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8244U - 一种吸附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附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8244U
CN211108244U CN201921666676.9U CN201921666676U CN211108244U CN 211108244 U CN211108244 U CN 211108244U CN 201921666676 U CN201921666676 U CN 201921666676U CN 211108244 U CN211108244 U CN 211108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casing
conveying mechanism
push plat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66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庆松
郑彤
郝昆平
王正阳
曹秀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OUBLE-CRANE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OUBLE-CRANE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OUBLE-CRANE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OUBLE-CRANE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66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8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8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8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附输送机构,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为解决人力运送产品效率较低而发明。所述吸附输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多条输送带,多条所述输送带沿传送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壳体的底面贴合,所述壳体内部为密闭空腔结构,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处连接有抽气装置,所述壳体的底面沿所述输送带的传送方向开设有多条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与所述输送带一一对应设置,每条所述输送带上对应所述条形通孔的位置上、沿其传送方向开设有多个吸附孔,每条所述输送带处均设置有推板组件,所述推板组件用于将吸附在所述输送带上的产品推离所述输送带。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吸附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铝塑泡罩包装机主要用于包装胶囊、片剂、胶丸、奶片、糖果等固状药品和食品,一般由铝塑泡罩包装机包装好的产品,是由人工收集并运送至高速装盒机的下料库中,然后对产品进行装盒。
但是,通过人工收集并运送产品会消耗大量人力,而且工作效率相对较低,降低了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附输送机构,能够将铝塑泡罩包装机和高速装盒机联机使用,使生产线实现自动化运输,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附输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多条输送带,多条所述输送带沿传送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壳体的底面贴合,所述壳体内部为密闭空腔结构,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处连接有抽气装置,所述壳体的底面沿所述输送带的传送方向开设有多条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与所述输送带一一对应设置,每条所述输送带上对应所述条形通孔的位置上、沿其传送方向开设有多个吸附孔,每条所述输送带处均设置有推板组件,所述推板组件用于将吸附在所述输送带上的产品推离所述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输送机构,在输送带上增加了由壳体和抽气装置构成吸附机构,使输送带与壳体底面贴合,并且在输送带和壳体相互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吸附孔和条形通孔,当抽气装置抽气时,在条形通孔以及吸附孔处会产生吸附力,将产品吸附在输送带上,然后运送至指定位置,再由推板组件将产品推离,使产品掉落在指定位置即可实现产品的自动化输送;在使用时,只需将输送带的起点与铝塑泡罩包装机对位放置即可,并且将高速装盒机的下料库放置于推板组件下方,从而将包装好的产品直接运送至高速装盒机,因此,通过自动化输送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输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推板组件和剔除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板组件(推板未伸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板组件(推板伸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组件(打板块未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组件(打板块转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条形通孔;12、凹槽;13、通槽;2、输送带; 21、吸附孔;3、抽气口;4、推板组件;41、第一气缸;42、推板;43、防转销;5、剔除组件;51、安装座;511、第一槽体;52、第二气缸;53、打板块;531、第二槽体;532、条形槽;54、销轴;55、连接轴;6、回收管;7、下料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附输送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附输送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表面上设置有多条输送带2,多条所述输送带2沿传送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输送带2与所述壳体1的底面贴合,所述壳体1内部为密闭空腔结构,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抽气口3,所述抽气口3处连接有抽气装置,所述壳体1的底面沿所述输送带2的传送方向开设有多条条形通孔11,所述条形通孔11与所述输送带2一一对应设置,如图4所示,每条所述输送带2上对应所述条形通孔11的位置上、沿其传送方向开设有多个吸附孔21,每条所述输送带2处均设置有推板组件44,所述推板组件44用于将吸附在所述输送带2上的产品推离所述输送带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输送机构,在输送带2上增加了由壳体1 和抽气装置构成吸附机构,使输送带2与壳体1底面贴合,并且在输送带2 和壳体1相互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吸附孔21和条形通孔11,当抽气装置抽气时,在条形通孔11以及吸附孔21处会产生吸附力,将产品吸附在输送带2 上,然后运送至指定位置,再由推板组件44将产品推离,使产品掉落在指定位置即可实现产品的自动化输送;在使用时,只需将输送带2的起点与铝塑泡罩包装机对位放置即可,并且将高速装盒机的下料库7放置于推板组件44 下方,从而将包装好的产品直接运送至高速装盒机,因此,通过自动化输送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输送带2于带轮连接,并且由电机或者其他驱动装置驱动运行,带轮的安装根据设备安装现场的布局而定,因此,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优选地,为防止输送带2与带轮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带2采用同步齿形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推板组件44如图1、图3、图5、图6所示,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第一气缸41,所述第一气缸41设置于每条所述输送带2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41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壳体1的底面、并且连接有推板42,所述推板4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设置的凹槽12内、并且所述推板42的底面高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当产品运送至推板组件44下方时,第一气缸41的活塞杆伸长,使推板42向下运送,从而推动产品与传送带分离,使产品掉落在高速装盒机的下料库7中,而且推板42设置于壳体 1底面的凹槽12内,并且推板42的底面高于壳体1底面,从而防止推板42 阻挡产品输送至推板42下方,导致推板42不能顺利将产品推离输送带2的情况发生。
为防止第一气缸41的活塞杆转动,并且带动推板42一同转动,导致推板42不能顺利收回至壳体1底面的凹槽12内,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推板组件44还包括防转销43,所述防转销43一端与所述推板42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底面、并伸入壳体1内部。通过在推板42上设置防转销43,并且防转销43贯穿壳体1底面,从而在壳体1 的底面与推板42之间设置有防转销43和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两个直杆,因此,当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转动时,防转销43会形成阻力,防止其转动,从而保证推板42能够顺利伸出和收回。
优选地,所述推板组件44中的第一气缸41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输送带2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气缸41的所述活塞杆分别连接一个推板42。在输送带2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推板42,当推离产品时,使产品受到的推力更加均匀,保证产品能够顺利推离输送带2。
为防止在生产过程中,高速装盒机的下料库7装满以后,但是,没有及时停机,这样会导致下料库7中的产品溢出,因此,如图1、图2、图7、图 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输送装置还包括剔除组件5,所述剔除组件5包括多个安装座51,相邻两个安装座51之间均设置有一条所述输送带 2,多个所述安装座51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52;所述安装座5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槽体511,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对应所述第一槽体511的位置设置有通槽13,所述第一槽体511内设置有打板块53,多个所述安装座51上转动连接有一根销轴54,所述销轴54平行于所述壳体1底面、且垂直于所述输送带2传送方向设置,所述销轴54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槽体511的侧壁、并且与所述打板块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安装座51、并且与所述打板块53铰接,当所述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伸长时,所述打板块53绕所述销轴54转动、并且伸出所述壳体1的底面。当高速装盒机的下料库7中的产品装满时,下料库7上端的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此时,剔除组件5开始运行,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伸长,使打板块53同时向下转动并且其自由端伸出壳体1的底面,从而对在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上形成障碍,当产品运送至打板块53处时,被打板块53阻挡,并且产品会与输送带2 分离,并且掉落,然后对产品进行回收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气缸52可以设置一个,由于打板块53被销轴54连为一同转动的结构,因此,一个第二气缸52即可控制所有打板块53转动,第二气缸52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二气缸52均匀分布于多个安装座51上,多个第二气缸52同时运行,增加推力,使打板块53转动更加轻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打板块53与所述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连接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槽体531,如图7、图8所示,所述第二槽体531上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条形槽532,所述条形槽53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带 2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条形槽532内设置有连接轴55,所述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轴孔,所述连接轴55插入所述轴孔内。在打板块53与活塞杆连接的一面上设置第二槽体531,并且开设条形槽532,当活塞杆伸长时,连接轴55能够在条形槽532内移动,从而使打板块53能够绕销轴54转动。
优选地,如图7、图8所示,所述销轴54设置于所述打板块53靠近所述输送带2的起点的一端。即打板块53伸出壳体1底面时,与壳体1底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开口朝向输送带2运送方向的末端,从而当产品输送至打板块53 时,产品会沿打板块53的底面滑动,从而平滑的与输送带2分离,然后对产品进行回收即可。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的下方、对应所述剔除组件5的位置设置有回收管6。当产品被剔除下来后,直接掉落在回收管6中,并沿回收管 6滑动至回收用的收集箱中,不用人工收集,使用方便,减少人力消耗。
优选地,如图2、图3所示,所述条形通孔11设置于所述输送带2的起点与所述推板组件44之间。由于产品运送至推板组件44处时,会被推离输送带2,在推板组件44后方在开设通孔相当于增加了工艺成本,因此,条形通孔11只需设置于推板组件44前方即可,有利于降低工艺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输送带2可以分为多组,每组中包含至少两条输送带2,然后在每组输送带2上设置一个推板组件44,这样能够增加输送带2 对产品的吸附力,防止产品由于吸附力不够在输送过程中掉落的情况发生。剔除组件5也可同样设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吸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多条输送带,多条所述输送带沿传送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壳体的底面贴合,所述壳体内部为密闭空腔结构,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处连接有抽气装置,所述壳体的底面沿所述输送带的传送方向开设有多条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与所述输送带一一对应设置,每条所述输送带上对应所述条形通孔的位置上、沿其传送方向开设有多个吸附孔,每条所述输送带处均设置有推板组件,所述推板组件用于将吸附在所述输送带上的产品推离所述输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每条所述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壳体的底面、并且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置的凹槽内、并且所述推板的底面高于所述壳体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组件还包括防转销,所述防转销一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底面、并伸入壳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组件中的第一气缸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所述活塞杆分别连接一个推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剔除组件,所述剔除组件包括多个安装座,相邻两个安装座之间均设置有一条所述输送带,多个所述安装座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
所述安装座的底面设置有第一槽体,所述壳体的底面上对应所述第一槽体的位置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有打板块,多个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一根销轴,所述销轴平行于所述壳体底面、且垂直于所述输送带传送方向设置,所述销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并且与所述打板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安装座、并且与所述打板块铰接,当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所述打板块绕所述销轴转动、并且伸出所述壳体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板块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上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轴孔,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轴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设置于所述打板块靠近所述输送带的起点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方、对应所述剔除组件的位置设置有回收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孔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起点与所述推板组件之间。
CN201921666676.9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吸附输送机构 Active CN211108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6676.9U CN211108244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吸附输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6676.9U CN211108244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吸附输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8244U true CN21110824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6676.9U Active CN211108244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吸附输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8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8235B (zh) 一种百香果直线式去皮分离装置
CN205652401U (zh) 物料装箱机
CN109397313A (zh) 一种果类分拣装箱机器人
CN105730764A (zh) 物料装箱方法
CN211108244U (zh) 一种吸附输送机构
CN214452300U (zh) 块状食品包装机
CN112777033B (zh) 一种库尔勒香梨套袋包装设备及其套袋包装方法
CN112027170B (zh) 一种用于服饰生产线的打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578132U (zh) 一种用于轴承陶瓷球的真空包装机
CN110481915A (zh) 一种食品自动装托盒生产线
CN212605960U (zh) 一种抗病毒口服液的打包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打包机
JP3796628B2 (ja) チューブの箱詰め方法及び装置
CN111942654B (zh) 一种电池包装装置
CN212922099U (zh) 入托机
CN210047692U (zh) 供料装置
CN208898117U (zh) 分托机
CN107020511A (zh) Sfp光模块外壳的组装生产装置
CN212373756U (zh) 上料装置及投袋生产线
JPH0891550A (ja) 農産物選別装置
CN218399654U (zh) 一种自动分页、检测打码及剔除的装置
CN111439419B (zh) 一种成品游泳圈打包生产线
CN218877725U (zh) 一种汽车电池电极组装排列装箱机
CN115707631A (zh) 检测包装机
CN213325086U (zh) 一种拆垛用滚筒
CN215972389U (zh) 一种中成药纸盒自动投放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