆控制器以及自吸锁组件;所述门框的一侧连接有台阶,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安装在台阶侧面的位置;所述门板通过转臂组件滑动安装在门框上;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通过连杆与转臂组件连接,通过控制转臂组件动作实现门板相对门框运动;台阶通过平衡杆与门板连接;所述自吸锁组件中的前锁环和后锁环安装在门框上,其他部件安装在门板上;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与自吸锁组件连接,通过控制电动外摆控制器和自吸锁组件动作切换门板和门框的连接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自吸锁组件包括自吸锁前锁组件、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外把手、自吸锁后锁组件、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前锁环和后锁环;所述前锁环和后锁环安装在门框上,所述自吸锁前锁组件、自吸锁后锁组件、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外把手、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安装在门板上,所述自吸锁前锁组件与前锁环适配,所述自吸锁后锁组件与后锁环适配;所述自吸锁后锁组件、自吸锁前锁组件均通过拉丝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连接,所述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外把手分别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连接;所述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动外摆控制器连接、与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连接、与自吸锁前锁组件连接、与自吸锁后锁组件分别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自吸锁组件还包括锁心、自吸锁内保险提钮以及险自吸锁内开启及内保组件;所述自吸锁内保险提钮与自吸锁内开启及内保组件连接,自吸锁内开启及内保组件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连接,内把手安装在自吸锁内开启及内保组件上,所述锁心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自吸锁前锁组件和自吸锁后锁组件分别包括锁体组件、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自吸锁开关组件以及解锁组件;所述锁体组件与前锁环、后锁环配合,所述二级锁闭传动机构和解锁组件分别与锁体组件连接,用于控制锁体组件的闭锁和开锁动作;所述自吸锁开关组件与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自吸锁开关组件分别与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通过电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锁体组件设有锁舌、销钉以及锁闭凸轮;所述锁舌与前锁环配合,所述销钉与锁舌连接,所述锁闭凸轮对锁舌进行限位;所述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设有锁闭电机、齿轮拨片、二级锁闭板以及自吸锁微动开关;所述自吸锁微动开关与齿轮拨片配合;所述锁闭电机与齿轮拨片驱动连接,所述齿轮拨片与二级锁闭板连接;所述二级锁闭板与锁体组件的锁舌配合,用于驱动锁舌动作;所述自吸锁开关组件设有压盖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压盖与销钉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与压盖连接;所述解锁组件设有拉丝、拉丝拨片以及解锁板,所述拉丝与拉丝拨片连接,所述拉丝拨片与解锁板连接,所述解锁板与锁闭凸轮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锁体组件相对前锁环,或者锁体组件相对后锁环具有三个相对位置,分别为未锁位置、半锁位置以及全锁位置;所述自吸锁开关组件用于识别半锁位置和全锁位置;所述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根据自吸锁开关组件的识别结果,控制二级锁闭传动机构动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还包括电机输出齿轮、扭簧D、二级锁闭板导轮、轴D以及轴E;所述锁闭电机与电机输出齿轮驱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齿轮与齿轮拨片相连;所述轴D固定在齿轮拨片上,所述二级锁闭板与扭簧D套装在轴D上并围绕轴D可转动,所述扭簧D一端与齿轮拨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二级锁闭板连接;所述二级锁闭板导轮通过轴E固定在二级锁闭板上,可围绕轴E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驱动组件、手刹组件、控制器传动组件、箱体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和手刹组件安装在箱体组件上,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安装在箱体组件内,控制器传动组件的一端从箱体组件的一端探出,通过连杆与转臂组件驱动连接;控制器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从箱体组件的另一端探出,用于与控制器驱动组件配合;所述手刹组件用于驱动控制器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控制器驱动组件相互分离和结合;所述控制组件与控制器驱动组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还包括控制器开关组件,所述控制器开关组件包括簧片固定座、至少两控制器簧片和若干控制器微动开关,所述簧片固定座与控制器传动组件与控制器驱动组件配合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簧片均固定安装在簧片固定座上,控制器微动开关与控制器簧片适配,所述控制器微动开关固定在箱体上,所述控制器微动开关与控制组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箱体上盖以及箱体下盖;所述箱体上盖固定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下盖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下盖上安装有控制器驱动组件和手刹组件;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安装在箱体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还包括外壳体;所述箱体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箱体与箱体上盖均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手刹组件包括电机输出轴固定座、控制器电机固定板、手刹驱动板、手刹连接板、第一拉丝固定座、第二拉丝固定座以及复位件;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与电机输出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座与控制器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设有行星齿轮,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设有用于与行星齿轮配合的过桥齿轮;所述控制器电机固定板、手刹驱动板通过若干轴与箱体下盖连接,所述手刹连接板连接控制器电机固定板、手刹驱动板,所述下盖、控制器电机固定板、手刹驱动板以及手刹连接板构成四杆联动机构;所述第一拉丝固定座与箱体下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丝固定座与手刹驱动板固定连接,第一拉丝固定座和第二拉丝固定座通过拉丝连接;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箱体下盖连接,另一端与手刹驱动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手刹驱动板包括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端,第一端与复位件固定连接,第二端通过转轴结构与手刹连接板连接,第三端与第二拉丝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通过转轴结构与箱体下盖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电机固定板上设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圆孔、第一腰孔以及第二腰孔,所述圆孔、第一腰孔以及第二腰孔均通过转轴结构与箱体下盖连接;所述控制器电机固定板还通过转轴结构与手刹连接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包括控制器电机、计数片以及编码器;所述控制器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控制器电机的转子轴垂直,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控制器电机的转子轴平行,所述计数片与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计数片穿过编码器的光感区,所述编码器、控制器电机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涡轮、蜗杆以及外接壳体,所述电机本体的转子轴从外接壳体探出,直接与计数片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安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蜗杆利用与外接壳体连接,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涡轮的一端与涡轮适配连接,另一端设有行星齿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包括主输出轴、主齿轮、过桥齿轮以及双联齿轮,所述主输出轴利用轴承安装在箱体上盖与箱体之间,所述过桥齿轮安装在主输出轴上,所述过桥齿轮与所述双联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齿轮利用轴承安装在箱体上盖与箱体之间,所述双联齿轮与主齿轮啮合,所述主齿轮与主输出轴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控制模块和第二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路控制模块分别与编码器、控制器电机、微动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箱体组件上,第二电路控制模块内置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电路控制模块与第一电路控制模块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只有在门板装有自吸锁满足了防夹要求的情况下,该系统通过第一电路控制模块的内置程序,将驾驶员操作电动外摆门系统开门或关门的控制开关的操作方式,由以前的驾驶员一直摁住,才能开关门到位,改成驾驶员点一下控制开关,就能开关门到位,方便了驾驶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转臂组件包括转臂、门上支承、门下支承、转臂上支撑、转臂下支撑和球头轴承;所述转臂一端连接有转臂上支撑,所述转臂另一端连接有转臂下支撑,所述转臂上支撑和转臂下支撑分别与门框固定连接,所述转臂通过球头轴承与所述门上支承连接,所述转臂与所述门下支承连接,所述门上支承和门下支承分别与所述门板连接;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与转臂驱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杆一端连接台阶,另一端连接门板;所述台阶安装在门框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电动外摆门系统通过电动外摆控制器与自吸锁组件的配合,实现对开关门动作的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门系统的转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控制器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箱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器驱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器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器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刹组件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刹组件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二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刹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刹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器开关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吸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吸锁前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级锁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级锁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吸锁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解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的动作原理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锁体后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锁体前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锁体后辅助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锁体前辅助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锁环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拉丝拨片同步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拉丝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后锁体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锁闭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拉丝拨片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二级锁闭板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二级锁闭板导轮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齿轮拨片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解锁板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自吸锁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吸锁前锁体组件的自吸锁微动开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包括门板1、转臂组件6、连杆7、平衡杆8、门框2、台阶3、电动外摆控制器4以及自吸锁组件5;所述门板1通过转臂组件6滑动安装在门框2上;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4通过连杆7与转臂组件6连接,通过控制转臂6组件动作实现门板1相对门框2运动;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4与自吸锁组件5连接,通过控制自吸锁组件5动作切换门板1和门框2的连接状态;所述台阶3安装在门框2的一侧,电动外摆控制器4安装在台阶3侧面的位置,平衡杆8的一端与台阶3连接,另一端与门板连接。无平衡杆8时,当门板1打开,门板1是作旋转运动的,加平衡杆8后,使门板1能作旋转加平移运动,门板1能顺利打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开门时,自吸锁组件5执行开锁动作,开锁动作完成后,电动外摆控制器4驱动门板1运动,门板1通过转臂组件6相对门框运动,使门板1和门框2相对展开;当关门时,电动外摆控制器4驱动门板1运动,门板1通过转臂组件6相对门框运动,使门板1和门框2结合,结合到半锁位置,电动外摆控制器4停止工作,自吸锁组件5执行闭锁动作,使门板1和门框2通过闭锁电机512-1的动力继续结合,结合到全锁位置,门板1和门框2关闭好。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门系统的转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转臂组件包括转臂61、门上支承62、门下支承63、转臂上支撑64、转臂下支撑65和球头轴承66;所述转臂61一端连接有转臂上支撑64,所述转臂61另一端连接有转臂下支撑65,所述转臂上支撑64和转臂下支撑65分别与门框固定连接,所述转臂61通过球头轴承66与所述门上支承62连接,所述转臂61与所述门下支承63连接,所述门上支承62和门下支承63分别与所述门板1连接;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4与转臂61驱动连接。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控制器4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控制器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控制器4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外摆控制器4,包括控制器驱动组件41、手刹组件42、控制器传动组件43、箱体组件44、控制器开关组件45、控制组件46、外壳体47以及防水橡胶件48;箱体组件44安装在外壳体47内,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41和手刹组件42安装在箱体组件44上,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43安装在箱体组件44内,控制器传动组件43的一端从箱体组件44的一端探出,并探出外壳体47,以输出动力;防水橡胶件48固定在外壳体47上,并包裹控制器传动组件43的一端;安装在控制器传动组件43控制器传动组件43的另一端从箱体组件44的另一端探出,用于与控制器驱动组件41配合;所述手刹组件42用于驱动控制器传动组件43的一端与控制器驱动组件41相互分离和结合。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箱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所述箱体组件44包括箱体441、箱体上盖442、箱体下盖443以及安装支架444;所述箱体上盖442固定在所述箱体441的顶部,所述箱体下盖443固定在所述箱体441的底部;所述箱体441与箱体上盖442均与安装支架444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444与所述外壳体47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下盖443上安装有控制器驱动组件41和手刹组件42;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43安装在箱体441内。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器驱动组件的爆炸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器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7和图8所示,控制器驱动组件41包括控制器电机411、计数片413、编码器414以及开关护罩415;所述控制器电机411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控制器电机411的转子轴垂直,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有行星齿轮412;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控制器电机411的转子轴平行,所述计数片413与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计数片413穿过编码器414的光感区,所述编码器414、控制器电机411分别与控制组件46电连接;所述开关护罩415与控制器电机411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护罩415包围计数片413和编码器414。
控制器驱动组件41的工作原理如下:
计数片413穿过编码器414的光感区,编码器414通过支架与控制器电机411固定相连,编码器414和控制器电机411的电源线通过导线与控制组件46连接,控制器电机411转动,带动计数片413转动,编码器414识别计数片413转动的圈数及单位时间内转动的圈数,通过导线与控制组件46连接,控制组件46根据编码器414识别到的计数片413转动的圈数及单位时间内转动的圈数,实时监测控制器电机411转动快慢,控制组件46根据监测结果控制控制器电机411的电流,使控制器电机411的转速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车门的开闭过快或者过慢,能够控制门板1的运动速度及状态。
具体来说,所述控制器电机411包括电机本体4111、涡轮、蜗杆4112以及外接壳体4113,所述电机本体4111的转子轴从外接壳体4113探出,直接与计数片413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安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蜗杆4112利用与外接壳体4113连接,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涡轮的一端与涡轮适配连接,另一端设有行星齿轮412。
将电机本体4111的动力通过蜗轮蜗杆4112及齿轮传递给主输出轴431,蜗杆4112的螺旋角小于摩擦角,蜗轮蜗杆4112能自锁。给主输出轴431加旋转外力时,因为控制器电机411内置蜗轮蜗杆4112自锁,行星齿轮412不运动,也就是电动外摆控制器可以驱动客车门运动,客车门不可以驱动电动外摆控制器运动。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器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控制器传动组件43包括主输出轴431、主齿轮432、过桥齿轮433以及双联齿轮434,所述主输出轴431利用轴承安装在箱体上盖442与箱体441之间,所述过桥齿轮433安装在主输出轴431上,所述过桥齿轮433与所述双联齿轮434啮合,所述双联齿轮434利用轴承安装在箱体上盖442与箱体441之间,所述双联齿轮434与主齿轮432啮合,所述主齿轮432与主输出轴431固定连接。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刹组件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刹组件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二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刹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刹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图13所示,手刹组件42包括电机输出轴固定座4201、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手刹驱动板4203、手刹连接板4204、弹簧4205、第一轴4206、第二轴4207、第三轴、第四轴、第五轴、第六轴、第七轴、第八轴4213、第九轴4214、第一拉丝固定座4215以及第二拉丝固定座4216。
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41与电机输出轴固定座4201一端固定相连,电机输出轴固定座4201另一端与控制器驱动组件41输出轴通过轴承相连,控制器驱动组件41的输出端与行星齿轮412固定相连,电机输出轴固定座4201与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固定相连,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与箱体下盖443相连,手刹驱动板4203与箱体下盖443相连。
箱体下盖443连接有用于与行星齿轮412配合的过桥齿轮433,箱体下盖443与第一轴4206、第二轴4207、第三轴、第四轴、第五轴、第六轴固定相连。
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上设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圆孔、第一腰孔以及第二腰孔,圆孔、第一腰孔以及第二腰孔分别穿过第一轴4206、第二轴4207、第三轴,通过第一轴4206、第二轴4207、第三轴与箱体下盖443相连可转动;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与第七轴固定相连。
手刹驱动板4203包括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端,第一端与第九轴4214固定相连,第二端与第八轴4213连接,第三端与第二拉丝固定座421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设有圆孔,该圆孔通过第四轴与下盖连接。
手刹连接板4204的两个圆孔分别穿过手刹驱动板4203上的第八轴4213及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上的第七轴,使得手刹连接板4204同时与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和手刹连接板4204相连可转动。
弹簧4205分别与手刹连接板4204上的第九轴4214和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上的第五轴固定相连,箱体下盖443上的第六轴对手刹连接板4204起到限位作用。
第一拉丝固定座4215与箱体下盖44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丝固定座4216与手刹驱动板4203固定连接,第一拉丝固定座4215和第二拉丝固定座4216通过拉丝连接,通过拉丝的牵引,第一拉丝固定座4215和第二拉丝固定座4216能够相互靠近,在弹簧4205的作用下,第一拉丝固定座4215和第二拉丝固定座4216能够相互分离。
手刹组件42的工作原理是:
手刹组件42运用的是四杆机构运动和死点原理,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和箱体下盖443和手刹驱动板4203和手刹连接板4204组成四杆机构,目的是在箱体下盖443和过桥齿轮433禁止不动的基础上,通过四杆机构的运动实现行星齿轮412与过桥齿轮433结合和分离,实现电动外摆控制器手动和自动状态之间的切换。
外力驱动拉丝,使第二拉丝固定座4216靠近第一拉丝固定座4215;手刹驱动板4203围绕第四轴转动,带动手刹连接板4204运动,通过手刹连接板4204运动带动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同步运动,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围绕第一轴4206运动,第二轴4207、第三轴控制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的运动方向及位置,因为行星齿轮412通过控制器电机411与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行程一个整体,箱体下盖443固定不动,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相对箱体下盖443运动到图12位置,四杆机构运动到死点脱离状态,行星齿轮412与过桥齿轮433分开,此状态电动外摆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外力取消,弹簧4205收缩,带动手刹驱动板4203运动到第六轴限位,控制器电机固定板4202相对箱体下盖443运动到图10位置,四杆机构运动到死点状态,弹簧4205给四杆机构死点状态的保持力,行星齿轮412与过桥齿轮433结合,此状态电动外摆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手刹组件42成本低,设计合理,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手刹组件42需要传输的动力在机构中传输力量稳定合适,“自动转换到手动”稳定分开,“手动转换到自动”自锁稳定可靠;手刹组件42使得“自动转换到手动”通过外力分开,“手动转换到自动”自动结合,解决了电动外摆控制器手动转换到自动必须靠人工处理的问题。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器开关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4和图3,控制器开关组件45包括簧片固定座451、第一簧片452、第二簧片453以及四个控制器微动开关;控制组件46包括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和第二电路控制模块46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外摆控制器,其电路结构及原理如下:
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置于箱体441侧面,第二电路控制模块462置于箱体上盖442上表面,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通过电线与第二电路控制模块462连接,第二电路控制模块462内置角度传感器,当电动外摆控制器处于不同角度时,角度传感器给出相应的角度数值传递给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控制控制器电机411,实现电动外摆控制器处于不同角度时的平稳运行,即客车门处于不同坡度时,也能像平地一样平稳运行。
所述簧片固定座451与主输出轴4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452和第二簧片453均固定安装在簧片固定座451上,微动开关与箱体上盖442固定连接,微动开关均通过导线与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连接,防水橡胶件48与主输出轴431固定连接,第二电路控制模块462通过导线与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连接。主输出轴431正反转过程中,通过第一簧片452、第二簧片453以及四个控制器微动开关之间的相互运动,实现四个控制器微动开关的通电或断电,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收到四个控制器微动开关的通电或断电信号,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根据四个控制器微动开关的通电或断电信号来判断控制器电机411旋转角度,进而判断处于哪个运动阶段,开关门动作是否到位;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还可根据编码器414识别计数片413转动的圈数及单位时间内转动的圈数,实现控制器电机411在运动过程中变速已及运动停止,实现电动外摆控制器驱动客车门开或关到位停止。
具体来说,当向开门方向转动主输出轴431时,第二簧片453按顺序接触到一个控制器微动开关,开门缓冲,接触到另一个控制器微动开关则开门到位,车门电动外摆控制系统断电;当向关门方向转动主输出轴431时,第一簧片452按顺序接触到一个控制器微动开关,关门防夹取消,接触到另一个控制器微动开关则关门到位,车门电动外摆控制系统断电。
参阅图15,所述自吸锁组件5包括:自吸锁前锁组件51、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外把手53、锁心54、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55、自吸锁后锁组件56、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57、自吸锁内保险提钮58、自吸锁内开启及内保险组件59、前锁环511-6和后锁环511-6L;所述自吸锁组件5中的前锁环511-6和后锁环511-6L安装在门框2上,其他部件安装在门板1上。自吸锁后锁组件56和自吸锁前锁组件51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57通过拉丝连接,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55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57连接,自吸锁内保险提钮58通过拉杆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57连接,外把手53通过拉杆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57连接,内把手安装在自吸锁内保险提钮58上,锁心54通过拉杆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57连接。
参阅图16,自吸锁前锁组件51包括:锁体组件511、二级锁闭传动机构512、自吸锁开关组件513以及解锁组件514。
参阅图17、图18、图25-图29、图32、图33、图39,锁体组件511包括:锁体前支架511-1、锁体前辅助支架511-2、锁体后支架511-3、后锁体本体511-4、锁舌511-5、锁体安装支架511-7、锁闭凸轮511-8、扭簧B511-9、扭簧C511-10、轴A511-11、轴B511-12、销钉511-13以及锁体后辅助支架511-14。锁体前支架511-1与锁体后支架511-3相连,锁体前辅助支架511-2与锁体前支架511-1相连,后锁体本体511-4与锁体后支架511-3相连,锁体后辅助支架511-14与锁体后支架511-3相连,后锁体本体511-4置于锁体后支架511-3和锁体后辅助支511-14之间,轴A511-11、轴B511-12分别与后锁体本体511-4、锁体后支架511-3和锁体后辅助支架511-14相连。锁闭凸轮511-8和扭簧B511-9装在轴A511-11上,置于后锁体本体511-4腔体内。锁舌511-5和扭簧C511-10装在轴B511-12上,置于后锁体本体511-4腔体内。销钉511-13固定在锁舌511-5上,销钉511-13穿过后锁体本体511-4和锁体后辅助支架511-14预留的长槽内,销钉511-13和锁舌511-5以轴B511-12为轴心转动,销钉511-13另一端伸入自吸锁开关组件513的压盖513-1的拨杆槽内。锁体安装支架511-7与锁体后支架511-3相连,固定在门体侧边上。前锁环511-6固定在车身门框上。
压盖513-1、开关腔体513-2、位置传感器513-3、线路板513-4、线路板封盖513-5。开关腔体513-2与后锁体本体511-4连接,位置传感器513-3与线路板513-4焊接,线路板513-4固定在开关腔体513-2端面,位置传感器513-3嵌入开关腔体513-2,压盖513-1嵌入开关腔体513-2,可相对转动。压盖513-1轴伸入位置传感器513-3空心轴,压盖513-1旋转可带动位置传感器513-3空心轴同步旋转。压盖513-1的定位孔套在轴B511-12上,可围绕轴B511-12旋转。压盖513-1拨杆槽套在锁舌511-5上的销钉511-13上,线路板封盖513-5罩在线路板513-4上,与开关腔体513-2固定。
参阅图19、图20、图35、图36、图37、图40,二级锁闭传动机构512包括:锁闭电机512-1、电机输出齿轮512-2、齿轮拨片512-3、二级锁闭板512-4、扭簧D 512-5、二级锁闭板导轮512-6;第一自吸锁微动开关512-7、轴D512-8、轴E512-9。锁闭电机512-1安装于锁体前支架511-1、锁体前辅助支架511-2上,锁闭电机512-1上装有电机输出齿轮512-2,电机输出齿轮512-2与齿轮拨片512-3相连,齿轮拨片512-3与锁体前支架511-1和锁体后支架511-3相连,齿轮拨片512-3可转动。轴D512-8固定在齿轮拨片512-3上,二级锁闭板512-4与扭簧D512-5套装在轴D512-8上并围绕轴D512-8可转动,扭簧D 512-5一端与齿轮拨片512-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二级锁闭板512-4连接,锁体前支架511-1对齿轮拨片512-3形成限位。二级锁闭板导轮512-6通过轴E512-9固定在二级锁闭板512-4上,可围绕轴E512-9转动。第一自吸锁微动开关512-7固定在锁体前支架511-1上,触点可以抵靠齿轮拨片512-3。
参阅图21,自吸锁开关组件513包括:压盖513-1、开关腔体513-2、位置传感器513-3、线路板513-4、线路板封盖513-5。开关腔体513-2与后锁体本体511-4连接,位置传感器513-3与线路板513-4焊接,线路板513-4固定在开关腔体513-2端面,位置传感器513-3嵌入开关腔体513-2,压盖513-1嵌入开关腔体513-2,可相对转动。压盖513-1轴伸入位置传感器513-3空心轴,压盖513-1旋转可带动位置传感器513-3空心轴同步旋转。压盖513-1的定位孔套在轴B511-12上,可围绕轴B511-12旋转。压盖513-1拨杆槽套在锁舌511-5上的销钉511-13上,线路板封盖513-5罩在线路板513-4上,与开关腔体513-2固定。
参阅图22,图30、图31、图33、图38,解锁组件514包括拉丝固定座514-1、拉丝514-2、拉丝拨片514-3、拉丝拨片同步限位板514-4、扭簧A514-5、解锁板514-6、轴C514-7、第二自吸锁微动开关514-8。拉丝固定座514-1固定在锁体前辅助支架511-2与锁体前支架511-1上,拉丝514-2固定在拉丝固定座514-1上。拉丝拨片514-3与拉丝拨片同步限位板514-4之间装有扭簧A514-5,并与锁体前辅助支架511-2、锁体前支架511-1、锁体后支架511-3相连在轴C514-7上,拉丝拨片514-和拉丝拨片同步限位板514-4可以围绕轴C514-7转动。锁体前支架511-1有拉丝拨片同步限位板514-4的限位。拉丝514-2头伸出的钢丝固定在拉丝拨片514-3的固定槽内。解锁板514-6固定在轴A511-11上,可跟轴A511-11一起旋转。后锁体本体511-4与解锁板514-6形成限位。第二自吸锁微动开关514-8安装在后锁体本体511-4上,第二自吸锁微动开关514-8触点可以抵靠解锁板514-6。
参阅图23和图24,自吸锁前锁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自吸锁前锁组件,设计有锁闭电机512-1,锁闭电机512-1上装有电机输出齿轮512-2,电机输出齿轮512-2与齿轮拨片512-3啮合,轴D512-8固定在齿轮拨片512-3上,二级锁闭板512-4与扭簧D 512-5套装在轴D512-8上并围绕轴D512-8可转动,扭簧D 512-5一端与齿轮拨片512-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二级锁闭板512-4连接,锁体前支架511-1对齿轮拨片512-3形成限位。锁闭电机512-1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机输出齿轮512-2输出动力,动力依次传给齿轮拨片512-3、二级锁闭板512-4,动力最终由二级锁闭板512-4传递给锁舌511-5,使得锁舌511-5围绕轴B511-12为轴心转动,实现锁舌511-5由半锁位置(1-2)运动到全锁位置(1-3)。
锁舌511-5旋转中心与自吸锁开关组件513的压盖513-1旋转中心同心,锁舌511-5旋转时,销钉511-13与锁舌511-5同轴旋转,销钉511-13拨动自吸锁开关组件513的压盖513-1旋转。解锁板514-6与锁闭凸轮511-8一起同轴旋转。
自吸锁运动状态分为三部分:未锁位置(1-1)、半锁位置(1-2)、全锁位置(1-3)。
未锁状态:锁环未进入锁舌,锁舌前爪前端511-51与锁闭凸轮抵靠,电机转动时,锁舌下抵触点也无法与二级锁闭板抵靠,锁舌上的销钉将位置开关的压盖限制在1-1。
半锁位置(1-2):锁环进入锁舌,锁舌旋转到1-2,锁舌前爪后端511-52与锁闭凸轮抵靠,锁舌下抵触点511-53处于半锁位置(1-2)可与二级锁闭板抵靠,此时锁舌上的销钉将位置开关的压盖限制在半锁位置(1-2)。
全锁位置(1-3):锁舌后爪后端511-54与锁闭凸轮抵靠,锁舌下抵触点处于可与二级锁闭板抵靠的极限位置,此时锁舌上的销钉将位置开关的压盖限制在全锁位置(1-3)。
未锁位置(1-1)到半锁位置(1-2):用手往关闭方向拉动门板,车门前端的前锁环511-6首先进入到锁舌511-5的U型槽内,前锁环511-6推动锁舌511-5旋转到半锁位置(1-2),与锁舌511-5安装于同一平面,初始状态相互抵靠的锁闭凸轮511-8跟着旋转,旋转一个角度后,与锁闭凸轮511-8同轴的解锁板514-6与第二自吸锁微动开关514-8的触点分离,锁舌511-5前爪与锁闭凸轮511-8分离,锁闭凸轮511-8在复位扭簧B 511-9和锁体限位的作用下回弹到初始位置状态,挡住锁舌511-5前爪后端,防止回弹,第二自吸锁微动开关514-8复位,自吸锁开关组件513的压盖513-1在锁舌511-5上销钉511-13的拨动下处于半锁位置(1-2),从而实现一级锁闭。
半锁位置(1-2)到全锁位置(1-3):进入一级锁闭状态后,门控器检测自吸锁开关组件513的位置信号,控制锁闭电机512-1正转,带动齿轮拨片512-3旋转,二级锁闭板512-4跟着一起旋转一个角度后与锁舌511-5下部抵触,带动锁舌511-5继续往前旋转到二级锁闭1-3,同时锁舌511-5后爪带动锁闭凸轮511-8旋转一定角度后,解锁板514-6与第二自吸锁微动开关514-8触点分离,锁舌5118后爪与锁闭凸轮5119分离,锁闭凸轮5119重新回弹到初始位置,挡住锁舌511-5后爪后端,防止回弹,自吸锁开关组件513的压盖513-1在锁舌511-5上销钉511-13的拨动下处于1-3,从而实现二级锁闭。此时门控器接收到锁置开关组件513的二级锁闭1-3到位信号,控制锁闭电机512-1复位,二级锁闭板512-4和齿轮拨片512-3跟着回归初始状态。
全锁位置(1-3)到未锁位置(1-1):如需重新开门,只需扣动车门把手,拉动拉丝514-2,拉丝拨片514-3旋转,压下解锁板514-6,使与解锁板514-6同轴的锁闭凸轮511-8往前旋转一角度,使锁闭凸轮511-8与锁舌511-5分离。锁舌511-5在复位扭簧C511-10的作用下回归初始位置,一二级锁闭同时解锁。此时,拉动扣手往后拽,门便可以打开。
所述的自吸锁组件5中的自吸锁后锁组件56与自吸锁前锁组件51是对称设计,设计原理相同,自吸锁后锁组件56与自吸锁前锁组件51分别安装在门板1两侧,为和门板1配合安装,对自吸锁后锁组件56与自吸锁前锁组件51的部分配件尺寸做了微调来配合门板两侧形状差异。
所述自吸锁组件5电动工作原理:自吸锁后锁组件56和自吸锁前锁组件51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57通过拉丝连接,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55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57连接。锁舌分别从半锁位置(1-2)运动到全锁位置(1-3),分别由自吸锁后锁组件56和自吸锁前锁组件51中的部件独立完成。锁舌分别从全锁位置(1-3)到半锁位置(1-2)到未锁位置(1-1),由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55拉动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57中的部件旋转,通过拉丝带动自吸锁后锁组件56和自吸锁前锁组件51中的部件同步完成。
所述的客车电动外摆门系统中的电路: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内置程序,自吸锁前锁组件51上面设计有自吸锁开关组件513和第一自吸锁微动开关512-7和第二自吸锁微动开关514-8和自吸锁电机锁闭电机512-1通过导线与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相连,自吸锁后锁组件56中的自吸锁开关组件和第一自吸锁微动开关和第二自吸锁微动开关和锁闭电机也是通过导线与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相连,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55通过导线与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相连,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55设计有乘客门解锁电机55的解锁信号和复位信号。
控制器电机411和编码器414和开关组件45中的四个控制器微动开关分别通过电线与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相连,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和第二电路控制模块462通过电线连接。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与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通讯相连。第一电路控制模块461和第二电路控制模块462和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分别内置程序。
需要手动开门关门时:将电动外摆控制器4中的行星齿轮412与过桥齿轮433分开,此状态电动外摆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
手动开门:用手拨动外把手53和内把手,自吸锁前锁组件51和自吸锁后锁组件56、前锁环511-6和后锁环511-6L脱开,在用手推动门板1,门打开。
手动关门:用手推动门板1,门板1靠惯性冲击关门。
需要电动开门关门时:将电动外摆控制器4中的行星齿轮412与过桥齿轮433结合,此状态电动外摆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电动外摆控制器4处于通电状态:
电动开门:按下开门按钮,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55动作,拉动拉丝514-2,拉丝拨片514-3旋转,压下解锁板514-6,使与解锁板514-6同轴的锁闭凸轮511-8往前旋转一角度,使锁闭凸轮511-8与锁舌511-5分离。锁舌511-5在复位扭簧C511-10的作用下回归初始位置,一二级锁闭同时解锁;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55动作同时解开前、后锁。得到解锁信号后,同时电动外摆控制器4开始工作,通过连杆7、转臂61带动门打开,门至全开位置,系统断电,车门处于打开位置。
电动关门:按下关门按钮,电动外摆控制器4开始工作,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55复位,通过连杆7、转臂61带动门关闭,当自吸锁组件5取得全部半锁位置(1-2)的信号时,电动外摆控制器4停止工作,这时锁闭电机512-1开始工作,锁舌511-5分别受到来自于锁闭电机512-1的动力,使得锁舌511-5从半锁位置(1-2)运动到全锁位置(1-3),系统断电,实现车门轻轻关闭,车门处于关闭位置。使得电动关门时,门板不在需要靠惯性冲击锁门,没有冲击噪声,没有冲击力造成车身振动。
所述防夹:客车电动外摆门系统中设计有锁闭电机512-1、锁舌511-5分别接受来自于锁闭电机512-1动力,使得锁舌511-5从半锁位置(1-2)运动到全锁位置(1-3),实现车门轻轻关闭,关车门时,使得锁舌511-5从半锁位置(1-2)运动到全锁位置(1-3)不在需要惯性,即车门关闭锁牢不在需要惯性,电动外摆控制器4不在需要动力产生惯性,即关闭车门所需电动外摆控制器4输出的动力减小,实现关闭车门力量堵转不超过300N,滑行不超过150N,实现防夹达标。同时,由于不在需要惯性冲击关门,实现防夹达标,驾驶员在电动状态下开门或关门的过程中,控制电动外摆门系统中的开门或关门的总开关,不需要全程按住,点一下,门就能开或关到位,驾驶员可以更专注驾驶,实现驾驶员好的操作性能。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转臂组件、门框、台阶、连杆、平衡杆、电动外摆控制器以及自吸锁组件;所述门框的一侧连接有台阶,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安装在台阶侧面的位置;所述门板通过转臂组件滑动安装在门框上;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通过连杆与转臂组件连接,通过控制转臂组件动作实现门板相对门框运动;台阶通过平衡杆与门板连接;所述自吸锁组件中的前锁环和后锁环安装在门框上,其他部件安装在门板上;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与自吸锁组件连接,通过控制电动外摆控制器和自吸锁组件动作切换门板和门框的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锁组件包括自吸锁前锁组件、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外把手、自吸锁后锁组件、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前锁环和后锁环;所述前锁环和后锁环安装在门框上,所述自吸锁前锁组件、自吸锁后锁组件、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外把手、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安装在门板上,所述自吸锁前锁组件与前锁环适配,所述自吸锁后锁组件与后锁环适配;所述自吸锁后锁组件、自吸锁前锁组件均通过拉丝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连接,所述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外把手分别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连接;所述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动外摆控制器、乘客门解锁电机组件、自吸锁前锁组件连接以及自吸锁后锁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锁组件还包括锁心、自吸锁内保险提钮以及险自吸锁内开启及内保组件;所述自吸锁内保险提钮与自吸锁内开启及内保组件连接,自吸锁内开启及内保组件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连接,内把手安装在自吸锁内开启及内保组件上,所述锁心与自吸锁联动机构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锁前锁组件和自吸锁后锁件分别包括锁体组件、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自吸锁开关组件以及解锁组件;所述锁体组件与前锁环、后锁环配合,所述二级锁闭传动机构和解锁组件分别与锁体组件连接,用于控制锁体组件的闭锁和开锁动作;所述自吸锁开关组件与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自吸锁开关组件分别与所述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组件设有锁舌、销钉以及锁闭凸轮;所述锁舌与前锁环配合,所述销钉与锁舌连接,所述锁闭凸轮对锁舌进行限位;所述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设有锁闭电机、齿轮拨片、二级锁闭板以及自吸锁微动开关;所述自吸锁微动开关与齿轮拨片配合;所述锁闭电机与齿轮拨片驱动连接,所述齿轮拨片与二级锁闭板连接;所述二级锁闭板与锁体组件的锁舌配合,用于驱动锁舌动作;所述自吸锁开关组件设有压盖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压盖与销钉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与压盖连接;所述解锁组件设有拉丝、拉丝拨片以及解锁板,所述拉丝与拉丝拨片连接,所述拉丝拨片与解锁板连接,所述解锁板与锁闭凸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吸锁前锁组件的锁体组件相对前锁环,或者自吸锁后锁组件的锁体组件相对后锁环均具有三个相对位置,分别为未锁位置、半锁位置以及全锁位置;所述自吸锁开关组件用于识别半锁位置和全锁位置;在未锁位置上,锁舌未进入前锁环或后锁环;在半锁位置上,锁舌进入前锁环或后锁环;在全锁位置,锁舌与前锁环或后锁环结合实现锁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锁闭传动机构还包括电机输出齿轮、扭簧D、二级锁闭板导轮、轴D以及轴E;所述锁闭电机与电机输出齿轮驱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齿轮与齿轮拨片相连;所述轴D固定在齿轮拨片上,所述二级锁闭板与扭簧D套装在轴D上并围绕轴D可转动,所述扭簧D一端与齿轮拨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二级锁闭板连接;所述二级锁闭板导轮通过轴E固定在二级锁闭板上,可围绕轴E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驱动组件、手刹组件、控制器传动组件、箱体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和手刹组件安装在箱体组件上,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安装在箱体组件内,控制器传动组件的一端从箱体组件的一端探出,通过连杆与转臂组件驱动连接;控制器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从箱体组件的另一端探出,用于与控制器驱动组件配合;所述手刹组件用于驱动控制器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控制器驱动组件相互分离和结合;所述控制组件与控制器驱动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还包括控制器开关组件,所述控制器开关组件包括簧片固定座、至少两控制器簧片和若干控制器微动开关,所述簧片固定座与控制器传动组件与控制器驱动组件配合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簧片均固定安装在簧片固定座上,控制器微动开关与控制器簧片适配,所述控制器微动开关固定在箱体上,所述控制器微动开关与控制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箱体上盖以及箱体下盖;所述箱体上盖固定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下盖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下盖上安装有控制器驱动组件和手刹组件;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安装在箱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还包括外壳体;所述箱体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箱体与箱体上盖均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刹组件包括电机输出轴固定座、控制器电机固定板、手刹驱动板、手刹连接板、第一拉丝固定座、第二拉丝固定座以及复位件;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与电机输出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座与控制器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设有行星齿轮,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设有用于与行星齿轮配合的过桥齿轮;所述控制器电机固定板、手刹驱动板通过若干轴与箱体下盖连接,所述手刹连接板连接控制器电机固定板、手刹驱动板,所述下盖、控制器电机固定板、手刹驱动板以及手刹连接板构成四杆联动机构;所述第一拉丝固定座与箱体下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丝固定座与手刹驱动板固定连接,第一拉丝固定座和第二拉丝固定座通过拉丝连接;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箱体下盖连接,另一端与手刹驱动板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刹驱动板包括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端,第一端与复位件固定连接,第二端通过转轴结构与手刹连接板连接,第三端与第二拉丝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通过转轴结构与箱体下盖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机固定板上设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圆孔、第一腰孔以及第二腰孔,所述圆孔、第一腰孔以及第二腰孔均通过转轴结构与箱体下盖连接;所述控制器电机固定板还通过转轴结构与手刹连接板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驱动组件包括控制器电机、计数片以及编码器;所述控制器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控制器电机的转子轴垂直,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控制器电机的转子轴平行,所述计数片与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计数片穿过编码器的光感区,所述编码器、控制器电机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涡轮、蜗杆以及外接壳体,所述电机本体的转子轴从外接壳体探出,直接与计数片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安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蜗杆利用与外接壳体连接,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涡轮的一端与涡轮适配连接,另一端设有行星齿轮。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传动组件包括主输出轴、主齿轮、过桥齿轮以及双联齿轮,所述主输出轴利用轴承安装在箱体上盖与箱体之间,所述过桥齿轮安装在主输出轴上,所述过桥齿轮与所述双联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齿轮利用轴承安装在箱体上盖与箱体之间,所述双联齿轮与主齿轮啮合,所述主齿轮与主输出轴固定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控制模块和第二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路控制模块分别与编码器、控制器电机、微动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箱体组件上,第二电路控制模块内置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电路控制模块与第一电路控制模块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锁组件包括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自吸锁电路控制模块通讯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组件包括转臂、门上支承、门下支承、转臂上支撑、转臂下支撑和球头轴承;所述转臂一端连接有转臂上支撑,所述转臂另一端连接有转臂下支撑,所述转臂上支撑和转臂下支撑分别与门框固定连接,所述转臂通过球头轴承与所述门上支承连接,所述转臂与所述门下支承连接,所述门上支承和门下支承分别与所述门板连接;所述电动外摆控制器与转臂驱动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0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外摆门系统还包括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一端连接台阶,另一端连接门板;所述台阶连接在门框的一侧。
22.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电动外摆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组件安装在门板两侧,所述锁闭电机也安装在门板两侧,锁体组件设计有锁舌,锁舌接受锁闭电机的动力驱动;锁闭电机通过齿轮拨片和二级锁闭板连接锁体组件中的锁舌,实现锁闭电机与锁舌之间的配合,实现锁闭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锁舌动作。
CN201921104100.3U 2019-07-15 2019-07-15 电动外摆门系统 Active CN210659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4100.3U CN210659674U (zh) 2019-07-15 2019-07-15 电动外摆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4100.3U CN210659674U (zh) 2019-07-15 2019-07-15 电动外摆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9674U true CN210659674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1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4100.3U Active CN210659674U (zh) 2019-07-15 2019-07-15 电动外摆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96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549A (zh) * 2019-07-15 2019-09-03 金湖怡众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外摆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549A (zh) * 2019-07-15 2019-09-03 金湖怡众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外摆门系统
CN110195549B (zh) * 2019-07-15 2024-08-23 金湖怡众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外摆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5549B (zh) 电动外摆门系统
EP1076141B1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US20050218662A1 (en) Door lock system
CN107675967B (zh) 一种自吸式尾门锁体总成
CN110219525A (zh) 用于车门的闭合闩锁组件及用于致动该闩锁组件的方法
CN210659674U (zh) 电动外摆门系统
EP0959205B1 (en) Vehicle door lock
CN111042662A (zh) 一种用于电动锁体的机电分离式柔性传动结构
CN213477908U (zh) 一种机电锁离合控制装置
CN211473702U (zh) 基于槽轮传动的智能门锁
CN216406463U (zh) 车门锁系统电动转换机构
CN114837500B (zh) 具有电动柔顺开启支链和电动吸合支链的新型汽车门锁
CN111197439A (zh) 自吸式电子锁
CN215369260U (zh) 一种远程开门的车门锁
CN211229905U (zh) 一种新型中央电控锁体装置
CN111608482B (zh) 机电锁及其传动机构
CN214035183U (zh) 锁装置及汽车
CN210460308U (zh) 电动外摆门系统控制器
CN210530547U (zh) 电动吸合锁
CN208267597U (zh) 机动车自吸门锁系统
CN202347946U (zh) 一种内置式插销遥控锁
CN111809988A (zh) 一种前罩锁操作机构
CN218815820U (zh) 车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CN114059857B (zh) 一种机电一体感应式锁扣
CN112796578A (zh) 一种基于槽轮传动的智能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