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3481U - 模具钢抛光机构 - Google Patents

模具钢抛光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3481U
CN211103481U CN201921678001.6U CN201921678001U CN211103481U CN 211103481 U CN211103481 U CN 211103481U CN 201921678001 U CN201921678001 U CN 201921678001U CN 211103481 U CN211103481 U CN 211103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olishing
polishing chamber
filter
di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80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铁晖
刘江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est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est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est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est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80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3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3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3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钢抛光机构,包括抛光室,抛光室为单面开口的圆柱形,抛光室内壁上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以及设置在过滤板不设有滤孔的侧面上的转动杆,转动杆设置在抛光室室壁内,转动杆通过一轴承与抛光室室壁转动连接,当过滤板垂直于抛光室中心轴线时,过滤板将抛光室内空间划分为过滤室以及滤出空间,过滤板上的滤孔直径小于抛丸直径以使抛丸无法离开过滤室。抛光室上设有进气口,抛光室内壁上以及过滤板朝向抛光室顶壁的侧面上螺旋设有导流槽以使从进气口进入的气体顺着导流槽流动形成可带动抛丸运动的旋流。有益效果:通过旋流带动抛丸转动对模具钢进行抛光,不需要具体针对孔槽的形状进行抛光,抛光效率高。

Description

模具钢抛光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钢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钢抛光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是机械制造、无线电仪表、电机、电器等工业部门中制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压力加工工艺的质量、产品的精度产量和生产成本,而模具钢在切割完成后,切割处存在较多毛刺,切割面不平滑,需要对其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然而磨具钢切割得到的孔槽形状各异且数量较多,若根据每个孔槽的形状去打磨,打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对形状各异且数量较多的孔槽同时进行抛光的模具钢抛光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模具钢抛光机构,包括抛光室,抛光室为单面开口的长方体,所述抛光室内设有圆柱形抛光空间,所述抛光室内壁上设有过滤组件,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以及设置在过滤板不设有滤孔的侧面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置在抛光室室壁内,所述转动杆通过一轴承与抛光室室壁转动连接,所述抛光室室外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当所述过滤板垂直于抛光室中心轴线时,所述过滤板将抛光室内空间划分为过滤室以及滤出空间,所述过滤板上的滤孔直径小于抛丸直径以使抛丸无法离开过滤室,
所述抛光室下方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固定模具钢的固定架,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抛光室开口处室壁卡接的卡槽,
所述抛光室上设有进气口,所述抛光室内壁上以及过滤板朝向抛光室顶壁的侧面上螺旋设有导流槽以使从进气口进入的气体顺着导流槽流动形成可带动抛丸运动的旋流。
当抛光室内未进行抛光时,过滤板垂直于抛光室中心轴线,抛丸位于过滤室内;当抛光室内进行抛光时,抛光室开口处室壁与卡槽卡接形成密闭空间,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杆转动,抛丸从过滤室掉落到模具钢表面。过滤板平行于抛光室中心轴线时,进气口往抛光室内通入高速流动的气流,气流沿着抛光室内壁上以及过滤板上的导流槽流动形成旋流。上述旋流带动抛丸旋转,对模具钢表面的毛刺以及热处理后渗出的碳进行抛光去除,使得模具钢表面光滑且增加其表面亮度。通过旋流带动抛丸转动对模具钢进行抛光,不需要具体针对孔槽的形状进行抛光,抛光效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底座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Z”型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Z”型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Z”型杆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Z”型杆另一端与底座连接。当抛光结束后,进气口不再通入气流,抛光得到的毛刺和粉尘以及抛丸均聚集在模具钢表面。第二驱动装置驱动“Z”型杆转动,底座和抛光室随着“Z”型杆一起转动直至抛光室倒置,此时毛刺、粉尘以及抛丸在重力作用下聚集在抛光室顶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杆转动,过滤板重新垂直于抛光室的中心轴线,毛刺、粉尘以及抛丸位于过滤室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下方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底座的支撑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上下平移的第三驱动装置。当抛光室内未进行抛光时,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支撑座上移使得卡槽与抛光室开口处室壁卡接形成密闭空间;当抛光室抛光结束,第二驱动装置驱动“Z”型杆转动之前,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支撑座下移,防止支撑座妨碍底座以及抛光室随“Z”型杆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钢抛光机构还包括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室,所述集尘室与抛光室卡接形成密闭室,所述集尘室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有多个,设置在上方的过滤网的孔径大于设置在下方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吸气装置。当抛光室与集尘室卡接后,进气口往过滤室内通入气流,吹动过滤室内的毛刺、粉尘以及抛丸。在过滤板的过滤作用下,抛丸停留在过滤室内,毛刺和粉尘掉落到集尘室内,实现抛丸的清洁以及毛刺和粉尘的收集。在吸气装置的作用下,抛丸停留在过滤室内以待下次抛光的使用,毛刺和粉尘因其粒径的大小被停留在不同孔径的过滤网上,实现抛丸、毛刺以及粉尘的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光室上设有用于驱动抛光室在支撑组件与集尘组件之间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L”型移动杆、用于驱动所述“L”型移动杆上下平移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L”型移动杆的一端与抛光室顶壁铰接以使抛光室随“Z”型杆转动时“L”型移动杆保持静止,所述“L”型移动杆的另一端与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直线滑轨以及用于驱动第四驱动装置在直线滑轨内平移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设置在直线滑轨上且与直线滑轨滑动连接。当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底座以及抛光室转动并复位后,第四驱动装置驱动“L”型移动杆上移,抛光室随“L”型移动杆的移动与底座分离。然后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第四驱动装置在直线滑轨上向集尘组件方向滑动,直至抛光室位于集尘室上方。第四驱动装置驱动“L”型移动杆下移,集尘室与抛光室卡接,在吸气装置的作用下抛丸、毛刺以及粉尘实现分离后,第四驱动装置以及第五驱动装置驱动抛光室重新与底座卡接,完成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为电磁铁。电磁铁与模具钢通过磁力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丸由无磁性材料制成。当固定架与模具钢通过磁力连接时,若抛丸为磁性材料,抛光效果差甚至抛丸吸附在模具钢表面使得抛光无法进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丸直径小于0.5mm。抛丸的直径过大抛光效果不好且容易对模具钢的孔槽产生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设于过滤室室壁上。当抛光室与集尘室卡接后,进气口往过滤室内通入气流,吹动过滤室内的毛刺、粉尘以及抛丸。在过滤板的过滤作用下,抛丸停留在过滤室内,毛刺和粉尘掉落到集尘室内,实现抛丸的清洁以及毛刺和粉尘的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可精确控制“Z”型杆的转动路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抛光室内进行抛光时,抛光室开口处室壁与卡槽卡接形成密闭空间,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杆转动,抛丸从过滤室掉落到模具钢表面。过滤板平行于抛光室中心轴线时,进气口往抛光室内通入高速流动的气流,气流沿着抛光室内壁上以及过滤板上的导流槽流动形成旋流。上述旋流带动抛丸旋转,对模具钢表面的毛刺以及热处理后渗出的碳进行抛光去除,使得模具钢表面光滑且增加其表面亮度。通过旋流带动抛丸转动对模具钢进行抛光,不需要具体针对孔槽的形状进行抛光,抛光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抛光室;2、过滤组件;21、转动杆;22、过滤板;3、底座;4、转动组件;41、“Z”型杆;42、第二驱动装置;5、支撑组件;51、第三驱动装置;52、支撑座;6、集尘组件;61、集尘室;62、过滤网;63、吸气装置;7、移动组件;71、第四驱动装置;72、“L”型移动杆;73、第五驱动装置;74、直线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模具钢抛光机构,包括抛光室1,抛光室1为单面开口的长方体,所述抛光室1内设有圆柱形抛光空间,抛光室1内壁上设有过滤组件2,
如图1、2所示,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板22以及设置在过滤板22不设有滤孔的侧面上的转动杆21,转动杆21设置在抛光室1室壁内,转动杆21通过一轴承与抛光室1室壁转动连接,抛光室1室外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21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为转动驱动驱动件的驱动源如电机。当过滤板22垂直于抛光室1中心轴线时,过滤板22将抛光室1内空间划分为过滤室以及滤出空间,过滤板22上的滤孔直径小于抛丸直径以使抛丸无法离开过滤室,
如图1、2所示,抛光室1下方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底座3以及设置在底座3上用于固定模具钢的固定架,底座3上设有与抛光室1开口处室壁卡接的卡槽,
抛光室1上设有进气口(未图示),抛光室1内壁上以及过滤板22朝向抛光室1顶壁的侧面上螺旋设有导流槽以使从进气口进入的气体顺着导流槽流动形成可带动抛丸运动的旋流。
如图1、2所示,底座3上设有用于驱动底座3转动的转动组件4,转动组件4包括“Z”型杆41以及用于驱动“Z”型杆41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42,“Z”型杆41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42的输出轴连接,“Z”型杆41另一端与底座3连接。
如图1、2所示,底座3下方设有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包括用于支撑底座3的支撑座52以及用于驱动支撑座52上下平移的第三驱动装置51。
如图1、2所示,模具钢抛光机构还包括集尘组件6,集尘组件6包括集尘室61,集尘室61与抛光室1卡接形成密闭室,集尘室61内设有过滤网62,过滤网62设有多个,设置在上方的过滤网62的孔径大于设置在下方的过滤网62,过滤网62下方设有吸气装置63。
如图1、2所示,抛光室1上设有用于驱动抛光室1在支撑组件5与集尘组件6之间移动的移动组件7,移动组件7包括“L”型移动杆72、用于驱动“L”型移动杆72上下平移的第四驱动装置71,“L”型移动杆72的一端与抛光室1顶壁铰接以使抛光室1随“Z”型杆41转动时“L”型移动杆72保持静止,“L”型移动杆72的另一端与第四驱动装置71的输出轴连接,移动组件7还包括直线滑轨74以及用于驱动第四驱动装置71在直线滑轨74内平移的第五驱动装置73,第四驱动装置71设置在直线滑轨74上且与直线滑轨74滑动连接。
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当抛光室1内未进行抛光时,过滤板22垂直于抛光室1中心轴线,抛丸位于过滤室内,第三驱动装置51驱动支撑座52上移使得卡槽与抛光室1开口处室壁卡接形成密闭空间。
当抛光室1内进行抛光时,抛光室1开口处室壁与卡槽卡接形成密闭空间,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杆21转动,抛丸从过滤室掉落到模具钢表面。过滤板22平行于抛光室1中心轴线时,进气口往抛光室1内通入高速流动的气流,气流沿着抛光室1内壁上以及过滤板22上的导流槽流动形成旋流。上述旋流带动抛丸旋转,对模具钢表面的毛刺以及热处理后渗出的碳进行抛光去除,使得模具钢表面光滑且增加其表面亮度。通过旋流带动抛丸转动对模具钢进行抛光,不需要具体针对孔槽的形状进行抛光,抛光效率高。
当抛光结束后,第三驱动装置51驱动支撑座52下移,防止支撑座52妨碍底座3以及抛光室1随“Z”型杆41进行转动。进气口不再通入气流,抛光得到的毛刺和粉尘以及抛丸均聚集在模具钢表面。第二驱动装置42驱动“Z”型杆41转动,底座3和抛光室1随着“Z”型杆41一起转动直至抛光室1倒置,此时毛刺、粉尘以及抛丸在重力作用下聚集在抛光室1顶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杆21转动,过滤板22重新垂直于抛光室1的中心轴线,毛刺、粉尘以及抛丸位于过滤室内。
第四驱动装置71驱动“L”型移动杆72上移,抛光室1随“L”型移动杆72的移动与底座3分离。然后第五驱动装置73驱动第四驱动装置71在直线滑轨74上向集尘组件6方向滑动,直至抛光室1位于集尘室61上方。第四驱动装置71驱动“L”型移动杆72下移,集尘室61与抛光室1卡接。进气口往过滤室内通入气流,吹动过滤室内的毛刺、粉尘以及抛丸。在过滤板22的过滤作用下,抛丸停留在过滤室内,毛刺和粉尘掉落到集尘室61内,实现抛丸的清洁以及毛刺和粉尘的收集。在吸气装置63的作用下,抛丸停留在过滤室内以待下次抛光的使用,毛刺和粉尘因其粒径的大小被停留在不同孔径的过滤网62上,实现抛丸、毛刺以及粉尘的分离。
第四驱动装置71以及第五驱动装置73驱动抛光室1重新与底座3卡接,完成复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室(1),所述抛光室(1)为单面开口的长方体,所述抛光室(1)内设有圆柱形抛光空间,所述抛光室(1)内壁上设有过滤组件(2),
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板(22)以及设置在过滤板(22)不设有滤孔的侧面上的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设置在抛光室(1)室壁内,所述转动杆(21)通过一轴承与抛光室(1)室壁转动连接,所述抛光室(1)室外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21)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当所述过滤板(22)垂直于抛光室(1)中心轴线时,所述过滤板(22)将抛光室(1)内空间划分为过滤室以及滤出空间,所述过滤板(22)上的滤孔直径小于抛丸直径以使抛丸无法离开过滤室,
所述抛光室(1)下方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3)以及设置在底座(3)上用于固定模具钢的固定架,所述底座(3)上设有与抛光室(1)开口处室壁卡接的卡槽,
所述抛光室(1)上设有进气口,所述抛光室(1)内壁上以及过滤板(22)朝向抛光室(1)顶壁的侧面上螺旋设有导流槽以使从进气口进入的气体顺着导流槽流动形成可带动抛丸运动的旋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有用于驱动底座(3)转动的转动组件(4),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Z”型杆(4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Z”型杆(41)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42),所述“Z”型杆(41)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4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Z”型杆(41)另一端与底座(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下方设有支撑组件(5),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用于支撑底座(3)的支撑座(5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52)上下平移的第三驱动装置(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钢抛光机构还包括集尘组件(6),所述集尘组件(6)包括集尘室(61),所述集尘室(61)与抛光室(1)卡接形成密闭室,所述集尘室(61)内设有过滤网(62),所述过滤网(62)设有多个,设置在上方的过滤网(62)的孔径大于设置在下方的过滤网(62),所述过滤网(62)下方设有吸气装置(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室(1)上设有用于驱动抛光室(1)在支撑组件(5)与集尘组件(6)之间移动的移动组件(7),所述移动组件(7)包括“L”型移动杆(72)、用于驱动所述“L”型移动杆(72)上下平移的第四驱动装置(71),所述“L”型移动杆(72)的一端与抛光室(1)顶壁铰接以使抛光室(1)随“Z”型杆(41)转动时“L”型移动杆(72)保持静止,所述“L”型移动杆(72)的另一端与第四驱动装置(7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移动组件(7)还包括直线滑轨(74)以及用于驱动第四驱动装置(71)在直线滑轨(74)内平移的第五驱动装置(73),所述第四驱动装置(71)设置在直线滑轨(74)上且与直线滑轨(74)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为电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由无磁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直径小于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于过滤室室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钢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为步进电机。
CN201921678001.6U 2019-10-09 2019-10-09 模具钢抛光机构 Active CN211103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8001.6U CN211103481U (zh) 2019-10-09 2019-10-09 模具钢抛光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8001.6U CN211103481U (zh) 2019-10-09 2019-10-09 模具钢抛光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3481U true CN211103481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23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8001.6U Active CN211103481U (zh) 2019-10-09 2019-10-09 模具钢抛光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3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5044A (zh) * 2023-09-25 2023-11-03 江苏红阳全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配件清洁除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5044A (zh) * 2023-09-25 2023-11-03 江苏红阳全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配件清洁除锈装置
CN116985044B (zh) * 2023-09-25 2023-12-12 江苏红阳全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配件清洁除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88016U (zh) 一种用于轴承套圈的内外圈打磨装置
CN107649983A (zh) 一种五金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09698623U (zh) 一种锯片表面抛光机
CN211103481U (zh) 模具钢抛光机构
CN110477408A (zh) 一种核桃破壳装置及其破壳方法
CN111843734A (zh) 一种冲压模具生产结构
CN109227242A (zh) 一种齿轮升降式风管机定子铁芯压平及内腔打磨装置
CN110587384A (zh) 一种打磨机器人及其工艺流程
CN106238588B (zh) 一种手动阀门的手轮自动装配机构
CN209453252U (zh) 一种用于非导磁薄板类零件的研磨抛光装置
CN113618509A (zh) 一种圆形工件打磨装置
CN109530050A (zh) 一种无框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直驱的制砂机
CN110434741A (zh) 一种不锈钢管件内表面清理机械及其操作方法
CN111002204A (zh) 一种汽车部件高精度抛光设备
CN208614512U (zh) 一种用于轴类工件表面处理的机床
CN110587440A (zh) 一种用于模具钢的表面清洁设备
CN106985082B (zh) 一种基于射流的内表面微织构成形方法
CN110039125B (zh) 一种齿轮零件加工用抛光机
CN212947301U (zh) 一种铸件生产用滚筒式抛丸机
CN108838761A (zh) 用于磨床加工曲轴的夹紧装置
CN211103250U (zh) 一种直线型的粗精抛光一体机
CN114346719A (zh) 一种新型管道加工自动化设备
CN211757315U (zh) 一种中药生产用吸尘粉碎机组
CN208866888U (zh) 一种滚动式复合磁力研磨装置
CN108214311B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